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新三板掛牌企業現狀
Ⅰ 新三板中國目前的發展存在哪些問題
新三板市場的長期可持續發展仍面臨著諸多重大的問題。
(一)新三板市場流動性問題
作為一個全國性場內交易市場,新三板市場的流動性一直沒有充裕起來,大部分掛牌企業的股份轉讓甚至為零,很大一部分掛牌企業前10大股東的股份佔比達到100%,只有個別掛牌企業的交易相對活躍。新三板市場最大的問題就是市場的流動性問題,掛牌企業的股份轉讓交易寡淡,使得市場的價格發現以及後續的股份轉讓、融資等功能沒能有效凸顯。
(二)股份轉讓系統做市商制度
考慮到新三板市場掛牌公司絕大部分都是中小微企業,股本較小、交易有限、市場流動性較差,新三板市場在交易制度中引入了做市商制度。在運行一年多的基礎上,做市商制度為新三板市場的流動性維系、價格發現以及股份轉讓交易等提供了制度性支撐,為新三板市場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但是,做市商制度存在的一些問題亦逐步顯現出來。
一是自有資金。做市商做市服務佔用自有資金,做市服務的供給能力受到自有資金規模的影響。該機制要求做市商以自有資金和掛牌公司與投資者進行交易。為了防範風險和保障收益,做市商要求的折扣率非常大,這對於企業是不利的。同時,該機制直接導致掛牌首日股份轉讓高溢價問題。
二是價差恰當性。新三板做市商制度中,做市商的利益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資本利得;二是買進報價和賣出報價的差額。由於整個市場的流動性較差,做市商的做市成本較高,做市商恰當的選擇就是降低股份買進的成本並保持較大的價差水平。做市商制度在價差和收益的束縛下,整體就呈現出了流動性不足的格局,而且將會形成一個自我循環的流動性枯竭機制,亦使得價格發現功能難以完善。
三是微觀結構。第一,在新三板市場中,做市轉讓掛牌公司的佔比仍然較低。截至2016年2月20日,新三板可以做市轉讓的股票公司占所有掛牌公司的比重約為24%;第二,由於做市轉讓存在雙向交易,而且在大部分的時間內做市轉讓比協議轉讓的家數要低很多,做市轉讓的主導性在新三板股份轉讓中並未凸顯;第三,掛牌公司比較傾向於協議轉讓。協議轉讓規模較大,交易簡單,而且做市轉讓存在股份佔用的問題;第四,做市報價規則對於做市商制度亦有技術性影響。
最後是市場行情對做市商制度的影響巨大。如果新三板市場一路向好,那做市商最為理性的選擇是持有股份,獲得資本利得,這比做市服務所獲得的收入要更高。以2014年第四季度為例,資本利得是價差收入的130倍;2015年一季度,該比例仍然高達78倍。如新三板市場面臨調整或大幅下跌,那做市商的理性選擇就是消極報價或降低報價頻率。這也使得新三板做市機制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
(三)新三板分層制度
新三板分層制度的設計及實施最主要的目標是提高新三板市場的流動性。通過市場分層機制的建設,相當於建立了一種遴選機制,對不同發展階段不同風險特徵的公司進行分類管理,實現制度的差異化安排。政策的設計意圖是明晰且正確的。但是,新三板分層機制對於提高市場流動性、培育創新創業成長型企業、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以及解決中小微
企業的融資難問題是不是真能起到主導性作用,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從機制設計上,新三板分層機制是一種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分層機制最為成熟的是納斯達克市場,但是,其分層機制的形成是市場自下而上引致的。納斯達克市場2006年創立全球精選市場層,其中很多企業已經在過去20多年的發展中成了優秀企業,需要採用差異化的安排來適應企業的變化。同時,分層機制的創立也是為了吸引大型創新企業到納斯達克上市,其目的是為了和紐約證券交易所競爭。
從流動性改善看,分層機制對於整個市場的流動性改善有待觀察。如果新三板市場的供求匹配存在巨大錯配、交易定價機制不合理、市場融資及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不凸顯,那麼,處於創新層的掛牌公司慢慢地也會被市場的體制機制問題所影響,其流動性亦會慢慢被消蝕,而處於基礎層的掛牌公司甚至會慢慢滑入無人問津的底部,成為「僵屍」掛牌企業。分層制度實際上並不帶來市場流動性的增加,只是改變了市場流動性的結構。
從交易機制設計上,新三板分層之後是否能夠在創新層引入競價交易體系。如果還是延續做市商制度,那麼需要加快解決做市商制度的諸多問題。如果要引入競價交易體系,那麼就要求創新層掛牌企業有很大的投資需求,這個巨大的投資需求應該來自哪裡?大部分機構投資者不會將資產配置在新三板創新層。創業板在風險暴露時刻的流動性就比較差,新三板創新層的流動性整體很難比創業板更好。大幅降低投資者適當性標准,對於保護中小投資者的權益是有害的,不是合適的政策選擇。為了適應創新層的發展,交易機制的設計仍然是一個重大的難題。
