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新三板上市企業的賀信
㈠ 中超「虛火」有多旺
隨著11月27日晚間廣州恆大淘寶(下稱「廣州恆大」)在南京奧體高舉足協杯金杯,中國足球的2016賽季畫上了句號。但另一個戰場上,更加令人瞠目結舌的競爭才剛剛開始。
成為國內「三冠王」兩天後,廣州恆大正式宣布了中甲北京人和隊29歲邊後衛張成林的加盟,轉會費8000萬元人民幣,簡直統一時間,遼寧隊當家球星孫世林轉投上海申花,轉會費也在6000萬元上下。固然張成林沒有成為此前傳聞的中國本土「億元先生」,但相較於去年張鷺的7000萬元和畢津浩的8000萬元,業內相信,「億元」先生一定會出生在這個冬季轉會窗口,國內足壇甚至有公認,今年的國內標王身價會遠超億元。
十二強賽表示平平的中國隊,在國內轉會市場上屢見天價,中國足球被外界視作「虛火」實屬正常,但中國足球虛火至此又非不能懂得。甚至可以說,已經「壕」得讓全世界足壇震驚的中國足球界,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還可能更「壕」一點。
究竟,恆大在南京捧杯次日,俱樂部老闆之一馬雲發來的賀信中發出了這樣的「壕」言壯語:「如果我們用錢能堆出團隊精力,堆出光榮和妄想,堆出翻江倒海的快活,堆出一支真正的世界強隊,那麼這就是金錢真正應該的最好的去向!」
中國足球的2016年,用「壕」來總結貨真價實。
溢價87倍的球員
轉會窗是傳聞紛紛的季節,張成林之後,最熱點的傳聞是和北京國安僅有半年合同在身的前鋒張呈棟,可能以1億-1.5億元價格轉會中超新銳土豪河北華夏幸福。相較之下,可以算得上是半個國際級球星的象牙海岸球星熱爾維尼奧,轉會費才1800萬歐元(約合1.32億元人民幣)。無論名氣還是競技水準,張呈棟顯然不及後者,但身價已經超出,這當面映射著則是中國球員供求關聯已經失衡。
這種失衡帶來了中國球員幾十上百倍的轉會溢價。
德國專業數據網站《轉會市場》給球員定的身價被視為業界威望,《轉會市場》給張成林標出的實際身價僅為12.5萬歐元(約合92萬元人民幣),依據這一數據,張成林的轉會身價溢價達87倍。
在上一個冬季轉會窗,《轉會市場》排名前十的轉會交易中,就有4單產生在中國。
從需求端來說,隨著國務院2014年46號文的發布,體育產業成為資本瘋狂湧入的風口產業。根據國家計劃,2020年中國體育產業要做到5萬億元規模,按照國際同行標准,這當中的40%,即2萬億元應該落在足球產業上。近年來,除了國安、魯能等國企在中國足球持續投入,綠地、上港、恆大、阿里、蘇寧、華夏幸福、權健等土豪也一再加大在中國職業足球中投入的砝碼。
12月1日於北京舉辦的2016中國足球發展論壇上發布的《2016賽季中超聯賽貿易價值報告》中表露了一個數字,連中超保級球隊的上賽季均勻投入,都超過令人咋舌的5億元。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中超公司總營收15億元,而就在46號文發布的兩年前,同一份報告中,這個數字還是「喜超4億元」。
未來幾年內,土豪或者資本湧入中國職業足球的風潮還會連續,螞蟻金服、加多寶正在試圖通過入股或收購的方式進入中國職業足球,目前中甲的佳兆業、黃海等金主也都實力不凡。這些湧入足球的資本,對足球競賽的主體—球員的需求堪稱猖狂。
反觀中國足球的供給端,球員的輸出和流動顯然跟不上資本的疾進腳步。
依照中國足協劃定,每隊報名人數25人,16隊總計400人,除去80個外援,國內球員只有320人名額。中超共有16支球隊,每隊每年僅5個內援轉會名額。換句話說,每年中超可流暢的球員最多80個,在這80人中,有轉會意願且俱樂部肯放人的國腳級球員更是寥寥無幾,每年不會超過5人。能夠想像,拋去足球這個語境,任何行業內,假如每年只能涌現5個頂級人才,買家卻有阿里、蘇寧、恆大、華夏幸福、權健、綠地、上港、魯能等近十家土豪級公司—1億元的價格,也就沒有看上去的那麼不堪設想了。
與高價標簽相比,未來頂尖水準的國腳則是有價無市,以張琳?、武磊這種當打之年的建隊基石,遑論過億,就算是土豪對手兩億挖角,恐怕俱樂部也不會銷售。
在一系列背景下,中超球員身價「虛火」恐怕短時間內難以降下來。
並非有錢那麼簡略
馬雲在廣州恆大奪得雙冠王越日發出的賀信,成了中國足球土豪般的2016年的熱潮。
從前幾年中,許家印和馬雲的球隊一直是中國足球「燒錢」派的代表。財報顯示,過去幾年,廣州恆大俱樂部每年的支出都在10億元左右,凈虧損9億元。但這對於恆大和淘寶兩家年收入均在千億元以上的公司,虧損額連1%都不到。
一名地產公司高管向時代周報記者泄漏,按照地產公司的行規,每年收入的3%-5%用於廣告投放和公關。以此推算,廣州恆大每年的虧損,只能算是恆大集團年廣告預算的20%。在中國足球最低谷的時刻,用看上去數額偉大但實際比例不大的錢,把「恆大」這一品牌深深烙在每一個中國人心裡—恆大搞足球,可以算是中國營銷界的教科書級案例。
