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集團如何上市公司
① 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的介紹
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5月28日,經上海市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授權,統一經營管理上海浦東和虹橋兩大國際機場。兩場的管理主體單位分別是集團旗下的上海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和虹橋國際機場公司,機場非航空主業項目由集團所屬的實業投資管理公司經營管理。
② 深圳國資控股上市公司有哪些
深圳國資控股上市公司名單如下:
1、深業集團有限公司
深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深業集團」)是深圳市人民政府全資擁有,深圳市國資委直管的大型綜合性企業集團。集團前身深業(集團)有限公司於1983年9月在香港注冊成立,作為深圳市政府派駐香港的代表機構和對外活動的經濟實體。
③ 上海機場:機場行業龍頭
上海機場,作為中國機場行業的龍頭,其控股股東為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上海市國資委。截至2023年一季度,上海機場集團持有公司58.38%的股權,上海市國資委持有上海機場集團100%的股權,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公司股價經歷了四年下跌,期間進行了資產整合。隨著疫情結束,航班數量將逐漸恢復,航空業務將恢復正常運行。非航空業務中,尤其是免稅業務,將在國際航班恢復正常後展現強勁勢頭。未來一段時間,我計劃開始建倉。
上海機場,位於長三角經濟區的核心門戶,是連接國內外多個經濟帶的重要交通樞紐。它提供亞洲、歐洲和北美大三角航線,飛往歐洲和北美西海岸的航程約為10小時,飛往亞洲主要城市的時間在2至5小時內,航程適中。上海機場服務的長三角地區是我國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是「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匯點。
上海機場半徑300公里的腹地覆蓋了長三角地區的8個主要工業、科技園區域,相關產業與航空高度關聯。主要產業包括電子信息、汽車、石化、成套設備、精品鋼材和生物醫葯等。
為解決同業競爭問題,2022年公司通過發行股份購買機場集團持有的虹橋公司100%股權、物流公司100%股權和浦東第四跑道,虹橋公司和物流公司成為上市公司全資子公司,浦東第四跑道將成為上市公司持有的資產。交易完成後,公司得以統一上海兩場的航班資源配置,提升運營效率及盈利能力。此外,上海機場第四期擴建工程啟動,計劃新增T3航站樓,預計2030年浦東機場吞吐旅客量將達到1.3億人次。
浦東機場擁有五條跑道(其中一條未投入運行)、2座航站樓、1座衛星廳;上海虹橋機場擁有2條跑道、2座航站樓。從設計規劃看,虹橋機場設計年旅客吞吐量為4000萬人次,浦東機場設計年旅客吞吐量為8000萬人次。
浦東機場在2021年獲得旅客滿意度測評(ACI)「2021年度亞太地區4000萬以上級最佳機場」和「2021年度旅客認可獎」,民航旅客服務測評(CAPSE)「2021年度最佳機場獎」。虹橋機場在2021年獲得旅客滿意度測評(ACI)「亞太地區年旅客吞吐量4000萬以上人次最佳服務質量獎」,民航旅客服務測評(CAPSE)「2021年度最佳機場獎」「2021年度CAPSE創新獎(虹橋機場跑道端饒滑道系統運行項目)」。
在全球奢侈品消費市場中,中國消費者奢侈品消費市場規模從2018年的7700億元人民幣增長到2025年的1.2萬億元,中國奢侈品消費在全球佔比預計將提升至28%。其中,90後更傾向於在免稅店購物,佔比約為20%。
2017-2019年全球免稅品市場規模穩定增長,復合增速為15.8%。預計中國免稅品市場規模將在2023年達到1322億元人民幣,2019年-2023年復合增長率為27.5%,預計至2026年前,中國免稅品市場將擴大至3329億元人民幣,復合增長率為36%。
