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團股票業績
⑴ 雷軍猛推120億港元回購,上市14個月市值蒸發3300億小米,到底是怎麼回事
雷軍這回可能是真的急了!9月3日,小米集團(01810)發布自願公告稱,小米董事會將行使此前股東大會授予的股份回購權利,在權利有效時間段內,將按照不超過120億港元總價,不定期從公開市場回購股份。
小米集團表示,在互聯網商業模式及「智能手機+AIoT雙引擎」策略的推動下,小米集團以股份購回表達對現時及長期業務前景充滿信心。本公司將繼續提供「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產品,相信該價值定位在現時市場狀況下會更具競爭力。
除了林斌出售股票,根據港交所最新權益披露資料顯示,小米主要股東晨興資本也於7月4日向基金各GP及LP配發小米集團合計約1.11億股B類股份,此次配股可視為各GP及LP將其在基金權益兌換為小米集團的股票。有專業人士認為,晨興資本在此次交易中獲得基金權益,此舉是股票轉讓的行為。也許正是出於對股價前景的擔心,雷軍才會在此刻推出重磅回購計劃。
⑵ 2022年3月22日有哪些上市公司公布業績
華夏幸福、璞泰來股權激勵計劃、工業富聯、海天精工、小米集團。
華夏幸福:公司出現金融債務未能如期償還情況,3月22日電,華夏幸福公告,股價近期漲幅異常提示風險,公司流動性自2020年第四季度以來出現階段性緊張,公司出現金融債務未能如期償還情況,對公司經營產生嚴重影響,導致2021年度業績大幅下降。2、璞泰來股權激勵計劃:2022年凈利潤不低於26億元。3月22日電,璞泰來披露股權激勵計劃,擬向激勵對象授予權益總計743.83萬份,股票期權行權價格為138.68元/份,限制性股票授予價格為69.34元/股。3、工業富聯:2021年凈利同比增長譽虧14.8%擬10派5元。3月22日電,工業富聯公告,2021年實現凈利潤200億元,同比增長14.8%,擬10派5元。4、海天精工:2021年凈利同比增168%擬10派3.56元。3月22日電,海天精工公布差虛漏2021年年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7.3億元,同比增長67.3%。歸母凈利潤3.71億元,同比增長168.46%。基本每股收益0.71元。5、小米集團第四季度調整後凈利潤44.7億元預估41.7億元。3月22日電,小米集團第四季度調整後凈利潤44.7億元,預虛爛估41.7億元。第四季度營收855.8億元,預估814.6億元。毛利率17.1%,預估17%。智能手機收入505億元,預估501.8億元。互聯網服務收入73億元,預估74.1億元。6、小米集團:第四季度調整後凈利潤44.7億元同比增長39.6%。3月22日電,小米集團第四季度調整後凈利潤44.7億元,同比增長39.6%,預估41.7億元。第四季度營收855.8億元,同比增長21.4%,預估814.6億元。毛利率17.1%,預估17%。智能手機收入505億元,預估501.8億元。互聯網服務收入73億元,預估74.1億元。
2022年03月22日上市公司重大事項公告匯總一覽:1、3月22日電,青鳥消防公告,擬減持不超3.48%股份。2、9天8板宋都股份:今日員工持股計劃已出售2.2億元公司股份。3月22日電,宋都股份發布異動公告,公司員工持股計劃已部分出售,對於後續是否進一步出售及控股股東等相關方後續是否減持存在不確定性。
⑶ 小米發布第二季度財報,對股價是否有影響
小米發布第二季度財報後,股份上漲了。
8月27日開盤,小米集團港股股票一度大漲超過7%,達到20.85港元的一年最高價。截至8月27日10時24分,小米股價報20.4港元,總市值5077億港元,突破5000億港元大關。
8月26日晚盤後,小米集團發布了今年上半年及二季度財報。今年上半年,小米集團總收入達到人民幣1032億元,同比增長7.9%,經調整凈利潤為人民幣57億元,同比略降0.7%。其中,第二季度收入為人民幣535億元,同比增長3.1%,經調整凈利潤為人民幣34億元。
(3)小米集團股票業績擴展閱讀
小米的境外市場收入占總收入的44.9%:
小米在財報中指出,盡管受到疫情影響,小米的境外市場收入還是實現了10%的增長,達到人民幣240億元,占總收入的44.9%。
小米還援引Canalys的數據指出,按智能手機出貨量計,2020年第二季度,小米已在全球總共50個國家和地區市佔率排名前五,在25個國家和地區排名前三。
