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企業大爆發
1. 上市不足2個月,這家科創板公司核心專利糾紛接連爆發
資料顯示,深圳光峰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 證券簡稱:光峰 科技 ,證券代碼:688007.SH )2007年發明了熒光激光技術(ALPD),並率先在全球范圍實現技術的產業化。基於首創並不斷升級的ALPD激光顯示技術架構,光峰 科技 打造了激光顯示核心器件——激光光學引擎,並將該核心器件與電影、電視、教育、展示等顯示場景相結合,開發了眾多激光顯示產品及系統解決方案。ALPD激光技術架構作為一個底層關鍵架構,目前已歷經四代技術升級,在全球范圍內布局專利保護。
核心專利糾紛不斷,又一起專利無效申請被受理
9月9日,光峰 科技 公告披露,公司於近日收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以下簡稱「國家知識產權局」)出具的兩份《無效宣告請求受理通知書》(案件編號:4W109439號、4W109440號)。國家知識產權局對無效宣告請求人台達電子企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台達電子)提出的有關公司所持有的2項專利權之無效宣告請求准予受理。
據悉,2019年8月29日,無效宣告請求人台達電子對公司「採用具有波長轉換材料的移動模板的多色照明裝置」(專利號:200880107739.5,以下簡稱「7739專利」)、「基於熒光粉提高光轉換效率的光源結構」(專利號:200810065225.X,以下簡稱「5225 專利」)兩項發明專利提出無效宣告請求。
公告顯示,上述兩項專利是公司早期核心專利,光峰 科技 激光熒光投影產品使用上述專利,2018年公司激光熒光投影產品銷售額約10.6億元,佔2018年銷售收入76.49%;激光光源租賃服務業務收入約3億元,佔2018年銷售收入21.65%。
光峰 科技 表示,若上述涉案專利被宣告無效,公司和同行業企業均可以合法、無償地使用涉案專利所涉及的技術方案,會對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公司將無法利用涉案專利在未來開展專利維權及運營業務並以此取得專利許可收益。
而除了此次收到的無效宣告請求,自2013年起包括黃慶賢、魏群、日本卡西歐等在內的請求人針對「7739專利」和「5225專利」先後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多達18起無效宣告請求(不含本次2起無效宣告請求),已有明確結果的7起相關決定、裁定或判決均維持發行人專利權有效,另有7起為請求人自行撤案,4起仍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復審和無效審查部審查中。
鑒於國家知識產權局尚未對上述核心專利所涉及的無效宣告申請作出決定,光峰 科技 表示,該事項對公司及公司利潤影響具有不確定性。
專利權面前互不相讓,誰動了誰的乳酪?
梳理公告發現,除了上述《無效宣告請求受理通知書》外,自今年7月22日科創板上市以來,光峰 科技 還披露過兩次,涉及公司多項發明專利。
2019年8月13日,光峰 科技 收到國家知識產權局出具的兩份《無效宣告請求受理通知書》(案件編號:4W109289號、4W109291號)。無效宣告請求人魏群使用不同證據對公司「7739」發明專利提出兩個無效宣告請求,2019年8月5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准予受理。
2019年7月29日,光峰 科技 收到廣州知識產權法院送達關於台達電子起訴公司、深圳市福田區索普尼投影視頻系統商行(以下簡稱:「索普尼商行」)的三份《民事起訴狀》及廣州知識產權法院三份《民事裁定書》等相關材料。
台達電子稱其系第ZL2013100174478.0號「光學系統」、第ZL201610387831.8號「熒光劑色輪及其所適用的光源系統」、第ZL201310625063.1號「藍光合成方法及系統」發明專利的權利人,認為公司和索普尼商行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銷售、許諾銷售「光峰極光投影機(規格型號:AL-LX410UST)」的行為,侵犯了台達電子上述發明專利權,給原告公司造成了經濟損失,涉案金額合計為4843.6萬元。
受該事項影響,光峰 科技 在建設銀行開立的賬戶存款中的3000萬元已被凍結。若敗訴,公司將不能製造、銷售規格型號為AL-LX410UST的這款產品,並按法院判決執行賠償。光峰 科技 公告顯示,本次訴訟涉及公司產品,為公司40多款激光商教投影機產品中的一款,該型號產品銷售額不到公司2018年營業收入的1%。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7月30日,光峰 科技 收到國家知識產權局出具的《無效宣告請求受理通知書》3 份。國家知識產權局對公司提出的有關台達電子所持有的3項專利權之無效宣告請求准予受理。
