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價值分析文獻綜述
『壹』 股票投資風險的文獻綜述
第五章 股市風險
(文章來源:股市馬經)
第一節 風險的定義
股市的風險,就是買入股票後在預定的時間內不能以不低於買入價將股票賣出,以致發生套牢,且套牢後的股價收益率(每股稅後利潤/買入股價)達不到同期銀行儲蓄利率的可能性。如青島啤酒,在1993年8月上市時的開盤價為每股15元,隨著股市的下跌,其價格直線下降。其後雖然股價反復波動,但再未突破10元,而青島啤酒股票近幾年每年的最高稅後利潤也只有0.26元。所以在10元以上購買青島啤酒的股民就產生了風險。一是股民不能在買入價以上將青島啤酒拋出;二是即使將所有的稅後利潤分紅,其收益率都比不上一年期的儲蓄利率,甚至都要低於活期儲蓄利率。
根據預定投資時間的長短,股市的風險又可分為短期風險和長期風險。對於短期投資者或投機者來講,其收益就是股票的價差,股市風險就集中體現在股票的價格上,即風險發
生的後果是不能將股票以不低於買價拋出,從而使資金被套。而對於長期投資者而言,股票的
收益雖然有時以價差的形式表現出來,但更經常地還是體現在股票的紅利及上市公司凈資產的增值兩方面,所以長期投資的風險決定於股票是否具有投資價值。
由於股票的價格始終都在變化,股市的風險就處於動態之中。當價格相對較高時,套牢的可能性就大一些,股價收益率要低一些,其風險就大一些;而當股票價格處於較低水平時,套牢的可能性就小一些,股價收益率要高一些,其風險就小得多。所以股票的風險隨著股價的上升而增大,隨著股價的下降而逐漸釋放。(文章來源:股市馬經 http://www.goomj.com)
第五章 股市風險
第八節 風險承受能力及投資趨向
雖然有多種方法來規避股票投資的風險,但由於股票價格的不可測性,只要進入股市,無論是老股民還是新股民,是大戶或是散戶,局部風險的發生將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股票投資中,股民應根據自己的風險承擔能力,隨時調整投資策略及投資組合,以避免不必要的風險打擊。
股民的風險承擔能力因各人條件不同而有所差異。它包括年齡、閱歷、文化水平、職業特性、經濟收入、心理素質、社會關系等諸多因素。其中,與股票投資關系最為密切的可概括為四個方面:投資動機、資金實力、股票投資知識和閱歷、心理素質。這四個因素決定著股民對投資風險的承受能力。
按照上述這四個條件可以把股民的風險承受能力劃分為三檔,即低、中、高。其中,風險承受能力低的股民具有以下一些特徵:
1.懷著投機沖動參與股票投資。這些股民大多是在炒股發財效應的感染下萌發了入市的慾望,他們從親朋好友那裡聽到種種關於股市致富的傳聞和故事,並從其示範效應中得到鼓
舞和刺激,盲目地認為別人能做到的自己一定能做到,別人能賺錢自己也不會虧損,在毫無風險意識的情況下,就雄心勃勃將資金投入股市。這些股民因入市匆忙,所選擇的時機往往都是股價的高位。
2.除了日常工作以外,既沒有其它的收入來源,也沒有賺錢的門路,而自己對發財致富的要求又十分的迫切,就把股票投資視為跨入有產階級行列的捷徑,對通過股票投資來獲取高額收益的期望值極高。這些股民一般都是工薪階層,是依靠工資收入來維持生活的普通企、事業單位的職工、中小學教師、機關幹部、退休職工等。
3.入市的金額大大高於自己的經常性收入,兩者之間相差數倍甚至數10倍以上,其資
金比重在自己畢生積蓄中所佔的比重過高,超過50%以上,有的股民甚至負債炒股。
4.文化水平較低且對股票的相關知識及炒作技巧了解甚少,各方面信息閉塞,消息來源僅局限於股市、股民或正規的刊物,參與股票投資時間不長,缺乏實際操作經驗,社會關系簡單,沒有熟悉經濟、金融及企業管理方面的人為之參謀。為其提供有價值的投資咨詢建議。
5.性格內向,為人處事謹小慎微,平日里比較吝嗇,把錢看得很重;對股票投資的風險無心理准備,市場稍有波動便惶惶不可終目,買了怕跌,賣了怕漲,一旦投資套牢,虧了本,心理負擔極重,對日常生活影響極大。
風險承受能力強的股民一般具有以下一些特徵:
1.投資股票主要是被股票豐厚的股息紅利所吸引,重視長期投資效益。在投資中不急於求成,對眼前利益並不十分在意。
2.有比較穩定和優厚的經濟收入,賺錢的門路較多,有一定的經營經驗和意識,有較高的額外收入。這些股民一般都是有產階級,比如個體工商業者、外資企業職員或股份公司的高級職員、演員、中間商、作家、發明家、僑眷等。
3.股票投資數量與經常性收入相差不大,股票投資金額只佔自己儲蓄資金的一部分,通常在1/3左右,有穩定的資金來源來彌補投資損失。
4.有比較豐富的股票投資理論與實務知識,具有股票投資實踐經驗,有比較廣泛的社會關系。其信息來源不僅僅是局限於股市或股民之間,在親朋好友中有經濟、金融或企業管理方面的行家,能得到較有價值的投資咨詢建議。
5.性格開朗、豁達,不計較一時的得失,情緒樂觀。一旦在股票投資中遭受局部損失,也能夠"拿得起,放得下",重整旗鼓,以利再戰。
風險承受能力中等的股民其特徵在以上兩者之間。
股民在股票投資過程中,可根據以上所列舉的特徵,對照和分析自己屬於哪種情況,根據自己的風險能力採取相應的投資對策。但在實際中,往往是資金實力不強及風險承受能力差的股民,在投資中最沖動,最期盼能以小博大,賭博心理最重。而一些有產階級,由於比較珍惜來之不易的財富,在入市前心理准備比較充分,其投資行為也相對比較保守和理智。
在將資金投入股市前,投資者應首先測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其方法是將上面提到的幾種情況歸納為若干選擇題,然後根據自己的情況對號入座,用肯定或否定來回答。
1.投資股票的目的不是投機。
2.投資股票是看中紅利收入。
3.希望在股票交易中能獲得豐厚的價差收益,但不貪圖這類收益。
4.股票的投資收益並不是重要的收入來源。
5.對長期投資更感興趣。
6.有穩定的收入來源。
7.有穩定的剩餘收入。
8.剩餘收入能夠滿足入市的最低保證金要求。
9.有能力承受和彌補股票投資的虧損。
10.熟悉股票投資知識。
11.有固定、有效的信息來源。
12.有從事股票投資的朋友。
13.參加過股票買賣。
14.屬於當機立斷者,而不屬於患得患失者。
15.精力充沛。
16.心理健康,不重虛榮重務實,在逆境中能保持樂觀和信心。
接下來再將測試結果進行總結,肯定與否定的答案各佔50%時,為風險承受能力適中者,肯定的回答多於否定的回答時,表明風險的承受能力較強,如果否定的回答多於肯定的回答,則意味著投資者對風險的承受能力比較弱。
如果是風險承受能力較強者,就比較適宜於股票投資;如果是風險承受能力較差者,應盡量抑制自己的投資沖動,一般應先熟悉股票市場的基本情況,掌握一些基本的投資知識及技巧。如果一定要入市炒股,可暫時投入少量資金,以避免股票投資風險給自己帶來難以承受的打擊,影響工作及生活。
附 "南海泡沫事件"
17世紀末到18世紀初,英國正處於經濟發展的興盛時期。長期的經濟繁榮使得私人資本不斷集聚,儲蓄不斷膨脹,而投資機會相應不足,大量暫時閑置的資金有待尋找出路,而當時股票的發行量極少,擁有股票還是一種特權。在這種情形下,一家名為南海公司的股份公司在1711年宣告成立。南海公司的業務范圍是在南美經營奴隸貿易和捕鯨業務,但在公司董事中並無一人精於此道,公司發起人的真正目的就是利用人們急於投資發財的慾望騙取錢財。
在公司成立的最初幾年,南海公司先以認購政府債券的方式從政府那裡獲得了對南美貿易的壟斷權,在公眾中樹立了創利公司的光輝形象,引起了人們購買該公司股票的極大興趣。
1720年,南海公司承諾接收全部國債,並允許客戶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如第一年僅僅只需支付10%的價款來購買公司的新股票,使得投資者接踵而至,其中包括半數以上的眾參議員,而當時的國王也禁不住誘惑,竟也認購了價值10萬英鎊的股票。由於購買踴躍、股票供不應求,該公司的股票行情急劇上揚。同年4月,該公司新發行的300英磅面值的股票在一個月內便上升了近一倍,三個月後便漲到了1000英磅以上。由於股票價格持續上漲,其股價就象一個越吹越大的泡沫,人稱"南海泡沫"。而此時,該公司的經營狀況已到了瀕臨破產的邊緣。眼見陷阱已經布好,公司的操縱者便決定脫身,他們拋出了全部的股票。而當公眾了解到公司的真相以後,南海公司的股票價格便一瀉千里,市場籠罩在一片恐慌之中,成千上萬的股民慘遭重創甚至傾家盪產。
南海泡沫事件令股民猝不及防,在這次事件中損失慘重的科學家牛頓驚嘆道:"我能計算出天體的運行軌跡,卻難以預料到人們如此瘋狂"。為了防止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英國議會在事後通過了"泡沫法案",該法案對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提出了許多限制條件,從而也窒息了英國股份公司的發展。
總結"南海泡沫"事件的發生,其教訓主要有以下四點:
1.公眾缺少相應的股票知識。
2.資金冗餘,投資機會相應不足,而股票正好處於供不應求狀態。
3.股票的暴漲使人們輕信"股票至富"的魅力,使越來愈多的市民湧入股市,從而造成股市"泡沫"的越吹越大,導致市場投機愈來愈瘋狂,為股票市場的暴跌埋下禍根。
4.股票市場的巨大的集資誘惑,加上政府對股票的管理鬆懈,使公司不受法律約束而濫發股票。
『貳』 股利政策影響因素
股利政策對企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本文對股利政策方式、理論及其影響因素做了論述。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股利政策影響因素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股利政策影響因素
淺析股利政策及其影響因素
摘 要 股利政策對企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本文對股利政策方式、理論及其影響因素做了論述。
關鍵詞 股利政策 理論 影響因素
股利政策是為指導企業股利分配活動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和策略,內容涉及股利支付水平以及股利分配方式等方面。它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從狹義方面來說的股利政策就是指探討保留盈餘和普通股股利支付的比例關系問題,即股利發放比率的確定。而廣義的股利政策則包括:股利宣布日的確定、股利發放比例的確定、股利發放時的資金籌集等問題。
一、股利政策方式
(一)剩餘股利政策
剩餘股利政策是指公司生產經營所獲得的凈收益首先應滿足公司的資金需求,如果還有剩餘,則派發股利;如果沒有剩餘,則不派發股利。
(二)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是指公司先確定一個股利占凈利潤(公司盈餘)的比率,然後每年都按此比率從凈利潤中向股東發放股利,每年發放的股利額都等於凈利潤乘以固定的股利支付率。
(三)固定股利或穩定的股利政策
固定股利或穩定的股利政策,是公司將每年派發的股利額固定在某一特定水平上,然後在一段時間內不論公司的盈利情況和財務狀況如何,派發的股利額均保持不變。只有當企業對未來利潤增長確有把握,並且這種增長被認為是不會發生逆轉時,才增加每股股利額 。
(四)低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
低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就是公司一般情況下每年只支付固定的、數額較低的股利;在盈餘多的年份,再根據實際情況向股東發放額外股利。但額外股利並不固定化,不意味著公司永久地提高了規定的股利率。
二、股利政策理論
股利政策理論主要研究企業股利支付和股利政策對企業價值的影響。股利分配政策的選擇應建立在最大限度增加股東財富或公司價值的基礎上。而人們對股利政策的選擇是否會影響企業價值或股東財富一直有爭論,由此形成了不同的股利理論:股利無關論和股利相關論。
(一)股利無關論
該理論認為股利政策對企業的股票價格或資金成本沒有任何的影響,即股利政策與公司價值無關。企業的價值完全取決於企業本身的未來獲利能力和風險水平。股票價格完全是由公司投資方案和獲利能力決定的。該理論的成立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設基礎上的。該理論主要假設有:(1)不存在任何個人或企業所得稅;(2)資本市場是一個完善的資本市場,不存在任何的股票的發行和交易成本,任何投資者都無法左右證券價格;(3)股利政策的選擇不會改變企業的權益資本成本;(4)企業的投資政策獨立於股利政策;(5)關於未來的投資機會,投資者和管理者可獲取相同的信息,即資本市場的信息完全是對稱的。股利無關論是以完美的市場為前提的,在現實中沒有如此完善的市場,因此該理論一直飽受爭議。
(二)股利相關論
這種理論認為企業股利政策與股票的價格密切相關。從這一基本觀點出發,又形成了幾種各具特色的股利相關論。主要觀點主要有:
1.“一鳥在手”理論
該理論認為,投資者對股利收益和資本利得具有不同的偏好,股利收入比資本利得更為可靠,股利視為投資者的既得利益,就像在手之鳥,而股票價格的升降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猶如林中之鳥,不一定能得到,風險較大。因此,投資者更願意購買派發高股利的股票。
