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交易知識 » 牛市時深指成交金額

牛市時深指成交金額

發布時間: 2024-10-19 08:32:12

1. 如何判斷牛市來臨,牛市到來的徵兆有什麼

牛市來臨之前,投資者常常對大盤的表象感到迷茫。這時不妨深入到市場內部看看,從以下幾個方面研判牛市是否已經來臨。

一、量能的特徵

牛市即將來臨的量能因素是:成交量是否能夠止跌回升,所謂的
「地量見地價」的說法並不準確。地量只是成交量調整到位前所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而成交量即使見地量,股指也未必能調整到位。此時,如果股指繼續下跌,而成交量在創出地量後開始緩慢地溫和放量,成交量與股指之間形成明顯的底背離走勢時,才能說明量能調整到位。而且,有時候越是出現低位放量砸盤走勢,越是意味著短線大盤變盤在即,也更加說明股指即將完成最後一跌。

二、市場人氣的特徵

在牛市即將來臨前,由於股市長時間的下跌,會在市場中形成沉重的套牢盤,人氣也在不斷被套中被消耗殆盡。然而往往是在市場人氣極度低迷的時刻,恰恰也是在股市離真正的低點已經為時不遠之處。如果這時股指仍繼續非理性地下跌,必將會引發市場中恐慌情緒的連鎖反應。而恐慌情緒將導致部分投資者不計成本地斬倉出逃,從而形成恐慌殺跌盤。股市中的歷史反復證明:恐慌盤是空頭能量最後的集中釋放過程,恐慌盤的大量湧出以及市場人氣的悲觀絕望,都將促使大盤迅速趕底,使得股市出現新的轉機,大盤也將因此完成最後一跌。千層金股票配資

三、走勢形態的特徵

在牛市即將來臨的走勢期間,股指的技術形態會出現破位加速下跌,各種各樣的技術底、市場底、政策底以及支撐位和關口,都顯得弱不禁風,稍事抵抗便紛紛兵敗如山倒。各種均線系統也都處於向下發散階段中,而且發散的角度呈現越來越大的趨勢。此外,在大盤下跌接近最後幾天時,甚至會出現連續幾根長陰線暴跌,並且伴隨向下跳空缺口,以強大做空力量貫穿所有的心理位,引發市場中恐慌盤不計成本的殺跌逃出,大盤卻完成最後一跌,隨即企穩。

四、下跌幅度的特徵

股指完成多大的調整幅度才能說明牛市即將來臨,這並沒有統一的標准。不過,在大盤處於上升趨勢中時,投資者可以重點參考兩類量度標准:一種是前次行情的頂點位置,通常強勢上升行情中出現的調整,其最低位不會低於上次行情的最高點。另一種標準是本輪行情漲幅的黃金分割點,即漲幅的61.8%,強勢調整時一般跌到61.8%~80%的位置就已基本完成。當然,這種調整幅度的測定標准僅僅適用於市場整體趨勢較強時,在弱市中,很難從調整的幅度方面確認股市的最後一跌。股市諺語「熊市不言底」是有一定客觀依據的。這時候,需要結合技術分析的手段來確認大盤是否屬於最後一跌。

五、指標背離的特徵

研判牛市是否即將來臨,在技術指標方面重點要參考以下三組指標:

1、日線中的 KD 隨機指標、乖離率指標 (BIAS)、動力指標(MTM)和方向標准離差指數(DDI)是否產生底背離。

2、周線中的異同離差乖離率(DBCD)、隨機指標(KD)、變動速率(ROC)是否出現底背離現象。

3、月線中的順勢指標(CCI)、相對強弱指標(RSI)、騰落指數(ADL)和漲跌比率(ADR)是否出現底背離現象。

上述的指標背離特徵需要綜合研判,如果僅是其中一兩種指標發生底背離,還不能說明大盤一定處於最後一跌中。但如果是多個指標在同一時期中在月線、周線、日線上同時發生背離,那麼,這時大盤極有可能是在完成最後的一跌。

六、個股表現的特徵

牛市即將來臨前的最後一跌,往往造成前期一度領漲的龍頭股也開始破位下跌,或者是受到投資者普遍看好的股票紛紛跳水殺跌。此外,還包括對指數影響較大的權重大盤指標股的下沉。這類個股的下跌常常會給投資者造成沉重的心理壓力,促使投資者普遍轉為看空後市,從而完成大盤的最後一跌。

七、政策面的特徵

這是大盤成就牛市的最關鍵因素,其中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政策面的明朗化支持;另一方面是行情發展能夠得到政策面的積極配合。

2. 中國第一個牛市的那支股票最好

中國第1個牛市的最好那支股票是:瀘股。指的是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代碼以6開頭。

