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受理企業增至363家
1. 科創板開市滿三年:共迎來439家上市公司,是怎樣做到的
科創板開市滿三年就迎來了439家上市公司,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成績。在目前相關政策的支持下和市場環境良好發展的前提下,科創板自然也就會有這樣的成績。
其實科創板能夠搞起來真的不容易,首先,科創板能夠搞起來是在政策支持下起飛的,如果沒有相關部門對於某些企業的大力支持,估計投資者也不敢隨意將自己的錢投入到科創板當中,畢竟目前許多科創板的公司不僅沒有實現盈利,每一年的支出都是很多的。其次,目前的市場環境也在變,好不少的人不再將對公司的評估局限於現有業績,有的人也更加看重公司和行業的未來,這才導致了大部分人能夠將自己的錢投入到這些大部分都沒有盈利的科創板公司當中。
2. 科創板9家企業排隊上會,未來節奏加快,或將一周9家
第三批科創板上會企業出爐。6月3日,上交所發布科創板上市委2019年第3次審批會議公告,上市委定於6月13日審議瀾起 科技 、天宜上佳、杭可 科技 三家企業的首發上市申請。
至此,已經有三批、9家企業即將上會。其中,微芯生物、安集 科技 、天准 科技 即將於明日率先接受上市委的「終極考驗」。科創板開板時間漸行漸近,有業內人士認為,未來上會節奏會加快,可能達到2天3家、一周9家的節奏。
從審核問詢速度來看,第三批上會企業顯得更快。前兩批上會企業大部分為3月份獲得受理,第三批上會企業均為4月份獲得受理。按受理日期到上會日期之間間隔時間來看,第一批企業平均為67天,第二批平均為77天,第三批平均僅64天。
第三批上會的三家企業均經歷了三輪問詢。
此外,天宜上佳6月2日披露第三輪問詢回復,杭可 科技 6月3日下午剛剛披露第三次問詢回復,瀾起 科技 也是6月3日才披露審核中心意見落實函的回復。可以說三家企業是「跑步」進入上會隊列。
而三家企業在6月2日、3日還在披露最新問詢回復文件,6月3日上交所即公布上市委會議公告,審核節奏之快可見一斑。
根據會議公告,第3次上市委審議會議的參會上市委委員依然為5名,分別為湯哲輝、張小義、陳春艷、管紅、蘇星。記者注意到,其中基金業協會秘書長陳春艷同時也是第1次上市委審議會議的參會委員,也就是說,其在8天時間內要參加兩場審議。上市委委員或將開啟「連軸」模式。
另外,本次參會委員中首次出現了來自上市公司的人士——中國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管紅。按照《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下稱《審核規則》),每次審議會議由五名委員參加,其中會計、法律專家至少各一名。此前兩次上市委會議的參會委員,會計、法律專家一般來自會計師事務所、律所或高校,再加上來自證監會系統、交易所、行業協會的專業人士。
截至6月3日晚間,已經有三批、9家企業等待上會。
第1次上市委審議會議與第2次審議會議之間相隔6天,第2次與第3次審議會議之間僅相隔2天。有投行人士表示,第1次與第2次會議間隔多了幾天是因為中間有一個端午節假期,未來科創板上會可能會是2天3家、一周9家的節奏。
在時間安排上,企業從進入上會名單到實際上會間隔時間為7個工作日,但上會當日審議結果即出爐。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管理辦法》,審議會議召開七個工作日前,上交所公布審議會議的時間、擬參會委員名單、審議會議涉及的發行人名單等,同時通知發行人及其保薦人。審議會議結束當日,上交所在網站公布審議意見及問詢問題。也就是說,接受「首試」的三家企業6月5日當天即可知曉自己的「考試成績」。