2.信息傳遞理論
該理論認為股利的多少實際上是向投資者傳播企業收益情況的信息。如果公司改變過去一貫的股利政策, 就意味著公司管理者向投資者發出了改變公司未來收益的信號, 股利提高表明公司創造未來現金的能力增強,公司股票便會受到投資者的歡迎, 反之, 股利降低則表明公司創造未來現金的能力減弱, 投資者便會拋出股票。
3.假設排除理論
MM理論的股利無關推斷是建立在完善的資本市場上,並有嚴格的市場條件,因此有的人認為現實中根本不存在完善的資本市場,股利無關論的假設不存在。假設排除論斷言,股利無關論站不住腳,反過來從另一側面證明了股利的相關性。
股利相關論的觀點並沒有同時考慮多種因素影響。在不完全資本市場上,公司股利政策效應要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因此股利相關論也並不完善。
三、影響股利政策的因素
合理的股利政策,一方面可以為企業提供廉價的資金來源,另一方面可以為企業樹立良好的財務形象,以吸引潛在的投資者和債權人。所以,股利政策是企業理財的核心問題,股利決策是企業重要的決策之一,應予以特別重視。在制定股利政策時,應從實際情況出發,綜合考慮各項因素的影響,兼顧公司的發展需要和股東對本期收益的要求,制定出適合本單位經營發展的股利政策,才能實現其股票價值最大化的目標。
(一)法律因素
1.資本保全的約束。資本保全是為了保護投資者的利益而作出的法律限制。股份公司只能用當期利潤或留用利潤來分配股利,不能用公司出售股票而募集的資本發放股利。這樣是為了保全公司的股東權益資本,以維護債權人的利益。
2.資本積累的限制。規定公司必須按年度稅後凈利潤的一定比例提取法定盈餘公積金。同時還鼓勵公司提取任意公積金。提取的公積金只能用於彌補虧損或轉增資本,不能用於發放股利。
3.利潤約束。企業實現凈利潤時,必須先在彌補以前年度虧損、提取法定盈餘公積和任意盈餘公積後才能進行股利的分配。如果企業當期無利潤,則不能發放鼓勵。
4.償債能力約束。規定公司必須具備充分的償債能力才能發放股利,公司無力償還債務時,不得支付股利。其目的是為了保證債權人的權益。實施這種約束以後,在現金不足的情況下企業必須要保障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二)企業內部因素
1.資產的流動性。資產的流動性是指企業資產轉化為現金的難易程度。企業的現金流量與資產整體流動性越好, 其支付現金股利的能力就強。而成長中的、盈利性較好的企業, 如其大部分資金投在固定資產和永久性營運資金上, 則他們通常不願意支付現金股利而危及企業的安全。
2.籌資能力。如果企業的外部籌資能力強,它對留存收益的依賴性會較弱,會採用較為寬松的股利政策,相反,外部籌資能力弱的企業會採用較緊的股利政策。一般而言,規模大、獲利豐厚的大公司較傾向於多支付現金股利;而創辦時間短、規模小、風險大的公司,往往要限制股利的支付。
3.收益的穩定性。公司收益穩定性及收益水平高低是決定股利政策的一個重要基礎。對於收益相對穩定、收益水平較高的公司來講,有穩定的資金來源,容易很好地把握自己,可以採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相反對於盈餘不穩定、收益波動性較大的公司來講,採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比較適宜。對於收益不斷增長的企業來說可以採用固定增長率的股利政策。
4.投資機會。如果企業有較好的籌資機會,需要大量的資金,往往會採用低股利支付率,從而把大部分利潤留下來進行投資,加速企業發展,增加企業未來收益,相反,如果公司暫時缺乏良好的投資機會,資金需要量穩定,為避免資金閑置,往往採用高股利政策多發股利。
5.資本結構和資金成本。企業制定股利政策必須考慮目標資本結構的維持,如果企業的負債率比較高,外部籌資困難,英語的保留可以增加權益資本的比重,有助於資本結構的改善,增強企業的再籌資能力。同時留存收益是公司內部籌資的一種重要方式,同發行新股或舉債相比,不需要花費籌資費用,不但成本較低,而且具有很強的隱蔽性, 是一種比較經濟的籌資渠道。
6.公司規模。公司規模是實力的象徵,代表公司的資產金額、歷年積累盈利和可供支配的資源,因此會影響到股利分配政策的類型。
7.公司的成長性。 每個公司應依據自身所處的發展階段和財務狀況制定相應的分紅方案。一般來說,那些正處於成長階段、資金需求較大的企業,其股利分配政策傾向於保留利潤;而已進入成熟階段、業績穩定、成長緩慢的公司完全可以給股東以穩定的現金股利。
8.公司的治理結構。我國大多數上市公司是原國有企業改制過來的,國家股“一股獨大”造成了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往往只考慮了大股東的利益,其他股東根本不能影響公司的最終決策。目前在我國絕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中,非流通的國家股和法人股仍佔多數,處於控股地位,而流通股只佔很小比例,而且兩者的持有成本相差懸殊。如果採取派現政策,非流通股股東分得的現金遠高於流通股股東。這些大股東的利益要求無疑是影響企業分配政策的重要因素。
9.公司所屬的行業。股利分配政策具有明顯的行業特徵。一般說來,成熟產業的股利支付的意願和比例高於新興產業,比如公用事業公司的股利支付率高於其他行業公司。
(三)股東因素
1.股權的稀釋。如果企業採用高股利支付率股利政策可能會稀釋現有股東對企業控制權,如果公司大量支付現金股利,就可能造成未來經營資金的短缺,如果再發行新的普通股以融通所需資金,現有股東的控股權有可能被稀釋。另外,隨著新普通股的發行,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數必將增加,最終會導致普通股的每股盈利和每股市價下降,從而影響現有股東的利益
2.收入穩定的要求。普通股股東的收益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從公司得到的股利收入;二是由於股票交易價格上升而通過股票買賣取得的資本利得。由於資本利得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有些股東往往要求公司支付穩定的股利。
3.股東的投資機會。如何支配企業實現的可供分配利潤要視股東的投資機會和預期報酬率而定。如果有較好的投資機會和理想的報酬率,股東會希望企業派發較高的股利,相反,如果股東投資的其他項目的預期報酬率比較低,股利的發放對股東財富的增加沒有任何好處。
4.所得稅的影響。投資收益一般分為股利收入和資本利得收益,由於個人所得稅採用累進稅率,而且邊際稅率差別比較大,低收入的股東希望企業能支付穩定且較高的股利,因為股利的個人所得稅適用的邊際稅率較低,而高收入的股東使用的邊際稅率較高,為了減輕稅負會反對企業的高股利政策。
(四)債務約束因素
債權人為保護其合法權益,防止企業股東以發放股利為名減少企業資本,增大債權人的風險,在企業舉債時,債權人通常在債務合同中對債務人的股利支付做出某種程度的限制。這些約束的條款有的會限制股利支付的最高額度,有的規定必須在一定條件下才能分配股利。
(五)市場因素
股利的信息傳遞功能。一般情況下,現金股利向市場傳遞一種積極的信息,增強投資者的信心,以吸引更多的投資者,籌更多的資金,更有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股票股利的發放被認為是企業現金周轉不靈的先兆,會對股價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公司必須合理制定對公司發展有利的股利政策。
企業最終在選擇股利政策時要充分考慮各方面的因素,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股利政策,從而實現企業與股東利益的雙贏。
參考文獻:
[1]郝文明,馮錦慧.公司股利政策的影響因素及其選擇.會計之友.2004(1).
[2]曹海平.股利政策及其影響因素探析.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12(第5卷第4期).
[3]張志宏.財務管理.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現金股利政策影響因素文獻綜述
【摘要】現金股利政策受到諸多內外部因素的影響,其影響因素一直是國內外學者研究的熱點,本文分別對國內外現金股利政策的影響因素的研究進行了總結分析,並進行了相應的評述。
【關鍵詞】現金股利 影響因素 綜述
一、引言
股利政策是公司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其不僅影響公司的經營活動,而且也向投資者傳達了企業發展狀況的信息,從而對公司良好形象的樹立及長期穩定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國內外學者對於股利政策尤其是現金股利政策的研究從未中斷,並不斷的發展創新,以期能找到影響現金股利政策的主要因素。
二、國外現金股利政策相關文獻綜述
國外學者基於不同的股利政策理論,採取實證研究和問卷調查的方法,提出現金股利政策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股東因素、公司內部因素以及法律環境、宏觀經濟環境等外部因素。
(一)股東因素
股東對股利政策的影響,一方面是股東個人避稅的需求,如Farra和Selwyn(1967)使用局部均衡分析法,假設股東試圖最大化自己的稅後收入,得出只要資本所得稅稅率低於個人所得稅稅率,股東都會選擇資本利得而不是股利,以達到避稅的目的;另一方面是控股股東對小股東的利益侵佔問題,如Faccio等(2001)將西歐和東亞國家公司的現金股利支付情況進行對比分析,發現東亞公司的現金股利支付率低於西歐公司,而且在東亞公司,多個控股股東的存在時,他們將合謀損害小股東的利益,西歐國家則正相反,多個控股股東存在會限制第一大股東對小股東的利益侵佔,因此當控股股東較多時,東亞公司的股利支付率相對於西歐公司就更低。
(二)公司內部因素
公司因素主要包括公司盈利能力和盈餘水平、投資需求和融資能力、公司規模大小以及其所處的行業等等。許多學者從這些角度出發,研究公司因素對現金股利政策的影響。
Crutchley和Hansen(1989)通過實證研究公司特性對現金股利政策的影響,結果顯示公司規模越大,盈餘越多,現金股利支付水平越高;Lintner(1956)在美國上市公司中選取不同行業的28家公司進行了現金股利政策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發現大多數公司不會輕易改變現有的股利政策,並盡量使現金股利與企業長期可持續的盈利水平保持一致,管理層只有在確信企業的盈利能力將發生實質性的變化時才會考慮改變已有的現金股利政策。Higgins(1972)假定公司存在目標資本結構並採用剩餘股利政策,建立了股利發放模型,發現股利是利潤和投資的函數,即不同期間的股利差異是由於利潤和投資需求不同造成的。Fama和French(2001)的研究中也指出投資機會和公司規模是影響股利政策的主要因素。
(三)外部環境因素
Laporta等人(2000)首先將投資者法律保護這一宏觀變數引入股利政策研究領域,將代理理論與股東權益保護結合起來分析股利政策,認為由於在不同國家對股東權益的法律保護程度不同,代理問題的嚴重程度也不同,在股東保護較差的國家,公司的所有權較為集中,股利支付率較低;在股東保護較好的國家,股利支付率較高。另外,Tobias Basse等人(2011)引入宏觀經濟變數即通貨膨脹因素,對美國上市公司1980年至2008年間的相關數據進行實證研究,發現上市公司發放現金股利的意願與通貨膨脹呈現限制的正相關關系。
三、國內現金股利政策相關文獻綜述
由於我國證券市場的特殊性,我國在2005年開始了股權分置改革,並預期股改能解決我國“一股獨大”的問題,進而改善公司的股利政策,我國學者也針對股改對股利政策的影響進行了大量研究,因此,國內的文獻研究可分為股權分置改革前和股權分置改革後兩個時間段。
(一)股權分置改革前主要研究成果
股權分置改革前,我國學者主要借鑒國外股利理論與研究方法,同時也結合我國資本市場的實際情況進行實證分析了影響我國公司現金股利政策的因素。呂長江和王克敏(1999)用Lintner模型對1997、1998年度支付現金股利的公司進行回歸分析,結果表明,影響每股現金股利的因素主要有公司規模、股東權益、盈利能力、流動能力、代理成本、國有及法人控股程度、負債水平;張鳴、朱光龍(2003)以1997~2000年發放現金股利的公司為樣本進行實證研究,結果表明:影響現金股利的主要因素有公司股價、盈利能力和公司成長性,前兩個因素與現金股利呈正相關,而公司成長性與現金股利呈負相關。
(二)股權分置改革後主要研究成果
