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牛市近頭部a股牛市就啟動
1. 美國股市幾乎新高,而A股還在3000點踏步,這是什麼原因呢
為什麼美國股市一直創新高,而中國A股10年依然3000點徘徊?
美國為什麼10年來一直是牛市,而中國A股死死的趴在地上起不來。現在還是在3000點晃盪,突破不了。
結語
但目前來看,國家一直在努力改變現狀,注冊制的實施,使得股市可以良性循環,垃圾股被掃地出門,沒有了生存空間。
相信未來A股市場也會像美國一樣,更多的為投資者創造財富,來拉動內需,促進經濟。
當務之急,還是先改變過於依賴房產的單一經濟結構,釋放更多的資金流動起來,刺激消費,實體經濟騰飛起來,上市公司才能受益,股市賺錢效應才會提高。
2. 美國股市之所以能走出10年大牛市,靠的是什麼
美國股市的牛市開始於2009年3月次貸危機之後,從美國經濟最糟糕的時點起,美股一路向上走出了近十年的牛市行情,超過了美股歷史最長的牛市記錄,標普指數上漲了5倍之多,美股能接連創出新高,與美國股票市場的如下幾個特點有關。
美股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強美股的上市公司中有很多是高科技企業,由於其擁有核心技術,因此處於產業鏈的上游,盈利能力也強。就拿蘋果公司來舉例,手機領域蘋果公司的利潤超過全球整個行業的70%,而中國的華為、聯想等品牌在技術上無法與蘋果抗衡,市場佔有率和營業利潤和蘋果也無法站在一個高度。
一般情況下,刺激消費能夠提升企業營收,上市公司利潤增加,就能進一步推動股價攀升,所以股市長牛得以保持。不過,這樣的經濟環境也有缺陷,那就是民眾沒有存款,在遇到社會風險的時候經濟會發生動盪,今年的全球疫情就是一記重擊。目前為止,美國的股市依然還是保持著向上的勢態,這與上市公司本身良好的經營底子密不可分。
中國的股市要想健康向上發展,需要借鑒美國嚴格的市場制度,發揮退市制度的威懾力,推動優質企業的經營發展,讓投資者和融資者能在股票市場上取得雙贏。
3. A股進入牛市了,還有必要投資港美股嗎
即使 A 股進入牛市,投資港美股依然有其必要性,以下是具體原因:
資產配置角度
分散風險:不同股票市場的走勢並非完全同步,A 股、港股和美股各自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如宏觀經濟政策、地緣政治、行業發展趨勢等。當 A 股處於牛市時,港股和美股可能正處於不同的市場階段,通過投資港美股,可以將資金分散到多個市場,降低單一市場波動對資產組合的影響,使投資組合更加穩健,減少因 A 股市場波動而導致資產大幅縮水的風險.
平衡投資組合:港美股市場中存在一些與 A 股相關性較低的資產,如美股中的一些新興科技公司、港股中的本地特色行業等。將這些資產納入投資組合,可以優化組合的風險收益特徵,提高整體的夏普比率,即在相同風險水平下獲得更高的收益,或在相同收益水平下承擔更低的風險。
優質公司資源:港美股市場匯聚了眾多全球知名的優質企業,如美股中的蘋果、谷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以及港股中的騰訊、阿里巴巴等互聯網龍頭企業,這些公司在各自領域具有強大的競爭力和市場份額,投資價值顯著。在 A 股進入牛市時,這些港美股中的優質公司也可能正處於良好的發展階段,提供了豐富的投資機會,投資者可以通過投資它們分享全球優秀企業的成長紅利.
行業多元化:港股和美股市場的行業分布更為廣泛,除了科技、金融等常見行業外,還涵蓋了生物科技、新能源、教育、醫療等多個新興行業。相比之下,A 股市場的行業結構相對集中。在 A 股牛市中,某些行業可能已經漲幅較大,估值較高,而港美股市場中的其他行業可能正處於估值窪地或發展初期,具有更大的上漲潛力。投資港美股可以讓投資者涉足更多不同行業的投資機會,捕捉行業輪動帶來的收益.
成熟的市場機制:港美股市場發展歷史悠久,市場機制相對成熟,監管嚴格,信息披露充分,交易制度靈活,如 T+0 交易制度等,這些特點使得投資者能夠更加及時地調整投資策略,把握市場機會,同時也能更好地保障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相比之下,A 股市場在交易制度、監管等方面仍在不斷完善和發展中。投資港美股可以讓投資者體驗更加成熟和規范的市場環境,提升投資效率和安全性.