3. 牛市的五個階段

牛市第一階段:牛熊難辨階段
當市場處在牛市第一階段,幾乎沒有人知道牛市即將到來。如果回頭看,這個階段的一些情景,和熊市第五階段的「黎明前」階段很像,幾乎很難區分開來。
在這個階段,市場可能剛創出新低不久,也可能在創出最低點後又震盪和盤整了較長一段時間。需要注意的是,熊市創出最低點與馬上展開一輪波瀾壯闊的牛市,兩者之間並沒有直接或者必然的關系。
但是,還是有一些與熊市「黎明前階段」不同的跡象。此時,有一些股票已經停止繼續下跌。甚至還有一部分股票其實已經盤出底部,獲得了一定的漲幅,但市場上並沒有與之對應的消息,也沒有人關注到這一點。
【當市場出現利空的消息時,市場並沒有像熊市前幾個階段那樣繼續下跌,而是以平盤或微漲微跌收盤,同時成交量雖仍然低迷,但已經有所溫和放大,只是這種放大並沒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市場上也沒有關於為何出了利空消息,股市沒有下跌的相關解釋。甚至連利空消息發出後,都沒有太多相關的解讀文章。因為此時,社會對股票市場的關注度已經降到了冰點。】
在這個階段,我們需要觀察的,不是市場對利多消息的反應,而是市場對利空消息的反應。在這個階段,市場對利多消息可能出現上漲(本能),也可能下跌(不將利多當利多),從利多上很難判斷是熊市第五階段(黎明前階段),還是牛市第一階段(牛熊難辨階段)。
如果在市場走熊很長一段時間,市場對利空的反應,給人感覺像是波瀾不驚,感覺像沒有出消息一樣,那麼我們就應當十分關注了。可以按市場最近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的漲幅進行排名,扒一扒看這些股票最近的表現怎麼樣,漲了多少,有什麼共同之處。之所以造成市場對利空沒反應,是因為此時市場已經到達了極度的冰點,所有想賣股票的人幾乎都把股票賣盡了,他們之中很多甚至已經忘記了股票。所有帶有利空情緒的人,幾乎不關心股市,因此也不知道有沒有利空。
此一階段,股指已經呈現出緩慢上漲的跡象,但是很少有人能重視,也聽不到有人說即將迎來一輪牛市。分析師措辭非常謹慎,多推薦個股(許多節目已經不允許推個股)和某個細分行業或事件的「結構性機會」,「投資者可以關注,少量參與,注意止損。」等謹慎言論。



牛市第二階段:初步上漲階段
也不知從哪一天開始,市場的上漲開始引起一些人的注意。這種上漲可能是成交量逐步放大的溫和上漲,也可能是成交量突然放大,暴力突破前期盤整區域。
此時,總有某一類的股票很耀眼,既能引起大眾的關注,又能帶來賺錢效應。新聞也好、分析師也好,很容易就把它們歸納為一個「板塊」。這個板塊的分類,可能是某一個行業,某一個地區,或最近發生的某一個事件相關。
賺錢效應開始擴散,普遍規律是從離證券市場最近的人開始擴散。比如證券從業人員、基金從業人員、新進入市場的交易者,仍然關注股票漲跌的人(多還未深度套牢)。通過這些傳聲筒,身邊的親戚朋友同事,也開始關注股票。其中一部分人(散戶)開始嘗試投入一部分試探資金,另一部分人則繼續觀望。
此時,上一輪牛市高峰下來,被深度套牢的人群,也開始慢慢注意到股市的上漲。但他們在這個階段,還沒有太強的參與意願。
主持人經常問分析師的一個問題,就是「您最看好哪個板塊?」「XXX板塊還能不能買?」
大多數分析師仍然比較含蓄,但這個比例在慢慢減少。此時最活躍的市場發聲人士,是前期最有毅力,不斷「喊底」的分析師。他們在熊市第五階段喊底,被市場、主持人、群眾多次羞辱,因為底後又有底;在牛市第一階段發言較少,且言論不被重視。因此,在此階段必須好好得意一番,這是人的本性,無可厚非。



第三階段:中期上漲階段
上漲途中的第一次暴跌,宣告這一階段拉開序幕。當然,這種暴跌並非只有一次,往往在整個牛市過程中都能看到。
類似的暴跌,往往事先沒有任何消息面上的利空因素,而且暴跌的成交量還比較大。市場不知怎麼的就吃錯了葯,開始拉肚子。等到收盤後,市場就會有各種言論,來挖掘「利空」因素,大家彷彿「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樣,怪不得跌了。實際上,像這種大跌是很正常的牛市悸動,主要來自機構和大戶短線的「浮躁」心理。他們還沒能完成熊市心態向牛市心態的轉變,在一絲風吹草動之下,引發了連鎖反應,導致的大跌。
此類暴跌的特點:
1、 位於上漲通道之中,且前一日還可能創出行情以來新高。並沒有進入M型震盪或直線型盤整;
2、 事先沒有任何徵兆,消息面上風平浪靜,沒有人能事先預料到今天回暴跌;
3、 成交量較大,甚至創天量。此時不要以為是「天量見天價」,因為牛市中大多天量之後還有天量。目前為止,A股市場還沒有見到過以「暴跌搭配天量」的方式見頂的。
此一階段,對於利空消息,市場的反應往往是低開,早盤下挫,但很快就被拉起。即使重大利空,對市場的影響也不會超過一周。而大多數中等或較小的利空,往往是早盤低開或下挫後,當日就被拉起,最終紅盤報收。
賺錢效應繼續擴散,第一波被賺錢效應帶進來的初入者(散戶),已經開始影響他們周邊的人,帶來第二波初入者。第二階段中在觀望的人群,開始投入資金試探,並不斷加大投入量。初入者投入股市的資金開始增加,從一兩個月薪資左右(或一萬元)的試探性資金變成半年甚至一年薪資以上的資金。
上一輪牛頂下來的散戶,部分賬戶已經解套。他們先是選擇賣出,從而落袋為安。但落袋為安後,他們並沒有選擇遠離股市,反而對股市的關注度持續上升。過不多久,他們就會在氛圍的帶動下,重新殺入。只是這一次買入的,是市場的熱點,是另一些股票——作為「痛定思痛」,他們大多不會繼續購買上一輪牛市套牢他們的那些股票。
此一階段,前期堅韌言底的「死多」分析師,光環漸漸淡去。因為此一階段起,市場上開始「股神」輩出。市場的聚焦在「能抓住熱點」的分析師。「股神級」分析師開始成為主持人問問題的主要對象。此時,主持人的問題往往不是「還能不能買」,而是「下一階段我們該關注哪些熱點?」
此階段,市場每一次下跌,都會有一些人站出來「唱空」。但措辭多為「保持謹慎」、「控制倉位」等詞語,此時還鮮有說「見頂」這個詞語的。有時,也確如他們所說的,市場下跌了一陣。但股指很快又被拉起,創出新的高度。在經歷幾個這樣的輪回以後,唱空的聲音開始越來越小。因為他們每一次唱空,最後都被證明是錯誤的。這一點,在個人投資者之間也是一樣,每次唱空都「阻礙」了親戚朋友賺錢,如是幾次之後,也不好意思跟朋友再繼續說看空。原因很簡單,耽誤別人賺錢的朋友,是不受待見的。
來自券商的分析報告,開始不斷調高個股的「買入目標價」。
這個階段可能持續的時間非常長,甚至跨年。也可能比較短,一兩個月時間就結束。如果結束時間過早,這一輪「牛市」往往在後來被稱為「反彈」。

