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家未盈利企業登陸科創板
Ⅰ 2019年首批科創板名單
2019年3月22日,上交虧滾所披露9家首批科創板受理企業,分別為晶晨半導體、睿創微納、天奈科技、江蘇北人、利元亨、寧波容百、和艦晶元、安瀚科技,武漢科前生物。隨著首批名單的公布,意味著離科創板新股掛牌的時間已不遠了。
在首批披露的9家公司中,從所屬產業、行業來看,新一代信息技術3家,高端裝備和生物醫葯各2家,新材料新銷歲余能源各1家,這此企業均符合科創板的定位。
從選擇的上市標准看,6家企業選擇「市值+凈利潤/收入」的第一套標准,3家選擇「市值+收入」的第四套標准,其中有一家為未盈利企業。這說明,虧損企業上市在A股市場已成為可能,也凸顯出科創板發行上市條件的包容性。
從雀虛9家企業的融資規模看,累計融資110億元,平均每家12.2億元。擬融資最多的為和艦晶元25億元,最低的為江蘇北人的3.62億元。
Ⅱ 注冊制全面實施時間
注冊制全面實施時間為2016年3月1日。
2015年1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在北京經表決,通過了關於授權國務院在實施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中調整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有關規定的決定。
決定指出,為實施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基礎功能,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決定:授權國務院對擬在辯敏扮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票的公開發行。
調整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關於股票公開發行核准制度的有關規定,實行注冊制度,具體實施方案由國務院作出規定,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決定指出,國務院要加強對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工作的組織領導,並就決定實施情況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中期報告。
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事中事後監管,防範和化解風險,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該決定的實施期限為兩年,決定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試點注冊製取得的成效
1、探索形成了符合我國國情的注冊制架構
特別是以信息披露為核心,拿此引入更加市場化的制度安排,對新股發行的價格、規模等不設任何行政性限制,顯著改善了審核注冊的效率、透明度攜灶和可預期性。
2、提升了對科技創新的服務功能
科創板、創業板均設立了多元包容的發行上市條件,允許未盈利企業、特殊股權結構企業、紅籌企業上市,契合了科技創新企業的特點和融資需求。
特別是一批處於「卡脖子」技術攻關領域的「硬科技」企業登陸科創板,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葯、高端裝備製造等行業形成產業集聚,暢通了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的高水平循環。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股票發行注冊制
Ⅲ 科創板上市規則
科創板上市規則:
1、科創板企業由上交所負責審核,證監會負責注冊,注重信息披露審核3個月內完成,注冊20天內完成。允許未盈利企業上市,允許同股不同權紅籌企業上市,標准為CDR意見稿。
2、對於交易環節,投資人投資科創板最少資金要求為50萬元人民幣,新股上市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5個交易日過後漲跌幅限制為±20%,科創板允許滬深港通資金交易。普通投資者可通過公募基金參與科創板投資,此前發布的CDR基金是戰略配售基金,科創板發行的新股,相關基金也可以參與。
