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上市公司會計舞弊的理論分析
❶ 上市公司會計舞弊的會計舞弊產生條件的經濟學解釋
(一)委託代理理論與會計舞弊
當財產所有權與經營權相互分離時,財產所有者不直接參與財產的運營和管理,而是賦予某一代理人(經營者1在特定條件約束下,進行財產運營和管理的權利。在這種情況下,就形成了所有者和經營者兩個獨立利益主體之間的委託—代理關系。
在委託—代理關系下,委託人和代理人是相對獨立的利益主體。根據理性經濟人假設,委託人和代理人都是有限理性的經濟人,都會追求自身私人收益的最大化。因此.必然存在代人行為選擇與委託人利益目標相背離的情況。從廣義的角度理解,在我國的上市公司中,同樣存在著股東和公司,經營者之間的委託代理關系。股東作為出資者,不直接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企業經營者作為代理人,努力經營為股東創造財富,並以會計信息形式向股東報告經營責任的履行情況。經營者作為代理人,可以直接操縱公司會計信息的生成和會計報表的編制,在缺乏有效的外部監督機制約束下,他們有動機和機會通過指使會計人員舞弊來提高會計報表中的經營業績。而作為委託人的股東,雖然也在追求企業價值或利潤的最大化,但由於上市公司的股東比較分散。很難達成一個具有約束力的協議,來約束和監督經營者的行為。由此可見,委託人與代理人的利益目標不一致是導致上市公司會計舞弊的內在動因。
(二)信息不對稱理論與會計舞弊
信息不對稱是指市場中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擁有更多的信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喬治·阿克爾洛夫在研究二手車市場的信息不對稱時,發現賣方對產品質量擁有的信息比買方更多時,就會導致出售低質產品的情況,這被稱為「逆向選擇」 另一位諾獎得主邁克爾·斯賓塞則確認了在信息不對稱的市場上,擁有更多信息的一方,為了得到更好的交易結果,會採取一些令人可信的方式將信息發布給缺乏信息的另一方。這種方式被稱為「發出信號」。在一個信息不完備的經濟環境中,委託人和代理人各自擁有的信息是不對稱的,代理人往往比委託人擁有更多的信息,作為具有理性的單獨個體,代理人更傾向於利用自身優勢為自己謀福利。在我國的上市公司中,同樣也存在著股東和經營者之間的委託代理關系,股東和經營者各自擁有的信息也是不對稱的。另外,我國的上市公司多數是由國有企業改組而來, 由於改制的不規范,普遍存在著所有者缺位、未建立有效的制衡機制、對經營者的約束軟化、內部人控制現象嚴重等問題。由於受到信息成本的約束,流通股股東無法了解經營者的努力程度和真實的經營業績,他們只能通過公司披露的會計信息來了解公司的經營業績,並做出自己的決策。而會計信息基本上屬於公司經營者的私人信息,他們既可能在上市前提供虛假信息以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進行投資,也有可能在上市後為保持上市資格、實現配股籌資或免於受到監管部門的處罰等目的而進行會計舞弊。
❷ 注冊會計師如何應對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研究分析
注冊會計師在實施審計的過程中不可能揭露財務報表中存在的全部差錯,但有責任揭露財務報表中的重大差錯、舞弊造假以及對財務報告有直接影響的非法行為。
注冊會計師應當設計合理有效的審計程序來發現舞弊。在傳統的審計程序之外,舞弊審計中主要採用延伸性的審計,以專門審查舞弊行為。延伸性審計程序並沒有固定嚴格的限制,主要取決於注冊會計師的思維、想像力以及管理當局的合作程度。只要是注冊會計師認為必要的程序就可以成為追蹤舞弊的延伸性審計程序。
(1)發現虛構的銷售或應收賬款。
(2)關注反常規的公司重大的經營決策,即公司突然改變一貫的經營方式,可能有其實際的需要。
(3)關聯交易做出經過粉飾的報表,如以高出賬面價值的價格將下屬公司轉讓給控股股東,但只收取少量的現金或不收現金。
