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交易員工作計劃
A. 想要成為一名外資投行分析員,需要什麼條件
職業背景要求
廣泛地收集信息
以 跨國投資銀行的證券銷售人員為例,他必須每天瀏覽包括《華爾街日報》、《財富》、《商業周刊》、《福布斯》等在內的大量專業財經報刊;同時還要關注來自彭博資訊、路透社、 CNBC 和 CNN 的最新金融報道。在仔細研讀、消化和吸收後,他需要分析出這些新聞將如何影響客戶投資組合中的資產,將自己對信息的領悟與見解傳遞給客戶。
高強度的生活節奏
如果一個負責美國市場的證券銷售人身處亞洲,他必須在美國市場開市交易到閉市的時段一直工作(相當於北京時間從晚上9:30到凌晨4:00),因為必須關注市場每時每刻的動態和股市快訊中各家上市公司的資訊,而且還務必在第二天亞洲時區的正常工作時間准時起床上班,經過短暫的幾個小時睡眠後還要與當地客戶洽 談。這種每周平均工作50到 90小時、不分晝夜、黑白顛倒的生活幾乎打亂了一個人所有的社交生活和與家人團聚的時間。一旦進入這一行,你就必須對自己的生活方式高度自律。所以,職業銀行家應該做好長期奮斗的心理准備,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盡最大努力獲得學習經驗,保持堅持不懈的專業精神。
職業發展之路
在歐美發達國家與地區,許多大學畢業生在剛進入投資銀行時都是從分析員做起。要想成功地做好這個工作,必須具有特別的技能,如處理電子表格技能和思路清晰地分析問題,接下來才有可能會成為高級經理。這需要同樣的技能,只是要求更高一些。在事業的中期,你的成功取決於你能否和客戶交流並順利做成交易的能力。同時,還要了解市場情況,政治和宏觀經濟情況以及運作機制。
專業要求
投資銀行的一些工作要求很強的數學功底。如果你數學很好,不妨考慮在理工類學科中再拿一個更高的學位(如隨機演算和微分方程學),然後繼續在財務分析和股票評估等學科中選修幾門更深的課程。在大多數分析員的工作中,正確地分析財務數字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想成為一個證券分析師,你必須努力獲得 CFA (注冊金融分析師)職稱。如果有一天,你有志成從事融資業務 , 並成為公司財務分析家,你最好再考慮一下考取 CMA(注冊管理會計師)。有科技和法律背景的員工對投資銀行來說價值很高:科學家可以從事任何類型的工作,從計算金融衍生產品到生物工程學;律師則可以協助設計新型證券,進行租賃經營並用他們傑出的分析能力與客戶交流。
人脈關系是關鍵
「學會推銷自 己」是成為投資銀行家的基本功。進入投資銀行業的關鍵是關系網 —— 也許你早已被這種關系網所吸引,但如果你還不具備,就應迅速建立自己的人際網路。多參加一些行業會議,並在同學通訊錄里找一些從事商業的朋友。當然,關系網不一定馬上就能起到作用。進入投資銀行業後,通常情況下,你應負責把你接受的每一個項目及時做好,無論是寫報告、繪制電子表格、談生意、做研發還是制定 工作計劃。然後,一旦有機會接觸客戶並參與創造利潤,如果你能為公司談成生意,回報將相當豐厚。如果你已經成為高管(通常為董事,董事總經理及更高層管理人員),你必須要承擔更多的風險。在這種職位上不能很好地勝任工作的人,就要被迫離職。
B. 風險管理案例分享
導語:風險管理是指通過對風險的認識、衡量和分析,選擇最有效的方式,主動地、有目的地、有計劃地處理風險,以最小成本爭取獲得最大安全保證的管理方法。當企業面臨市場開放、法規解禁、產品創新,均使變化波動程度提高,連帶增加經營的風險性。良好的風險管理有助於降低決策錯誤之幾率、避免損失之可能、相對提高企業本身之附加價值。
風險管理案例分享
某香港上市公司
某國有控股在香港上市的公司(簡稱「國企C」)沒有遵守上市規則的要求,在沒有得到股東批準的情況下,向一位董事的關聯公司提供了港幣1.6億元的貸款和港幣1.96億元的銀行信用證擔保,該貸款和信用證擔保的總額占上市公司資本金的30%左右。款項貸出後,該關聯公司一直不予還款,而國企C為該關聯公司所提供的銀行信用擔保當中的港幣9,500萬元已被有關銀行提出追討。