上述3項專利系「光學系統」(專利號:ZL201310017478.0,以下簡稱「7478」專利)「藍光合成方法及系統」(專利號:ZL201310625063.1,以下簡稱「5063」專利)、「熒光劑色輪及其所適用的光源系統」(專利號:ZL201610387831.8,以下簡稱「7831」專利)的專利權人系台達電子。
光峰 科技 表示,由於公司在該等無效宣告申請中為申請人,預計案件最終判決結果不會對公司產生負面影響。國家知識產權局尚未對上述3項發明專利所涉及的無效宣告申請作出決定。
專利權前面,互不相讓,究竟是誰的乳酪被動了,目前相關訴訟案件及上述的多起無效宣告請求,仍需待進一步審理結果。
需要說明的是,一般能在科創板上市企業其專利實力都比較強勁,作為企業來講,除了擁有自身強勁的核心技術外,專利意識以及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則接連不斷的專利糾紛,將成為企業發展道路上的「絆腳石」。
2. 科創板賦能 澤達易盛做深做寬醫葯信息化產業鏈營收同比增三成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日前,科創板企業澤達易盛(688555)發布2021年半年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2億元,同比增長30.61%,實現扣非凈利潤2476.31萬元,同比增長1.83%。公司表示,報告期內公司加強自身技術能力的提升,並積極促進核心技術的研究與產品轉化,使得新業務拓展帶來銷售收入增加,進一步積極開拓市場,提高市場佔有率。
憑借對醫葯行業的深度理解,澤達易盛在醫葯信息化這一主賽道已嶄露頭角,公司創建了信息和醫葯交叉融合創新的核心技術群,打造了智能醫葯生產和智慧醫葯流通兩大信息化平台,並將業務延伸到產業鏈上游農業領域,以信息化技術推動醫葯 健康 產業高質量發展。
重研發 建生態 業績穩定增長
公司在半年報中表示,將持續加碼研發投入,不斷取得技術新突破,進一步強化了核心技術優勢,提升市場競爭壁壘。
報告期內,公司新增研發費用708.08萬元,同比增長69.34%,並加大了對設備和軟體的投入。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已獲得授權的專利 21 項(其中發明專利 18 項)、軟體著作權 194 項。 其中 2021 年上半年新增軟體著作權 13 項,軟體產品累計 39 項。
公司始終堅持以數據驅動為理念,以快速服務為導向,以雲原生思想與機器學習技術為依託,構建知識圖譜描述企業生產狀態和面貌,定位企業管理指標范圍,實現醫葯製造企業從數字化向網路化、智能化轉型升級。
從產品線來看,澤達易盛夯實澤達微智造平台產品線,以容器化+微服務的技術架構為基礎,實現敏捷開發和持續運維,進一步深化工業軟體體系的製作執行系統 MES,製造運營系統 MOM、質量管理系統 QMS、資源管理系統 EAM,從工業互聯的採集接入、過程式控制制、製造執行、運營決策和反向調控,實現了全鏈路數據閉環。
按服務板塊劃分來看,在醫葯流通企業服務板塊,澤達易盛研發並推廣了面向各類診所、衛生院、小型醫院等醫療機構的HIS系統,打通醫保數據介面,實現一站式診所信息化解決方案,促進優化市場資源配置和流通效率,旨在打造「互聯網+葯醫」的服務閉環。在這個生態中,制葯企業、醫葯公司、葯店、醫院、患者能夠打破隔離狀態,融合互聯為一體。
持續的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帶給澤達易盛的是業務發展的有力保障,公司綜合實力、行業影響力、品牌建設等方面不斷獲得提升。報告期內,公司成功獲批 ITSS 二級認證,被評為 AAA 級信用企業,由公司為核心起草的全國首個《數字鄉村標准體系建設指南》團標正式發布。全資子公司蘇州澤達亦獲准為第三批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工業互聯網平台專業服務商,入選成為中國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聯盟會員單位,且作為聯合單位參與的國家工信部「十三五」智能製造新模式項目也獲得了圓滿驗收。
抓機遇 拓空間 迎發展黃金期
目前,在政策指引、技術驅動以及內生需求的共同作用下,醫療信息化產業正迎來黃金發展期。
澤達易盛是國內較早布局醫葯全產業鏈信息化的企業。從醫葯流通信息化業務起步,經過數年耕耘和自主創新,逐步將業務拓展至醫葯生產信息化、醫療信息化和產業鏈上游農業領域的信息化,其中在醫療信息化領域公司以醫葯流通信息化產品為基礎開發了遠程診療、處方開具、在線問診、醫療AI的輔助診療等服務系統和基於客戶服務的慢病管理、電子病歷、 健康 檔案等管理平台。報告期內在研的遠程復診平台、智慧醫療大數據分析應用平台等項目的技術研發能力更是處於國內先進水平。目前,公司業務已覆蓋浙江省、福建省、四川省等二十餘個省市自治區。澤達易盛自研工業軟體平台已實現了國產化替代,突破了以往國際品牌佔主導地位的局面。