(4)關注存貨的異常變動,利用存貨的變動操縱主管業務成本來調節利潤。
(5)特別關注減值准備,《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可以提取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存貨、在建工程、投資等8項減值准備,而且上述減值准備的提取是公司會計的職業判斷,公司高層完全有可能不提或少提減值准備,來虛增利潤。
(6)關注債務重組的有關業務,公司管理當局利用重組的賬項增加資本,或加大營業外支出,逃避稅款,即利用資產重組調節利潤做假賬;
(7)保持高度的職業敏感,發現未披露的期後事項與或有事項。
在審計方法的選用上,注冊會計師應當:
(1)檢查公司的年度生產能力和生產規模,對照公司的銷售量看是否出現銷售總量大於生產能力的異常情況。
(2)抽查公司的銷貨合同、出庫憑證等原始憑證看其手續是否完備。
(3)通過計價測試,看公司的期末存貨單價是否正常。
(4)對關聯方之間發生的資產轉讓、銷售、采購、商標使用以及資金佔用等,看其交易的價格和支付的手段。
(5)在一些外部機構的幫助下注冊會計師可以了解供應商及公司客戶的情況,特別是異地客戶和距離較遠的客戶,從而發現采購部門及相關人員虛構的供應商和虛構的客戶。
(6)審查支票的二次背書是否屬於企業內部員工,如果是企業的員工,則是審計疑點,要緊緊抓住這條線索,深入審計下去,進一步查找問題和揭露問題。
在審計過程中如果注冊會計師發現公司欺詐,應採取一定的措施。
(1)直接提醒有關人員改變公司內部控制的薄弱環節,以防止同類舞弊的再發生;
(2)退出審計業務的承接來防範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
(3)向公司的上級管理部門反映,或向法律部門起訴舞弊者,追究舞弊者的相關責任。
鑒於財務造假行為對中國資本市場及投資者所造成的嚴重危害,近年來,我國已推出了許多與之相關的措施,專門對證券市場上出現的財務舞弊行為進行揭露和分析,這或許對那些舞弊公司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起到震懾作用。但歸根結底,我們必須通過不斷的整頓和監督來完善證券市場,從而為廣大投資者塑造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
❸ 上市公司會計舞弊行為分析研究 上市公司會計舞弊方式
龍源期刊網 .cn
上市公司會計舞弊行為分析研究
作者:閃輝
來源:《財稅月刊》2014年第12期
摘 要 會計舞弊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2001 年 11 月,連續六年被《財富》雜志評為“最富創新能力”的美國能源巨擎安然公司(Enron Corp.)被曝光了超過 12 億美元的假賬,揭開了席捲全美的會計丑聞的序幕。2002 年 6 月 25 日,世界第二大電信公司世界通信(World Com.)被確認虛增了 38 億美元的收入和 16 億美元的利潤,成為美國歷史上利潤造假的最大案件;會計舞弊現象不僅現在有,過去也有;不僅國內有,國外也有。會計舞弊的手段之高明、范圍之廣泛、影響之惡劣、造成的損失之巨大、對全球經濟的危害之深重。因而,中外學者孜孜鑽研,紛紛把研究的方向投向會計舞弊這一研究領域,期盼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 上市公司;會計;舞弊
一,國外研究現狀
