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詳情 » 企業的賦稅降低對股票

企業的賦稅降低對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3-23 06:34:05

⑴ 如何合理、合法最大化的降低稅負、規避風險,安全應對稽查

一、稅收籌劃在投資活動中的應用

企業投資可分為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兩大類。直接投資一般指對經營資產的投資,即通過購買經營資本物、興辦企業,掌握被投資企業的實際控制權,從而獲取經營利潤。間接投資是指對股票或債卷等金融資產的投資。

直接投資的稅收籌劃。直接投資最重要的是要考慮企業所得稅的稅收待遇。我國企業所得稅制度規定了很多稅收優惠待遇,包括稅率優惠和稅額扣除等方面的優惠。

比如,設在國務院批準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高新技術企業,其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15%.其他如第三產業,「三廢」利用企業,「老、少、邊、窮」地區新辦企業等都存在企業所得稅的優惠待遇問題。投資者應綜合考慮目標投資項目的各種稅收待遇基礎上,進行項目評估和選擇,以期獲得最大的投資稅後收益。

間接投資的稅收籌劃。在間接投資中,投資者關注的重點是投資收益的大小和投資風險的高低。間接投資依據具體投資對象的不同,可分為股票投資、債券投資及其他金融資產的投資,這些投資有可以依據證券的具體品種作進一步劃分。而各具體投資方式下取得的投資收益的稅收待遇是有所差別的。

例如,企業分取的股息收入須按有關規定進行計稅,而國庫券利息收入則可在計算納稅所得時加以扣除。這樣,投資著在進行間接投資是,除要考慮投資風險和投資收益等因素外,還必須考慮相關的稅收規定,以便全面權衡和合理決策。

二、稅收籌劃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應用

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要依法繳納各種稅金。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稅收籌劃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應該在執行稅收政策上找突破口,減免稅收優惠政策要充分利用。例如,新辦企業和產品創新,國家都給予了稅收優惠,企業可以從產品創新方面下功夫,以降低稅額;

二,新建企業也可以通過適當控制投產初期產量及增大廣告費用以及分攤開辦費等方式,推遲獲利年度降低稅額;

三,企業安置殘疾人員所支付的工資,根據稅法規定可按照支付給殘疾職工工資的100%加計扣除,企業可以適當安置殘疾職工,以此降低企業當年獲利降低稅額。

四,充分運用會計准則的謹慎性原則。按規定企業可計提減值(跌價)准備,包括應收賬款壞賬准備、存貨跌價准備、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等,企業對上述准備都要認真核算、准確執行。對於可能發生的費用或損失應當合理預計入賬,合理估計負債,及時處理損失。另外,對於企業賬面上的待處理財產損失,應及時處理,按規定轉為費用或營業外支出。

五,嚴格區分各種費用界限,按照會計制度規定盡可能使各種支出費用化而非資本化。包括研究與開發費用計入當期損益,低值易耗品推銷採用一次攤銷法和分期攤銷法等,從而有效降低當期利潤,減輕所得稅支出。

根據新的會計准則及稅法對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和預計凈殘值未作明確的具體規定,可通過選擇對企業有利的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和預計凈殘值來計算折舊,以此達到節稅的目的。

三、稅收籌劃應注意的問題

要樹立合法的稅收籌劃觀念。注意培養正確的納稅意識,建立合法的稅收籌劃觀念,以合法的稅收籌劃方式,合理安排經營活動。稅收籌劃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合法性,即稅收籌劃方案不能違反現行的稅收制度,不能違背立法意圖。但節稅、避稅與逃稅在某些情況下可以相互轉化,有時界限不明,或者一種方案在一個國家是合法的,而在另一個國家可能是違法的。這就要求稅收籌劃人員在設計稅收籌劃方案時,要充分了解本國的稅收制度以及其他國家的稅收制度,了解納稅人的權利和義務,使稅收籌劃在合法的前提下進行。否則,要付出一定的代價。這一點對於剛剛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中國來說,尤其重要。