(四)新三板轉板機制
《關於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關問題的決定》提出,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的公司,達到股票上市條件的,可以直接向證券交易所申請上市交易。2015年11月證監會《關於進一步推進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發展的若干意見》強調,應該「堅持新三板獨立市場地位」,「新三板掛牌不是上市的過渡安排,要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推進向創業板轉板試點,探索與區域股權市場的對接機制」。
轉板的可能性是眾多新三板掛牌企業掛牌的重大動力,特別是在IPO暫停或者IPO排隊現象嚴重的情況下,新三板掛牌再轉板至創業板或中小板是很多掛牌企業的「迂迴」戰略。在轉板的「誘惑」下,新三板成為中小微企業擁抱資本市場的熱土。
由於我國股票發行和上市是分離的,通過證監會審核公開發行之後,還需要獲得交易所的批准再進行上市交易。一般而言,絕大部分公司都是發行和上市同步推進,平時沒感覺到發行與上市的分離。如果掛牌企業是在新三板退市再到創業板發行及上市,那麼這能算轉板嗎?這本質上是企業公開發行及上市的正常申報和審核。在市場的預期中,轉板機制是在新三板掛牌發行之後,在符合一定條件和通過交易所審核之後,能夠直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目前監管機構對轉板機制並沒有明確,僅是籠統地說明要進行股轉系統的掛牌企業向創業板轉板試點的研究。
對於轉板模糊性的影響,監管部門和市場似乎並沒有足夠的認識。新三板中資產規模、業務收入和股本較大的企業,實際上有一部分都是基於轉板而去新三板掛牌,希望在新三板掛牌、進入創新層後能夠進入轉板綠色通道,走出一條公開發行上市的快車道。那麼,有一個問題接踵而來,這么多企業是一起都試點進入創業板,還是繼續走IPO程序?如果能夠直接到創業板上市交易,那麼創業板的IPO審核程序就形同虛設,新三板將成為創業板上市的中轉站。這對於創業板和新三板的市場定位、經濟功能和層次區分將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如果持續,對於市場供求匹配、市場機制發揮和市場功能拓展等都是極其不利的。
(五)新三板投資者適當性
在反思新三板流動性問題中,投資者適當性也一直是個重要議題。即投資者及其資金的供給無法跟上新三板掛牌公司規模擴張的速度,造成了整個市場供給與需求的錯配,從而使得新三板的流動性較差。倘若以2015年底和2016年年初的擴張速度,那麼,在2016年下半年新三板掛牌公司數量將超過1萬家,到時,市場供給和需求的錯配問題將更加凸顯,市場整體的流動性將更差。
Ⅱ 國慶節後首周新三板新增了多少家掛牌公司
國慶節後首個交易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共成交31.40億元,新增28家掛牌公司。
截至13日,新三板總市值達51469.80億元,掛牌公司共11608家,今年成交金額累計達1756.80億元。從公司成交金額來看,本周(10月9日至13日)新三板有安達科技和高思教育兩家公司成交金額超過億元,分別為1.72億元和1.44億元。
新三板的意義主要是針對公司的,會給該企業,公司帶來很大的好處。目前,新三板不再局限於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也不局限於天津濱海、武漢東湖以及上海張江等試點地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而是全國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權交易平台,主要針對的是中小微型企業。10月8日消息,證監會全面支持新三板市場發展的文件即將公布,將包括分層等制度安排。 這將是證監會首次對新三板發展做出全面部署 。
Ⅲ 到目前為止在新三板上市的企業有多少家
截止至7月21號為止,新三板一共2819家,已經超越主板市場
Ⅳ 新三板掛牌公司2017成績單如何
北京5月11日消息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今日在新聞發布會上披露了新三板掛牌公司2017年年報情況。截至目前,共有10764家掛牌公司完成2017年年報披露工作,按期披露率96%。高莉表示,2017年,新三板掛牌公司整體保持高質量快速發展態勢,已披露年報掛牌公司2017年共實現營業收入1.98萬億元,凈利潤1154.8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1.21%和14.69%。
