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电器股票投资分析
① 为什么近期国美股价大跌
一则成立合营公司的通告,让国美电器又一次卷入漩涡。
9月27日,国美电器宣布与全资的北京鹏泽置业有限公司、北京鹏润地产控股有限公司成立物业合营公司,之后国美电器股价开始连续三个交易日下跌,累计跌幅高达40%。随后国美紧急叫停,10月3日,国美电器公布暂停成立合营公司,股价开始趋稳。
随后,10月13日突然宣布耗资1783万港元从二级市场回购879.2万股,当天国美电器股价一度大涨7.35%。
该消息既透露出国美电器延伸产业链的意图,也透露出国美系意欲整合旗下资产的意图。
无奈的急刹车
国美电器合资组建国美商业地产开发公司的消息公布后,次日国美股价大跌11.36%,第二天再暴跌21.79%,创下逾两年新低的1.83港元。在内地房地产业不景气的当下,市场普遍质疑国美的决定。
从之后的暂停一系列动作不难看出,国美管理层对股价大跌是始料未及的。
董事会主席张大中对此解释称:“计划提出的缘由,是为了维持和提升集团的竞争力及盈利能力,获得合适的零售地点及控制租金开支,以应付中国增长中的消费市场对优质零售空间不断上升的需求。”
中投顾问零售行业研究员杜岩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判定此举是否明智关键是看该项目未来的成长空间,从长远来看,国美系组建商业地产开发公司具有前瞻性,一来可以结合商贸业务和地产业务,形成产业链互动,二来也能够掌握商业物业资源,获得增值回报,与此同时还能够增大企业在商圈中的话语权。 ”
出于这一目的,国美原本计划通过成立物业合营企业,与北京鹏润、北京国美优势互补,解决集团对商业地产开发经验不足的问题,在中国二三线城市创造并获取更多优质门店资源。
管理层表示,经进一步考虑目前市场状况,以及有关物业合营企业的多项因素,目前公司已决定暂停该计划。国美称未来将综合多种因素重新评估该计划,对于如何在二三线城市获得有优势门店、仓储资源,将继续研究一个令各方满意的方案。
中投顾问零售行业研究员杜岩宏认为:“暂停成立合资公司确实不代表国美系会彻底放弃地产业务,特别是商业地产业务,这是由未来商贸圈发展趋势决定的,国美并非不务正业,相反,通过有效整合商贸业务和地产业务将发挥国美系整体优势。”
国美进退两难
国美宣布该计划后,市场似乎并不看好。在记者采访中,大多数人认为,国美系现在的思路是对的,但投资者却不买账。
有人投资者担心,国美旗下三家公司合营开张商业地产项目会带来关联交易利益输送等问题。瑞银分析师也认为,在当前的环境下,在中国发展房地产业面临着很多风险。公告披露短短一周时间内,国美电器市值蒸发近四成,足以说明问题。
在内地房地产业不景气的当下,市场普遍质疑国美系的决定。瑞信更以企业管治忧虑不断上升为由,下调国美电器2011年~2013年盈利预测的10%~15%,评级降至“中性”,目标价大幅削减42%至2.5港元/股。
市场人士认为,黄氏家族开始整合梳理旗下资产的举动 注重核心业务家电零售,地产业为家电业服务。
国美电器董事长张大中表示:是为了维持和提升集团的竞争力及盈利能力,获得合适的零售地点及控制租金开支,以应付中国增长中的消费市场对优质零售空间不断上升的需求。
“从国美电器为合营公司第一大股东就可以看出,合营公司是在为国美电器量身定做”。国美电器企业发展与投资者关系部副经理卢江接受采访时候表示。
“实际上就是产业链的延伸。”对此,国美有关人士如此评价。
原因无他,家电卖场的竞争已走向提供消费体验和完善周边配套的竞争。
中投顾问零售行业研究员杜岩宏在接受采访时候也认为:“国美投资地产属于非主营业务,而投资者更希望其主营业务出彩,担心地产业务会削弱其主营业务竞争力,加上当前房产调控效应显现,房地产市场低迷,而投资地产业务需要大量资金,且回收周期长,这不免使投资者出现担忧情绪。国美虽然坚信其投资战略的可行性,但是不得不考虑投资者的担忧和由此带来的市场悲观预期,这使国美陷入两难境地。”