要全面了解相關的稅收政策、法規及處罰條例。全面了解與投資、經營、籌資活動相關的稅法法規、其他法規以及處理慣例。既然稅收籌劃方案主要來自不同的投資、經營、籌資方式下的稅收規定的比較。因此,對其相關的稅收法規、其他法規以及處理慣例的全面了解,就成為稅收籌劃的基礎環節。有了這種全面的了解,才能預測出不同的納稅方案,並進行比較,優化選擇,進而做出對納稅人最有利的決策。反之,如果對有關的政策、法規不了解,就無法預測多種納稅方案,稅收籌劃活動就無法進行。

注意稅收與非稅收因素,綜合衡量稅收籌劃方案。影響企業稅收籌劃的因素很多,其中有稅收與非稅收因素。直觀上看,稅收籌劃是為了稅收支付的節約,但企業進行稅收籌劃的根本目的不能僅僅停留在節約稅收支付這一點上。而應該要通過節約稅收支付達到增加收益,有助於企業發展的目的。因此,綜合衡量稅收籌劃方案,處理好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的關系,就成為稅收籌劃的核心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稅收籌劃時,要由上而下,由粗到細,逐漸達到所期望的最優的總體效益。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生搬硬套。現實生活中,稅收籌劃沒有固定的套路或模式,稅收籌劃的手段及形式也是多樣的。所以針對不同的問題,因地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稅收籌劃方案及結果隨納稅人具體情況的不同而不同,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的變化而變化。對他人適用的方案對自己不一定適用,此時適用的方案,彼時不一定適用。

總之,我們應該在享受已有稅收優惠政策的同時,密切關注國家頒發的新稅收優惠政策,深入領會政策精神,為合理避稅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同時鞏固與稅收部門的溝通,積極分析企業現狀,找出更多的稅收收益的契合點,爭取新的稅收收益。並應該進一步加強財政法規與稅收法規的學習與研究,從中找出合理避稅的最佳途徑。

⑵ 稅收降低哪些股票受益

特朗普減稅 哪些股票受益

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提出,將調低企業稅率從35%至15%。特朗普擬減稅有助於將美國企業凈遞延所得稅負債減少,減少負債就是提高了賬面價值。巴克萊資本預期將獲得290億美元賬面價值,巴菲特所在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預期獲得290億美元賬面業績提升。

哪些行業或從減稅中受益呢?根據標准普爾全球數據,非必需消費品股票企業稅率約為31.4%,其中,專業商品零售企業稅收約為37.4%,多商品零售企業稅率約為34.3%。

假若特朗普下調稅率,那麼可能吸引美國企業海外分支機構回到美國市場,較低稅收降低了企業稅收成本。目前,美國公司稅率為35%,幾乎是全球最高水平。非必需消費品稅率降低,企業盈利可能會因銷售量減少而降低,非必需消費品特點是可買可不買,即便降低了稅率,企業可能會縮減海外分支,全球業務銷量可能有所減少。

必需品零售企業可能受益於減稅,過去三年來,零售類企業市場上漲約22%,包括兒童用品、日常用品等。假若特朗普下調稅率,零售企業受益於稅收降低,從市場銷售角度,必需品特點是日常必需生活用品,顧客並不是可買可不買,生活必需品市場份額不會大幅減少。而稅收降低,降低了企業費用,而提高了利潤。

⑶ 如何合理合法降低股權轉讓稅收成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規定,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為免稅收入,「符合條件」是指居民企業直接投資於其他居民企業取得的投資收益,不包括連續持有居民企業公開發行並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個月取得的投資收益。

方案一直接轉讓股權稅後利潤最少,原因是未分配利潤、盈餘公積對應部分未享受免稅待遇。

方案二先分配利潤後轉讓股權,未分配利潤對應部分享受免稅待遇,盈餘公積對應部分未能享受免稅待遇;

方案三先增資再轉讓,未動用資金享受了增加計稅基礎的待遇,未分配利潤和部分盈餘公積按持股比例享受了免稅待遇。

方案四先撤資再增資,交的稅最少,稅後利潤最多,原因是未分配利潤、盈餘公積對應部分均享受免稅待遇。

從數據計算結果可以看出,通過對A公司轉讓股權行為進行不同的稅收安排,甲公司的所得稅從1
000萬元降低到60,甲公司獲得了巨額的稅收利益,直接減少了現金支出,實現合理避稅的目標。但是由於每個企業的股權結構千差萬別,每個方案的可行性也受到許多客觀因素的限制,比如方案二、三和四均需取得其他投資方的支持才能進行,所以在選擇方案時,應針對實際情況加以選擇,在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選擇方案的注意事項:

1.上述方案僅適用於公司制企業,如果是個人股東無法享受股息紅利免稅的政策,因此不具有適用性。

2.如果企業由於種種原因不能進行先分配後轉讓,也不能在計算股權轉讓所得時,故意錯用企業清算的處理規定,扣除被投資企業未分配利潤等股東留存收益中按該項股權所可能分配的金額,以達到少申報繳納企業所得稅稅款的目的。

3.企業股東轉讓股權並完成工商變更,即使沒有收到股權轉讓款也要繳稅。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貫徹落實企業所得稅法若干稅收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10〕79號)的規定,企業轉讓股權收入,應於轉讓協議生效、且完成股權變更手續時,確認收入的實現。

4.股權轉讓人應當保存好相關的股權轉讓涉稅資料,並以此作為今後稅務檢查的證明材料。

5.由於股權的受讓人再次轉讓股權是以其取得股權的價格作為其股權成本,因此,股權受讓人亦應當保存好相關的股權受讓資料。

6.稅務機關在對股權轉讓行為進行涉稅審查時,將著重對股權轉讓價格的真實性進行審查,包括對所投資企業的資產狀況、所有者權益等進行審查,對於股權轉讓價格明顯偏低,又無正當理由的,將按照稅收法規規定予以納稅調整。

⑷ 稅收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稅收是國家為維持其存在、實現其職能而憑借其政治權力,按照法律預先規定的標准,強制地、無償地、固定地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手段,也是國家參予國民收入分配的一種方式。國家財政通過稅收總量和結構的變化,可以調節證券投資和實際投資規模,抑制社會投資總需求膨脹或者補償有效投資需求的不足。

隨著入世和稅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已相繼出台或將要出台一些稅收調整政策。這些政策對證券市場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且這些影響正日益顯現。

稅收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主要是國家運用稅收杠桿可對證券市場的投資者、證券市場中上市公司的盈利狀況進行調節。下面我們就從這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對證券市場的投資者的投資所得規定不同的稅種和稅率將直接影響著投資者的稅後實際收入水平,從而起到鼓勵、支持或抑制的作用。對證券市場投資者徵收的稅種主要是印花稅。證券交易印花稅曾是我國稅收收入中最強勁的增長點。1991-2000年的10年間,滬深股市提供的證券交易印花稅總額達1461.58億元,年均遞增210.39%。此外,證券交易印花稅占稅收總額的比重也由1992年的0.13%提高到2000年的3.78%,是前5年該稅總量的5倍。財政部決定,從2001年11月16日起,A、B股交易印花稅稅率分別由4‰和3‰統一降為2‰。這一政策出台,其影響是多方面的。首先,印花稅稅率下調降低了投資者的交易成本。其次,印花稅稅率下調符合國際趨勢,有利於提高中國證券市場的競爭力,從全球范圍內吸引投資。

中國股民感受最直觀的恐怕還是印花稅對證券市場的調控作用,而國際上亦如此。部分國家僅對賣方徵收印花稅或交易稅,而對買方免徵;同時,部分國家按證券持有期限的不同,採取差別化稅率,對持有期限較長的投資者課征較低稅率。當市場低迷時,適當降低稅率可以活躍市場交易,而當市場的非理性行為驟增時,適度提高稅率又可以抑止過度投機。這樣,證券市場的非正常波動受到抑制。

不過,在經濟全球化和增強本國證券市場競爭力的壓力下,稅賦從輕是近年全球證券市場稅制的總體趨勢。有關專家認為,征稅其實是證券市場的一種資金凈流出,因此過高稅率會在證券市場中產生一個巨大的資金漏斗,影響市場的良性發展;其次,征稅提高了資金的交易成本,導致資金回報率下降,抑制投資者的交易行為,進而影響一級市場的發行,影響到整個國民經濟與證券市場的發展。如法國與德國,高企的證券交易稅曾使證券市場發展緩慢,企業籌資困難。於是從1983年開始,法國對證券投資實行優惠稅收,德國也於80年代取消了證券交易稅,兩國證券市場投資者與上市公司迅速增加,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與巴黎證券交易所的國際競爭力也迅速提高。新加坡從2000年6月30日起取消原徵收的0.2%的證券交易印花稅,盡管政府預計因此會少收稅約7000萬新加坡元;香港也擬將證券交易印花稅由0.25%下調至0.225%。這一系列的下調,並不一定因為稅率過高引起,但稅收的比較優勢會影響全球的資金流向。

