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集團公司股份
Ⅰ 中國有哪些企業是美國控股的
2006年5月,美國CVC(花旗集團與亞太企業投資管理公司共同成立的投資管理公司,管理私募基金27億美元)與晨鳴簽署了戰略投資意向書,向CVC非公開發行10億A股,募集50億元,CVC將持有晨鳴42%股份,超過壽光國資局成為第一大股東。同年9月,此意向取消,改由國家開發銀行牽頭組成銀團申請60億元長期項目貸款。 洗滌品:全國四大年產8萬噸以上的洗衣粉企業,3家被外資收購。 美國寶潔利用其品牌優勢和稅收優惠,基本上擠垮了國內洗滌品企業,國內十大民用洗滌劑品牌幾乎全軍覆沒。僅飄柔、海飛絲、潘婷、沙宣四個品牌,就佔有60%以上的國內市場,超過了國際公認的壟斷線。寶潔每招收一名員工,就意味著中國原洗滌劑企業有2~3名員工下崗。 在日化行業的合資中,外資通常利用中國企業原有的生產線和營銷渠道,為外資品牌打工,同時冷落中方企業原有品牌。1994年初,聯合利華取得上海牙膏廠的控股權,並採用品牌租賃的方式經營上海牙膏廠「中華」牙膏,外方口頭承諾自己的「潔諾」牌和「中華」牌的投入比是4:6,但並未兌現,中華牙膏多年為聯合利華貢獻8億到9億的銷售額。 中國著名商標美加凈:該品牌原佔有國內市場近20%,1990年,上海家化與庄臣合資,「美加凈」商標被擱置。跨國公司向上海家化投入巨資,實際上是將「美加凈」逐出市場,為自己的品牌開路。上海家化的銷售額從3億元驟降至600萬元。上海家化於1994年出5億元收回美加凈商標,但失去了寶貴時機。 化妝品: 法國歐萊雅正在快速佔領中國市場。2003年該公司收購小護士,2004年收購羽西。在彩妝領域排名第一,在護膚領域完成兩次並購後名列第二。中國化妝品市場的競爭已形成外資主導的局面。 跨國公司占據國內高端市場後,正在向中低端品牌發展,沖擊本土企業。如聯合利華從2005年加強二三級城市的布點分銷。寶潔將飄柔、汰漬等產品大幅度降價、大力在全國推銷玉蘭油。歐萊雅收購小護士之後正尋找合作夥伴開拓三線城市和農村市場。美國雅芳和日本資生堂等也蠢蠢欲動。 哈葯集團:2005年,香港中信資本、美國華平投資集團聯合投資獲得控股權
Ⅱ 美股軍工股有哪些
一、洛克希德·馬丁 (LMT)
成立於1909年,是全球最大的軍火承包商,美國5大軍火上市公司之一。(分別是:LMT、RTN、NOC、BA、GD)
LMT公司核心業務是航空、電子、信息技術、航天系統和導彈,其主要產品包括美國海軍所有潛射彈道導彈、戰區高空區域防空系統、通信衛星系統,以及大家耳熟能詳的F-16、F-22和F-35(JSF)等戰斗機,以及U-2間諜偵察機、SR-71「黑鳥」戰略偵察機,C一5系列「銀河」大型軍用運輸機及岸基反潛機P-3系列、C-130系列軍用運輸機、軍用電子系系統、飛行訓練輔助設備、火控系統和空中交通管制設備等。
LMT占據美國防部每年采購預算35%的訂貨,控制全球防務市場40%市場份額,幾乎包攬了美國所有軍用衛星的生產和發射業務,是世界級軍火「巨頭」也是當之無愧的美國軍工股No.1。
二、波音公司 (BA)
世界上最大的民用與軍用飛機製造商,也是全球航空航天業的領袖公司,大家耳熟能詳。
波音公司設計並製造旋翼飛機、民用和軍用飛機、電子和防禦系統、導彈、衛星、發射裝置、以及先進的信息和通訊系統。波音公司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主要服務提供商,運營著太空梭和國際空間站。
三、聯合技術公司 (UTX)
創立於1934年,前身是聯合航空運輸公司,目前是一家為世界各地的航空航天公司和建築商提供高科技產品和服務的公司。 這家多元化公司,產品包括普拉特&惠特尼飛機發動機、空間推進力系統和工業汽輪機、開立暖氣、空調和冷藏、奧的斯電梯、自動扶梯和搬家工具、哈密爾頓Sundstrand航空航天和工業品、西科斯基直升機和國際燃料細胞動力系統。
四、通用動力 (GD)
創建於1899年,美國5大軍工公司之一,與LMT、RTN、NOC、BA齊名。GD主要產品和服務包括:為美國軍隊和它的盟國提供輪式裝甲戰斗和戰術車輛;履帶式主戰坦克和步兵戰斗車,彈葯和爆炸物,移動橋系統;被動,主動反應裝甲;化學,生物和爆炸物探測系統;為美國海軍提供船隻設計、建造和支持潛艇和水面艦艇;提供核動力潛艇;水面艦艇;輔助和戰斗物流船舶等。
五、諾斯羅普格魯曼 (NOC)
