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場竅門 » 瑞辛咖啡股票漲跌分析

瑞辛咖啡股票漲跌分析

發布時間: 2024-11-24 02:48:22

A. 股票注冊制對股市會有哪些影響

A股已經在科創板和創業板中試點注冊制,而全面注冊制是時間問題,如果A股真的全面注冊制的話,一定會利好以下三大板塊。

第一:利好券商板塊

全面注冊制對券商板塊是最大利好,隨著全面注冊制後有兩個方面利好券商,其一是保薦,要知道券商公司是作為中介,准上市公司必須要有券商公司保薦和承銷,所以券商公司在新股上市途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券商公司保薦與承銷業務收入都是非常高的。

另外一個利好就是注冊制就是意味著股票波動更大了,股票同時也更加活躍了,券商公司的傭金收入也是水漲船高,說白了全面注冊制後對券商板塊構成重大利好。

第二:利好白馬股板塊

全面注冊制後為什麼會利好白馬股呢?要知道隨著全面注冊制後,意味著會有更多的IPO上市,隨著新股數量增加後,二級股市老股票就會優勝劣汰。

意思就是全面注冊制之後,對垃圾股是最大的利好,所謂的殼資源股是最不值錢了,會遭受到市場拋棄;反之利空垃圾股,自然會利好白馬股,會讓這些白馬股更加值錢,更能得到二級市場資金的炒作,白馬股會成為市場熱點板塊。

第三:利好科技板塊

全面注冊制是股票市場發行制度之一,但一定要清楚全面注冊制其實就是為了優質公司盡快上市,並不會像之前的審核制,造成IPO堰塞湖的情況。

另外還需要清楚一點,注冊制其實就是想要扶持科技公司,尤其是一些高科技,高成長的企業,這類公司是歡迎上市的。而且高科技企業是未來的重點板塊,科技板塊是未來股市長久的熱點,全面注冊制後一定會利好科技板塊。

總之利好與利空是相對的,既然全面注冊制後會利好券商板塊、白馬股板塊和科技板塊等,相反必然會利空一些垃圾股,尤其是殼資源,和一些連續虧損股等,這類垃圾股在全面注冊制後會變得非常不值錢了。

股票注冊制對股市影響

應該是利好。國外成熟市場都是注冊制,A股全面注冊制終於與國際接軌了。

全面注冊制後,首先發行的股票無限多,就不會像現在一樣,新股上市就翻幾倍。

其次,不了解的企業就不敢亂買。

第三,監管部門的重點會放在信息披露上,不會胡亂干擾市場。

第四,大家投資會趨向理性,趨向價值投資,從而向成熟市場看齊。

注冊制是大利好還是大利空在於站在何種角度去思考此問題,如果是從A股市場的長遠發展方向來說,注冊制的全面實施是有利A股市場邁向 健康 和穩定的方向,從發展階段的制度改革讓股市最終走向成熟時期,可以通過優勝劣汰的過程讓資本市場迎來長期向好的慢牛行情。

但如果站在股民的角度去理解注冊制是利好還是利空?對股民而言注冊制就是一個利空的消息,注冊制的推出就會有越來越多的股票登陸A股市場,當然會存在著溢價高的股票會經歷一幅下殺的行情,與此同時那些處在合理估值的個股會迎來慢牛行情。

而這裡面所存在的問題就是注冊制後投資的風險反而更大了!

股民如何能夠在注冊制之後股票數量越多之下去規避風險?這是很多人沒去考慮的,只看到股市有機會,股市牛市來了,而不是在資本市場處在注冊制全面實施後,退市制度仍不完善時期去辨別哪些股票可以投資,哪些股票反而存在退市的風險,顯然就加大了股民在A股市場投資的難度。

這就是站在股民自身的角度來說,注冊制對投資者而言是利空的,對股市是利好的。簡單的比喻就是以前你買股票可能就三選一就能找到一隻股票,並且因為股票不多資金瘋搶賺錢難度並不大,但是在注冊制以後的市場買股票就存在十選一的情況, 你的投資風險反而是增加了。

那對於A股市場目前股民群體數量仍然是最多的時期,這裡面超過一半的投資者專業水平都是比較低的,在選股方面就會存在著非常大的難度,現在頗多的上市公司在業績方面偶爾會有一些疏漏,甚至極少部分上市公司存在著違法違規的行為最終讓股民在選股方面的難度加大,炒股不賺錢的群體越來越多,這就是注冊制推出之後對市場存在的影響,還有對股民存在的影響。

總之,對股市而言需要A股能夠像歐美股市一樣走出一輪慢牛行情,能夠像歐美股市一樣迎來更加 健康 和穩定發展的階段,注冊制的實施包括後期的T+0推出都是長期發展過程中必要的條件,是利好資本市場發展的,但這些機制的出現以後股民的群體數量後期反而會出現逐漸減少的情況,因為後期的股市是專業投資者的市場,一旦你不專業,在選股方面或者在股票投資方面就容易踩雷。

就好比今年的股市行情大盤都漲了接近10%了, 但是仍然有三分之一的股票,還是在下跌當中,這就是很多人說的牛市中還虧錢的原因,不管這波行情是不是牛市,後期的股市是沒有全面上漲的走勢,後期的股市是最考驗股民選股能力的時候,注冊制的出來對資本市場而言是非常大的利好,對股民未必是利好,後期存在指數漲了賬戶不賺錢的群體會更多。

注冊制本身就是讓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能夠經過券商、交易所的推薦上市,不像審核制要經過層層審核 ,才能上市,注冊制側重於事中、事後的監管,這是國際上最流行的一種做法。我國實行注冊制,主要還是讓更多的企業融到資金,注冊制本身沒有利好和利空之說。