印花稅稅率下調只是證券稅制改革的第一步,隨後可能進行的改革對證券市場的影響將是復雜的。目前我國的證券稅制結構比較單一,以印花稅為主,且比重偏大,不利於實現對證券投資收益的調節。因此,為實現稅負公平,就要建立完整、系統的證券交易稅制體系。一方面,應拓展稅基,證券交易稅種應不再實質性地限定在流通股的轉讓方面;另一方面,在技術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應實行差別稅率,或是開征資本利得稅取代印花稅。當然,在推行這些改革措施時,會對證券市場產生較大沖擊力。

免徵印花稅、改徵資本利得稅,是全球證券交易稅制演變的趨勢。有人認為,從我國證券市場的長遠發展來看,以資本利得稅代替證券交易印花稅,也是大勢所趨。但矛盾和障礙很多。

首先是「利潤確定」的困難性:是按當筆交易課征或是按當月累計交易所得課征,如果出現當期虧損是否可以抵扣,又如何進行抵扣等等,這都需要有具體的規定;同時,開征此稅需要有先進的稅務電子化系統和科學的稽查技術,這顯然在目前我國還不完全具備。

其次,開征資本利得稅必須充分估計到其對證券市場的沖擊力。我國曾於1994年底盛傳將開征證券交易稅和股票轉讓所得稅,引起軒然大波,股指巨幅震盪。而同期台灣證券市場也因擬開征資本利得稅而造成股指大幅滑落,以至於台灣證券管理當局不得不宣布無限期擱置對資本利得稅的課征。因此在國內設立資本利得稅應持相當謹慎的態度,特別是在目前印花稅率本已較高的情況下,設立該稅種可能會使投資者產生增稅的印象,從而引發市場大幅振盪。

再次,開征資本利得稅需要證券交易稅制整體調整的配合。從全球稅收制度與全球證券市場稅收體系的變革上看,資本利得稅只是稅收制度的一個環節,其核心功效僅在於重新調整證券投資收益,若只開征此稅也無法作到拓展稅基、降低稅負的效果,還需要有行為稅等其他稅種的配合,而我國在短期內大幅度調整稅制的困難較大。

最後,即使開征資本利得稅,也宜採取輕稅、差別稅率原則。如美國稅法規定,納稅人允許以證券投資利得彌補其納稅年度的經營虧損,未沖減的損失可以在限期結轉至以後年度沖減;在日本,除被視為營業交易或營業分配的證券利得外,對出售證券的資本利得採取免稅的政策,其課稅的范圍主要集中於大額與頻繁交易的投資者。同時,各國對資本利得稅一般採取差別稅率,如法國以2年為界限區分長短期證券,長期證券交易的資本利得稅只是短期證券交易資本利得稅的60%。這種差別化的資本利得稅制對投資者形成長期投資理念有重要推動作用。