在具體的審議內容方面,上市委首先需要對交易所審核機構提出的審核報告和初步審核意見進行審議,重點從審核機構的審核問詢是否有重大遺漏、發行人及中介機構的回復是否充分、審核機構初步意見的形成過程和判斷依據是否合理,相關信息披露文件是否有利於市場判斷和投資者決策等角度,發揮把關和監督作用。在對交易所審核報告和初步審核意見進行審議中,參與審核的上市委委員對招股說明書等信息披露文件也會進行審閱,提出需要問詢發行人和中介機構、提交上市委會議討論的問題,但需要避免對發行人信息披露文件進行不必要的全面重復性審核。
上市委形成同意或者不同意發行上市的審議意見後,上交所出具同意發行上市的審核意見或者作出終止發行上市審核的決定。上交所審核通過的,向中國證監會報送同意發行上市的審核意見、相關審核資料和發行人的發行上市申請文件。
企業通過審議會議的可能性有多大?目前市場預計,較大概率企業會高比例通過,甚至全部通過。上市委審核會議是合議制,按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形成審議意見。有投資界人士表示:「上市委不同於發審委,更多的是以初審意見為最終意見,大家合議一下,一致通過。」
6月3日晚間,上交所一次性受理了4家企業的科創板上市申請,包括廣州潔特生物過濾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潔特生物」)、紹興興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興欣新材」)、無錫德林海環保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德林海」)、普元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普元信息」)。
從5月份開始,上交所新增受理企業的速度明顯放緩,一次新增受理企業數量不超過3家,並且常常間隔兩三天才新受理一家企業。整個5月僅新增受理15家企業。
與新增受理放緩相對應的是,已受理企業的問詢回復進入快速推進期。截至目前,科創板受理企業共117家,其中處於「已受理」狀態的有17家,處於「已問詢」狀態的有96家,另外還有4家處於「中止」狀態。
6月3日,安恆信息、光峰 科技 、樂鑫 科技 3家企業公布第三輪問詢回復,沃爾德、海天瑞聲2家企業公布第二輪問詢回復。至此,已經有13家企業完成三輪問詢回復。58家企業完成二輪問詢回復。
從目前已經確定上會的9家企業來看,有6家企業經歷了三輪問詢,另外3家企業僅經歷兩輪問詢。3家僅經歷兩輪問詢即上會的企業中,安集 科技 首輪問詢共49個問題,第二輪問詢僅11個問題;天准 科技 首輪問詢44個問題,第二輪問詢14個問題;福光股份首輪問詢57個問題,第二輪問詢減少至12個問題。第二輪問詢的問題數量整體來看較少。
從目前的審核進展來看,三輪問詢並非必備審核步驟,更關鍵的是提升申報材料的完備性,以減少問詢的輪次和問題的數量。「越早申報的並不一定能越早上會,也不一定能越早上市。」有券商人士表示。
3. 科創板上市公司有多少
截至2023年底,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已達到215家。在2022年,共有145家公司在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IPO),其中第三季度新上市公司數量最多,達到67家,全年總融資額高達2226.22億元人民幣。在這些公司中,福昕軟體(股票代碼:688095)、綠的諧波(股票代碼:688017)和中信博新能源(股票代碼:688408)被視為科創板的龍頭企業。
請注意,以上信息是基於2023的數據。由於市場不斷變化,具體的上市公司數量和信息可能會有所不同。建議查閱最新的官方數據以獲取准確信息。
