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首批科創板企業保薦人
❶ 【上交所科創板投教專欄】(十三)關於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的首輪問詢及回復(一)
自3月22日受理首批科創板上市申請以來,上交所抓緊推進發行上市審核工作,陸續向發行人發出首輪問詢函。我們可以看到,目前,已有企業提交了首輪問詢回復。在接下來的幾期欄目中,天怡和小劉將就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的首輪問詢及回復,為大家介紹和分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受理企業和審核等方面的整體情況
在今年3月18日,上交所發行上市審核系統正式開始接受科創板發行上市申請。3月22日,上交所作出了關於首批9家企業的受理決定。一個月來,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審核中心按照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的基本要求,對發行人提交的申請文件進行認真審核。截至4月23日,共計受理了企業申請90家,已向72家發出了首輪問詢。
從受理情況來看,科創板申報企業體現出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1.行業較為集中。總體上屬於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葯和高端裝備等產業,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32家,生物醫葯21家,高端裝備17家,新材料10家。
2.能夠反映現階段我國科技創新企業的整體現狀。總體而言,當前我國科技創新企業大多處於爬坡過坎階段,有一定的科技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優勢,科技創新處於跟跑和並跑階段的企業多,處於領跑階段特別是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企業少。申報企業中不乏具有一定品牌效應和市場影響力的細分行業龍頭,技術水平與我國現階段的經濟、科技發展水平相適應。
3.申報企業總體上具備較強的科創屬性。絕大多數企業主要依靠核心技術開展生產經營,研發投入遠超過境內市場其他板塊,以最近一個會計年度(2018年)為例,受理的科創企業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平均為11%,最高的達56%,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比例達到33%。
4.具有良好的成長性。受理的科創企業最近一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平均為42%,超過50%的有22家,其中超過100%的有7家;最近一年,平均凈利潤1.23億元,最高的為37.17億元。
為了做好科創板發行上市審核工作,上交所進一步充實了科創板上市審核中心的力量,從所內相關業務部門抽調了具備IPO審核、上市公司監管等方面經驗的會計、法律專業人員,承擔審核工作。試點初期,為保障審核質量,提高審核效率,證監會發行部與上交所還建立聯合審核機制,選派了數名經驗豐富的監管幹部到上交所掛職,指導和參與審核工作。
據了解,相關發行人和中介機構收到首輪問詢後,正在抓緊准備首輪問詢回復。
下一階段,上交所將把著力提高申報企業信息披露質量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在繼續做好常態化的發行上市申請受理和首輪問詢基礎上,集中力量審核已問詢企業的首輪問詢回復,根據回復的質量情況開展第二輪甚至多輪問詢,問詢回復情況將向市場公開。
在審核問詢結束後,將嚴格按照規則和程序規定,及時召開審核會議形成初步審核意見,組織召開上市委會議審核,報送證監會注冊,確保科創板平穩、順利推出。
❷ 科創板上市交易
今天(22日),中國資本市場將迎來一個重要事件:3354科創板正式開板交易,首批25家公司登陸上交所。
上交所資本市場研究所所長史東輝:傳統上我們上交所的股票是600開頭的,所以688開頭有非常好的辨識度。投資者一看這個代碼就知道是科創板的股票。
2019年7月22日,包括華興源創在內,共有25隻以688開頭的股票將正式進入上市交易,它們與其他股票的區別遠不止代碼這么簡單。
上海證券交易所資本市場研究所所長史東輝:我們傳統的市場板塊,比如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傳統上是按照企業的發展階段或者規模來劃分的。
聚焦企業科技創新屬性,重視成長性
科技創新板首批25家上市公司中,13家公司屬於新一代信息技術,佔比52%,5家高端設備公司和5家新材料公司,佔比分別為20%。此外,還有兩家公司屬於生物醫葯行業,佔比8%。
值得注意的是,從公開業績來看,雖然2019年上半年大部分上市公司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但有2家公司利潤下滑,1家處於虧損狀態。注重成長性而非短期盈利,對各類成長型企業持寬容態度,是科創板區別於其他a股市場的顯著特徵。
創新是引領發臘數展的第一動力,用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是貫徹新發展理念、解決當前經濟發展中突出矛盾和問題的關鍵。培育壯大新動能,離並枯不開一系列制度和環境的支撐。
29年來,中國資本市場向各行業注入資本近12萬億,但與西方成熟市場相比,中國資本市場在市場化方面仍有諸多制約。
上海嘉定有一家人工智慧企業。他們自主研發的工業機器人可以智能改造很多製造工廠,從而大大提高生產效率。現在大家都在說工業4.0的智能製造,它的底層技術是依靠很多像這樣的科技創新公司來開發和提供的。雖然創業至今已有10年,在基礎研發方面取得了多項同行業領先的成果,但這家企業一直未能上市,獲得更充足的資金支持。
上海某科技公司董事長孫大帥:我沒有在其他主板和創業板上市。主要原因是現有主板和創業板的這種規則需要很長的周期,需要很高的盈利水平。對於我們這樣的科技創新型企業,目絕局洞前的盈利水平和時間讓我們等不及。
過去十年,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中國本土科技企業,在全球資本市場取得了井噴式的發展,成績斐然。然而,這些巨頭都沒有在中國a股市場上市。現行a股制度對新經濟企業的包容性不強,沒有為其提供便利的融資環境和市場化的上市條件。也沒有渠道讓大量資本導入這些成長期的科技企業,所以國內投資者無法分享這些中國企業的成長紅利。因此,改革股票發行上市機制是必由之路。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求:我們很多高科技企業的發展,你說它有多少畝地,不多,你說它建了多少工廠,但是它是有競爭力的企業。所以你說很多高科技企業一開始都是虧損的,虧損嚴重。但是,他們度過難關後,確實有了很好的成長。本來資本市場就應該孵化出這樣的企業。
