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詳情 » 香溢融通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電話

香溢融通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電話

發布時間: 2025-01-20 05:53:22

❶ 600830是怎麼了,怎麼跌的那麼慘

【2.最新報道】
2008-06-23捲入飛躍系資金門 香溢融通(600830)兩筆典當詭異多多
大紅鷹(600830,)更名為香溢融通後,事非並沒有減少。
6月19日,香溢融通發布公告,宣布旗下典當行捲入飛躍系資金門,香溢融通當即被封在跌停板上。
6月20日,金融網站公布深市滬市換手率前五名,香溢融通排名第五。金融網站給予的點評是:量能過大,風險加大,多看少動。
兩樁典當將影響收益
6月19日,香溢融通發布公告,稱旗下的元泰典當、德旗典當,曾向飛躍集團兩家子公司,發放典當款6000萬元;此外,二者也向南望信息產業集團及其關聯企業,發放典當款7000萬元,共計1.3億。
據了解,上述當票的當物到期日都是今年的3月3日,但公司的信息披露在三個月之後才姍姍來遲。因而有投資者質疑其行為是否違規
對此香溢融通董秘林蔚晴給出的解釋是,因為典當行業和其他行業的特點不同。典當到期後還有許多其他處理措施,比如續當之類的。
嚴義明律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對香溢融通的說法表示可以接受,"不管怎麼樣,公告還是必須要及時公告,市場並不是說,由上市公司來探討一筆貸款的風險程度,而是說公告出來以後由市場做出判斷,他這種說法可以理解但不能成為不及時披露公告的理由。"
香溢融通在公告中表示,"目前飛躍集團及子公司出現比較嚴重的資金流動性困難,上述典當款在短期內回收可能性較少。"而對南望信息及其關聯企業的7000萬元放款,因為已經進入重整程序,亦存在不確定性。
天相投顧研究員向濤預測,假設極端情況下,1.3億元典當款全部無法收回,將影響公司每股收益0.2元以上。
而就目前的資料顯示,截至今年6月初,飛躍集團有限公司(不含"飛躍系"其他企業)的貸款余額為3.3278億元,總共涉及17筆貸款。
相關消息表明,浙江台州當地政府在在設法為飛躍解圍。但截至記者發稿時止,尚無企業表示要介入飛躍重組。由此可見,香溢融通要在短期得到飛躍還款基本不可能。
記者多方采訪聯繫到了香溢融通子公司浙江元泰典當有限責任公司,但元泰典當的相關人員態度似乎不是很友善:"我們領導不在。"隨即掛斷了電話,對此次事件堅持絕口不提。
與飛躍的交易有違規現象?
2008年1月4日,大紅鷹(現香溢融通)子公司元泰典當、德旗典當向飛躍集團子公司飛躍進出口、飛躍股份發放三筆典當款,金額6000萬元。
這些典當款,典當物均為兩家公司對飛躍集團的6000萬元應收賬款,當票到期日為2008年3月3日,飛躍集團、邱繼寶、阮雲蘭、朱敏法等提供連帶責任保證。
而邱繼寶正是飛躍集團的實際控制人,阮雲蘭為邱繼寶之妻,朱敏法為飛躍集團分管財務副總經理,典當戶與連帶責任保證人均存在關聯關系。
湖南經濟網《從瓦礫中爬出的反思》一文,質疑香溢融通的質押條件和借貸行為。
文中質疑:"香溢融通這樣的典當行居然可以把飛躍集團應收款(還是內部應收款)當抵押,貸出全額的當款,這就是說如果你去典當行貸款,把人家欠你錢的收據作為抵押品,能取得100%的當款,這簡直是一種笑話,這嚴重不符典當邏輯的做法一定隱藏著更大的黑幕。
對此嚴義明表示:"這個行業不會具體規定什麼東西才可以做抵押,但肯定會是一些變現比較容易的東西或優質資產。"他同時表示:"如果拿應收賬款的收據當質押這個是違規的,這個不確定性非常強,他可能是違規了,違反了人民銀行對典當行業的一些規定,這個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風險非常大,不排除有黑幕存在。"
一個曾經致電香溢融通想借貸的人士對記者透露,香溢融通的質押借款條件好像沒有規矩,很多事情都是因人而異。
當該人士想了解向其借款需要何種質押形式時,香溢融通業務管理中心給予的回答是:"根據企業不同、還款的形式不同質押的條件不同。"當投資者稱自己是縫紉機企業想以飛躍集團同樣的形式借款時,該管理中心卻表示:"不可以。"具體原因只說:"不一樣。"但卻跟該人士卻一再表示:"如果想借款來公司談",似乎還很有轉圜的餘地。
未及時披露信息提前泄露?
記者查閱TOPVIEW數據顯示,自2008年4月中旬起,香溢融通的機構持倉數量呈大幅下降的趨勢,而散戶則大舉殺入。
記者查看自4月份的香溢融通的換手率,發現從4月17日開始香溢融通的換手率開始大福增加。Wind系統表明,香溢融通4月16日換手率為30739,從4月17日至5月30日換手率皆達到10萬以上的換手量。
機構的大舉提前撤退似乎有些詭異。
香溢融通19日跌停板成交極為稀少。作為今年一季度仍被基金重倉持有的香餑餑,難道機構沒有一點自救的動向嗎?
記者查閱資料才發現,機構早已提前撤退了。
今年3月份上證所提供的數據顯示,香溢融通機構持倉比例高達37.9%,很多基金公司重倉持有該股,即使該股從最高的28.18元跌到不到10元,機構的持倉比例仍然超過30%。
然而,機構的態度在4月底發生了巨變,數據顯示,從4月底開始,機構開始大規模減持該股,目前機構的持倉比例僅有11.9%,2個月內減持有了占流通盤20%的股份。
這似乎讓人看到些許玄機,為何之前如此看好的機構們,會在大幅下跌之後選擇撤退?
是否應披露的信息提前泄露?他們是否已經提前知道這些未能及時披露的消息呢?記者想聯系提前撤退的機構,但是沒有得到任何答復。

熱點內容
全國新三版股票代碼 發布:2025-01-20 11:54:31 瀏覽:237
電力費轉讓要否繳納印花稅 發布:2025-01-20 11:53:45 瀏覽:902
小微企業那些印花稅不用繳 發布:2025-01-20 11:49:29 瀏覽:66
企業租個人房繳納印花稅怎麼交 發布:2025-01-20 11:48:38 瀏覽:941
炒股有技術一定會賺錢嗎 發布:2025-01-20 11:43:01 瀏覽:941
上市公司的優質企業 發布:2025-01-20 11:26:07 瀏覽:777
炒股用什麼軟體比較好 發布:2025-01-20 11:04:23 瀏覽:664
股票賬戶可以換服務員 發布:2025-01-20 11:03:30 瀏覽:925
會計准則關於印花稅如何貼花 發布:2025-01-20 10:43:10 瀏覽:882
體檢服務用交印花稅嗎 發布:2025-01-20 10:39:24 瀏覽: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