與此同時,新動能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梯次已初步形成,新三板市場服務國家創新發展戰略的根基愈加深厚。不過,掛牌公司中有3027家凈利潤增速超過50%,也有相當數量的公司業績大幅下滑。對此,高莉表示,對中小企業業績波動須客觀看待。她還指出,雖然掛牌企業融資能力繼續提升,但提高中小微企業直接融資比重任務依然艱巨。
三、客觀認識中小企業發展特點,進一步提高服務中小企業發展能力
(一)對中小企業業績波動須客觀看待。掛牌公司中有3027家凈利潤增速超過50%,同時也有相當數量的公司業績大幅下滑。整體看,業績波動符合成長期中小企業發展的特點,部分行業研發期較長,典型如生物醫葯產業,普遍具有高投入、長周期的特徵,在研發階段往往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且無盈利。同時,我國經濟正處於轉型升級時期,各種新技術新業態不斷涌現,部分行業可能面臨新興行業的沖擊,另有成長期企業處於戰略升級轉型階段,這些都可能對短期利潤造成影響。市場各主體應客觀看待中小企業業績波動,共同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和投資氛圍,以利於創新創業型中小企業的長期發展。
(二)雖然掛牌企業融資能力繼續提升,但提高中小微企業直接融資比重任務依然艱巨。非金融掛牌企業2017年合計普通股融資1233.66億元,佔全社會非金融企業股票融資比重為14.09%,同比提高4.25個百分點。企業掛牌後受益於規范性和公眾化程度提升,間接融資能力也獲得提高,2017年共有6607家公司發生了間接融資,佔比61.38%,合計間接融資金額4650.81億元。但另一方面,掛牌企業財務費用同比增加40.15%。其中中型企業和小型企業增幅分別達65.24%和42.07%,財務費用占營收比重均增加超過0.2個百分點,反映中小企業間接融資成本仍有較大降低空間,新三板服務中小微企業、提升直接融資比重的任務仍然艱巨。建議進一步豐富融資產品,針對不同成長階段企業提供差異化和更高效的融資方式,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支持力度。
以上內容來自:央廣網
Ⅳ 當前新三板交易不活躍的原因有哪些
新三板擴容以來,交易不活躍問題飽受市場詬病。筆者認為,新三板流動性差只是其擴容初期的特有現象,現在去斷定其流動性必然不足還為時過早。隨著市場規模的快速擴張,新三板將迎來一系列制度改進,流動性難題破解為時不遠。當前新三板交易不活躍問題,其原因有三:
第一,目前新三板轉讓交易制度只有協議轉讓方式,大大限制了其流動性。這種方式成交效率低下,交易頻率很低,不如納斯達克的做市商制度和創業板的集合競價制度。做市商制度可以進一步發現交易價格、促進交易。而集合競價機制的引入將會在開盤和收盤環節形成開盤價和收盤價,並增加協議轉讓時段系統自動匹配成交功能。新三板因處於擴容初期,新的交易制度尚未落實,使得市場的定價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交易量自然受限。
第二,當前新三板准入制度的限制。新三板擴容初期,為保持市場的平穩性,將個人投資者准入門檻提升至500萬,與機構投資者相同。這一準入門檻令大部分中小投資者望而生畏,大大減少了參與新三板市場的投資人數量。
第三,新三板企業股權集中度過高。經統計,新三板六百多家企業平均每家股東只有22個,其中最少的甚至只有2個。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新三板企業上市前沒有IPO,股權分散度沒有形成;另一方面,由於很多公司都是改制以後直接掛牌,而按照《公司法》,改制以後發起人在一年之內股份不能轉讓。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企業掛牌之後沒有可轉讓的股份。
要正確認識新三板流動性問題,首先必須認識當前的新三板市場。該市場已經是國務院批準的全國性股份轉讓系統,並正以超常的速度擴張。一方面,其掛牌企業不受3年利潤持續增長的局限;另一方面,新三板是PE、VC尋找並購、組合的最佳場所,而當前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快速發展將會促使股份轉讓需求增加。
首先,隨著新三板規模的擴大,對轉讓交易制度多樣性的需求加大。在優化協議轉讓的同時,預計8月份推出做市商制度,年底將推出集合競價制度。未來市場將是三種交易制度並存,同時每手轉讓份額隨之降到1000股,這將大幅改善流動性。
