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股票基本面分析
Ⅰ 白酒,五糧液股價比不上茅台,為什麼比洋河差很多
白酒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在資本市場的表現頗為引人注目。在眾多白酒品牌中,五糧液、茅台和洋河等公司備受關注。然而,雖然茅台的股價表現似乎更為出色,五糧液的股價卻時常顯得不如茅台,甚至與洋河相比差距明顯。那麼,為什麼五糧液的股價表現不如茅台,且比洋河差很多呢?本文將深入探討這一問題,以期為投資者提供一些見解。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的是,股價的表現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包括但不限於公司業績、市場預期、行業競爭格局、宏觀經濟環境等。茅台、五糧液和洋河作為中國白酒行業的代表企業,它們的股價表現背後蘊含著不同的故事。茅台之所以在股價表現上較為亮眼,主要得益於其獨特的品牌價值、高品質的產品、以及良好的市場表現,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茅台股價的持續增長。茅台的品牌影響力強大,長期受到市場追捧,成為了投資者眼中的「白酒之王」。
相比之下,五糧液雖然在行業內的地位同樣重要,但在股價表現上與茅台存在一定的差距。這主要是因為五糧液在品牌影響力、產品差異化以及市場拓展等方面與茅台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雖然五糧液擁有豐富的品牌歷史和良好的產品質量,但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其在品牌傳播、市場布局以及創新能力方面仍需不斷加強,以提升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
至於洋河,雖然其股價表現可能不如茅台和五糧液,但並不能簡單地將其歸結為「差很多」。洋河作為中國白酒行業的一支重要力量,擁有自身獨特的市場定位和品牌特色。其在產品創新、市場細分、消費者體驗等方面有著顯著的優勢,特別是在年輕消費者群體中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認可度。因此,雖然股價表現可能不如茅台和五糧液,但洋河仍然在各自的細分市場中占據了一席之地,展現出了自身的競爭優勢。
綜上所述,五糧液股價表現不如茅台,且與洋河相比存在差距,主要與品牌影響力、市場競爭力、產品差異化等因素有關。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五糧液或洋河的股票不具備投資價值。投資者在選擇投資對象時,應綜合考慮公司的基本面、行業地位、市場潛力以及個人投資策略等多個方面,以做出更為明智的投資決策。
Ⅱ 洋河股份的產業分析洋河股份十年前股價洋河股份何時漲
白酒股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熱點,很邪性是很多股民對白酒股的評價,要麼上漲翻幾倍,要麼跌起來無休止。今天要分析的就是蘇酒龍頭股--洋河股份。
做洋河股份分析之前,把我梳理好的白酒行業龍頭股份名單給大家分享一下,點一下就可以查看:建議收藏!白酒板塊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看
公司介紹:洋河股份公司坐落於中國白酒之都--江蘇省宿遷市,是我國八大名酒之一,享譽全國。主要從事濃香型白酒的生產、加工和銷售,比如洋河藍色經典、洋河大麴、敦煌古釀等系列品牌。
要想知道白酒行業的競爭力可以分析這三個維度:產品力、渠道力和品牌力,我們下面就用這三個維度來具體講解:
![](http://www.hbjtwlw.com/images/loading.jpg)
1. 產品力:
洋河的成功不得不說起它的營銷創新。洋河股份給自己的定位是商務消費,主要的產品是藍色經典系列,將男人的情懷作為推廣的重點,定位的人群是社會成功人士、中產階級、高級藍領或即將進入這些階層的人員。而藍色經典系列之所以會成為有格調的高級品牌,就是因為有這些人群不斷去購買。
2. 渠道力:
洋河股份具備白酒市場裡面最大的營銷網路平台。加上公司位於江蘇,地處長江三角洲,並且經濟發展得挺好的,中高檔白酒擁有大容量的市場,因此在江蘇本地的市場基礎比較好。自從 2019 年來,廠商以"一商為主,多商配稱"為新的模式,從而帶來了更強的終端掌控力度,對經銷商的依賴性進一步減少,這樣可以更好地進行鋪貨。
3. 品牌力:
不得不說,洋河產品的類型確實多種多樣,促進產品品牌化、品牌系列化的產品規劃,以海之藍、天之藍、夢之藍這類藍色經典系列為例,它們既可以是產品又可以是品牌,在品牌推廣上面有著很大的優勢。在未來,中高端產品將是公司所重視的,轉向推進公司產品更加全面的升級,關聯產品線的水平從而得到提升,利潤還可以進一步增長。
由於篇幅受限,還有比較多的關於洋河股份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還精心整理了,都在這篇研報當中,點一下下方的鏈接即可查看:【深度研報】洋河股份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看
從白酒行業黃金十年的發展可以看到,白酒是屬於比較能抗通脹、抗衰退的弱周期行業。一些不樂觀的情緒是宏觀經濟增速放緩會短期帶來的後果,但是,中國宏觀經濟它還有這三大發展動力(城市化、同發達經濟體的實際差距空間、政治體制進一步順應經濟發展)仍會推動經濟增長;另外,中產階級壯大和人口紅利均是有用的因素,所以中低速平穩增長成為行業發展新常態。
言而總之,洋河股份長遠看來還是非常優秀的一隻股。
但是文章並不是能及時反應的,假如想更詳細的了解一下洋河股份未來狀況,為大家准備了鏈接,大家可以直接點,點擊去會有顧問幫你進行診股,分析洋河股份估值的走向究竟是高還是低:【免費】測一測洋河股份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0-31,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Ⅲ 洋河:一家白酒企業憑什麼值得長期投資
無銹缽 | 文
8月28日,老牌酒企洋河(002304.SZ)發布了2020年的半年報。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4.29 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54.01 億元,基本EPS為3.59 元。
這之中,刨開疫情對營收端的影響,近3.6元的每股收益,或多或少仍然展現出了這一品牌在資本市場上的競爭力。
更重要的是,伴隨著此次中報的發布,身處轉型期的洋河也為外界提供了一個窺測的窗口,所有人都迫切想要知道,這家 歷史 悠久的酒企,在當下的前景究竟如何。
首先,對於洋河此次營收端的數據,少部分人給出的評價是「不及預期」。
但在對中報數據和白酒行業的深入研讀之下,不難發現,這一評價更多是外行蜻蜓點水式的囫圇判斷。
誰的預期?什麼預期?
縱觀此次一系列中高端白酒品牌的半年報,不難發現,除了茅台、五糧液這兩家「懂得都懂」的企業,絕大部分品牌營收都或多或少有所下降。
這之中,瀘州老窖上半年賣了76個億,跌了4.72%,古井貢酒賣了55.20億元,跌了7.82%。
這並不意外,畢竟,酒還是用來喝的,不是每個品牌都能像茅台酒那樣炒成金融期貨。
熟悉白酒行業的人都知道,白酒市場、尤其是中高端白酒背靠的是以禮品、餐飲為代表的社交場景,在疫情的黑天鵝下,社交活動被大幅壓縮,酒也自然難賣。
從這個角度來說,所謂的洋河營收「不及預期」這個說法,完全沒有邏輯。
回到洋河自身,熟悉這家企業的人也都知道,洋河的去庫存改革早在2019年下半年就已經開始。
這里所說的改革,實際上就是清理洋河自身和供應商那裡積存的老款產品,從而為新產品的全面鋪貨打下基礎。
可以說,單按時間線來看,當前的洋河是處於轉型期,一方面,舊產品的庫存還沒有徹底釋放,另一邊,新產品的預付款還沒開始。此消彼長之下,財報的數據自然不會特別好看。
盡管如此,洋河的這份半年報里,也仍然不乏一些「亮點」存在,Wind數據就指出,洋河平均每股3.6元的收益僅次於茅台,高居行業第二。同時,其凈資產收益率、凈利率等關鍵財務指標也均位居前列。
而這,還只是洋河轉型期間釋放出來的一小部分訊號。
還是那句話,沒有企業能夠一帆風順,與其先入為主去判斷,不如將目光放在後續變革的結果上。
企業的經營之旅不可能一帆風順,這也是我們需要越過表象做深入思考的原因。