第四階段:後期上漲階段
不是所有的「牛市」,都會進入這一階段。有一些在第三階段就夭折了,被稱為「反彈」,或者「行情」。
有兩種情況出現,預示著第四階段的到來。一種是政策上開始調控,比如加快新股特別是大盤股的發行,調高印花稅等。如果市場對政策面的調控(利空),反應比較劇烈(下跌),則後期還可能繼續上漲;如果市場對政策面的利空,開始麻木,則需要多加小心。
市場對另一種則是首次在分析師中出現「頂」這個詞語。
熊市後期和牛熊難辨階段「堅韌不拔」死多的分析師,此時開始看空,並且開始出現「逃頂」、「見頂」、「頂部」等詞語,預示著這一階段的到來。但市場往往在他們看空以後,還會經歷一波上漲,而且漲幅可能還不低。
很有意思的是,他們往往在熊市還未結束就提前看多,也往往會在牛市還未結束就提前看空。他們多標記自己為「價值派」,(當然他們之中有一部分真是,也有一部分假是)說的最多的就是價值投資,頻率出現最高的詞語為「市盈率」。為何他們會提前市場看多和看空?因為「錨定」的思想,只是他們心中的「錨」,不是股票的價格,而是價值(市盈率)。股票市場就像鍾擺,搖擺在極度高估和極度低估之間。市場從牛頂上下來,估值中樞不斷下移,他們心中錨定的價值標尺也不斷下移,直至跌到他們心中「不可能跌破」的位置,他們開始堅韌不拔地喊底。然而市場在熊底會毫不客氣地,一次又一次地跌穿他們的心理底線。他們是熊市底部最後屈服的人(嘴上可能不說),也是熊市中被主持人和群眾嘲笑最多的人,也是這些事跡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映象,記憶太深刻,使得牛市後他們心中對價值的「錨」沉得太深,拔不出來。
在熊市底部前提前買進的人,往往也會在牛市半山腰提前逃頂(也就是這一階段的早期)。這一部分人,要麼堅守到熊市到來,要麼剛好在牛頂處重新殺回。第一次有人喊「頂」,並不可怕。但前期喊頂的人再次殺回,卻是應當打起十二分精神。
從實際上說,市場進入這一階段後,也確實脫離了股票應有的價值中樞,進入高估階段。但由於賺錢效應還在繼續,因此牛沒有停下腳步。慢慢地,許多個人投資者就會發現已經沒有可以繼續投入股市的資金,於是開始借錢炒股,融資額度和杠桿也加的很高。
當市場突破前期熊市的反彈高點之後,創新高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新聞和主持人也不會說:「哇,今天創新高!」,因為市場每天都在創新高,創新高實在不是什麼「新聞」,也不值得奇怪和興奮。
賺錢效應開始延伸到較遠的地方。這些地方甚至跟資本市場沒有什麼關系,比如菜市場、麻將館等地方。
連最保守的人(這里的保守指的是對金錢損失的厭惡,而非投資風格的保守),也慢慢開始投入到這場戰役之中。他們之中很多人願意選擇基金,一部分原因也是出於保守。主要出於以下幾種原因:
1、 牛市後期,個人投資者出現「只賺指數不賺錢」的現象。
2、 相信基金是專業的機構投資者;
3、 基金的廣告宣傳上,拿出了漂亮的業績展示,並宣揚長期投資的理念;
4、 「後悔理論」心理。因為許多人有選擇恐懼症,自己選擇的股票如果跌了,會產生「後悔」心理——不該買啊~!這種選擇恐懼症最大的成因也就是心中潛意識的「後悔」心理。但假手別人買的股票,跌了自己看不到,避免產生「後悔」心理。加上基金持倉許多隻股票,漲跌相抵,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暴漲暴跌。
5、 單個股票不會跳出來,拉著你買他;但基金會拉著你買他。最後那一批金錢損失厭惡者,在半推半就之下加入了基民的隊伍。
分析師以看多的態度出現在各大媒體,類似「謹慎操作」「控制倉位」之類比較婉轉的看空聲音已經絕跡。市場上看空的聲音,多以逃「頂」,或「是不是頂」為主。但這種聲音隨著牛市的繼續,也越來越小。到這一階段的後期,幾乎聽不到。
市場的估值不斷被抬高,但很快就會有解釋高估值的理由放出。例如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速快,與歐美相比理應獲得更高的溢價,又或者「大國崛起」「XX十年」等。又或者,會將歷史上的A股大牛市,或者其他國家的大牛市,拿來對比,告訴大家牛市還遠未到頭,「XX點不是夢」。



