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費用分析案例分析
Ⅰ 藍田股份案例分析
審計案例分析期末論文
藍田股份財務造假案例分析
一、案例回顧
藍田股份作為一家從農業為主的綜合性經營企業,自1996年6月上市以來一直保持了業績優良高速成長的特性。1996~2000年,藍田在財務數據上一直保持著神奇的增長速度。總資產規模從上市前的2.66億元發展到2000年末的28.38億元,增長了10倍,歷年年報的業績都在每股0.60元以上,最高達到1.15元。即使遭遇了1998年特大洪災以後,每股收益也達到了不可思議的0.81元,創造了中國農業企業罕見的「藍田神話」,被稱作是「中國農業第一股」 然而在2001年10月26日,劉姝威在《金融內參》上發表一篇600多字的文章《應立即停止對藍田股份發放貸款》,文章稱「藍田股份已經成為一個空殼,已經沒有任何創造現金流量的能力,也沒有收入來源」、「藍田股份完全依靠銀行貸款維持運轉。」文章提示:「為了避免遭受嚴重的壞賬損失,我建議銀行盡快收回對藍田股份的貸款。」她在對藍田的資產結構、現金流情況和償債能力做了詳盡分析後,得出的結論是藍田業績有驚人的虛假成分,公司已經無力歸還20億元貸款。
此文揭露了藍田的造假丑聞,此後藍田貸款資金鏈條斷裂;2002年1月,因涉嫌提供虛假財務信息,董事長保田等10名中高層管理人員被拘傳接受調查2002年1月23日藍田股份全線跌停,以5.89元收盤。
二、藍田公司簡介
1. 簡介
公司於1992年成立,是一家傳統的農業和食品加工企業為主的綜合性經營加工企業。涉及農副產品的種植、加工、銷售、制葯,餐飲住宿,房屋開發等相關產業。
一直以來是一支公認的老牌優質股。據資料顯示:藍田股份1996年股本為
9696萬股,2000年底擴張到4.46億股,股本擴張了360%;主營業務收入從4.68億元大幅增長到18.4億元,凈利潤從0.593億元快速增長到令人難以置信的4.32億元。1996~2000年,藍田在財務數據上一直保持著神奇的增長速度。總資產規模從上市前的2.66億元發展到2000年末的28.38億元,增長了10倍,歷年年報的業績都在每股0.60元以上,最高達到1.15元。即使遭遇了1998年特大洪災以後,每股收益也達到了不可思議的0.81元,創造了中國農業企業罕見的「藍田神話」,被稱作是「中國農業第一股」。
2. 大事記
1996年5月,在上交所上市
1999年10月,證監會處罰公司數項上市違規行為
2001年11月,劉姝威在《金融內參》發表600字短文,此後藍田資金鏈開始斷裂
2002年1月,涉嫌提供虛假財務信息,董事長保田等10名中高層管理人員被拘傳接受調查
2002年3月,公司實行特別處理,股票簡稱變更為「ST生態」
2002年5月,因連續3年虧損,暫停上市
三、 審查過程及情況
1. 審查過程及處罰情況
1.1 審查過程
2001年10月26日,中央財經大學研究員劉姝威在一份內部刊物上發表文章,呼籲「應立即停止對藍田股份發放貸款」,引起銀行高層的關注。不久,相關銀行即停止對藍田發放新的貸款。
2001年11月,臨時股東大會通過了出售北京藍田園國際高科技農業有限公司80%股權、出售野藕汁生產線、彩色印鐵制罐生產線及其相關廠房、存貨等資產給中國藍田總公司,並更名為湖北生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議案。
2001年12月13日,藍田公司起訴劉氏。湖北省洪湖市人民法院向劉下達了《應
訴通知書》,稱「湖北藍田股份公司訴劉姝威侵害名譽權案」將於2002年1月23日開庭,要求劉作為被告出庭。
2002年1月12日,生態農業董事會發布公告,公司因涉嫌提供虛假財務信息,董事長保田、董事總會計師黎洪福、董事會秘書王意玲及7名中層管理人員被公安機關拘傳接受調查。
2002年1月22日,湖北生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召開2002年第一次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決議,委託肖純林董事代理行使公司章程賦予的董事長職權,並聘請湖北中正會計師事務所為財務審計機構。
1.2 處罰情況
(1)對公司處以警告並罰款100萬元;
(2)對招股說明書含有虛假內容負有直接責任的公司董事趙琰璋、吳惠昌、王
煥成分別處以警告,並各罰款5萬元。
(3)藍田公司董事會依照法定程序撤銷瞿兆玉公司董事長職務。藍田公司和瞿
兆玉、趙琰璋、吳惠昌、王煥成應自收到本處罰決定之日起15日內,將罰款匯交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開戶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北京城建支行月壇南街分理處,帳號2610044690,由該銀行直接上繳國庫),並將付款憑證復印件送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稽查局執行監督處。
(4)2005年9月19日,農業部財務司原司長、總經濟師孫鶴齡因違紀被開除
黨籍。其具體違紀行為是:「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在幫助某股份公司上市後,違反規定,為女兒購買該股份內部職工股獲取巨額非法利益。」
2. 造假情況
2.1 虛構應收賬款數額
藍田股份去年主營業務收入 18.4 億元,而應收賬款僅 857萬元。公司方面稱,由於公司基地地處洪湖市瞿家灣鎮,占公司產品 70%的水產品在養殖基地現場成交,上門提貨的客戶中個體比重大,當地銀行沒有開通全國聯行業務,客戶辦理銀行電匯或銀行匯票結算貨款業務,必須繞道70公里去洪湖市區辦理,故採用
主營業務收入主要靠現金交易完成。稍懂財會知識的人士,勢必對藍田股份
2.2 虛增固定資產
在股票發行申報材料中,偽造有關批復和土地證,虛增公司無形資產1100萬元;偽造三個銀行賬戶1995年12月的銀行對賬單,虛增銀行存款2770萬元;將公司公開發行前的總股本的8370萬股改為6696萬股,虛減總股本,提高每股收益。2000年固定資產占資產百分比高於同業平均值1倍多,在產品占存貨百分比高於同業平均值1倍,在產品絕對值高於同業平均值3倍。僅從固定資產來看,無論是從規模還是增長率來看都明顯偏高,藍田自上市以來所有的募集 資金、新增借款和盈利幾乎全部變成了固定資產。而流動比率是0.77速動比 率是0.35,凈營運資金是1.3億,這暴露出藍田無力償還到期流動負債。
2.3 虛造存貨價值
在藍田公司的財務報表中,存貨價值從1999年的2.6億增加至2001年的4.4億。除去飲料這一可明確計量部分,該公司另一重要產品——水產養殖,由於在魚塘里,我們無法獲知其實際的品種、數量和重量,20 萬畝水面到底裝了多少魚和其它水產品?沒有人能說清楚,那這一部分的存貨價值如何計算得來?