但是注冊制在中國A股市場也存在著三大問題,這是 歷史 遺留問題,如果在這些問題沒有解決的情況下,實行注冊制,則對A股市場是一種利空:第一,在核 准制情況下,新股上市的市盈率較高,而在注冊制下,大量新股上市,市盈率不會太高,股價估值也偏低。如果要實行注冊制,那主板市場、中小板市場在核准制下的股票與注冊制下的股票存在著較大的差價,在這種情況下,較高的股價會回落,這是必然的。所以,一些被炒高的藍籌股將會下跌,回歸合理估值。

第二,注冊制對散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買對好股票,那股票價格會走牛,如果你買錯了股票,股價會走熊,要是買到退市股,就直接退市了。所以,在發達國家裡面,30%是散戶,還有70%是股民。所以,實行注冊制後,國內的股民佔比會有所減少,過去炒績差股、炒小盤股、炒低價股將會成為 歷史 ,更趨向於價值 投資,而非投機炒作。

第三,注冊制本身沒問題,但是要帶 來的是退市制度,屆時很多股票會上市,也有一大批股票會退市,這樣會給中小股票造成一定的殺傷力。而注冊制如果不搞退市機制,只進不出,那這也不能算是注冊制,所以退市制度肯定也要同步完善。對於機構投資者來說,踏到退市股票的機會並不多,因為他們有信息、分析上的優勢,而對於普通股民來說,買錯股票的後果會比較嚴重。

注冊制本身沒有問題,只是A股市場本來就存在缺陷,比如幾十年沒有完成退市制度,新股發行偏高,喜歡投機炒作等,如果在這些缺陷問題之下搞注冊制,那就會對A股形成一些利空的影響。

注冊制是一種制度的改革。以前的審核制已經不能適應目前資本市場的發展,那麼就要用新的制度來代替舊的制度。

注冊制很多人認為是利空,有大量的公司上市,導致二級市場大擴容,稀釋更多優質資產的股權,對個人投資者是利空。注冊制很多人又認為是利好,是市場吐故納新,市場淘汰的制度,後期的優秀公司還會繼續出現。

其實注冊制的實施在中國資本市場是比較保守的,中國資本市場是借鑒了其他國家推行注冊制以後才推出來的。並不是管理層急功近利的做法。注冊制是更好的把企業和資本市場更加穩固的結合在一起,實現資本為實體服務,避免金融空轉。在政策層面是利好的,而且是長期利好。

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講是一次變革,一次專業投資者和非專業投資者的轉變。畢竟公司增加以後投資難度加大,對於投資標的的選擇和判斷都是專業性的。非專業投資者的渠道會選擇匹配的標的,畢竟投資風險在其中。

只要是制度的變革就一定會有陣痛,就一定損失一部分人的利益體,所以利空還是利多要在不同層面去衡量。我個人感覺長期的利好是不變的。

注冊制到底好不好,只要看看注冊制的先行者「科創板」,就基本明白了!

在2019年7上市以來,科創板經過一年多的時間,現在已經有180隻股票了!(其中帶-W的1隻,帶-U的13隻。)

從公司的角度看,大部分會歡迎注冊制。因為很多暫未盈利的-U企業,和同股不同權-W企業是沒辦法通過以前的核准制的。

造成的結果就是我們錯過了網路、新浪、搜狐,接著又錯過了騰訊、阿里、美團,繼而還錯過了陌陌、趣店、蔚來……以後還可能會錯過華為……

簡單的說,就是以前的核准制已經不適合現在這種創新型 社會 的需求!

等到這些創新型公司都能大幅盈利夠資格在核准制下謀求上市,那基本就是以圈錢為目的了……

所以反過來說,注冊制其實對投資者既是好事也是壞事。

好的是我們也可以在公司的成長階段就買入股份,隨著企業的成長而獲得收益!

壞的是如果你投資的公司是「瑞幸咖啡」,結果就不一定很滿意了!

關鍵的關鍵,是管理者要做好監督審查的工作,盡量減少這種財務造假或者大洗澡的公司進入才行!

如果還是像現在這樣,扇貝到處游,洗衣粉到處跑……

那注冊制對投資者來說就是災難了……

法律法規配備好自然利好

現在推出當然是利空,今後會如何誰也不知道。股民朋友們自求多福吧。

不配套的東西都不是什麼好事!一方面不要命的發行新股,另一方面又不完全按照規定嚴格退市!導致垃圾股泛濫,績優或 科技 股得不到應有的地位!

先把退市的問題解決了再說吧

大利空!圈線的多如牛毛了!

注冊制後股市有多可怕

三方面的影響,影響如下:

1、對殼資源的影響:A股有一種獨特的炒垃圾股的文化,理念是財務越垃圾的股越有想像的空間,導致這一問題的緣由就在於上市需要極其漫長的等待以及繁瑣的審核,進而使得上市資格十分稀缺。不少公司便另闢蹊徑,收購小市值、虧損嚴重的公司,達到借殼上市的目的。君不見世紀游輪(1112 +335%,買入)19個漲停,累計漲幅已達六倍,正是一個又一個的「世紀游輪」才讓殼資源有了生存空間。注冊制完全實行之後,殼資源就喪失了其稀缺性,大股東的保殼意願會降低,投資者炒垃圾股的行為也會有所改變,殼資源的價值將逐步下行。

2、對整體估值的影響:

注冊制的推出,將從根本上改變中國股市的供需關系,也將改變A股的估值體系。目前上交所的平均市盈率為1748倍,深交所中小板平均市盈率為64倍,創業板為107倍。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也在於股市准入門檻高,20多年來只有2800家公司,而社會財富快速增長,導致錢沒有地方去,流入股市後不斷增加的資金與稀缺的供應產生矛盾,導致中小創估值偏高。注冊制推出之後,可供投資者選擇的股票將大大增加,市場估值有望逐步回歸理性。

3、注冊制下的投資機會:

近期,注冊制傳聞不斷。雖暫無明確時間表,但各項事件已經暗示,注冊制的實行為期不遠。一旦實行的話,將使得創投項目推出道路更加通暢,創投公司實現投資收益加速。而二級市場已對此有所反應,周一創投板塊受注冊制消息影響大漲47%就是明顯例證。因此,在注冊制推出之前,可持續關注創投概念股。

注冊制會影響散戶嗎?