科技創新板的設立和注冊制在中國股市的首次推出具有普遍性
浙江財經大學中國金融研究院院長張曉紅:注冊制是什麼概念?只要我是一個好企業,只要投資者認可我,我就應該有能力和權利在股票市場注冊上市,上市時間應該很快。這就是所謂的注冊制。
自正式宣布設立科技創新板並試點注冊制以來,各項配套工作穩步快速推進。今年3月,科技創新板業務規則系統正式發布實施。在科創板的制度設計上,原則上證監會不再負責審核申請科創板的企業,而是將這一許可權下放給上交所。證監會將負責發行注冊,並監督交易所的發行審核。這意味著,想要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需要將業務相關資料提交給上交所,以詢價的形式進行審核,審核將電子化,並向社會公開,接受公眾監督。信息披露也被認為是注冊制的核心。
上海證券交易所資本市場研究所所長石東輝:我們擴大了信息披露的范圍和內容,要求上市公司及時、准確、完整地披露所有相關的重要信息。在審核的方式上,主要採用詢價,也就是這個過程是交易所提出問題,上市公司和保薦人回答。通過多輪詢問,不斷深化,使所有相關信息得以充分披露,公之於眾。
統計顯示,首批擬在科創板上市交易的企業,從受理到注冊成功平均需要83天,明顯短於a股其他市場新股審核周期。這樣的上市審核效率,對於成長型的科創企業來說,意味著融資成本的大幅降低和對未來發展的信心。
上海某科技公司董事長孫大帥:如果我們一年(時間)去科創板,可以節省50%左右的財務運營成本,一年就是五千萬到八千萬。釋放5000萬到8000萬的利潤,對於我們製造企業目前的發展和技術更新都是很有意義的。
在注冊制條件下,科創板看似上市審核效率更高,但同時在差異化上市門檻上引入了更嚴格的退市制度,被市場人士概括為「寬進嚴出」。
上海證券交易所資本市場研究所所長石東輝:我們推出了嚴格的退市制度,特別是針對這些上市公司,比如說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重大違法違規行為的公司。第二類是主營業務被掏空,失去持續經營能力的上市公司。
,我們是實行嚴格的退市。另外有一個跟以往退市制度比較大的區別是,我們取消了暫停上市制度,也就是說針對這些要退市的公司,我們是堅決一退到底,它沒有暫停上市再恢復上市這樣一個流程了。
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銀行部董事總經理 孫煒:我們統計了一下,美國的納斯達克來講的話,可能退市企業比上市企業還要多,我們現在是退市企業遠遠少於上市的企業。科創板這個制度的推出,它如果說退市制度得到真正的執行,我們就會實現一個叫「有進有出」的良性的循環,這對我們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作為探索,科創板還設置了新的交易規則,比如股票上市後的前五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停板,在這以後的交易日漲跌幅最高為20%。最高人民法院已於6月21日為「科創板」發布司法保障意見,保障以市場機制為主導的股票發行制度改革順利推進,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提示,創業板開板初期市場的供求不平衡,加之新的交易機制需要適應,不排除會出現短期的炒作,漲跌幅較大的情形。上交所特別指出,在新股上市初期,股票日內波動可能會較主板顯著加大,建議個人投資者審慎參與,切忌盲目跟風。
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銀行部董事總經理 孫煒:個人投資者如果判斷不夠准確的話,可能你的收益會很大,但是你的損失也會是巨大的。所以我覺得個人投資者的參與需要非常謹慎。
全新的交易規則對於投資者的專業性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創板對於個人投資者設定了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的資產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且參與證券交易應滿24個月的市場准入門檻。其目的就在於警示投資風險,並鼓勵機構化的長期投資。
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 楊成長:其實在科創型企業當中失敗的概率是非常大的,對科創型企業來講恰恰你投資的就是它的時間周期。正因為如此,我們要投資的是它未來的成長空間那個價值。
未來,隨著注冊制試點改革逐步到位,發行、交易、信息披露、並購重組、退市等一系列制度將逐一完善,中國資本市場也將逐步走向成熟。
科創板的推出是中國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又一里程碑事件。作為新生事物,科創板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在成長過程中也難免會遇到一些挑戰。
作為一種新的探索,科創板需要我們共同的呵護與建設,邊試點、邊總結、邊完善;作為改革的試驗田,我們也期待著它形成可復制推廣的經驗,持續優化各項制度,以帶動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
相關問答:688開頭的股票是什麼板塊的
股票688開頭的是科創板。科創板是獨立於現有主板市場的新設板塊,它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被正式宣布設立,並在該板塊內進行注冊制試點。
科創板股票交易
投資者參與科創板股票交易,符合科創板股票條件的投資者只需要向委託的證券公司申請,在已有滬市A股證券賬戶上開通科創板股票交易許可權即可,無需在中國結算開立新的證券賬戶。科創板明確申報企業應該屬於新一代的信息技術領域、新材料領域、節能環保領域、生物醫葯領域等領域,並施行證監會發布的《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也就是平時大家口中所說的「3+5」科創指標,也可以理解為這是證監會給科創板的一個「3+5」的「白名單」指標,對科創屬性的定義給出了量化標准,即:
1、3項常規指標,包括研發投入、發行專項及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等;
2、幾項例外條款,包括國際領先、發明專利50項、國家科技進步獎要求。
❸ 哪家券商將搶到科創板開市最大紅利
科創板即將開市,首批25家上市企業的發行費用已經公開。哪家券商在這一輪開板紅利中收獲最多?南都科創工作室統計分析發現,首批上市的科創板企業或將為券商創收19.5億元。在此前IPO項目源持續下滑的趨勢下,科創板已成為券商業績增量的大蛋糕。
隨著證券市場改革進程不斷加快,券商單純依靠牌照渠道價值「躺賺」的空間已越來越小。新規則下,投研估值能力將成為券商的核心競爭力,這也將加速券商行業的馬太效應,加速競爭分化。
富貴險中求?