3、文件的徵求意見期為30天,徵求意見結束後監管部門將馬上修改完善,具體日期待定。交易所對企業的發行審核原則上不超過3個月,不排除特殊情況,需要結合承銷商、公司答復時間,從實踐來看6-9個月。
4、達到一定規模的 上市公司 ,可以依據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和交易所有關規定,分拆業務獨立、符合條件的子公司在科創板上市。科創公司募集資金應當用於主營業務,重點投向科技創新領域。
Ⅳ 第一家公開宣布申請科創板上的醫葯公司已誕生 權威解讀來了
第一家公開宣布申請科創板上市的醫葯公司誕生了。
3月8日晚間,港股生物醫葯公司復旦張江(1349.HK)發布公告稱,擬申請在科創板發行不超過1.2億股股票,每股面值0.1元。
復旦張江是H股的「老兵」了。早在2002年8月,復旦張江就已在香港創業板上市,2013年12月轉入香港主板。2018年,該公司的營收規模為7.4億元,凈利潤1.3億元。截至3月8日收盤,公司市值54.64億港元。
如今復旦張江又計劃分拆在香港主板和科創板兩地上市。公告顯示,復旦張江在A股發行完成後,在科創板發行的股本約占總股本的11.5%,總股本中還包括55.9%現有內資股和32.6%的H股。
自2018年11月5日,設立科創板的計劃被公布,整個生物醫葯板塊都躁動起來。光大證券認為,科創板拓寬了創新型醫葯企業融資渠道,未來生物醫葯板塊也可能成為科創板的主力板塊。支撐該論點的論據是,納斯達克生物醫葯板塊市值高達10050億美元(2019年3月5日),占納市市值8%權重,是最重要板塊之一。
當然,對於復旦張江來說,目前的核心任務是保證其發行A股計劃,能在股東大會上通過,且最終獲得證監會和上交所的批准。至於「是不是第一家,不是我們關心的問題」,復旦張江副總裁、執行董事蘇勇對《中國企業家》說。
爭搶頭啖湯
作為近期資本市場熱點,科創板於3月2日凌晨正式開閘。中國證監會和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實施了《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相關業務規則和配套指引》。這意味著,企業的IPO申請受理即將啟動。
科創板上市條件包括:發行後股本總額不低於人民幣3000萬元;公開發行的股份達到公司股份總數的25%以上;公司股本總額超過人民幣4億元的,公開發行股份的比例為10%以上等。
在市值和財務指標上,科創企業想要登陸科創板滿足五項標准中的一項即可。其中,對於暫未產生營收的公司的要求是: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40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這里還專門提到:醫葯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准開展二期臨床試驗,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企業需具備明顯的技術優勢並滿足相應條件。
「這條規則大大放寬了醫葯行業的上市門檻,也比較符合這個行業的特點。」新經濟投行易凱資本負責醫葯業務的副總裁張驍告訴《中國企業家》。
醫葯行業尤其是創新葯研發企業,研發周期長、投入大,在一款新葯上市之前,幾乎沒有收入來源。業內對於一款新葯從研發到上市,有一組公認的數據:平均花費10年時間和26億美元,成功率不足7%,至少100個科學家參與。
早在科創板開閘前幾日,在「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新聞發布會上,上交所理事長黃紅元就透露,交易所做了很多摸底了解工作,初步判斷生物醫葯、高端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的企業相對較多。「這些企業總體研發投入較大,發展潛力較大。」
張驍表示,易凱資本服務的醫葯公司中,有不少符合科創板要求的,如澤生 科技 、長風葯業、長江脈等。弘暉資本管理合夥人王暉也向《中國企業家》透露,弘暉資本投資的聖湘生物等企業在積極准備科創板。
「復旦張江能不能成為第一家在科創板上市的醫葯公司,還不好說。實際上,也有很多中介機構早已進場的醫葯公司,可以針對新公布的審核規則進行材料准備」,腫瘤診療一體化平台公司思路迪的CFO徐萌告訴《中國企業家》,該公司也在評估旗下業務板塊在科創板上市的可能。
「醫葯行業對科創板的熱情挺高。尤其一些年輕創業者,有技術、有干勁,如果科創板通過 社會 資金再扶他們一把,相當於給了他們一個創業成功的渠道」,孫飄揚說。
科創板「好風」一來,是不是只要搭上醫葯的邊,企業就能「憑借力」,「上青雲」呢?