股票發行全面實行注冊制對A股的影響可能有哪些?

首先,股票的數量可能會以更快的速度擴容。在注冊制推行之前,A股的股票發行用的審核制。相比審核制來說,在注冊制下新股的發行會容易很多。

用一個比喻來說,審核制是手工化生產,而注冊制則是機械化批量生產。在保證「原料」能充足供應之下,後者的產量肯定要更大。

事實上,在全面注冊制還沒實行之前,我國的A股市場就已經成了新股發行數量最多的股票市場,而這也離不開注冊制的功勞。因為率先採用注冊制發行股票的科創板和創業板,在新股數量的增長上貢獻的力量是最多的。

然而,科創板和創業板僅僅是A股市場的兩個分支市場,而非主流市場。即便如此,這兩個分支市場的新股數量都已經超過了主流市場。可想而知,一旦全面實行注冊制發行股票,就等於是把主流市場的閘門打開了,新股發行數量想不增加都難。

當然,即便全面實行注冊制發行新股,新股的發行數量也不可能持續地增長下去。一方面是因為注冊制雖然使得股票上市更容易,但也不是誰都可以發行股票,仍然需要具備一定條件,所以當上市公司的數量達到一定程度後,符合上市條件的公司就會減少。

另一方面是因為市場容量有限,當股票數量達到市場容量的上限時,新股想要發行出去就會變得更難,新股的發行數量也就會相應減少。

股票注冊制的利弊

股票注冊制對散戶影響

1、注冊制後散戶投資更加困難,注冊制後股票價值由市場決定,投資者自己進行價值的判斷,投資操作難度增加;

2、注冊制後投資風險會更加的大,目前科創板和創業板實行注冊制,新股前五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但是五個交易日後漲跌幅限制為20%。

3、注冊制去散戶化,在注冊制情況下,比較成熟的股票市場,主要是機構投資者投資,散戶投資者極少,國內注冊制後賺錢難度增加,需要投資者越來越專業,並且市場會逐漸淘汰個人投資。

(1)瑞辛咖啡股票漲跌分析擴展閱讀。

一、注冊制股票漲跌幅限制

注冊制的科創板與創業板新股上市第一到第五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到第六日,漲跌幅限制調整為20%。

二、注冊制的特點。

1、注冊制的發行率高,通過簡化審核程序和減少審核限制縮短申請人的發行時間;

2、在注冊制下,有更多優質的企業上市,增加了市場中可以選擇的股票數量,對一些不良的現象進行一個抑制,加速市場的擴容;

3、注冊制有助於有潛力的優質企業上市,推動相關企業的融資;

4、注冊制為監管機構提供了行為界限,注冊制對監管機構的權力進行了相應限制,能有效避免過度干預的現象;

5、注冊制下信息的披露要求更加的充分;

6、注冊制促進資本市場的市場化進程。

三、發行市場和流通市場的區別

1、發行市場是證券初始發行的市場,主要是通過打新來參與的,在新股上市之前,投資者如果有新股申購額度的話,就可以在申購日當天輸入新股的代碼,進行申購;

2、流通市場就是對已經發行的股票進行一個買賣,投資者只要有股票賬戶就可以進行買賣,但是有一些特殊的,是需要滿足一些條件後才可以進行買賣

股票注冊制有四大利好,一大利空。長遠來看,注冊制將減少為權力尋租買單,減少波動,強化價值投資,這對中小投資者帶來的好處要大於其損失。

利:

一、核准制是存在制度缺陷。當一些人或部門手握"誰可以上市""誰先上市"的大權時,不可避免會引發權力尋租現象,這些權力可能會被轉化為個人利益。最終,誰為這種昂貴的"審批權力"買單絕不是上市企業,而是中小投資者。這就好比,誰為計程車的牌照,為"份子錢"買單普通乘客呀。所以,核准制隱藏著對中小投資者的"暗中掠奪"的不合理機制。如果不實施注冊制,無法談投資者保護。

二、注冊制有助於將資金引流到實體經濟,有助於"萬眾創新"。 在很多人眼中,股市僅僅是讓上市企業獲得資金支持,與其他企業無關,與經濟無關。這是因為,長期以來,因為審批制及上市難問題,A股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獨立市場,股市走牛也只是讓殼資源更搶手、更稀缺。如果實施注冊制,那就不同了。注冊制讓風投、創投有了更便捷的退出機制。有了上市預期,A股的高估值將會吸引大量的資金進入股權投資市場,進入中小微企業,投資和服務於新經濟。這種市場化的資金導流,打通股市和經濟的"任督二脈",顯然比任何政府的扶持政策更有效率。

三、讓A股由賭場向市場轉變,減少毫無意義的殼資源炒作。我們知道,核准制的結果是殼資源稀缺,而不是投資資金稀缺。其結果是,很長時間里,一堆資金圍著殼資源亂炒一通,在5000點的時候,創業板平均市盈率達到120倍以上。這其實就是賭場,我想不出這些炒作資金對經濟的任何意義。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樣的賭場中,價值投資成為空話,中小投資者大多為輸家。

四,增加市場穩定,減少大幅波動。對於上一波股災,有很多人認為是股災拖延了注冊制施行。其實不然,筆者認為是注冊制的拖延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股災。暴跌的核心原因只有一個,就是短時間內暴漲,因為泡沫。我們知道,在嚴格的核准制下,企業上市的節奏肯定跟不上杠桿資金入場的節奏。如果注冊制早點推,如果股票供應與杠桿資金入場保持更好的市場動態均衡,可能就不會短期暴漲暴跌。另外,除了核准制,T+1及漲跌停板也會助漲助停。筆者認為這都是A股長期大幅波動的根源,務必要引起重視。

弊:

因為目前的股票價格是有殼資源溢價的,也就是含有"審批權力"的價值。如果推行注冊制,部分股票,特別是中小市值股票的價格會受影響。這個原因完全可以理解。這就好比,手裡如果持有計程車牌照的人大多會反對完全市場化且無需牌照的專車。就算一點點的弊!如果沒有社會保障系統和醫療系統的完善,那也將是對弱勢散戶的屠戮!滅頂之災!