中金力推兩家未盈利葯企上市
數據統計顯示,科創板首批25家企業的背後,共有6家券商保薦的上板企業數超過兩家。其中,收獲最多首批上市企業的是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共有5家主保薦企業和1家聯合主保薦企業。此外,另5家券商還包括中信證券、華泰聯合、國信證券、中金公司和海通證券。
而從這6家券商截至目前保薦的申報企業來看,其中中信建投、中金公司、中信證券和華泰聯合4家券商保薦的申報科創板企業數均達到或超過10家。在中信建投保薦的15家申報企業中,有6家成為了首批上市企業,「首批申報上市率」最高。而中金公司保薦申報了14家企業,僅兩家首批上市,在保薦申報企業數較多的券商中首批上市率最低。
對比中信建投和中金公司保薦的申報企業發現,中信建投保薦的企業融資金額多數在10億元以內,超過10億元的僅3家,首批上市的6家企業中也有5家融資金額在10億元以下。可以看出,中信建投在保薦申報科創板企業的策略上比較保守。
而中金公司在保薦申報企業上則顯得更為「大膽」,不僅保薦了6家融資超過10億元的企業申報,其中還有兩家為未盈利葯企,分別是澤璟生物和百奧泰,均屬創新葯研發公司。這兩家公司也是目前科創版148家申報企業中,唯二採用第五套上市標準的企業,這意味著兩家企業預估市值均超過50億元。兩家葯企融資金額均超過20億元,如果能夠成功登上科創板,將為中金公司帶來一筆可觀的收益。
不過,未盈利的同 時尚 未有產品上市、尚無穩定營收也意味著該類企業具有更大的投資風險。事實上,在首批25家上市企業中,尚未出現醫葯製造業企業,即使是已盈利的葯企也沒能進入首批俱樂部。
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這與早前市場預期科創板將重點支持推動生物醫葯類企業上市的情況有差異。中金公司保薦的兩家未盈利葯企,可能在科創板開市後仍需較長時間觀察。
逆勢而上
首批創收預計直追上半年總量
為何科創板吸引這些上市券商公司大舉進軍?除了外部的政策推動、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等因素外,也由於科創板將成為存量IPO市場下滑背景下難得的增量大蛋糕,券商自身的商業訴求使它們對於保薦企業上市科創板具有很高的熱情。
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券商在IPO上的收入情況並不樂觀。上半年券商承銷保薦總收入約35.3億元,同比下滑18%,存量一級市場融資速度放緩已經成為趨勢。
據北京商報報道,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何南野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近年來IPO企業數量和融資規模在趨勢性下降,由於2017年IPO大爆發,提前透支了後續幾年的IPO項目資源,加上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使得很多本來符合IPO資質的企業因業績下滑等因素,退出IPO申報,導致擬IPO企業數量減少。
而IPO項目源的減少又加劇了市場競爭,券商不得不採用「價格戰」的方式在日趨白熱化的IPO項目競爭中爭取客戶。2018年底甚至出現了上海農商銀行A股IPO中標3家券商承銷費率均未超過0.5%的情況,而此前一般來說IPO承銷費率在3%-6%左右。這些因素均使得券商保薦承銷收入不斷下滑。
在此背景下,科創板無疑將成為讓券商眼紅的下半年業績增量大蛋糕。早在今年3月天風證券就曾發布科創板研報預測,首年科創板將給券商帶來60億的業績貢獻。
此外,科創板開市後券商的獲益情況也可對比創業板開市後的情況進行參考預測。公開數據顯示,自創業板2009年10月開市一年後,A股14家上市券商在2010年前三季度的業績表現十分優異,主承銷融資項目融資規模同比增加近三成,這主要就是受創業板和中小板IPO發行提速的影響。而創業板開市兩周年時,共有271家創業板上市公司被56家券商保薦承銷,保薦承銷費、發行費用共計126.9億元。
不過,隨著創業板開市兩周年時大批股票破發造成股民損失,作為中介機構的券商曾被股民質疑「只薦不保干收錢」。彼時,271隻上市創業板個股中破發比例高達77.12%,不僅中小投資者利益受損,甚至不少重倉創業板的基金公司也虧損慘重。兩年中創業板IPO項目造假、過度包裝等問題不斷,成為當時券商賺取創業板紅利的另一面。
分析
新規則下「躺賺」情況不再
科創板或加速券商馬太效應 投研估值能力是關鍵
近年來,隨著中國證券市場持續運行,監管力度逐漸加碼,券商「只薦不保」、「躺著賺錢」的空間已逐漸縮小。
2017年6月,新時代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因其保薦的登雲公司IPO造假被立案調查,被罰款近1700萬元,相比其保薦的登雲公司被處罰60萬元,對保薦券商的處罰力度更大。此前,時任證監會主席的劉士余曾公開表示,券商發展應從源頭上嚴把上市公司質量關,不能「只薦不保」、一上了之。
而對於科創板來說,更是通過市場化詢價定價、券商跟投機制等多項制度創新,更加註重上市企業和保薦機構的利益捆綁。這就使得券商如果沒有足夠的投研能力和銷售能力,保薦一家企業IPO上市可能不僅賺不到錢,還有虧錢的風險。其中尤其是科創板要求券商跟投的機制,將券商與投資者綁上「一條船」,如果發行後股票下跌,券商也將直接面臨虧損。
2018年7月9日,國內明星 科技 公司小米集團在港交所上市,上市當日股價即跌破發行價,直至昨日股價仍一直處於下探態勢,上市一周年之際已從發行的17港元跌至9.37港元。事實上,股價破發情況在近年全球的資本市場並不少見。
有分析人士認為,由於科創板採用市場化詢價定價機制,放開了此前A股的23倍市盈率限制,在科創板短期熱情過後,也將可能出現上市首日破發的情況。而能否避免破發,主要考驗的就是券商投研估值能力。隨著中國證券市場改革進程的加快,投研估值能力將成為區分券商質量的核心競爭力。
7月4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帶隊赴中金公司調研時提出,證券公司等中介機構是資本市場的「看門人」,中介機構的核查工作有效防範各類欺詐行為發生,提升信息披露質量,同時也是資本市場的「穩定器」和市場創新的「領頭羊」,要通過更強的價格發現能力、更理性的投資行為、使用有效的對沖工具,不斷創設新的金融工具,提升金融資源配置的效率。
隨後,為提升證券行業整體水平,7月5日,證監會正式發布《證券公司股權管理規定》,進一步明確證券公司分類管理,根據業務風險劃分為綜合類證券公司和專業類證券公司。
分析認為,科創板即將開市以及證監會近日的一系列動作,將加速券商行業的馬太效應,形成頭部券商強者恆強的局面,頭部券商將拿到更多的IPO項目源和收益,留下的市場空間將更小。與之相應的,券商市場也將面臨競爭分化,中小券商需要謀求差異化發展。
出品:南都科創工作室
數據支持單位:
挖貝研究院
❹ 科創資本論|對話長江保薦王承軍:投行業務前移,懂財務更要懂技術
科創板三年來,引領中國資本市場不斷進行制度變革,同時持續激發 科技 創新活力。在此背景下,中國資本市場的生態正在發生嬗變,深處其中的投行也在邁向轉型之路。
在科創板三周年之際,第一 財經 啟動「科創資本論」系列訪談,邀請國內頭部機構負責人,共同探討新形勢下資本與 科技 的融合之道。
長江保薦總裁王承軍在接受第一 財經 專訪時表示,A股市場生態已發生三大變化:一是發行人有更多的上市選擇,核心人員能夠通過股權激勵方式,使他們與公司在有共同利益基礎上更好為公司的發展服務;二是投行端,業務服務的時點前移,盡早協助企業做好內控和治理結構的搭建,整合投資機構尤其產業資本等資源,助力資金支持的同時進行市場賦能;三是市場投資者端,相對更為理性和成熟,通過基金方式參與股市,中國投資機構化趨勢已經開始顯現。
走過三年,科創板又將開啟怎樣的新篇章?王承軍認為,科創板制度設計的初衷是鼓勵硬 科技 企業發展,在上市發行人財務指標上做了靈活的處理,這可能導致企業在上市之後經營情況出現分化。希望投資者能夠理性看待這個事情,因為科創板是培養優秀世界級企業的搖籃。未來可能會有較多 科技 巨頭在科創板誕生,同時相對富裕的人群也能夠在科創板產生,在激勵中持續推動 科技 創新,形成正向循環。
資本市場生態已變,投行業務前移
第一 財經 : 三年以來,科創板「試驗田」效應發揮,且持續推進關鍵制度創新,加快創新資本的形成和有效循環。在此背景下,中國資本市場生態發生了哪些變化?