第五階段:築頂階段

並非所有的「牛市」,都會到達這個階段。像這種情況,只有「全民狂歡」類型的大牛市,才會遇到。很多半路夭折的牛市,往往被稱作「行情」。

隨著牛市的發展,慢慢的,市場上關於「頂」的說法已經幾近絕跡。即使有,也不被人們所留意。

牛市築頂,很少有人能提前看出來。牛市中每一次震盪,每一次下跌,每一次喊頂,總又被重新拉回,直至喊頂的人不好意思再喊頂。確實也會有一些人在牛頂處「喊頂」,但他們的言論根本得不到市場的注意。一直到熊二階段,這些人曾經的言論才重新被拉出來奉若神明。

此時市場已經進入所謂的「瘋牛」階段。股市為何會漲到這個點位,用估值根本解釋不了,只有夢想能夠解釋。

雖然在股市確認頂部以後,也就是熊二階段以後,會有各種理由來解釋股市為何會見頂。比如:經濟下滑,資金收緊等等。但是在這個牛市頂部階段,一般見頂的原因如下:

隨著股票的價格上漲,每成交一手所需要的資金也越多。股市要繼續上漲,需要更多的資金參與才能維持成交量,才能維持賺錢效應,光靠存量資金是無法做到的。賺錢效應從牛二階段就開始傳遞,一傳二,二傳四,四傳八……不僅參與的人數越來越多,而且平均參與的資金量也越來大,但這種情況總會到達一個臨界點。當新進入的資金無法支撐股市繼續上漲的時候,牛市也基本走到了盡頭。

所以市場上有句話是這么說的:「當最不想買股票的人都買股票了,就是見頂的時候」。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當這一輪牛市能影響到的人,都進來炒股票了,他們能進來的錢也都進來了,牛市變走到了盡頭。

此時若有超級大盤股IPO,會對供需情況形成較大的壓制,促進股市更早達到臨界點。有時超級大盤股上市剛好就產生了股市的頂部區域。這是因為:

1、前幾個階段無法容納如此巨量IPO;

2、巨量IPO本身在較大程度上改變了股票的供需情況。

除此之外,牛頂往往還有以下跡象:

1、股票的估值很高,根本找不到便宜的股票。這里有一個經驗之談,就是即使最沒有想像力的股票,估值都難以接受的時候,往往需要小心。什麼是最沒想像力的股票呢?是績差股么?不是,因為即使績差股也有重組概念。真正最沒想像力的股票,是所謂的「收租股」,不管旱澇,穩定收租的這種。如果在PE的估值上,呈現出:長期國債收益率的倒數<收租股PE(20倍以上)<周期類股票<其他類型股票。

需要注意,如果還有價值型或成長型股票的PE低於收租股,即使收租股PE>20倍,也並不見得見頂。

2、熱點散亂,難以追蹤。無法形成具有賺錢效應的「明星個股」或「熱門板塊」。

3、前期的熱門股,或漲幅較大的個股,已經提前進入震盪橫盤或下跌走勢。

4、賺錢效應開始減弱。盡管早期各批進入股市的參與者已經瘋狂,但對新進入者或即將進入者的吸引力已經減弱。很多新手進入後無法賺到錢,自然也無法產生賺錢效應吸引後來者。買賣的難度加大,新人「沒賺到錢」。

5、成交量無法繼續有效放大。

6、媒體及分析師的發聲,同牛四階段末尾,並無太大區別。

有一部分人蒙對了頂部,也有一部分人能准確識別出頂部,並對應採取相應的減倉和空倉措施(光識別還不行,還需克制心魔才能做到)。在牛頂的左側識別難度很大,因為此時還在創新高,在牛頂的右側識別相對容易。頂部的形態有時相當復雜,有時M頂在深度調整後還能創新高。

在這個階段能成功逃頂的,往往不是「價值投資派」。因為價值派要麼在第三、第四階段已經逃頂,要麼就是打算穿越牛熊。成功逃頂的往往是能夠控制好自身心態,且對市場敏感的技術派。