4. 科創板的到來,是不是意味著牛市將不遠了
目前科創板的推進速度非常快,原先市場各方都認為6月份才能夠落地。但若以目前這種速度推進,5月份左右科創板就能夠實行。而對於科創板的橫空出世,很多投資者認為,這是對A股市場構成超級利好,因為政策要為科創板的建立營造大牛市氛圍,只有A股持續走牛,科創板推出才能更加接「地氣」。
不過,我們認為,科創板的到來,可能在該板塊中出現幾只明星股,也會讓早期嘗鮮的投資者獲得豐厚利潤。但是,科創新不可能給A股市場帶來牛市行情,而恰恰相反。科創板的推出反而會加速A股市場的技術性牛市走到盡頭。
首先,科創板的推出會分流股市很大一部分資金,對於創業板和中小板形成比較大的影響。本來資金都流向創業板和中小板。但是,由於科創板的推出,其估值更趨合理性,所以更能吸引外圍資金的進入。科創板除了對創業板、中小板構成資金分流的作用,還會對主板市場的資金分流作用也是顯則易見的。
再者,科創板推出後會擠壓同類的中小板、創業板的估值水平。對於科創板來說,企業上市主要是實行注冊制,在注冊制下的股票,估值普遍不會很高,一般都只有幾倍或十幾倍的市盈率,而中小板、創業板因長期實施審核制,物以稀為貴,再加上盤子小,所以估值遠遠高於科創板。
而當科創板推出後,會給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的估值形成下拉效應,並且促使其回歸合理估值區間。事實上,推出科創板並沒有錯,實行注冊制也沒有錯,而問題是,由於 歷史 遺留問題,導致中小板、創業板的股票估值明顯高於科創板。這肯定會把中小板、創業板的高估值拉下來,股民受到損失在所難免。
再次,科創板將被推出後,將實行注冊制,而注冊制將會引來其他一些制度的落實,比如退市制度、集體訴訟制度、取消殼資源等。同時,也在倡導投資者價值投資,徹底告別過去在二級市場上短線博弈,而是選好了低估值股票,不離不棄,長期持有。
因為,注冊制對投資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你選對了好股票,若長期持有,投資者可通過上市公司現金分紅、股價上漲實現財務自由。而如果你買錯了股票,股價就會一跌再跌,直至長期虧損退市。投資者也可能虧得一無所有。
科創板即將推出,但是這與A股市場的走出大牛市沒有必然聯系。相反,科創板推出後的賺錢效應,反而會分流股市的資金、拉低A股市場的估值,並且在建立完善退出機制後,還會對於股市投資者,如何鑒別選對好的上市公司,提出更高的要求,因為一旦踩上問題股的地雷,或者買到了業績變臉上市公司的股票,都會給投資者的財產帶來重大損失。所以,科創板的到來,對於A股長期 健康 發展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對於A股市場帶來短期陣痛恐怕是難以避免的。
隨著近期緊鑼密鼓的政策性利好,股市定位為國家核心競爭力的一部分,這個提升是跨越式的,屬於重磅利好的性質。目前源自金融改革開放和經濟增長方式轉型,均屬於制度安排方面的重大改革,也是能引發一輪牛市的因素, 其中制度方面的重點改革當屬科創板和注冊制。
那麼科創板和注冊制的推出會有多大的影響?從這點出發,我們不妨參考下台灣股市如何實行注冊制及之後市場的表現
回想當年推行股權分置改革時候的情況,當時投資者擔心股票全流通後,股價會大幅下跌,但整個股權分置改革下來,股市不僅沒有出現暴跌,反而穩步向上,個股更是牛氣沖天。
最後牛市是諸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而科創板和注冊制的到來,只開啟了牛市的鑰匙,因為推出後被廣泛接受成功的標志就是股市漲,但這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而操之不及,一切交時間驗證吧!