B. 美股為什麼再次大漲

Duquesne Family Office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Stanley Druckenmiller表示:「很明顯,重新開業帶來的興奮讓許多在新冠肺炎事件中遭受重創的公司得以重振旗鼓。有了美聯儲的資金,特別是疫苗,這方面的消息非常非常好。」美國非農就業崗位意外激增,也推動華爾街股市走高。

美國股市周一上漲,此前一周因對經濟重啟的樂觀情緒而大幅上漲。三大股指均漲超1%。道指收漲1.7%,納指收漲1.13%,標普指數收漲1.20%。

值得一提的是,納斯達克史上首破9900點,最高上漲至9927.13點,創盤中歷史新高,今年以來已經漲超10.6%!而道瓊斯指數從熔斷底部已經上漲了近50%,標普500距離歷史新高只差不到5%。

(2)瑞辛咖啡股票漲跌分析擴展閱讀

美聯儲擴大「主街」救助計劃

6月9日消息,美聯儲周一宣布擴大「主街」救助計劃,表示已放寬條款以允許更多的企業參與其中。

美聯儲周一表示,將降低最初規定的最低貸款額度、同時提高可借貸的最高額度,此外還將貸款償還期限延長至五年。該計劃是美聯儲為在新冠疫情引發的經濟衰退期間為小企業提供救助而努力的一部分。

根據新的指導方針,目前普通企業的最低貸款額度由此前的50萬美元下調至25萬美元,最高額度會因企業而異,但可能會從之前的2億美元增加到3億美元。

美聯儲表示,面向合格貸款人的「主街」項目將很快開放。美聯儲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在周一的公告中說:「支持中小企業使其為重新開放和僱用工人做好准備,這將有助於促進廣泛的經濟復甦。我相信我們正在做出的改變將提高該計劃在這一困難時期支持就業的能力。」

除了改變貸款規模外,美聯儲還將還款期限從四年延長到五年,並將本金償還計劃由此前的一年調整至兩年後開始。美聯儲還表示,正致力於出檯面向非營利性組織的救助計劃。

C. 阿里連跌,高盛坐不住,宣傳阿里為買入評級,什麼原因

阿里連跌,高盛評級為買入,雖然這2件事基本是緊挨著發生,但裡面牽涉的事物還是略有不同,各有不同的具體原因。

1、阿里為何連跌:阿里近期股價暴跌核心原因在於兩點,一是螞蟻集團上市被叫停,其次是全新的反壟斷指南出台。

螞蟻上市被暫緩: 這事核心是其背後的高杠桿,僅靠300億的資金就撬動了上萬億的融資,這背後暗含的風險太大了,上市後不僅僅會導致大量財富集中於馬雲朋友圈以及部分機構之手,更是存在類似次貸危機這樣的超高金融風險,一旦出問題會沖擊金融體系帶來系統性風險,甚至會影響國家經濟安全。


為此,監管層及時發布了網路小額貸款新規,不僅加強對螞蟻集團的監管,還將對所有涉及此類業務的互聯網廠商監管。這一新規將直接改變螞蟻集團現有以放貸為核心的業務,未來其業務賺錢能力會大幅下降。阿里作為螞蟻的大股東之一,顯然也將受到影響。

反壟斷指南出台: 阿里股價後續再度大幅下跌核心是反壟斷指南的出台,這份指南的影響威力將更大。直指當前電商平台上存在的各種亂象,比如殺熟、2選1、無端限制商家、VVIP等典型的不良操作手段,未來互聯網平台如果再如此操作都是違規行為,將會受到對應的懲處措施。

這種大力度的新規,將直接影響阿里這樣的電商平台,其直接的營收能力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同時在公平環境下,其和友商之間進行競爭壓力也會更大。

而與此同時,阿里目前的核心營收(佔比達到了約7~8成)仍舊來自於電商,這就意味著反壟斷指南的出台將會直接影響阿里的營收。

從資本市場角度來看,這就是極大的負面消息,阿里股價自然也就大跌了。

高盛評級為買入:事實上不僅高盛對阿里的評級為買入,還有大和、匯豐、野村、中信證券、交銀國際等機構也都是維持買入的評級。

高盛對此評級已經給出了自己的觀點,認為阿里第三季度的營收(1550.59億元,同比增長30%)符合它們的預期,低於市場預期僅1%,同時利潤高於它們的預期2%。顯然,上一季度阿里的表現符合高盛整體的預估,這時候給予買入也是非常正常的。

從上述觀點你可以發現,高盛現有評級並非完全根據當前股價而來,其更多考慮的是阿里上一季度業績而定。因此,11月阿里股價大跌並非是評級的核心因素之一,最多也只是作為參考。

此外,從當前阿里的整體情況來看,監管新規的確對其有很大的影響,但這並不代表阿里從此將徹底走向衰落,長期來看還是有較大的潛力,畢竟是國內互聯網巨頭。而且,在很多機構看來,阿里股價在高位大幅回調後倒是入場的好機會,從投資角度出發是利好。

因此,高盛等投資機構給出買入評級也就不奇怪了。

說明中國的互聯網經濟獲利最大的是 美國華爾街金融寡頭 實際上也是中國獲得融入美國領導的世界經濟體系資格的根本原因 中國不傻這么大的人口基數 想要邁入中等收入國家 不進行產業升級跟本就是痴人說夢 而中國所做的布局已經觸及歐美統治世界的根基 這種結構性根本矛盾 雙方只要有一方沒有大智慧根本解決不了 中方在所有方面極盡所能化解攤牌的可能 而西方由於 社會 發展已到極限並沒有什麼退路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在逼迫中國攤牌 因為時間在我們這邊