对于市场反应,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合伙人袁伟认为,除去投资者害怕关联交易的因素,就商业地产而言,由于商业地产投资大,回收周期长,投资商业地产必然会占用国美电器的现金流,反而会影响短期国美电器在二三线城市扩张的速度,影响短期业绩。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国美电器宣布暂停成立物业公司的方案后,公司第三大股东摩根大通再次选择了低位增持,其持股比例从5.12%上升到5.49%。
由于摩根大通增持和国美电器回购,虽然投资机构瑞银将国美电器的目标股价从4.3港元下调到3.6港元,但是依然维持了其买入的评级。
中投顾问零售行业研究员杜岩宏最后表示:“摩根大通选择增持表明其看好国美未来的发展,即使在国美股价下调时,不少投资机构仍给与国美买入评级,可见其成长性较好的情况未因成立合资公司的事件而改变。”
但帕勒咨询资深董事罗清启接受记者采访时候指出:“为了获得优质的店址,之前苏宁电器(拓展选址信息)和百思买在上海等一二线城市都有自购物业,而苏宁也在全国多个城市建设商业地产项目,这些投资都是相对独立的,而且在地产调整中苏宁也放缓了物业投资的计划。”其言下之意似乎可以分拆处理,并无必要把上市公司拖入其中,此举似乎并非明智之举。
② 国美股权与控制权之争的解读反思
(新京报社论)
近两个月来,吸引了无数人眼球的国美控制权之争终于在昨日暂时落下帷幕。昨晚7时,备受关注的公司股东特别大会宣布结果,大股东黄光裕提出的动议,除了取消董事会增发授权得以通过外,关于撤销陈晓、孙一丁的董事职务,及委任邹晓春和黄燕虹为执行董事的议案均未能通过。
这样的投票结果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令人十分欣慰的是,大多数股东最终作出了一个相对折中与温和的选择:他们既不希望公司目前的经营管理及管理层人员出现重大变故,也不希望公司未来的股份结构发生剧烈调整。黄光裕看起来是输了一阵,但黄氏一方所言的“已经夺下了陈晓手里的刀”也并非“精神胜利法”。因为增发授权被否决毕竟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黄方仍将牢牢占据公司大股东的位置,这也为这位曾经的首富、中国民营企业界的一代“枭雄”留住了今后在上市公司内部东山再起的最后本钱。
国美控制权之争在我们这个转型社会中的持续发酵,对于大到市场经济、法治社会、契约精神小到资本市场、公司治理、股东权益、职业经理人委托责任、品牌建设等等,都具有难以估量的启蒙价值。因为相关的各利益主体都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行事,政府监管部门也牢牢地守住了自己作为一个中立的裁判员的边界,因而,这个事件是中国现代商业社会的一个经典案例。
从近两个月来黄光裕家族和以陈晓为代表的国美管理层各自的言行表现来看,黄氏家族身上似乎更多地体现了中国民间创业者的“无畏”传统。他们一开始大打道德和民族品牌,试图调动社会舆论。但从随后的变化中看得出,他们的学习能力同样是惊人的。而陈晓阵营的大多数应对手法,则更多地代表了一种顺应国际上现代企业治理先进理念的大趋势。海外投资分析机构及国际财经媒体为什么几乎一边倒地奉劝股东投票支持现任董事会、反对大股东,这就是根源。在这类问题上,真正专业的分析者不会从泛道德化的角度考虑问题,他们关心的是谁更能带领公司取得优秀的业绩,回报投资人。
陈晓曾经反复追问过一个异常到位的问题:既然黄光裕先生始终把他对企业的绝对控制放在首位,那么国美为什么还要上市呢?这个问题,放在大股东经常肆意圈钱、侵占普通股民利益的国内市场上,尤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此外,相比已经带领国美走出困境、取得不错业绩的经验丰富的陈晓团队,黄氏家族仓促推出的律师邹晓春和黄光裕的胞妹黄燕虹显然难以得到投资人的首肯。
然而,我们这么分析,决不是抹杀黄光裕作为国美创始人的价值。事实上,可能国美这个已经在境外上市的公众公司的确更需要陈晓这样精明能干的现代职业经理人,而我们这个国家和社会,无疑也非常需要创业家!