根據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數據的統計,2010年至2020年,我國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從2010年的1.36萬億元增長至 2020年的8.16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19.6%,呈現穩步增長趨勢。2021年上半年我國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業務收入4.4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2%。
業內人士分析稱,對比國外製葯行業的高集中度,國內制葯企業行業集中度也在快速提升,大型制葯企業的信息化市場將進一步打開。此外,由於醫葯行業又與人民 健康 息息相關,國家層面提出 健康 領域中長期戰略規劃,將引導大 健康 領域進入數字化管理新發展階段。
在農業領域,澤達易盛報告期間內重點研究「種植一件事」,訓練長效種植演算法,通過 科學選育與智能栽培,提高農產品生產質量與生產效率;同時,完善農業信息化平台,以農業產業園區、區域性農產品為主要方向,迭代升級物聯網、追溯平台,打造一標兩碼品牌管控系統,增強農產品的品牌公信力;在農村領域,構建農村數據底座,通過數據歸集、數據清洗與治理、數據運營與監測,實現涉農數據資源的採集、整合、分析和共享。
在發展的過程中,澤達易盛一方面做寬,拓展業務覆蓋范圍,另一方面做深,服務於集種植企業、制葯企業、醫葯公司、葯店、醫院、患者為一體的醫葯流通生態圈,最終實現醫葯 健康 產業鏈的優化。公司深度聚焦醫葯 健康 領域,構建核心產業版圖,在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進程中,以提升行業工藝水平為切入點,拓展生物制葯、化學制葯等全制葯領域的信息化業務。
3. 逾30家公司沖刺科創板 行業龍頭比拼硬實力
不少公司對登陸科創板躍躍欲試。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傳音控股、晶晨半導體、優刻得、泰坦 科技 等30多家公司宣布沖刺科創板,其中9家是新三板公司。業內人士指出,企業的 科技 創新能力是科創板關注的核心,首批登陸科創板企業一定是優中選優,細分領域行業龍頭公司才有可能脫穎而出。
多家公司完成上市輔導
細數這30多家公司,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已進入上市輔導或輔導完成的公司。其中,傳音控股、睿創微納、特寶生物、申聯生物完成上市輔導。利元亨、天奈 科技 則是民生證券首批上報申報材料的公司。此外,啟明醫療、聚辰半導體、新光光電等公司正在接受上市輔導。另一類是公布計劃申請科創板上市的公司,如泰坦 科技 、久日新材、賽特斯、江蘇北人等。其中,有部分公司通過母公司在滬深交易所互動平台、集團官網等透露其沖刺科創板的計劃。18日,東富龍(300171)在互動平台上表示,參股子公司伯豪生物有意向申報科創板。天眼查顯示,東富龍為伯豪生物第一大股東,持有其34.02%股份。
行業分布上,上述企業大部分屬於科創板重點支持的6大新興戰略性行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葯和高端裝備領域企業數量較多。其中有晶晨半導體、聚辰半導體、集創北方、華潤微電子等6家半導體公司,啟明醫療、申聯生物、復旦張江、賽諾醫療等6家生物醫葯公司。
在擬申報科創板公司中,有不少硬 科技 公司和行業龍頭公司。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公布的數據,華潤微電子2017年以94.9億元銷售額排名國內集成電路製造企業第三;傳音控股出口量居中國手機企業第一,2017年營收超200億元,是手機行業的「隱形冠軍」。
新三板公司扎堆申報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擬申報科創板的公司中,新三板公司占據眾多席位,包括江蘇北人、金達萊、賽特斯、大力電工等9家公司。
15日公告沖刺科創板的先臨三維是新三板市場知名度較高的高 科技 明星公司,為高端製造、精準醫療等領域用戶提供「3D數字化—智能設計—增材製造」系統解決方案。聯訊證券研報顯示,先臨三維是符合科創板多項要求的少數新三板企業之一。
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表示,目前申報科創板的新三板公司中,有幾家公司質地不錯,本身也符合IPO條件。
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稱,在新三板一萬多家企業中,有些優質企業有更大的資本規劃,申報科創板動力比較足。
不過,對照科創板上市標准,從細分領域和財務指標來看,其中有些公司與科創板的標准還有差距。
以大力電工為例,公司目前市值為3.48億元,公司2016年和2017年營收分別為1.03億元、1.04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虧損1726萬元和1453萬元。根據科創板上市標准,最低市值標準是預計市值不低於10億元。如此看來,市值將成為其登陸科創板的最大攔路虎。
聯訊證券新三板研究負責人彭海認為,目前有428家新三板企業符合科創板上市前四項財務標准,佔新三板掛牌企業總數的4.11%。考慮到前期上市企業數量少,結合掛牌企業主營業務類型看,預計符合科創板上市標準的新三板企業少於30家。