其次,現在對投資人的門檻限制,實際上是為避免新三板在發展最初出現混亂而制定的高標准。隨著市場發展和投資者自判風險能力提高,新三板應盡可能讓投資主體參與投資,使中小投資者也能通過投資分享企業發展以及資本市場紅利。屆時准入門檻的限制不必要,也不符合公平交易原則。因而該標准一定會調整,只是會是一個從高到低,逐步調整的過程,但其最後也一定會和深滬交易所一樣,沒有投資人進入的門檻限制的。
作為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所有符合規定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都可以參與新三板市場投資。可以預計未來新三板市場投資者數量將不成問題。
再次,新三板市場未來獲得IPO發行權是大勢所趨。三板發展初期是按定向募集融資,因為當前新三板掛牌企業沒有盈利限制、行業限制和股東限制,若是讓這樣的企業再公開發行募集資金,風險將會很大。但在未來兩三年內,隨著三板的成熟,市場化發行制度的改革,可以預見,新三板企業的IPO必然出現。未來有兩種發展趨勢:一種是新三板掛牌企業通過綠色通道到深滬交易所升級轉板。另一種是像納斯達克一樣,在新三板內部按掛牌企業的規模與質量形成精選市場、一般市場和初級市場。
新三板規模的快速擴張將加快三板市場流動性障礙破除,因而不可按三板今天的缺乏流動性來判斷三板的明天。隨著三種交易模式的出現,加上每手從3萬元降到1千元、轉讓解禁時間的陸續到來,交易障礙開始消除,投資門檻開始降低,以及股權分散度開始形成。可以預見,不出一年,新三板的流動性會越來越好,也將成為PE/VC尋求並購重組的最佳場所。
Ⅵ 關於新三板的前世今生、現狀和國家政策分別是怎樣的拜託了各位 謝謝
今年,1月24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簡稱「全國股份轉讓系統」)首批全國285家企業集體掛牌後,掛牌新三板的企業達到了621家。更有機構預測,未來兩三年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將增加至5000多家。新三板似乎在一瞬間變得家喻戶曉,於是,更多的人開始對其的前世今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什麼是「新三板」?
屬於場外市場的股份轉讓系統
既然被稱為「新三板」,從字面意思上看,顧名思義那以前就是有「老三板」,要不然何謂「新」呢?
而事實上亦是如此,在證券市場摸爬滾打了20年的老趙介紹,在2000年,為解決主板市場退市公司與兩個停止交易的法人股市場公司的股份轉讓問題,由中國證券業協會出面,協調部分證券公司設了代辦股份轉讓系統,被稱之為「三板」,這也就是所謂的「老三板」。不過,由於「老三板」掛牌的股票品種少,且多數質量較低,要轉到主板上市難度也很大,因此很難吸引投資者,導致長期被冷落。
基於這樣的情況,為了改變中國資本市場這種櫃台交易過於落後的局面,同時也為更多高科技成長型企業提供股份流動的機會,有關方面後來在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建立了新的股份轉讓系統,因與「老三板」標的明顯不同,這就被稱為「新三板」。當然,企業在「新三板」掛牌的要求,要高於「老三板」,同時交易規則也有變化。
據了解,目前,我國已基本形成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和場外交易市場組成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新三板是場外市場的一部分。場外交易市場代指證券交易所以外的證券市場,一般沒有集中的統一交易制度和場所,主要利用電話、電子報價系統等手段進行交易,並且以非上市企業的證券交易為主。它主要為達不到上市要求的中小企業服務,准入門檻低。
怎樣登陸新三板?
登陸新三板滿足6個硬性條件
記者了解到,相比主板上市,企業登陸新三板不受股東所有制以及行業是否為高新產業所限,只需滿足以下6個硬性條件即可:依法設立,存續滿兩年;業務明確,具備持續經營能力;公司治理機制健全,合法規范經營;股權明晰,股票發行和轉讓行為合法合規;主辦券商推薦並持續督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要求的其它條件。
除了這些,對於企業上新三板而言,最大的吸引力是其轉板機制。有業內投行人士表示,由於IPO排隊時間太長,對於部分未滿足在大盤上市條件的企業而言,登陸新三板也成為未來上市的一種選擇。
不過,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要參與新三板交易的門檻則較高。根據此前發布的股轉系統新業務制度,自然人投資者准入門檻從「名下前一交易日日終證券類資產市值300萬元人民幣以上」調整為「名下前一交易日日終證券類資產市值500萬元人民幣以上」。
哪些企業適合?