股權分置改革完成後一段時間內,國內學者開始關注股改是否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產生重大影響。如黨紅(2008)以2005年底前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2005~2006年的數據為樣本,對我國股改前後影響現金股利水平的變數進行對比分析,發現雖然股改矯正了現金股利與增長機會之間的關系,使股改後當存在增長機會時,公司會減少現金股利的發放,但是股改後的現金股利政策並沒有解決控股股東與中小股東的代理成本問題,主要表現在股改前後股權結構變數對現金股利政策的影響並未發生變化,股改前後都存在股權集中度、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及第二到第十大股東持股比例與每股現金股利呈顯著正相關、而流通股比例與每股現金股利呈顯著負相關的關系;況玉書在2011年的研究中同樣發現,股改前後我國上市公司的現金股利支付水平沒有顯著差異,股權集中度對現金股利支付水平也均不顯著。
最近,企業生命周期階段對現金股利政策的影響成為國內研究的熱點,劉圓圓(2012)年以2003~2010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用留存收益權益比RE/TE作為企業生命周期理論的特徵變數,並建立了Logit模型,實證結果表明,企業所處的生命周期階段對現金股利支付行為有顯著影響;然而,趙全山(2013)則認為我國股利分配方式的選擇與企業所處的生命周期階段沒有必然的因果聯系,沒有特定對應的股利分配政策。
四、對國內外研究現狀的評述
國外學者對股利政策的研究較早,且研究的較為全面,例如從公司的內外部因素出發,研究其與股利政策的關系及影響,為我國研究股利政策提供了參考價值。我國證券市場起步較晚,目前在國內對股利政策的研究主要是借鑒國外已有的研究成果,運用國外的模型和方法,並結合了國內證券市場的特點,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國內對現金股利政策的研究仍缺乏系統的理論,不難發現由於研究期間、選取樣本的不同,得出的結論也不盡相同,甚至相反,因此現金股利政策的影響因素尚未形成統一的觀點,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叄』 財務管理論文選題
財務管理是一個重要內容。加強對公司財務的管理是有效進行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將提高公司工作團隊的核心競爭力。我整理了財務管理論文選題,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財務管理論文選題
(一)財務基礎理論研究方向
1、財務管理目標的研究
2、公司財務制度設計
3、股利理論與股利政策
4、企業破產若干財務問題研究
5、企業財務競爭力研究
6、網路環境下的財務管理
7、財務杠桿原理及其應用研究
8、企業價值創造的衡量:EVA還是Tobin's Q
9、低碳經濟對企業理財環境的影響
10、財務總監的角色定位與素質要求
11、財務管理學科建設問題研究
12、出資者財務論
13、財務管理質量研究
14、財務管理模式創新
15、公司財務治理研究
16、期權定價理論在公司價值評估中的應用
17、企業財務核心競爭能力的分析與評價
18、公司財務預警系統研究
19、財務管理體制改革研究
20、財務管理環境研究
(二)融資理論研究方向
21、公司籌資管理
22、企業適度負債研究
23、公司營運資金管理
24、公司經營的杠桿效應
25、公司資本結構的選擇方式
26、公司籌資方式的選擇與比較
27、財務杠桿及其在籌資決策中的運用
28、融資管理的問題及優化策略
29、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
30、上市公司融資偏好研究
31、我國企業融資租賃的現狀及創新發展方向
32、企業融資結構的比較分析
33、負債經營對公司價值的影響研究—以某公司為例
34、再融資方式與成本的比較
35、上市公司融資優序問題研究
36、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優化研究
37、公司治理與融資成本實證研究
38、民營企業融資管理的問題及優化策略
39、供應鏈融資研究
40、公司債券融資研究
41、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實證研究
42、融資約束與會計欺詐
43、論我國的融資租賃
44、上市公司再融資問題研究
45、上市公司並購融資問題研究
46、民營企業融資困境及其對策分析
47、小微企業融資機制研究
48、中小企業集群融資研究
49、電子商務與中小企業融資
50、中小金融機構發展與中小企業融資
(三)投資理論研究方向
51、長期投資決策評價指標及其比較分析
52、上市公司投資績效研究
53、上市公司投資決策研究
54、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
55、中小投資者利益保護問題研究
56、企業價值評估方法研究-----以某上市公司為例
57、投資決策、籌資決策與股利政策的關系
58、投資項目的財務可行性分析
59、投資者保護理論與實證研究綜述
60、股權分置改革後的大股東行為研究
61、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管理研究
62、上市公司高管涉案的市場反應研究
63、企業並購效應研究
64、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分析
65、風險投資機構對上市公司投融資效率影響研究
66、公司投資時機與投資規模分析
66、公司投資方向與投資區域分析
67、投資組合理論在股票投資中的應用研究
68、我國風險投資問題研究
69、權證投資的風險控制研究
70、項目投資財務問題研究
(四)收益分配理論研究方向
71、股利政策的比較與選擇
72、中西方公司股利政策比較研究
73、股票期權與經理人激勵
74、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及其形成原因
75、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治理研究
76、股權激勵對公司治理的影響
77、上市公司股票期權激勵問題研究
78、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響因素研究
79、盈餘管理及其識別研究
80、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文獻綜述
81、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效應分析
82、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以××公司為例
83、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的比較分析
84、自由現金流量對股利政策的影響分析
85、薪酬激勵與管理者行為的選擇
86、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與股價關系研究
87、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與公司治理研究
88、上市公司股利形式與收益質量研究
89、企業經營者激勵機制研究
90、企業收益分配過程中的稅務籌劃
財務管理論文範文
淺析財務管理理論
摘 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企業的財務管理對於企業發展的意義越來越大,關系著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財務管理人員要熟練掌握財務管理的相關知識,加強財務管理風險意識,防患於未然,避免企業遭受重大損失。
關鍵詞:財務管理 風險 控制
一、財務管理概述
(一)財務管理的含義
財務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是指基於一定的法律法規,在一定整體目標的指導下,關於企業資產的購置(投資)、資本的融通(籌資)和經營中現金流量(營運資金)以及利潤分配的管理。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根據財經法規制度,按照財務管理的原則,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作為企業管理的核心,財務管理對於改善企業經營,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實踐表明:財務管理水平的高低對企業的經濟效益的好壞具有重要影響。
(二)財務管理的內容
從組織企業財務活動的角度看,財務管理的內容包括投資管理、籌資管理、營運資金管理、利潤分配等。
1、投資管理
財務管理中的投資是廣義的概念,它既包括對外投資也包括對內投資。對外投資是指購買其他企業的股票和債券等購買政府債券和金融債券、以及直接對其他企業的投資等;對內投資是指企業內部購置長期資產的投資,如購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
企業的投資按不同的標准可以分為以下類型:
(1)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直接投資是指把資金直接投放於生產經營性資產,以便獲取利潤的投資。間接投資又稱證券投資,是指把資金投放於證券等金融性資產,目的是取得股利或利息收入的投資。
(2)長期投資和短期投資。長期投資又稱資本性投資,是指一年後才可收回的投資。短期投資又稱流動性資產投資,是指一年內可收回的投資,如對應收賬款、存貨、短期有價證券的投資。
2、籌資管理
籌資是指企業根據生產經營活動對資金的需要量,採用適當的方式獲取資金的行為。企業可以從多種渠道、用多種方式籌集資金。不同來源的資金,其使用時間的長短、附加條款的限制、資金成本的大小以及風險程度等都不相同。籌資管理的目標是,在保證企業生產經營需要的情況下,以較低的資金成本和較小的籌集風險,籌集到所需要的資金。籌資管理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取得企業所需要的資金,包括向誰籌集,何時籌集,籌集多少資金等。
可供企業選擇的資金來源,也稱為資金渠道。按照出資人對企業控制權不同,分為權益資金和借入資金。按照使用期限長短,分為長期資金和短期資金。
3、營運資金管理
營運資金管理是對企業流動資產及流動負債的管理。一個企業要維持正常的運轉就必須要擁有適量的營運資金,因此,營運資金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要搞好營運資金管理,必須解決好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兩個營運資金管理方面的問題:
第一,企業應該投資多少在流動資產上,即資金運用的管理。主要包括現金管理、應收賬款管理和存貨管理。
第二,企業應該怎樣來進行流動資產的融資,即資金籌措的管理。包括銀行短期借款的管理和商業信用的管理。
可見,營運資金管理的核心內容就是對資金運用和資金籌措的管理。
4、利潤分配
進行股利決策時要考慮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稅法對現金股利和資本利得的不同稅率規定,企業未來的投資機會,資金的來源渠道及其成本,股票價格的穩定與否,股東對當前收益和未來收益的偏好等。
(三)財務管理的特點及其重要性
1、靈敏度高。在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成為面向市場的獨立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企業經營管理目標為經濟效益最大化,這是現代企業制度要求投入資本實現保值增值所決定的,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要求所決定的。因為,企業要想生存,必須能以收抵支、到期償債。企業要發展,必須擴大收入。收入增加意味著人、財、物相應增加,都將以資金流動的形式在企業財務上得到全面的反映,並對財務指標的完成發生重大影響。因此,財務管理是一切管理的基礎、管理的中心。
2、綜合性強。財務管理作為一種價值管理,是一項綜合性強的經濟管理活動。正因為是價值管理,所以財務管理通過資金的收付及流動的價值形態,可以及時全面地反映商品物資運行狀況,並可以通過價值管理形態進行商品管理。也就是說,財務管理滲透在全部經營活動之中,涉及生產、供應、銷售每個環節和人、財、物各個要素,所以抓企業內部管理以財務管理為突破口,通過價值管理來協調、促進、控制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而其它管理,例如生產管理、營銷管理、質量管理、技術管理、設備管理、人事管理、物資管理等,都是從某一個方面並大多採用實物計量的方法,對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某一個部分實施組織、協調、控制,所產生的管理效果只能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局部起到制約作用,不可能對整個企業的營運實施管理。
