搞定上市公司业务分析
『壹』 老师布置了一作业;选择一家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其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创造现金流量能力.
财务管理吧,呵呵,这个简单呀,由于时间的关系告诉你方法,具体做自己动手吧,毕竟是你的作业哟。
1、先去下载个股票软件给你参考安信证券,去软件下载里下载个通达信版的软件。
2、先想想你想测试比较的行业,就拿医药板块来说吧,你可以选“复星医药“,按F10查看这只股票的财务数据,里面什么都有,如图:
4、分别进入他们的F10财务资料去看标杆企业的指标,然后与目标企业“复星药业对比”
对比方法你就可以财管书上说的差额分析法或者其他的都行,找出具体哪个指标差距
搞定,按照这个方法做,用心的话应该是一份不错作业哦,不用考虑了采纳吧
(PS:截图第二个是涨幅排行,呵呵,自己去找行业排名)
『贰』 中国企业上市纳斯达克有什么坑
国内企业纳斯达克上市为何变了味
万富翁的神话,那么象征财富的纳斯达克真是如此吗?
国内企业为何
热衷纳斯达克上市
虽然入门易,但从法律风险来看,美国证券市场的“门槛”绝对不低。美国不仅对公司各方面要求都很高,监管力度也比香港和国内A股都要大得多。譬如,在中国业内早成“惯例”的“合法包装”,在美国就行不通。
纳斯达克对整个中国互联网产业来说,曾经是一个梦魇。在网络泡沫尚未破灭的疯狂年代,一批
为
在中
手术”,企业则随时可能折腾上3
年才得以在国内主板上市。因此,
急于融资的企业大多选择海外上
市。在境外资本市场中,中国人最
热衷新加坡、香港和美国,而美国
又是近10年来最受中国企业青睐
的地点。美国有三大证券交易市场
──纽约证券交易所(N YS E)、
美国证券交易所(A M E X)、纳斯
达克交易所(NASDAQ),此外还
有纳斯达克另设的“公告板市场”
(O T C B B)。在美上市的成功率
超过99%,只要严格遵守正确步
骤,上市准备过程还会很短:在最
受中国企业青睐的纳斯达克上市
最快半年,甚至4个月就可以搞定,
在O TCBB上市最短只要5至6个月
便能完成手续。
其次门槛低,财务状况真实即
可上市,公司优劣“无关紧要”。自
2007年以来,中国已连续三年成为
纳斯达克最大海外市场。除了解决
“远水不解近渴”的烦恼,上市门
槛低,也是很多中国企业当初选择
在美上市的重要原因。与国内主板
实行的审批制不同,美国对新股上
市实行注册制,即对发行人发行证
券,事先不作实质性审查,仅对申
请文件进行形式审查。这意味着发
行证券的公司业绩如何并不在监
管范围内,仅需要对注册信息的真
实性、准确性、及时性承担法律责
任,监管机构──美国证券交易监
督委员会(S EC)无权对证券发行
行为及证券本身作出价值判断。
再次是声誉好。虽然赴美上
市费用较高,但“在美上市荣誉”
可创造潜在价值。虽然上市快、门
槛低,到海外上市所须费用实际上
比在国内A股上市高得多。即使与
新加坡、香港主板相比,美国纳斯
达克的上市费用(包括保荐人费、
法律顾问费、会计师费等)依然也
是最高的,一般为筹资总额的13%
~18%。然而,虽然费用相对高,但
美国证券市场对企业品牌号召力
和名誉上的提升,却是国内市场无
法提供的优势。在资本市场,良好
真相
Quality Observation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年6月
48
理着三个相互独立、但是又可以相互转换的交易系统,于是又出现了所谓“借壳上市直通车”的操作。
而事实上,很多所谓借壳上市,只是去粉单市场买个壳,因为这种交易的成本是极低的。
据不完全统计,在O TCBB挂牌的中国公司约有数百家之多,先后有十多家公司通过OTCBB转板到纽交所或纳斯达克上市,有的公司投资者也获得了一定的投资收益。但大多数挂牌公司规模小、竞争力差、经营亏损,股价低于投资者成本的比比皆是,甚至个别公司在OTCBB挂牌仅仅是为了兑现赴利”,诱使投资者购买其所谓“原
始股”,进行集资诈骗,使投资者
损失惨重。
根据国务院《非法金融机构
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
第十八条的规定,“因参与非法金
融业务活动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
自行承担”。因此,广大投资者在
进行股权投资特别是非上市公司
股权投资时,一定要增强风险意
识,审慎投资,避免造成不可挽回
的损失。
美国纳斯达克“圈钱”也难
一直以来,中国部分企业以为
总
而美国
认为今天
将来就可以分
甚至一些美国人把中国经济
。
不过,让中国企业始料不及的
当它们进入美国市场后,才发
监管严酷,惩罚血腥。除了美
交易所,还有审计事务
律师事务所、对冲基金、媒体、
人投资者等埋伏在各个角落,他
但上市企业
他们就会迅速出击。
其导火索往往在于中国企业
公司财务混
例如“财务
这类事情在国内股市屡
但美国市场却与国内大不
一样,这类事情成了美方重点关注
的问题。
中国企业之所以玩不转美国
市场,说明美国人的钱并不像中国
人的钱那么好圈。因为上市企业一
有违规动作,就会被美国监管机
构盯住,更不用说去圈钱了。也许
是中国企业习惯了在国内上市的操
作模式,因而在美国上市也照本宣