一份半年報、年報里的營收數據,遠遠無法定義一家公司的投資價值;恰恰相反,對於敏銳的投資者來說,優質企業的內部調控休整,反而會成為他們進場的最佳時機。
這一點在洋河身上也是一樣,相較於人雲亦雲的評述,更重要的是釐清這家企業背後的商業邏輯,即弄明白一件事:
洋河究竟是不是一家值得投資的企業。
我們不妨先從行業角度分析:
從長期來看,白酒市場的 優質 離不開食品飲料板塊整體的強勢表現。 作為強剛需市場,食品飲料領域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並且主要以內需為主,在當前經濟內循環的背景下,具備著高度的業績確定性,值得長期配置。
近期漲幅也證明了這一點,不止是茅台等一眾酒企,伊利股份、涪陵榨菜、雙匯發展、海天味業、恆順醋業、中炬高新、安井食品、絕味食品等也都創下 歷史 新高。
與此同時,隨著疫情影響的逐步退卻,加上下半年的中秋節、國慶節等諸多節點,高端、次高端白酒的基本面勢必將會迎來反轉。
在此基礎上,與其說疫情對酒企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不如說對是白酒行業完成了一輪洗牌,而伴隨著一大批區域性的、抗風險能力不足的中小酒企退出牌桌,白酒中高端品牌的騰挪空間還將被進一步拉大。
這也意味著,決定著中國白酒企業新一輪競爭的關鍵詞,一個是品牌力、另一個就是鋪貨量。
未來,誰的品牌故事講的更好,誰能在全國范圍內鋪開更多銷量,誰就能笑到最後。
這兩點上,洋河的優勢依然存在。
首先是品牌力,早在半個月前,全球權威品牌價值評估機構Brand Finance在英國倫敦發布「2020全球烈酒品牌價值50強」榜單中,洋河就以高達76.66億美元的品牌價值高居世界第三。
而在鋪貨量上,半年報數據也表明了洋河拓展市場的野心。
數據顯示,疫情期間,洋河省外銷售收入較同期提高1.02%,達到50.56%,白酒「出省」的背後,洋河這一發源於江蘇的老牌酒企,正在逐步嘗試擺脫過往的地域標簽,發力全國中高端白酒市場。
從這個角度來說,未來,投資白酒、投資洋河的邏輯依然成立。
更重要的是,對於洋河這家企業的未來,洋河人自己也是信心滿滿。
「人生像是騎自行車的旅行,要想平衡必須向前。」
前不久的「夢之藍M6+經濟發展論壇」上,洋河股份常務副總裁、集團貿易董事長、黨委書記劉化霜分享了愛因斯坦曾說過的這句話。
撇開疫情對白酒行業的沖擊,單聯系半年報看,這句話其實在某種程度上講概括了洋河近年來的發展戰略:「向前」與「平衡」互補。
在「向前」上,這半年來,洋河一直憑借著自己的尖刀產品「夢之藍M6+」,不斷加碼布局高端市場,並一路向前進行了品牌、營銷、渠道等系列創新與變革。
這里的「夢之藍M6+」,是洋河於2019年戰略性推出的一款產品,相較於原先的「夢之藍M6」,這一產品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品質、規格、形象、防偽四重升級。
截止目前,「夢之藍M6+」已經完成在全國市場渠道、團購的招商市場銷量穩步上升。
除此以外,洋河還不斷致力於在前進過程中尋找企業經營的「平衡」,藉助於「廠商一體化」的戰略,過往公司高速前進過程中遺留的弊端正在被逐一修正。
首先是調整整個營銷體系,如果說,過往的洋河經銷特點是「大品牌、小團隊」,那麼現在的洋河,則是不再追求經銷商的數量和渠道的無限細化,而是轉而在「一商為主,多商配稱」理念的指導下,開始在全國范圍內組建優質經銷商團隊。
其次,在有了初具戰鬥力的經銷團隊之後,洋河還在通過季度返利和年度返利等一系列措施反哺經銷商團隊,從而為實現渠道優化、庫存控制打通環節,並更進一步提升整體產品的價格和渠道利潤。
最後,為了保證經銷商團隊的凝聚力,洋河還在努力創建「親商、愛商、重商」的和諧營銷生態,通過組織旗下經銷商觀看江蘇衛視的跨年演唱會,和「天問一號」發射等多項活動,激發團隊的向心力和創業激情。
從這個角度來說, 洋河當前反映在財報數據上的「降速」,並不是源於外部風暴的阻力,而是內部調整和修正的「空中加油」。
巴菲特講過,投資方法里,最好的一種就是買完股票之後,五年都不再去交易所。
這背後,投資、尤其長期投資,需要的不僅是眼光、還有信心和定力。
而對於變革尚不滿一年的洋河來說,市場仍然需要更多耐心和寬容,不妨讓它加滿油後,再飛上一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