我是跑贏大盤的王者,打字很累,最近評論點贊很少,希望各位朋友多多動動小手,您的評論點贊就是最大的理解與支持。
首先說一下個人觀點,雖然很多人認為目前運行的是牛市行情,但我認為目前只是一個周子浪反彈,而且很有可能科創板的落地,就代表著這波反彈的結束。
首先第一點從技術上來看,上證股指至2440點周背離之後,形成了周子浪反彈,這波周子浪反彈是8~12周,目前來看12周的可能性非常高,雖然最近一段時間上證股指的攻擊力度非常猛,但也僅僅是加速趕頂的格局,整體結構上已經進入了末端,並不具備趨勢逆轉的能力,除非在12周股指沖過了3587點,才能說明趨勢發生逆轉,但目前來看,這種可能性幾乎為0,所以說這里根本沒有牛市行情。
第二點,目前科創板的推進速度非常快,原先很多人認為6月份才能夠落地,目前以這種推進速度來看,5月份左右科創板就應該能夠實行,科創板的落地一定會分流很大一部分資金,對於創業板和中小板形成比較大的影響,一旦創業板和中小板失去資金的關注,加上創業板和中小板自身定位的偏差,將很有可能急轉而直下,重新走入下降通道,再次進入反復折返跑的結構中,從這一點上來看,科創板的落地也不會帶來牛市行情。
科創板落地和上證股指反彈周期既存在著一定的巧合,也存在著必然聯系,兩者相互依存,相互影響,不能認為科創板落地就是A股市場的牛市,更多的應該是逆向思維,而不能隨波逐流。
感謝評論點贊,歡迎留言交流,如果感興趣點個關注,分享更多市場觀點。
首提科創板是在2018年時候,預計在2019年創立成功,而提出要創立科創板的時候股市還處於熊市行情;但股市在2019年1月4日股市開始上漲至今,已經走出了牛市氛圍。千萬別認為這是由於科創板的創立利好刺激股市來牛市的,如果這樣認為大錯特錯,這純屬巧合而已。 總之可以肯定一點科創板的創立不管股市是處於熊市還是牛市,科創板在今年是肯定會出來的,反之科創板的到來但不能意味著股市牛市不遠了,這是兩碼事不能混淆了 。
其實明確一點就是科創板的創立不但不能催化股市來牛市,反而還會拖累股市來牛市的時間。科創板其實是利空股市的,因為由於科創板的創立會分離股市資金,同時也會影響股民投資者的信心,讓部分股民投資者的關注點在科創板身上,直接或者間接性的影響股市行情。
股市是熊市還是牛市是有其自然因素來決定的,主要是受到政策性的影響,已經投資者的氣氛,和超大資金的推動等等的共同體合力來決定股市是牛還是熊。並非由於科創板的到來,就意味著股市牛市不遠了,兩者沒有直接關系。
看完點贊,腰纏萬貫,感謝閱讀與關注。
科創板已經披露「首發」9家受理企業,分別為今晨半導體、睿創微納、天奈 科技 、江蘇北人、利元亨、寧波榮百、和艦晶元、安瀚 科技 、武漢科前生物。
現階段科創板也處於「熱火朝天」之態,更是達到了「科創板IPO」概念,32家概念股,其中的概念股有的三個月上漲幅度達到122%,漲幅超40%的成分股達到19家。足見得「火爆」程度。
那麼,科創板的到來,是不是意味著牛市將不遠了?
個人認為:科創板的到來,不能說明牛市要來了,股市也有自身的運營規律。
一、類比創業板當年登陸。
2009年9月13日,召開首次創業板發審會,首批7家企業上會。2009年10月23日,首批上市28家創業板公司,10月30日,創業板正式上市。創業板指數2010年6月1日正式編制與發布。
從當年的創業板上市情況類比現在的科創板,情況還是有著一定的相似。
2009年科創板首批上會7家,首批上市28家。現在「首發」9家受理企業,未來幾個月內預計有著更多的企業「沖擊」科創板。
2009年9月13日之後的股市走勢是如何的呢?