王承軍: 第一,從企業端來看,一方面 科技 與資本對接,激發全民創新熱情。「十四五」規劃把創新擺在全新的高度,而激發全民創新動力,最好的方式是對接資本市場,通過上市、股權激勵、在平台架構上搭建產業資本等使得 科技 從事科研創新的企業核心人員更有獲得感,使他們與公司在有共同利益基礎上更好為公司的發展服務,從而進一步激發創新熱情。
另一方面企業上市的選擇更加多樣,比如以前連續虧損或者未來還可能虧損的企業在境內無法上市,但是如今境內市場包容性更強,提供了5套上市標准供發行人和保薦機構靈活選擇。同時也給股權投資機構提供了更多的退出機會,加快創新資本循環。
第二,從投行端來看,原來對發行人的很多事情,投行就像一面鏡子去被動反映,比如就發行人經營情況方面,投行對其財務方面做全面的盡職調查、識別造假舞弊行為等,讓財務信息披露能夠保證真實、准確、完整。
現在投行要適度地轉變一些角色,一方面在選擇項目之時,投行的服務階段要盡可能地往前移,盡早去培育國家鼓勵和支持的企業,協助企業做好內控和公司治理結構的搭建;另一方面,要發揮投行的資源整合能力,比如整合投資機構,以在企業成長初期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目前,已有較多投行在這些方面有所布局。
第三,從市場投資者端來看,隨著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持續加強,以及投教工作的不斷開展,投資者相對以前更為理性,能夠深刻地認識到自身在理財能力或者投資能力方面的缺點,通過購買基金份額的方式間接參與到股票市場,所以我覺得中國投資機構化趨勢已經開始顯現。
懂財務更要懂技術,加配產業型人才
第一 財經 : 注冊制下,企業發行上市方面迎來了較大變化,投行在實際參與項目過程中有哪些深刻體會?又如何擴大自身的能力圈?
這就要求我們投行人員的知識更加多元,不光要了解財務、法律,還要更加聚焦產業。我們也深刻認識到培養一個全面的人才難度很大,所以我們現在在整個團隊成員搭配上,會引進一些有產業背景的人才,未來招股說明書也更多由具有資深產業背景的投行人員來撰寫,以深刻發掘投資亮點,讓投資者更好地了解企業。
截至7月19日,長江保薦共服務了13個科創板項目,其中8家企業已經在科創板上市。
第一 財經 : 除了由具有產業背景投行人員來撰寫招股書之外,在信息披露方面,投行還有哪些方面需要改進?
王承軍: 第一,風險因素披露方面,流於形式模板化,無效信息過多,導致信息披露文件過於冗長,投資者無法高效地通過招股書去識別這家公司的風險和投資價值。
第二,業務和技術方面,公司業務范圍可能披露准確,但是其行業范圍過度延伸,也不利於投資者准確判斷該公司所處行業未來發展空間,從而影響對投資價值的判斷。當然目前科創板審核機構在這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確實是保薦機構自身要加強對發行人行業發展的深刻理解,寫出有亮點且准確的招股說明書。
第三,財務信息披露方面,現在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就是什麼都直接照搬審計報告,其實有一些財務科目發行人並沒有,披露沒有太大意義。
買賣雙方博弈加大,定價更市場化
王承軍: 發行定價是資本市場改革最頻繁的一環,也是改革力度最大的方面。在去年9月份科創板發行承銷規則修訂之前,在高比例高價剔除以及「四值孰低」定價原則之下,發行人和主承銷商不敢報高價,買方則存在「抱團壓價」現象,賣方沒有辦法跟買方博弈。
發行承銷規則修訂之後,最核心的還是取消了不能低於或者不能高於「四個值」的規定,我覺得這個影響更深,或者對買方報價行為的約束力更強。這就放大了買賣雙方的博弈空間,讓買方沒有辦法准確估計賣方會採用怎樣的方式去定價,買方的抱團壓價行為也就面臨非常大的風險。我覺得這對於定價市場化有較大幫助。
從目前的實踐情況來看,買方的報價離散度更大了,最高價和最低價之間的差距也比較大了,以往最高價和最低價就差一分錢的極端情況,沒有再出現了。
對於之後出現階段性破發潮,可能還要結合市場因素來判斷。比如,投行在判斷公司價值區間的時候,研究員可能主要結合當時的市場環境來寫投價報告以及詢價定價,但是上市之時市場行情發生較大波動,這種落差就容易導致新股破發,這種效應可能又傳導到投資者身上,導致出現棄購行為。
在目前買賣雙方都有一定博弈能力的制度安排下,我覺得股票價格未來應該能夠回歸理性。
設置多道「防火牆」,降低合規風險
第一 財經 : 投行扮演的角色更加豐富了,也面臨更嚴格的監管。那麼投行如何更好地促進企業規范,同時又降低自身的合規風險?