「能上科創板的新三板公司是極少數,不會出現大批科創板公司來自新三板的情形。」王驥躍說。
科技 創新能力是核心
業內人士表示,科創板五套上市標准滿足其中一套即可,但 科技 創新才是科創板的關鍵所在。
科創板五套上市標准之一,關於研發投入的要求是,企業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占累計營業收入的比例不低於15%。目前擬申報科創板的新三板公司中,除賽斯特和先臨三維,其他公司2015年-2017年三年累計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均低於15%,有3家公司比例低於5%。
付立春表示,目前眾多公司扎堆宣布擬申報科創板,不排除有蹭熱點的動機,甚至是為了融資、資本運作的便利。宣布沖刺科創板後,可以獲得更多資金關注;二級市場上,一些上市公司透露子公司動態,可以達到推升股價、提升市值的效果。企業應該對申報科創板有冷靜判斷,盲目蹭熱點會有較大隱患。
4. 7天7漲停,沾邊科創板復旦復華「爆了」,這份「影子股」名單請拿好
科創板「影子股」炒作持續升溫!3月19日,作為擬科創板申報企業復旦張江背後的「影子股」,復旦復華強勢漲停,實現7天7連板,股價區間漲幅達79.73%。事實上,除了復旦復華之外,擬科創板申報企業背後的多家上市公司近期均受到了市場的追捧。
隨著上交所科創板發行上市審核系統正式「開門迎客」、首批上市企業名單或將在22號公布,參股科創板企業的上市公司將會持續受到市場的熱捧。
復旦復華連續7天漲停
3月19日,復旦復華小幅低開後快速上行,在10點11分左右成功翻紅,爾後隨著買方資金持續進場,該股股價一路震盪上行並於11點05分左右被17.53萬手買單封上漲停。截至收盤,復旦復華大漲10.01%,股價報13.30元/股,創3年多來新高,同時,該股全天成交22.29億元,換手率高達32.19%。
從日K圖來看,復旦復華可謂是又一隻大「牛股」。3月11日-3月19日的7個交易日里,復旦復華連續斬獲7個漲停,股價從最低的7.40元/股一路「飆漲」至最新的13.30元/股,區間漲幅高達79.73%。與此同時,復旦復華的總市值亦大幅增加,從50.69億元一路「高歌猛漲」至91.11億元,距離加入百億市值俱樂部僅「一步之遙」。
那麼,復旦復華為何股價突然爆發呢?這主要是因為該股「沾」上了科創板這一爆點的邊兒。
時間回溯至3月8日晚間,港股上市公司復旦張江發布公告稱,經董事會會議決議,公司擬申請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交易,將發行不超過1.2億股A股,擬籌集6.5億元人民幣。同時,此次A股發行籌集的所得款項將分別用於海姆泊芬美國注冊項目、生物醫葯創新研發持續發展項目以及收購泰州復旦張江葯業有限公司少數股權項目。值得一提的是,復旦張江主要從事的主要業務包括葯業、軟體和園區三大產業板塊,旗下包含了上海醫葯、復旦復華等A股上市公司。
緊接著,3月11日,受復旦張江申請科創板上市的消息刺激,復旦復華、上海醫葯等「影子股」強勢漲停。隨後,復旦復華股價便「一發不可收拾」,連續上演漲停的一幕,截至目前已經連續斬獲7個漲停。
這些科創板「影子股」已經啟動
事實上,盡管目前暫無企業披露申報信息,但是投資者科創板的投資熱情依舊高漲,包括復旦張江在內的多隻科創板影子股也成為市場資金追逐的焦點,股價也已提前啟動。
比如駱駝股份。據悉,首家明確沖刺科創板的新三板企業金達萊是駱駝股份旗下公司,駱駝股份持有前者1294.6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6.25%,為公司第二大股東。3月5日,在金達萊公布沖刺科創板之後,駱駝股份強勢漲停,隨後股價迅速飆升,在6個交易日內收獲5個漲停。截至3月19日收盤,駱駝股份大漲5.7%,股價報15.57元/股,相較於3月4日的收盤價10.02元/股,股價區間累計上漲55.39%。
天壕環境亦受益於科創板「影子股」而股價大漲。資料顯示,天壕環境的控股股東為天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後者控股子公司江西和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間接持有聚辰半導體28.36%的股份,而聚辰半導體目前已經明確將沖刺科創板。受此刺激,天壕環境近期股價明顯走強,今日股價收報6.23元/股,該股自2月以來已累計上漲80.58%。
此外,華勝天成、奧飛 娛樂 、中油資本、通化東寶、廈門國貿、海源復材、東富龍、信立泰、等個股股價均在科創板「影子股」刺激下實現了上漲。
還有哪些「影子股」值得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3月18日,上交所科創板發行上市審核系統已經「開門迎客」,券商可以通過科創板電子申報系統遞交企業IPO材料。同時,據公開報道顯示,首批上市企業名單或將在22號公布。在此情形之下,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排隊向科創板發起沖刺,參股科創板企業的上市公司將會持續受到市場的熱捧。那麼,哪些科創板「影子股」值得關注呢?