2009年8月4日至9月1日出現的階段下跌,之後便是回漲走勢,9月中下旬出現了短線回調,回調之後繼續出現上漲,直到2009年11月末才出現了階段下跌。
那麼,再來看現階段的行情:
2019年1月4日出現低點以後便是開始上漲,至今仍舊處於上漲趨勢之中,熱度未曾下降。
也就是說,兩種情況有些相反,一個是之前下跌,一個是之前上漲。那麼,存在「登陸」以後的情況可能也就不相同。
再就是,創業板登陸之後的行情,並沒有進入股市的牛市行情。
那麼,我們再來看股市當時的走勢方面,當時創業板登陸的時候,股市出現了一波急速下跌,有著回漲的需求,且上證指數MACD周線級別處於綠柱區間。
現在科創板上市的時候呢?股市出現了一波急速上漲,且上證指數MACD指標處於周線級別的紅柱區間。
個人認為,類比創業板登陸時間,現在科創板登陸股市,可能會出現短線的回調。
二、股市自有運行規律,是「經濟的晴雨表」,一個板塊的上市,有促進作用,但不主導市場。
從現在的股市來看,仍舊處於相對底部,並且股市的牛熊市有著自身的走勢規律。
A股具有明顯的走勢特徵,個人總結為「大起大落,久盤於底」。也就是說,呈現的單邊大幅上漲,單邊大幅下跌,更長時間的底部橫盤震盪。
2005年至2007年,股市走出了一波單邊式大幅上漲,「 歷史 強牛」。
2008年由於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世界爆發經濟危機,A股也受到波及,進入大幅下跌,熊市。
2009年雖然有著股市的「大反彈」,但從階段上看,2009年至2013年呈現的是階段底部。
2014年至2015年6月,股市再一次進入單邊式上漲階段,「杠桿牛」。
2015年6月至12月,「股災」發生,單邊式下跌,熊市。
2016年之後呢?股市有沒有再一次的出現大幅上漲?並沒有。也就是說現在2019年,仍舊處於相對底部區間。
而現在處於的相對底部區間,下一階段又是單邊式上漲,也就具有一定的牛市底部的潛力。
總結來講:科創板的登陸,並不能意味著牛市的到來。股市,也有著自身的規律、運行。一個板塊的到來,只能是影響行情,卻不能成為一個行情的主導。
作者不易,多多點贊,十分感謝!
確切的說,注冊制帶來了牛市,而不是科創板,和2005-2007牛市股權分置改革一樣,這將帶來一波牛市。
股權分置改革類似於融資,注冊制也是融資,新投資人討厭被圈錢,因為他們覺得這是向投資人索取。然而A股事實證明,A股沒有索取的功能,比如不能發IPO的那些年,一直是熊市。市場只有被需要,市場才會活躍,才能有大把資金進來,才會吸引人氣。
科創板能不能盤活注冊制,要看其吸引的企業是否是好企業,有好企業,就有投資人,就有成交量。比如螞蟻金服如果能在科創板上市,必然能吸引很多人去科創板開戶。實際上這種引力並非是因為股價,而是因為好企業天然吸引投資人。
同樣的,如果科創板成功實施了注冊制,這個制度又會回到主板,逐步改造主板結構,牛市伴隨大型企業上市,以前的主板巨無霸大多數是國企。然而當年騰訊去港股,阿里網路去了美股,大家發現,A股天然缺陷讓A股投資人措施了BAT,而BAT即使是早期的投資人,大多數也是國外的資本。我們白白將機會拱手讓出,資本市場沒有給投資人提供價值,資本市場也逐漸變得無足輕重,反而樓市,越來越成為經濟的支柱。
長此以往,必然是不對的。注冊制讓A股重新變得重要,並且再次和實體經濟鏈接,這種鏈接未來必然需要實體經濟提供回報的。但在此之前,必然是先要讓資金進來。
牛市需要的好公司,政策支持,外資進入。在注冊制推進下,幾乎都可以達到,所以注冊制是本輪牛市的基礎,可以說並不誇張。
科創板的到來,並不是意味著牛市就不遠了。為什麼呢?