華泰證券研報指出,醫葯公司一般在研產品較多,而新葯研發存在一定風險,因此企業核心產品可能存在研發進度不達預期風險;此外,還存在企業核心產品銷售不達預期風險,公司已上市的核心產品可能面臨市場競爭加劇、推廣進程較慢等風險,從而影響核心產品銷售,最終影響公司業績。
張驍也認為,國家包括科創板可能還是會考慮上述風險,以及對中小股民、散戶的影響,從而在現有標准上有所提升。
「不會像它說的『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准開展二期臨床試驗』就OK了。與之對應的較大概率是,某種葯品能獲批或上市風險非常小,才有可能批准(該公司)上市。」張驍表示。
醫葯股爭奪戰
科創板對未盈利的醫葯企業上市「開了綠燈」。實際上,對於這部分企業來說,實現在中國上市還有其他選擇,即香港聯交所主板。
2018年4月,香港聯交所號稱「24年最大改革」落地,包括允許未盈利的生物 科技 公司上市。其上市規則提到,對於無收入生物 科技 公司,預期市值不少於15億港元,從事核心產品研發至少12個月、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已經通過概念階段,進入第二期或第三期臨床試驗等。
上述多名醫葯行業人士向《中國企業家》評論,科創板對醫葯行業的上市規則,與香港聯交所給醫葯行業的上市規則差不太多,「應該是前者參考了後者」。
目前,尚未盈利就在港交所上市的醫葯公司有6家,包括歌禮制葯、百濟神州、華領醫葯、信達生物、君實葯業、基石葯業。另外,還有盟科醫葯、方達醫葯、Steath、AOBiome、康希諾、維亞生物、亞盛葯業、邁博葯業等至少10家醫葯企業排隊上港股。
未盈利生物 科技 公司港股上市情況。制圖:李秀芝
盡管香港主板有先發優勢,但科創板看起來對醫葯行業仍更有吸引力。王暉表示,科創板是中國國家戰略方針的一部分,香港主板的高度與之不同。
關於為何要登陸科創板,復旦張江稱,董事認為,A股發行將有利於提升形象、擴充融資管道。且相較於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主板而言,科創板上市更能體現創新及研發能力。
復旦張江沒有言明的是,A股和H股之間的估值鴻溝,這是兩地上市公司、投資人,甚至交易所早已認清的現實。
在2018年9月的一場香港交易所與生物醫葯創新公司閉門座談會上,身為港交所行政總裁的李小加也坦陳,「香港市場的資金的量、估值的高度遠不及內地的A股市場」。
這意味著,那些符合上述要求,原本為了去香港主板上市而搭建紅籌架構的公司,如果想轉到內地的科創板上市,並不需要花大代價拆紅籌。
針對生物醫葯企業,兩地交易所之間或有一場「爭奪戰」。
徐萌透露,已經有一些擬在香港上市的生物醫葯公司決定轉向科創板了。在目前的形式下,香港交易所的確需要考慮形成一些對醫葯企業更有吸引力的策略,但目前還沒具體的方案出台。
本文源自中國企業家雜志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Ⅳ 科創板:新勢力再生資格戰
文|Karakush
造車新勢力正在一改上半年的死水之相,迸發出一派新生機。
比如昨天(10月13日),據《未來汽車日報》報道,天際汽車已於近期完成新一輪融資,總金額超過50億元人民幣,資方根紅苗正,包括地方政府產業引導基金和大型國有銀行;以此為號,天際同時已開啟了IPO的准備工作,計劃於2021年上市。
盡管該篇報道中沒有指明,但按照此前的口風和匹配的選擇來看,天際劍指科創板。
9月28日,上交所披露,吉利科創板IPO過會。初始發行不超過17.32億股股份,不超過總股本15%,募資總額約200億元。盡管在最終上市前還要通過證監會審核、詢價、挑挑黃道吉日等步驟,但不出意外吉利應該就是科創板的「整車第一股」,業界預計他們能在年前完成。
除了吉利本身的動作很快,6月底浙江證監局就披露了他們科創板上市輔導計劃,8月底前就完成上市輔導——科創板也提供了政策條件,打開紅籌企業回歸的通路,並且針對吉利的審核效率也確實高於平均水平,9月1日申請,9月28日通過,不是隨便一家企業都能有此待遇,同期也就是螞蟻了。可見科創板對於重要企業還是有傾斜的。
至於新勢力,還有硬流程要走,目前進度最快的威馬已公布上市輔導機構是中金,一般輔導期就要3-6個月。但吉利率先上市,或許不妨礙新勢力中再角逐出一個第一。雖然新老共舉同一個大概念,長遠來看也必將趨同競爭於同一個賽道,但國內投資目前對傳統車企和新勢力還是有明顯的認知差別。
當然,速度還是必須的,先上先有錢先有活下去的機會,過去三年如果教會了諸君任何事,還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這個老梗。此外,業界也有擔憂,科創板對整車企業的容量也是有限的,汽車產業上市很快就會轉向核心技術供應商,比如智能駕駛、激光雷達等等。
無論如何,即便能成功IPO,也只是獲得一個扶起來站著的資格,後續能走多遠仍舊看業績。資本市場對中國智能電動汽車市場的信心與想像,終究還是要隨著真金白銀落腳到具體銷量上,市場很好你持續賣不動,再高科硬科也於事無補。
這或許會成為一部分企業的下一個難題。從自身發展階段來說,現在未必是新勢力上市最成熟的時機,很大程度是被資金需求的必要性裹挾著去上市。上市之後財務數據公開,也會是一個風險。當然那都是後話,在沒穿上褲子之前,先不過分擔心褲子上有沒有拉鏈這些小事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Ⅵ 科創板虧損第一股年虧26億 核心技術依賴母公司
(原標題:科創板虧損第一股年虧26億背後:核心技術依賴母公司 與台積電相差3代)
晶元產業國產化迫在眉睫!