顯然目前我國不具備開征資本利得稅的基礎,但從長遠看,隨著證券市場結構逐步完善、投資行為日趨理性化,稅收征管水平的提高,資本利得稅很可能出現在我們身邊。

國家向上市公司開征的稅收包括流轉稅和所得稅。經過1993年的稅制改革以來,流轉稅的稅率以及徵收管理模式基本是穩定的,而歷年來,大多數上市公司的所得稅都是執行33%的名義稅率,而實際上通過減免、返還等形式執行著15%的實際稅率,造成這種狀況除國家對某些行業或某些地區的政策性扶持給予的優惠政策外,還有大量的地方政府越權審批的情況存在。2000年1月11日,國務院下發國發(2000)2號文,規定各地區自行制定的稅收先征後返政策,從2000年1月1日起一律停止執行,即由大多數公司實行名義上的33%、實際15%的所得稅率,到必須從名義到實際都為33%。據統計,在2001年我國滬深兩市的1133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773家享受所得稅優惠政策,占公司總數的68.2%。這其中包括享受高新技術企業優惠政策、開發區所得稅減免政策和外商投資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公司。而享受「先征後返」優惠政策的公司占上述享受所得稅優惠政策公司總數的31.4%,占上市公司總數的20%。但是從這樣的結構來看,受到財政部通知影響的上市公司約占上市公司總數的20%,但另外500多家享受其他所得稅優惠的上市公司,則不受此通知限制。因此,明年我國上市公司中仍會有一半以上可以繼續享受稅收優惠。而這一政策,對受到財政部通知影響的約20%的上市公司凈利潤帶來了影響可謂不小。此外,2001年第4季度公布的另一項政策,即從今年起,所得稅由原先純粹的地方稅,改為中央與地方共享稅,並且明確中央與地方各得50%。如此以來,即便各地政府先按33%征稅,但其中的16.5%被中央收走了,想要再像以前那樣返給上市公司18%是不可能的。這對於一些沒有足夠思想准備的上市公司來說,影響可能出乎意料地大。

入世後,為履行承諾我國將會逐步降低關稅,不斷出台的稅收政策將對不同行業上市公司的實際經營,及其股價和市值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入世後我國農產品的關稅限制為0-65%,平均為5%;工業品的關稅約束為0-47%,到2004年、最遲不得超過2010年將平均降為8.9%。這種關稅約束對民族產業影響最大的當屬農業和汽車工業。

另外,2001年末公布的另一項降低關稅的舉措是:從2002年1月1日起,我國電子產品關稅總水平由原來的16.2%降低到10.7%,降幅達33%。2003年大部分信息技術產品將實行零關稅;2005年所有信息技術產品將全部實行零關稅。這些政策對於因生產、組裝或固定資產投資等需要進口此類產品的上市公司不啻為一個利好,而對於生產、研製或經營相似產品的上市公司則可能是一個打擊。

此外,為迎接入世挑戰,保護國內產業的發展,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為企業公平競爭創造條件,還會有一系列稅制改革措施出台。據國家稅務總局有關官員透露,我國將在如下幾個方面推進稅制改革:統一內外企業所得稅,並用產業導向性的優惠稅收政策替代目前的外資企業普遍優惠稅收制度;實施增值稅由生產型向消費型的轉型改革;調整消費稅稅目,同時相機出台一些新的稅種。另外,對涉及國家安全的衛生、環保等產品將實行差別性進口稅收政策,對出口產品實行零稅率。這些稅收政策從總體上對國內上市公司特別是高科技企業、出口產品有比較優勢的企業是比較有利的,有助於它們降低成本,增強國際競爭力。

