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詳情 » 1家科創板企業

1家科創板企業

發布時間: 2023-09-02 21:40:23

1. 艾為電子是做什麼的 又是一家上市科創板的集成電路公司

科創板現在真的就成了創夢板,投資者不敢想的漲幅,它漲出來給投資者看!今天又有一家集成電路相關的公司要上市科創板了,那就是艾為電子,這篇文章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艾為電子!

艾為電子致力於持續開發全系列的數模混合信號、模擬、射頻的集成電路產品,打造集成電路設計行業領先的技術創新平台。公司堅持技術創新進步,憑借著深厚的集成電路技術儲備和成熟的行業應用解決方案,持續推出在性能、集成度和可靠性等方面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音頻功放晶元、電源管理晶元、射頻前端晶元、馬達驅動晶元等產品,同時通過優質的技術服務為客戶的手機等新智能硬體產品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持。

公司主營業務為集成電路晶元的研發和銷售,經過多年在手機領域的深耕,開發出一系列具有競爭力的數模混合、模擬及射頻晶元產品,已成為國內智能手機中數模混合信號、模擬、射頻晶元產品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公司是工信部認定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上海市科委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業和上海市專精特新企業。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實施後,公司的經營規模將得以提升,核心競爭力將進一步增強。

公司主要產品包括音頻功放晶元、電源管理晶元、射頻前端晶元、馬達驅動晶元等,主要產品型號達到470餘款,2020年度產品銷量約32億顆,可廣泛應用於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新智能硬體領域,主要細分市場還包括以智能手錶和藍牙耳機為代表的可穿戴設備,以平板和筆記本電腦為代表的智能便攜設備,以IoT模塊和智能音箱為代表的物聯網設備及其他智能硬體等。

艾為電子產品以新智能硬體為應用核心,通過優異的研發能力、可靠的產品質量和細致的客戶服務,覆蓋了包括小米、OPPO、VIVO、三星、傳音、魅族、Moto、TCL、中興、華碩等知名智能手機企業,以及華勤通訊、聞泰科技、龍旗科技等知名ODM廠商;在平板、手錶、耳機、音響、電腦、車載、電視、眼鏡等新智能硬體領域,持續拓展了科大訊飛、大疆、飛利浦、索尼、海爾、亞馬遜、騰訊、網路、網易、聯想、JBL、LG、Beats等知名企業。

綜合以上信息,艾為電子是一家標準的半導體晶元概念的公司,產品門類比較廣,而且銷量很大,七十多塊錢的上市價格簡直是在侮辱人,可以預見的上市之後大漲是絕對的!

2. 科創板上市公司名單

科創板上市公司名單:
1、紫晶存儲(688086):公司以光存儲介質為切入點,融合介質、硬體設備和軟體技術形成面向企業級市場的藍光數據存儲系統,提供光存儲設備以及解決方案,是業界少數從最底層光存儲介質技術發展起步,形成全產業鏈產品技術的光存儲科技企業。
2、仙鶴股份(603733):以科創板為改革「試驗田」,可扭轉中國資本市場長期以來積累的一些根本性矛盾,通過資本市場助力國家經濟轉型。
3、杭可科技(688006):鋰電後段設備龍頭,國內市佔率維持在20%以上,客戶以LG化學、三星SDI等海外一線龍頭電池廠商為主。
4、浙江東方(600120):以科創板為改革「試驗田」,可扭轉中國資本市場長期以來積累的一些根本性矛盾,通過資本市場助力國家經濟轉型。
5、通鼎互聯(002491):以科創板為改革「試驗田」,可扭轉中國資本市場長期以來積累的一些根本性矛盾,通過資本市場助力國家經濟轉型。
6、卓易信息(688258):公司是國內少數掌握X86、ARM、MIPS等多架構BIOS技術及BMC固件開發技術的廠商,是中國大陸唯一、全球四家之一的X86架構BIOS獨立供應商,同時作為國內少數能夠為國產晶元龍芯(MIPS架構)、華為(ARM架構)等提供BIOS固件技術服務的廠商。
7、賽特新材(688398):公司的主營業務為真空絕熱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在業內享有很高的品牌知名度,成為全球真空絕熱材料應用領域,尤其是全球冰箱、冷櫃等家電領域的新型絕熱材料知名供應商。