三類企業適合登陸新三板
而「低門檻」也吸引了市場上大量的中小企業紛紛登陸新三板。統計顯示,去年全年新三板掛牌公司總數達356家、總股本97.17億股、總市值553.0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8%、78.28%和64.55%。
隨著今年1月24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簡稱「全國股份轉讓系統」)首批全國企業集體掛牌,來自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的285家企業閃亮登場,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企業家數也達到621家。春節後更有數十家企業紛紛登陸新三板。
不過,低門檻並不代表所有企業都適合進入新三板。 日前,深交所總經理宋麗萍接受媒體采訪就表示:「三類企業比較適合進入場外市場,第一類是處在成長早期階段的小企業,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業;第二類是那些自認為無必要,也不願意採用相對較高的公司治理、信息披露標準的企業;第三類是中小金融機構。」
對此,省內東北證券機構業務專員齊飛也表示,不夠條件的企業不要勉強,如果經營業績不好,就算登陸了新三板也難以融到資金,而且掛牌企業表現太差,也會面臨摘牌的危險。
哪些企業不適合?
企業有「硬傷」 掛牌有難度
「低門檻並不代表沒有門檻,如果企業有一定的『硬傷』,掛牌新三板也是有難度的。」有業內人士坦言,如果企業是本著想融資的想法進行掛牌其實難度還是有的,因為不但要求企業要明確經營范圍,而且還要求具有可持續的經營能力。比如:某公司今年凈利潤為500萬元,去年和前年也是這個數,就證明你的公司具有很穩定的銷售渠道,但是企業融資是需要投資者和市場認可才行,如果銷售渠道一旦出問題,那麼投資者的錢就血本無歸了,也是因為這樣的顧慮,企業在新三板掛牌融資也是比較困難。
除此之外,很多中小企業本身不願意掛牌,是因為企業本身經營思路的問題。上述人士表示,「企業的稅收問題,打個比方,一個企業去年實際銷售額為3000萬元,需要繳納的各種稅可能要在300萬元至500萬元,但是銷售的時候有的客戶是不需要發票的,這樣報稅的時候就可少繳納。但是掛牌後,企業需要規范財務,往前兩年推算,每一筆進貨的資金和產出都要經過精密的技術核實,具體到銷售額度進而計算出應繳的稅收給稅務局,這樣如果需補稅的金額太大,也會導致很多企業退縮。」
不僅如此,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股權不明晰,一個人持有多家公司,而且多家公司的賬務問題都是關聯的,沒辦法分清楚,因為一旦掛牌這些關聯公司都是需要披露的,很多企業不想明晰財務,所以,也不願掛牌。
本地落點>>
我省掛牌
新三板的企業僅1家
采訪中,齊飛介紹,如果不上市,企業的融資渠道一般為銀行的傳統貸款(需要抵押物);通過信託等其他資金的融資情況。但上述均涉及到到期兌付進而再次融資的問題,而且期限一般為1年期,就會涉及到倒貸的問題。但是在新三板掛牌後可以直接轉讓股權和以股權抵押進行融資,多了一條穩定融資渠道。這也讓企業掛牌新三板的意願強烈。也正因如此,目前我省有多家企業欲登陸新三板。
而記者從我省證監局也了解到,目前我省掛牌新三板的企業僅有1家,為「差旅天下」,總股本1000萬股,代碼為430578。
據悉,「差旅天下」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專注於為大型企事業單位、中小微企業和VIP個人客戶量身打造差旅外包和差旅管理解決方案,利用軟體和硬體的綜合技術,代替或接入大型企事業單位、中小微企業差旅管理系統,實現自動化、透明化、正規化的差旅管理目標和差旅采購目標。
前景預測>>
地方政府優惠政策
助力新三板
我省證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證監局對於新三板主要起到推動和後期掛牌監督的作用。雖然掛牌的企業目前省內僅有1家,但是企業掛牌新三板的熱情度很高,之後會進行一些相關培訓,幫助吉林企業掛牌。
而記者了解到,對政府而言,也是非常鼓勵企業進行掛牌的。因為企業一旦掛牌成功的話它的規范經營會給一個地區帶來更多的稅收和管理上的方便。而且一個地區如果有很多掛牌公司就會帶來該區域的投資環境整體上的提高。也為此,有些地區針對企業新三板也推出一些優惠政策。比如:貼息扶持,對已完成股份制改制的企業,按企業銀行流動資金貸款入賬日人民銀行基準利率的20%給予貼息扶持;保險補貼政策等。
所以,如果說新三板的前世太過凄涼,那麼,今生肯定會有新的不同……(記者 趙爽/報道)
作者:趙爽
Ⅶ 全方位解析新三板還能不能賺錢