⑸ 關於企業如何減稅降負

1.用好、用足優惠政策
目前的優惠政策一般集中在對產業的優惠和對地域的優惠上。
(1)產業稅收優惠
一是軟體行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自行開發生產的軟體產品,按16%的法定稅率徵收增值稅,對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即征即退,由企業用於研究開發軟體產品和擴大再生產。
二是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先進服務企業企業所得稅減按15%稅率徵收。
三是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本年度實際發生額的75%,從本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在稅前攤銷。(7月底,相關會議決定,將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業擴大至所有企業,年底前極有可能出台實施文件)
這些政策的出台無疑將對我國創新科技發展起到有力的扶植和推動作用。所以,企業在作投資領域的決策時,對各行業可享受稅收優惠的比較應成為重要的決策依據之一。
(2)地域稅收優惠
為了發展區域經濟,國家及地方層面都出台了一系列的區域性稅收優惠政策,多數經濟開發區出台了財政政策,例如江西、浙江、天津、江蘇等地都有很好的稅收優惠政策。比如,將新注冊公司設立在稅收窪地,享受當地的稅收扶持,而谷川合作的天津某園區,入駐企業最高可享地方留存的70%-80%獎勵扶持!
因此,要把握國家政策的宏觀走向,順應國家的產業導向,對政府政策作出積極反應,盡量享受國家的優惠政策是公司稅收籌劃的首選。
2.將高納稅義務轉化為低納稅義務。
當同一經濟行為可以採用多種方案實施時,納稅人盡量避開高稅負的方案,將高納稅義務轉化為低納稅義務,以獲得稅收收益。
比如,某綜合性經營企業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其銷售建築裝飾材料的同時可提供裝修服務,這就發生了銷售貨物和提供不屬於增值稅規定的勞務的混合銷售行為。稅法規定,混合銷售行為應當徵收增值稅,其銷售額應是貨物與非應稅勞務的銷售額的合計,且該混合銷售行為涉及的非應稅勞務所用購進貨物的進項稅額,凡符合條例規定的,准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可見,若這兩項業務不分開核算,將合並徵收16%的增值稅,而由於勞務可抵扣的進項稅額相對較少,使得企業的稅負加重;如果經過公司稅收籌劃,將裝修施工隊變成獨立的子公司,則按照現行營業稅徵收規定,裝修業務的稅率將由原來的16%降為10%,稅負明顯降低,如果是小規模納稅人,還可享受3%的徵收率。
3.延期納稅。
延期納稅可以把現金留在企業,用於周轉和投資,從而節約籌資成本,有利於企業經營。
比如,在對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計繳個人所得稅時,由於採用的是5%-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邊際稅率最高達到35%,這樣使得同樣是一元錢的所得,由於所處的收入區間不同而享受的稅收待遇不同。所以,若能在高利潤的年份,通過延期納稅,降低應納稅所得額的絕對值,則可有效地降低邊際稅率,從而達到減輕稅負的目的。由於資金具有時間價值,納稅人得到的延期稅收收益等於延期繳納的所得稅乘以市場利率。
延期納稅的方法一般有:
根據稅法「在被投資方會計賬務上實際作利潤分配處理時,投資方應確認投資所得的實現」的規定,可以把實現的利潤轉入低稅負的子公司內不予分配,同樣可以降低母公司的應納稅所得額,達到延期納稅的目的。
在預繳企業所得稅時,按稅法「納稅人預繳所得稅時,應當按納稅期限的實際數預繳。按實際數預繳有困難的,可以按上一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1/12或1/4,或者經當地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法分期預繳所得稅。預繳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改變」的規定,納稅人可事先預測企業的利潤實現情況,如果預計今年的效益比上一年好,可選擇按上一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一定比例預繳,反之,則按實際數預繳。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總說,管理者更需做到知稅法、懂稅法、用稅法,如果這幾點做的好,對公司進行合理的稅務籌劃,將為企業發展提供長足的動力。
4.系統化的籌劃安排
納稅人在公司稅收籌劃的過程中,應該用系統的觀點統籌考慮和安排。公司稅收籌劃是企業經營活動的一部分,目的是使企業財富最大化,因此在公司稅收籌劃過程中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則。
例如,上例中的某綜合性經營企業將混合銷售行為分開核算後,裝修業務的稅負是有所降低的,但因為要求與銷售材料業務分開核算,相應得安排專門的管理人員和核算人員,這需要一筆額外的開支。如果分開核算產生的稅收收益不足以彌補額外開支,則這項公司稅收籌劃是不經濟的。
又如,可享受定期減免稅收優惠政策的公司,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稅收優惠,可以在企業籌建初期設為子公司,等到經營利潤足夠大時再改設為母公司,這樣可以使實際享受的稅收優惠因利潤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對於資金短缺的企業來說,出現利潤之初便改設為子公司,雖然享受的稅收優惠較小,但是相當於立即獲得了一筆寶貴的周轉資金,況且資金具有時間價值,以後獲得的稅收優惠要用貼現率貼現後才能與早期獲得的稅收優惠相比較。
再如,企業在進行發行股票或者發行債券的籌資方式的決策時,因為紅利在稅後扣除,而利息費用可在稅前扣除,所以從稅收的角度看,應該採取發行債券的籌資方式。但是,如果發行債券會使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過高,則不宜採用。因為太高的資產負債率會加大企業的財務負擔,削弱企業的再籌資能力,大大增加企業的財務風險,極易造成企業的「藍字破產」。這時,雖然企業有了稅收收益,但加大的財務風險又降低了企業的市場價值,不符合追求企業財富最大化的原則。
因此,在公司稅收籌劃時,要運用風險與報酬的原理及差額分析法對每一納稅方案進行全面測算。