有趣的是,在此階段能夠成功逃頂的,往往會在熊三階段提前抄底,被稱作「抄在了山腰上」。

~~~~~~~~~~~~~~~~~~~~~~~~~~~~~~~~~~~~~~~

以上皆是理論!!

股市就是故事都是逗你玩!!

寫書的炒股把握此次到位!就不寫書了!!


4. 牛市,熊市,,,,,是什麼意思現在是什麼市

什麼是牛市? 什麼是熊市? 什麼是平衡市?

所謂「牛市」,也稱多頭市場,指市場行情普遍看漲,延續時間較長的大升市。
所謂「熊市」,也稱空頭市場,指行情普遍看淡,延續時間相對較長的大跌市。
平衡市即通常所說的「牛皮偏軟行情」是一種股價在盤整中逐漸下沉的低迷市道,一般相伴的成交量都很小。

道·瓊斯根據美國股市的經驗數據,總結出牛市和熊市的不同市場特徵,認為牛市和熊市可以各自分為三個不同期間。
牛市第一期。與熊市第三期的一部分重合,往往是在市場最悲觀的情況下出現的。大部分投資者對市場心灰意冷,即使市場出現好消息也無動於衷,很多人開始不計成本地拋出所有的股票。有遠見的投資者則通過對各類經濟指標和形勢的分析,預期市場情況即將發生變化,開始逐步選擇優質股買人。市場成交逐漸出現微量回升,經過一段時間後,許多股票已從盲目拋售者手中流到理性投資者手中。市場在回升過程中偶有回落,但每一次回落的低點都比上一次高,於是吸引新的投資人入市,整個市場交投開始活躍。這時候,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和公司業績開始好轉,盈利增加引起投資者的注意,進一步刺激人們入市的興趣。
牛市第二期。這時市況雖然明顯好轉,但熊市的慘跌使投資者心有餘悸。市場出現一種非升非跌的僵持局面,但總的來說大市基調良好,股價力圖上升。這段時間可維持數月甚至超過一年,主要視上次熊市造成的心理打擊的嚴重程度而定。
牛市第三期。經過一段時間的徘徊後,股市成交量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投資人進入市場。大市的每次回落不但不會使投資人退出市場,反而吸引更多的投資人加入。市場情緒高漲,充滿樂觀氣氛。此外,公司利好的新聞也不斷傳出,例如盈利倍增、收購合並等。上市公司也趁機大舉集資,或送紅股或將股票拆細,以吸引中小投資者。在這一階段的末期,市場投機氣氛極濃,即使出現壞消息也會被作為投機熱點炒作,變為利好消息。垃圾股、冷門股股價均大幅度上漲,而一些穩健的優質股則反而被漠視。同時,炒股熱浪席捲社會各個角落,各行各業、男女老幼均加入了炒股大軍。當這種情況達到某個極點時,市場就會出現轉折。
熊市第一期。其初段就是牛市第三期的末段,往往出現在市場投資氣氛最高漲的情況下,這時市場絕對樂觀,投資者對後市變化完全沒有戒心。市場上真真假假的各種利好消息到處都是,公司的業績和盈利達到不正常的高峰。不少企業在這段時期內加速擴張,收購合並的消息頻傳。正當絕大多數投資者瘋狂沉迷於股市升勢時,少數明智的投資者和個別投資大戶已開始將資金逐步撤離或處於觀望。因此,市場的交投雖然十分熾熱,但已有逐漸降溫的跡象。這時如果股價再進一步攀升,成交量卻不能同步跟上的話,大跌就可能出現。在這個時期,當股價下跌時,許多人仍然認為這種下跌只是上升過程中的回調。其實,這是股市大跌的開始。
熊市第二期。這一階段,股票市場一有風吹草動,就會觸發「恐慌性拋售」。一方面市場上熱點太多,想要買進的人反因難以選擇而退縮不前,處於觀望。另一方面更多的人開始急於拋出,加劇股價急速下跌。在允許進行信用交易的市場上,從事買空交易的投機者遭受的打擊更大,他們往往因償還融入資金的壓力而被迫拋售,於是股價越跌越急,一發不可收拾。經過一輪瘋狂的拋售和股價急跌以後,投資者會覺得跌勢有點過分,因為上市公司以及經濟環境的現狀尚未達到如此悲觀的地步,於是市場會出現一次較大的回升和反彈。這一段中期性反彈可能維持幾個星期或者幾個月,回升或反彈的幅度一般為整個市場總跌幅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熊市第二期。經過一段時間的中期性反彈以後,經濟形勢和上市公司的前景趨於惡化,公司業績下降,財務困難。各種真假難辨的利空消息又接踵而至,對投資者信心造成進一步打擊。這時整個股票市場彌漫著悲觀氣氛,股價繼反彈後較大幅度下挫。
在熊市第三期中,股價持續下跌,但跌勢沒有加劇,由於那些質量較差的股票已經在第一、第二期跌得差不多了,再跌的可能性已經不大,而這時由於市場信心崩潰,下跌的股票集中在業績一向良好的藍籌股和優質股上。這一階段正好與牛市第一階段的初段吻合,有遠見和理智的投資者會認為這是最佳的吸納機會,這時購入低價優質股,待大市回升後可獲得豐厚回報。
一般來說,熊市經歷的時間要比牛市短,大約只佔牛市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不過每個熊市的具體時間都不盡相同,因市場和經濟環境的差異會有較大的區別。回顧1993年到1997年這段時間,我國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經歷了股價的大幅漲跌變化,就是一次完整的由牛轉熊,再由熊轉牛的周期性過程。

http://www..com/s?ie=gb2312&bs=%C6%BD%BA%E2%CA%D0&sr=&z=&wd=%C5%A3%CA%D0&ct=0&cl=3&f=8

http://d..com/rs.php?q=%C5%A3%CA%D0&tn=

現在冒似牛市

5. A股牛市來了是真的嗎

個人覺得有A股牛市的苗頭。隨著上證指數站上3100點,A股走出「牛市格局」成了最熱話題。實際上,進入7月,市場做多情緒高漲,新增投資者跑步進場。有投資者認為,牛市的號角被券商股吹響,A股又到了一年一度「七翻身」的時刻。

北京時間周一(7月6日),A股延續上周強勢高開,開盤一小時,滬深兩市成交額達到6700億元;滬指早盤重回3200點,創近15個月新高,成功進入技術性牛市。截至午盤收盤,滬指漲5.06%,深成指漲4.00%,創業板指漲2.97%。