調查中發現:首先,國企C的公司治理結構不規范,出現一小撮人獨攬大權,在管理上缺乏權力制衡的機制,縱容公司的董事非法佔用上市公司的資金。第二個問題是,國企C並沒有建立合規方面的風險管理機制,以確保公司不會出現違規事件而影響聲譽和蒙受嚴重損失。第三個問題是,國企C的財務報告系統既沒有為上述關聯交易做出適當的披露,也沒有為拖欠的貸款提取壞賬准備。
反省與思考:中國企業應如何設立風險防火牆
常言道:智者從別人失敗經驗中吸取教訓,聰明者從自己失敗經驗中吸取教訓,愚者則永遠不懂從經驗中學習。近期的中航油事件,促使市場再次評估中國的經濟及其企業,正如安然倒閉對於美國的意義那樣。它再次告誡我們,必須從經驗中學習,吸取教訓,建立良好的風險管理體制。
那麼,中國企業應該從中航油事件以及上述的8個案例中吸取什麼教訓,建立怎樣的風險防線呢?
防線1:企業須熟悉自身業務與相關風險
首先,公司董事會以至管理層和前線員工必須熟悉企業業務以及與之相關的風險,只有這樣,才可能減低因為無知或被欺騙而產生的損失。而公司業務部門與財會部門的溝通必須加強,要使各方面的員工均了解各類業務或交易對公司財務的影響,同時也要避免因為分工過細而使員工缺乏對公司業務的整體了解。
其次,企業必須避免制定不切實際的目標或盲目擴展投資,使企業承受無謂的風險。
另外,企業在做出重大投資前,需要對各類風險做全盤考慮,包括考慮投資後的市場會否出現逆轉、產品會否被新的技術淘汰、市場是否會出現新的競爭而影響產品的價格等等。
防線2:建立內控和相互制衡的機制
企業建立制衡機制,分清權責,不但能夠減少出於人為、業務流程和制度所造成的錯誤,而且可以健全公司業務管理的基礎。
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有效風險管理的前提是防範個別部門或人士權力過大,在不受制約的情況下做出高風險的決定。同時,更應設置預警系統,包括鼓勵員工在察覺有可能出現事故之前提出報告,並建立員工的投訴和表達意見渠道和處理程序。
同時企業要設定風險的邊界及界限。「業務計劃」指引著企業未來發展方向,而「風險界限」則指引著在哪些方面需要「喊停」。
防線3:緊盯著現金
我們都知道,所有犯案、挪用公款和偷竊行為均與現金有關。因此,企業對現金和現金流量需要格外留神,這其中包括基本內控措施,例如授權簽署現金的收發、批核和轉賬,也應建立適當的內部程序,對現金進行核對、監察和編制調節對賬表。
常言:「會計數字只是參考意見,現金才真正令你感到踏實。」
防線4:合理制定績效評估與激勵機制
完善績效評核結合適當的激勵手段,是推動企業改革和改變員工行為的最有效措施。但這一措施如何被利用,恰恰又可以對企業的風險管理造成正面或反面的不同影響。為避免反面影響,必須注意到這樣幾個問題:
1.盲日、不惜代價地追求增長,忽視風險,極有可能導致企業嚴重虧損。
2.假使你發現精明的員工做出蠢事,你應意識到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受到公司的績效與激勵機制的誘導而產生的結果。
3.管理層訂立績效指標時必須反問:「指標是否合理?會對業務部門和員工的個人行為帶來什麼壓力?」
防線5:深化企業風險管理文化
風險管理文化涉及員工的個人價值觀和他們接受風險的態度。除非員工尊重和遵守公司的規章制度和內部控制,否則風險管理難以成功。
要建立健康的企業文化及價值觀,企業必須由上而下,身體力行,建立嚴謹的「黨風」,使員工能上行下效,企業要訂立管理原則和行為規范,通過績效管理的方法,鼓勵員工正確的行為和態度。
加強培訓和溝通,建立有效機制,使員工能從企業本身所犯錯誤或接近犯錯的經驗中,吸取教訓。更重要的是公司行政人員必須定期舉行會議,討論並接受其他公司所犯的嚴重過失的教訓,包括:了解事件發生的經過;搞清楚犯錯的原因以及對該公司財務與業務造成的損失;最後反問如何避免類似事件發生在自己公司身上。
風險管理案例分享
香港百富勤公司為什麼突然入不敷出
百富勤原來只是一家有3億港元資本金的本地小型投資銀行,由於業務進展迅速,短短10年間,它就發展成了一家擁有240億港元資產的跨國金融集團,成為亞洲除日本外的最大投資銀行。
可是,這個金融奇跡卻同樣在金融風暴沖擊下,使百富勤在短短一年內出現入不敷出,致使它1999年1月宣布破產。消息傳出的當天,香港恆生指數下挫8.7%.