阿里巴巴的基礎還是相當穩健的

將近10億的消費者已經習慣在淘寶上購物

眾多品牌都把天貓當做自己第一線上品牌在運營

代表 科技 和未來的阿里雲開始盈利

菜鳥網路在今年雙十一讓快遞只有快,沒有堵。

這幾個龐大的布局,打造出了數字經濟巨人阿里巴巴。雖然,最近有些問題,但是有問題恰好也是繼續優化和升級的機會啊。

受螞蟻金服上市叫停和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關於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影響,阿里巴巴近期股價出現較大波動,以美股為例,股價從10月27日的319美元下跌到了11月13日的260.84美元,股價下挫59美元/股,整體市值縮水1596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1.05萬億元。高盛卻發布買入評級,主要出於幾點因素考慮影響。第一是高盛作為投行機構本身持有阿里股份,股價的下跌顯然也影響到高盛的權益,股價企穩回升是有利於高盛的投資收益。第二是阿里仍然有發展的空間,短期股價下挫並不能掩蓋阿里高速發展的基本面。根據最新的財報,阿里巴巴2020年7-9月實現營業收入1550.59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同比增長30%,市場預期1547.4億元人民幣。實現Non-GAAP凈利潤470.88億元,同比增長44%,市場預期385.05億元。作為一個互聯網的龐然大物,能保持30%的營收增速是非常高的,同時這些年燒錢的阿里雲在3季度保持60%的增速,根據阿里內部測算,阿里雲即將實現盈利,因此高盛作出買入評級也是合理的判斷。

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世上從來就沒有救世主,阿里不是,高盛也不是,阿里連跌,高盛宣傳阿里為買入評級,在資本市場上有這樣的雷鋒嗎? 如果能賺錢,它自己為什麼不砸鍋賣鐵去買入阿里呢?所以說高盛所謂的買入評級也不過就是一個說辭,是一個概率的問題,阿里本身該漲還得漲,該跌還得跌。

當然了,如果你買入了阿里,那麼阿里漲了,你就賺了,你不希望它跌,但是買入股票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能人家說什麼,就去做什麼,舉一個極端的例子: 別人讓你跳樓,你怎麼不去跳樓? 明白了這個道理,就知道,風險自負,那麼就沒必要聽什麼高盛或者低盛的瞎叨叨, 老話說得好,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這個事大家自己琢磨。

阿里在港交所和紐交所上市,漲跌都是市場行為, 市場和時間最不會欺騙人, 所以 人們要尊重市場,反而高盛或者低盛並不值得尊重。 如果阿里持續連跌,那麼自然有它跌的道理,作為我們散戶或者沒錢的人,就沒必要去空中接刀,接不住,就會被飛刀割了韭菜,可以讓子彈飛一會,塵埃就落定了,慢慢再決定,反正它跌下來總是好事,越跌越有價值不是?反而越漲也是風險,那麼就讓它跌唄,跌著跌著,就跌出真相或者跌出作為了,這不是我們小散要操的心。

說句不好聽的話,如果阿里那麼能賺錢,何必分享全世界?自己把股權買回來,終止上市多好。阿里創業者的財富不是阿里本身盈利得來的,而是資本市場的IPO奉獻給他們的。 當創業者和分享者不在一個利益鏈條上時候,最大的風險就產生了。聽懂的,這里需要掌聲。

螞蟻三十億滾到上萬億,馬雲確實有本事,如果螞蟻這次成功上市,萬一中國金融系統給馬雲瓦解了,十四億人民回到解放前,國家這次出手監管絕對支持,不能因一個不被監管貨款公司變相 科技 公司殘害中國金融體系

據國際律師官方消息稱,阿里巴巴因證券欺詐案已經於近日被投資者訴至法院。

據該報道稱,投資者指控阿里巴巴公司在2020年10月21日至2020年11月3日期間就公司的業務和運營狀況及發展前景進行虛假陳述,未向投資者披露以下重大不利事實。

美國證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景林資產合計持有38家美股上市公司,持股市值為31.24億美元。


具體來看,景林資產對中通快遞依然「愛得深沉」,三季度加倉近500萬股,至三季度末持股市值接近30億元人民幣。另外,阿里巴巴遭到景林大舉減持,愛奇藝、攜程則被清倉。

高盛發表研究報告指,予阿里巴巴H股(09988)目標價352港元,評級「買入」,並列入「確信買入」名單。

報告指出,今年雙十一的創新包括將數字生活服務首次加入購物節,不僅提供支付服務,還通過餓了么、飛豬及大麥等提供本地生活服務。

另外,阿里又將房屋和 汽車 列為新類別,以呼應早前推出的天貓好房;又推出互動 娛樂 活動「超級星秀貓」,分享總計200億元的補貼。

11月1日開始的111分鍾內,有超過100個品牌的GMV超過1億元,其中大部分是化妝品和3C家電品牌;而農業產品的GMV則按年升32%,當中有3000項農業產品取得3位數字增幅。

C2M(客戶對工廠)產品GMV按年升17倍;超過1800個新品牌的GMV超過去年11月11日,當中94個新品牌GMV按年增長10倍。

最終雙雙11落幕,從累計下單金額來看:天貓4982億 ,京東2715億,兩大電商巨頭的競爭又以天貓完勝。


似乎人們已經忘記了螞蟻 科技 上市夭折的事情,沉浸在銷售額帶來的狂歡之中,然而事實上風險就是這樣一步步的發生。

11月16日,在今天舉辦的「格隆匯·全球投資嘉年華·2020」活動中,中國 社會 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教授劉煜輝表示,前段時間證監會開會,重申堅守科創板定位,支持和鼓勵「硬 科技 」企業上市的潛台詞是:螞蟻集團不可能在中國上市了。