做空機制:港美股市場允許投資者進行做空操作,這為投資者提供了一種在市場下跌時也能獲利的工具,同時也有助於提高市場的定價效率。在 A 股市場,目前做空機制相對有限,主要以融券做空為主,且融券標的和融券規模都受到一定限制。通過投資港美股,投資者可以利用做空機制來對沖市場風險或進行套利交易,豐富投資策略.
配置外幣資產:投資美股是以美元計價,投資港股是以港幣計價,隨著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持有一定比例的外幣資產可以起到一定的對沖匯率風險的作用。當人民幣貶值時,投資港美股所獲得的收益可能會因匯率的變化而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從而提高投資的綜合回報率.
市場機會角度
市場機制與投資環境角度
貨幣配置角度
深入搜索
4. 這一輪A股牛市與美股的牛市,最大的區別在哪裡
牛市,對A股投資者來說,看似遙遠,但實際上,現在已經進入到牛市的環境之中。一般來說,當股市從年內低點上漲20%左右的空間時,可以定義為技術性牛市。假如按照這一演算法,那麼3176點附近將會是A股市場的牛熊分界位置。按照當前滬市指數所處的位置,也正處於技術性牛市的狀態之中。
回顧前幾次A股市場的牛市行情,都會體現出幾個典型的特徵。
其中,一個特徵是牛市運行時間短暫,長則兩年時間,短則不到一年的時間。
再者,A股市場的牛市行情,都離不開資金的炒作,一旦股市形成了賺錢效應,四面八方的資金都會蜂擁而至,這恰恰是民間資金多,投資渠道少的寫照。
此外,每一輪A股牛市,都幾乎具有快牛的特徵。例如,2006年至2007年的牛市行情,僅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完成了數倍的漲幅。又如,2014年至2015年,當年的杠桿牛市更是在短時間內完成了一倍的指數漲幅。
很顯然,從這一輪牛市的運行特徵來看,已經對之前幾次牛市行情有了較深刻的經驗教訓。從A股市場開始確立技術性牛市以來,政策監管層面上在市場過熱的時候會適度降溫,而在市場投資信心有所降溫的時候,卻很快迎來政策助力的舉措,試圖把難得活躍起來的投資氛圍延續下去,延長A股牛市的運行時間。
與A股市場相比,美股市場在過去十年時間內,恰恰上演了一輪真正意義上的慢牛行情,雖然每年美股的漲幅並不算很多,但每年上漲10%至20%,十年時間就是一個非常可觀的漲幅數字。
作為經濟的晴雨表,美股市場的走向更直接影響到 社會 的方方面面,對美聯儲的政策制定同樣產生巨大的影響。不過,在美股走出長達十年牛市的背後,終究還是離不開少數上市公司上漲,多數上市公司跑輸指數的現象,以蘋果、亞馬遜、微軟為代表的美股上市公司,幾乎壟斷著整個美股市場的走勢。
今年以來,美股與A股市場共同走出了牛市行情。但是,在兩大市場同時走牛的背後,其支撐牛市行情的條件卻有所不同。
其中,美股的持續上漲,一方面屬於年初大幅下跌之後的修復走勢,另一方面則顯著受到了美聯儲持續放水的影響,在特殊的環境下,只要經濟環境不發生明顯地好轉,那麼美聯儲也不會輕易釋放出政策拐點的信號,美股慢牛行情也會得以延續。不過,在美股持續上漲的背後,整個市場的估值水平卻不斷攀升,但受到了全球寬松模式的影響,股票市場的增值能力卻顯著提升,並持續加速美股市場的泡沫膨脹。
與美股市場相比,A股市場的牛市卻擁有更有利的支撐條件,當下A股的牛市行情顯然與07年及15年的牛市環境有著截然不同的區別。
其中,無風險利率的趨於下行,加上全球寬松流動性的影響,股票市場的估值溢價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對A股市場中的優質資產,則會受到資金的持續追捧,估值溢價也會得到不斷增加。
再者,隨著國內經濟數據的逐漸回暖,料下半年的經濟回升預期將更加明朗。與海外不少地區停工停產的現象相比,我國的復工復產效率還是非常高效的,且部分優質企業已經在短時間內彌補了上半年的大部分損失,二三季度的業績修復能力非常強勁。由此一來,反映到上市公司股票價格身上,則是出現顯著回升的走勢。
此外,考慮到國內市場的綜合發展狀況,國內央行在寬松政策上稍顯謹慎,更進一步體現出國內貨幣政策的獨立性與謹慎性,這將會從一定程度上提升國內金融市場後續的政策靈活性,並或多或少增強國內金融市場的風險防禦能力。