3、涉及面廣。首先就企業內部而言,財務管理活動涉及到企業生產、供應、銷售等各個環節,企業內部各個部門與資金不發生聯系的現象是不存在的。每個部門也都在合理使用資金、節約資金支出、提高資金使用率上,接受財務的指導,受到財務管理部門的監督和約束。同時,財務管理部門本身為企業生產管理、營銷管理、質量管理、人力物資管理等活動提供及時、准確、完整、連續的基礎資料。其次,現代企業的財務管理也涉及到企業外部的各種關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在市場上進行融資、投資以及收益分配的過程中與各種利益主體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主要包括:企業與其股東之間,企業與其債權人之間,企業與政府之間,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企業與其供應商之間,企業與其客戶之間,企業與其內部職工之間等等。
二、財務管理風險與控制
(一)企業財務管理風險的定義 企業財務管理風險是指企業在各項財務活動中由於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使企業財務收益與預期收益發生偏離,從而使企業有蒙受損失的機會和可能。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在生產和經營的過程中時刻面臨著來自各方面的風險與危機。
(二)企業財務管理風險的控制
無論企業處於生存、發展與盈利的任一階段,財務風險的防範與化解始終是一個重要的議題,控制防範和化解財務風險是確保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的前提,因此,防範企業財務風險,主要應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1、提高企業對財務管理環境的適應能力
切實做到時刻關注企業外部環境,積極的制定應急方案,即時調整財務管理方法,加強財務人員的風險觀念,提高財務人員對財務風險的敏感性和准確的職業判斷力,最大限度的避免因外部環境變化給企業帶來的財務風險。
2、理順內部各種財務關系
要明確各部門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職責,並賦予相應的權利,真正做到責、權、利相統一,使企業內部財務關系清晰明了。
3、提高財務管理決策的科學化水平
防止因決策失誤而產生的財務風險。企業財務決策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繫到財務管理工作的成敗,企業必須採用科學的決策方法,充分考慮影響決策的種種因素,運用科學的決策模型進行決策,避免經驗決策和主觀決策,降低財務風險。
4、確定合理的資本結構
資本結構是債務資本和權益資本的比例關系,資本結構失調是影響財務風險各種因素最直觀的體現。當企業資本結構最優時,財務杠桿利益最大。除此之外還要考慮以下因素:(1)在整個宏觀經濟不景氣時期,企業應盡可能壓縮負債;而在經濟復甦、繁榮階段,企業應增加負債,抓住機遇,迅速發展。(2)謹慎負債,使流動比率不低於1:1,最好保持在2:1的安全區域。流動比率越高,表示短期償債能力越強,流動負債獲得清償能力的機會越大,債權越有保障。
5、制定科學的投資和資金計劃
對新項目投資要准確測算項目資金需求,防止項目尚未建成就出現資金缺口。加強現金流量管理,減少庫存積壓,加速流動資金周轉,減少流動資金佔用。同時,企業在年初制定年度預算時,要預測全年現金流量,預算資金缺口,提前准備融資方案,包括融資渠道和融資方式。
三、結語
財務管理對企業經濟效益具有十分重要而且深遠的影響。為此,企業要牢固樹立財務管理的理念,重視財務管理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保持清醒的頭腦,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財務風險,避免企業遭受重大損失。
參考文獻:
[1]《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工商管理學科綜合水平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及指南》第三版 。
[2]2008年度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輔導教材《財務成本管理》。
『肆』 股票類投資價值分析的文獻綜述怎麼寫啊
一是市盈率,有動態的受短期業績影響太大。二是隱藏價值。三是價值重估。應該說還有四就是重要性,比如說茅台的市價高吧,既使跌到了市盈率10以下,有它沒它對中國影響不大,可航空業既使跌不到10以下,就會有國家隊去收集了,航空業沒有能行么?重要行業與不重要業的市盈率不能同比較
『伍』 股利政策的影響因素分析
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盈利分配的重點,是協調各方利益的重要手段。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股利政策的影響因素分析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股利政策的影響因素分析
摘要: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盈利分配的重點,是協調各方利益的重要手段。本文以A股市場2007-2011年非金融非ST公司為樣本,探討了企業現金股利政策的影響因素。研究發現:每股盈餘、每股貨幣資金量、非流通股東股份佔比、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和現金股利水平顯著正相關;而企業的資產負債率、經營風險和企業的現金股利水平顯著負相關;國有股持股比例和現金股利水平負相關,但顯著性水平不穩定;公司規模對現金股利水平的影響並不顯著。
關鍵詞:現金股利政策 派息比 經營風險
作者簡介:
王筱舒(1970-),女,河南通許人,中原石油工程公司鑽井二公司會計師
一、引言
股利政策對企業價值的影響是復雜的、多方面的,制定有效的股利政策能夠協調不同利益,盡可能地增加企業和股東的價值。因此,有必要去弄清影響股利政策的重要變數,以便管理者做出合理的決策。目前國內外對這方面的研究可謂百家爭鳴,不同研究者對不同市場的研究結果也很不一樣,雖然對影響股利政策的基本因素如盈利等有比較一致的看法,但是當提及到股權結構、資本結構、增長機會等因素時則有不同的觀點和結論。本文綜合地研究並比較了不同變數的影響,同時首次將經營風險引入檢驗其對A股市場的現金股利分配的影響,不同模型組合一定程度上證實了經營風險和現金股利之間的負相關關系。同時藉助於模型,能夠識別最主要的影響變數和決策因子。為公司的股利政策提供合適的決策變數,為資本市場的監管者提供政策建議。
二、 文獻綜述
(一)國外文獻 廉姆斯(Williams,1938)開創了股利問題研究的先例,林特納(Lintner,1956)認為盈利水平是決定股利水平的重要因素,同時行業性質也會影響公司的盈利能力,進而影響公司的股利政策。他的觀點得到了法瑪(Fama,2001) 和 弗里奇(French,2001)的支持,他們指出影響公司股利水平的重要因素包含了盈餘水平、投資機會以及公司規模。詹森(Jason,1976)和麥克林則從公司增長機會的角度研究了它對公司股利的影響,他們發現具有高增長機會的公司傾向於支付更低的股利。Haddadin (2006)發現影響股利水平的最重要的因素是盈利水平,同時股權結構和機構持股對股利政策並沒有顯著的影響。Al-Malkawi(2007)基於對約旦資本市場的研究則發現管理層持股和國家持股顯著地影響了股利政策,同時公司規模越大、公司年齡越長就越傾向於發放更多的股利,公司的財務杠桿越大股利支付越少。Jensen(1995)則發現公司流動性的減少會明顯地降低股利,也就是說現金持有量是影響股利水平的重要因素。Aviazian (2003)認為凈資產回報率和盈利水平和股利支付正相關,而負債水平和股利支付水平具有負相關關系。Kania和 Bacon (2005)則認為公司的風險也是影響股利水平的重要因素,公司面臨的風險越大,支付的現金股利水平越低。Nont Dhiensiri(2009)研究了紐西蘭1991年至1999年的75家連續分派股利的公司,發現數據較好地證實了代理理論,現金股利水平和股權分散度正相關,和內部人持股比例負相關。同時還發現近期銷售收入增長的公司更傾向於發放現金股利。
(二)國內文獻 劉孟暉等(2008)發現盈利能力越高、規模越大的公司更願意分配高額的股利,但是資產負債率越高,股利支付水平越低。嚴太華和龔春霞(2005)發現,盈利水平的差異是決定股利分配的重要因素。陳信元、陳東華(2003)通過對佛山照明的案例研究,認為企業股利分配是大股東轉移資金的工具,並沒有反應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和願望。黃娟娟、沈藝峰(2007)認為在一個中小股東法律保護較弱的市場中,對於股權相對集中的上市公司,大股東存在利用股利剝削中小股東的動機。公司的股權越集中,不但支付股利的可能性越大、支付現金股利的可能性也越大,並且可能支付的金額也越多。汪平和孫士霞(2009)認為國有股比重、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股權集中度和股利支付水平顯著正相關。楊淑娥、王勇通(2000)發現:現金股利主要受貨幣資金余額和可供股東分配的利潤兩個因素影響,並與它們呈正相關;股票股利主要受總股本大小、流通股比率和可供股東分配的利潤三因素影響,其中與總股本呈負相關,與其它兩個因素呈正相關。謝軍(2006)發現第一大股東具有發放現金股利的顯著動機,而且這種動機不受股東性質的顯著影響。企業成長性機會能夠弱化第一大股東分配現金股利的激勵,並促使公司保留更多的現金用於有價值的投資機會。
三、 A股市場股利分配特徵分析
(一)股息收益率與分紅的積極性 2001年至2010年的10年間,A股流通股股東獲得股息率平均為0.907%,總體水平低於境外市場水平。我國股市高股息率的公司偏少,目前我國股市股息收益率超過2%的公司只佔4.6%,藍籌股為主的滬深300的股息率超過2%的公司只佔14%,大幅低於美國等發達國家市場,也低於發展中國家市場水平。據道瓊斯公司統計,2010年度道瓊斯各國市場指數股息率為2.49%;與美國、英國、日本、台灣、香港等各國市場指數的股息率相比,滬深300指數成份股的股息率低於國際平均水平,市場整體股息水平則與境外市場水平差距更大。從表(1)可以看出,我國總體上股息收益率在1.78%,近年來有所提高,但2011年的高股息收益率一部分也和市場不景氣股價下跌相關。股利支付率逐漸提高,支付現金股利的總額增長較快。從表(2)可以看出,A股市場2007-2011年之間參與分紅的公司比重不斷增加 ,到2012年,有將近72.2%的公司發放了股利。同時在證監會的積極引導下,現金分紅公司的比例也逐年增加,僅僅以送轉股形式發放股利的公司數量在減少。A股市場總體上較往年更加註重投資者在股利上的回報。
(二)配股門檻對分紅的影響 A股市場股利發放積極性的增加和政策的引導息息相關:2008年證監會出台了《關於修改上市公司現金分紅若干規定的決定》,現金分紅有利於處於增發配股條件邊緣的公司順利滿足配股條件,紅利的分發會減少凈資產同時增加了凈資產收益率。因此會有公司為了再融資而超出自身的盈利能力去超額發放股利。申弘(2007)對這些公司進行研究發現,資產規模越小,公司越容易超能力派現。這類公司處以發展的起步階段,資金需求量大,但由於經營風險大,融資渠道窄,因而更容易通過高股利達到增發配股的目的。 (三)歷年現金股利分配的其他特徵 (1)行業分布差異。從表(3)可以看出,相比其他行業,房地產業在該期間的現金股利支付明顯偏低平均稅前派息比只有0.09,這是由我國的房地產行業的調控帶來的資金壓力所影響的。其他行業之間的平均派息比均在0.18左右,不存在明顯差異。(2)概率分布。約有一半公司的稅前派息比在0.08 到0.3之間,另外超過四分之一的派息比在0.02到0.08之間,其餘期間的派息比佔比較少。派息比大於1的派息次數在這4年間總共50次,佔比僅1%。總體看上市公司現金股利分派的力度是較小,整體上的分布類似於雙峰曲線。
四、 研究設計
(一) 研究假設 (1)現金股利和盈利水平。盈利是股利支付的基礎,股利是企業對累計盈利的重要分配方式之一。同時公司法也規定年度累計凈利潤必須為正數時才可發放股利,以前年度虧損需要足額彌補。霍曉萍(2012)發現過去研究文獻幾乎都證實了盈利和現金股利水平之間的正向關系,公司越具有長期穩定的盈利越傾向於發放更多的現金股利,因此有如下假設:
假說1:股利支付率和每股收益之間正相關
(2)現金股利和公司規模。公司規模的擴張往往是業務和盈利擴張的結果,因此大規模的公司更有可能產生相對穩定的盈餘用於利潤分配。同時大公司往往具有更多的業務組合,不同的資產組合一定程度上分散了風險,從而更容易有穩定充裕的現金流。而劉孟暉等(2008)的研究也表明,公司規模是股利分配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如下假設:
假說2:股利支付率和公司規模之間正相關