科,这样肯定要出问题。
毋庸置疑,中国企业在美国上
市圈钱的难度比在国内要大得多。
在国内近两亿股民亏损累累的情
况下,国内股票市场圈钱规模却超
过以往任何一年。为什么会出现这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年6月49
2019年6月
50
述文件,在地铁内饮食属不文明乘车行为,如劝阻制止不听,地铁运营单位有权拒绝提供乘车服务。交通执法部门可将这种行为记录个人信用不良信息。
近两年,个人征信问题不断地被提起,不少地方也是推出了个人信用积分。
此前,山西太原发布的《太原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条例规定,交通违法行为信息将纳入个人信用记录,替代他人记分处理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并从中牟取利益也要受到相应处罚。
2017年 ,义乌出台了首个个人
人良行为的加减分标准以及奖惩措施。
我国征信体系初步建立
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是由国家作为社会信用建设主体,通过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相关机构的建立,综合运用各种组织机构和制约方式,对社会中的诚信行为进行激励与褒扬、对失信行为进行制约和惩戒、对诚信文化进行宣传和倡导,并在教育、医疗、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和社会危机等众多领域中广泛应用。
从2006年起,央行征信中心就开始探索采集公用服务信息。但
在此过程中发现,公用服务信息数据质量仍然不满足要求。一方面无法确定数据是否准确记录在本人名下,如水、电等如果是租户缴纳,并不能有效反映房主的信用情况。而且,目前缴费系统无法准确记录是租户的缴费行为还是房主的缴费行为。另一方面,存在因为公用服务提供商服务不到位造成欠费或逾期的可能,因而存在争议,难以界定。因此,目前央行征信中心尚未采集水电缴费信息,电信缴费信息只采集基础服务的缴费信息,不采集电信增值服务的缴费信息。
2011年3月,“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这是“社会信用体系”首次正式在国家政策层面登台亮相。同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
样的情况?只能说是中国监管机对中国概念股选择用脚投票也罢,这些都不应是我们关注的重点,美国监管部门对于问题企业的严查才是最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的地方。”相关人士表示道。
真相
Quality Observation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5.9
网络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
立即获取
国内企业纳斯达克上市为何变了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下载
期刊
《中国质量万里行》
主办单位中国质检报刊社
国内企业纳斯达克上市为何变了味
万富翁的神话,那么象征财富的纳斯达克真是如此吗?
国内企业为何
热衷纳斯达克上市
虽然入门易,但从法律风险来看,美国证券市场的“门槛”绝对不低。美国不仅对公司各方面要求都很高,监管力度也比香港和国内A股都要大得多。譬如,在中国业内早成“惯例”的“合法包装”,在美国就行不通。
纳斯达克对整个中国互联网产业来说,曾经是一个梦魇。在网络泡沫尚未破灭的疯狂年代,一批
第 1 页
为
在中
手术”,企业则随时可能折腾上3
年才得以在国内主板上市。因此,
急于融资的企业大多选择海外上
市。在境外资本市场中,中国人最
热衷新加坡、香港和美国,而美国
又是近10年来最受中国企业青睐
的地点。美国有三大证券交易市场
──纽约证券交易所(N YS E)、
美国证券交易所(A M E X)、纳斯
『叁』 资本运营的七个案例
资本运营的七个案例
【案例一】
前些年,有一个所谓发明家发明了一种据说可以代替现行冰箱或空调中的制冷剂的环保产品。
为 了推广该产品,他在全国各地注册了许多家公司,并创造了一种新的推销模式,该模式的核心就是以免费更换更环保的制冷剂的名义,向宾馆、饭店、机关单位、广 大的家庭住户直接推销该产品。由于产品具有垄断性,国内市场又是如此庞大。经过一番精心准备和概念化包装,他终于使自己的公司在香港创业板成功上市。
上市后,由于故事毕竟是故事,公司业绩并不理想,于是改变主意,打着整合制冷行业的大旗,利用上市所融资金以及其他杠竿资金,大肆收购国内的空调、冰箱企业,经过合并报表,使上市公司的业绩,由虚变实。几年下来,发明家已不再是单纯的发明家,而更多的是行业内的财富人士。
评论:发明家如果只是将发明专利卖掉,撑死了也就是个百万富翁。
但此案例中的发明家,把发明专利与特殊的营销方式结合起来,编成一个故事,并用这个故事在股市中圈钱,却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更值得一提的是,当故事无法再讲下去的时候,一个新的故事又开始,而且做得很成功,的确不是常人所能为的。