2018年,我國集成電路行業實現銷售收入2519.3億,但其中自給率僅為15.35%。也就是說,85%——超過2000億元的晶元要依賴於進口。
事實上,我國在核心領域的晶元自給率更低。比如計算機系統、通用電子系統、通信裝備、存儲等設備中使用的晶元,國產晶元佔有率都幾乎為零。
但集成電路製造是砸錢的產業,要大力發展,除了國家的支持,更少不了資本市場的幫助。科創板的誕生的初衷,正是支持這些產業發展。
在昨天公布的首批9家企業中,就出現了集成電路製造領域的和艦晶元。招股書顯示,其最先進的產品是28nm的晶圓。
這也是9家企業中唯一一家虧損的企業。2018年和艦晶元虧損26億,大幅虧損的主要原因是資產折舊。沒辦法,生產線投入大,但晶元更新迭代快,導致生產線折舊率高,這是行業屬性決定。一旦資產折舊完成,實現盈利並非難題。
和艦晶元大幅虧損的另一個原因是無形資產攤銷。招股書顯示,公司的核心技術全部需要取得控股股東聯華電子授權。賬面原值高達23.87億元無形資產,主要是技術授權費。技術授權費的攤銷,加大了和艦晶元的虧損金額。
與資產折舊不同,巨額無形資產反映出和艦晶元的核心技術能否進步只能取決於母公司聯電。目前來看,聯電已經放棄7nm晶圓的研發,加上台灣經濟部規定在大陸地區投資建廠的晶圓製程工藝需落後公司在台灣製程工藝的一代以上。和艦晶元很長一段時間里,只能在28nm晶圓的市場中爭奪。
一方面,這個市場競爭激烈,另一方面隨著三星、台積電10nm晶圓已經進入量產階段,中芯國際的14nm晶圓也已進入了客戶驗證階段。28nm市場的熱度還能持續多久是個大問題。
對於即將登陸科創板的和艦晶元來說,前途依然充滿挑戰。
和艦晶元虧損26億真相:生產線折舊和無形資產攤銷
集成電路製造有垂直整合製造(IDM )和晶圓代工(Foundry)兩種模式。
IDM指企業業務范圍涵蓋集成電路設計、晶圓製造、封裝及測試等環節的全產業鏈模式,代表企業有英特爾、三星等;晶圓代工則只是承接其中一個製造環節,代表企業有中芯國際、台積電、聯華電子等。
登陸科創板的和艦晶元是聯華電子的子公司,同樣是一家晶圓代工廠 。
聯電成立於1980年,是台灣第一家半導體公司。集團旗下有5家晶圓代工廠,包括聯電、聯誠、聯瑞、聯嘉以及合泰半導體,是全球第三大晶元代工廠商,市場佔有率在9%。
晶圓指的是矽片,可以理解為製造晶元的「地基」。「英寸」代表硅晶圓的直徑。晶圓尺寸半徑越大,每片晶圓上可製造的晶元數量就越多,意味著大批量生產成本的降低。目前,主流晶圓代工廠都在從8英寸向12英寸轉型。
晶圓的生產中,良品率很重要。當下12寸晶圓生產還在進行良品率的技術爬坡,成本居高不下,而8英寸晶圓已具備了成熟的特種工藝。
和艦晶元原本主要從事8英寸晶圓研發製造,良品率基本上能達到99%;2016年,和艦晶元設立公司子公司廈門聯芯,開始從事12 英寸晶圓研發製造業務。
2018年,和艦晶元實現36.94億元收入,虧損26億元。實際上,2016年、2017年,和艦晶元虧損額分別為11.49億元、12.66億元。
和艦晶元巨額虧損的原因之一,就是轉型造成的巨額固定資產折舊 。
對各晶圓代工廠商來說,競爭力由其製程工藝的水平決定。截至2018 年,具備28nm及以下先進製程技術的純晶圓代工廠僅剩台積電、格芯、和艦晶元母公司聯華電子、中芯國際、發行人、華力微六家,14/16nm以下廠商剩台積電、格芯、 聯華電子3家;目前能提供7nm製造服務的純晶圓代工廠商僅剩台積電。
掌握最先進的製程工藝,除了技術要過關,更要有大規模的資金投入。正常情況,一條28nm工藝集成電路生產線的投資額約50億美元,20nm工藝生產線高達100億美元。
去年,聯華電子、格芯宣布停止10nm以下技術投資。 這背後,跟需要巨額資金投入以及能否產生的性價比 。