3. 又一家科創板智能交通企業披露申購情況,打造國產化軌交大腦

7月15日,交控 科技 首次公開發行A股網上申購情況及中簽率公告。這是繼中國通號之後,第二家軌道交通控制系統企業在科創版上披露申購情況和中簽率。

要說2019年資本市場什麼事情最值得關注,影響面最廣,影響力最大,那答案一定是科創板。科創板是我國獨立於主體市場的新設市場板塊,是提升服務 科技 創新企業能力、增強市場包容性、強化市場功能的一項資本市場重大改革舉措。

截止目前,已經有超過140家企業申請科創板,31家企業過會。在過會的31家企業中,智能交通板塊兩家企業引人注目,分別是中國通號和交控 科技 ,這兩家企業的主營業務都是軌道交通控制系統。何為軌道交通控制系統,這兩家企業憑何資本擁抱科創板?

CBTC列控系統,是以無線通信的方式,實現列車和地面的雙向通信來達到列車控制的一種方法。CBTC列控系統的突出優點是省去了有線通信的成本和麻煩,保證行車間隔,為列車行駛安全和密集化運營打好基石。

交控 科技 董事長郜春海在多個場合稱CBTC列控系統為「軌交系統大腦和神經」 ,體現CBTC對軌道交通的重要性。

長期以來,CBTC列控系統技術一直被國外企業所壟斷,核心技術長期掌握外方之手。 中國通號與交控 科技 是國內第一批掌握自主CBTC列控系統核心技術的高 科技 公司, 從這一點看,與科創板企業一般需具有較高的 科技 創新水平和較強的研發能力是相符合的。

中國通號主要從事以下三類業務:第一、設計與集成:主要包括為軌道交通控制系統工程提供工程設計及系統集成等服務,並提供集成解決方案以實現控制系統的性能;第二、設備製造:主要包括生產和銷售信號系統產品、通信信息系統產品和其他產品;第三、系統交付:包括為軌道交通控制系統工程提供施工、安裝、測試、維護等服務。

科研成果是企業 科技 創新能力的重要體現。從創新水平上看,在占據領先地位的軌道交通信號技術領域,中國通號編制了13項國家標准中的9項及159項行業標準的91項。截至最後可行日期,我們在中國擁有700項注冊專利和186項待批專利申請。

從經營狀況上看,中國通號營收穩定。公司經營業績持續穩 步增長。2018年全年實現新簽合同額人民幣682.9億元,同比增長12.4%;營業收入約人民幣398.4億元,同比增長 15.7%;實現凈利潤約人民幣38.0億元,同比增長8.0%。

中國通號在自主化CBTC系統在多地落子,有雄厚的市場實力。在2018年報告期內,先後中標北京地鐵12號線、合肥地鐵3號線、呼和浩特地鐵2號線、杭海城際等項目,取得 歷史 性突破。

交控 科技 成立於2009年,以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BTC技術為核心,專業從事城市軌道交通信號系統的研發、關鍵設備的研製、系統集成以及信號系統總承包。面向公眾提供軌道交通控制設備以及全生命周期的技術服務,是軌道交通信號解決方案領域的領先者。

科創板因創新而興,因此,上板企業是否能長期保持領先的創新能力成為關鍵。 隨著國內CBTC信號系統技術國產化替代逐步實現,越來越多公司掌握此項技術,技術的迭代和持續創新能力成為交控 科技 面臨的挑戰。

交控 科技 本次上市籌措到的資金也將繼續投入技術研發,根據交控 科技 招股意向書附錄,本次籌集資金將主要依次投入軌道交通列控系統高科產業園建設項目、新一代軌道交通列車控制系統研發與應用項目和列車智能網路控制及 健康 管理信息系統建設與應用項目。

我國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當前正實現重大飛躍。2018年,我國基建總投資達4850億元,投資增速大幅上行,涉及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包括江蘇沿江城市群城際鐵路、武漢城市軌道交通等。

我國政府正加大對軌道交通等城市基礎設施的投入。

從細分行業態勢看,在鐵路領域,中國鐵路總公司將繼續保持鐵路建設投資強度和規模,2019年預計投產新線6800公里,其中高鐵3200公里,列控系統的交付呈現較快增長趨勢;