上游新聞記者通過對已經進入科創板上市輔導階段、明確擬申請科創板上市等企業進行梳理,整理出了部分預期登陸科創板較強烈的公司所涉及的A股影子股名單,僅供投資者參考,具體如下表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與科創板申報企業有關聯的A股「影子股」中出現了分化,駱駝股份、蘇州高新、銀億股份等部分個股在短暫爆炒之後出現了回調。對此,有專業人士表示,A股參股的公司最終能否登錄科創板其實存有不確定性,因此資金在借利好爆炒之後出現回調在所難免,投資者應該謹慎參與,避免在追高後成為高位的「接盤俠」。
5. IPO觀察丨科創板重量級選手登場,這次是全球農化千億巨頭
科創板迄今為止的最大IPO來了,一亮相就成全場焦點。先正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先正達」)於7月2日晚間遞交IPO申報稿,擬募集資金650億元,超過去年7月上市的中芯國際(688981.SH)募資532億元,刷新了科創板公司募資的最高紀錄。
同時,預估市值將超3000億元,遠超目前科創板市值最高的金山辦公(688111.SH),後者市值為1780億元,也超過了A股、H股兩地上市的中芯國際總市值。這意味著先正達很可能要成為科創板市值「新一哥「。
先正達 圖據官網
曾創中國企業海外並購最高紀錄
先正達是全球最大的農業 科技 公司,瑞士先正達的 歷史 悠久,最早可以追溯至1758年,至今已有200多年 歷史 。2017年被中國化工集團以430億美元天價收購,這一價格也創下了中國企業海外並購的最高紀錄。
新的先正達集團於2019年注冊於上海,主要由瑞士先正達、以色列安道麥及中化集團農業業務組成,公司的主要生產經營地址仍在瑞士巴塞爾。截至2020年底,先正達集團共有子公司359家,遍布全球。而安道麥也有70多年 歷史 ,起源於以色列的兩家作物保護公司,1997年合並,2011年被中國化工集團公司收購。
除了先正達之外,全球農化巨頭還包括拜耳、孟山都、杜邦、陶氏、巴斯夫等。2015年全球農化行業低谷,農化巨頭業績暴跌紛紛抱團取暖。2016年孟山都曾經多次嘗試收購先正達未果,自己反被拜耳收購;隨後先正達被中國化工並購。
作為全球領先的農業 科技 創新企業,先正達主營業務涵蓋植物保護、種子、作物營養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並從事現代農業服務。紅星資本局從招股書發現,公司2020年在全球植保行業排名第一、種子行業排名第三、在數字農業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在中國植保行業排名第一、種子行業排名第二、作物營養行業排名第一。
招股書披露,先正達由先正達植保、先正達種子、先正達集團中國和安道麥四個業務單元構成。其中,先正達植保是全球領先的專利植保產品提供商,擁有全球一流的新化合物創制能力。2020年先正達植保業務收入超1000億元。安道麥則是全球最大的非專利植保產品提供商,擁有領先的非專利化合物制劑復配能力。先正達種子具有領先的生物育種技術與研發能力,在400餘條產品線中累計開發了6000餘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種子產品。
年均營收超千億,研發投入近百億
今年5月13日,先正達分別與中金公司、中銀證券和中信證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開始上市輔導。6月30日,上交所受理先正達科創板IPO的申請。7月2日,先正達披露招股說明書。這也意味著,從簽署輔導協議到IPO申請被受理,先正達僅用了短短49天,體現了科創板IPO的極高效率。
先正達的財務數據堪稱優秀,財報顯示,2018年至2020年營業收入均超千億元,分別為1396.95億元、1445.66億元、1519.6億元,堪稱巨無霸級別;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0.48億元、-22.06億元、44.24億元。2021年一季度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第一季度營業收入為428.37億元,同比增長10.80%;凈利潤為45.44億元,同比大增44.91%。