王承軍: 這是投行的一個痛點。投行的風險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從業人員的道德風險,隨著監管和政策趨嚴,這方面風險有較大降低;二是來自客戶的風險,這是目前投行面臨的最主要風險。比如債券業務,投行即使對企業盡調做的再到位,但是一旦該企業發生償債風險,作為債券受託管理方其實也要承擔很大的責任。
所以防範客戶風險最好的辦法,就是慎選擇客戶,跟誰合作很重要。那麼應該選擇怎樣的客戶?以長江承銷保薦為例,目前主要聚焦 科技 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一方面三峽集團、長江證券等在產業和投資方面積累了較多經驗,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我們過濾掉一些有風險的客戶;另一方面「從小從早」抓起,陪伴企業成長的時間足夠長,也便能識別客戶真正的風險。
同時,我們在服務項目的過程中設置了多道「防火牆」:一是在企業立項之時,我們的質控部門會給項目團隊提出非常明確的要求,比如:這家公司的主要風險點在哪裡,我們盡調的關鍵工作要集中在哪些方面;二是持續不斷地跟蹤項目的進展情況,若在項目執行過程中遇到一些突發情況,甚至在項目審核過程中新發現了一些問題,我們都需要明確向中後台匯報,討論應對方式,是進一步調查還是跟發行人協商撤回材料;三是對上市後的企業進行持續督導,尤其是募集資金的使用、高管人員是否侵佔上市公司資源,這是目前我們特別重要的核查方向。
盡早深入企業,備戰全面注冊制
第一 財經 : 全市場注冊制漸行漸近,滬深主板改革呼之欲出。對此,長江保薦是否已有所准備?將迎來怎樣的機遇與挑戰?
王承軍: 首先要精準理解國家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建設以及各板塊的定位,保薦機構或者投資銀行未來要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來,必須具備將合適的企業推薦到合適的板塊去這一基本能力。
在布局方面,有一些行業確實只能上滬深主板,比如一些工程行業,我們對工程行業企業的審核要點、財務特徵、不規范等方面有較多的經驗和積累。一般能上滬深主板的企業,經營規模比較大,主要問題可能在於內控體系不夠完善。所以,我們要盡早協助企業進行規范,使得它們的內控體系能夠盡早符合上市要求。
滬深主板實施注冊制對於我們而言是機遇與挑戰並存。一方面,我們還要提升自身的品牌影響力,以獲得客戶的認可;另一方面,我們提出的種種規范舉措,能夠讓客戶理解並且成功貫徹落實,這也是個挑戰。
但我覺得滬深主板未來也是長江保薦的主戰場,因為畢竟我們國家從經濟產業結構來看,傳統產業還是有相當的存量,具有較大的可開發潛力,尤其我們深耕湖北資本市場,面臨著很多的機遇。為抓住機遇,我們採取了一個重要舉措是投行團隊本地化,隨時與客戶就內控體系建設等上市有關問題進行及時溝通和整改,讓客戶感受到我們的服務價值:一方面總結過去一些主板行業上市的痛點和缺陷,進行有效完善和規避;另一方面,從小抓起,並進行本地化團隊服務。
疫情下企業重新定位,投行加大價值創造
第一 財經 : 疫情延續了三年,以今年上半年尤為影響大,在此過程中,企業受影響幾何?融資和上市意願是否受到影響?
王承軍: 據我們觀察,企業受到疫情的影響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自身業務經營生產受到疫情影響;另一種是受產業鏈客戶波及,上遊客戶因疫情影響而使得企業采購放緩,下遊客戶受影響則會導致企業的貨物無法賣出。其中,企業受上下遊客戶波及是最主要的原因。
受疫情、國際貿易形勢等因素影響時,企業也在思考其在產業鏈上的位置,產業的布局以及未來有轉型方向。企業在這些方面沒有調整到位的話,對接資本市場的意願也處於不確定的狀態。
在我們服務的一些企業中,目前也有一些企業延緩申報IPO。對此,我們投行也採取了一定的應對舉措:一方面及時提供咨詢服務;另一方面,我們投行發揮資源整合優勢,協助企業在產業鏈進行布局,牽線相關行業企業或者產業投資者去對相應企業進行考察,對其打開市場提供一些幫助。
當然有一些因受疫情沖擊而餘波不斷的企業,其業務在疫情之後可能也沒有辦法很快恢復,對此我們投行也要做長期打算,不能夠按照原計劃進行申報,需要採取比較謹慎的態度去審評估該企業未來的業績恢復情況。
第一 財經 : 大家都說上半年經濟不太好,但是截至目前A股IPO在審企業超1000家,其中今年6月份,IPO申報迎來罕見爆發,單月新增受理400家左右企業。這是為什麼?
王承軍: 很多企業的業績並沒有出現特別大下滑,其中的原因可能與較多企業吸引了一些產業投資者對其進行市場賦能有關,以致發行人的業績下滑情況並不突出。
所以投行也不光要服務國家鼓勵和支持的行業中早期企業,更應該給企業創造價值,也就是在前期幫助企業建立良好內控體系和公司治理結構的同時,幫助企業進行融資,幫助企業去對接一些產業資源。投行正在向這方面進行轉型。
今年上半年IPO申報主要集中在6月份,可能主要有兩個方面原因:一是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部分IPO蓋章簽字流程受到影響,監管部門也推出了舉措,希望以後能普及電子簽章,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申報效率。二是這可能與投行業務工作特點有一定關系,因為投行很多事情(比如盡調、資金流水核查等)需要到基準日之後去做,做完之後需要走內部流程,再報當地證監局進行輔導驗收,中間過程需要較長的時間過程。
❺ 科創板首批受理企業如何估值 業務看點在哪兒申萬宏源給出全景透視
科創板首批受理,分布在5個行業的9家企業,平均市值為72.76億元。如何給他們估值,各家公司看點又分別在哪兒?申萬宏源研報給出了一些參考方向。
首批科創板受理企業塵埃落定,但圍繞著他們的討論卻才剛剛開始。
上交所晚間答記者問時提到,首批受理的9家企業,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葯、新材料、新能源5個行業。9家企業採用兩套上市標准,預計市值平均為72.76億元。
對於業務各不相同的幾家公司而言,如何根據他們的自身特性進行估值,他們又有哪些業務比較有看點?申萬宏源夜間給出的一系列報告,或許可以給出一些參考方向。
晶晨股份:建議採用PE或pipeline估值,可給予一定溢價
申萬宏源指出,公司是採用第一套上市標准估值(市值+凈利潤/收入),建議採用PE或pipeline估值。理由有兩個:
其一、公司盈利性好,財務質量高,可採用PE估值並給予一定溢價。
其二、考慮公司凈利率高,人力擴張和收入增長經常錯配,建議根據未來量產產品產生的毛利折現回當前(pipeline)的估值方法。
申萬宏源在報告中分析稱,公司晶元產品主要應用於OTT、IP智能機頂盒、智能電視和AI音視頻等智能終端。在運營上為典型Fabless模式,專注於設計本身,晶圓製造及封測等環節交由台積電、日月光等國際一線大廠完成。
(附圖:晶晨股份財務數據)
此外,公司控股股東為晶晨控股,持有39.52%股權。TCL王牌為公司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11.29%。
申萬宏源認為,公司未來將進一步強化在超高清、多格式、低功耗上的領先優勢。此外,隨著智慧城市、平安城市等的持續推進,公司將戰略性進軍IPC(網路攝像機)SOC領域,搶占智能安防新藍海。
江蘇北人:行業模式已成熟,宜用可比公司PE估值法
申萬宏源認為,公司選擇適用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兩年凈利潤為正且累計不低於5000萬元的上市規則,宜採用可比公司PE估值法。
申萬宏源分析認為,公司工業機器人集成業務技術與模式已較為成熟,特別是汽車行業焊接自動化滲透率已經非常高,公司處於利用核心技術拓展下游應用的時期,與多數A股上市的工業機器人集成商發展階段接近,應採用可比公司PE估值法進行估值。