香港政府在調查百富勤的報告中表示,沒有證據顯示百富勤倒閉涉及任何欺詐行為,它倒閉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缺乏有效風險管理、內控體制和完善的財會報告系統。
百富勤雖然設立了信貸委員會和風險管理部門,但卻未能制衡業務部門強大的權力,特別是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追求業績的目標完全蓋過了防範風險的意識,這種脆弱的企業風險管理文化,最終使百富勤的股東和員工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調查還發現,百富勤沒有控制好金融市場的風險,它在亞太區發展業務,主要針對的是印尼和泰國市場,其在這兩個市場營業額占集團營業額的五成多,但百富勤卻忽略了發展新興市場的風險。在金融風暴下,泰國首當其沖,泰銖大幅貶值,期間,印尼盾也大幅下跌了70%,另外,由於利息飈升,百富勤在該區內投資的債券及股票價格暴跌,在短短的數月內,百富勤在該區內業務損失了好幾億元。為了爭取業務,百富勤為印尼Steady Safe計程車公司提供了港幣2.6億元的過渡性短期貸款,這筆貸款的金額相等於百富勤資本金的15%,但Steady Safe公司的收入全為印尼盾,隨著印尼盾匯價大跌和政府實施外匯管制,Steady Safe根本無法償還這筆貸款,加上債券股票的損失,使百富勤的財務狀況在短時間內急轉直下,這反映了百富勤低估了利率和匯價波動的風險,最終導致倒閉收場。
風險管理案例分享
美國世通公司(Worldcom)為什麼會倒閉
世通是美國第二大電信公司,事發前他在美國《財富500強》中排名前l00位。
然而就在2002年,世通被發現利用把營運性開支反映為資本性開支等弄虛作假的方法,在1998年至2002年期間,虛報利潤110億美元。
事發之後,世通的股價從最高的96美元暴跌至90美分。世通於2002年末申請破產保護令,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破產個案,該公司於2003年末完成重組。世通的4名主管(包括公司的CEO和CFO)承認串謀訛詐,被聯邦法院刑事起訴。
這是美國最大的個案,美國證監會和法院在調中發現:世通的董事會持續賦予公司的CEO(Bernard Ebbers)絕對的權力,讓他一人獨攬大權,而Ebbers卻缺乏足夠的經驗和能力領導世通。美國證監會的調查報告指出:世通並非制衡機制薄弱,而是完全沒有制衡機制。世通的董事會並沒有負起監督管理層的責任,該公司的審計委員會每年召開會議僅花3~5小時,會議記錄草草了事,每年只審閱內審部門的最終審計報告或報告摘要,多年來從未對內審的工作計劃提出過任何修改建議。
由於世通為公司的.高級管理層提供的豐厚薪酬和獎金,遠多於他們對公司的貢獻,這使得他們形成了一個既得利益的小圈子。這種惡性循環,最終導(續致信網上一頁內容)致世通倒閉。
風險管理案例分享
日本八百伴(Yohan)慘敗在哪兒
八百伴是日本最大的百貨公司之一,在20世紀90年代全盛時期,八百伴在全球16個國家擁有400多家百貨公司,以雄霸世界零售業第一把交椅而揚名。
1997年9月,八百伴宣布破產,向法院申請「公司更生法」保護,當時八百伴的負債額達到1,613億日元,是日本戰後最大的一宗企業破產案。