【案例二】
有一IT人士,其实也谈不上他懂多少IT知识,但是他有博士头衔,有在国外学习、生活k的经验和圈子。这就是他的资源,于是,他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来实现自己的创富梦想。
做法是:他先提出了在中国建立一个搜索引擎网站设想(那时,中国网站很少,不像现在,网站多如牛毛),并告诉他的老师,老师借给他10万美金。
经过一段时间的折腾,探索出一个有可能赚钱的模式,于是找到国外的风险投资进行游说,并成功获得了新的投资。
几年后又成功在那斯达克上市,赶上股市正疯狂炒做互联网概念,该股票价格和其他类似股票价格一样,一路彪升,于是乎,该IT人士,立马成为了IT精英,一举进入中国富豪榜。其他IT精英创富的路数,也基本差不多。
评论:其实现在看来,建一个网站很容易,找10万美金也很容易,那么,为什么他能成功,而别人没有成功,关键在于:一、他充分利用了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并且将它发挥到了极致。
试想,如果他没有在国外生活过,没有博士头衔,他就很难有超前的眼光,来发现他的`机遇,很难去说服国外的风险投资商,除非你实打实地拿出现金流,拿出利润来。二、他抓住了一个可以让人发挥想象力的项目,既是说,这个项目有无限扩张的潜力。
【案例三】
十几年前,有一个17岁的小伙子来到北京,经过几年打拼,经营起了一家经营家电的商店,后来又变成若干家连锁店,同时也做过一点房地产。尽管他干的很成功,但也默默无名。最近由于进行了资本运作,突然身价百亿,成了中国首富。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很简单。
做法是:他首先把房地产作价与一家香港上市的公司(香港把低于1港元钱一股的股票叫仙股)进行资产股权置换,从而很容易就取得上市公司的控股权。
然后迅速扩张他的连锁店,由几家变成几十家,无形资产迅速膨胀。经过评估,再次作价进行资产股权置换,上市公司随即变成市值超过百亿的几十家家电连锁店的控股公司。
小伙子也从拥有看不见的、迅速膨胀的、一时无法变现的、说不清楚的无形资产,一夜之间变成了拥有价值上百亿的可以随时变现的上市公司股票。
评论:经营家电零售业,据说利润很低。很多商店经营困难。而为什么,这个小伙子能成功。
关键是,一、他看到了连锁店的好处,即一家成功的模式可以迅速复制,而实际投入的资本不需要增加太多,但无形资产却能以几何级数增长;二、他通过学习,成功地掌握了资本运作的技巧,无须花费太多的资金就实现了市值上百亿上市公司的控制。
【案例四】
网上传说,有一高官之子,在国外读完书,当然读金融或MBA,之后在一家投资银行工作,可能也攒了一些钱,即使没有钱,估计也有人会借给他。
做法是:于是他大肆收购了一家在内地经营燃气,但不太景气的香港上市公司股票。
前期工作完成之后,他通过正常渠道,从中牵线搭桥并运作,使国内某大型国有控股石油公司出巨资参股该燃气公司。该高官之子当然就成为该燃气公司之董事长。
消息一传出,燃气公司股票价格扶摇直上,两个月之内,股价翻了一番。股票则由原来的垃圾股,变成了热门股。随之可以想象的是,高官之子,也变成了财富之子。
评论:此案例是典型的利用人际关系资源,经过合法的资本运作手段创富的例子。
尽管常人会对此提出这样那样的疑问,并表示自己的不满,但我相信,如此高明的高官之子,绝对不会因此而犯法。因为这一切都是那么地顺理成章,无可挑剔。案例中,所有交易各方当事人所获得的好处,都是不言而喻。
【案例五】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有一红色资本家的公子,当别人挨饿时,他还能开着一辆红色的跑车。尽管如此,他们家族的家产绝大多数已充公是不言的事实,否则,他的老爸也不可能在解放后成有赫赫有名的权贵。正是这种权贵,造就了他今日的财富。
过程是:他先到美国读书,并创立了一家技术公司,变卖后,获得了几百万美圆。于是他来到香港,在老爸管理下的大公司打工(注意,该公司并不为他老爸所有)。
老爸为了国家的利益回大陆担任更重要的领导职位之后,公司董事长的位置当然就是他的了。有了权、有了老爸的福荫,也有一些钱,对公司进行MBO式的改革也就水到渠成。公司变成自己的后,更强烈的扩张欲望就是必然的了。于是一系列的资本游戏就此展开。
先是低价收购一家上市的垃圾公司,并引入李氏等大亨为战略合作伙伴,公司股价随即上扬,于是增发股份筹集资金,收购国泰航空,出演了一出蛇吞象的好戏。
之后,利用其在大陆不言自明的优势,连续作战,进行多个重大项目投资或兼并收购,屡获战果,其上市公司的市值也由当年的亿上升到现在的亿。
公子个人身价,也已跻身中国大陆首富,几百万的人造红色跑车也早已换成几千万的纯天然骏马。每年英国度假时所表现出来的贵族气息,是其他中国大陆爆发富们所无法比拟的。
评论:其实资本运作的关键,不在于技术层面,而在于必要的关系网络和运作能力。
试想:1、如果他不是他老爸的儿子,他能当上公司的董事长吗?2、如果没有家族的权贵,李氏等大亨能和他合作吗?3、如果不看在他老爸的面子上,他能那么容易在大陆拿到好的大项目吗?4、如果没有这些好的项目,公司的业绩能好吗?股票价值能升吗?