先正達主要財務數據
本次先正達募資擬投向尖端農業 科技 研發的費用和儲備、生產資產的擴展、升級和維護以及其他資本支出、擴展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平台(MAP)、揚農化工和瓦拉格羅在內的全球並購項目,以及償還長期債務。
目前,中國化工農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農化公司」)直接持有先正達集團99.1%股份,為集團控股股東;同時農化公司的全資子公司麥道農化持有先正達集團0.9%股份。農化公司實控人為國務院國資委,今年3月31日,經國務院批准,中化集團與中國化工實施聯合重組,中化集團和中國化工整體劃入新公司「中國中化」。目前,聯合重組工作尚在進行中,重組完成後,中國中化將成為先正達的間接控股股東。
先正達集團還直接或間接參股多家上市公司資產,包括揚農化工(600486.SH)、安道麥(000553.SZ)、荃銀高科(300087.SZ)、中化化肥(00297.HK)等。
作為擬登陸科創板企業,先正達具備濃厚的「科創」特色:公司僱傭了超過7000名研發人員,擁有行業領先的研發平台,2018年至2020年公司研發總投入分別高達92.91億元、95.34億元和99.44億元。紅星資本局初步統計,其研發投入已經超過科創板已過會的百濟神州(06160.HK),後者2020年研發總投入約83億元,先正達很可能要成為科創板新的「研發一哥」。
編輯 楊程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6. 科創板一周年,有哪些大事件和大變化
從有想法到開板歷經221天,開板開市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這是什麼概念呢?就是非常快,非常速度,就跟開跑車一樣,像是中小板從設立到開板怎麼也要五年左右吧,科創板用很短的時間完成了設立、開板,這個主要歸功於曾經的經驗好,有前車之鑒引路!
總結:科創板也在總結經驗,爭取給我們更好,更完善的股票市場,不斷摸索,從試點到創新到發展,相信它的未來會更好。
有人說為什麼科創板也會跌,而且跌的這么嚴重,這就是股票啊,你無法解釋股票的走勢,也沒人能說的明白,如果說牛市來了,那最終得到利潤的除了我們,還有企業等,股市能大漲,當然也能大跌,這些年我們見證了它的漲跌,也看清楚了股市的風險,所以在我們不知道這個股票是什麼情況的情況下一定不要買,你不了解他,他也就不慣著你,科創板也一樣。
7. 科創板迎來AI晶元龍頭股「拓荒者」寒武紀搶跑千億藍海市場
7月20日,AI晶元明星企業寒武紀正式登陸科創板。發行價64.39元/股。至此,創立4年、68天過會的「AI晶元獨角獸」與投資者們在二級市場初次會面,A股市場迎來了AI晶元龍頭股。
寒武紀早已聲名在外:處在人工智慧這一「風口」,卻甚少在公眾面前主動展示自己,被視作低調的「實幹家」,但由於產品過硬,行業地位頗高,談及AI晶元必然要提及寒武紀,正如其名字是地質紀元上的開創意味,寒武紀是國內AI晶元的拓荒者。
於資本市場而言,寒武紀上市意味著科創板注冊制對於「優秀企業」的評判標准走向多元化,意味著創新物種開始在國內資本市場生根發芽。於寒武紀而言,上市不是目的,而是走向公眾的手段,有益於遠大目標的實現,從而吸引更多人才的加盟——毫無疑問,創新型企業走向星辰大海最重要的資本之一就是人才。
「我們有遠大的志向,但長跑才剛剛開始。」三年營收50倍增長,手握40億元現金,處於「新基建」機會窗口,正如其創始人陳天石所言,寒武紀站在遠大征程的起點,而未來是一片藍海。
投資者等來科創板AI晶元龍頭股
2016年3月,陳天石創辦寒武紀,2020年3月,上海證券交易所受理寒武紀的科創板上市申請。四年時間,硬 科技 明星企業通過注冊制走向公眾投資者。
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寒武紀底蘊深厚,技術與產品性能高居全球領先水平。券商研報介紹,寒武紀是目前國際上少數幾家全面系統掌握了智能晶元及其基礎系統軟體研發和產品化核心技術的企業之一,公司憑借領先的核心技術,較早實現了多項技術的產品化,專門設計的通用型智能晶元架構已達到行業先進水平。