隨著市場交投情緒日漸高漲,滬深兩市半日成交額超9400億元;其中券商板塊半日成交金額達1082.66億元,北向資金辦日凈流入逾140億。從盤面上看,券商板塊掀漲停潮,太平洋、國金證券、中國銀河等近20股集體漲停;旅遊、半導體、保險、房地產、軍工、煤炭板塊走強。

(5)牛市時深指成交金額擴展閱讀

A股放量大漲的原因

談及此次A股放量大漲的原因,交銀國際研究部主管洪灝在接受鳳凰網財經采訪時直言A股今日上漲「沒有懸念」,「比較出乎意料的是此次A股上漲的幅度非常大,」洪灝說道。值得注意的是,在交銀國際4月20日發布的報告《亞洲強國:市場運行至一個歷史性轉折點;中國將開始長期跑贏》中,其也強調了中國A股市場和香港市場的長期機會。「中國的A股從來沒有什麼『慢牛』。」

洪灝告訴記者,「從數據上看,端午節期間央行十年以來首次下調再貸款利率,同時國內通脹壓力可能會繼續往下走,這樣也給央行繼續寬松預留了空間,這些都是支持中國股市上漲的因素。」在他看來,信用和貨幣供應增速回暖以及超預期的新增貸款都是「流動性注入中國股市」的表現。

但同時洪灝也指出,當前信用增速相對於貨幣增速並沒有大幅超前,如果市場太過著急,將這些利好的前景變成「泡沫化」的東西,反而不是一件好事。他表示,此次A股大漲主要受市場交投情緒以及市場資金的進入所致,從目前來看A股市場已經漲了不少,未來投資者需要耐心持股觀望,因為很快將進入技術性的阻力位。

6. 大盤指數歷史最高點和最底點是多少什麼時候

上證指數的歷史最低點是1990年12月19日所形成的95.79,歷史最高點是2007年10月16日所形成的6124.04點,所以歷史上的上證指數也是經歷了諸多變化,而現在的上證指數也是在這個最高點與最低點之前持續波動。
股市指數的意思就是,由證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表明股票行市變動的一種供參考的數字。
指數是各個股票市場漲跌的重要指標,通過觀察指數,我們可以對當前整個股票市場的漲跌有直觀的認識。
股票指數的編排原理其實還是比較難懂的,那學姐就不在這里細講了,點擊下方鏈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數:新手小白必備的股市基礎知識大全
一、國內常見的指數有哪些?
根據股票指數的編制方法和性質來進行分類,股票指數可以被劃分為這五種:規模指數、行業指數、主題指數、風格指數和策略指數。
在這五個當中,最經常出現在大家面前的就是規模指數,譬如大家都知道的「滬深300」指數,說明了交易比較活躍的300家大型企業的股票在滬深市場上都具有比較好的代表性和流動性一個整體狀況。
再者,「上證50 」指數也是規模指數的一種,也就是說其意味著上海證券市場代表性好、規模大、流動性好的50隻股票的整體情況。

行業指數其實就是對於某一個行業的整體情況的一個整體表現。比方說「滬深300醫葯」代表的就是行業指數,代表滬深300指數樣本股中的17個醫葯衛生行業股票整體狀況,這也對該行業公司股票的整體表現作出了一個小小的反映。
主題指數代表的是某一主題的整體情況,例如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等等,相關指數「科技龍頭」、「新能源車」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數分類,可以通過下載下方的幾個炒股神器來獲取詳細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費領取(附分享碼)
二、股票指數有什麼用?
根據上述的文章內容可以知道,指數在選取市場中的股票都是有代表性的,因此,指數能夠幫助我們比較快速的了解到市場的整體漲跌情況,從而對市場的整體熱度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甚至對於未來的走勢也可以預測一二。具體則可以點擊下面的鏈接,獲取專業報告,學習分析的思路:最新行業研報免費分享

應答時間:2021-09-2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7. A股歷史最高成交量是多少你知道嗎

近些日子,一則“A股歷史最高成交量是多少?你知道嗎? ”的問題,成為了一個熱門的話題,我來說下我的看法。大概看了一下,A股成交量最高的時候,是2015年那時候的牛市,是成交量最高的時候,我來給大家扒出來成交量最高的那一天。首先來看看上證指數,成交量最高的日期為2015-4-20,成交量為8.57億,成交金額為11476億。再來看看深圳成指,成交量最高的日期為2015-5-28,成交量為5.23億,成交金額為11150億。在來看看創業板指,成交量最高的日期為2020-9-9,成交量為3.3億,成交金額為4022億。那麼具體的情況是什麼呢?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一.上證指數

首先來看看上證指數,成交量最高的日期為2015-4-20,成交量為8.57億,成交金額為11476億。這個是當時2015年的牛市頂部那會的成交量,放的非常的高,單是上證指數就放出了1萬億以上,現在是三個指數加起來都一般達不到1萬億,上了一萬億算是不錯的了。


大家看完,記得點贊+加關注+收藏哦。

8. 我國股票歷史上幾次牛市是什麼時段到什麼時段當時段那些股票漲幅最高

據我手頭的資料統計,滬深二市共(各)有5次超過50%跌幅的熊市(不足50%跌幅的不計算在內)。它們分別是:
上海
1:1992.05.26---1992.11.17自1429.01點跌至386.85點,跌去了1042.16點,跌幅72.92%;歷時5個月22天。

2:1993.02.16---1994.07.29自1558.95點跌至325.89點,跌去了1233.06點,跌幅79.09%;歷時17個月22天。