從圖中可以看出,在藍田股份2000年存貨中,在產品占存貨的82%。由於藍田股份的主營產品是農副水產品和飲料。農副水產品和飲料的存貨不容易保存,一旦產品滯銷或存貨腐爛變質,將造成巨大損失,所以其存貨結構是其調查重點。
2.4 利用「資本運營」圈錢
藍田公司上述造假的終極目的就是為了在資本市場上營造一個公司盈利豐厚,運營蒸蒸日上的局面,從而吸引廣大投資者踴躍購買其股票,聚集資本,達到為少數人牟利的目的。因為在這些少數人眼中,建立這樣一個公司的目的就是為了打造一個「殼」去資本市場大把圈錢,而不是真正把公司打造成一個實實在在的實體。
2.5 虛構收入與利潤
藍田股份2000年主營收入是18億元,2001年上半年是8億元。也就是說,每個月收入是1.5億元,藍田股份增值稅率是13%-17%,營業稅率是5%,可是它一個月只要提4萬元的營業稅和28萬元的增殖稅,這樣的納稅額比一家年收入5000萬元的企業還少,而藍田是18億元,所應繳納稅額大大不符。
此外,藍田股份披露的和藍田總公司的野藕汁結算價格為46.8元/箱(24罐)(其中野蓮汁為46.8元每箱,野藕汁為44.2元每箱)。按照市場上常見的藍田野蓮汁、野藕汁包裝估算,假設每3罐野蓮汁、野藕汁為1公斤(每罐藍田飲料為350ML),大概每公斤飲料藍田股份獲得5.85元的銷售額。按上述的計算,每公斤飲料實現利潤2.42元。如果按照33%的所得稅,藍田股份每公斤飲料實現的
2.42元凈利潤(稅後)至少需要2.42/0.67=3.61元的所得,也就是說藍田股份靠每公斤5.85元的銷售額至少實現了3.61元的利潤,利潤率為61.71%,在競爭激烈的飲料行業能夠實現這種利潤嗎?此外,據有關報道稱,藍田股份在精養魚塘推行高密度魚鴨配套養殖技術,每畝平均產成魚由 350 公斤提高到 1000 公斤,加上養鴨收入,每畝平均收入由 1400 元提高到近萬元,養殖成本降低 20% 。而同樣是在湖北養魚,去年上市的武昌魚在招股說明書中稱,公司 6.5 萬畝魚塘的武昌魚,養殖收入每年五六千萬元,單畝產值不足 1000 元。通過所謂高科技飼養,其公司養殖利潤為同行業的10至20倍,甚至達30倍之高。
3. 審計失敗
3.1 審計師
藍田股份一直是原沈陽會計師事務所以及其改制以後的沈陽華倫會計師事務所的忠實客戶。直到2001年度年報審計時沈陽華倫因黎明股份以及其他原因沒有通過2001年度年檢、不能繼續執行證券業務審計時為止。2002年初,藍田股份擬聘請湖北中正會計師事務所為審計師,但因中正所正在協助公安機關審計藍田的財務資料,轉聘武漢眾環會計師事務所。
3.2 審計意見匯總表
1993-1997 沈陽 無保留
1998-2000 沈陽華倫 無保留
2001 武漢眾環 無法表示
2002(中期) 武漢眾環 否定
3.3 審計失敗
1999年中國證監會認定,藍田股份1995年虛增2770萬元銀行存款,以達到虛增資產總額的目的,而原沈陽會計師事務所未能發現和指出,發表了無保留意見。通過武漢眾環會計師事務所2001年度的無法表示意見和2002年中期的否定意見可以發現藍田財務造假的大致輪廓:內部控制失效,多套賬,賬外負債,難以確認的收入和資產,內部交易沒有抵消,可能面臨重大減值的應收款項。
3.4 審計困難
藍田股份大量的交易是通過現金交易進行的,採取了「坐收坐支」的辦法,審計師難以從收款的角度驗證收入的真實性,而對面積達300餘畝的洪湖裡的水產品存貨進行盤點,也極其困難;需要作為重點審計領域的固定資產,不是熟知的房屋建築物、機器設備等,而是相當大的部分投入在了水、土改造方面;為審計師確認固定資產的存在性和價值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四、原因分析及建議
1. 原因
1.1 內部原因
1.1.1 經營管理不善、法制觀念淡薄,導致其業績不佳
藍田造假丑聞曝光之前,曾經是中國股市中的一面紅旗,但令人惋惜的是,藍田所謂的高業績均來自於種種虛幻神話和財務包裝。我們知道,光靠造假過日子是不行的。企業要發展,求生存,其根本出路在於謹慎投資和合法經營。起初,藍田上市時曾經募集了兩個多億的資金,公司高層應該適時實施正確的投資戰略,以引導企業步入健康發展的軌道,但是,事與願違,藍田的管理高層並未真正從這方面去考慮問題。一方面,公司的董事長一言九鼎,擅自將藍田交給了一個不懂業務和素質不高的人掌管;另一方面,公司在缺乏明確的投資戰略的情形下盲目擴張。而藍田的失敗,究其原因,主要是公司管理高層的法制觀念極其淡薄,經營管理存在諸多問題,他們在公司業績不佳的困難時期,不是從強化公司管理內涵來著手想辦法、求對策,而是視國家法律法規為兒戲,公然造假,知法犯法,炮製了所謂「金鴨子」、「野蓮汁野藕汁」和「無氧魚」的動人故事,企望靠騙取
貸款來過日子。藍田的公司治理機制失靈,盲目投資、管理不善,致使其主業萎縮,最終誤入歧途,一敗塗地。
1.1.2 會計人員應當恪守職業道德,保持職業操守
從會計的角度而言,其實藍田公司造假不是公司或其他相關部門會計標准和會計人員的專業水平問題,而是在實際工作中的職業道德和操守問題。在藍田公司中會計人員或者屈從上級壓力,或者直接參與造假,根本忘記了作為一名會計人應有的「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此外,在該公司為達到造假的目的沒有建立應有的財會人員管理與獎懲、准入和退出實施機制。
1.2 外部原因
1.2.1對上市公司違法行為的司法介入滯後。