當然,恆大在花錢上的專業也是其他俱樂部需要學習的。無論是李章洙、里皮、卡納瓦羅還是斯科拉里,恆大都按照歐洲模式,給予主教練足夠的更衣室權威和引援權利。每場獎金分配完全由主教練說了算,教練與運動員發生矛盾時也站在教練一側。當然,一旦成績不好,或者教練無法掌控更衣室,恆大也馬上調換教練,絕無二話。不論是卡納瓦羅在任時簽下斯科拉里,還是斯科拉里在任時簽下里皮,恆大即使看待國際大牌主教練也隨時備好「備胎」,充足凸顯了其管理機會器般「冷淡」的專業。
治理職業球隊絕非易事。說易,管理職業,工資獎金到位,教練球員關系融洽,俱樂部成績就不會太差。但管理者、教練員、運動員三個群體統一起來遠非想像的輕易。即便中國足球反賭掃黑已經初見效果,大環境得到了宏大改良,但球員聯合起來「賣掉」教練,球員教練結合起來「賣掉」老闆,老闆為了錢或者交朋友「賣掉」比賽的情形依然存在。
而在廣州恆大,為了讓獎金調配更加公道,每個運動員都心服口服,俱樂部在李章洙時代就制定了比賽標准,每個位置在場上的奔跑距離、比賽立場都有量化要求,里皮到來時更從歐洲購買了一套實時監控系統,賽後可以立刻得知每個球員的跑動數據,並以此作為發放獎金的標准之一。據時代周報記者采訪了解,目前這個系統在國內僅有兩套,一套由中國足協早年洽購服務國家隊,另一套就是恆大所有。
一系列動作下來,廣州恆大的中超六連冠就非錢和運氣那麼簡單。不外,隨著越來越多如蘇寧、華夏幸福般的私企,以及大批在其餘范疇有多年優秀管理經驗的公司湧入,靠傳統師徒情分甚至江湖規矩管理球隊的方式將會逐漸淡出中國足壇。
市值提升100億的公司
正如國內球員供應無法知足國內土豪一樣,國內俱樂部也逐漸填不滿巨頭的欲壑了。
近幾年,國內資本出海收購歐洲俱樂部日益增多,起初仍是些海牙、格蘭納達般的小俱樂部,逐漸是西布羅姆維奇、西班牙人、尼斯、狼隊、馬競等,再然後,曼城、國際米蘭、AC米蘭等歐洲頂尖俱樂部也被中資或參股或控股。這尤以蘇寧2.7億歐元(約合19.8億元人民幣)收購國際米蘭70%股份,標記著中國資本正式控股傳統豪門,宣布歐洲球隊中資時代就此到來。
對於中資如斯熱衷歐洲球隊的原因,普華永道企業並購與融資部經理耿?給出的答案非常簡單:「便宜、優質。」今年年初,樂視與北京國安共同發表申明稱,樂視以20億元價格定增國安50%股份,此時的北京國安估值40億元人民幣。而2015年萬達入股馬競,價格則是4500萬歐元佔20%股份,估值才2.25億歐元,約合16億元人民幣。蘇寧並購國際米蘭時,俱樂部估值也才28億元人民幣。
換句話說,在中國足球價錢「虛高」的當下,1個北京國安值2.5個馬競,1.4個國米,出海購置歐洲大牌球隊,顯然比在國內收購俱樂部要便宜得多。
當然,諸多中資競相收購歐洲俱樂部,遠不是一個「廉價」就能說明的。
自從2014年體育產業大風吹起後,以上市公司為代表的資本市場率先嗅到了政策紅利並紛紛轉型,只要公司業務可以和體育沾邊,股價就能應聲上漲。前即將,天津權健董事長束昱輝就表現,搞足球讓本人的公司市值提升了100億元,拿出10個億玩一年不是難事。
資本運作與轉移資產
時代周報記者懂得到,投資海外俱樂部的玩法,無外乎有三種:第一種,在歐洲經濟不景氣的當下,以便宜的價格抄底,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將歐洲俱樂部逐步裝入中國的上市公司,通過上市公司的高杠桿賺錢,這是資本層面的玩法;第二種就是通過歐洲俱樂部布局,晉升國內教練、青訓程度,這是足球層面的玩法;第三種就是借靈活土地、房產甚至轉移資產的心思,和足球無關了。
在國內體育產業尚處早期,優質體育公司並購標的缺少的情況下,海外俱樂部顯然是最佳投資標的。從事俱樂部並購方面工作的人士以蘇寧並購國米為例向時代周報記者剖析,2.7億歐元並不是蘇寧真金白銀掏的,而是設立並購基金,從社會上召募到的資金。蘇寧運轉幾年,待國米升值之後,蘇寧或者國內其他上市公司可再通過資本運作方式償還出資人,將國米並入自家上市公司。理想狀態下,屆時擁有國米俱樂部資產的上市公司,一定會在資本市場上講足故事,股價也會應聲進步。
恰在前幾天,已經有資本先驅把這條路?了出來。法甲豪門里昂隊旗下的青訓中心(托拉沃格日)被老牌創投基金IDG,通過一系列眼花紛亂的資本運作,「搬」到了中國,准備借一家北京科技公司的殼,登陸中國股市新三板。
這家號稱歐洲第二的青訓中心登陸中國股市,只是一個開端。未來五年,歐洲諸多豪門中,會通過各種花式在中國股市掛牌,也會有更多的重磅新聞期待著中國球迷。屆時,也許中國男足依然踢不進世界盃,但在足球資本市場上,中國確定可以在世界上占據一席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