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昂集團上市公司
Ⅰ 新疆板塊都包括哪些個股
共有34個股票!
分別是002307 002302 002207 002205 002202 002100
002092 000972 000877 000813 000562 000415
000159 600888 600778 600737 600737 600721
600581 600545 600540 600509 600506 600425
600419 600359 600359 600339 600337 600256
600251 600197 600090 600089 600084 600075
Ⅱ seb公司,s指的是啥
SEB法國家集團 翻譯過來賽博
全名:法國家電製造商SEB集團
公司簡介:
SEB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家法國股份有限公司里昂工商登記處注冊SEB S.A(SEB股份有限公司)家全資字子公司巴黎證券交易市場上市公司家炊具(粘鍋、壓力鍋)和小家電(電熨斗、電飯煲、吸塵器)業務領域內知名國際性公司
Ⅲ 創業者的故事
創業者的故事
創業者的故事(一)
市場不信眼淚!億萬富翁白手創業
他沒有資本家血統,白手創業,全借個人奮斗,商業頭腦,以及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交叉時期的「機遇」建立起了強大的商業帝國,創造了上千個就業機會。
1979年,周福仁是遼寧海城市一個偏遠山村的生產隊長。他和村民趕著兩輛馬車拉腳,一步一個腳印地建立了西洋集團。今年,美國商業雜志《福布斯》推出的「大陸富豪排行榜」,周福仁位列第77位,其個人資產達7.86億元人民幣。
周福仁現在夢想成為中國「鋼鐵大王」。10月1日,周收購了瀕臨破產的海城鋼鐵廠。周福仁對鋼鐵業的定位是:鋼鐵產品質量世界一流,單機單爐規模做到國內第一。為了達到目標,周福仁准備一次性投入35億元巨資。熱點推薦:煤老闆團購20輛悍馬車! 煤老闆狂言買售車小姐! 廢鋼成就了一個億萬富翁188億身家的快速致富秘訣 從放羊娃到鋼鐵總裁的奇跡 千萬富翁不歸路 賺錢走正道
周福仁在資本市場上也加快了腳步。他准備把西洋集團的肥料業務拿到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 鋼鐵雄心
10月1日,一場瓢潑大雨並沒有擾亂西洋集團總經理周福仁的心情。這一天,西洋集團收購了破產的海城鋼鐵廠。 整個白天,周福仁笑容可掬忙於應酬。晚上8點,送走賓客,心情不錯的周福仁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周福仁沒有一副億萬富翁的派頭,長相也很朴實,個子不高,黑紅色面龐,一口的東北口音。
周福仁10歲時,父親去世了。周福仁說,幼年時期的貧困,培養了自己的苦幹精神和賺錢慾望。西洋集團的所有員工都知道周福仁一句話:「市場不相信眼淚,只鍾情進取。」 現在,周福仁所在的西洋村基本實現了「共產主義」:村民們住進分配的樓房,糧食、水、電、煤氣全免費。 這一切都建立在西洋集團鋼鐵產業帝國的基礎上。 進軍鋼鐵
對周福仁來說,收購海城鋼鐵廠是一筆非常劃算的生意。收購成本很低,因為海城鋼鐵廠是一家破產的企業,已經通過法院的破產程序了。西洋集團一位員工透露,收購價格大約只有500萬。 對周福仁來說,此舉實現了一個夙願。「我們對鋼鐵行業非常熱愛,一直等待的是資本積累和切入時間的問題,」周福仁停頓了一下,補充道,「世界上的各大鋼廠我都去過,去的最多的是韓國浦項鋼廠和台灣重鋼。」
周福仁前兩次試圖進入鋼鐵行業,均無功而返。第一次是在1982年,當時,西洋村還是生產隊形式,「我們做了一個半噸的小電爐,不久就停了。」 第二次在1993年,西洋集團對海城鋼鐵廠做了一些250萬元人民幣的投資,買了一些設備。但是,當時國內鋼鐵行業市場狀況不好,企業不景氣。周福仁一看時機不成熟,馬上就撤了。
這一回,周福仁志在必得。「我們現在對鋼鐵的定位是這樣的:鋼鐵生產水平、質量做到世界一流,單機單爐的規模做到國內第一。」
這是一次雄心勃勃的進軍。「我們一次性地投入35億元,讓它超水平。除非將來鋼鐵行業再有飛躍性的進步,只要是在現水平上發展,我們的技術再過十幾年也不落後。」周福仁宣稱,「我們提出的單機單爐水平,比鞍鋼還要大。像我們這么大的單爐水平,全國只有寶鋼一家。」據悉,西洋鋼鐵廠的產品質量設計定位都是由中國鋼鐵設計研究院做的。