藍田股份1999年被查出上市時存在嚴重的造假行為,涉及偽造有關批復和土地證,虛增公司無形資產,偽造銀行賬戶,以及「壓縮」公司公開發行前的總股本等違法行為。對此,藍田股份只是被警告並罰款100萬元,瞿兆玉也只是被處以警告並罰款10萬元。記者在本報1999年11月3日刊登的《藍田造假怎麼罰?》一文中指出,「藍田股份造假的數額之大已屬嚴重的經濟犯罪,假若對這種『包裝』行為打擊不力的話,必然還會出現『後繼』者」。孰料「後繼」者竟然是藍田股份的高管,在市場對這家公司極其敏感的背景下,利潤造假仍無休止地繼續。要知道藍田股份上市時存在的多項違法行為,早已經觸犯《刑法》,構成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有關責任人是應該蹲監獄的。就說偽造銀行對賬單虛增銀行存款2770萬元,按《刑法》第177條規定,偽造、變造金融票證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藍田股份上市時造假行為涉案數額巨大,對有關責任人追究刑事責任不為過。如果1999年在監管部門給予行政處罰後就把藍田案移送檢察院,司法介入及時有效的話,藍田股份的利潤造假行為不會直至今日才被曝光。可見,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等於姑息養奸,對上市公司違法行為的司法介入不能再姍姍來遲。
1.2.2 控股股東信息披露盲點多。
評價資本市場效率的強弱,信息的有效性是一個重要指標。而藍田股份能夠長期造假未被發現,屢遭輿論質疑都有驚無險,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信息披露制度的缺陷。無法讓中小股東認識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及動態掌握控股股東的經營風險,是現行信息披露制度的一大盲點。藍田股份把許多費用因素往中國藍田總公司身上一推,使本該早就暴露的問題得以體面地遮掩。藍田案發說明針對控股股東的信息披露不足,勢必使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質量大打折扣。藍田股份與中國藍田總公司控制的「大藍田」究竟是怎樣的關系?「大藍田」的財務現狀如何?這些都應該在市場上公開披露。而在相關信息不透明之前,誰也說不清楚「大藍田」會給藍田股份帶來多少或有風險,及或有風險是否會導致藍田股份退市、破產。另外,若信息披露更有效,藍田股份幾乎演變成家族企業也不至於到最後才暴露真相。
1.2.3會計職業獨立性缺乏,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教育不足。
目前企業的會計人員是受聘、受雇於其所在公司的職員,公司老闆對會計人員擁有絕對的領導權和支配權,當會計人員與老闆發生道德沖突時,會計人員則面臨著堅持原則、堅守職業道德就可能被辭退失業的痛苦選擇。此外,本案中藍田的財務會計人員受管理層逼迫,為保住飯碗編造虛假會計信息的行為,反映了會計人員受不良思想和價值觀念等影響,在利益的誘惑下,喪失了職業道德,為了個人私利參與會計作假或貪污舞弊,自身道德素質偏低的現狀。而在外部財會審計上,由於審計人員素質或審計部門受制於地方經濟發展需要等種種原因也未能做到及時發現問題或及時披露所發現的問題,其中所暴露的會計師獨立性問題是一世界性難題,要解決也是任重而道遠。
2.建議
2.1加強公司內部控制,建立內部制衡機制。
提高公司管理層對於內部控制的認知度,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此外,完善企業組織結構,形成科學的決策機制、執行機制、和監督機制。最後,要優化董事會人員結構,改善董事會成員的知識結構,公司重大決策應由董事會投票表決決定。市場競爭是十分激烈的,一家公司如果不及時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機制,
強化公司內涵,終究會被市場淘汰。
2.2 建立以誠信為前提的市場經濟體制。
誠信的經濟市場才能給人民安全感,從而拉動消費,推動這個市場的經濟進步和發展。強化社會強勢集團的誠信教育,包括上市公司的管理層、會計人員以及能夠控制上市公司管理層的政府官員、中介機構,使得誠信觀念深入人心,杜絕其成為會計舞弊的製造者和幫凶,從根本上扼殺非法經營活動的毒苗。同時,作為地方政府,應該正確處理與企業之間的關系,避免過多地干預企業行為,以保證其正確的發展方向。
2.3 重視會計人員的誠信道德教育,提高會計人員素質。
加強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要求會計人員要愛崗敬業,依法辦事,堅持原則,實事求是,客觀公正,保守商業秘密。改造會計人員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而提高會計人員的思想境界,使會計從業人員形成嚴謹的工作作風,教育會計人員應「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注6)樹立「誠信會計」的良好形象。通過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會計人員能以良好的職業道德約束自己的行為,將誠實守信的道德意識轉化成自覺的行動,「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為行動准則,營造良好誠信的社會氛圍。另外會計人員還需要不斷充電,回爐,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加強會計基礎工作,這樣才能確切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為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提供前提條件。