⑹ 提高稅收對股市會有什麼影響

稅收收入持續快速增長,並且快於GDP的增速,數字顯示,上半年證券交易印花稅共完成837億元,同比增長34.2%;而上半年股市跌5成 ,2008年4月24日: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由3‰下調為1‰2007年5月30日,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由1‰上調為3‰,因而在今年上半年成交量和成交金額都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的情況下,印花稅收入卻出現了較大的上升。據記者統計,今年上半年滬深兩市A、B股合計成交11371.81億股,同比減少了48.6%;成交金額169405.46億元,同比減少了28.6%。而同期印花稅收入卻同比上升30.5%。中國股市世界跌幅最大,印花稅增長幅度最高在。股民已經虧損的沒多少錢了,還談收了800多億印花稅,應該減稅直到取消,國家的稅負太高了

稅收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參與社會產品分配的重要形式。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的特徵,它既是籌集財政收入的主要工具,又是調節宏觀經濟的重要手段。稅制的設置可以調節和制約企業的稅負水平,還可以根據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的不同對象設置稅種或在同一稅種中實行差別稅率,以控制社會需求數量和調節經濟供求結構。

國家財政通過稅收總量和結構的變化,可以調節證券投資和實際投資規模,抑制社會投資總需求膨脹或補償有效投資需求的不足;而對證券交易者的投資所得規定不同的稅種和稅率,則直接影響著交易者的稅後實際收入水平,從而起到鼓勵或抑制交易的作用。比如,對於股息所得,我國徵收所得稅;對於證券交易,我國實行印花稅;對於金融機構(包括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買賣基金的差價收入,我國徵收營業稅等。在股市低迷或高漲的時候,通過調整或減少這些稅收的科目和比例,就能增加或減少市場交易的成本,刺激股市上揚或導致股市下跌,使交易者看清政府的調控意圖。我國歷年來多次提高或減少印花稅,就是專門針對股市的一種財政政策。

此外,對於企業而言,需要繳納的稅賦越多,企業的稅後利潤就會越少,用於發放股利的盈餘資金就更少。當所有的股票股息均低於同期的銀行存款利息時,股票就失去了長期投資的價值,證券市場就會喪失投資的本源。可見,高稅率會對股市發展產生消極影響,而低稅率或適當的減免稅,則可以擴大企業生產能力,增加個人的投資和消費水平,從而刺激生產發展和經濟增長。

還有,國家降低或減免部分稅賦,等於就是替企業節餘利潤和現金,這將直接導致流通市場和資本市場里的貨幣增加,刺激股市上揚,當然也可能會提升通貨膨脹率;反之,則將導致流通市場和資本市場里的貨幣減少,限制股市上漲,抑制已有的通貨膨脹率。

稅收是國家為維持其存在、實現其職能而憑借其政治權力,按照法律預先規定的標准,強制地、無償地、固定地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手段,也是國家參予國民收入分配的一種方式。國家財政通過稅收總量和結構的變化,可以調節證券投資和實際投資規模,抑制社會投資總需求膨脹或者補償有效投資需求的不足。
運用稅收杠桿可對證券投資者進行調節。對證券投資者之投資所得規定不同的稅種和稅率將直接影響著投資者的稅後實際收入水平,從而起到鼓勵、支持或抑制的作用。一般來說,企業從事證券投資所得收益的稅率應高於個人證券投資收益的稅率,這樣可以促使企業進行實際投資即生產性投資。稅收對股票種類選擇也有影響。不同的股票有不同的客戶,納稅級別高的投資者願意持有較多的收益率低的股票,而納稅級別低和免稅的投資者則願意持有較多的收益率高的股票。
一般來講,稅徵得越多,企業用於發展生產和發放股利的盈餘資金越少,投資者用於購買股票的資金也越少,因而高稅率會對股票投資產生消極影響,投資者的投資積極性也會下降。他們常會這么想,「與其掙的錢讓國家拿走,還不如不掙」。相反,低稅率或適當的減免稅則可以擴大企業和個人的投資和消費水平,從而刺激生產發展和經濟增長。