換句話來說當前阿里巴巴只能在美國進行交易,高盛發出買入評級,或許有他自身有苦難言的一面。

這或許也是資本市場的一種新的玩法,但是根據當前阿里巴巴股價走勢來看已經進入窮途末路的姿態。

截至目前阿里巴巴美股上市股價從最高點下跌幅度接近19%,遭到美國投資者集體訴訟,似乎又看到了前期瑞幸咖啡的影子。


目前,阿里美股股價為260.84美元,其總市值為7057.38億美元,與2020年10月期間319美元的股價相比,跌幅達18.5%。

以社長當前對股市行情的判斷來看,高盛此次發出阿里巴巴買入評級並不可信,或許是為了利益集團解套准備,並重新設定了另一個圈套。

【阿里連跌,高盛坐不住,宣傳阿里為買入評級?這是怎麼回事】

阿里巴巴最近確實有壓力,一方面是因為螞蟻金服推遲上市,這對於阿里巴巴的估值一定是產生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另外一方面是市場監管總局11月10日就《關於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在規范了市場的同時,也對阿里巴巴造成了影響,所以阿里巴巴的市值造成了跌落。

其實,高勝最早投資阿里巴巴,【1999年,第一筆500萬美元投資】所以對於阿里巴巴的認可度實際上還是非常高的,雖然說阿里巴巴目前市值有所跌落,但是在高盛看來其實並不影響阿里巴巴的投資,

我們現在了解一下什麼是股票評級? 它是指通過對發行公司的財務潛力和管理能力進行評價從而對有升值可能的股票給予高的評級的行為。所以買入評級,就是給阿里巴巴適合買入程度的評級行為!

高盛發表研究報告,對阿里巴巴評級為「買入」,予目標價350港元。我覺得這種評級實際上是為了安投資者的心,同樣也說明了高盛對於阿里巴巴的重視程度。

雖然說現在規范了市場,防止了壟斷,但是對於阿里巴巴來說其實是好事,在如今的市場中,如果一味保持高水準,其實對於投資者是非常不利的。

螞蟻金服為什麼推遲上市?在我們看來就是因為考慮到對於投資者的利益。 如果螞蟻金服真的上市之後,造成了最大的IPO,可能會對於部分的投資者帶來短期的收益,但是對於股市可能會造成一定的動盪。

所以,我們會發現,目前的阿里巴巴雖然說在市值上有所跌落,但是它所擁有的優勢也是一般的企業所不能比擬的,而且投資者對於阿里巴巴還是相對認同的,這種認同也就導致了阿里巴巴的評級,依然會被評為買入評級。

高盛反對中國金融國企一家獨大,龔斷市場,所以支持阿里。

這就是問題所在。

因為阿里是家好公司。

D. 中概股雪崩,史上最大的單日虧損

過去一周,雖然A股的抱團股在暴跌之後開始有止跌企穩反彈的跡象,然而大洋彼岸的中概股卻遭到了血洗。

根據一些媒體統計,美股市值前20的中概股在過去一周累計蒸發了1873億美元,折算成人民幣都1.2萬億元。

單純看數據我們可能還沒有直觀的感受。

比如騰訊音樂的走勢。

網路的走勢。

愛奇藝的走勢。

從上圖可以看到,這些熱門中概股上周的走勢普遍特點就是,前期一直漲,但連著3天暴跌,有的甚至3天直接腰斬跌了一半。

大家可能會有一個感受,就是這些中概股的走勢,跟A股抱團股春節前後的走勢很相似。

春節前一直漲,春節後就連續暴跌大半個月。

區別是A股因為有10%的漲跌幅限制,所以是大半個月持續下跌,普遍跌了超過30%,也有跌了一半的極端走勢。

而美股因為沒有漲跌幅限制,所以碰到這種崩盤式走法,直接3天就跌去一半,是一步到位。

我之前在分析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漲,以及A股抱團股下跌的時候,曾經跟大家分析過這樣一種可能性。

那就是,這是雙方這種金融戰攻勢所造成的結果。

也就是A股抱團股如此極端下跌,是美國這些外資,勾連場內一些內資,來對我們金融市場進行攻擊。

這本來也只是某種可能性的猜測,並不一定如此。。

不過在A股抱團股崩盤式走完後沒多久,大洋彼岸的美股里的中概股也出現這樣的極端崩盤式走法,那這還是巧合嗎?

雖然媒體今天報道披露,本次中概股雪崩走勢里,損失最大的是一個韓國人管理的基金。

但這只是公開數據披露的明面上的損失里能找到的最大單一實體,究竟誰才是本次中概股雪崩的砸盤元兇,目前還不得而知。

不過,雖然不知道具體誰是資金面的砸盤元兇,但毫無疑問美國才是主導這次中概股雪崩的真正兇手,因為導致這一波中概股大幅度下跌的,就是美國近期出台的一個法案。

3月24日美國SEC通過了《外國公司問責法案》最終修正案。

而就是在這一天,騰訊音樂大跌27%、唯品會跌21%,愛奇藝跌20%,小鵬 汽車 跌15%,理想 汽車 跌13%,迅雷跌12%……

也是從這一天開始,中概股開啟連續3天大跌的走勢。

所以,我們即使先不考慮是誰在集中砸盤的情況下,基本也可以推導出一個明面上合理的一個脈絡。

美國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引發中概股拋售潮,導致市場資金出現集中踩踏。

在踩踏過程中,一些基金出現高杠桿運行的風險放大現象,進一步加劇踩踏。

最終一位韓國人管理的明星基金在周五齣現爆倉,導致市場出現天量砸盤,創下罕見的成交量,進而讓中概股里出現一批短短3天就跌去一半的走勢。

並且再這位韓國人管理的基金爆倉後,中概股在上周五才出現探底回升的走勢,出現一波反彈。

在不做進一步猜測的情況下,基本上這就是整個事情的明面脈絡。

即使是公開的事情,毫無疑問美國通過的《外國公司問責法案》是這場中概股暴跌的元兇。

那麼我們先來看看這個《外國公司問責法案》。

在去年瑞幸咖啡財務造假的事情轟動美國資本市場後,當時特朗普政府是迅速提出《外國公司問責法案》。

去年5月份,美國參議院是通過了《外國公司問責法案》,並且特朗普是在去年12月18日簽署了該法案。

之後,《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的最終修正案在今年3月24日才被美國SEC正式通過。