2016年,和艦晶元選擇在廈門設立子公司廈門聯芯用於生產28nm、40nm、90nm等製程的12英寸晶圓,總投資額高達到62億美元。但晶元又是一個更迭迅速的產品。
英特爾創始人摩爾在1965年提出,至多在10年內集成電路的集成度會每兩年翻一番。後來,大家把這個周期縮短到18個月,即每18個月,集成電路的性能會翻一番,指每代製程工藝都要讓晶元上的晶體管數量翻一番。
你也可以理解為,性能不變的晶元,每18個月價錢會降一半。這也意味著到第5年的時候,晶元的價格只有5年前的十分之一,基本上不值錢了,需要換代。
對於晶圓製造廠來說,每次換代都需要購置新的製造設備。 理論上,生產線迭代很快,在會計處理上,需要折舊 。
巨額的生產線資產加上大比例的折舊,這就產生了巨大的折舊金額。和艦晶元的會計政策是6年折舊,也就是每年折舊16.67%。
2018年,和艦晶元折舊金額28億。截至2018年年底,和艦晶元生產設備凈值為126億元。
不過生產線使用期限在5年,只是存在於理論上。雖然晶元迭代很快,但實際應用場景中晶元更新速度並不會這么快,一條生產線的壽命也不只5年。
在折舊期限後,一般這些企業馬上會實現盈利。所以生產線折舊造成的虧損,只是會計上的虧損。 據說沒有一家晶圓廠能夠在頭5年在報表上實現盈利,台積電為此花了6年,和艦晶元母公司聯電花了9年 。
如果從現金流來看的話,實際上和艦晶元表現非常好。2016年—2018年,和艦晶元經營性現金凈流入分別為12.67億元、29.13億元以及32.06億元。
除了巨額資產折舊,和艦晶元虧損的原因還有無形資產攤銷,去年無形資產攤銷金額大約為4.77億元。
巨額無形資產攤銷背後:
核心技術依賴母公司,與台積電相差3代
和艦晶元巨額無形資產攤銷, 主要是給母公司付的「稅」費 。
根據招股書顯示,生產晶圓的核心技術全部需要取得控股股東聯華電子的技術授權。賬面原值高達23.87億元無形資產,主要是技術授權費。這部分費用分為5年均攤,正因如此,每年大概需要攤銷4.77億元。
雖然和艦晶元每年數億的研發投入, 和艦晶元的研發投入更多應用於具體行業產品的研發和本身製造工藝改良,而非實質性的技術突破 。
實際上,和艦晶元每年數億的研發投入也只夠用於技術改良。過去三年,公司的研發投入分別為1.88億、2.91億和3.86億。反觀中芯國際,2016年、2017年其研發投入高達3.18億美元和4.27億美元,摺合人民幣21.3億和28億。
如此來看,和艦晶元的核心技術能否進步,只能取決於母公司聯電。但從目前來看, 和艦晶元的核心技術已經很難再進一步 。
根據聯電所述,公司未來還會投資研發14nm晶圓及改良版的12nm晶圓工藝。不過在更先進的7nm晶圓及未來的5nm晶圓等工藝上,聯電已經基本放棄。原因很簡單,聯電無法像台積電那樣持續大規模的投入研發。
再加上台灣經濟部的規定,在大陸地區投資建廠的晶圓製程工藝需落後公司在台灣製程工藝的一代以上。
這意味著, 如果聯電放棄對高端製程的沖擊,單憑和艦晶元很難取得更大突破,其製造工藝將在相當長時間內停留在28nm 。
對和艦晶元來說,只能競爭28nm的市場。
現階段28nm晶圓市場看上去前景依然不錯。隨著研發難度和生產工序的增加,IC製程演進的性價比提升趨於停滯,20nm和16/14nm製程的成本一度高於28nm。
這是摩爾定律運行60多年來首次遇到製程縮小但成本不降反升的問題。也正是因為如此,28nm作為最具性價比的製程工藝也擁有較長生命周期。
在28nm製程,和艦晶元主要的競爭者有台積電、格芯、聯電、三星和中芯國際,以及剛剛宣布量產聯發科28nm晶元的華虹旗下的華力微電子。
