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投資與企業成長階段
1. 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如何選擇股權融資
一般來說企業融資根據不同的發展階段,大致可以分為幾種:天使投資/種子投資、創業投資/風險投資、私募股權(PE)投資、IPO。
一、天使投資
天使投資(Angel Investment),一般是指富有的個人直接投資於初創企業,投資的對象是一些尚處於構思狀態的原創項目或小型初創項目,早期的天使投資資金來源多為投資人自有資金,但隨著「雙創」的火熱化,也有一些機構設立天使投資基金通過向社會募集資金的進行投資。
一般來說,如果一個創業項目具備了這些特徵:產品有了初步形態、有了初步的商業模式尚待嚴重、積累了一些核心用戶、聚集了一些核心資源、掌握了一些核心的技術等。基本上就可以啟動融資了。市場有些創業者僅憑一個構思而不考慮自身的投入,完全依靠投資款啟動項目,似乎「萬事俱備只欠投資」,有這種思維的創業者投資人還是相對比較慎重,畢竟創業團隊是否投入自有資金本身就是一種態度。
天使投資的門檻較低,此時創業項目的產品和業務還沒有形成,甚至有時只是一個創業構思,只要有發展潛力、得到投資人認可就能拿到資金,當然,投資金額往往比較低,多為幾十萬到幾百萬,極個別的情況可能會拿到幾千萬的天使投資,一般都是一次性投入。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曾經設立了個總規模200萬天使投資基金共計投資10個項目。近期傳的火熱的一個案例是龔虹嘉投資海康威視的案例,投資245萬,賺了677億,龔本人也位列福布斯2017年中國富豪榜第15名。
二、創業投資/風險投資
創業投資,也叫風險投資,也就是常說的VC,是一種由風險投資人或風險投資機構,對一些具有發展前景、增值潛力比較高的技術項目和企業進行的投資活動。像蘋果、雅虎、微軟、阿里、騰訊、網路、京東、小米、滴滴這些著名企業的快速成長都離不開風險投資。
我們經常說的A輪、B輪、C輪、……等等都可以歸為風險投資范疇。
Pre-A輪
一般而言,企業完成了天使融資後,緊接著便是A輪了,但是有的公司會增加一輪融資Pre-A輪,Pre-A輪就是A輪之前的融資,企業增加這輪融資的原因多方面,有可能是創業企業當前估值不理想且資金困難,又沒有達到A輪階段的規模,故增加Pre-A輪融資,可以看作是一個緩沖階段,緩解創業者資金壓力的同時引入新的投資人。還有創業企業可能會將其拆分為三個步驟(A-輪、A輪、A+輪)完成融資,其原因同樣也是多方面,不排除上述原因的可能。
A輪
A輪階段,創業公司產品有了成熟的模樣,產品或服務已經上線,公司開始正常運作一段時間並有完整詳細的商業及盈利模式,在行業內擁有一定的地位和口碑,但是公司仍然處於虧損狀態,融資金額一般在1000萬-1億元。
B輪
在A輪融資的支持下,創業公司獲得了較大發展,一些公司已結開始盈利,盈利模式經過驗證沒有問題並趨於完善,可能需要退出新業務、拓展新領域。在這個階段,融資所需資金大多是上一輪的風投機構跟投,同時會有新的風投、甚至私募股權機構PE加入,融資金額一般都在1億以上。
C輪
C輪對於創業公司而言是一個瓶頸,絕大多數公司都邁不過去,死亡率高達90%,業內流傳的C輪魔咒便因此而來。
在該階段,公司的商業模式已經比較成熟,離上市不遠。有了較大的盈利,還需要通過融資拓展新業務,打造「生態閉環」。這個階段主要是私募股權投資,部分VC會選擇跟投,融資金額多在1億以上。
多數公司在完成C輪融資後,就會啟動上市進程,但也有些公司會選擇更多輪次的融資,比如前文所提到的凡客,還有滴滴因為燒錢補貼也是到了G輪融資,是否繼續融資卻絕公司本身的業務而定。
私募股權投資
私募股權投資(Private Equity),簡稱PE,是通過私募形式募集資金,對具有上市潛力的非上市企業進行的權益性投資,最終通過上市、並購、管理層回購、等方式退出套現的一種投資行為。我們常說的Pre-IPO也屬於私募股權投資的范疇。
私募股權投資的資金主要是通過非公開方式面向機構、高凈值個人、風險投資基金、社保基金和保險資金等。私募股權投資不僅僅會給企業帶來資金,還會為管理層提供管理支持。
首次公開募股IPO
首次公開募集股份(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簡稱IPO,是指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將它的股份向公眾出售,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上市。