(3)現金股利和貨幣資金。代理理論認為在現金充裕的情況下,管理者具有過度投資或者用於享樂的傾向,從而損害了股東的利益。布萊克(1976)的實證研究也認為現金股利的支付減少了管理層對現金的自由支配,抑制了公司潛在的過度投資問題,所以現金股利是降低代理成本的重要工具之一。因此,認為貨幣資金充裕的企業會在股東的要求下分配現金股利,減少代理成本。另外現金股利分配本身會減少企業的貨幣資金,因此貨幣資金持有量的多少會直接影響股利的分配。因此有如下假設:
假說3:股利支付率和貨幣資金正相關
(4)現金股利和股權結構。掏空理論認為控股股東會利用一些手段轉移上市公司資源,而股利政策往往成了掏空的合法手段之一。閻大穎(2004)也發現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傾向和股權集中度顯著相關,現金股利是非流通股東轉移財富的主要方式。因此假設:
假說4:股利支付率和股權集中度具有正相關關系,每股現金流和非流通股比例正相關
(5)現金股利和債務水平。有序融資理論認為企業最優的融資方式是盡可能尋求內部融資,其次是債務融資,最後才是權益融資。因此,認為企業具有優先使用盈餘償還債務的傾向,而不是分配股利後再融資以新債償舊債。因此債務水平較高的企業,在未來融資能力水平一定的情況下,會處於資金流動性的考慮減少當前的股利分配。於是假設:
假說5:股利支付率和債務水平具有負相關關系
(6)現金股利和成長性。成長性好的公司,需要更多的資金來擴展業務規模,因此更傾向於留存企業的利潤用於企業未來的發展,從而減少當期的股利分配。股利的生命周期理論也認為處在成長期的企業會減少企業的紅利分發,因此假設:
假說6:股利支付率和企業成長性具有負相關關系
(7)現金股利和公司風險。具有更確定的穩定盈利的公司能夠支付較為穩定的股利,而面臨更大的經營風險的公司則會傾向於保留已有的盈利來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股利是公司當前和未來盈利的一個信號,具有較高風險的公司對未來的盈利持謹慎態度而會減少當期的股利發放。因此有如下假定:
假說7:股利支付率和企業的經營風險負相關
(二)變數定義與模型構建 本文建立模型(基本模型)如下: DPO=α + β1EPS + β2SIZE + β3LEV + β4T - Q + β5NCR + β6SSP + β7CPS + β8OC + β9BR + β10OER + ε
變數定義如表(4)所示。使用SPSS中分層回歸的方法,使用不同的變數組合檢驗擬合優度和β顯著性。
(三)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本文選用A股市場中2007年至2011年度發放現金股利公司,剔除了在該期間被ST和金融類的上市公司。定義一家公司發放一次現金股利為一個樣本,剔除數據不全的樣本之後,有效的樣本量為 4930個。
五、實證檢驗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 這些樣本的描述性統計如表(5)所示。
(二)相關性檢驗 為了識別主要的影響變數以建立模型以及排除多重共線性的影響,先做了變數之間的相關性檢驗。從表(6)可以看出:與派息比顯著正相關的變數有EPS(每股收益),CPS(每股貨幣資金),和派息比顯著負相關的有LEV(資產負債率),其餘變數需要進一步的回歸分析才能准確判斷。變數之間相關性較小,初步判斷變數之間不具有多重共線性。
(三)回歸分析 用SPSS統計軟體對變數進行回歸,我們得到了如下模型的統計結果表(7)、至表(9):從上面的回歸結果可以看出,該模型整體較好地擬合了分派現金股利的影響因素,Adjusted R Square 為0.49,F檢驗結果為在0.05的置信水平上顯著。從膨脹系數和可容忍系數來看,各變數之間不存在共線性。模型的殘差正態性檢驗通過,同時Durbin-Watson檢驗系數為1.365,序列不存在自相關性,模型擬合較好。另外為了檢驗模型中解釋變數的穩定性,對變數做了不同的組合進行分層回歸,見表(10)的模型1至模型5。其中,模型1是基本的回歸模型,綜合考慮了所有變數;而模型2剔除了模型1中不那麼顯著的SIZE(資產規模)以及SSP(國有股佔比);模型3進一步剔除了BR(經營風險),所有變數均在0.01的置信度水平上顯著;模型4重新引入經營風險,在0.01水平上顯著;模型5重新引入SSP(國有股持股比例),在0.01置信度上顯著。可以發現盡管模型中變數不斷增減變化,但是變數的貝塔符號和顯著性變化很小。模型整體上比較穩定。 六、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本文研究得出如下結論:每股收益是影響現金股利水平的最重要因素,與現金股利發放水平顯著正相關。公司的現金股利的基礎是公司的盈利,盈利越多,發放的現金股利也會更多。企業貨幣資金持有量對現金股利具有顯著影響,持有較多貨幣資金的企業傾向於發放更多的股利,兩者關系顯著為正。同時企業在發放現金股利的時候,也會考慮自身的債務,負債比率越高的企業,更傾向於少發股利,用盈餘償還債務。債務水平和現金股利水平具有顯著的負相關關系,這一定程度上驗證了優序融資定理。從股權結構來看,非流通股的比例對現金股利水平有顯著的影響,非流通股占總股本的比例越高,企業發放的現金股利越多,證實了A股市場上的確存在非流通股股東利用股利掏空上市公司的現象。在股權非流通的情況下,股東利用合法的股利來給自己輸送利益幾乎成了主流的選擇。同時還可以從模型中看到,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越多,企業發放現金股利越積極,現金股利水平和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顯著正相關。而往往第一大股東持有的股份很多是非流通股或者處於控股權的考慮根本就很少用於日常交易,股利的發放無疑是大股東定期回報的重要手段,他們具有利用股利掏空上市公司的動機。同時研究也發現,國有持有的股份越高,現金股利發放的水平越偏低,但是兩者的關系並不是特別穩定地顯著。另外與別的研究結論不同的是,本文並沒有發現公司規模和現金股利水平之間的顯著關系。但是企業的成長性和現金股利有比較顯著的負相關關系(在0.1的置信水平上顯著),說明企業的現金股利政策會考慮未來業務增長的資金需求,處在成長期的企業傾向於發放更低的現金股利。之所以選擇主營業務的年增長率作為變數,主要考慮到中國資本市場的效率性有待商榷,用依賴於股價估計出來的市凈率或者托賓Q來衡量增長性和企業實際的情況可能偏差較大。同時發現企業經營的風險是決定股利政策的一個重要的變數,從回歸模型中可以看出,企業盈利的波動性越大,面臨的經營風險越高,在股利決策上就會越趨於保守,發放較少的現金股利。
(二)建議 本文提出如下建議:上市公司要根據自身的資金需要以及投資者的回報要求來平衡企業的股利政策。處在成長期或者具有較高經營風險的公司應該保留足夠的現金來滿足未來可能面臨的資金需求,應對業績的波動。同時企業應該在債務較高的情況下減少股利的發放,平衡股東和債權人的利益。股權結構和股權的性質對公司的股利政策具有重要的影響,上市公司應該不斷地完善公司的治理結構,防止大股東利用控制權掏空上市公司,造成股價下跌,小股東受損。本文實證結果支持了股利的掏空理論,對於監管機構而言,應該建立和完善市場法制制度,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這樣才有利於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對於股權集中,同時又超出自身盈利能力超發股利的公司要重點監察,防止大股東利用公司的股利政策掏空上市公司。要完善股利政策決策披露制度,讓股利分配變得更加透明化。同時鑒於國內資本市場整體分紅比例偏低的問題,應該在政策上積極引導上市公司分紅,增加分紅的積極性。例如實行差別的分紅稅收制度,降低長期投資分紅的紅利稅,一定程度上能降低A股市場上的炒作氛圍,讓股利成為股票收益的重要部分,有利於市場對公司的理性估值,提升資本市場效率。
股利政策有效性影響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運用回歸分析法,分析了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傳遞盈利能力有效性的影響因素,從不同的行業和不同的經濟環境兩個方面來分析,比較了在各行業和不同的經濟環境中的股利政策有效性。通過實證分析得出穩定的行業較波動和風險較大的行業、牛市較熊市的股利政策的效果更加。
【關鍵詞】股利政策有效性行業經濟環境
一、引言及文獻回顧
股利分配的比例和方式不僅影響著短期股價,而且會對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企業價值產生較大的影響。股利政策信號傳遞理論認為,公司經營者與外部投資者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現象,經營者擁有外部投資者所不知道的有關企業的信息,如企業未來現金流量、投資機會、市場前景、盈利能力等,而這些信息會影響投資者的投資決策。因此,經營者通過股利政策來傳遞這些信息。高質量的公司往往願意通過相對較高的股利支付率和現金股利把自己同低質量的公司區別開來,以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對市場上的投資者來說,股利政策可能成為反映公司質量的信號。如果公司連續保持較為穩定的股利支付率,那麼投資者就可能對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有較樂觀的預期。也即,上市公司可以通過股利政策來向市場傳遞公司前景的利好消息。
對於股利政策信號傳遞的有效性,一直是國內外學者研究的熱點。許多研究運用事件分析法或者回歸分析的方法來檢驗公司業績產是否會對股利發放產生反映。Aharony等 (1994)研究發現,增加股利的公司比股利不變的公司在股利公告後的年度實現了更大的未預期收益,而減小股利的公司情況正好相反。Nissim等 (2001)研究了美國 1964―1997年大樣本公司的股利變動與未來收益,發現股利變動傳遞了未來收益信息。Kimie等 (2005)對大樣本日本公司的股利變動與經營業績及長期股票收益的相關性檢驗發現,股利變動與其後的經營業績一致。這些研究結論都支持股利變動傳遞了公司未來盈利的信息。近年來,中國學者借鑒國外相關研究成果,對此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大部分學者認為,公司股利政策傳遞了公司未來經營業績的信息 (鍾田麗等,2003;王勇,2006;李卓等,2007)。劉銀國通過實證研究得出股利政策尤其是現金股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市公司盈利的信息,具有一定的“信號顯示”功能,從而上市公司高派現有助於公司績效的提高。
但是,對於影響股利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如行業背景、經濟環境、公司發展、股利高低等的研究卻相對較少。同樣的股利政策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背景下可能會有不同的結果,對其進行研究有利於更加深入了解股利政策的效應發揮條件和影響因素。本文正是從這個角度出發,考慮了行業和經濟環境兩方面因素的影響,分別對不同行業和經濟環境下的樣本的股利政策有效性進行了實證研究,以考察它們對股利政策有效性的影響情況。
二、研究設計與樣本選取
(一)研究變數
由於上市公司的經營目標不是股價的短期上升,因此股利政策的目標也不是股利政策發放時公司的短期的股價上漲,而是公司的長期盈利能力的提高。股利政策的連續穩定性是股利政策能否有助於公司盈利能力提高的關鍵。因此本文所選取的樣本均至少連續三年發放股利,所選股均為A股。
1.行業的影響
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特點,為了研究不同行業股利政策的不同效果,本文將樣本分為製造業、電力、交通運輸業、信息技術業、金融保險業、社會服務與文化傳播業六大行業,考慮到經濟環境的平穩性,選取了04至06年的年度數據,以每股股利表示公司的股利政策,以凈資產收益率表示公司的盈利能力。
2.經濟環境的影響
經濟環境主要分為牛市和熊市。本文分別用2001-2002年和2007-2008年的相同樣本的數據來考察熊市和牛市對股利政策有效性的影響。同樣以每股股利表示公司的股利政策,以凈資產收益率表示公司的盈利能力。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採用多元回歸分析法,將不同影響因素下的變數分別回歸,然後比較其結果。多元線性回歸分析主要用於探討單個變數與多個自變數之間的關系,目的在於分析他們之間是否存在顯著的線性相關性。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變化是否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考察的是單個因變數與多個自變數之間的關系,因此選用該模型是較為合適的。回歸基本模型如下:
其中表示t期的凈資產收益率,表示滯後一期的凈資產收益率,、表示t期和滯後一期的每股股利,表示常數項,表示隨機誤差項。