財報分析會上,小米總裁王翔也透露,小米手機業務已經在印度、西班牙、烏克蘭、波蘭、希臘、白俄羅斯、緬甸7個市場取得市佔率第一,另外在法國、俄羅斯等6個市場取得份額第二。
⑷ 小米股票為什麼跌得這么厲害
一、因為小米上市後的首份業績答卷,盡管乍看上去十分優秀,但細究之餘,底子成色難以服眾。之所以這么說,不僅因為小米財報摘除各項調整之後,真實的經營業績差強人意,更重要的是,無論是在主要收入來源智能手機市場,還是以業務快速增長來支撐想像力空間的IoT業務,都無法為高估值提供直接而強有力的支持。
二、無論是從財報、從股價還是公司披露的業績上,我們能夠感受到,小米正處於「柳暗花未明」的關鍵時刻:手機業務需要通過高端市場和海外市場貢獻更多利潤;IoT業務需要在還未興起的智能家居市場,不斷嘗試並提供全新和具有說服力的方案;互聯網服務業務,需要找到准確的切入點和清晰的方向,靠P2P推薦絕非長久之計。
小米上市後首份財報公布後,市場從一開始的驚喜迅速轉為冷靜,從上市到現在,公司股價在財報公布後大幅沖高回落,持續走低。
【拓展資料】
股價漲跌的原理就是:一般情況下,影響股票價格變動的最主要因素是股票的供求關系。在股票市場上,當股票供不應求時,其股票價格就可能上漲到價值以上;而當股票供過於求時,其股票價格就會下降到價值以下。同時,價格的變化會反過來調整和改變市場的供求關系,使得價格不斷圍繞著價值上下波動。
一個股票的上漲,是需要資金來進行推動的,當很多資金都去買一隻股票,就會造成股票供不應求,跟商品一樣,一旦商品供不應求,價格就會有所上漲,股票也是這樣,很多人買就會推動股價的上漲,買的力度越大,股價上漲的也就越厲害,股票漲停就是由於買盤力量過於強大所導致的。
一個股票的下跌,也是由資金推動的,當購買這只股票的機構和散戶覺得買這只股票已經賺了不少,想要落袋為安,就會賣出股票,而賣出股票多了就會造成股票供大於求,買的人少賣的人多,股價就會下跌,以達到買家的心理價位最終實現成交。股票跌停的原因就是賣盤太多而買盤太少的緣故。
影響股價漲跌的最根本的因素就是資金,大量資金主動性買入會造成股價上漲,大量股票主動性賣出會造成股價下跌,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常說,放量上漲和縮量下跌是正常情況,因為上漲的時候大家都在買,成交量勢必會放大,而下跌的時候很少人買,成交量勢必會萎縮。
⑸ 小米集團的股價創歷史最高,但軟體、硬體商業模式爭議從未中斷
從2018年7月上市至今,小米集團從來不缺爭議。這包括了手機市場份額的下降,市值暴跌。進入2020年,受益於華為被美國制裁,小米手機份額提升,業績回暖,市值也創出 歷史 最高。但是面向未來,爭議仍在。
盡管市值創出 歷史 新高,但圍繞小米的爭議還遠未結束。
小米發布2020年三季報前夕,公司股價創下自上市以來的 歷史 最高價,11月24日財報發布當天,股價一度爬升至28港元以上的 歷史 新高。而隨著「靴子」落地,小米股價接連回調,不過總體而言,年內仍錄得了超過140%的正向收益。
小米,有著多重身份,曾被看作是「年輕人第一隻擁有的股票」,但在上市不久又被戲謔為「年輕人第一隻套牢的股票」。圍繞小米的業績與估值,也總是存在機構多空之爭。如今,小米的市場表現似乎給了那些「空頭」一記重拳。但即便如此,隨著華為重啟4G手機,以及榮耀的剝離,未來小米的業績以及市場份額再起爭議。
手機市場份額超越蘋果位居第三
小米持續在高端機領域發力充滿挑戰
三季報顯示,小米單季度收入和利潤創下 歷史 新高,同時,單季度手機收入和手機出貨量同樣創新高。據IDC統計,小米2020年三季度手機市場份額超過蘋果位居全球第三。據Canalys的數據,公司第三季內地智能手機出貨量按年上升18.9%,是前五大廠商中惟一取得正增長的企業。
2020年前10個月,小米高端旗艦手機銷量超過800萬台,同時,其在中國大陸智能手機平均售價(ASP)同比增長14.7%。小米在財報中稱,這是受益於中高端手機的銷量佔比提升所致。今年年初,小米發布年度首款5G真旗艦小米10系列手機,在第三季度又發布了小米10至尊紀念版,小米的高端產品策略得以成功執行。
小米之所以在高端 策略 上取得成功,是有一定原因的。張可興認為,「小米的中高端機型符合公司的戰略,過去小米用性價比搶占市場,是因為公司的研發投入不夠,隨著消費者理念的轉變,而且手機對每個人越來越重要,消費者願意花稍微多一點錢去獲得更好的機型。此外,小米還具備一個非常好的因素,就是相對友商來說,其4G手機庫存相對較低,那麼在5G手機轉型過程中,沒有什麼包袱。」