在任何時候,我們對上市公司的監管工作決不能放鬆,尤其是作為證券市場「守護神」的中國注冊會計師,要敢於堅持原則,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態度,以減少審計失當的風險。同時,各會計師事務所應該不斷健全其質量控制機制,不斷提高注冊會計師的執業能力和道德水準,以保證我國證券市場的健康運行。
2.4 不斷建立和完善健全的法律制度,加強執法力度。
經濟的活動的復雜性對相關的法律制度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健全的法律制度是保障經濟活動正常進行的根本。健全的法律制度也是建立誠信的金融市場的前提。只有切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加大處罰和執行力度,提高公司財務造假成本,增加中介機構違規風險,形成經濟預期公正,才能財務
造假行為的發生。同時加強法制教育,促使會計人員形成正確的道德判斷、道德選擇和道德評價模式,從而自覺地調節自己的行為。
2.5 加強社會監督與評價機制,發揮社會力量。
從有關會計誠信現狀來看,加快建立社會信用監督體系,是我國目前迫切要完成的大事。有一則小故事,頗有意味:一位留學生在國外乘公共汽車逃票,當時並沒有對他罰款,他自以為洋洋得意,誰料畢業找工作時才發現已被記錄在案,雖然學習成績優秀,求職卻遇到障礙。他因小失大,後悔不及。這則故事令人回味,也令人深思„我們是不是可以借鑒國外經驗,結合本國現實情況,用規模先進的信息資料庫記錄大量企業與個人的資金往來與商品交易的種種資料,提供客戶查詢,一旦有不良信用的記錄,在工商注冊、銀行貸款、消費貸款、個人信用卡服務以及人才聘用等,將受到制約。相反,為鼓勵獲得守信等級高的企業將可優先獲得發行股票和銀行貸款等各項優惠條件。用完善的會計信用制度,來制約會計領域中的虛假行為。
總之,企業要發展,求生存,其根本出路在於謹慎投資和合法經營。而藍田的失敗,究其原因,主要是公司管理高層的法制觀念極其淡薄,經營管理存在諸多問題,他們在公司業績不佳的困難時期,不是從強化公司管理內涵來著手想辦法、求對策,而是視國家法律法規為兒戲,公然造假,知法犯法。治理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行為,並非可以一蹴而就之事,而是一場持久戰。藍田的案例只是冰山一角,在看不見的角落裡,或許還有更多的舞弊事件。由此可見,提高董事會治理公司水平,維護市場誠信,加強對上市公司的財務監督審查都是勢在必行的。唯有外部治理體制和市場環境得到重大變革和改善才能讓市場迎來一個真實合法的新局面。
Ⅱ 求一上市公司近三年財務狀況分析-案例
一般來說,財務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種: 1.比較分析:是為了說明財務信息之間的數量關系與數量差異,為進一步的分析指明方向。這種比較可以是將實際與計劃相比,可以是本期與上期相比,也可以是與同行業的其他企業相比; 2.趨勢分析:是為了揭示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變化及其原因、性質,幫助預測未來。用於進行趨勢分析的數據既可以是絕對值,也可以是比率或百分比數據; 3.因素分析:是為了分析幾個相關因素對某一財務指標的影響程度,一般要藉助於差異分析的方法; 4.比率分析:是通過對財務比率的分析,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往往要藉助於比較分析和趨勢分析方法。 上述各方法有一定程度的重合。在實際工作當中,比率分析方法應用最廣。 二、財務比率分析 財務比率最主要的好處就是可以消除規模的影響,用來比較不同企業的收益與風險,從而幫助投資者和債權人作出理智的決策。它可以評價某項投資在各年之間收益的變化,也可以在某一時點比較某一行業的不同企業。由於不同的決策者信息需求不同,所以使用的分析技術也不同。 1.財務比率的分類 一般來說,用三個方面的比率來衡量風險和收益的關系: 1) 償債能力:反映企業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 2) 營運能力:反映企業利用資金的效率; 3) 盈利能力:反映企業獲取利潤的能力。 上述這三個方面是相互關聯的。例如,盈利能力會影響短期和長期的流動性,而資產運營的效率又會影響盈利能力。因此,財務分析需要綜合應用上述比率。 2. 主要財務比率的計算與理解: 下面,我們仍以ABC公司的財務報表(年末數據)為例,分別說明上述三個方面財務比率的計算和使用。 1) 反映償債能力的財務比率: 短期償債能力:短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短期償債能力不足,不僅會影響企業的資信,增加今後籌集資金的成本與難度,還可能使企業陷入財務危機,甚至破產。一般來說,企業應該以流動資產償還流動負債,而不應靠變賣長期資產,所以用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數量關系來衡量短期償債能力。以ABC公司為例: 流動比率 = 流動資產 / 流動負債 = 1.53 速動比率 = (流動資產-存貨)/ 流動負債 =1.53 現金比率 = (現金+有價證券)/ 流動負債 =0.242 流動資產既可以用於償還流動負債,也可以用於支付日常經營所需要的資金。