首先,科創板的開設是為了解決 科技 類型的中小企業發展融資的難題,目的是支持科創型中小企業的發展,為未來的中國經濟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其次,科創板的開設可能在未來會分流一定的資金。
其三,我國股市的牛市與科創板並沒有關系,我國股市的牛市過去主要取決於政策,現在主要取決於上市公司質量的提高,取決於有多少上市公司能成長,能發展壯大。目前看來我國證券市場大部分上市公司並不具備這個條件,我國目前的上市公司大部分質量低下,沒有成長性,也沒有競爭力,當大量的上市公司質量不高的情況下,市場機構莊家只能是短期炒各種概念和題材,這種短線的投資炒概念和炒題材的偷襲行為成就不了牛市,也很難產生牛市,牛市需要一大批股票能持續上漲,需要大部分股票的持續上漲建立在上市公司業績增長的基礎之上。
其四,現在股指期貨對外開放後,國內外的機構可以通過做空股指期貨獲利,在這種情況下,當股指漲幅較大時,國內外的機構就有了做空的空間,就會選擇做空股指期貨獲利。因此,目前的條件下,指數也不可能持續大幅上漲。
其五,我國的牛市是在政策的支持下,運用具體的政策工具和措施發動的,目前還沒有這個跡象。
綜上所述,目前談我國股市的牛市還太早。
科創版跟牛市有關系。邏輯思維出問題了吧 科創版與牛市風馬牛不相及。
股市漲不漲跟投資者信心有關系。投資者信心來自哪裡。來自於對資本市場改革的認可。現在投資者擔憂什麼。擔憂IPO和減持。科創版來了IPO和減持擔憂就消除了。擔憂經濟下滑和貿易摩擦。科創版來了。經濟就好了貿易摩擦就煙消雲散了。
筆者不知道樓主是不是想多了。竟然有這樣的結論。能夠給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嗎。
科創版是支持 科技 創新企業的。有利於 科技 創新企業融資做大的。但是也會對市場資金造成分流。也會對原來 科技 創新企業估值構成影響。主要拖累估值水平降低。
這樣的科創版跟牛市關系聯系何在
科創板上市對A股來說:短、中期就是利空,科創板分流了市場上的資金,擠壓了市場上的估值水平,但就中、長期而言,科創板注冊制的實施反而倒逼了A股的改革。是否重現A股在股權分置改革後所帶來的6124點的大牛市,還很難說。但有一點是不容置疑的,就是科創板的注冊制也是為A股實行注冊制改革所進行的一次嘗試,當然這只是一次嘗試,成功與否暫且不說,注冊制是否適應A股市場還有待商榷。16年的熔斷機制就不適應A股市場,所以在實質性的利好沒有兌現前,我們並不能單憑是改革試點和我們認為的利好,就判斷A股牛市要來了,這是一種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表現。但是股市變革的曙光己經顯現,這是一個有著確定性的機會,目前我們要做的就是提高自己在各方面的技能,做好准備,分享下一個時代的改革紅利。
5. 受理ipo多久可以上市
以2021年為例,分析主板、創業板、科創板的上市時間,比較注冊制和核准制的效率。
各板塊排隊時間概述
據統計,2021年a股IPO公司殲攔激483家(不含北交所),其中注冊IPO公司361家(科技創新板162家,創業板199家),獲批IPO公司(即主板)122家。
前提:各部門系統的匯報環節
IPO注冊審核流程:受理審核詢價發審委審議報送證監會證監會注冊發行上市。
IPO審核流程核准:受理反饋會初審會發行審核會卷封發行核准。
(註:由於核准制和注冊制不一致,為便於統計和直觀,IPO審批流程分為三個階段:受理到會、審核到會、審核到上市。)
來到盤內,排隊時間是如何一步步分散在各個環節的?
1.科技創新委員會
2021年科技創新板IPO排隊330天,全年新增上市公司162家。162家新公司在科技創新板IPO:
接受會議需要168天;
會後提交注冊需要59天;
提交注冊到同意注冊需要64天;
注冊上市需要44天;
2.創業板市場
2021年創業板IPO排隊時間為368天,全年新增上市公司199家。199家新公司在創業板IPO排隊中。
接受會議需要174天;
會後提交注冊需要76天;
從提交注冊到同意注冊需要74天;
注冊上市需要43天。
3.母板
2021年主板IPO排隊時間為574天,全年新增主板上市公司122家。新增122家公司正在主板上市,
接受換葯前續約需要289天;
更新會前大衣需要166天;
會後審批需要86天;
審批上市需要33天。
各板塊綜合對比分析
那麼,主板、科技創新板和創業板相比,差距大嗎?在哪些方面?