当然,这一切仅仅是前提。公子的运作能力也是不容质疑的。否则的话,即使有了这些前提,要想创富也是不可能的。
【案例六】
有一个文化人,几年前去了香港,发了财。后来回国投资失败,变得几乎一无所有,甚至欠了一屁股债,于是他打起了资本运作的主意。
做法是:先在维京群岛注册一个A传媒公司,并以A名义与各地方电视台签了一揽子协议,协议规定,A公司将免费为各电视台提供一定时段的节目,回报是给A公司每天几分钟广告时间。
接着,他又找到某节目制作公司,承诺向该公司进行投资,回报是制作公司必须向A公司每年提供若干小时节目。一切搞定之后,他向一家股票已成仙的香港上市公司老板讲,他手中掌握着大量的广告时段经营权,这足以使他每年获得几个亿的广告收益。老板听后,心知肚明。
于是决定以现金加股票的形式收购A公司30%的股权,该文化人立即成为上市公司第2大股东,所获现金拿出部分投资给制作公司,以兑现诺言。文化人如此这般一番后,又成了有钱人,时间不超过两年。
评论:只要善于整合资源,把各方利益摆平,就会结出硕果。这是此案例给我们的启示。
纵观当事各方,电视台有广告时段,没节目制作能力;制作方有节目制作能力,没有节目制作资金,上市公司有资金却又没有项目。
而文化人什么都没有,却把他们整合在一起,从而突显了文化人的价值。再通过资本运作,使这种价值得以在股市上以具体数字体现出来。
【案例七】
香港一家经营化装品的上市公司,上市不过三年,却因连年亏损而停牌。仔细研究后发现,公司经营虽然困难,甚至行将倒闭,但公司发起人却发了财。
做法是:她先找了两个合伙人,一个是有技术、有配方的高级研究人员,另一个则是有十几年著名品牌运作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
首先她们合伙用极少量资金在加拿大、香港、台湾分别注册了研究公司、品牌公司、经销公司并开了几家店铺。经过一年打理,各公司独自取得了产品配方、许可证、商标以及其他商誉,也卖出了少许产品,有些收入。
之后,她们在维京群岛注册了一家壳公司,并以壳公司名义高价收购先期注册的公司股权,壳公司资产迅速膨胀到创业板上市要求的规模,收购资金则由大股东先借给壳公司,壳公司以债务形式列支在帐目上,而现金实际上已作为收购款,重新流入回了大股东腰包。
经过一番努力,壳公司成功在香港上市,并融到一大笔资金,其中一半用于还债,归还大股东。另一半用于公司日常经营。由于发起人夫妻双方都是执行董事或董事,按香港标准,仅两人年薪总计就达300--400万港币。两年过去了,公司经营虽没有起色,但发起人的收益却可观。
评论:总的感觉,此案例发起人有欺骗之嫌,但其所做又似乎合理合法,无可指责,因其在招股书中有明确的风险提示,所有帐目之信息披露也很充分。
发起人之所以能创富,很大程度上是:
一、充分运用关联交易的资本运作技巧,使其前期投资所形成的无形资产迅速膨胀;
二、通过垫资的形式,将这些无形资产以负债的形式体现在公司资产负债表上;三、成功运作上市,将大股东的债权迅速变现,实现大股东资产增值。当然,公司如果不能成功上市,大股东前期的投资,的确存在无法收回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