35億的改造資金從何而來呢?周福仁的回答是:15億貸款;在鋼鐵廠建設期間,西洋肥廠能贏利10億;另外,周正在積極運作,把肥料業務拿到香港股市,又能解決10個億。 無疑,對整個西洋集團的資金鏈條來說,這是一個不小的壓力。但在周福仁眼裡,危機只有一個,西洋速度在全國是不是最快的速度。
「我們這樣做,也叫『超前投資』,錢還掙到手,下一步的計劃就出來了。資金利用率特別高。錢賺到了,馬上投入再生產,不能任何停留。」周福仁說。 初中文化的周福仁,立志做全國最大最好的企業。2000年時,西洋集團提出一個口號,叫做:「進入新世紀,確定新目標,西部大開發,5年進特大」。「特大」是指中國特大型企業的簡稱,是一個年銷售收入50億的概念。
周福仁告訴記者,計劃4年後海城鋼鐵廠改造工程完畢,正式投產。「一投產,我們每年的銷售收入就增加了80多億。我們准備在2005年西洋集團實現200億的銷售收入。」 「我不喜歡有壓力的感覺,但馬上讓另一種愉快的感覺抵消了。企業發展快了,我覺得非常興奮。所以我加倍努力去做。」周說。
登陸資本市場進入資本市場,是周福仁處心積慮籌劃的另一件大事。
周福仁告訴記者,香港上市的事情已經差不多了,推薦人是法國里昂證券。受香港證監會的規定限制,周福仁不願透露更多詳情。但有一點是明確的,周福仁希望首次發行股票,能夠為他的鋼鐵事業籌集到10億元。
「9月24日,我對里昂證券的人講,不要把西洋看作是很普通的上市公司。西洋能做到全國化肥行業效益最好的企業,我們也要做到全世界化肥行業效益最好的企業。目前,從單噸肥料的效益來看,世界上沒有誰能跟我們比。」 西洋的上市之路一波三折。西洋集團從1995年開始就想在國內A股上市。做了很多工作,但沒有達到目的。原因很簡單,當時,中國的上市規則很復雜,監管部門對民營企業規定的上市門檻很高。此前,周福仁在接受采訪時回憶說,1997年,遼寧省共有四個上市指標,西洋也做了爭取和努力,但沒有撈到其中的一個指標。
1995年,一家美國某投資銀行找到周福仁,鼓動西洋去美國上市,這家投行多次跑到遼寧海城的西洋總部,後來不了了之。 周福仁還回憶,1997年,國內一家知名咨詢公司曾為西洋介紹過一家所謂的美國的上市殼公司。反復考慮之後,周福仁沒有掏錢買下這個公司。事後證明,這家殼公司並不是一家上市公司,而是一家發行過股票但沒有上市交易的公司。
另一家企業為購買這個「殼公司」支付了30萬美元,結果血本無歸,落得一場空。回憶起來,周福仁至今仍心跳不已。 2001年12月4日,周福仁與美國萬寶環球資本集團的北京代表長談了7小時,並簽訂了意向性的「上市工作協議」。周福仁冀望於踏上美國那斯達克市場。
但是,周福仁很快就轉而選擇了里昂證券,上市地點也變成了香港。「美國萬寶環球資本集團實力不行」。周福仁的解釋很簡單。 里昂證券有限公司投資銀行部董事孟怡說,之所以攬到西洋上市這單生意,「西洋集團很關心股票發行成本,我們提出的承銷傭金的比例相對較低,企業認為可以接受。」
並不輕松
周福仁並不很擔心企業風險,「現在是西洋集團發展正旺的'時候,火正旺的時候不會一下滅。」
周最崇拜的商人是李嘉誠。與李嘉誠一樣,周福仁有著不錯的商業直覺。1998年,耐火材料的行業效益嚴重下滑,周福仁急於尋找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收購了瀕臨倒閉的錦州硫酸廠。第一年虧損了250萬,第二年就賺了3000多萬,第三年贏利達5000多萬。 2000年4月22日,西洋集團又收購了貴州化工冶金公司下屬的宏泰化工總廠——一家已停產4、5年的國有化工企業,對國家而言那已是一片廢墟。周福仁又施展了「化腐朽為神奇」的功力,建築施工改造用去了1年,投產肥料只有1年,按照周福仁的說法,「做到目前,不但有效益,而且在全國化肥行業利潤是最好的。」
這兩起收購破敗國有企業,周福仁都遭到下屬的極力反對,大家認為風險太大。周福仁兩次力排眾議。「沒有一個項目是別人推動我在做,都是我在推著別人去做。」 周福仁承認自己的風格有獨斷專行的味道。「我這人也有一個毛病:我自己看好的事情,很少徵求大家意見。」
無疑,周福仁敏銳的商業直覺,是來源於過去20多年摸爬滾打的商業實踐,但這畢竟不是一種特別科學的決策機制。另外,也暴露出西洋集團缺乏高級人才的現實。西洋上市能否根治這一問題? 周福仁的兩個兒子都是西洋集團的重要角色。大兒子周偉,擔任貴州西洋肥料公司的總經理;二兒子周超擔任錦州肥料廠的總經理。家族化治理是否在未來對西洋集團的發展構成阻礙?