雖然競爭對手不多,但28nm的競爭卻異常激烈。由於台積電技術突破最早,目前憑借較小的折舊壓力打低價戰來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加上整個製程擴產相對激進,供大於求,給其它幾家廠商帶來很大的壓力。
價格競爭的背後是技術實力的沉澱問題 。要知道,能做先進製程了不代表技術實力就過關,其中還涉及到工藝成本、良品率等諸多問題。
以中芯國際為例,其製程工藝技術早早突破28nm,但始終沒有產生理想的收益。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28nm收入仍然只佔在中芯國際總收入中的8.6%。
從毛利率情況看,不想辦法突破更高的製程工藝,很難獲得超出同行業的利潤水平。
但如果一直停留28nm,對和艦晶元來說,這個市場的熱度還能持續多久是個大問題。目前三星、台積電10nm晶圓已經進入量產階段,中芯國際的14nm晶圓也已進入了客戶驗證階段。換句話說,和艦與台積電的差距至少在表面上是28nm對10nm,差距為三代。時代總是會進步的。
據IBS估算,2014年全球28nm晶圓需求量為291萬片,2018年將增至430萬片,預計2024年將緩減至351萬片。
即使和艦晶元成功上市,也掩飾不了聯電發展緩慢,日益沒落的大趨勢。相比於三星、英特爾、台積電、格芯, 聯電不僅營收規模小,增幅緩慢, 而且先進製程已經遠遠落後,短期內都沒有追趕的打算 。
而和中芯國際相比, 背後沒有海量資本作為靠山,在集成電路這個要依靠大量研發支出和資本支出的行業裡面,聯電處於不利的地位 。2017年年初,聯電傳出28nm技術團隊被上海華力微電子挖角的消息就是個例證。
早年間,和艦晶元還能依靠國產化率的紅利獲得可觀增長。但隨著國內越來越多的晶圓廠落地,行業整體產能釋放速度將遠遠超過下游產業鏈需求增加速度,產能過剩將不可避免。
根據SEMI的數據統計,預估在2017年至2020年間,全球將有62座新的晶圓廠投入營運,其中中國大陸將有26座新的晶圓廠投入營運,佔新增晶圓廠的比重高達42%。
更要命的是,半導體行業景氣度可能也將面臨拐點。
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宣布,2019年1月的全球半導體市場銷售額比2017年1月減少5.7%,減少至355億美元,創下了自2016年7月以後30個月的首次負增長。 核心原因是,儲存晶元價格的回歸,AI等增量市場又尚未形成真實的需求 。
核心技術停滯不前,市場競爭加劇,行業又面臨產能過剩。不說和艦晶元的處境危機四伏,至少往後的日子也不會太好過。
最高270億估值!
發行後市值或逼近中芯國際,值不值?
招股說明書顯示,本次發行不超過4億股,預計募集資金近30億。預計發行後,4億股佔比在11.1%。
這意味著,和艦晶元的估值最高能到270億。從目前科創板的熱度來看,270億並非沒有可能。
大家可能並不理解270億意味著什麼。這么說吧,截至本周五,中芯國際的市值在394.72億港幣,換算成人民幣337.88億。2017年中芯國際收入31.01億美元,換算成人民幣207.77億。而2018年和艦晶元的營業收入也僅有36.94億
不出意外, 和艦晶元的收入應該是中芯國際的六分之一,而市值卻到了80% 。這還不算上市後,股價上漲所帶來的市值增加。
更重要的是,即使在美股,和艦晶元母公司聯電的市值也僅有308億。從2000年在紐交所上市,初期股價最高達11.73美元,到如今股價僅1.88美元。毫不誇張的說, 在相當長時間,聯電都是一家沒有給投資人帶來回報的公司 。
2017年,聯電營業收入1492.85億台幣,凈利潤卻只有66.79億台幣,凈利率僅4.5%,表現也完全不像一家高 科技 公司。
核心技術嚴重依賴的和艦晶元又將表現如何?