所以,流動比率高一般表明企業短期償債能力較強,但如果過高,則會影響企業資金的使用效率和獲利能力。究竟多少合適沒有定律,因為不同行業的企業具有不同的經營特點,這使得其流動性也各不相同;另外,這還與流動資產中現金、應收賬款和存貨等項目各自所佔的比例有關,因為它們的變現能力不同。為此,可以用速動比率(剔除了存貨)和現金比率(剔除了存貨、應收款、預付賬款)輔助進行分析。一般認為流動比率為2,速動比率為1比較安全,過高有效率低之嫌,過低則有管理不善的可能。但是由於企業所處行業和經營特點的不同, 應結合實際情況具體分析。 長期償債能力:長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長期利息與本金的能力。一般來說,企業借長期負債主要是用於長期投資,因而最好是用投資產生的收益償還利息與本金。通常以負債比率和利息收入倍數兩項指標衡量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以ABC公司為例: 負債比率 = 負債總額 / 資產總額 = 0.33 利息收入倍數=經營凈利潤/利息費用=(凈利潤+所得稅+利息費用)/利息費用=32.2 負債比率又稱財務杠桿,由於所有者權益不需償還,所以財務杠桿越高,債權人所受的保障就越低。但這並不是說財務杠桿越低越好,因為一定的負債表明企業的管 理者能夠有效地運用股東的資金,幫助股東用較少的資金進行較大規模的經營,所以財務杠桿過低說明企業沒有很好地利用其資金。一般來說,象ABC公司這樣的 財務杠桿水平比較合適。 利息收入倍數考察企業的營業利潤是否足以支付當年的利息費用,它從企業經營活動的獲利能力方面分析其長期償債能力。一般來說,這個比率越大,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從這個比率來看,ABC公司的長期償債能力較強。 2) 反映營運能力的財務比率 營運能力是以企業各項資產的周轉速度來衡量企業資產利用的效率。周轉速度越快,表明企業的各項資產進入生產、銷售等經營環節的速度越快,那麼其形成收入和利潤的周期就越短,經營效率自然就越高。一般來說,包括以下五個指標: 應收賬款周轉率 = 賒銷收入凈額 / 應收賬款平均余額 =17.78 存貨周轉率 = 銷售成本 / 存貨平均余額 = 2.67 流動資產周轉率 = 銷售收入凈額 / 流動資產平均余額 = 1.47 固定資產周轉率 = 銷售收入凈額 / 固定資產平均= 0.85 總資產周轉率 = 銷售收入凈額 / 總資產平均值 = 0.52 由於上述的這些周轉率指標的分子、分母分別來自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而資產負債表數據是某一時點的靜態數據,損益表數據則是整個報告期的動態數據,所以為 了使分子、分母在時間上具有一致性,就必須將取自資產負債表上的數據折算成整個報告期的平均額。通常來講,上述指標越高,說明企業的經營效率越高。但數量 只是一個方面的問題,在進行分析時,還應注意各資產項目的組成結構,如各種類型存貨的相互搭配、存貨的質量、適用性等。 3) 反映盈利能力的財務比率: 盈利能力是各方面關心的核心,也是企業成敗的關鍵,只有長期盈利,企業才能真正做到持續經營。因此無論是投資者還是債權人,都對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比率非常重視。一般用下面幾個指標衡量企業的盈利能力,再以ABC公司為例: 毛利率=(銷售收入-成本)/ 銷售收入 = 71.73% 營業利潤率 =營業利潤 / 銷售收入=(凈利潤+所得稅+利息費用)/ 銷售收入 = 36.64% 凈利潤率 = 凈利潤 / 銷售收入 = 35.5% 總資產報酬率 = 凈利潤 / 總資產平均值 = 18.48% 權益報酬率 = 凈利潤 / 權益平均值 = 23.77% 每股利潤=凈利潤/流通股總股份= 0.687(假設該企業共有流通股10000000股) 上述指標中,毛利率、營業利潤率和凈利潤率分別說明企業生產(或銷售)過程、經營活動和企業整體的盈利能力,越高則獲利能力越強;資產報酬率反映股東和債權人共同投入 資金的盈利能力;權益報酬率則反映股東投入資金的盈利狀況。權益報酬率是股東最為關心的內容,它與財務杠桿有關,如果資產的報酬率相同,則財務杠桿越高的 企業權益報酬率也越高,因為股東用較少的資金實現了同等的收益能力。每股利潤只是將凈利潤分配到每一份股份,目的是為了更簡潔地表示權益資本的盈利情況。衡量上述盈利指標是高還是低,一般要通過與同行業其他企業的水平相比較才能得出結論。就一般情況而言,ABC公司的盈利指標是比較高的。 對於上市公司來說,由於其發行的股票有價格數據,一般還計算一個重要的比率,就是市盈率。市盈率=每股市價/每股收益,它代表投資者為獲得的每一元錢利潤所願意支付的價格。它一方面可以用來證實股票是否被看好,另一方面也是衡量投資代價的尺度,體現了投資該股票的風險程度。假設ABC公司為上市公司,股票價格為25元,則其市盈率= 25 / 0.68 = 36.76倍。該項比率越高,表明投資者認為企業獲利的潛力越大,願意付出更高的價格購買該企業的股票,但同時投資風險也高。市盈率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為股票市價是一個時點數據,而每股收益則是一個時段數據,這種數據口徑上的差異和收益預測的准確程度都為投資分析帶來一定的困難。同時,會計政策、行業特 征以及人為運作等各種因素也使每股收益的確定口徑難以統一,給准確分析帶來困難。 在實際當中,我們更為關心的可能還是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即成長性。