针对公司控制权之争,黄光裕和陈晓都曾放过狠话——前者威胁“鱼死网破”,后者则以“鱼可能会死,但网不会破”反唇相讥。但从中国商业文明进步的立足点而论,我们不希望“网破”,更不希望“鱼死”。值得庆幸的是,理性的投资人昨天已经作出了正确的选择。(转自新京报,版权所有,不得转载) (知名财经评论员 叶檀 )
陈晓离开国美,从开始便已注定,而关键时间点就是杜鹃资产解冻。正如陈晓当初的行为并不是对黄光裕的背叛,黄光裕方面如今的行为也说不上道德欠缺,离开狭义的道德江湖,我们才能在上市公司治理与职业经理人的天地里,看得更透彻一些。
资本时代就是如此,以日后资产是否增值为惟一的博弈目标考量。这是市场理性博弈的必然结果,没有人愿意鱼死网破。从这一点说,资本市场脱离了疯狂的道德攻击,向理性方向迈进了一步。
中国家族式的上市企业不可能允许职业经理人独掌大权,更何况这个经理人还不被信任。陈晓离开,才能让黄氏家族安心。
去年9月15日,贝恩资本实施了15.9亿元“债转股”,正式成为国美电器的第二大股东,黄光裕夫妇持股比例被稀释至32.47%。之后贝恩资本宣布支持陈晓方。两大股东的争夺,将导致国美根基动摇,如果黄光裕方对董事会决议动辄投反对票,或者将未上市门店剥离出去重新成立公司,对于国美将是致命打击。作为财务投资者、久经资本市场风雨考验的贝恩资本显然不希望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
黄光裕入狱之后,国美历经三部曲:第一步由陈晓出面实行人机分离模式,确保国美不会出现机毁人亡的惨剧。贝恩资本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的;第二步通过黄陈之间的博弈,给贝恩资本与黄光裕之间画出底线,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绝对不会触碰,如黄光裕方面的控股权与对公司经营的控制力,如贝恩资本希望获得的溢价;第三步陈晓出局,进入黄光裕方面与贝恩共同执掌的时代。
从国美的一连串博弈可知,惟一能够与中国大型民营企业创始人抗衡的,是资本的力量,而不是职业经理人。即便张大中出任国美董事会主席,国美都不会因此打上张氏烙印。陈晓带领国美走出黄光裕入狱事件的阴影,而张大中则带领国美走上正常经营轨道,国美会就此走向常态化。
中国的企业很少因为职业经理人吃亏,只有在与投行签署对赌协议、购买金融衍生品时,才会为日后被扫地出门埋下伏笔。蒙牛就是前车之鉴,牛根生不得不以万言书请求国内企业家们的帮助,以免蒙牛落入外资之手。这次陈晓在前台与黄光裕方面博弈,最得益者是贝恩资本,他们让贝恩资本以低价成为大股东,实行了债转股,还为贝恩资本画出了一条经营红线。
国美事件的前后传递出中国的现实,市场规则在进步,可以做到人机分离保护企业生存权与投资者的利益,国美在香港上市利用相对完善的香港规则,帮了自己的大忙;但市场文化没有变,职业经理人从大户的管家向独立品格转变任重道远。 摘要:其中,“国美大争下的中国公司治理启示(部分摘录) ”该内容摘自原国美电器决策委员会发展战略研究室主任兼经营管理研究室主任,现任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胡刚发表在《管理学家》杂志上的文章《国美大争下的中国公司治理启示》
三大启示
在家族制企业或独资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的过程中,国美大争使得一些企业所有者产生了观望和忧虑情绪,担心自己对企业控制权的旁落,也使得企业所有者与职业经理人之间产生了相互不信任。如何通过制度安排和核心人员选任,使得企业创始人的权益获得切实保障,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委托代理机制下构建企业创始人保护机制。早在1932年,贝利和米恩斯就在《现代公司与私有产权》一书中指出:现代公司已经发生了“所有与控制的分离”,公司实际已由职业经理组成的“控制者集团”所控制。两权分离理论认为,股权分散的加剧和管理的专业化,使得拥有专门管理知识并垄断了专门经营信息的经理实际上掌握了对企业的控制权,导致“两权分离”。现代公司,特别是股份制上市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两权分离的现象更是十分明显。股份制上市公司中,出资人是社会公众,社会公众不可能直接管理、运作公司,必须依靠专业人士进行,何况社会公众更注重于间接投资股票,关注自己的股权收益,这更促进了所有权与控制权的两权分离。