對於後續小米能否在競爭激烈的高端機市場佔領一席之地,原煒認為,「小米性價比的品牌形象實在太深入人心,這種品牌形象跟高端市場高端用戶對產品的心理核心訴求是不相匹配的,而要想在高端市場扭轉這一用戶心智,則是非常困難的。」
張可興表示,從目前已知的數據看,小米已經獲得了很多「米粉」的認可,就此而言,其在高端機型上佔領一定市場份額已經比較確定。但從長遠來看,小米中長期發展高端機型戰略還面臨非常強大的競爭對手,比如蘋果、華為。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小米並不一定可以在高端市場上保持持續增長的市場份額。
智能手機依然是核心中的核心
短期內海外重心難以遷移至歐洲
根據《IDC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預計,2020年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出貨量預計接近2.2億台,到2024年出貨量將增長到近5億台,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3%。
原煒也認為,小米的核心競爭力還是在於其手機。「這是小米業務的基本盤,決定著小米整個系列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形象。如果手機業務不行的話,則很難想像其IOT和智能家居等業務還能夠蒸蒸日上。不過,另一方面,IOT是小米打造其生態的關鍵要素,有小米品牌的加持、對設計的要求、質量的管控以及規模效應和網路效應,我對小米IOT業務在未來的發展前景還是看好的。」
據Canalys統計,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的智能手機境外市場收入達到人民幣398億元,同比增長52.1%。本季度境外市場收入及對總收入的貢獻佔比均創 歷史 新高。其中,在西歐出貨量尤其亮眼,同比增長107.3%,市場份額提升至13.3%,排名第三。
事實上,在海外市場,印度、東南亞市場向來是小米智能手機發力的重點地區,隨著公司大力開發歐洲市場,且取得顯著成效,也引發了市場對於其海外市場重心是否就此發生遷移的討論。
「歐洲市場是高端市場,那裡的消費者有著更高的購買力;但是歐洲市場分割嚴重,語言文化林林總總,並且在專利、數據保護、消費者隱私保護等方面有著繁雜而嚴格的法律法規,因此市場開拓的成本也比較高,很難一蹴而就,需要長期投入。因此在可預見的未來,我相信印度、東南亞市場仍將是小米在海外的主戰場,值得繼續深耕,而在歐洲市場雖然會積極 探索 拓展,但需要時間,海外市場的重心不能很快也不必很快轉移到歐洲。」原煒表示。
「鐵人三項」商業模式
最大的挑戰在於用戶體驗
小米的商業模式為「鐵人三項」(硬體+互聯網服務+電商及新零售)模式。小米硬體產品的宗旨是在滿足高品質與精良設計的同時追求 極值 的性價比,雷軍承諾公司的整體硬體業務(包括智能手機、IOT及生活消費產品)的綜合凈利率不超過5%,否則將超過部分回饋給用戶。在方正證券分析師陳杭看來,極致性價比就是小米護城河的起點。他認為,「低毛利+高效率」是小米商業模式的本質,也是小米的護城河。
在張可興看來,可以這樣理解小米「鐵人三項」的商業模式,「小米用手機業務帶動整個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同時用智能硬體擴充自己的產品線和業務的邊界。我們可以將其類比為國外非常具有性價比的連鎖超市Costco。
至於如何評估這種商業模式的效果,原煒認為,小米要實現從硬體到互聯網的螺旋驅動,最大的難點也是在受制於底層安卓系統的條件下,要在用戶體驗上,做出跟iOS可以媲美的MIUI。
張可興則補充稱,「現在很多公司都在從硬體到軟體這樣一種商業模式進行過渡,但是做好的公司特別稀少,惟一做得很成功的就是蘋果,通過手機、電腦、平板形成iOS系統的閉環,進行產品的購買和付費。而要實現這樣的成就,對小米來說難度巨大,我們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而目前,小米的互聯網服務的主要收入來源還是廣告,真正要實現通過硬體到互聯網的驅動,還需要商業模式的重新再造。」
(本文已刊發於11月28日《紅周刊》,文中提及個股僅做舉例分析,不做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