成長性好的企業具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因而更能吸引投資者。一般來說,可以通過企業在過去幾年中銷售收入、銷售利潤、凈利潤等指標的增長幅度來預測其未來的增長前景。 銷售收入增長率=(本期銷售收入-上期銷售收入)/上期銷售收入×100% = 95% 營業利潤增長率=(本期銷售利潤-上期銷售利潤)/上期銷售利潤×100% = 113% 凈利潤增長率 =(本期凈利潤-上期凈利潤)/上期凈利潤×100% = 83% 從這幾項指標來看,ABC公司的獲利能力和成長性都比較好。當然,在評價企業成長性時,最好掌握該企業連續若干年的數據,以保證對其獲利能力、經營效率、財務風險和成長性趨勢的綜合判斷更加精確。 三、現金流分析 在財務比率分析當中,沒有考慮現金流的問題,而我們在前面已經講過現金流對於一個企業的重要意義,因此,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地看一看如何對現金流進行分析。 分析現金流要從兩個方面考慮。一個方面是現金流的數量,如果企業總的現金流為正,則表明企業的現金流入能夠保證現金流出的需要。但是,企業是如何保證其現金流出的需要的呢?這就要看其現金流各組成部分的關系了。這方面的分析我們在前面已經詳細論述過,這里不再重復。另一個方面是現金流的質量。這包括現金流的 波動情況、企業的管理情況,如銷售收入的增長是否過快,存貨是否已經過時或流動緩慢,應收賬款的可收回性如何,各項成本控制是否有效等等。最後是企業所處 的經營環境,如行業前景,行業內的競爭格局,產品的生命周期等。所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企業產生未來現金流的能力。 在部分一的分析中我們已經指出,ABC公司的現金流狀況令人擔憂,但從上面的比率分析中卻很難發現這一點,這使我們從另一個方面深刻認識到現金流分析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小結 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分析主要通過比率分析實現。常用的財務比率衡量企業三個方面的情況,即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和盈利能力。使用杜邦圖可以將上述比 率有機地結合起來,深入了解企業的整體狀況。對現金流的分析一般不能通過比率分析實現,而是要求從現金流的數量和質量兩個方面評價企業的現金流動情況,並據此判斷其產生未來現金流的能力。比率分析與現金流分析作用各不相同,不可替代。
Ⅲ 【IPO案例之28】某已上市公司成本核算及成本倒軋表案例
本文深入解析了成本核算及主營業務成本與采購、存貨的勾稽關系,以某已上市公司的案例為依託,詳細闡述了成本倒軋表的編制原理、邏輯以及具體實施步驟。以下為該公司的成本核算及結轉方法的詳細分解:
首先,營業成本的構成主要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直接材料涉及糖精鈉、紐甜、棉籽蛋白等原材料,直接人工包括生產人員的薪酬,而製造費用則包括能源費用、折舊費等間接成本。
在成本核算流程上,公司遵循「以銷定產」的原則,通過銷售計劃、庫存量和主要設備產能制定生產計劃。具體流程如下:
1. 成本核算對象的確定:公司按品種進行成本核算,並設立產品成本明細賬。
2. 成本費用歸集與分配:對生產過程中的各項成本費用進行匯總,並按照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等科目進行核算。直接材料成本根據標准單價與產量計算,直接人工成本按照定額工時分配,製造費用(除燃料動力與修理費)按產品產量分配。
3. 計算營業成本:產成品入庫後,採用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計算出單位成本,再根據銷售數量計算當月營業成本。
公司採用的生產成本歸集與分配方法包括:
- 直接材料歸集與分配:通過直接材料科目歸集生產過程中的實際耗用成本,採用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計算單價。依據生產訂單與產品配方表進行領料,財務人員計算直接材料成本,並按產品耗用情況分配差異。
- 直接人工歸集與分配:包括工資、獎金與社保等薪酬費用,財務人員根據定額工時與產品產量進行分配。
- 製造費用歸集與分配:包括職工薪酬、燃料動力費、折舊費等。燃料動力與修理費按定額標准分配,折舊費則依據生產線產量進行分配,而其他費用按實際產量分配。
此外,各產品成本歸集完成後轉入「庫存商品」,產成品出庫時採用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計價,實現銷售時成本結轉至營業成本。
在說明主營業務成本與采購、存貨的勾稽關系時,成本倒軋表展示了采購金額、營業成本與存貨金額之間的對應關系。通過成本倒軋表,可以驗證采購規模與營業成本、存貨金額變動的一致性。在編製成本倒軋表時,需考慮研發領料、材料直接對外銷售等調整事項,確保成本的准確性和完整性。
成本倒軋表在現代財務信息化背景下更多地成為審計程序的一部分,用於檢測系統運行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因此,在了解企業成本核算時,應首先熟悉成本核算過程,包括歸集、分配和結轉,以實現更有目的性的分析。
Ⅳ 求一個財務分析案例。。謝謝了
.