三、實證結果與分析
(一)行業的影響
1.整體分析
通過不同行業的樣本的回歸,以2006年的凈資產收益率為被解釋變數,以2005年的凈資產收益率、2005年的每股股利、2006年的每股股利為解釋變數進行回歸,得到如下結果:
從上表可以看出,首先,凈資產收益率存在顯著的自相關性,表現為一階滯後項顯著,所有行業的凈資產收益率一階滯後項系數的P值為零。其次不同行業的盈利水平對股利政策的反映程度不同。其中,製造業對於當期股利和滯後一期股利均顯著,P值均為零。其餘行業企業的股利政策對於盈利水平均不是很顯著,當期顯著水平由高到低依次為社會服務和傳播文化業、電力、交通運輸業、信息技術業、金融保險業;滯後一期的顯著性水平由高到低依次為電力、社會服務與傳播文化業、交通運輸業、信息技術業、金融保險業。製造業是我國的一大產業,對我國的國民經濟有著重大影響,因此勢必要求其發展是相對穩定和健康的,而電力、交通運輸和社會服務與傳播文化中存在著壟斷的成分或國有成分佔比較大,因此其發展也相對較穩定。十分明顯地,穩定性越強,風險越小的行業其股利政策的效果越明顯,即公司的盈利水平對公司的股利政策的反映較大。可能的原因是這些相對穩定的行業風險較小,波動也較小,因此它們的股利政策相對於其它行業的企業而言,更容易使投資者抱有良好的預期;另一方面這些企業本身的業績也較為穩定,因此它們的盈利水平對股利政策有著較好的反映。而信息技術業和金融保險業相對來講風險較大,容易受其它因素影響而產生波動,因而盈利水平對股利政策反映較差。
(二)經濟環境的影響
在不同的經濟環境中,一方面企業的發展會受到不同環境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投資者也會根據不同的經濟環境作出不同的預期。因此在研究股利政策的有效性時有必要考慮宏觀經濟因素的影響。本文分別取了最近一次牛市和熊市的數據進行回歸分析,結果如下:
從表2、表3中可以看到,不管是當期還是滯後一期的每股股利,在牛市中,其顯著性均明顯高於熊市,即股利政策在牛市中更為有效。可能的原因是在牛市中公司本身發展良好,股價上升促進公司發展,從而使公眾具有良好的預期,進而增加投資,這樣又會進一步地促進公司發展。而在熊市中盡管公司會通過股利政策來傳遞公司的利好消息,但是公眾的預期受宏觀經濟環境影響而普遍較差,因而股利政策無法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在表4中,08年的每股股利系數為負,而08年下半年開始股市下滑,因此這也是股利政策對經濟環境變化的反映。
四、結論
分析結果顯示,公司的股利政策對其盈利能力有一定的解釋力,且系數均為正,說明股利政策對公司盈利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作用,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股利政策的信號傳遞理論。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一般都具有連續性,在實證研究中主要表現為每股凈資產收益率存在較高的自相關性。因此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對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是有促進作用的。
更進一步地,對於不同行業,不同經濟環境下的公司股利政策有著不同的效果。分析顯示,越是穩定、風險越小的行業其股利政策的效果越是明顯,即公司的盈利水平對公司的股利政策的反映較大;而信息技術業和金融保險業相對風險較大,容易受其它因素影響而產生波動,因而其股利政策作用也較弱。另外,在牛市中,每股股利顯著性均明顯高於熊市,即股利政策在牛市中更為有效。以上說明行業和經濟環境對股利政策的有效性有著較大的影響。當然公司本身的經營狀況、以及股利水平的高低等其它因素也會影響到股利政策的有效性,根據其它的文獻研究表明,一般情況下公司本身經營狀況好、股利水平高的公司,其股利政策的效果也較好,這里不具體展開進行分析。
對於我國來講,我國股市尚處於發展階段,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尚不成熟,市場運行、行業監管等方面也尚待完善,股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如實反映上市公司的財務信息。另外,也存在一些上市公司為了短期利益而採用不配或超能力分配股利的現象,這不但會損害投資者的利益,從長期利益考慮,也將損害公司的穩定發展。因此完善市場,完善公司治理,才能使股利政策發揮應有的作用。
『陸』 我的論文題目是"會計信息披露對股票價格的影響",開題報告中的文獻綜述怎麼寫啊
摘要:會計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投資者等經營主體的行為,最終影響股票價格的走向。企業信息與股票價格之間的關系,說明市場具有信息傳遞、引起股價變動的功能。根據我國證券市場的特徵,分析會計信息披露對股票價格的影響,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有效市場假說;會計信息披露;股票價格;超常收益
眾所周知,股票的市場價格是股票內在價值的外部表現形式,價值決定價格,價格只能圍繞價值進行波動。雖然股票投資的盈虧是由投資人依據其意志並通過交易體現出來的,表面上看交易行為是投資盈虧的原因,但投資人投資意志的形成不僅取決於股價的市場水平,更有賴於通過對上市公司公開披露的信息以體現出來的股票價值的判定。企業信息與股票價格之間的關系表明,市場具有傳遞信息,引起股價變動的功能。
一、股票價格與股票價格信息的相關性
西方價格理論的基點是均衡價格。最簡單的均衡價格模型只包括三個變數,即供給的商品數量、需求的商品數量和商品價格,在競爭的市場經濟中,價格取決於供給和需求。達到價格均衡所必須具備的條件是供求平衡。這種理論可以很好地說明各種實物商品的價格以及價格的變動,從大到汽車、住宅,小到針線、糖果之類的各種商品。
但是股票作為一種商品,卻有著若乾和實物商品不同的特徵。股票不是一種實物商品,而是一種虛擬商品。購買股票作為一種投資行為,是投資者放棄當前的享受,而意圖獲取未來的收益;而作為一種投機行為,則是他根據自己的預期和判斷,預測(雖然有著諸多的不確定性,雖然這種預測可能會是錯誤的)該證券在隨後的較短時間內會發生對自己有利的變動,從而給自己帶來收益。作為虛擬商品的股票本身是沒有使用價值的,它只是代表著某種所有權,然而這種所有權既不能充飢,又不能禦寒。由於股票的這種基本特徵,它就具有了與其他商品大不相同的種種派生的特徵。例如,股票供求規律和一般商品的供求規律是不一致的。按照供求法則,一種商品物價上漲,則其需求下降;而價格下降,則其需求上升。然而在股票市場上追漲殺跌卻往往是常態,即股票的價格越是上漲,就越是有人去追捧它而買進;股票的價格停止漲勢而下跌,卻往往成為投資者拋售它的理由。股票價格的運行常常出現某種「趨勢」,其實質是一種投資者的行為交互影響而形成的「自我增強機制」。但是這種自我增強機制並不會永遠持續下去,在一定的條件下會出現趨勢的逆轉。股市的崩盤,往往是由於這種趨勢的逆轉而產生的。
因此,股票價格比一般商品價格包含更豐富的信息。經濟學家佛里德曼曾經指出,價格有三大功能:一是傳遞信息;二是產生激勵;三是分配財富。價格之所以能夠傳遞信息是因為在商品的價格形成中凝結了大量的信息,而且各類信息及信息的交匯在股票價格形成過程中的作用也比一般所認識到的要大得多。由於股票沒有使用價值,所以它沒有和其他商品類似的比較直觀的可比較性。因此,股票的價格是相對而言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投資者和投資者群體對股票價值的綜合判斷。
投資者對股票價值的判斷需要大量的信息,如該股票目前的凈資產,其未來可能的盈利狀況,產品開發、技術創新、投資項目的信息,行業發展變化的信息,宏觀經濟運行的信息等等。但這些信息都是「過去式」的信息,雖然由過去推斷未來在預測中的使用是合理的,但這樣的推斷在股票投資中的應用往往是不成功的。特別是當企業置身於非常復雜的競爭環境中,今天的成功並不意味著明天能夠繼續成功,而今天的失敗也不意味著明天仍然會失敗。對企業經營而言,未來是或然性的,而不是必然性的。這種對未來變動的預測信息盡管是不準確的,但投資者在買賣股票時卻是不得不加以考慮的。因此就有「買股票就是買未來」的說法,其實質就是在於投資者將購買股票作為投資手段,正是犧牲當前的享受以換取未來的更大報酬。在這一點上,股票的預測信息對股票價格的決定比當前和過去的信息有著更為重要的意義。僅此一點就使得股票價格的信息含量比一般的商品要大得多,因此它包含著眾多投資者對該股票未來的綜合判斷。
需要指出的是,這種判斷對價值型投資者是重要的,因為這類投資者是根據股票的內在價值來買賣股票,目的是獲取來自上市公司的經營回報。但是市場中另有一大類投資者,他們並不在意股票是否具有內在的投資價值,也不在意能否真正獲得來自上市公司的長期回報,他們關心的是股票價格的短期波動以及在短期波動中實現低買高賣來獲取利潤。這類人在股票市場上被稱為投機者。投機者的存在使得股票市場更加活躍,也使得股票價格的信息含量更為豐富。對這類投資者而言,他們更有興趣的是與其他投資者之間的博弈:什麼股票會是其他投資者感興趣的股票,則在其他投資者買進之前買進;在特定的場合和時間,投資者會作出什麼樣的反應。相互博弈的廣泛性,使得股票價格中所凝結的信息更為豐富,從而也使得股票價格的波動更為頻繁,其運行更加充滿不確定性。
一般而言,某種商品的價格由信息決定可能是不夠准確的,但在股票市場上卻有其特殊的意義。例如,在新股發行之時,廣大投資者作出決定的基本依據是該發行股票公司的招股說明書,這是募股時的法律文件。投資者正是根據披露出來的信息決定是否購買,同時也是根據這些信息來判斷其招股價是否合理,並以此來決定投資策略———購買與否以及購買多少。這些信息本身是投資者形成投資價值判斷的基礎,從而決定了供求關系的格局———有多少人購買以及最終的股票發行價格如何。至於在二級市場上,信息引起股價變動的實例更是不勝枚舉。一則上市公司投資於新項目的信息,可能會使股票市值在不長的時間內增加一倍甚至更多;而另一則對公司利空的消息,則卻會引發股價的大幅下跌。
證券市場上價格對信息的反應速度可能會遠遠超過任何其他市場。假如有一條對某股票是利好的消息披露出來,那麼該股票的價格會在很短的時間內上漲,而不會留下明顯能夠盈利的長期機會。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證券市場對於信息利用的效率是非常高的。
二、有效市場假說與會計信息披露
有效市場假說的核心是指有效市場中證券價格總能及時、准確、充分地反映所有有關信息。如果根據一組信息從事交易而無法賺取經濟利潤,那麼資本市場便是有效的。
有效市場假說根據證券市場與企業信息的關系將市場分為三種類型:強式有效市場、半強式有效市場和弱式有效市場。強式有效市場的證券價格充分且迅速地反映市場上的所有信息(包括未公開的內幕信息),它真正代表公司的投資價值,從而體現證券市場合理配置資源的功能,因此,投資者無法以任何信息獲得超額利潤。強式有效市場描述的是一個理想狀態:即證券價格根據所有信息(公開的和內幕的)自動作出充分反應與調整。企業信息不會影響證券價格,因為它披露的企業信息已經作為有用信息反映在股票價格之中,所以,會計信息披露對強式有效市場毫無意義,利用內幕信息從事交易的人無利可圖。
半強式有效市場的證券價格反映了一切公開可以得到的信息,包括與現在和過去證券價格有關的信息。企業信息的披露會引起證券價格的波動,從而引起證券交易市場資源配置的變化。一般來說,只有相當成熟的證券市場,投資者普遍具有理性,信息呈報途徑暢通、覆蓋面廣,有大量的機構投資者,信息披露制度充分完善,並具有一批高素質的投資咨詢機構,才能成為半強式有效市場。在半強式有效市場,由於可以公開獲得的信息已經充分反映在證券價格中,投資者利用可以公開獲得的信息進行交易,只能獲得經調整後的平均投資回報率。若在企業報告信息公布之前就得到它(即內幕信息),就能在證券價格作出調整前就選定投資方向,從而獲得超額利潤。因此,內幕信息交易是半強式有效市場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
在弱式有效的證券市場,所有歷史價格或收益的信息均已體現在股票價格之中。價格充分反映了歷史上一系列交易中所包含的信息。有理論認為,證券價格沒有任何規律可循,所以,股票價格的波動只能是對「新」信息的反映。而新信息是不可預測的、隨機的,因此股票市場上的隨機波動不僅不是市場無效率的表現,相反它是對不可預測的新信息迅速、有效的反映。弱式有效市場揭示了新的信息會在發布瞬間充分地反映在證券價格中,故可以利用未公開的內幕和目前已公開的信息賺取超額利潤。弱式有效市場說明證券價格充分反映了所有過去的歷史信息,因而部分投資者可以憑借其信息優勢地位獲得超額利潤,同時由於可以憑借的信息包括內幕信息和目前已經公開的信息,因而弱式有效市場存在著最大也是最多的可乘之機。
國內學者對我國證券市場進行了大量的實證研究,結果表明我國證券市場具有弱式有效市場特徵,還不具有半強式有效市場特徵,正處於向半強式有效市場轉變的過程中。
三、會計信息披露對股票價格的影響分析
國內有關學者就信息披露對股票價格的影響已經進行過大量的實證研究。總結相關學者的研究,我們可得出如下結論。