「新三板」市場原指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進入代辦股份系統進行轉讓試點,因為掛牌企業均為 高科技企業而不同於原轉讓系統內的退市企業及原STAQ、NET系統掛牌公司,故形象地稱為「新三板」。
新三板與老三板最大的不同是配對成交,現在設新三板置30%幅度,超過此幅度要公開買賣雙方信息。
資金結算指定在建設銀行相關授予資格分支機構,本地區域建設銀行是否可以託管要去建設銀行咨詢,一般是凍結狀態,使用時要預約。
新三板有122家北京中關村掛牌公司.而且數量在不斷的增長中,將擴展到武漢,上海,西安等全國各高新科技園區。
為了改變中國資本市場這種櫃台交易過於落後的局面,同時也為亂碧更多的高科技成長型企業提供股份流動的機會,有關方面後來在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建立了新的股份轉讓系統,這就被稱為「新三板」。無疑,企業在「新三板」掛牌的要求,要高於「老三板」,同時交易規則也有變化,譬如只允許機構投資者參與等。「新三板」在很多地方確是實現了突破的,碧陪逗但客觀而言,「新三板」的現狀仍難以讓人滿意,甚至現在很多股市上的投資者根本就不知道市場體系中還有「新三板」的存在。
新三板掛牌與主板上市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1、服務對象不同。全國股份轉讓系統的定位主要是為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中小微企悔賣業發展服務。這類企業普遍規模較小,尚未形成穩定的盈利模式。在准入條件上,不設財務門檻,申請掛牌的公司可以尚未盈利,只要股權結構清晰、經營合法規范、公司治理健全、業務明確並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的股份公司均可以經主辦券商推薦申請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
2、資者群體不同。我國交易所市場的投資者結構以中小投資者為主,而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實行了較為嚴格的投資者適當性制度,未來的發展方向將是一個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市場,這類投資者普遍具有較強的風險識別與承受能力;
3、服務目的不同。是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是中小微企業與產業資本的服務媒介,主要是為企業發展、資本投入與退出服務,不是以交易為主要目的。
新三板的意義主要是針對公司的,會給該企業,公司帶來很大的好處:
新三板1.治理更加規范。
2.有一定的廣告效應。
3.帶來財富效益。
4.可以流通套現。
5.成本較低。
6.新三板掛牌速度快。
7.定向融資。
門檻太高,普通投資者根本無法參與,這一門檻甚至比股指期貨還要高。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門檻高固然有其弊端,比如說參與的投資者數量少,吸引的資金量也會減少;不過,開放個人投資者參與新三板交易,有助於活躍新三板市場,提高門檻更多的也是為了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除了允許個人投資者參與,做市商制度也被明確提出,競價交易方式也有可能引入。規則顯示,「股票轉讓可以採取協議方式、做市方式、競價方式或其他中國證監會批準的轉讓方式」,並且「經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公司同意,掛牌股票可以轉換轉讓方式」。
Ⅷ 新三板現狀對機構投資者或創投的機遇是什麼
隨著今年上半年推出創業板變得明朗化,新三板(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報價轉讓系統)中的醫葯板塊似乎迎來了新的投資機會。
3月5日,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證券市場的制度建設和建立創業板市場,業內普遍預期「兩會」後創業板將加速出台。
由於作為三板主體的新三板——中關村園區企業的升板前景事關投資者對新三板掛牌企業的投資熱情,而創業板的推出對於新三板的刺激正在於為該系統內的掛牌醫葯企業提供新的升板通道,高科技醫葯企業拓殖新三板的猜想就此進入高潮。
不過,記者登陸中國政權業協會代辦股份轉讓信息披露平台,其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登陸新三板的醫葯企業北陸醫葯、星昊醫葯、金豪制葯從掛牌開始鮮有成交。
「上新三板的醫葯企業規模都很小,即使升板後出現爆發式增長,對整個醫葯板塊的影響也是有限。不過,在融資困難的壓力下,以及基於升板的考量,新三板還是中小醫葯企業可選的融資渠道之一。」
聯動效應?