在高鐵領域,我國正迎來高鐵時代,高鐵的自動駕駛對軌交控制系統要求上一個台階;

從城市交通領域看,地鐵、輕軌、有軌電車未來會有更多項目落地,根據交通部數據,2019年1月至5月,我國軌道交通客運量91.3億人、增長12.9%,客運繁榮。

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交通路網支撐體系不斷完善,城市發展空間進一步拓展,為我國軌道智能交通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科創板看重的不僅是兩家公司的核心技術能力,也是看重我國交通基建發展的新機遇。

4. 第一家公開宣布申請科創板上的醫葯公司已誕生 權威解讀來了

第一家公開宣布申請科創板上市的醫葯公司誕生了。

3月8日晚間,港股生物醫葯公司復旦張江(1349.HK)發布公告稱,擬申請在科創板發行不超過1.2億股股票,每股面值0.1元。

復旦張江是H股的「老兵」了。早在2002年8月,復旦張江就已在香港創業板上市,2013年12月轉入香港主板。2018年,該公司的營收規模為7.4億元,凈利潤1.3億元。截至3月8日收盤,公司市值54.64億港元。

如今復旦張江又計劃分拆在香港主板和科創板兩地上市。公告顯示,復旦張江在A股發行完成後,在科創板發行的股本約占總股本的11.5%,總股本中還包括55.9%現有內資股和32.6%的H股。

自2018年11月5日,設立科創板的計劃被公布,整個生物醫葯板塊都躁動起來。光大證券認為,科創板拓寬了創新型醫葯企業融資渠道,未來生物醫葯板塊也可能成為科創板的主力板塊。支撐該論點的論據是,納斯達克生物醫葯板塊市值高達10050億美元(2019年3月5日),占納市市值8%權重,是最重要板塊之一。

當然,對於復旦張江來說,目前的核心任務是保證其發行A股計劃,能在股東大會上通過,且最終獲得證監會和上交所的批准。至於「是不是第一家,不是我們關心的問題」,復旦張江副總裁、執行董事蘇勇對《中國企業家》說。

爭搶頭啖湯

作為近期資本市場熱點,科創板於3月2日凌晨正式開閘。中國證監會和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實施了《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相關業務規則和配套指引》。這意味著,企業的IPO申請受理即將啟動。

科創板上市條件包括:發行後股本總額不低於人民幣3000萬元;公開發行的股份達到公司股份總數的25%以上;公司股本總額超過人民幣4億元的,公開發行股份的比例為10%以上等。

在市值和財務指標上,科創企業想要登陸科創板滿足五項標准中的一項即可。其中,對於暫未產生營收的公司的要求是: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40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這里還專門提到:醫葯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准開展二期臨床試驗,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企業需具備明顯的技術優勢並滿足相應條件。

「這條規則大大放寬了醫葯行業的上市門檻,也比較符合這個行業的特點。」新經濟投行易凱資本負責醫葯業務的副總裁張驍告訴《中國企業家》。

醫葯行業尤其是創新葯研發企業,研發周期長、投入大,在一款新葯上市之前,幾乎沒有收入來源。業內對於一款新葯從研發到上市,有一組公認的數據:平均花費10年時間和26億美元,成功率不足7%,至少100個科學家參與。

早在科創板開閘前幾日,在「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新聞發布會上,上交所理事長黃紅元就透露,交易所做了很多摸底了解工作,初步判斷生物醫葯、高端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的企業相對較多。「這些企業總體研發投入較大,發展潛力較大。」

張驍表示,易凱資本服務的醫葯公司中,有不少符合科創板要求的,如澤生 科技 、長風葯業、長江脈等。弘暉資本管理合夥人王暉也向《中國企業家》透露,弘暉資本投資的聖湘生物等企業在積極准備科創板。

「復旦張江能不能成為第一家在科創板上市的醫葯公司,還不好說。實際上,也有很多中介機構早已進場的醫葯公司,可以針對新公布的審核規則進行材料准備」,腫瘤診療一體化平台公司思路迪的CFO徐萌告訴《中國企業家》,該公司也在評估旗下業務板塊在科創板上市的可能。

「醫葯行業對科創板的熱情挺高。尤其一些年輕創業者,有技術、有干勁,如果科創板通過 社會 資金再扶他們一把,相當於給了他們一個創業成功的渠道」,孫飄揚說。

科創板「好風」一來,是不是只要搭上醫葯的邊,企業就能「憑借力」,「上青雲」呢?