近幾年,隨著摩爾定律的極限在逐漸逼近,先進製程的發展速度在減慢,加上中國本土晶元設計產業蓬勃發展,帶來了物聯網等巨大的內需市場。中國的晶元產業迎來 歷史 機遇。
隨著科創板的推出,國家舉全國之力支持集成電路、生物醫療、人工智慧等重點行業,資金也不用發愁。
所以,讀懂君衷心希望,在這個過程中,絕大部分的資源可以用到真正有核心技術的公司上。
當然,考慮到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相對國外發達國家仍有相當差距,和艦晶元在國內仍然是比較優質的集成電路公司,和艦晶元的28nm晶圓甚至好於中芯國際的同類產品。
期待登陸科創板後的和艦晶元,獲得更好發展。將來有一天,期待公司不僅僅局限於28nm晶圓產品,不斷沖擊更高等級的晶圓,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作出貢獻。
只要咬著牙,把技術做出來,不愁沒有客戶和市場,中國集成電路製造產業也會迎來光明的前途。
本文源自讀懂新三板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Ⅶ uwd股票什麼意思
1、A股市場中,看到uwd股票,其實是不敢買的嘩拆,說明這支股票仍是虧損狀態,需要特別注意,因為這是科創板獨有的後綴字母。簡單解釋就是,U代表公司尚未盈利,W代表公司具有表決權差異安排,俗稱為同股不同權,D就說明公司是以CDR(中亂絕棗國存托憑證)形式登陸科創板。
2、自從九號公司在科創板上市,這家公司的證券簡稱有一個很長的後綴—UWD,放在過去,大家都不敢買的,但是因為之前澤璟制葯在科創板上市,A股迎來第一家尚未盈利企業,讓投資者看到了曙光。隨後,中芯國際、神州細胞、億華通、芯原股份、前沿生物、等10餘家尚未盈利的企業也都在科創板成功上市。更多觀望的投資者對這些UWD股票躍躍欲試!
3、其實,股票市場並沒有絕對盈利的股票,也沒有絕對虧損的股票,只要把握住市場,准確分析股票的市場情況,就還是有機會獲得收益的,而且在這些企業上市的背後,我們也可以看到科創板包容性和創新性正在進一步提升,一些還在觀望的科創公司也准備尋求科創板上市。不過呢,值得提醒的是,股票有風險,投資仍然需要謹宏物慎!
Ⅷ 科創板允許未盈利企業上市,博科生物有望成河北首家
黨中央、國務院同意, 2019年1月28日中國證監會公布《關於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的實施意見》。2019年3月1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審議通過《科創板上市公司持續監管辦法(試行)》兩個文件明確了科創板改革的相關內容,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實施意見》指出,科創板根據板塊定位和科創企業特點,設置多元包容的上市條件,允許符合科創板定位、尚未盈利或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的企業在科創板上市,允許符合相關要求的特殊股權結構企業和紅籌企業在科創板上市。
允許尚未盈利企業上市是科創板重要特點之一,澤璟制葯也是科創板申報企業中首家選用第五套科創板上市標准上市的企業,具有里程碑意義。這項標準是五套上市標准中唯一一套未牽涉到業績情況的標准,也一直被業內認為是給未盈利生物 科技 類企業量身定做的標准。
除尚未盈利外,澤璟制葯還是科創板申報企業中首家選用第五套科創板上市標准上市的企業。根據相關規則,科創板第五套標准為「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40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醫葯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准開展二期臨床試驗,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企業需具備明顯的技術優勢並滿足相應條件。」該項標準是五套上市標准中唯一一套未牽涉到業績情況的標准。
事實上,在科創板上市標准出台之初,有分析人士曾指出,第五套標準的設立或專門面向未盈利的生物醫葯類企業。