國外的會計理論和會計實踐通常是針對會計信息質量進行研究和探討的。雖然在國外的文獻研究中並未見到會計舞弊的提法,但對這一現象的研究,在國外文獻中的提法比較多,如為財務報表舞弊和盈餘管理等,前者指故意編制傳播虛假財務報表,欺騙、誤導報表使用者的行為,後者則指在會計准則允許的反之內進行的會計選擇。對於會計信息舞弊,國外的研究多集中在舞弊的行為與動機方面,強調財務報表舞弊是一個動態的、有機的系統,不可能被完全消除。其治理對策主要是強化公司內部治理與外部監管。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如:美國注冊舞弊審核師協會(ACFE )前任會長 Alpechtd 和 Wernz.台Williams 在所著的《舞弊:對企業黑暗面的分析》一書中對舞弊的定義是:“欺騙別人,並從別人那裡獲得利益的行為。”他們認為,舞弊的達成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欺騙;另一個就是別人對這種欺騙行為的信任。他們將舞弊分為員工舞弊、管理舞弊、投資**、供應商舞弊、顧客舞弊和其他舞弊。其中管理舞弊是高級管理人員所進行的舞弊,它最普遍的方式是管理當局對財務報告進行操縱。舞弊的過程可以被定義為“一方以另一方的損失為代價的有目的的尋求利益的一系列行動”。舞弊系統是一個開放的系統,一旦規范確立,它就將產生,沒有規范,也就沒有舞弊。他們認為,即使成本不是約束條件,舞弊也不可能被完全消除。
二,國內研究綜述
長期以來會計信息質量是我國會計界乃至全國各界關注的焦點,近幾年,隨著我國證券市場上會計信息舞弊案件的頻頻敗露,學界和政界都十分重視會計舞弊的治理。劉峰(2001)、黃世忠(2001)、謝德仁(2001)、吳聯生(2001)等從新制度經濟學、產權經學角度對此進行了有益的研究,取得了許多新的認識。對虛假會計信息研究來看,代表性研究成果主要為:蔣義宏主持九五財政部重點課題《會計信息失真的現狀、成因與對策研究》分別從會計報表粉飾問題和上市公司利潤操縱實證研究入手,對虛假會計信息進行了多角度的深入分析和探討。
❹ 舞弊三角論幾點啟示
隨著我國民營企業的快速發展,尤其是上市企業的增多,研究帕瑪拉特事件對於預防財務舞弊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根據Albrecht教授的舞弊三角理論,舞弊的發生需要三個關鍵因素:壓力、借口和機會。
首先,經營壓力是舞弊的根源。擴張和多元化可能導致企業缺乏必要的管理人才和資金,迫使管理層採取欺詐手段。民營企業在擴張時應謹慎行事,確保有足夠的管理准備和資金支持,同時明確多元化的目標是為了提升核心競爭力,而非單純追求利潤。
其次,借口是舞弊的推手。民營企業上市後,公司所有權不再單一,管理層需要兼顧所有股東的利益。家族集團中,如帕瑪拉特的案例,CEO利用上市公司的資金為私人企業服務,這就違反了公眾公司和非控股股東的利益。防範舞弊需要企業主轉變觀念,認識到公司已不再是個人所有,而是屬於全體股東。
再次,機會因素不容忽視。企業虧損是常見現象,但像帕瑪拉特這樣的案例,隱藏虧損並長久不被發現,表明外部環境提供了機會。解決這個問題,理論界提出了讓民營企業整體上市、推行董事問責制和強化注冊會計師監督等措施。例如,SAS No.99要求注冊會計師保持職業懷疑,對舞弊風險有更高的警覺。
最後,信息披露的監管也至關重要。對於家族型上市公司,透明的信息披露尤為重要。盡管證監會已制定相關規則,但仍需不斷改進,確保信息披露的實質而非形式,以提升上市公司的責任感。
總結來說,防範民營企業財務舞弊,需要從壓力管理、糾正借口觀念、控制機會和強化信息披露監管等多個角度著手,以確保企業健康發展。
(4)對上市公司會計舞弊的理論分析擴展閱讀
關於企業舞弊行為的成因,理論界提出了企業舞弊形成的三角理論、GONE理論和企業舞弊風險因子理論等許多著名的理論。該理論由美國注冊舞弊審核師協會(ACFE)的創始人、現任美國會計學會會長史蒂文·阿伯雷齊特(W.Steve Albrecht)提出,他認為,企業舞弊的產生是由壓力(Expo.sure)、機會(Opportunity)和自我合理化(Rationalization)三要素組成, 就像必須同時具備一定的熱度、燃料、氧氣這三要素才能燃燒一樣, 缺少了上述任何一項要素都不可能真正形成企業舞弊。壓力可能是經營或財務上的困境以及對資本的急切需求。
❺ 上市公司會計舞弊的上市公司會計舞弊的內涵