⑺ 稅收收入同比增長對股市的影響

稅收收入對股市的影響是比較復雜的,不能單純地理解為利空或者利多。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1.在經濟上升階段,稅收收入增加說明宏觀經濟進一步向好,經濟繁榮即將到來。這樣上市公司利潤增多,反映上資本市場上就是股市向上。

2.國家財政收入不足,加稅。這種情況下稅收也會增加,但經濟基本面沒有發生改變,而加稅必然影響上市公司利潤,從而對股市靠成壓力。

3.經濟結構調整下的稅收政策。因為國家會利用稅收政策對經濟結構進行調整,譬如為了抑制某些行業(如高能源產業)的發展,會對這些業課以重稅,又如房產稅等等。這種情況下稅收也會增加,但對股市影響復雜。一方面相應的行業肯定會受到影響,股價下跌;但另一方面,國家增加的稅用來扶持新興行業(如新能源,節能環保等),這樣新型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從而股價上升。

以上所述只是一個初步的論述,要詳細研究稅收對股市的影響,可以做一個模型,進行數量分析。
根據我們的研究結果,不同的經濟周期下對股市的影響是不相同的。

⑻ 當政府提高稅收時,對股市有利嗎為什麼

理論上,稅高公司收益就會少,股票價格會下降

但中國股市不按公司的好壞來炒作,只按故事編的好不好來操控

⑼ 財政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有哪些

財政政策的運作及其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1、財政政策的種類與經濟效應及其對證券市場的影響。總的來說,緊的財政政策將使得過熱的經濟受到控制,證券市場也將走弱,而松的財政政策刺激經濟發展,證券市場走強。

2、實現短期財政政策目標的運作及其對證券市場的影響。為了實現短期財政政策目標,財政政策的運作主要是發揮"相機抉擇"作用,即政府根據宏觀經濟運行狀況來選擇相應的財政政策,調節和控制社會總供求的均衡。

3、實現中長期財政目標的運作及其對證券市場的影響。為了達到中長期財政政策目標,財政政策的運作主要是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和改革、調整稅制。

(9)企業的賦稅降低對股票擴展閱讀:

財政政策降低稅率:

1、供給學派斷言,在經濟增長的自然動力被窒息的地方用財政支出刺激需求的增長,只能帶來通貨膨脹,而累進的高所得稅率則是窒息經濟增長和抑制生產發展的主要障礙。

2、供給學派認為減稅,特別是降低邊際稅率,可以對經濟產生多方面的積極影響,如鼓勵人們加班加點,積極經營,推遲退休,縮短待業期,從而提高收入。這樣人們就可以有更多的錢用於支出,特別是有更多的錢用於儲蓄,而儲蓄與收入刺激相結合,又可以鼓勵投資。

3、在這一點上,正好體現出它與凱恩斯學派認為減稅的作用只在於增加總需求的不同著眼點。供給學派主張,減稅必須按照激勵儲蓄和工作並給投資者以鼓舞的方向去設計,主張實行累進稅和公司稅的削減。

4、它與主張對高收入階層增稅而僅僅對低收入階層減稅的自由主義者完全對立。供給學派認為,當高額累進稅率阻止企業家積累財富時,社會遭受的損失遠較稅收為多,它喪失的是企業家發展自己事業時所具有的發明革新、敢冒風險和創新的精神(見供給學派稅收思想)。

熱點內容
股票頭像帶是什麼意思啊 發布:2025-01-19 23:07:23 瀏覽:952
申通為什麼市盈率比較低 發布:2025-01-19 23:06:23 瀏覽:849
天准申購後股票代碼 發布:2025-01-19 23:06:20 瀏覽:194
易語言分析股票 發布:2025-01-19 23:04:27 瀏覽:759
並開始走出牛市 發布:2025-01-19 22:51:05 瀏覽:602
個人購住商業用房印花稅 發布:2025-01-19 22:47:23 瀏覽:913
企業炒股票交稅嗎 發布:2025-01-19 22:46:31 瀏覽:68
安徽省電信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發布:2025-01-19 22:45:44 瀏覽:663
創業板代碼開頭多少 發布:2025-01-19 22:45:41 瀏覽:139
委託貸款需要交納印花稅嘛 發布:2025-01-19 22:43:33 瀏覽: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