所以這個《外國公司問責法案》仍然是特朗普遺留下來的中美關系的負面資產之一,就是奔著破壞關系來的。

《外國公司問責法案》之所以威力這么大,因為裡面內容規定,若美國PCAOB(美國會計監督委員會)連續3年無法對在美上市外國公司進行審計核查,公司也無法證明其不受外國政府控制,可能被要求退市。

這個法案的懲罰力度,就是可以按照其認定的標准,讓特定企業強制從美股市場里退市。

可能有的人認為,既然要在美股上市,那麼接受美國會計監督委員會審計也很正常吧,特別是瑞幸咖啡造假的事情出來後,這樣的聲音也挺多的。

然而問題在於,不同國家的公司,要接受哪家會計公司審計本來應該是企業自身的自由,美國現在要求在美國上市的公司都要接受美國會計監督委員會的審計,本就是比較霸道的事情。

而且最關鍵,這跟我國的法律是有沖突的,涉及到執法權的問題。

此外,最關鍵是在去年7月13日,特朗普政府計劃單方面終止我們和PCAOB簽署的執法合作備忘錄,這意味著進一步打擊美國信披規定下的中概股。

除此之外,這份法案最險惡的地方,就是要求在美股上市的企業證明其不受外國政府控制,並且這也給美國這種「主觀認定」的空間,也就是美國可以單方面認定某個企業是外國政府控制的,就不允許其在美股上市。這給了美國很大這種主觀惡意發揮的空間。

所以這個法案首先最直接打擊的就是在美股上市的國企,而對其他中概股的影響本來照理說應該也沒那麼大。

然而,從過去幾天中概股的崩盤走勢看,市場的解讀似乎要顯得更加悲觀。

市場這種崩盤式走法,完全就是把這些中概股都當作潛在退市對象,才會走得如此極端。

雖然明面上消息沒有表明,中概股可能出現大面積退市的現象。

然而,場內大資金總是先知先覺的,總有一些「聰明資金」是消息比較靈通的。

所以當前中概股這種崩盤式走法,確實已經是某種「金融戰」的表現形式結果。

(2)進一步猜測

我們再來做進一步的猜測。

如果我們把當前中概股的崩盤式走法,只是市場資金自發因為《外國公司問責法案》這個利空而出現的踩踏式崩盤下跌。

但這樣一種說法,解釋不了幾個疑點。

1、《外國公司問責法案》是去年5月份就提出的,並且再去年12月就被特朗普簽署的,其內容早就被人們廣泛所知。照理說,這樣一個大家早有預期的事情,應該產生不了這么大的效果。

去年12月份《外國公司問責法案》被特朗普簽署的時候,也沒看到有中概股出現這樣崩盤式下跌,反而出現大幅度上漲。

2、基金踩踏,出現多殺多走勢,只能是一個結果,而不是原因。也就是只有股價連續大幅度下跌後,才會出現基金爆倉而出現踩踏式崩盤。這屬於火上澆油,但不能把股價一開始大跌的原因,歸結於基金踩踏,或者場內大戶爆倉。

3、找不到最早集中砸盤的神秘資金元兇。

按照美股以往經常出現的一些操作套路來說,通常都是場內資金會利用一些消息面的信息,來對股市做人為操控,屬於資金和消息面的配合。

所以,中概股這次慘遭血洗,除了消息面上的誘因之外,也必然是有場內大資金集中砸盤,才能出現這樣極端走勢的結果。

那麼究竟是誰砸盤呢?

(3)誰在砸盤

下面這個報道,有提到一些關於誰在砸盤的信息。

這篇報道引用彭博和金融時報的一些報道稱,在周五美股開盤之前,市場就有傳言稱一股龐大的拋售資金集中攻擊美國的中概股,這些神秘拋售的資金總額高達190億美元,上千億人民幣。

其中僅僅高盛一家,就賣了105億美元。

當然,不能這樣就說是高盛在砸盤,因為高盛只是作為一個通道,據說是因為周三和周四兩天中概股普遍跌了30%後,有大量這種基金出現大面積爆倉,需要被強平,所以周五中概股才創下一個成交天量。