創業板的明朗化使得不少機構認為,新三板作為創業板「孵化器」,將獲得空前發展。
「新三板掛牌企業的成交量普遍不大,主要原因是交易方式和主板不同。」西南證券研發中心副總經理周到向記者說。
據了解,目前新三板的交易方式是在投資者報價之後通過主辦券商撮合來實現的,這種類似於櫃台交易的方式,顯然不如主板來得方便。
不過,創業板的明朗化使得不少機構認為,新三板作為創業板「孵化器」,將獲得空前發展。目前,一些機構將國外創業板或深圳中小企業板新上市公司通常的市盈率,與機構投資者在新三板的投資市盈率作對比後,認為新三板掛牌企業一旦升入創業板,最初的投資將獲得10倍以上的收益。
「業內最新的關於創業板上市條件的一種說法是,沒有贏利要求,只要通過科技部審核的『高科技』企業都可獲准上市。不過,目前對於『高科技』的界定標准還沒有出台。」興業證券研發中心一位研究員如是向記者透露。
就此,上海證券研發中心一位分析師認為,鑒於目前創業板的上市標准還沒有正式公布,國內創業板不論與納斯達克創業板還是深圳中小板,都不具有可比性。據了解,納斯達克創業板和深圳中小板目前對上市企業都有贏利要求。
被忽視?大潛力!
雖然交易冷清,但新三板系統內的醫葯企業其實均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雖然醫葯企業在新三板的交易量十分有限,不過,在宏觀經濟增長可能放緩的情況下,作為非周期性行業的醫葯類掛牌企業顯然是避險的不錯選擇。
上述興業證券的研究員表示,業內以前對新三板的醫葯企業都不太關注,不過從其主營的業務看,新三板系統內的醫葯企業其實均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記者了解到,最先登陸三板的北陸葯業上月28日剛剛發布了其最新的非公開定向增資方案。依據該方案,盈富泰克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等認購人預計將購買不超過1250萬股的股權,北陸葯業此次增資融資額預期不超過人民幣6662.5萬元。
該公司公告顯示,本次增發所募集的資金主要用於公司新產品碘帕醇注射液、碘克沙醇注射液的研發及市場營銷。目前國內上市的碘帕醇注射液僅有義大利Bracoo公司與其國內合資公司的產品「典比樂」,相比X線造影劑臨床應用的廣泛性而言,還存在著巨大的市場。
據悉,北陸葯業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顯像葯物生產企業,擁有國家各類新葯證書4個。該公司2007年每股收益達到0.62元,凈資產收益率達到30.01%。
而上個月登陸新三板的金豪制葯同樣手握拳頭產品。去年年底,該公司包括鼻疽菌抗原快速檢測試劑等8個生物反恐快速診斷試劑產品獲得了SFDA的批准, 大部分都是填補國內空白的產品。同年12月19日,該公司與北京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部、北京市預防醫學研究中心,就北京奧運會應對生物恐怖事件和重大傳染病疫情開始進行實質性合作。
至於星昊醫葯,則是一家總資產、年銷售額雙過億的新型現代高新技術醫葯企業,並且是上市公司雙鷺葯業的參股公司。
「新三板推出之際,上述3家企業定會首當其沖。」上述上海證券研發中心分析師說。
擴園的誘惑?
一方面,各地高新技術園區紛紛申請試點資格;另一方面,新三板亦渴望「新鮮血液」的注入。新三板之於生物醫葯高科技企業,上還是不上?