寒武紀正處於快速發展期。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度,其營業收入分別為784.33萬元、1.17億元和4.44億元,2018年度和2019年度較前年增幅分別為1392.05%及279.35%,將2019年的營收與2017年作對比,寒武紀在3年間實現了55.6倍的營收增長。
招股書顯示,寒武紀此次公開發行4010萬股,占公司發行後總股本的10.02%,規模並不大。寒武紀募資了25.8億元,主要來自保薦機構跟投子公司和其他戰略投資者,後者包括聯想(北京)有限公司、美的控股有限公司和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均為與寒武紀具有戰略合作關系或長期合作願景的大型企業及其下屬企業。
相較於中芯國際等 歷史 較長的晶元企業,寒武紀的成功上市開創了硬 科技 獨角獸企業在注冊制下成功上市的先河,攪動了一池春水。
長期以來,A股市場有著嚴格且固定的審核標准,這使得一些獨具創新型的 科技 企業無法登陸A股市場,轉求納斯達克等更加「寬容」的市場環境。而一些A股上市公司,盡管上市時盈利能力達標,但不乏上市後業績「變臉」,且後續發展乏力的例證,這並非投資者願意看到的場景。
璞玉並不以當下的盈利能力作為唯一標准,如何留住可能偉大的企業?設立科創板實行注冊製成為眾望所歸的轉折點。寒武紀雖然尚未盈利,但其主要產品性能在與國內外主要競爭對手ARM、英偉達、英特爾以及華為海思的對比中不分上下,部分指標甚至領先對手,展示出了強大的發展潛力。
長跑型選手「放長線釣大魚」
寒武紀本次募集的資金主要用於新一代雲端訓練晶元及系統項目、新一代雲端推理晶元及系統項目、新一代邊緣端人工智慧晶元及系統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自成立以來,寒武紀快速實現了技術的產業化輸出,先後推出了用於終端場景的寒武紀1A、寒武紀1H、寒武紀1M系列晶元、基於思元100和思元270晶元的雲端智能加速卡系列產品以及基於思元220晶元的邊緣智能加速卡。
2017年寒武紀將1A處理器IP授權華為海思使用,搭載在華為Mate10手機上,是全球首款AI手機晶元。思元系列產品也已應用於浪潮、聯想等多家伺服器廠商的產品中,思元270晶元獲得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領先 科技 成果獎。截至2020年2月29日,寒武紀已獲授權的境內外專利有65項,PCT專利申請120項。
在人工智慧晶元設計初創企業中,寒武紀是少數已實現產品成功流片且規模化應用的公司之一,這亦是其大手筆投入研發的成果。招股書顯示,寒武紀2017至2019年研發支出分別為0.3億元、2.4億元、5.43億元,研發投入營收佔比連續3年超過了100%,處於行業的較高水平。目前,寒武紀共有研發人員680名,占總員工的79.25%,碩士及以上的人員佔比超過60%。
對於晶元企業而言,如寒武紀一般巨額的研發投入並不罕見——不論是設計還是流片,晶元企業都需要大量資金,「燒錢」是晶元企業的共同屬性。按照普遍的流程,晶元研發不僅耗資巨大,耗時也較長,研究成品還需「Design in」,得到客戶的響應與支持,磨合後方可進入大規模出貨的營收創造階段。
硬 科技 企業與互聯網企業有著本質的不同,這首先體現在回收研發成本的周期上,不過更需要看到得是,晶元企業一旦研發成功,護城河便是難以輕易被超越的,因此回報也將如研發投入一樣,是巨量且長期的。
研發投入換取的「效率」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陳天石曾表示:「晶元這個賽道,比的就是出產品的速度,以及產品好不好用。」寒武紀進入賽道比較早,幸運地佔了先機,產品又得到了客戶的認可,在研發效率上已經經過市場的驗證,成立四年,寒武紀每年都會推出和迭代新產品,相較於其他國外晶元設計公司與A股上市晶元設計公司以平均約每1-3年的迭代周期,寒武紀的研發能力表現突出。而相較於科創板企業的平均毛利率53.49%,寒武紀的綜合毛利率也高過平均值。
不過,通往偉大晶元公司的賽程很長,更加需要長跑型選手,投資者也需要建立「放長線釣大魚」的投資心態。寒武紀在招股書中坦言虧損還將持續一段時間,這也是晶元企業的正常生長進程,尤其AI晶元是人工智慧產業的引擎,也是技術要求和附加值最高的環節,為了在以後「釣到更大的魚」,寒武紀必須持續研發、快速迭代,而耐心的投資者將享受到最大的利益。
AI晶元領跑者「橫著長」的生態路徑