我國奢侈品消費存在外流現象,2019年中國奢侈品消費約7360億元人民幣,但近七成的奢侈品消費發生在國外。2021年上海機場國際旅客吞吐量為3851.36萬人次,占浦東機場旅客吞吐量的50.57%,上海機場是我國截留消費,減少奢侈品消費外流的重要門戶。
免稅業務是公司利潤貢獻最大的部分,業績彈性主要依賴於免稅業務。2017年至2021年,公司從經營上海機場免稅店的日上上海取得的租金分別為25.55億元、36.81億元、52.1億元、11.56億元、4.86億元,分別占當年公司非航收入的58.9%、68.9%、75.9%、44.8%、25.9%。免稅商業租金是公司非航收入的主要來源,但受國際旅客吞吐量影響較大,疫情爆發後國際旅客吞吐量斷崖式下降。
公司參股中免日上線上、市內及機場渠道免稅資產,能通過投資收益彌補分流損失,同時由於參股話語權,可以與中免市內店協商,進行產品品牌、種類、捆綁產品、產品結構等方式上的差異化競爭,減少市內店對機場渠道的分流。
上機與中免深度綁定,上海機場犧牲了短期高收益的機場免稅抽成比例,經營協議期限至2025年末,預計重新招標後免稅合同將回歸「保底與抽成取其高者」的模式,免稅分成比例有望提高。
受到疫情的影響,2022年航班數量、旅客人數以及機場相關業務均受到極大影響。免稅補充協議於2021年初簽訂,基於不可抗力事件及重大情勢變更等情況,修改了免稅收入的計算方式,取消收入提成制,未來免稅租金僅與機場國際客流量掛鉤,原保底租金變為現在的租金上限。
公司自上市以來保持較好的盈利水平。1998年,公司歸母凈利潤為5.5億元,至2019年上升至50.3億元,2010-2019年十年復合增速為21.70%,顯著高於公司營業收入復合增速。疫情期間,公司出現虧損,2020-2022年公司歸母凈虧損分別為12.67億元、17.11億元以及29.95億元。與其他機場相比,公司的營收和凈利潤波動較大。受到疫情的影響,2022年公司各項業務毛利率均為負,但2023年應該可以完成扭虧為盈。
公司於2023年7月14日發布2023年半年度業績預盈公告,預計歸母凈利潤為1.2億元到1.44億元,去年同期為-15.23億元,上半年公司實現扭虧為盈。2023年一季度,上海機場營收21.5億元(+19%),歸母凈利潤-1億元,去年同期為-5億元。隨著「乙類乙管」政策的實施,民航業快速恢復,2023年一季度,公司飛機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分別同比+29%、+81%,帶動營收同比增長18.8%,伴隨國際旅客量快速恢復,免稅合同收入已達到3.3億元。2023一季度,浦東機場、虹橋機場旅客量分別恢復至2019年的52%、80%;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貨郵吞吐量分別為15萬架次、1888萬人次、83萬噸,同比2022年分別+29%、+83%、-14%,同比2019年分別-23%、-38%、-8%。2022年,公司營收54.8億元(-33%),歸母凈利潤-30億元,虧損同比擴大14.2億元。2022年國內疫情反復,全年公司飛機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分別同比-44%、-56%,僅為2019年同期的41%、24%;其中國內旅客吞吐量為2019年的57%,國際地區吞吐量為2019年的3%。公司航空性收入為18.2億元,同比下降40%;非航收入為36.6億元,同比下降28%,其中免稅合同收入為3.63億元。
2023年初,上海機場收購中國中免資產,交易投資總金額為16.98億元,其中上海機場出資13.57億元。收購完成後,公司將持有日上上海、日上中國、中免首都、中免大興15.68%的股權,並持有日上互聯12.48%的股權,通過資本合作形式介入上海兩場、北京兩場線下、市內免稅運營業務及線上保稅商品經營業務。完成時間預計為2023年7月29日。收購完成後,機場與免稅運營商之間的利益進一步平衡,實現雙贏。如日上上海、日上北京的銷售額合計達到500億元,按照5-10%的凈利潤率估算,公司可獲取的投資收益約為2.85-5.71億元,約為19年利潤總額的4.3%-8.6%。上機收購完成後免稅圖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