其實,創業板漸行漸近只是一個方面,新三板擴容同樣對高科技醫葯企業拓殖新三板形成了利好。
自去年10月中國證監會批准武漢市東湖開發區試行股權轉讓代辦,新三板已不再是北京中關村企業的「獨舞」。
事實上,目前在國內各大高科技園區存在大量達不到上市標準的醫葯企業。有消息稱,深圳、成都、寧波、西安等地多家科技園區試點資格的申請,已報至科技部,正在等待最後審批。而上海、無錫、石家莊等高新技術園區業已納入新三板的視線范圍。
以石家莊高新區為例,該高新區有國際影響力的生物技術及的醫葯產業加工製造基礎,有面向全國的醫葯流通服務中心和全國知名的標准化、規范化的葯材生產基地,同時是第一家國家級生物產業基地。目前該區管委會已經啟動「非上市股份公司代辦股份報價轉讓試點」籌備工作,對於新三板石家莊高新區板塊的需求十分迫切。
而另一方面,新三板同樣渴望「新鮮血液」的注入。在去年召開的全國醫葯經濟信息發布會上,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投融資促進中心一行人專程到會向醫葯企業介紹新三板。
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報價轉讓系統擴容對生物醫葯等高科技企業來說,等同於多了一個資本運作的平台。
不過,也有一種意見認為,對於有融資需求的國內高科技企業來說,新三板不一定是最佳的途徑。
「上新三板的醫葯企業規模都很小,即使升板後出現爆發式增長,對整個醫葯板塊的影響也是有限。不過,在融資困難的壓力下,以及基於升板的考量,新三板還是中小醫葯企業可選的融資渠道之一。」周到認為。
他表示,新三板企業的融資屬於非公眾公司定向融資,這類融資不需要通過證監會審批,其實不上三板也可以實現定向融資。是否上新三板,主要看企業自己的取捨。
另一位業內人士則認為,目前國內的資本市場與國外還有一定差距,如條件符合,國內的高科技醫葯企業其實沒有必要去新三板繞個圈,直接到國外創業板上市,或許更為便捷。
Ⅸ 中國新三板的發展是怎樣的
新三板市場發展的現狀與前景
文章來自譽商官網
中國經濟的發展和進步,中國投資領域中可謂是立了汗馬功勞,因此許多人都把目光投入到了投資領域。隨著投資領域的火熱發展,舊三板也已經退出了歷史的舞台,新三板應運而生。新三板的意義主要是針對公司的,會給該企業,公司帶來很大的好處。目前,新三板不再局限於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而是全國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權交易平台,主要針對的是中小微型企業。
我們國家中小型企業比較多佔企業總數近九成,創造國民總產值60億以上,同時解決了3億人的就業問題。中小企業的發展決定這國家的安全與經濟繁榮的穩定,但是中小型企業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差,普遍的生存能力不行,為了保護中小型企業的發展,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我國成立了「新三板」市場 。
新三板這幾年來的狀況:
從2014年開始,新三板公司掛牌數量大幅增長。在2012年底和2013年底,新三板掛牌公司分別為200和356家,但到了2014年底,掛牌數量迅速增長到1572家。此後,掛牌數量持續增長,特別是在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上半年,月掛牌數量維持在500家附近。到2016年底,新三板掛牌公司數量突破了1萬家,達到了10163家。到2017年4月底,掛牌家數達到11113家。
新三板市場規模也在不斷增長,根據全國股份轉讓系統的統計數據,2016年底總市值達到4.0558萬億元,2017年3月底總市值為4.439萬億元。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新三板成指在2015年初到4月份爆發式上漲,從1019點漲到了2134點,之後就一路下行。目前在1230點附近,有所回暖。新三板的市盈率也是在2015年4月份達到了60.9倍,之後隨著市場下跌一路下行,目前在29倍附近。
新三板未來的前景:
在2017年,新三板的變數比較大。經歷了一年的下跌之後,市場信心待恢復,政策上也顯現出積極。在2017年開始,將慢慢面臨早期機構投資者的退出問題。轉板制度、投資人門檻降低、新增做市商、退市制度、競價制度等也將對新三板未來產生重要影響。
我國的資本市場目前還是一個倒金字塔形狀,主板的股票不管是在數量和市值都在倒金字塔的上方,中小板和創業板在金字塔的中間,新三板現在還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在金字塔的尖尖處。而國外的資本市場卻是正金字塔型,美國的納斯達克接受全球的中小企業,不管是數量還是市值都是金字塔厚厚的下方。
歷史表明這才是成熟的資本市場,我國一年半的新三板市場發展到現在就有3000多家,今年還要發展4000多家,今後新三板的股票會出現幾萬家,甚至是幾十萬家都不足為奇。隨著交易機制的打開,今後不管是題材,概念,數量,市盈率等等,比主板的選擇性更高,更好。未來要買就買新三板的股票,他將成為名副其實的投資主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