華泰證券研報指出,醫葯公司一般在研產品較多,而新葯研發存在一定風險,因此企業核心產品可能存在研發進度不達預期風險;此外,還存在企業核心產品銷售不達預期風險,公司已上市的核心產品可能面臨市場競爭加劇、推廣進程較慢等風險,從而影響核心產品銷售,最終影響公司業績。

張驍也認為,國家包括科創板可能還是會考慮上述風險,以及對中小股民、散戶的影響,從而在現有標准上有所提升。

「不會像它說的『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准開展二期臨床試驗』就OK了。與之對應的較大概率是,某種葯品能獲批或上市風險非常小,才有可能批准(該公司)上市。」張驍表示。

醫葯股爭奪戰

科創板對未盈利的醫葯企業上市「開了綠燈」。實際上,對於這部分企業來說,實現在中國上市還有其他選擇,即香港聯交所主板。

2018年4月,香港聯交所號稱「24年最大改革」落地,包括允許未盈利的生物 科技 公司上市。其上市規則提到,對於無收入生物 科技 公司,預期市值不少於15億港元,從事核心產品研發至少12個月、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已經通過概念階段,進入第二期或第三期臨床試驗等。

上述多名醫葯行業人士向《中國企業家》評論,科創板對醫葯行業的上市規則,與香港聯交所給醫葯行業的上市規則差不太多,「應該是前者參考了後者」。

目前,尚未盈利就在港交所上市的醫葯公司有6家,包括歌禮制葯、百濟神州、華領醫葯、信達生物、君實葯業、基石葯業。另外,還有盟科醫葯、方達醫葯、Steath、AOBiome、康希諾、維亞生物、亞盛葯業、邁博葯業等至少10家醫葯企業排隊上港股。

未盈利生物 科技 公司港股上市情況。制圖:李秀芝

盡管香港主板有先發優勢,但科創板看起來對醫葯行業仍更有吸引力。王暉表示,科創板是中國國家戰略方針的一部分,香港主板的高度與之不同。

關於為何要登陸科創板,復旦張江稱,董事認為,A股發行將有利於提升形象、擴充融資管道。且相較於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主板而言,科創板上市更能體現創新及研發能力。

復旦張江沒有言明的是,A股和H股之間的估值鴻溝,這是兩地上市公司、投資人,甚至交易所早已認清的現實。

在2018年9月的一場香港交易所與生物醫葯創新公司閉門座談會上,身為港交所行政總裁的李小加也坦陳,「香港市場的資金的量、估值的高度遠不及內地的A股市場」。

這意味著,那些符合上述要求,原本為了去香港主板上市而搭建紅籌架構的公司,如果想轉到內地的科創板上市,並不需要花大代價拆紅籌。

針對生物醫葯企業,兩地交易所之間或有一場「爭奪戰」。

徐萌透露,已經有一些擬在香港上市的生物醫葯公司決定轉向科創板了。在目前的形式下,香港交易所的確需要考慮形成一些對醫葯企業更有吸引力的策略,但目前還沒具體的方案出台。

本文源自中國企業家雜志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熱點內容
股米炒股配資平台 發布:2024-11-16 11:43:34 瀏覽:652
財務指標如何分析股票的競爭優勢 發布:2024-11-16 11:39:04 瀏覽:370
股票證券開戶公司天貓配資 發布:2024-11-16 11:27:32 瀏覽:683
森豪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發布:2024-11-16 11:26:47 瀏覽:657
上市公司哪家石墨烯企業最厲害 發布:2024-11-16 11:25:48 瀏覽:237
惠泉啤酒股票分析 發布:2024-11-16 11:20:37 瀏覽:382
從股票賬戶往外轉錢 發布:2024-11-16 11:15:23 瀏覽:983
手機程序化股票交易軟體 發布:2024-11-16 11:14:33 瀏覽:581
股票賬戶密碼可以輸錯幾次 發布:2024-11-16 11:13:58 瀏覽:761
國家稅務總局印花稅核定辦法 發布:2024-11-16 11:04:14 瀏覽: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