第一,我國股市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逐漸趨於成熟。人們已經認識到什麼類型的信息對投資者是利好,什麼類型的信息對投資者是利空。「利好組合」可以獲得正的超常收益率,「利空組合」則獲得負的超常收益,這說明中國內地股市能區別對待不同性質的會計盈餘信息,或者說會計盈餘信息的信息傳遞效應確實存在,年報公布的盈利信息具有明顯的信息含量。
第二,無論是「利好組合」還是「利空組合」,在公布日之後均不再有明顯的超常收益率。從這個意義上講,內地股市對信息的反應明顯提高。但同時,信息的超前反應現象十分嚴重,在近幾年更為突出。因此,可以說內地股市對盈利信息的反應經歷了一個由不重視到重視,由對盈餘信息滯後反應到對盈餘信息超前反應的過程。在上市公司信息公布前,欲公布的信息或已逐步在股票市場上傳播,或已被人估計或預測到,使證券價格在相關信息正式公布前就作出了反應,而在信息公布時調整則不會太大。
第三,如果會計信息的披露是及時、充分的,那麼對股票價格的影響就應該在信息披露前後能夠比較清晰和准確地體現在股票價格的變動上,也就是說如果按照業績增長———股價上漲(反之下跌)的思路考慮股價的變化,相關財務指標的變化幅度與股票價格的變化幅度應基本相當。但是研究結果表明,在會計信息披露前後的較短時間內,各項財務指標的變化幅度要遠遠大於股票價格的變化幅度。事實上,股票價格已經提前反映了這些會計信息的變化,因此在信息披露前後較短時間內的變化幅度則相對較小,這也進一步證明了我國證券市場存在明顯的會計信息提前泄露現象。
我國證券市場基本能反映過去和現在的部分信息,這說明上市公司的企業信息已經對我國證券市場產生影響。但由於種種原因,股票價格還不能及時反映所有披露的企業信息;另一方面,由於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不充分,信息真實度不高,投資者據此進行的一些投資安排存在很大的風險,尤其是利潤操縱,已經使上市公司盈利性會計信息披露與股票價格的變動的相關度大打折扣。為此,從投資者對企業信息的要求出發,逐步完善現行會計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提高證券市場效率,是真正體現「在完善中發展,在發展中完善」原則的惟一出路。
參考文獻:
[1]閻達五。證券市場會計監管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2]孫強,郭樹華。信息非對稱條件下資本市場[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3]劉志新,賈福清。證券市場有效性理論與實證[M].北京:航空工業出版社,2001.
『柒』 鑲″埄鏀跨瓥褰卞搷鍥犵礌鏂囩尞緇艱堪 鐜伴噾鑲″埄鏀跨瓥褰卞搷鍥犵礌鐨勬枃鐚緇艱堪
銆銆鐜伴噾鑲″埄鏀跨瓥涓鐩存槸鍥藉唴澶栧﹁呯爺絀剁殑鐑鐐瑰拰闅劇偣錛屾湰鏂囧瑰浗鍐呭栧﹁呭圭幇閲戣偂鍒╂斂絳栫殑涓昏佸獎鍝嶅洜緔犵殑鎬葷粨錛屽苟瀵瑰叾榪涜屼簡鐩稿簲鐨勮瘎榪般傘銆涓銆佸浗澶栧﹁呭圭幇閲戣偂鍒╁強鍏跺獎鍝嶅洜緔犵殑鐮旂┒
銆銆Lintner(1956)鍦ㄦ渶鏃╄繘琛岀殑鐜伴噾鑲″埄瀹炶瘉鐮旂┒涓錛屼互鐩鏍囪偂鍒╂敮浠樼巼鍜屼笂鏈熻偂鍒╂敮浠樼巼涓鴻В閲婂彉閲忥紝鐮旂┒瀵逛簬鑲″埄鍙樺姩鐨勫獎鍝嶃傚緱鍑虹殑緇撹烘槸鑲″埄鏀跨瓥浣撶幇浜嗙$悊灞傚逛簬鏈鏉ュ墠鏅鐨勭湅娉曪紝鏈浣寵偂鍒╂斂絳栦負騫崇ǔ鍖栬偂鍒╂斂絳栥侱hrymesandKurz錛1967錛夎や負錛岃屼笟鍥犵礌瀵逛簬鑲″埄鏀跨瓥鏈夊獎鍝嶏紝鎴愮啛浜т笟鐨勮偂鍒╂敮浠樼巼楂樹簬鏂板叴浜т笟錛屽叕鍏變簨涓氬叕鍙歌偂鍒╂敮浠樼巼楂樹簬鍏朵粬琛屼笟銆侳ama錛1968錛夈丟raham錛1985錛夊垎鍒鐮旂┒浜嗙幇閲戣偂鍒╀笌鎶曡祫銆佽瀺璧勪箣闂寸殑鍏崇郴錛屼粬浠鐨勭爺絀剁粨鏋滃潎琛ㄦ槑鐜伴噾鑲″埄涓庢姇璧勬斂絳栦簰鐩哥嫭絝嬶紝鏀鎸佷簡MM鑲″埄鏃犲叧鐞嗚恆侲asterbrook錛1984錛夈並alay錛1982錛夌爺絀朵簡鍊烘潈濂戠害瀵逛簬鐜伴噾鑲″埄鐨勫獎鍝嶏紝緇撴灉琛ㄦ槑楂樿礋鍊哄叕鍙稿叿鏈夎緝涓ユ牸鐨勯檺鍒舵潯嬈撅紝鍥犳わ紝鐜伴噾鑲″埄鍙戞斁鐜囪緝浣庯紱璧勬湰緇撴瀯鐨勫彉鍔ㄣ佸悎綰︾殑鍙樺姩閮戒細褰卞搷鑲″埄鏀跨瓥銆侱eAnegefo錛1990錛変粠鐩堜綑瑙掑害鐮旂┒浜嗙幇閲戣偂鍒╂斂絳栥傜爺絀惰〃鏄庤偂鍒╅檷浣庢渶閲嶈佺殑鍘熷洜鏄浜忔崯銆傜幇閲戣偂鍒╂斂絳栧惈鏈夌殑淇℃伅鍐呭癸紝鏈夊埄浜庝粠鑲″埄琛屼負涓棰勬祴鏈鏉ヤ笟緇┿侭aker鍜學urger錛2004錛変粠琛屼負閲戣瀺瀛︾殑瑙掑害鏉ョ爺絀剁幇閲戣偂鍒╂斂絳栫殑鐞嗚猴紝鎻愬嚭浜嗚繋鍚堢悊璁恆傚叾浠庢姇璧勮呴渶奼傜殑瑙掑害鏉ョ爺絀剁$悊鑰呭彂鏀劇幇閲戣偂鍒╃殑鍔ㄦ満銆傞氳繃瀵圭編鍥藉競鍦1963鍀2000騫寸殑鏁版嵁榪涜屾楠岋紝浠栦滑鍙戠幇鑲″埄婧浠蜂笌鍏鍙哥殑鑲″埄鏀浠樺懼悜鍛堟e悜鍙樺姩銆侸ohn銆並nyazeva鍜孠nyazeva錛2011錛変粠鍦板尯瑙掑害鏉ョ爺絀剁幇閲戣偂鍒╂斂絳栫殑鐞嗚猴紝浠栦滑鎸囧嚭鐢變簬浠g悊鎴愭湰鐨勫瓨鍦錛屽嚲榪滃湴鍖烘瘮涓蹇冨煄甯傚垎閰嶆洿澶氱殑鐜伴噾鑲″埄銆傚浗澶栧﹁呭逛簬鐜伴噾鑲″埄鏀跨瓥鍏ㄩ潰緇嗚嚧鍦拌繘琛屼簡鏂規柟闈㈤潰鐨勭爺絀訛紝渚嬪備粠鐩堝埄鑳藉姏銆佸叕鍙歌勬ā銆佸叕鍙哥殑鎴愰暱鎬с佽屼笟銆佸湴鍖恆佽屼負緇忚瀺瀛︾瓑褰卞搷鍥犵礌鍑哄彂錛岀爺絀跺叾鍜岀幇閲戣偂鍒╂斂絳栫殑鍏崇郴浠ュ強鍏跺圭幇閲戣偂鍒╂斂絳栫殑褰卞搷浣滅敤銆備負鎴戝浗鐮旂┒鐜伴噾鑲″埄鏀跨瓥鎻愪緵浜嗗緢濂界殑鍙傝冧環鍊箋
銆銆浜屻佸浗鍐呭﹁呭圭幇閲戣偂鍒╁強鍏跺獎鍝嶅洜緔犵殑鐮旂┒
銆銆鍒樻槦棣栧厛鍦ㄦ垜鍥藉紑濮嬩簡榪欐柟闈㈢殑鐮旂┒銆傚垬鏄熼夊彇浜1992騫村拰1993騫寸殑30瀹跺叕鍙鎬綔涓烘牱鏈濡傛棪錛岄氳繃涓繪垚浠藉垎鏋愬拰鍥炲綊鍒嗘瀽鐨勬柟娉曠爺絀朵簡褰卞搷鑲″埄鐨勪富瑕佸洜緔犮備富瑕佺粨璁烘槸錛氾紙1錛夊獎鍝嶈偂鍒╃瓥鐣ョ殑涓昏佸洜緔犲寘鎷璧勪駭嫻佸姩鎬с佸叕鍙哥殑鎶曡祫浠峰箋侀暱榪滃彂灞曚俊蹇冨拰鐩堝埄鑳藉姏絳夈傦紙2錛夋垚娑叉粦闀垮瀷鍏鍙哥殑鑲″埄鏀浠樼巼鏄捐憲浣庝簬闈炴垚闀垮瀷鍏鍙革紝鑰岄潪鎴愰暱鍨嬪叕鍙哥殑鑲″埄鎶ラ叕鐜囪繙楂樹簬鎴愰暱鍨嬪叕鍙搞
銆銆鍘熺孩鏃楋紙1998錛夐氳繃瀵規垜鍥界殑鐗規畩甯傚満鐜澧冭繘琛屽垎鏋愪箣鍚庯紝鍒╃敤淇姝g殑鐞兼柉妯″瀷錛屼嬌鐢ㄦ勃娣變袱甯傚叕鍙告暟鎹榪涜岄獙璇侊紝寰楀嚭娓e煁鎵扮幇閲戣偂鍒╁拰褰撴湡鐨勭泩浣欏憟鏄捐憲姝g浉鍏沖叧緋伙紝闅忕泩浣欐嘗鍔ㄧ幇璞$獊鍑猴紱澶ц偂涓滃瓨鍦ㄤ互鐜伴噾鑲″埄杞縐葷幇閲戠殑鍊懼悜銆傚悤闀挎睙銆佺帇鍏嬫晱錛1999錛夊逛笂甯傚叕鍙歌偂鍒╂斂絳栧獎鍝嶅洜緔犱綔浜嗗垎鏋愩傜爺絀惰〃鏄庯細錛1錛夊浗鏈夎偂鍜屾硶浜鴻偂鍦ㄥ叕鍙歌偂鏈涓鎵鍗犵殑姣斾緥瓚婂ぇ錛屽叕鍙哥殑鍐呴儴浜烘帶鍒剁▼搴﹀氨瓚婂己錛屽叕鍙哥幇閲戣偂鍒╂敮浠樻按騫沖氨瓚婁綆銆傦紙2錛夌泩鍒╄兘鍔涗笌鑲″埄鏀浠樻按騫蟲g浉鍏熾備絾鏄錛屼笟緇╀笉浣崇殑鍏鍙稿懼悜浜庨噰鍙栭暱鏈熻礋鍊虹殑鏂瑰紡鏀浠樿偂鍒╀互婊¤凍鑲′笢鐨勮佹眰銆備竴浜涘叕鍙歌偂紲ㄨ偂鍒╁拰鐜伴噾鑲″埄鐨勫彂鏀炬簮浜庡叕鍙擱暱鏈熻礋鍊虹殑澧炲姞錛屼笌鍏鍙哥泩鍒╄兘鍔涙棤鍏熾傦紙3錛夊浗鏈夎偂鍙婃硶浜鴻偂鎺ц偂姣斾緥瓚婁綆錛屽叕鍙歌嚜鎴戝彂灞曞拰鎴愰暱鎬ц秺寮猴紝鑲$エ鑲″埄鏀浠橀濆氨瓚婇珮錛岀幇閲戣偂鍒╂敮浠樻按騫沖氨瓚婁綆銆傝檔鏄ュ厜錛2001錛夊逛簬鑲″埄鏀跨瓥鐨勯夋嫨鍔ㄥ洜榪涜屼簡鍒嗘瀽錛岀爺絀惰や負鐜伴噾鑲″埄涓庤祫浜ц礋鍊虹巼銆佽偂紲ㄤ環鏍箋佸競鐩堢巼銆佷富钀ヤ笟鍔″埄娑﹀為暱鐜囧拰鏄鍚﹀垎閰嶈偂紲ㄦ湁鍏熾備絾鏄鏂囩珷娌℃湁瀵瑰悇鍥犵礌瀵逛簬姣忚偂鑲″埄鐨勫獎鍝嶇▼搴︿綔娣卞叆鐨勭爺絀躲
銆銆榛勫熷熴佹矆鑹哄嘲錛2007錛変互1994鍀2005騫存湡闂存垜鍥戒笂甯傚叕鍙鎬負鏍鋒湰榪涜屾楠岋紝璇佹槑Baker鍜學urger鎻愬嚭鐨勮繋鍚堣偂鍒╂斂絳栧湪鎴戝浗騫朵笉閫傜敤錛屾垜鍥界殑涓婂競鍏鍙歌偂鍒╂斂絳栨病鏈夎冭檻騫垮ぇ涓灝忚偂涓滅殑鍒╃泭錛岃屼粎浠呰冭檻濡備綍榪庡悎澶ц偂涓滅殑闇瑕併
銆銆鍥藉唴瀵圭幇閲戣偂鍒╂斂絳栫殑鐮旂┒閮芥槸榪愮敤鍥藉栧凡鏈夌殑鐮旂┒鎴愭灉錛岃繍鐢ㄥ浗澶栫殑妯″瀷鍜屾柟娉曞規垜鍥界殑鐜伴噾鑲″埄鏀跨瓥榪涜岀爺絀躲傚彟澶栵紝鐢變簬鎴戝浗璇佸埜甯傚満璧鋒ヨ緝鏅氾紝寰堝氬疄璇佺爺絀剁殑鏁版嵁杈冨皯錛屾湡闂翠篃涓嶉暱錛岀爺絀剁殑鑼冨洿涔熸瘮杈冪獎銆
銆銆鍙 鑰 鏂 鐚
銆銆[1]鍚曢暱奼燂紝鐜嬪厠鏁忥紟涓婂競鍏鍙歌偂鍒╂斂絳栫殑瀹炶瘉鐮旂┒錛庣粡嫻庣爺絀訛紟1999錛12錛
銆銆[2]鍘熺孩鏃楋紟鑲″埄鏀跨瓥閫夋嫨鏃舵斂鐮旂┒錛庝笂嫻瘋儲緇忓ぇ瀛﹀崥澹璁烘枃錛1998
銆銆[3]Benabou錛孯.and J錛嶵irole錛2006錛夛紝Beliefs in a Just World and Redistributive Politics錛孮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錛宖orthcoming
銆銆[4]Bernheim錛孌錛庯紙1994錛夛紝鈥淎 Theory of Conformity鈥濓紝Journal of Political
銆銆Economy錛宯.5錛孫ctober錛孷ol 102
銆銆[5]Lintner錛孞ohn錛屸淒istribution of incomes of corporations among dividends錛孯etained earnings錛宎nd taxes鈥濓紝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6錛1956錛
『捌』 求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獻綜述
企業並購中的財務風險問題研究
【摘要】企業並購是現代企業非常重要的發展戰略之一,能夠為企業創造競爭優勢,但同時也存在著巨大的風險。本文就企業並購中的財務風險進行分析並提出相應的規避對策。
一、引言
企業並購,即兼並與收購(mergerandacquicision)是現代企業發展戰略中非常重要的戰略之一,是社會資源重新優化配置的必然選擇。隨著《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關於向外商轉讓上市公司國有股和法人股有關問題的通知》、《利用外資改組國有企業暫行規定》、《外國投資者並購境內企業暫行規定》等一系列涉及企業購並的法律法規的出台,企業戰略購並的法律障礙及政策壁壘正逐步消除。而國內產業分散、企業規模過小、競爭激烈的現實以及外資的不斷進入也迫使國內企業不得不進行戰略購並和產業整合。可以看到,企業實施兼並與收購,將企業做大做強,是我國企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企業通過並購可產生協同效應,但並購並不等同於企業競爭力,並購過程中存在著大量風險,尤其以財務風險最為突出,財務風險貫穿於整個並購活動的始終,是決定並購是否成功的重要影響因素;同時,不同的支付方式也將影響企業並購的成敗及並購後的整合。
二、企業並購中存在的財務風險
(一)融資風險
並購的融資風險主要是指能否按時足額地籌集到資金,保證並購順利進行。由於企業並購動輒涉及上萬億元的資金,如何利用企業內部和外部的籌資渠道在短時間內籌集到所需資金是關繫到並購活動能否成功的關鍵。不同的融資方式存在不同的融資風險,企業並購的融資決策將對企業的資金規模和資本結構產生重大影響。
1.債務性融資風險
在我國,國有企業的平均負債率高達65%~70%,同時我國金融政策較為嚴格,使得並購資金的來源十分困難。國家規定,銀行信貸資金主要是補充企業流動資金和固定資金的不足,沒有進行並購的信貸項目。另外,企業兼並風險較大,需要資金量也大,商業銀行難以支持。我國企業債券、股票的發行基本上都是為企業籌集固定資產投資資金,審批嚴格,專款專用,再加上銀行信貸資金切塊分割、規模控制的體制也不利於並購資金的籌集,信貸資金的地域化使得跨地區並購相當困難。債務融資風險來源於收購方的債務風險和目標企業的債務風險。債務融資由於債務放大了收益的波動,它比股權方法風險更大。由於並購融資方式不同以及目標企業收購前資本結構的不同,使得企業並購所需的長期資金和短期資金、自有資本與債務資金的投入比例存在差異。並購企業應針對被並購企業負債償還期限的長短及維持正常營運資金的多少來做好投資的不同回收期與借款的種類相互配合,合理安排資本結構。
2.權益融資風險
權益融資雖然可以通過發行股票迅速籌集到大量資金,沒有固定的到期日和付現的上下限,資本風險較小,但是,我國對股票融資要求較為苛刻。企業為了實現權益融資而不斷努力試圖達到融資標准,跨度時間長,不利於搶占並購時機,而且股票融資不可避免地會改變企業的股權結構,將會稀釋大股東的控制權。股票融資主要有普通股融資和優先股融資。普通股融資的風險主要有:第一,由於普通股股東通常都享有投票權,因而發行太多普通股易分散企業控制權;第二,過多的普通股融資會使企業無法達到平均資金成本為最低的最佳資本結構;第三,無法享受到像債券融資一樣的稅前抵扣優勢;第四,對外發行新股,容易使新股東坐享其成,即當未來企業的盈餘激增,新股東與舊股東享有同樣的權利;第五普通股融資的審查成本較高且普通股的定價通常較債券或優先股低,因而普通股的承銷費用通常要較優先股或債券的承銷費用高。優先股融資的風險在於,優先股的稅後資金成本要高於負債的稅後資金成本。由於優先股股東往往負擔了相當比例的風險,卻只能收取固定的報酬,因而在發行效果上不如債券。
(二)目標企業價值評估中的財務風險
並購價格是並購雙方最關心的問題。合理的並購價格以對目標企業價值的科學評估為前提,是並購成功的基礎。目前我國對目標企業價值評估的合理性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
