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定增分析报告
⑴ 什么是新三板定增
新三板定增是指新三板上市公司通过向特定投资者增发股份的方式筹集资金。
详细解释如下:
新三板是我国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主要为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的中小微企业提供股票发行交易服务。定增,即定向增发,是上市公司在新三板市场上的一种主要融资方式。
新三板定增的具体流程:新三板上市公司在有一定融资需求时,会选择向特定的投资者增发新的股份来筹集资金。这里的“特定投资者”通常是有一定投资能力、了解公司运营状况的机构投资者或大型个人投资者。这些增发的新股往往有一定的限售期,之后可以在市场上流通交易。定增这种方式可以为企业快速筹集资金,帮助解决企业短期的资金缺口问题,或是支持其长期发展战略的实施。
新三板定增的特点:
1. 针对性强:定增的对象是特定的投资者,这些投资者往往对公司的业务模式和发展前景有深入了解,有助于公司精准地获取所需资金。
2. 融资效率高:定增流程相对简洁,能够快速完成融资过程,对于急需资金的公司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3. 股份稀释效应较小:相对于公开市场发行股票,定增不会大幅稀释原有股东的持股比例,对现有股东的股权结构影响较小。
新三板定增对于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企业提供了一个便捷的融资渠道,有利于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同时,这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投资创新型、成长型企业的机会。
⑵ 新三板定增平均市盈率是多少
新三板定增市盈率自2012年以来逐年走高,其中互联网行业、金融服务行业和房地产行业的市盈率排名前三。2015年更是新三板的“腾飞之年”,尽管行情波动十分剧烈,但无论从政策、监管,还是挂牌、定增,多个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相比2014年有了全面的提升。
在企业估值方面,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市盈率(整体法、上年年报、剔除负值)与三板行情走势相关,呈现出先快速上升后回调的趋势。2015年4月中旬,新三板的平均市盈率达到最大值,为53.75。随后,三板平均市盈率随市场深度回调而下降。其中,协议转让企业股价较做市企业股价回调更加明显,从最高市盈率58.06跌至最低值28.56,导致协议转让市盈率在下半年大幅低于做市转让企业平均市盈率。截止12月31日,新三板平均市盈率为37.43。
从各行业的最新估值来看,金融行业的市盈率(整体法、上年年报、剔除负值及)以54.78遥遥领先于其他行业,其他行业的市盈率基本位于25至40的区间内。信息技术行业以40.23排名次席,而排在平均市盈率3-5位的细分行业为公用事业、医疗保健和电信服务,平均市盈率分别为40.23,39.09和36.26。
参与定增的市盈率倍数是影响定增收益率的关键因素,也即通常所说的折价率,目前新三板的定增折价率一般是7折到8折。通常情况下,定增后企业的市盈率会有小幅的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