成立於1939年,組建於1994年,是諾斯羅普公司收購格魯曼公司後組成的,目前已成為美國5大軍火商之一、世界第三大軍工生產廠商,世界上最大的雷達製造商和最大的海軍船隻製造商。諾斯羅普格魯曼主要為美國和國外的軍方、政府和商業客戶提供系統同化,防衛電器和信息技術的創新解決方案。 特殊地位:最大的核動力潛艇生產商、唯一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生產商、美國國防部最大的IT供應商、世界最大的雷達生產商和最大的海軍艦艇生產商,可與LMT比肩。
六、雷神公司 (RTN)
成立於1922年,是美國軍工股系列中5大軍火商的最後一個。 雷神在1980年取得畢琪飛機製造公司,1993年取得英國航太(BAe)商務客機生產線,這兩項購案所得在1994年合並後成立雷神飛機公司。在1990年代中期,雷神購得E-系統公司和德州儀器公司的軍事相關事業。1997年雷神從通用汽車公司手中購得休斯飛機公司,此購案包含一些休斯之前購買的產品的生產線,包括從通用動力公司買來的導彈事業、Delco電子的軍武部門和Magnavox電子系統公司,這些購案和合並案使雷神公司增加許多重要生產能力。
以2014年全前為例,雷神營業額約為228億美元,其中超過90%來自國防合約。主要在導彈和導彈防禦系統、監視、偵查、精確作戰等方面提供軍用物資。
七、精密機件 (PCP)
PrecisionCastparts,創立於1949年,是一家精密金屬零件製造公司,其產品應用在航天工業及一般工業產(如:汽車工業)上,是波音、勞斯萊斯、空客公司、龐巴迪、賽斯納、古德里奇等的指定零配件製造商。
八、羅克韋爾柯林斯公司 (COL)
RockwellCollins,創立於1933年,是一家知名航空電子設備及衛星導航系統生產廠商。
從事設計、生產與供應通訊及飛行系統,用於商業與軍事客戶,以及通過語音與數據通訊網路與解決方案提供資訊管理服務。RockwellCollins業務營運分為商業系統、政府系統及資訊管理服務三個部門。
九、德事隆集團(達信公司)(TXT)
Textron,創立於1923年,一家全球性的多元產業集團,主要涉及飛機、國防、工業與融資業務。 業務經營分為Textron航空、貝爾、Textron系統、工業與融資五個部門。
十、L3通訊控股(LLL)
L-3Communications,創立於1997年4月,是一家美國防務承包商,是國家安全解決方案的主要承包商。
【拓展資料】
軍工類股票就上市公司生產經營的產品或者服務是應用於軍工的。軍工類上市公司主要從事軍工產品製造、研發或銷售。軍工產業可分為航天、航空、兵器、船舶、核工業以及軍事電子六個方向,這也構成了國防工業的子系統。
Ⅲ 雙匯為什麼把股權轉讓給美國高盛
這裡面很復雜,我從背景開始給您講。雙匯集團是以肉類加工為主的大型食品集團,總資產約60多億元,2005年銷售收入超過200億元,凈利潤1.07億元。另外,集團持有上市公司雙匯發展35.715%股份,所持股份的市值達33.89億元。2006年4月26日,由美國高盛集團、鼎輝中國成長基金Ⅱ授權,代表上述兩家公司參與投標的香港羅特克斯有限公司(高盛集團的一家子公司),以20.1億元人民幣中標雙匯股權拍賣,獲得雙匯集團100%股權,間接持有雙匯發展35.715%的股權。 至此,高盛已獲得雙匯集團100%股權,說明雙匯集團已不是一家中國人自己的公司了,請看以下的華夏時報2009年11月6日的報道高盛開始進入雙匯集團是謎團的開始,如今,一切還在繼續。據外媒11月4日報道,高盛已同意將所持有的雙匯集團股份的一半出售給私募基金鼎暉投資,總價約為1.5億美元。而在投資的3年時間里,據《華夏時報》記者計算,高盛凈賺15億以上,如今急流勇退,高盛只是簡單的財務投資者,還是擔當雙匯集團MBO的一座橋;鼎暉又是一個怎樣的角色,疑竇11月4日,有消息稱,高盛已經同意將所持有的雙匯集團一半的股份轉讓給鼎暉投資,總價約為1.5億美元。另外,高盛計劃在近期內出售另外剩餘的部分股權,最終使高盛在雙匯集團的持股比例降至5%左右據記者了解,目前,高盛和鼎暉共同持有雙匯集團百分之百股權,其中,高盛持有的雙匯集團股權為46%。 按此計算,高盛此次將出讓23%雙匯集團的股權。 對此,高盛、鼎暉和雙匯三方均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不予置評。但據記者從知情人處了解到,此次交易或許存在,只是股權的具體轉讓數目及交易金額或存在一定出入。事實上,從高盛與鼎暉入主雙匯集團伊始,高盛和鼎暉做的就是一筆劃算的交易。