鑒於行業模式已經很成熟,申萬宏源也提示了這方面的風險:汽車需求出現較大幅度下滑、工業機器人集成行業競爭環境惡化、公司下游領域拓展受阻。
睿創微納:對標A股高德紅外,用相對估值法
申萬宏源在報告中指出,公司預計市值、凈利潤及營收規模適用科創板上市標准中的「(一)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不低於人民幣5000萬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1億元」。
因此建議用相對估值法(PE)進行估值。在A股的可比公司包括高德紅外、大立科技。
據,目前高德紅外動態市盈率為134.9倍;大立科技動態市盈率為87.5倍。
申萬宏源分析稱,目前公司有研發人員221人(總人數591人,佔比37.4%),在百萬級像素紅外MEMS晶元、12及17微米探測器領域均有多項突破,目前國際上僅美國、法國、以色列和中國等少數掌握非製冷紅外晶元設計技術。
公司擬募資4.5億元,用於非製冷紅外焦平面晶元技術改造及擴建項目、紅外熱成像終端應用產品開發及產業化項目以及睿創研究院建設項目,未來有志於成為世界領先的紅外成像解決方案提供商。
利元亨:業務仍處高速滲透期,可用PE/PEG結合估值
申萬宏源認為,公司選擇適用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兩年凈利潤為正且累計不低於5000萬元的上市規則,分別應用可比公司PE估值法與PEG估值法結合的估值方法。
申萬宏源指出,公司現有業務仍處於高速滲透期,鋰電設備業務在核心客戶供應體系內收入不斷提升,在其他業務端維持較好的歷史成長性,可以參照可比公司快速發展階段、結合公司未來增長預期應用PEG估值方法對現有業務進行估值。
(附圖:利元亨財務數據)
天奈科技:盈利能力穩定,選用PE/PEG等方法估值
申萬宏源認為,公司滿足第一套標准第二款內容的上市標准,可選用PE/PEG等方法估值。
申萬宏源分析表示,發行人本次發行選擇《上市規則》 中 2.1.2 條中第一套標准第二款內容,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 10 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1億元。考慮公司盈利能力穩定,收入、扣非凈利潤持續增長,可選用PE/PEG等方法估值。
申萬宏源在財報分析中指出,雖然三年收入、扣非凈利潤持續增長,但經營性現金流有待改善。
2016-2018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1.34、3.08、3.28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975、-1480、6758萬元;扣非後凈利潤521、1009、6500萬元,18年凈利潤虧損主要是客戶沃特瑪資金鏈出現問題,致使應收賬款無法收回,計提減值准備6979萬元所致。
與此同時,公司產品毛利率分別為49.1%、42.1%、40.4%,研發費用占收入比重5.8%、4.5%、5.0%,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537、-2213、-5689萬元。
(附圖:天奈科技財務數據)
容網路技: PB-ROE框架結合現金流模型估值,預期可適度樂觀
申萬宏源認為,公司選擇《科創板上市規則》2.1.2條款第四項條件作為申請上市標准,建議利用PB-ROE框架結合現金流模型估值。
申萬宏源分析指出,公司2018年度實現營業收入30.41億元,結合報告期內的外部股權融資情況、可比A股上市公司二級市場估值情況。建議用PB-ROE框架理解公司在行業景氣周期中的位置,用FCFF絕對估值對公司長期價值進行定量評估。
申萬宏源表示,動力電池行業處於產品升級帶來的新一輪成長周期,對公司單位盈利與高速增長期的增長率預期可適度樂觀。
(附圖:容網路技財務數據)
(文章來源:申萬宏源)
❻ 上交所劉逖:科創板開戶約有320萬戶
上交所副總經理劉逖表示,上交所對科創板交易行為實施持續監管,對外公開了異常交易行為的監管標准。同時,建立了違法違規線索(向證監會)的快速上報和快速處理機制,強化會員監管協同。劉逖表示,以前對於交易行為監管標准並未全部公開,主要是考慮到一旦公開,某些投資者可能會緊貼著「標准」進行操作,可能不利於市場穩定。但現在科創板試點殲肢注冊制,就是要求在各方譽改面加強信息披露監管,因此這兩者是一致的。他舉例說,這就像高速公路上測速一樣,交通管理部門把限速要求明確標示出來,可以避免相關部門的隨意處罰。
上交所副總經理劉逖表示,以初期30家科創板企業,每家籌資金額10億元來測氏虛世算,科創板首批上市企業的總籌資金額約300億元。同時,有統計的數據,適格投資者目前有效開戶超過290萬戶,其中約270萬戶參與。他表示,隨著科創板第一隻新股「打新」進展推進,這幾天開通科創板交易許可權的投資者數量增加比較快、比較猛,目前符合適當性要求的投資者戶數約有320萬戶。
他還表示,科創板開市初期可能會出現供需不平衡的現象,應該正確看待初期的投機炒作現象。
關於科創板交易機制的設計,劉逖坦言,目前交易機制設計還有待完善。根據實施意見,科創板運行一段時間後,由上交所對交易制度進行綜合評估,必要時加以完善。
相關新聞
上半年股市大盤上漲近20%
展望後市,宏信證券表示,目前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均有可能出現逐步明朗因素,下半年經濟基本面也有望接力,市場年內的第二輪反彈可能即將啟動。
❼ 100家科創板受理企業詳解:55%來自京蘇滬,73家企業募資不超10億元
45天,100家受理企業,82家問詢,這就是科創板的速度。
上交所5月6日披露受理八億時空、中國電器等2家企業科創板上市申請。從3月22日首批科創板受理企業披露至今,受理企業總數正式達到100家,其中已問詢82家。
此外,針對首輪問詢回復企業的第二輪問詢已經啟動,截至目前,上交所網站顯示,已有超過30家企業通過審核系統收到上交所的第二輪問詢問題。
按照科創板上市審核規則和程序,二輪問詢既是首輪問詢的延續,又是首輪問詢的深化,標志著部分科創板申請上市企業離正式上市又更近了一步。
地域分布:北京數量最多
截至5月6日,注冊地在北京的公司數量最多,共計22家,其次為江蘇18家,上海15家,廣東13家。
此外,九號智能為目前唯一擬發行CDR(存托憑證),注冊地在海外(開曼群島)的受理企業。
行業分布:計算機通信行業佔比最高
截至目前,受理企業的行業分布共涉及19個行業。
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占據頭名,共計23家;專業設備製造業後來居上,目前排名第二,共計20家。此外,今日受理企業中,專業技術服務業首次出現。
保薦機構:中信建投獨占鰲頭
截至目前,保薦機構中,中信建投獨占鰲頭,共保薦15家科創板受理企業:中國電器、西部超導、華特股份、天宜上佳、沃爾德、廣大特材、卓易 科技 、視聯動力、鉑力特、紫晶存儲、恆安嘉新、中科星圖、新光光電、世紀空間、虹軟 科技 ;其次為中信證券,共保薦9家,第三為華泰聯合證券,共保薦8家。
今日,首創證券也首次亮相在科創板保薦機構行列中,保薦企業為八億時空。
融資金額:73家企業募資不超過10億元
目前科創板受理企業募資10億元及以下的企業佔多數,共計73家,其中5-10億元(包括10億)的共計45家。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通號融資金額為105億,為100家受理企業中唯一一家融資超過100億元的企業。融資最低的企業為龍軟 科技 ,擬募資2.55億元。
❽ 科創板首批名單受益股有哪些
科學創造板加速著陸時.3月18日,上繳所科學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查系統正式開始接受發行人的申請.僅僅5天,科學創造板上市受理的最初9家公司名單就於22日公布.哪些企業的上市申請被接受?有什麼特點?如果上市成功,科學創造板最初的名單受益股是什麼?