在所有权与控制权两权分离的公司制度下,没有控制权的所有者如何监督制约拥有控制权的经营者成为首当其冲的问题,委托代理理论便应运而生。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公司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即委托代理理论中所指的委托人;经营者是代理人,而代理人是自利的经济人,具有不一定与公司所有者的利益一致的诉求,具有机会主义的行为倾向。委托代理理论认为,代理人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很可能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寻租,从而损害所有者的利益。委托代理机制下的公司治理结构,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代理风险问题,即如何使代理人履行忠实义务,恪守信托责任。
经邦咨询薛中行老师对此发表个人看法,企业创始人(企业家)一定要保持对自己企业的控制权。企业创始人作为缔造者对企业的发展功勋卓著,其利益和诉求理应受到尊重。创始人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博弈,古今中外不乏先例。如:迪士尼大股东聘请CEO,却不想CEO将大股东几乎“驱逐”了20年;当年帝国大厦的投资人聘请了一位CEO,不想该CEO却将帝国大厦以极低的价格出租了148年,到现在帝国大厦的业主还在世世代代打官司。
为了防止职业经理人对企业创始人利益的侵害,目前在美国的公司章程中,已经加入了创始人保护条款,即创业股东的股权不管被稀释到什么程度,都要占据董事会或由其提名的人占据董事会的多数席位。这种创始人保护条款是中国民企急需引进的,在关键时候这项条款将是创始人对抗职业经理人越位以及恶意收购行为的杀手锏。
2.控股权的安全边际设置。企业若想获得快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是巨大的,企业对资金的渴求可以理解,但无论是通过何种方式募资,股权是自己权益的最大后盾。股权决定话语权和控制权是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因此,企业创始人或大股东若想掌控企业,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对自己的持股比例进行安全边际设置,确保自己所拥有的股份能够战胜各种不稳定因素。
若大股东“一股独大”,无人能制衡,可能导致独裁而损害全体股东的长期利益;反之,如果大股东股权比例过低,不但其他股东对其制衡可能过多,而且还会出现积极性不足的情况,也会损害全体股东长期利益。
对于国美这样一个上市公司来说,企业创始人若掌握公司50%以上的股权,所有权与控制权将会高度一致,没有人可以挑战创始人的权力;若股权比例下降到50%之下,企业创始人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将被削弱,董事会将不再由企业创始人一言九鼎,而是由票选原则产生的董事会成员对企业日常经营进行重大决策。若企业创始人的持股比例降到30%以下,不仅仅是所有权与控制权再次被削弱,其话语权也可能被剥夺,若要在股东大会上通过自己的动议更会难上加难。按国美公司章程,持股10%以上的股东有权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若黄光裕的股权在未来数年不断被稀释的话,其第一股东的地位不但不保,甚至连召开股东大会的权力也会被剥夺,这也是为什么黄光裕坚决反对国美增发新股的原因所在,发行新股可能摊薄黄光裕的股权比例,使得国美加速从股权比例上“去黄化”。
股权的安全边际设置是需要企业创始人深刻领悟和运用的一门技术。在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企业创始人若要保证自己的绝对权力,最可靠的办法就是掌控50%以上的股份,在股份不能达到50%的情况下,也应确保一致行动人的股份和自己的股份相加大于50%。
3.职业经理人在情理法之间的抉择。股东与职业经理人本是鱼水的关系,多数情况下,双方之间默契配合,共同推动企业向前发展,但是身为个人,职业经理人难免需要在情理法之间做出正确抉择。
职业经理人应遵守最基本的商业伦理道德,加强自律。职业经理人应该自问:如果我背叛了企业所有者的利益,那么之后谁还敢委我以重任?职业经理人要珍惜自己的名誉,名誉是其安身立命之根本,长期来讲,职业经理人恪守职业道德,为企业发展尽心尽力,将赢得企业家们的欢迎和尊重,并不断接到企业家们抛来的橄榄枝。在职业经理人自律上,唐骏可以看作一个榜样。在盛大,唐骏助陈天桥成功上市;在新华都,不仅助陈发树在资本市场入主青岛啤酒和云南白药,更是将旗下二级公司运作上市。唐骏功绩不小,却看淡权力,给自己明确的定位,宣称“职业经理人永远是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