也就是被強平的這些基金,很多是通過高盛來進行拋售的。

然而問題在於,這篇報道也只是說明周五這種成交天量的來源,但並沒有說明周三和周四這波下跌開始之始,究竟誰是最早在集中砸盤的,這個我是沒有看到有相關報道。

但不管是誰在砸盤,既然是在美國市場,那肯定是美國大資本是最早集中砸盤的,這個想都不用想。

A股的抱團股崩盤式下跌,因為外資還能勾連一些內資,有這些金融木馬當掩護,所以一說起外資在砸盤抱團股,還比較有爭議,很多人不信。

但在美股市場里,中概股這樣崩盤式下跌,砸盤的肯定是美國大資本,這個是毫無疑問的。

在這次暴跌之前,中概股在過去一年裡,普遍都出現大幅度上漲,有的甚至漲了好幾倍,本來就有龐大的獲利籌碼,所以一些大資本砸盤起來,絲毫不手軟。

這種惡意大幅度拉漲形成泡沫化資產,然後藉助利空消息來集中砸盤收割韭菜。

這樣的收割手法,其實跟A股里的抱團股是一模一樣的。

(3)受害者

本次中概股遭血洗,最大的受害者自然是上市公司自己還有一直持有的股東和投資者們。

本文開頭所列舉的,市值最大的前20家中概股,過去一周就蒸發了1.2萬億元的財富,這其中包括上市公司自己,還有上市公司的股東們。

在暴跌前把股票賣掉,或者暴跌第一天就參與集中砸盤的資金,才能把過去這一年暴漲的利潤給賺走。

大大小小的受害者很多,不過今天被媒體廣為報道的時一名韓國人。

這名韓國人叫做Bill Hwang,他也是一名比較有名的基金經理,他以前是老虎證券的亞洲基金創始人。

2010年,Bill Hwang就曾經因為涉嫌內幕交易,被禁止在港股交易。

後來Bill Hwang就在2012年轉戰美股,並以2億美元的自有資金創立自己的基金,隨後只用了8年的時間,Bill Hwang就將其規模擴大到了150億美元。

Bill Hwang是一個激進的杠桿愛好者,一般都是用五倍杠桿在常態化操作,也就是他管理的150億美元的基金,影響著750億美元的市場資金,已經算是體量比較大的一家基金。

然而成也蕭何敗蕭何。

Bill Hwang靠杠桿積累了大量財富後,卻也因為杠桿而一夜爆倉,血本無歸。

本來Bill Hwang在這次中概股暴跌之前,今年因為高杠桿運作,已經有了200%的收益率。

但他並沒有選擇落袋為安來獲利了結,而是選擇繼續高杠桿運行。

然而他重倉的股包括網路、唯品會、騰訊音樂,都是本次暴跌的個股。

除此之外,他還重倉ViacomCBS與Discovery,這兩只非中概股。

而由於Bill Hwang爆倉,ViacomCBS與Discovery這兩只非中概股的純美股,也在最近這3天出現跟中概股一致的暴跌走勢。

Bill Hwang也因為150億美元的資金被一夜強平爆倉,被人們稱為史上單一個體單日虧損最多的人。

不過嚴格來說,他並不是一天虧了150億美元,是3天虧了150億美元,當然,這也是相當多了。

然而,今天報道Bill Hwang的很多外媒,我覺得有點問題。

那就是他們居然把本次中概股砸盤的元兇,把這個黑鍋扣在了Bill Hwang身上。

我覺得這是比較滑稽的甩鍋。

你們見過哪個收割韭菜的大資金,砸盤把自己給砸死的?

Bill Hwang是屬於被收割掉的超級大韭菜,屬於被砸死的對象。

至於誰砸死他的,其實才是真正導致這波中概股暴跌的元兇。

回到本文開頭的結論,雖然我們基於信息的不對等,沒辦法知道在3月24日集中砸盤的這個華爾街大資金究竟都有誰。

但毫無疑問,主導推動《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出來的美國政府才是真正血洗中概股的幕後元兇。

而且發生在美股市場上的事情,多多少少基本都會扯到那些華爾街大資本身上,隨便砸個石頭下去,沒有一個資本的屁股是干凈的。

這就是美國有組織、有預謀、有目標的一次針對中概股的血洗劫掠行為,將其引申出來,我們春節後的A股抱團股閃崩走勢,這些華爾街之狼的嫌疑毫無疑問就更大了。

如果我們把視野和格局再放到更高的位置,從當前中美兩國的博弈里去分析的話,就會發現,過去一周針對中概股的血洗,實際上只是中美兩國過去一周激烈博弈交鋒中的一環。

也是我們上周五在阿拉斯加跟美國攤牌式會談之後,雙方更加激烈針鋒相對的其中一個戰場。

所以我是一直說,在當前這個多事之秋,我們一定不要貿然去在雙方激烈交鋒的戰場上隨便晃悠,不然是很容易變成炮灰的。

美股的這些中概股,其實是有很多國內的散戶購買,並且有一些這種追蹤美股的國內基金也是因此損失慘重。

這都是這場宏觀戰場上,被當成炮灰給收割走的。

所以為了我們自己的財富安全,為我們自己的錢包負責,我還是建議大家近期做這種投資決策的時候,還是能夠把風險意識放在第一位,謹言慎行、三思而後行,謀定而後動。

這樣才能避免自己成為炮灰,才有機會成為守株待兔的獵手。

本文來源於「大白話時事」。

作者:星話大白。

我每天都會寫分析文章,歡迎關注!

E. 又一家新勢力市值1000億,別讓資本泡沫毀了新能源

新勢力車企同質化嚴重,多數企業沒有真正的創新只是盲目的跟風。

不難發現,資本泡沫下的造車新勢力,都在負重前行,對初創車企來說,「擠泡沫,抓痛點」或是唯一的出路。要想在優勝劣汰的市場環境中存活,只有腳踏實地、修煉內功、穩中求進,找到更好商業化落地的途徑,更好地服務用戶,才是真正的「捷徑」。

文|葫鹿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熱點內容
動態市盈率和靜態市盈率不一樣 發布:2025-01-11 09:39:10 瀏覽:838
海爾集團股票走勢趨勢分析 發布:2025-01-11 09:30:07 瀏覽:382
股票配資炒股該如何止損 發布:2025-01-11 09:28:39 瀏覽:457
華神集團封漲停 發布:2025-01-11 09:23:34 瀏覽:305
騰訊股票網上開戶方法 發布:2025-01-11 09:15:48 瀏覽:90
美股交易當天買賣 發布:2025-01-11 09:15:45 瀏覽:340
股票軟體評論特殊字眼 發布:2025-01-11 09:10:15 瀏覽:757
美股交易賬戶類型 發布:2025-01-11 09:02:38 瀏覽:258
太平鳥集團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買 發布:2025-01-11 08:53:26 瀏覽:330
中國股市一共來了幾次牛市 發布:2025-01-11 08:53:22 瀏覽: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