哪家公司首次受理?
截至3月22日17時,審計系統收到13家公司提交的科學創業板股票發行上市申請文件.上繳所表銀滾示,目前科學創業板企業的申請和受理才剛剛開始.相關發行人和推薦人認真按照相關規定製作申請文件,陸鋒圓余續提交申請.
3月22日,晶晨半導體腔帆(上海)有限公司、煙台睿創微納技術株式會社、江蘇天奈科技株式會社、江蘇北人機器人系統株式會社、廣東利元亨智能裝備株式會社、寧波容百新能源科技株式會社、和艦晶元製造(蘇州)株式會社、安翰科技(武漢)株式會社、武漢科前生物株式會社等9家企業申請文件受理.
其餘4家,廈門特寶生物工程株式會社、福建福光株式會社、深圳光峰科技株式會社、深圳市貝斯達醫療株式會社3月21日21點以後和3月22日提交申請的企業,齊全性檢查還在進行中.
第一批受理企業有什麼特點?
從所屬產業、行業來看,最初受理的9家企業都是重點推薦領域的科技創新企業.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3家,高端裝備和生物醫葯各2家,新材料、新能源各1家.
❾ 詮析丨一文釐清首批25家科創板企業股權激勵
7月22日上午9點半,伴隨著科創板的鳴鑼開市,首批25家科創板企業正式上市交易。
開盤首日,25家公司平均漲幅約140%,其中安集科技漲幅居首,暴漲520%,兩次臨停。25家公司成交額合計逾480億元,其中中國通號成交額近百億元。25家公司平均換手率約77%,其中安集科技換手率超過86%。
截至22日收盤,科創板造就了125位億萬富翁,科創板首富也浮出水面。與此同時,對於實施了股權激勵的企業而言,也造就了一批百萬、千萬富翁。我們先來看看首批25家科創板上市企業在實施股權激勵方面的情況。
鏈股 通過對首批25家科創板上市企業招股說明書的梳理,發現在這25家上市企業當中,有80%的企業實施了股權激勵。(除中國通號、杭可科技、嘉元科技、交控科技未實施股權激勵外)下面,我們將從激勵工具的選擇、激勵對象的鎖定期、激勵對象目前的人均收益、科創企業目前市值等維度揭示這些企業實施股權激勵的情況。
從激勵工具的選擇來看, 超過90%的上市企業選擇了員工持股計劃作為股權激勵的激勵工具。其中,蘇州天准科技於招股書簽署日前已不存在實施股權激勵的相關安排,深圳光峰科技則結合實施員工持股計劃和股票期權。
從激勵對象的鎖定期來看 ,這20家上市並實施股權激勵的企業中,鎖定期為12個月和36個月的企業數量約各佔一半。這也就意味著,激勵對象不能在企業上市時立即通過市場流通轉讓手頭上持有的公司股份,需要等待12或36個月的鎖定期,待解鎖後方可流通轉讓。
從激勵對象目前人均收益來看 ,首批科創板上市企業激勵對象的實際人均收益率普遍比上市前激勵對象預估人均收益高得多,最高為煙台睿創微納,高達1265%,虹軟科技表現欠佳。
從科創企業目前市值來看 ,市值突破200億元的企業不在少數(截止至7月24日11:00),共計9家,其中「中國通號」市值突破千億大關。科創板市值巨頭「中國通號」並未對員工實施股權激勵,如今後欲實施股權激勵,可能存在股價過高,激勵空間不足等問題。
科創板推出後,投資者的火熱程度大大超出市場預料,使 科創板股票出現「高股價」「高市盈率」和「高超募」的「三高」現象。 對於這種現象,可能與開市初期存在供需不平衡有所關聯。
這一次,科創板的造富能力非同一般,對於實施了股權激勵的企業來說,其激勵對象的身價也出現不同程度的翻倍。同時,由於鎖定期的存在,使得這批核心人員心甘情願為保持權益的價值增長、企業未來價值的增長和公司估值的增長而持續不斷努力奮斗。
總而言之,我們應該正確看待科創板初期的市場波動情況,對資本市場的新興板塊保持審慎樂觀的態度,審慎投資。同時,我們也可以從研究這些優質的企業的過程中,學習其組織架構、經營管理、人才激勵方法等。
在首批25家科創板上市企業中,80%的企業實施了股權激勵。 實施股權激勵對於企業來說意味著什麼呢?對於員工來說,又意味著什麼呢? 在新時代新型經濟模式下的現代企業管理中,股權激勵不僅符合「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潮流,而且在《公司法》修正案中進一步明確了它的法定性。我們也許可以從股權激勵的作用窺見其重要意義。
附:股權激勵的作用
1. 不僅能夠留住企業高級管理人才和優秀員工,而且能夠吸引外部核心人才加入。
2. 能夠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協調股東之間關系,避免彼此猜忌, 消除內耗。
3. 能夠調動所有股東與企業上下游形成產業鏈的共贏格局,有效形成利益、榮譽共同體;
4. 能讓新員工有夢想,老員工有動力,形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解決傳、幫、帶問題,保持和煥發企業活力。
5. 能保持企業管理團隊持續穩定,職務不在利益尚存!中高層領導交接班能夠未雨綢繆。不管在不在位,利益永遠在企業,形成了永久的利益共同體!在維穩的同時,實現企業持續增長;
6. 能確保在企業上市時的無縫銜接。因為上市是所有股東的目標之一,因此,能促進企業順利上市。
❿ 揭秘首批科創板上會企業 平均排隊58天
6月5日,科創板上市委正式「開工」,首批上會企業深圳微芯生物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芯生物」)等3公司正式迎來大考。記者注意到,作為首批「趕考生」,由於企業規范性比較好等因素,科創板上市申請快速推進,3家企業平均排隊時間為58天,且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均超過15%的標准。
截圖來自上交所官網
三大領域拔頭籌
根據安排,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6月5日將審議微芯生物、安集微電子 科技 (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集 科技 」)、蘇州天准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准 科技 」)3家企業發行上市申請,這意味著3家企業正式迎來科創板的上市大考。
而安集 科技 為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的企業,安集 科技 主營業務為關鍵半導體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目前產品包括不同系列的化學機械拋光液和光刻膠去除劑。天准 科技 屬於專業設備製造企業,該公司主要產品為工業視覺裝備,包括精密測量儀器、智能檢測裝備。