最近一兩年的時間,A股市場的抗跌能力明顯增強,即使遇到外部黑天鵝的事件,也不會輕易受到顯著地沖擊,市場對黑天鵝事件的抵禦能力正逐步提升。除此以外,近年來國內資本市場正開啟轟轟烈烈的注冊制改革,這將會從一定程度上助力實體經濟的發展,並為大量中小企業解決直接融資的難題。在全球寬松流動性預期、注冊制改革預期以及實體經濟發展需求等因素的影響下,A股市場確實需要一場持久性更長的牛市,A股市場也似乎為這一輪牛市做好了充分的應對准備。
5. A股現在是牛市嗎
現在行情是A股起航的開始。
最近金融市場最受矚目的產品非股市莫屬,上證指數先是迅速站穩3000點,然後扶搖直上,一舉沖擊3400點,令市場驚嘆不已。因為自2015年上證指數從5000點下來以後,這幾年的時間,A股一直處於2500點到3000點左右,行情趨於震盪,哪怕經濟表現良好,股市依舊是不溫不火的樣子。
第三,貨幣層面。目前國內貨幣政策偏寬松,無論是此前的降准,降低市場貸款利率水平,M2保持高速增長,海量的貨幣湧入市場,提供更多的流動性。此前房地產市場充當了貨幣的蓄水池,隨著房地產泡沫的積聚,市場需要一個新的蓄水池,股市很可能會取代房地產成為新的貨幣蓄水池。
貨幣的流向決定著經濟的繁榮程度,大量的貨幣湧入哪個市場,勢必會帶來哪個市場的繁榮。此前A股市場過熱,很多投資者看到機會瘋狂湧入,這並不理性,國家希望看到一個健康長遠的牛市,杜絕2015年的悲劇重演。我們更需要像美股一樣,走出一個健康穩健的股市。
我是Roseview財經,更多問題敬請關注,歡迎一起交流討論,希望對您有幫助
6. 美股為什麼牛市
美股為何處於牛市
美股牛市是由多個因素共同推動的結果。
詳細解釋如下:
1. 經濟基本面支撐
美國的經濟表現是支撐股市牛市的堅實基礎。企業盈利增長、失業率降低、消費者信心增強等因素都為股市提供了良好的環境。科技、金融等行業的強勁表現,以及新興市場的增長機會,都為投資者提供了豐富的投資選擇。
2. 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刺激
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和政府的財政政策在推動股市上漲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低利率環境為企業提供了良好的融資環境,有利於擴大投資和創新。政府支出增加,尤其是在基礎設施和研發領域的投資,也刺激了經濟增長的預期。
3. 全球化與資本市場開放
美國的許多企業是全球市場的領導者,受益於全球化進程。同時,美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程度高,吸引了全球投資者參與。這種全球化的趨勢為美國股市提供了持續的資金流入和增長動力。
4. 投資者信心與市場情緒
投資者信心和市場情緒是推動股市上漲的重要因素之一。隨著美國經濟的穩步增長和政府政策的積極預期,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不斷增強,這種樂觀情緒推動了股市的上漲。
綜上所述,美股牛市是由經濟基本面支撐、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刺激、全球化與資本市場開放以及投資者信心與市場情緒等多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美股的持續上漲,形成了當前的牛市格局。
7. 未來兩年股市上漲將超出絕大多數人的預期
未來兩年股市上漲將超出絕大多數人的預期
下面是我關於未來兩年股市走勢的幾個出人意料的預測:
1.A股進入主升浪並成功突破5000點;
2.科創板進入大牛市,科創50指數達到4000點之上;
3.科技股進入長達兩年多的大牛市;
4.全面注冊制正式實施後,A股迎來長期牛市;
5.美股延續牛市,道瓊斯指數站上40000點。
股市在全面注冊制的激活和強力推動下,將一改多年萎靡不振的局面,進入真正意義上的持續較長時間的牛市。其中,2023-2025年是牛市的高潮階段。多數人認為2025年之後才會有牛市,我恰恰與他們相反。
在未來相當長時間里,科技創新既是國家核心戰略,也是股市投資的首選方向;科技是經濟發展的第一生產力,也是股市的第一主線。其中,科創板將領漲市場,自主創新國產替代為核心的科技股整體都將進入數年牛市。
美股2009年起步的牛市尚未結束,今年初以來的調整隻是牛市途中的一次回調。今年四季度起美股重回牛市,並有望在明後兩年突破歷史最高點再創新高,道瓊斯指數很可能站上4000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