3:1994.09.13---1995.02.07自1052.94點跌至524.43點,跌去了528.51點,跌幅50.19%;歷時4個月25天。

4:2001.06.14---2005.06.06自2245.42點跌至998.23點,跌去了1247.19點,跌幅55.54%;歷時近4年.(這是中國股市到目前為止歷時最長的一輪熊市,可謂刻骨銘心!!!)

5:2007.10.16---2008.10.28自6124.04點跌至1664.93點,跌去了4459.11點,跌幅72.81%;歷時1年零12天。

深圳
1:1993.02.22---1993.07.03自3422.22點跌至1688.18點,跌去了1734.04點,跌幅50.67%;歷時4個月28天。

2:1993.08.17---1994.07.29自2870.97點跌至944.02點,
跌去了1926.95點,跌幅67.11%;歷時11個月12天。

3:1994.09.13---1995.04.27自2162.75點跌至1018.54點,跌去了1144.21點,跌幅52.90%;歷時7個月14天。

4:1997.05.06---1999.05.12自5799.31點跌至2659.01點,跌去了3140.53點,跌幅54.14%;歷時2年零6天。

5:2007.10.10---2008.10.28自19600.03點跌至5577.23點,跌去了14022.80點,跌幅71.54%;歷時1年零19天。
需要說明的是:2001.06.14---2005.06.06這一輪滬市歷史上最長的熊市中,同期深市的跌幅不足50%,故未計算在內。

2005.06.06----2007.10.16,滬市從998.23點漲到6124.04點,整整漲了513.49%,這是中國股市到目前為止 最為波瀾壯闊的一輪大牛市!

9. 股票中的深市、滬市、牛市、熊市都是什麼意思

深市、滬市兩者都是證券交易所,有許多相同的功能,在這就不說了。
不一樣的地方:
一,地點不一樣,一個是在上海,一個是在深圳。
二,股票代碼不一樣,深圳用的是0開頭,上海是6開頭。
這些都很普通的。
還有在交易制度上面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
比如說集合競價時間的規定,滬市集合競價時間是在上午9.15-9.25之間,而深市除了這個時間外,在下午2.57-3.00之間也是。
在託管方面,滬市是採取的指定交易,也就是你在設立證券帳戶的時候要先選定一家證券公司作為委託對象,而深市則採取的「自動託管,隨處通買,那買那賣,轉托不限」
還有在B股方面 滬市用的是美元 深市用的是港元
不一樣的地方還是很多的 個人感覺深市的制度比較自由些 至於在股票上面倒是沒有什麼區別

牛市、熊市就目前所有的資料來看,在1785年的英國,一本叫做《小街交易所指引》的書上,已經出現牛和熊這兩個名詞。但是,當時牛、熊的意義跟現在不同,當時的倫敦證券交易所叫做小街交易所,簡稱小街。

從這本書作者的說法,可以看出200多年前牛跟熊的意義比現在明確多了。牛不是指希望股市上漲的人,而是等於今天靠保證金買進股票卻遭到虧損的人。

荷蘭的鬱金香交易所早在17世紀中葉,就已經發明了保證金制度,但是1785年的倫敦,買股票似乎不用保證金,「牛」可以身無分文,就買進股票,希望在必須繳款前賣出獲利。根據當時的作法,一個人即使全部財產不到10英鎊,也可以在倫敦的證券交易所大買股票,例如,這個人可以在3月時購買價值4萬英鎊、在5月交割股款的股票,融資倍數高達四、五千倍。

這個人在結算前,可以想盡辦法,把自己買進的股票賣出去,解脫肩上超級沉重的負擔。如果整個市場牛群聚集,他就找不到接手的人,就會遭到重大虧損,因此在付款之前,他必須跑遍整個交易所,從一家號子逛到另一家號子,找人接手,他心中充滿希望和恐懼,表情陰晴不定,情緒低落、滿臉不高興、脾氣不好,跟牛的行為差不多,因此這種作手被人稱為「牛」。

在200多年前熊不只是抱持悲觀看法的作手,還是實際放空的人,也就是賣出一批股票或公債,同意在未來的某一個時間交出他實際上沒有的東西,因此他不斷的要找人,希望低價買進他未來必須交出來的證券,因此對所有不幸的新聞、壞消息、能夠壓低證券價格的謠言等等,他都會很高興,十足表現出幸災樂禍的樣子。

因此,當時要分辨牛和熊很容易,表情沉重、憂郁的人一定是牛,不斷東張西望,拿壞消息嚇人的人一定是熊。牛希望股價上漲,熊希望股價下跌。後來的人可能因此把上漲的股市叫做牛市,下跌的股市叫做熊市。

後來有人說因為牛是往上攻擊 (牛角往上頂),所以代表多頭市場,代表利多和股價往上走;熊是往下攻擊 (熊掌向下揮)代表空頭市場,代表利空和股價下跌。看來跟蘇東坡說的一樣是「想當然爾」。

10. 如何判斷牛市是不是已經到來

你好,判斷牛市來沒來的一些依據:
看日均成交額
成交額是最直接反應股市火爆程度的指標,也是判斷牛市是否來了的最重要標准。
牛市必然意味著增量資金的進場,市場交易的火爆。
漲得好的時候搶著買的人就多,跌得多的時候交易就非常冷清。
天量天價,地量地價,追漲殺跌,高買低賣。
這是骨子裡的人性。
我們可以用日均成交額作為判斷牛市來了的重要指標。
它指的是某一段時間內每日成交額的平均值。某一天的成交額受到很多偶然因素的影響,但一段時間內的平均成交額如果突破某一值,我們就可以說牛市來了。
那這個值是多少呢?
我們來看上一輪牛市期間日均成交額情況。
我統計了中證流通指數(包含了A股全部可交易股票),從2014年12月8日牛市啟動,到2015年6月29日股災最嚴重那天,期間的日均成交額,為:10500億。
而2015年牛市最瘋狂的三個月(3月16日~6月15日),日均成交額達到了:近14000億。
所以,我們可以把10000億作為牛熊的成交額分界線。
目前中證流通的近20日日均成交額只剛剛接近5800億,和10000億還有將近一倍的距離。
而且這幾年由於不斷有新股上市,中證流通的平均總市值已經由當時的51萬億,增加到了現在的65萬億。
也就是說市場的體量變大了,同樣是10000億成交額,表現出的市場交易活躍程度,是遠不如幾年前的。