舞弊行為按照舞弊主體的不同可以劃分為管理當局(經營者)舞弊和會計人員舞弊兩大類。管理舞弊是指上市公司管理當局中一個或多個成員操縱公司會計信息生成或披露而發生的舞弊行為;會計人員舞弊是指上市公司的會計人員在會計工作中自己或與公司外部的第三者進行串通故意提供虛假會計信息的行為。
舞弊通常是與舞弊的動機和潛在的機會相聯系的,舞弊的動機有經濟性和非經濟性之分。但經濟利益驅使是上市公司會計舞弊的最根本原因,當公司的財務穩定性或盈利能力受到威脅時或當承受異常壓力或受到經濟利益驅使時,上市公司就會運用各種舞弊手段來粉飾會計報表以達到各種經濟目的。
❻ 上市公司會計舞弊的外部監督主體的經濟學分析
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主要使用者都是股東和其他利益相關者。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質量對一個國家資本市場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注冊會計師對保證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質量具有不可推卸的監督責任。從理論上講。注冊會計師應該接受財產所有者的委託,恪守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對上市公司經營者的業績進行審查,並出具審計報告。但是,在我國上市公司中,由於治理結構不完善,指定會計師事務所的權力實際上掌握在上市公司主要經營者手中。即由公司經營者這一代理人充當委託人聘請注冊會計師審計自己編制的會計報表,並決定注冊會計師的續聘,支付審計費用等事項。上市公司通常是從自身利益出發,為了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通過各種手段向注冊會計師施加壓力或以利益相誘惑,迫使其就範,以達到購買審計意見的目的。
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處於明顯的被動地位。當注冊會計師因揭露客戶的舞弊行為承擔被解聘的風險時,就很可能屈從上市公司,為其出具虛假的審計報告,甚至喪失職業道德,協助上市公司作弊。2001年。國家審計署對16傢具有上市公司年度會計報表審計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就其2001年完成的審計業務質量進行了審計檢查 共查了32份審計報告,並對21份審計報告所涉及的上市公司進行了進一步的審計調查,檢查結果發現有14家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23份嚴重失實的審計報告,虛假財務會計信息涉及金額71.43億元,共涉及41名注冊會計師。另據有關研究資料表明,1994年—2002年,中國證監會對負責63家上市公司審計或評估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查.受到中國證監會處罰的比例高達50%。注冊會計師是否與被審計單位合謀取決於審計收費水平的高低和合謀被查處的風險和處罰的力度。如果國家對注冊會計師審計的監管力度加大,就可以減少注冊會計師與上市公司之間的合謀行為。
目前,我國對注冊會計師審計的監督和處罰力度偏輕。一方面,由於存在信息不對稱,注冊會計師的合謀行為被發現的概率比較低,另一方面,即使被發現,一般也僅限於行政處罰。所以,注冊會計師與上市公司管理當局進行合謀收益通常大於成本,這也是導致上市公司會計舞弊案件不斷發生的根本原因。
❼ 財務舞弊手段的分析
近年來,我國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的行為頻繁發生,不僅傷害了投資者的利益,也擾亂了市場的秩序。本文從收入舞弊和費用舞弊兩方面分析了財務舞弊的手段,並對其進行了動因分析,提出防範措施,以防範財務舞弊的再發生。
一、財務舞弊內涵
財務舞弊是指利用會計制度及編制財務報表方面的漏洞,有目的、有預謀、有針對性的財務造假和欺騙,用財務欺詐等違法違規手段,給舞弊人帶來經濟利益,而最終導致他人或投資人受到傷害或遭受損失的故意行為。