在調查中發現,導致八佰伴破產的致命原因有三:第一,八百伴低估經營非核心業務的風險,在急速成長過程中,八百伴逐漸背離了百貨和超市的主業,而發展地產、飲食、食品加工和娛樂等輔業。然而,隨著金融風暴的沖擊,集團的這些輔業變成了負資產,這些輔業都為八百伴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第二,八百伴低估了擴張業務的風險,1990年至1996年短短6年間,八百伴在中國內地的零售點由零擴展到50多家,在擴展的過程中,它明顯地低估了擴張業務的風險,加上八百伴當時遇上國家宏觀調控,為了實現集團主席的夢想,只好通過信貸維持擴張。面對較預期為差的回報及不斷擴大的資金需求,八百伴最終陷入難以自拔的困境。
第三,八百伴也低估了開發海外新興市場的風險。由於日本市場零售業飽和,強大競爭對手林立,八百伴採取了積極開發海外市場的戰略,但卻低估了開發新興市場的風險。1972年八百伴將巴西視為第一海外市場,但當時的巴西經濟動盪,最後他只有慘淡收場。20世紀90年代初,八百伴開始進軍中國市場,甚至將它的總部遷至上海。但由於中國消費者當時還未能完全接受超市和百貨公司的銷售模式,中國消費力還處於比較低的水平,加上遇到中國宏觀調控和國內合資夥伴已核准資金不能如期到位等問題,引致資金回報率不斷下落,辛苦經營了十多年的八百伴終於以清盤結束業務。
風險管理案例分享
200年的英國巴林銀行(Barings Bank)為何破產
巴林銀行在90年代前是英國最大的銀行之一,有超過200年的歷史。
1992~1994年期間,巴林銀行新加坡分行總經理里森(Nick Lesson)從事日本大阪及新加坡交易所之間的日經指數期貨套期對沖和債券買賣活動,累積虧損超過10億美元,導致巴林銀行於1995年2月破產,最終被荷蘭ING收購。
調查中發現:巴林銀行的高層對里森在新加坡的業務並不了解,在事發3年內居然無人看出里森的問題。其實,巴林銀行1994年就已經發現里森在賬上有5,000多萬英鎊的差額,並對此進行了幾次調查,但都被裡森以非常輕易的解釋蒙騙過去。
造成巴林銀行災難性厄運的原因是,巴林銀行缺乏職責劃分的機制,里森身兼巴林新加坡分行的交易員和結算員,這使他有機會偽造存款和其他文件,把期貨交易帶來的損失瞞天過海,最終造成了不可收拾的局面。
另外一個致命問題是,巴林銀行的高層對財務報告不重視。巴林銀行董事長Peter Barings曾在1994年說:若以為審視更多資產負債表的數據就可以增加對一個集團的了解,那真是幼稚無知。但如果有人在1995年2月之前,認真看一下巴林銀行任何一天的資產負債表,裡面都有明顯記錄,可以看出里森的問題。遺憾的是,巴林銀行高層對財務報表的不重視,使之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新加坡政府在巴林銀行調查報告結論中有這樣一段話:「如果巴林集團在1995年2月之前能夠及時採取行動,那麼他們還有可能避免崩潰。截至1995年1月底,即使已發生重大損失,這些損失畢竟也只是最終損失的1/4.如果說巴林的管理層直到破產之前還對這件事情一無所知,我們只能說他們一直在逃避事實。」
里森在自傳中也說:「有一群人本來可以揭穿並阻止我的把戲,但他們沒有這么做。我不知道他們在監督上的疏忽與罪犯級的疏忽之間的界限何在,也不清楚他們是否對我負有什麼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