另外,周福仁在鋼鐵業的宏圖能否實現?不但要看資金鏈是否堅實,能否聚集起一大批鋼鐵行業的高級專業人才也是一大關鍵點。
周福仁這一次還能「化腐朽為神奇」嗎?
創業者的故事(二)
楊國強:從「泥水匠」到億萬富翁
隱身於女兒「最年輕的中國首富」光環之後的楊國強,是中國第一個實踐復合地產開發的地產商。
據悉,17歲前楊國強從未穿過鞋,年輕時曾放牛種田、做過泥水匠。1992年進入房地產業後,短短十餘年時間,碧桂園已興建3.8萬個住宅單位。
盡管楊國強早在2005年就將其名下全部權益轉讓給了楊惠妍,但他目前依然擔任碧桂園集團執行董事,負責制定發展策略、投資計劃以及集團的整體項目計劃。因此,他仍然是碧桂園這艘地產巨艦的實際掌舵人。
楊國強的財富傳奇來自中國房地產業的極速膨脹。17歲前,他沒有穿過鞋,也沒有新衣服,為省7分錢的飯錢,中午放學還要走一個小時回家吃飯;多年以後,頭頂微禿、刀眉稀疏的他依然保持著農民的生活習性,不愛穿西裝,開會喜歡脫掉鞋襪,盤腿而坐。在碧桂園成功上市後,當日即報收7.27港元,大漲35%,以160億股總股本計,碧桂園資產總市值達1163.2億港元,成為內地第一大地產股。即使在當時,對於大部分的中國人來說,幾乎就從來沒有聽說過碧桂園這個名字。
楊國強曾這樣給碧桂園定義:大規模、快速生產、價廉物美的房屋工廠。這一模式的經典之作,是2001年發展的碧桂園鳳凰城。該項目圈地1萬畝,從設計、規劃、建築施工到裝飾、物業管理都是碧桂園自己負責,實施高度縱向一體化。當時70棟樓同時起建,幾百台吊車同時操作,最終以每平方米3000多元的均價推出自帶花園的洋房,甚至比同一地段的毛坯房還便宜。據稱創下一分鍾賣出一棟豪華別墅的驚人紀錄,「像賣白菜一樣賣別墅」。
大規模的思路,使碧桂園成為了中國最大的「地主」。2007年9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房地產企業競爭力研究報告》認為,「2007年7月末,碧桂園總土地儲備量已達到驚人的4500萬平方米,超過土地儲備量第二的房地產企業近一倍。」再度引發大眾爭議。
隱身於女兒「最年輕的中國首富」光環之後的楊國強,是中國第一個實踐復合地產開發的地產商。
據悉,17歲前楊國強從未穿過鞋,年輕時曾放牛種田、做過泥水匠。1992年進入房地產業後,短短十餘年時間,碧桂園已興建3.8萬個住宅單位。
盡管楊國強早在2005年就將其名下全部權益轉讓給了楊惠妍,但他目前依然擔任碧桂園集團執行董事,負責制定發展策略、投資計劃以及集團的整體項目計劃。因此,他仍然是碧桂園這艘地產巨艦的實際掌舵人。
楊國強的財富傳奇來自中國房地產業的極速膨脹。17歲前,他沒有穿過鞋,也沒有新衣服,為省7分錢的飯錢,中午放學還要走一個小時回家吃飯;多年以後,頭頂微禿、刀眉稀疏的他依然保持著農民的生活習性,不愛穿西裝,開會喜歡脫掉鞋襪,盤腿而坐。在碧桂園成功上市後,當日即報收7.27港元,大漲35%,以160億股總股本計,碧桂園資產總市值達1163.2億港元,成為內地第一大地產股。即使在當時,對於大部分的中國人來說,幾乎就從來沒有聽說過碧桂園這個名字。
楊國強曾這樣給碧桂園定義:大規模、快速生產、價廉物美的房屋工廠。這一模式的經典之作,是2001年發展的碧桂園鳳凰城。該項目圈地1萬畝,從設計、規劃、建築施工到裝飾、物業管理都是碧桂園自己負責,實施高度縱向一體化。當時70棟樓同時起建,幾百台吊車同時操作,最終以每平方米3000多元的均價推出自帶花園的洋房,甚至比同一地段的毛坯房還便宜。據稱創下一分鍾賣出一棟豪華別墅的驚人紀錄,「像賣白菜一樣賣別墅」。
大規模的思路,使碧桂園成為了中國最大的「地主」。2007年9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房地產企業競爭力研究報告》認為,「2007年7月末,碧桂園總土地儲備量已達到驚人的4500萬平方米,超過土地儲備量第二的房地產企業近一倍。」再度引發大眾爭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