2020年1月23日,澤璟制葯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正式登陸科創板。是首家未盈利企業登陸科創板的上市公司。 澤璟制葯成立於2009年,是一家專注於腫瘤、出血及血液疾病、肝膽疾病等多個治療領域的創新驅動型化學及生物新葯研發企業。核心產品多納非尼是針對肝細胞癌、結直腸癌、分化型甲狀腺癌等多種癌症的一類創新葯,也是我國首個開展一線治療晚期肝細胞癌III期臨床試驗的國產靶向新葯。
目前,澤璟制葯已經建立了兩大核心技術平台:精準小分子葯物研發及產業化平台、復雜重組蛋白新葯研發及產業化平台。依託這兩個技術平台,公司開發了豐富的小分子新葯與重組蛋白新葯的產品管線,覆蓋肝癌、非小細胞肺癌、結直腸癌、甲狀腺癌、鼻咽癌、骨髓增殖性疾病等多種癌症和血液腫瘤以及出血、肝膽疾病等多個治療領域。專注於自身研發管線開發的同時,公司正與國內知名葯企積極推進其小分子靶向新葯與抗 PD-1/PD-L1 抗體對腫瘤的聯合治療研究。
公司財務數據顯示,2016年 -2018 年度及 2019 年 1-6 月,公司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 -12826.79 萬元、-14646.84 萬元、-44008.90 萬元和-34114.84 萬元。
澤璟制葯也坦言,未來一段時間內, 公司預期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並將持續虧損。
經過數輪融資後,澤璟制葯的股東榜也是機構雲集。民生人壽、北極光創投、分享投資、深創投等數十家知名PE/VC扎堆,同時還有上市公司的身影。其中,東吳證券(10.580, -0.15, -1.40%)全資子公司東吳創新持股近1.1%,中色股份(4.860, -0.03, -0.61%)、聯想控股、新希望(39.690, -0.49, -1.22%)通過民生人壽持有公司2.8%股權。
科創板的推出,打破了A股市場「必須盈利」的藩籬。給需要研發投入、創新技術的生物醫療企業打開了大門。
8月31日上交所發文稱,今年上半年已經有14家未盈利企業登陸科創板,這些企業發展勢頭向好,共計實現營業收入172.34億元,同比增加24.75%;共計減虧11.82億元。14家未盈利企業中,10家公司營收同比實現增長,近半數公司盈利情況改善,2家公司扭虧為盈。14家企業上半年研發投入增加6.12億元,同比增長14%。盈利質量改善的5家公司持續加大了研發投入,如澤璟制葯的研發投入由0.76億元增加到1.29億元,增幅達到69.73%,企業仍減虧2.12億元。
在此,我們向投資界推薦河北博科生物「腫瘤靶向新葯。有可能成為河北未盈利企業登陸科創板第一名。
附2河北博科生物「腫瘤靶向新葯研發實現革命性突破
項目名稱:河北博科生物「腫瘤靶向新葯」
-項目亮點:
1.MCTL技術在肺癌治療中顯示出了良好的安全性和療效。MCTL靶向葯腫瘤控制率60%,是常規靶向葯物和化療葯物控制率的2-4倍,且副作用小,多靶點,不易出現耐葯性。相比現有的CAR-T技術針對病種更多,靶點更多,可轉化多種新葯產品;相比DC/CIK/CTL技術,高特異性抗原誘導。
2.「靶標庫」——涵蓋19種高發實體瘤, 322個靶點,系列產品。20家醫院同步開展臨床科研合作;19個病種,38個品種新葯陸續啟動。檢測產品已經獲得注冊證和物價,細胞製品以自體免疫細胞注射液(肺癌)為第一個申報產品,在IND臨床試驗階段。
3.已經獲得生物醫葯上市公司和多家投資機構參股。
-財務預測:2020年營業收入0.3億元,2023年2億元左右。
-融資需求:本輪融資1億元,2023年前預計融資10億元,用於新葯申報,研發與科研。
-估值測算:當前估值3億元,未來估值30-50億元。
Ⅸ 車企缺錢吉利即將登錄科創板、戴姆勒欲提升北京賓士股比!
提到車企,尤其是一線知名車企,給大家的印象往往是「財大氣粗」,一方面汽車作為大宗商品,客單價比較高;另一方面一線車企的年銷量也大,一年百八十萬輛的銷量很輕松,並且銷量越大單車所均攤的成本越低,因此我們很難想像一線車企會缺錢。
其實無論戴姆勒何時增持北京賓士的股份,只要其持股比例超過50%,便可以合並報表,以提升整個戴姆勒集團的財務數據,就以2019年北京賓士的營收來算,戴姆勒便可以在財務報表中並入超過22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789億元)的營收,這對於推動戴姆勒的股價顯然是有好處的,若從這個角度看,戴姆勒的第一大股東吉利卻成了受益者,不知與戴姆勒合資14年的北汽作何感想?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