1.信息不對稱可引起並購公司估價風險。由於目標企業內部人【摘要】企業並購是現代企業非常重要的發展戰略之一,能夠為企業創造競爭優勢,但同時也存在著巨大的風險。本文就企業並購中的財務風險進行分析並提出相應的規避對策。
一、引言
企業並購,即兼並與收購(mergerandacquicision)是現代企業發展戰略中非常重要的戰略之一,是社會資源重新優化配置的必然選擇。隨著《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關於向外商轉讓上市公司國有股和法人股有關問題的通知》、《利用外資改組國有企業暫行規定》、《外國投資者並購境內企業暫行規定》等一系列涉及企業購並的法律法規的出台,企業戰略購並的法律障礙及政策壁壘正逐步消除。而國內產業分散、企業規模過小、競爭激烈的現實以及外資的不斷進入也迫使國內企業不得不進行戰略購並和產業整合。可以看到,企業實施兼並與收購,將企業做大做強,是我國企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企業通過並購可產生協同效應,但並購並不等同於企業競爭力,並購過程中存在著大量風險,尤其以財務風險最為突出,財務風險貫穿於整個並購活動的始終,是決定並購是否成功的重要影響因素;同時,不同的支付方式也將影響企業並購的成敗及並購後的整合。
二、企業並購中存在的財務風險
(一)融資風險
並購的融資風險主要是指能否按時足額地籌集到資金,保證並購順利進行。由於企業並購動輒涉及上萬億元的資金,如何利用企業內部和外部的籌資渠道在短時間內籌集到所需資金是關繫到並購活動能否成功的關鍵。不同的融資方式存在不同的融資風險,企業並購的融資決策將對企業的資金規模和資本結構產生重大影響。
1.債務性融資風險
在我國,國有企業的平均負債率高達65%~70%,同時我國金融政策較為嚴格,使得並購資金的來源十分困難。國家規定,銀行信貸資金主要是補充企業流動資金和固定資金的不足,沒有進行並購的信貸項目。另外,企業兼並風險較大,需要資金量也大,商業銀行難以支持。我國企業債券、股票的發行基本上都是為企業籌集固定資產投資資金,審批嚴格,專款專用,再加上銀行信貸資金切塊分割、規模控制的體制也不利於並購資金的籌集,信貸資金的地域化使得跨地區並購相當困難。債務融資風險來源於收購方的債務風險和目標企業的債務風險。債務融資由於債務放大了收益的波動,它比股權方法風險更大。由於並購融資方式不同以及目標企業收購前資本結構的不同,使得企業並購所需的長期資金和短期資金、自有資本與債務資金的投入比例存在差異。並購企業應針對被並購企業負債償還期限的長短及維持正常營運資金的多少來做好投資的不同回收期與借款的種類相互配合,合理安排資本結構。
2.權益融資風險
權益融資雖然可以通過發行股票迅速籌集到大量資金,沒有固定的到期日和付現的上下限,資本風險較小,但是,我國對股票融資要求較為苛刻。企業為了實現權益融資而不斷努力試圖達到融資標准,跨度時間長,不利於搶占並購時機,而且股票融資不可避免地會改變企業的股權結構,將會稀釋大股東的控制權。股票融資主要有普通股融資和優先股融資。普通股融資的風險主要有:第一,由於普通股股東通常都享有投票權,因而發行太多普通股易分散企業控制權;第二,過多的普通股融資會使企業無法達到平均資金成本為最低的最佳資本結構;第三,無法享受到像債券融資一樣的稅前抵扣優勢;第四,對外發行新股,容易使新股東坐享其成,即當未來企業的盈餘激增,新股東與舊股東享有同樣的權利;第五普通股融資的審查成本較高且普通股的定價通常較債券或優先股低,因而普通股的承銷費用通常要較優先股或債券的承銷費用高。優先股融資的風險在於,優先股的稅後資金成本要高於負債的稅後資金成本。由於優先股股東往往負擔了相當比例的風險,卻只能收取固定的報酬,因而在發行效果上不如債券。
(二)目標企業價值評估中的財務風險
並購價格是並購雙方最關心的問題。合理的並購價格以對目標企業價值的科學評估為前提,是並購成功的基礎。目前我國對目標企業價值評估的合理性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
1.信息不對稱可引起並購公司估價風險。由於目標企業內部人【摘要】企業並購是現代企業非常重要的發展戰略之一,能夠為企業創造競爭優勢,但同時也存在著巨大的風險。本文就企業並購中的財務風險進行分析並提出相應的規避對策。
一、引言
企業並購,即兼並與收購(mergerandacquicision)是現代企業發展戰略中非常重要的戰略之一,是社會資源重新優化配置的必然選擇。隨著《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關於向外商轉讓上市公司國有股和法人股有關問題的通知》、《利用外資改組國有企業暫行規定》、《外國投資者並購境內企業暫行規定》等一系列涉及企業購並的法律法規的出台,企業戰略購並的法律障礙及政策壁壘正逐步消除。而國內產業分散、企業規模過小、競爭激烈的現實以及外資的不斷進入也迫使國內企業不得不進行戰略購並和產業整合。可以看到,企業實施兼並與收購,將企業做大做強,是我國企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企業通過並購可產生協同效應,但並購並不等同於企業競爭力,並購過程中存在著大量風險,尤其以財務風險最為突出,財務風險貫穿於整個並購活動的始終,是決定並購是否成功的重要影響因素;同時,不同的支付方式也將影響企業並購的成敗及並購後的整合。
二、企業並購中存在的財務風險
(一)融資風險
並購的融資風險主要是指能否按時足額地籌集到資金,保證並購順利進行。由於企業並購動輒涉及上萬億元的資金,如何利用企業內部和外部的籌資渠道在短時間內籌集到所需資金是關繫到並購活動能否成功的關鍵。不同的融資方式存在不同的融資風險,企業並購的融資決策將對企業的資金規模和資本結構產生重大影響。
1.債務性融資風險
在我國,國有企業的平均負債率高達65%~70%,同時我國金融政策較為嚴格,使得並購資金的來源十分困難。國家規定,銀行信貸資金主要是補充企業流動資金和固定資金的不足,沒有進行並購的信貸項目。另外,企業兼並風險較大,需要資金量也大,商業銀行難以支持。我國企業債券、股票的發行基本上都是為企業籌集固定資產投資資金,審批嚴格,專款專用,再加上銀行信貸資金切塊分割、規模控制的體制也不利於並購資金的籌集,信貸資金的地域化使得跨地區並購相當困難。債務融資風險來源於收購方的債務風險和目標企業的債務風險。債務融資由於債務放大了收益的波動,它比股權方法風險更大。由於並購融資方式不同以及目標企業收購前資本結構的不同,使得企業並購所需的長期資金和短期資金、自有資本與債務資金的投入比例存在差異。並購企業應針對被並購企業負債償還期限的長短及維持正常營運資金的多少來做好投資的不同回收期與借款的種類相互配合,合理安排資本結構。
2.權益融資風險
權益融資雖然可以通過發行股票迅速籌集到大量資金,沒有固定的到期日和付現的上下限,資本風險較小,但是,我國對股票融資要求較為苛刻。企業為了實現權益融資而不斷努力試圖達到融資標准,跨度時間長,不利於搶占並購時機,而且股票融資不可避免地會改變企業的股權結構,將會稀釋大股東的控制權。股票融資主要有普通股融資和優先股融資。普通股融資的風險主要有:第一,由於普通股股東通常都享有投票權,因而發行太多普通股易分散企業控制權;第二,過多的普通股融資會使企業無法達到平均資金成本為最低的最佳資本結構;第三,無法享受到像債券融資一樣的稅前抵扣優勢;第四,對外發行新股,容易使新股東坐享其成,即當未來企業的盈餘激增,新股東與舊股東享有同樣的權利;第五普通股融資的審查成本較高且普通股的定價通常較債券或優先股低,因而普通股的承銷費用通常要較優先股或債券的承銷費用高。優先股融資的風險在於,優先股的稅後資金成本要高於負債的稅後資金成本。由於優先股股東往往負擔了相當比例的風險,卻只能收取固定的報酬,因而在發行效果上不如債券。
(二)目標企業價值評估中的財務風險
並購價格是並購雙方最關心的問題。合理的並購價格以對目標企業價值的科學評估為前提,是並購成功的基礎。目前我國對目標企業價值評估的合理性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
1.信息不對稱可引起並購公司估價風險。由於目標企業內部人員與並購方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上市和非上市的目標企業在高質最的信息資料獲取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容易形成目標企業價值評估的財務風險。
2.我國企業並購缺乏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評估指標體系,其相關的規定也多為原則性的內容,可操作性不強。並購過程中人的主觀性對並購影響很大,並購並不能按市場價值規律來實施。
3.缺乏服務於並購的中介組織,無法降低並購雙方的信息成本和對並購行為提供指導和監督,增加了並購的交易成本及新企業的整合風險和成本。
(三)缺乏規范運作的中介機構所帶來的財務風險
中介機構的作用一是為雙方牽線搭橋,降低企業並購的信息成本;二是能提供中立、公正的判斷,避免較強的主觀傾向,從而最終導致交易的達成。我國的企業並購中,投資銀行等中介機構較少,完全依靠並購企業自己自主搜尋目標、設計方案、籌集資金、談判價格等等,結果由於並購方信息不靈,缺乏操作的經驗,又苦於兼並融資困難,往往使應該成功的並購曠日持久,成本過高,甚至歸於失敗。
三、企業並購中財務風險的規避
(一)利用杠桿收購
杠桿收購(Leverag Buyout,LBO)作為一種創新的融資方式在西方國家興盛一時。它是指通過增加並購企業的財務杠桿去完成並購交易的一種方式。這種並購方式的實質是並購企業主要以借債方式購買被收購企業的產權,繼而以並購後目標企業的資產或現金流來償還債務。杠桿收購融資的積極意義在於:
1.可以滿足資金不足而又急於擴大生產規模企業的融資需要。採用杠桿收購的融資方式企業只需投入少量的資金便可迅速獲得大量的資金使用額。
2.以杠桿收購融資方式進行企業並購,能有效地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縮短並購時間,有助於促進企業的優勝劣汰。
3.並購企業通過杠桿收購可以獲得意外的收益。由於在收購活動中,目標企業的售價一般會低於其內在價值,通過杠桿收購,並購企業可以獲得目標企業資產增值的價值。
4.杠桿收購可以使企業獲得稅收優惠。杠桿收購中的債務資本往往佔全部資產的0%~90%。由於支付的利息可以在稅前抵扣因而可以減輕企業的稅負。另外目標企業並購前的虧損可以遞延沖抵並購後產主的盈餘,從而降低了納稅基礎。
5.杠桿收購有利於管理協同效應的發揮。杠桿收購可以充分調動投資者的積極性,使並購方更加重視經營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完成與目標企業的有機整合。
(二)合理運用並購中的納稅籌劃
並購企業在完成兼並後能夠提高其債務權益比率,創造更多的稅收收益和更多的價值。最佳的債務權益比率,是當增加債務所致的邊際稅收收益等於增加債務所致的邊際財務困境成本時所對應的債務權益比率。當一個企業無法產生足夠的現金流量來滿足經營合同中所要求的款項時,如不清償到期應付利息,它就將陷入財務困境。因為並購會產生某種多元化效應,聯合企業的財務困境成本會比持有這些現值的兩個單一企業的小,所以,並購企業在並購完成後能夠提高其債務權益比率,創造更多的稅收收益和更多的價值。另一方面應當充分利用經營凈損失形成的納稅虧損。如果一家企業有稅收減免額度,卻由於處在虧損狀態而無法使用這個額度,而另一家企業由於處於盈利狀態而必須繳納稅款時,這兩家企業的合並就可以使它們獲得稅收利益。這種增效作用的價值等於並購所產生的稅收利益的現值,因此,可選擇並購有累計經營虧損的企業,以虧損企業賬面虧損沖抵盈利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這樣就會減少企業的所得稅稅基,而且在實行累進稅率時,還可能降低適用稅率,降低企業整體稅負,從稅務上降低並購中的財務風險。
(三)做好資產評估,防範財務風險
對企業的資產評估,應注意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建立一個客觀公正的資產評估組織,其中應有經濟管理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二是充分考慮被評估企業的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尤其要注意土地和勞動力資源的資產評估。三是評估方法的採用應靈活,對待繼續運營的企業產權,應採用預期收益凈現值法,對待破產的企業或企業的部分資產時,應採用重置資本計算的賬面凈現值法。
(四)要大力發展中介機構
大力推廣企業並購的中介機構,充分利用中介機構的專業人才、科學的程序和方法,發揮其在並購中的服務和監督職能。首先,利用中介機構對企業的經營能力、財務狀況進行客觀評估;其次,利用中介機構掌握的目標企業的各類信息,改變信息不對稱的現象,降低估價風險;再次,參考中介機構制定的並購方案。
只有合理估計財務風險,才能有效地規避風險。現代企業並購涉及金額大,只有充分合理的估計到並購可能產生的各種財務風險才能做好並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