當部分初創企業靠著一顆晶元艱難維生時,寒武紀已經做出了一把晶元,這是「領跑者」的優勢積累。
寒武紀的業務大致分為四部分:智能計算集群、AI推理晶元、IP授權、AI訓練晶元。其中前三部分業務在2019年分別產生2.96億元、7888萬元和6877萬元收入,毛利率分別為58.23%、78.23%、99.77%。第四部分業務AI訓練晶元是技術的制高點,產品於2020年推出,預計2021年產生收入。
與華為的合作是寒武紀聲名鵲起的因素之一,這證實了寒武紀的產品可靠性,而華為選擇自研道路,也同時證明了AI晶元這一賽道的重要性。
研報顯示,2020年僅智能手機、AR/ VR、無人機等在內的消費電子市場AI智能晶元需求量預計就達到26.11億美元,而智能駕駛有望帶來更廣闊的市場需求。IDC預測,雲端推理和訓練對應的智能晶元市場,預計將從2017年的26億美元增長到2022年的136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39.22%。ABI Research預計,邊緣智能晶元市場規模將從2019年的26億美元增長到2024年的76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23.93%。
對於寒武紀而言,與華為的友好競爭有益於長期發展。目前,寒武紀已不存在向單個客戶銷售比例超過公司銷售總額50%的情況。而從寒武紀的收入結構變化可見,其2017-2018年99%的收入來自終端智能處理器IP授權業務,2019年新增雲端智能晶元及加速卡、智能計算集群系統業務收入,業務走向多元化。
寒武紀定位於中立、獨立的晶元企業,走的是生態型發展路線,而今,經過四年發展,寒武紀「雲邊端」三條產品線已經完備,接下來仍將不斷迭代升級,未來,如英偉達等企業一樣,寒武紀將構建出獨有的生態,並延伸至交通、教育、醫療等多個細分領域。
「雲邊端一體的作用就是讓開發者省力省心,讓我們自己也省力省心。雲邊端一體意味著,部署在不同場景的晶元在硬體層具有統一的指令集和架構,在軟體層具備統一的應用開發環境。這能減少公司和開發者研發不同種類晶元時的成本,是我們生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陳天石介紹寒武紀的業務架構時表示。
人工智慧時代,新的巨頭正在成長,毋庸置疑,寒武紀是種子選手。超過40億元現金儲備以及25億元募集資金加持,寒武紀無疑是AI計算晶元初創企業中資金實力較雄厚之一,這是其鞏固優勢的基礎。面對征途,寒武紀手握成熟且性能領先的產品,以及生態的雛形,藍海就在前方,只待乘風破浪。 文/慧瑾
每日經濟新聞
8. 科創板開市滿三年:共迎來439家上市公司,是怎樣做到的
科創板開市滿三年就迎來了439家上市公司,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成績。在目前相關政策的支持下和市場環境良好發展的前提下,科創板自然也就會有這樣的成績。
其實科創板能夠搞起來真的不容易,首先,科創板能夠搞起來是在政策支持下起飛的,如果沒有相關部門對於某些企業的大力支持,估計投資者也不敢隨意將自己的錢投入到科創板當中,畢竟目前許多科創板的公司不僅沒有實現盈利,每一年的支出都是很多的。其次,目前的市場環境也在變,好不少的人不再將對公司的評估局限於現有業績,有的人也更加看重公司和行業的未來,這才導致了大部分人能夠將自己的錢投入到這些大部分都沒有盈利的科創板公司當中。
9. 德科立科創板首秀大漲30%,導致大漲的原因是什麼
德科立登陸科創板,首秀大漲30%,發行價48.51元/股,發行市盈率為44.02倍,高於可比上市公司市盈率(23.74倍)。德科立的前身中光電子由中興通訊、吳培春、魏玉共同出資成立,專業從事光傳輸產品和光通信子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 主要產品包括光模塊、光放大器、光傳輸子系統。
德科立不具備製造光學晶元的能力,其25G及以上速率的光晶元主要從國外廠商Lumentum、Neo、SiFotonics采購。 25G以下速率的光晶元主要從中科光芯、陝西源傑、武漢敏芯等國內廠家采購。 但光迅科技、華工科技等同行業企業已經具備了製造光晶元的能力,這說明德科立缺乏一定的先天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