說到IPO,不得不提一下新三板掛牌和地方股交中心掛牌。新三板是中國第三個全國性交易市場,雖然掛牌企業數量龐大,但流動性欠佳,掛牌企業融資情況並不理想。至於地方的股權交易中心,流動性更是寥寥。
2. 企業不同發展階段,股權激勵有何區別
企業不同發展階段,股權激勵方式不同
(一)創業型企業
企業初創期,缺的就是人才。這個時候最核心的是穩定優秀人才,讓大家看到未來發展希望。這個時候可以運用核心合夥人參與利潤分紅方式(也叫乾股)。創業型企業最開始需要人才,這個時候運用這種方式吸納核心人才是一個好方法。創立伊始,公司幾個核心合夥人有的出資方式、有的以能力入股,當然對於股份的規定尤為重要。運用利潤分紅的乾股形式,一方面吸引能人、另一方面穩定核心團隊。比如技術偏重型公司可以以技術入股方式,這種股份一般是內部協議形式,以技術入股方式,這種股份沒有投票權、表決權,只是享有一種分紅性質。實際上,越來越多的科技型公司都在採用類似的股權分配方法。在初創期,公司對於懷揣技術的人員求賢若渴,老總們會通過各種方式招聘技術人員加盟。但出於對公司發展方向的考慮,他們是絕對不願意出讓經營權的——於是就有了這種「只分紅,不參與經營的乾股」。這種股份形式,主要用來凝聚團隊,只要公司整體向好,員工的積極性是可以被充分調動。就好比是一架前行的戰車,在這個戰車上,所有的員工需要「綁在一起」努力奮斗,而利潤分紅則是將團隊綁在一起的「利益鏈條」。
(二)成長型企業
成長型企業一般是指公司稍具規模、存在間接管理的公司。老闆自己一個人看不過來了,需要設置一些職能部門,公司形成由上至下管理方式。這個過程中,企業的員工激勵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隨著間接管理越來越多,公司整體運營效率是不斷下降的,各個部門之間的互相推諉、權責不分等現象逐級加大。為了抓起公司的整體運營效率,穩定中堅力量,股權激勵是越來越多企業的選擇。這個過程中,企業需分不同的發展形式來做股權激勵。從晉商的發展來看,其身股與銀股結合的股權激勵方式是當今家族企業可以優先選擇的一種方式。
身股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股份,它是因能力而設置、不可繼承和轉讓的一種企業分紅權,從晉商東家、掌櫃和伙計的內部激勵機制來看,身股核心是激勵幹活的人。這個非常重要。東家聘請掌櫃和伙計幹活,一方面付給其薪資待遇,另外最核心的一點是為其滿足條件的人員配備身股。因此企業上下能夠一條心,特別是從創造利潤的一線出發,員工都能把企業的活當成自己家的活干。因為努力干,年終可以參與利潤分紅。這個就是現在成長型企業可以普遍選擇的一種員工激勵方式。
晉商的銀股,即東家出資所佔的股份,是真正意義上的企業股份。針對成長型企業而言,銀股激勵可以在特定的時期來實施。比如公司快要上市前,這個時候實施銀股改造可以利用未來資本杠桿為員工謀福利。或者企業家年老乾不動時候,這個時候實施銀股改造,可以為企業找到優秀接班人,真正實現用制度化的方式實現企業傳承,老闆退居幕後,拿「無風險」的投資人角色的收益。因為企業運用這種制度形式找到了新的主人。再或者企業在特定階段,必須穩定核心能人,這個時候也可以實施銀股激勵。
以上為大家介紹了成長型企業的股權激勵方式,這個是普遍可以運用的激勵方法。當然另外也可以運用期權結合身股、銀股的方式來實施股權激勵,在此不做過多闡述。
(三)上市企業
作為上市企業,擁有資本市場的特有背景,企業實施股權激勵擁有其優勢。可以利用資本的力量放大股權激勵的收益。
當前上市公司普遍運用的股權激勵方法有限制性股票、業績股票、虛擬股票等形式。
1、限制性股票
先授予激勵對象一定數量的公司股票,但對股票的來源、拋售等有一些特殊限制,一般只有當激勵對象完成特定目標後,激勵對象才可拋售限制性股票並從中獲益。
2、業績股票
公司授予激勵對象的一種權利,激勵對象可以在規定的時期內以事先確定的價格購買一定數量的本公司流通股票,也可以放棄這種權利。或在年初確定一個較為合理的業績目標,如果激勵對象到年末時達到預定的目標,則公司授予其一定數量的股票或提取一定的獎勵基金購買公司股票。
3、虛擬股票
是指公司授予激勵對象一種虛擬的股票,激勵對象可以據此享受一定數量的分紅權和股價升值收益,但沒有所有權,沒有表決權,不能轉讓和出售,在離開企業時自動失效。
2014年以來共有173家A股上市公司有過參與股權激勵事項的記錄,相關公司用於股權激勵的股票總量高達27.81億股。例如,光明乳業披露的關於A股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二期)授予公告以及激勵對象名單,公司確定了向包括總經理郭本恆在內的210名高中層核心骨幹,授予628.904萬股限制性股票,占其總股本的0.514%,此次股權激勵的行權價格為10.50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