財務分析案例
杜邦分析體系應用
―――向陽公司
一、教學目的
杜邦分析體系的重要用途在於能夠反映各項指標的相互關系。學習本案例可以研究引起凈資產收益率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及其影響程度。
二、案例資料
向陽公司是我國的一家上市公司,在過去的連續7年中,其收益水平不斷下降,為了分析經營業績下降的原因,公司聘請了財務顧問進行咨詢,財務顧問首先根據公司歷年的財務報表資料,計算並編制了凈資產收益率指標構成表,見下表:
三、思考及討論問題
根據上表提供的資料,一一個財務顧問的身份,對引起凈資產收益率發生變化的主要因素及其影響程度進行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
――――――東方股份
一、教學目的
對公司盈利能力的分析是每個投資者都非常關心的問題,但對公司的盈利能力如何進行分析,什麼樣的利潤是實的?什麼樣的利潤是虛的?通過本案例的學習,能夠使學生認識盈利能力與董事會的經營理念、價值取向,以及會計政策的關系。
二、案例資料
東方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屬冶金行業,經營范圍:鋼鐵及壓延產品、焦炭及其副產品的生產、銷售、冶金、焦化的技術開發、協作、咨詢與培訓等。2000年以來,總股本未發生變化為64533.75萬股。2003年的利潤與2002年相比。有很大的提高,下表是公司近兩年的利潤分配表。
在2003年的年度報告中,對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變更說明,有如下內容:公司屬冶金行業,固定資產在生產過程中常年處於連續作業及強烈震動狀態,隨著生產能力的充分發揮,固定資產的日常損耗較為嚴重。同時,科技進步也加快了固定資產的無形損耗。為提供更為可靠、相關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會計信息,根據公司董事會二屆十五次和十八次會議決議,自2003年1月1日起對公司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和折舊方法進行了變更:
將房屋建築物的折舊年限有原來的20-30年變更為20年;將運輸工具的折舊年限由原來的8年變更為5年;通用設備和專用設備的折舊年限不變。變更前後的折舊年限列示如下:
固定資產類別 變更前折舊年限(年) 變更後折舊年限(年)
房屋及建築物 20-30 20
通用設備 5 5
專用設備 10 10
運輸工具 8 5
折舊方法由原來的年限平均法變更為雙倍余額遞減法。由於折舊年限和折舊方法同期進行變更,根據財政部《企業會計准則――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的規定,如果不易區分會計政策變更和會計估計變更,均視為會計估計變更,故對本次折舊年限和折舊方法的變更採用未來適用法。經測算,本次變更後合並會計報表增加折舊費用274914157.87元。
三、 思考與討論的問題
(1) 計算東方股份2002年和2003年反映盈利能力的各項指標,並對兩年的盈利能力進行評價。
(2) 東方股份在2003年為什麼改變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和折舊方法,由於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改變,對公司的盈利能力由哪些影響?
(3) 如果你是一個投資者,請對東方股份2003改變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和折舊方法的政策進行評價。
Ⅳ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報告案例 — 以貝斯特為例2021-2023年
貝斯特公司當前內存價值合理,現金流充沛,財報穩健,管理層相當務實,但其市值存在一定的泡沫,從產業鏈來看,其位於產業鏈中端,對下游的議價能力會有一定的不足,對上游的議價能力尚可,公司未來的市值取決於其產品的放量,與是否……
無錫貝斯特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無錫貝斯特精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斯特或公司)所屬申萬行業為汽-汽車零部件,屬於製造業中的非快消品製造,或者是說貝斯特處於大宗耐品上游,此類公司一般非流動性資產大於流動性資產的比重,且有形資產較多,特別是存貨因為本身原材料價值較大或者工藝流程繁雜等原因使得該科目余額及所佔總資產的比重較大。
貝斯特公司的資產配置相對均衡,流動/非流性資產比例大致為五五開。公司財報顯示,資產配置較為合理,主要基於汽車行業的景氣度,尤其是新能源車部分的高增長預期。雖然主要產品用於燃油車上的渦輪,但新能源車相關配件的產能增長將對盈利能力產生積極影響。公司作為上市公司,與上下游形成穩固的采購/銷售關系,產品不直接面對零售壓力,因此「菜單成本」相對較低。
在采購及生產管理方面,貝斯特採用靈活的庫存策略,根據生產計劃直接下單采購通用材料,對毛坯件、外購件的采購則事先與供應商簽訂框架性采購合同。每月末向主要供應商提供采購計劃,以備貨和生產計劃為參考,實現「庫存配比管理」,節省材料及采購現金流。
資產負債表分析
1、資產配置
貝斯特的資產配置顯示,非流動資產和流動資產比例大致均衡。汽車行業的增長趨勢,尤其是新能源車的高增長預期,是資產配置合理性的關鍵因素。
2、資金來源
公司資金來源主要為股東投資、銀行借款和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穩定的現金流和合理的資金結構對公司的財務健康至關重要。
利潤表分析
1、營業收入
營業收入的增長趨勢反映了市場對貝斯特產品的認可和需求增長。關注營業收入的主要驅動因素,例如銷售渠道、產品線擴展和市場策略,有助於分析公司的增長潛力。