二、財務舞弊的常用手段
(一)收入舞弊
1.管理層隱瞞虛構收入
虛構收入,是指通過其他方,使用不當的手段,然後根據其提前確認收入的行為,而這種現象往往較容易發生在企業的管理層之間。公司的管理層為了達到一定的業績,使公司的財務報表看起來很好,讓投資者相信公司的盈利能力,從而能夠順利融資,同時也為了減輕公司退市的風險,經常採取一些手段虛構收入,例如篡改收入確認時間,舉一典型事例,昆明機床公司將2014年應確認的3筆收入調整至2015年收入確認,使得2015年確認收入共計1.41億元。
2.引入三方公司虛構收入
在虛增收入時,企業使用較為常見的一種方法是引入第三方公司,也稱「過橋公司」。通過這一第三方公司,企業可以在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既體現收入,又能夠避免賬務的抵銷。舉例來說,在2002年曝光的美國HPL技術公司的財務舞弊案中,虛構了320萬美元的售後回款,該公司引入了第三方公司佳能公司,HPL公司私下與佳能公司協商,讓佳能公司先購買HPL技術公司的價值320萬美元的軟體,之後佳能公司再以400萬美元的價格將該軟體銷售給HPL技術公司在日本的子公司。
3.虛構銷售收入
銷售是利潤的主要影響因素,所以上市公司為了粉飾報表,會在銷售方面進行舞弊,常用方式主要有虛構銷售合同、虛開發票等。江蘇雅百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15年至2016年虛造境外工程項目、虛假采購、虛構國內及出口建築材料貿易,僅在2015年一年就虛增當期營業收入5.8億元,利潤2.8億元。
(二)費用舞弊
1.收益性支出資本化
收益性支出資本化,也就是指通過利用權責發生制、收入和成本配比等會計原則,對已經實際發生的本應為收益性支出的費用或損失,卻通過待攤費用、開辦費、在建工程、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等科目予以資本化,形成大量虛擬資產,並將其作為「蓄水池」,不及時確認、少攤或不攤發生的費用和損失。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利息費用資本化,例如,國內的渝鈦白公司將應計入財務費用的借款利息8064萬元資本化計入了鈦白粉工程成本。
2.變相調整應收賬款賬齡,少提壞賬准備
少提或不提壞賬准備也是上市公司調節利潤的一個手段,一些上市公司往往通過調整應收賬款的賬齡來達到財務舞弊的目的。一般來說,超過三年未收回的應收賬款能夠收回的可能性較低,五年以上的基本難以收回,所以要全額計提壞賬准備。因此,企業為了避免計提的大額壞賬准備影響利潤,可能會與購貨方相聯合,通過借款、轉款等方式虛列當期應收賬款,減少長年未收回的應收賬款。如此一來,從賬面上看,應收賬款當期的發生額很大,而期末余額卻很小,股東們便會誤以為應收賬款的周轉率很高,從而誤導投資者的判斷。
3.資產不及時入賬,少計攤銷費用
除產品價格因素外,費用的攤銷與計提是對會計盈餘影響最大的一個因素。固定資產的折舊、無形資產的攤銷期限的延長或縮短均可使當期費用減少或增加。對於上市公司來說,待攤費用和遞延資產實質上是已經發生的費用,應在規定期限內攤入有關科目,計入當期損益,但一些上市公司則為了某種目的少攤、甚至不攤。
(三)非經營性損益操縱利潤
非經營性損益一般通過政府補助和固定資產的處置損益來操縱利潤。首先,政府補助是可以直接計入損益的,這類補助金額通常金額巨大,收入款項的原因和時間不確定性強,很多企業在面臨退市的年度,往往都會通過政府補助資金的流入,操縱提高凈利潤;其次,固定資產的處置,通常屬於非正常經營的業務活動,企業可以在盈利的年度計提減值,然後在虧損的年度進行資產處置,轉回以前年度超額計提的減值准備,從而形成利得,影響了利潤,或者在虧損的年度,大量處置固定資產以換取流動資金,也能達到大大改善利潤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