2006年,僅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市值就達33.89億元的雙匯集團大股東河南省漯河市政府將雙匯集團以底價10億元人民幣掛牌轉讓。最後,高盛、鼎暉投資旗下的合資公司羅特克斯公司以20億元人民幣(約2.5億美元)擊敗競爭對手,成功收購雙匯集團百分之百的股權。當時,高盛在羅特克斯中占股51%,鼎暉占股49%。高盛在投資雙匯集團約10億元人民幣之後,接下來的時間里,便和合作夥伴鼎暉一起開始在雙匯集團及其下屬的雙匯發展(77.94,0.00,0.00%)中獲取了不錯的收益。2006年當年,集團下屬上市公司雙匯發展年報中便給出了每10股派8元的高額分配預案。其分紅比例占當年合並報表凈利潤的87.88%。之後的2007年和2008年,其分紅占凈利潤的比例均在80%以上。相關統計顯示,高盛與鼎暉入主雙匯的3年多時間里,僅分紅就拿到了6.86億現金,其投資成本收回逾三成。另外,高盛通過雙匯集團以及羅特克斯持有雙匯發展23%左右的股份,按照11月5日47.86元的收盤價計算,目前其持有雙匯發展股份的市值已達70餘億。即使按照現在所傳言的交易價格,如果按照高盛所持雙匯股權的一半,價格1.5億美元來算,那麼,高盛手中所持有的雙匯集團股權大約價值3億美元左右。 按此計算,不包括高盛目前持有的雙匯發展股權的市值,高盛在此3年間中,除去投資成本,包括紅利,賺了大概15億人「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從高盛和鼎暉入主開始,整個事情就顯然沒有投資、賺錢那麼簡單。2006年,雙匯集團大股東河南省漯河市國資委拍賣產權時,曾經限定了嚴格的競拍條件。其中之一便是「受讓方或其關聯方在提出受讓意向之前不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直接或間接經營豬、牛、雞、羊屠宰以及相關高低溫肉制食品加工業,也不得是這類企業的控股股東或第一大股東」。然而,早在2002年,高盛和鼎暉便已經聯合共同投資雨潤,直至現在高盛和鼎暉在雨潤董事會中還各佔一個席位。然而在當時的競拍結局,已經投資雨潤的高盛和鼎暉卻蹊蹺入主。而在轉讓前的2005年,雙匯集團總資產已達70億元,銷售收入201億元。僅雙匯的品牌價值就達到106.36億元。而10億元的掛牌底價,讓雙匯集團的全部售出蒙上了賤賣之嫌。據2008年雙匯集團年報顯示,雙匯集團的企業法人代表則為雙匯集團元老級人物萬隆。公開信息顯示,當時雙匯掛牌出售便是萬隆最先提出來的。鼎暉實際控制雙匯集團之後,「誰是鼎暉背後的實際控制人」至今仍是謎團。不過唯一清晰的是,鼎暉將擁有越來越多的雙匯集團的股份。與此同時,高盛則在逐步淡出。 據悉,高盛和鼎暉在投資雙匯集團之前已經有過多次合作,此前雨潤、蒙牛、分眾傳媒以及後來的皇明集團等都是二者聯合投資的。在入主雙匯後的2007年10月8日,高盛將其所持羅特克斯的股份由51%降至46%,鼎暉在羅特克斯中的股份則由49%變為54%。鼎暉變成了雙匯集團的實際控制人,實現了雙匯集團實際控制權的順利轉讓。高盛在賺得盆滿缽滿之後,先是默契地交出雙匯集團的控制權給鼎暉,再就是把股權出售給鼎暉。高盛所充當的更像是一座橋的角色。這座橋或許與曾經喧鬧一時的雙匯集團MBO相關。而早從2002年開始,雙匯發展便連續8年高分紅。當時有外界質疑稱是為管理層持股輸血。據業內人士計算,僅在2003-2005年期間,由雙匯高管成立的海宇投資通過高分紅獲得了大概1.69億元。
Ⅳ 美國股份有限公司(INC)概述是
美國股份有限公司(INC)
INC股份有限公司是指全部的資產分為等額股份,股東以瞎磨其所持有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去公羨辯司的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磨派斗。
Ⅳ 西亞斯集團是上市公司嗎
是。美國西亞斯集團公司創立於1990年,由美籍華人陳肖純博士獨資創辦,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西亞斯集團(中國)是由美國西亞斯集團在中國設立的公司。根據查詢西亞斯集團官網顯示,該公司屬於股份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是指所公開發行的股票經過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