2、凈利潤
凈利潤的變動與營業收入、成本控制和費用管理密切相關。分析凈利潤變動的原因,包括毛利率的波動、費用結構的變化等,可以幫助評估公司的盈利能力。
3、銷售費用
銷售費用的構成反映了公司在市場營銷、銷售團隊建設和渠道管理等方面的投入。有效的銷售策略和管理能夠提高銷售額,增強市場競爭力。
現金流量表分析
1、現金流入結構分析
現金流入主要來源於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分析現金流入結構有助於理解公司的資金使用效率和現金流的穩定性。
2、現金流出結構分析
現金流出主要涉及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的支出。合理控制現金流出,優化資金配置,對公司的財務健康至關重要。
3、凈現金流結構分析
凈現金流結構分析有助於評估公司的資金流動狀況,包括現金流入與流出的平衡點、凈現金流的變化趨勢等,對財務規劃和風險控制有重要參考價值。
財務指標分析
1、盈利能力分析
第一層次指標:毛利率反映產品或業務的獲利性,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第二層次指標包括總資產收益率和凈資產收益率,反映資產整體的獲利能力。第三層次指標如市盈率或市凈率,反映了市場的獲利預期。
2、運營能力分析
流動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是衡量公司運營效率的關鍵指標,反映了資產的使用效率和流動性的管理水平。
3、償債能力分析
短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是評估公司償還債務能力的重要指標,反映了公司對債務的管理和應對風險的能力。
盈利因素驅動模型分析
根據盈利因素驅動模型,經營盈利性、財務杠桿和經營差異率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關鍵因素。股東權益報酬率反映了公司股東投資的回報水平。
未來發展建議
針對貝斯特公司的未來發展,建議重點關注市場趨勢、產品創新、成本控制、供應鏈管理和風險管理等方面。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加速增長的背景下,加大在新能源汽車相關產品線的投入,優化成本結構,加強與上下游合作夥伴的關系,提高供應鏈的穩定性和靈活性,以及提升風險管理能力,將有助於公司實現可持續發展。
Ⅵ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報告案例 — 以賽力斯為例2020-2022年
在分析了超過100家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後,我們總結了常見的分析框架與方法。對於會計學和財務管理專業的畢業論文,理解財務報表分析尤為重要。我們整理了一份財務報表分析模板、關鍵指標和分析方法,旨在簡化學習過程。以賽力斯為例,我們將深入分析2020至2022年的財務表現。
賽力斯,作為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佼佼者,其產品如問界M7系列在市場中表現搶眼,與比亞迪等企業共同引領行業。作為案例分析,我們將從戰略、股權結構、財務報表等多維度解析賽力斯的財務狀況。
**公司發展戰略分析**
賽力斯成立於1986年,深耕新能源汽車及核心三電技術,擁有超過2萬名員工,業務廣泛涵蓋新能源汽車、傳統汽車及核心部件的研發、製造與銷售。公司堅持創新驅動,注重長期主義和商業成功,致力於推動汽車能源變革,為用戶提供智慧移動生活解決方案。在技術創新方面,賽力斯處於領先地位,研發投入逐年增加,重點投入於三電技術、增程技術、電子電氣架構和超級電驅智能技術平台的開發。
**股權結構及股東變動情況分析**
賽力斯的股權結構相對穩定,前十大股東多為戰略投資者。其中,重慶小康控股有限公司與東風汽車公司長期占據前兩大股東位置。2022年,小康控股進行了減持操作,但其持股比例仍超過26%,有助於保障公司股價的穩定性。
**資產負債表結構分析**
賽力斯的資產負債表結構反映了公司作為製造型企業的特點,非流動資產與流動資產的比重較為均衡。流動資產主要包括貨幣資金、應收賬款和存貨,而非流動資產則主要涉及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資產配置的平衡有利於公司的長期穩定發展。
**利潤表主要項目分析**
賽力斯的利潤表展示了其營業收入、營業成本、銷售費用等關鍵指標的變化情況。營業收入主要受新能源汽車銷售的驅動,營業成本則反映了生產成本與銷售成本的組合,銷售費用包括市場推廣與銷售活動的投入。這些數據為理解公司盈利能力提供了關鍵信息。
**企業財務能力分析**
賽力斯的財務能力分析包括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與發展能力的評估。償債能力關注短期與長期負債的償還能力,營運能力分析了公司的資產管理效率,盈利能力考察了公司利用資源創造利潤的能力,而發展能力則評估了公司未來增長的潛力。
**基於杜邦分析法的企業綜合分析**
杜邦分析法是一種全面評估企業財務績效的工具,通過分解ROE(凈資產收益率)指標,分析財務比率在提升盈利能力、資產使用效率和財務杠桿作用中的作用。賽力斯通過這一方法,可以深入理解其財務健康狀況和增長潛力。
通過以上分析,賽力斯展現出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強大競爭力,其發展戰略、股權結構、財務報表表現均體現了公司的綜合實力和市場地位。這一案例分析為會計學和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提供了深入了解財務報表分析方法的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