所以5800億的日均成交額,離牛市還差得遠。
看日均換手率
就像前面說的,由於市場體量變大,相同的成交額所代表的含義也變了,所以比較起來會有些失真。
所以我們可以用日均換手率這個指標來判斷市場的火爆程度。
換手率表示的是一段時間內,股票成交量占流通股本的比例。
同樣地,我統計了中證流通指數,從2014年12月8日~2015年6月29日期間的日均換手率,為:2.2%。
而2015年牛市最瘋狂的三個月(3月16日~6月15日),日均換手率到了:2.7%。
而近20日中證流通的日均換手率僅為0.9%。
如果我們以2%換手率作為牛熊分界點,這也還差著一倍的距離。
牛市還遠。
看融資融券余額
由於中國的融券業務規模很小,所以兩融余額主要就是融資余額。
融資余額指的是和券商借錢炒股的人,還有多少借的錢沒還。換句話說就是股市內還有多少錢是和券商借來的。
我們都知道,敢借錢炒股的人,他們是最敢於冒險的人,專業點說就是風險偏好較高。
這批人往往會先於其他的普通投資者進場。
而且借錢的利息是非常高的,借錢炒股的人越多,借的金額越大,說明大家覺得現在市場短期就可以賺大錢,不然利息可吃不消。
最敢冒險的人進場豪賭,借錢炒股的人不怕死地入場,這個指標能很好說明市場的火爆程度。
我統計了2014年12月8日至今的兩融余額
2015年牛市頂峰,兩融余額接近23000億。
而目前的兩融余額才剛突破10000億。
當然也因為股災之後,融資的限制收緊了。
如果我們以15000億作為牛熊分界線,目前10000億,還差著50%的距離。
看低點以來漲幅
我曾經說過,要確認牛市來了,至少要有主流指數(上證指數、深圳綜指、滬深300、中證500、創業板指這樣的),相對於上一低點上漲50%以上。
嚴格點的話要上漲100%。
不然股市隨便反彈個20%~30%太正常了,這種程度的「牛市」我們一年可能都可以經歷個5、6、7、8次,太廉價了。
我們來看下各主流指數目前相對上一輪低點的漲幅:
目前只有中小板指和創業板指相對低點漲幅超過50%,有點牛市的苗頭。
但這兩者相對於A股來說,因為成分股覆蓋面較小,代表性是比較差的。
而我本人對牛市的要求比較嚴格,至少得有指數相對低點翻倍才行。
所以我心中的期盼那種牛市還沒來。
看新增投資者數
也就是新增開戶數。
牛市意味著場外觀望的人跑步進場。那意味著開戶數的暴增。
我們來看2015年牛市頂峰以來,每周的新增開戶數情況:
可以看出,牛市頂峰每周新增的投資者數量達到了近170萬人。
每周新開170萬個股票賬戶。
而現在每周新開戶數才剛突破30萬。
牛市來了,每周新開戶數怎麼也得超過2016年、2017年的高點吧。
2016年的高點為60萬,2017年為56萬。
目前剛過30萬,牛市還遠。
不過新開戶數呈現上升趨勢,大家可以繼續觀察。
市場開始消滅低價股
每當到了牛市,市場就會出現一股消滅絕對低價股(比如5元以下)、低市盈率股、破凈股的現象。
這首先是因為牛市資金多了,整個市場的估值中樞就要往上抬高。
其次是很多新入市的投資者,搞不清楚狀況,會去買那些絕對價格低、估值絕對值低的股票,認為這些「便宜」的就是好的。(相信我的讀者都不會這樣)
我們來看2015年3月牛市如火如荼時,低價股、低PE股、破凈股的數量和佔比,與如今的對比:
可以看出,牛市時低價股、低估股的數量和佔比遠遠少於現在。
尤其是5元以下股票的數量和破凈股幾乎都被消滅了。
看人們對股票的關注度
有個段子,說的是在券商門口收停車費的大媽,靠觀察券商的人流情況判斷牛熊,最後靠炒股成為千萬富翁。
雖說是段子,但人們對股票的關注度,確實是判斷牛熊的好指標。
當周圍開始談論股票的人漸漸多起來,可能牛市就要來了。
而當原本完全不買股票的同事、菜市場大媽都給你推薦股票的時候,可能牛市就到頂了。
如今很少有人再去線下的券商開戶或者交易了,互聯網發達之後,人們的線下活動相比以前也都減少了很多。
我們把更多的生活搬到了網上。而互聯網上大家對股票的關注度,能很好的反應股市的牛熊情況。
相比原本只能觀察身邊的人,互聯網能給我們一個更廣闊和全面的觀察視角。
最後
對於判斷牛市來說,並不是要滿足以上所有指標和情況,才能確認牛市。
而是以上情況同時發生越多,牛市來了的概率越大。
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成交額、換手率、新開戶數的指標。它最直接反映了市場的火爆程度。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相比指標的絕對值,它的趨勢是更重要的。
如果一個指標突破臨界值,而且持續保持上升趨勢。
比如每周新開戶數突破60萬,且之後每周持續增長,呈現上升趨勢,那麼牛市來了的概率就非常大了。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熱點內容
上市公司年報審計意見分析及啟示 發布:2024-11-24 09:17:49 瀏覽:946
建安企業的印花稅稅率是多少 發布:2024-11-24 09:17:01 瀏覽:337
股票大宗交易賣方是機構專門 發布:2024-11-24 09:14:07 瀏覽:506
如何用市盈率選股方法 發布:2024-11-24 09:02:01 瀏覽:126
北京怎樣開戶炒股 發布:2024-11-24 09:02:00 瀏覽:913
廣發股票賬戶換銀行卡 發布:2024-11-24 08:44:03 瀏覽:652
力博醫葯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發布:2024-11-24 08:37:40 瀏覽:387
滾動市盈率附圖 發布:2024-11-24 08:33:20 瀏覽:131
炒股無憂軟體 發布:2024-11-24 08:32:29 瀏覽:319
股票短差是啥意思 發布:2024-11-24 08:31:39 瀏覽: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