按照上市標准來看,微芯生物、安集 科技 均選擇標准一,而天准 科技 選擇標准三,目前天准 科技 也是唯一一家申報科創板企業中選擇第三套上市標準的企業。保薦機構來看,微芯生物、安集 科技 、天准 科技 分別由安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申萬宏源證券承銷保薦有限責任公司和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薦。
企業規模均較小
首批上會的3家企業,規模較小成為共性。
數據顯示,天准 科技 在2016年—2018年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8084.96萬元、31920.12萬元以及50828萬元,對應實現的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3163.59萬元、5158.07萬元以及9447.33萬元。
此外,安集 科技 、微芯生物近三年的營業收入、凈利潤也均保持增長態勢。微芯生物2016年—2018年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8536.44萬元、11050.34萬元、14768.9萬元,對應實現的歸屬凈利潤分別為539.92萬元、2590.54萬元、3127.62萬元。安集 科技 2016年—2018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9663.92萬元、23242.71萬元、24784.87萬元,對應實現的歸屬凈利潤分別為3709.85萬元、3973.91萬元、4496.24萬元。
據Wind統計數據,截至6月4日申報科創板的117家公司中,中國通號、天合光能、傳音控股在2016年—2018年的營業收入均在百億元以上,中國通號在2018年實現的營業收入更是超過400億元,暫列目前申報科創板企業的榜首。天准 科技 2018年的營業收入在申報科創板的企業中位列第53名,安集 科技 、微芯生物兩公司2018年的營業收入則分別位列申報企業的96名、113名。
分析指出,規模越小,公司存在的問題一般越少,審核起來反而相對較快。不過,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認為,推進速度快是因為公司的規范性比較好,包括持續經營能力、科創屬性並不存在非常多的疑問。規模較小的企業,它的業務比較清晰,整個問詢和回答的效率比較高。在之前交易所的審核中,這些企業的問題已經比較明確,因此科創板上市申請在快速推進。
天准 科技 排隊時間最短
首批上會的3家企業,從排隊時間上看,
4月2日,天准 科技 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5月27日該公司具體上會時間出爐,也就是說天准 科技 科創板上市申請從獲得受理到獲准上會共用了55天的時間。相比之下,微芯生物的時間稍長一點。微芯生物自3月27日拿到「准考證」到獲准上會的時間間隔期為61天,安集 科技 則用了59天的時間。經前述數據計算,這3家企業平均排隊時間為58天。
除了審核效率高,交易所也嚴格把關。首批上會的微芯生物,經過3輪問詢後才獲得上會的機會。在首輪問詢中,上交所針對微芯生物提出41問,包括核心技術等問題。研發支出資本化和費用化、實控人認定與控制權穩定、市場推廣費等14個問題為第二輪問詢的重點。到了第三輪問詢環節,微芯生物的問題縮減至3個,上交所主要聚焦「實控人的認定」、「風險因素」以及「其他信披問題」。
天准 科技 也是在經過三輪問詢後才獲得上會資格。上交所在首輪問詢中,給天准 科技 出了44道考題,包括發行人核心業務、公司治理與獨立性等問題。二輪問詢中,上交所還設置一些「定製化」考題,對公司核心技術、競爭對手、數據勾稽關系進行「刨根問底」式問詢。而核心技術先進性問題在「三試」中仍被重點關注。
雖說安集 科技 僅獲得兩輪問詢,不過問題的數量並不少,上交所對安集 科技 總共問詢問題為60個。經計算,這三家企業被問詢問題平均數量為60個。
研發佔比均「達標」
科創板更加註重科創屬性,研發投入等問題成為問詢中重點關注的問題。單從研發指標來看,首批上會接受審核的3家企業均「達標」。
經統計計算,這3家企業研發佔比最高的為微芯生物。數據顯示,微芯生物在2016年—2018年的研發投入分別為5166萬元、6852.75萬元、8248.2萬元,分別占各期營業收入的比例為60.52%、62.01%以及55.85%,微芯生物近三年研發投入金額合計約2.03億元。微芯生物的研發費用率也遠高於同行業水平,「公司目前有多項在研發項目處於臨床前研究階段及臨床早期階段,導致報告期內研發費用金額較大」,微芯生物在招股書中寫道。
此外,天准 科技 在2016年—2018年的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26.22%、18.66%、15.66%,安集 科技 2016年—2018年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21.88%、21.77%、21.64%。
沖擊科創板的企業6月5日將迎來上市大考,能否獲通過答案也將揭曉。根據安排,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將於6月11日審議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煙台睿創微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蘇州華興源創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3家公司的首發申請,6月3日晚間,瀾起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企業的上會日期也正式敲定,定於6月13日。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有望從中誕生。
針對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曾致電天准 科技 等三家公司進行采訪,但未有人接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