首先,各板塊IPO排隊時間對比:
從各板塊的IPO排隊時間來看,科創板最快,平均IPO排隊時間為330天;
其次是創業板,時間為367天;
最慢的是主板,排隊時間574天,相當於科技創新板和創業板的排隊時間。
這一面也證明了主板在審衡者核上的嚴格程度遠高於科技創新板和創業板。
其次,看不同板塊的排隊時間分布:
最直觀的情況就是主板,從受理到預更新的等待時間特別長。
這主要是因為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反饋時間,這是預審計師從申報到預披露更新階段審計的主要周期,反饋時間受證監會審核政策影響較大;另一方面是反饋的難度,不同企業標准不同。所以反饋的次數和解決反饋問題的時間長短差別很大。很多企業在審核期間出現問題,導致遲遲不能上市,包括商標技術有爭議、違法行為嚴重、產品質量有重大問題、與同行業企業相比有異常等。這些問題可能不會對企業造成實質性阻礙,但容易拖慢上市進度。
科技創新板創業板申請時間比較統一,各方面都差不多。但總體來看,相比科技創新板,從申報到上市的速度略快於創業板。
這種統一性和相似性也體現在每個板塊頭尾的申報時間差異上。
三個板塊頭尾從高到低的區別是:
主板(1893天)大於創業板(365天)
圍繞如何促進企業更好地利用資本市場這一核心主題,以共同成長、價值氏襪共享為理念,俱樂部董秘、資深會計師、律師、傑出投資人、金牌董秘、財務總監、上市公司董事長等導師,幫助俱樂部成員快速成長、資源共享,通過知識學習、深度探訪、講座交流、資源對接等線上線下形式,打造成為中國傑出資本精英俱樂部。
相關問答:問詢後多久上市?
問詢之後到上市委審核大概是20天,審核通過後就可以辦理證監會注冊。一般問詢就可能會費花費幾個月的時間...
相關問答:啟動IPO盡調到上市大約還需多久,為什麼?
IPO盡調是上市流程最早的准備工作,啟動到完成大約也需要2-6個時間,後續工作周期還需要1-3年,慢的話4、5年甚至更久的也有。
股份改制:企業聘請專業機構協助,由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2-3月);
上市輔導:券商機構針對企業進行規范化培訓、輔導與監督,主要是業務、財務、制度等方面(3-6月)
發行材料製作:招股說明書、券商推薦報告、證券發行推薦書、證券上市推薦書、項目可研報告、定價分析報告、審計報告、法律意見書等(1-3月)
券商內核:現場調研、問題及整改、內核核對表、內核意見(1-2月)
保薦機構推薦和通過:預審溝通、反饋意見及整改、上會安排、發行批文(2-6月)
發行准備和實施:估值分析報告、推介材料策劃,刊登招股書、路演推介、詢價定價、股票發售(1-2月)
上市流通:劃款驗資、變更登記、推薦上市、首日掛牌(1-2月)
不一定嚴格按照流程,可以多方面同步進行,不過最快上市的也要一年多,有些公司因為內部運營機制等問題,進度會慢許多。
6. 縐戝壋鏉胯繍琛屼笁騫磋秴480瀹朵笂甯傚叕鍙鎬笓綺劇壒鏂扳滃皬宸ㄤ漢鈥濆墠涓夊h惀鏀跺為懼洓鎴
1. 縐戝壋鏉胯嚜寮甯備互鏉ワ紝宸插惛寮曡秴榪480瀹朵紭縐浼佷笟涓婂競銆
2. 鍏朵腑錛223瀹朵笂甯傚叕鍙歌璁ゅ畾涓哄伐淇¢儴涓撶簿鐗規柊灝忓法浜轟紒涓氾紝鍗犵戝壋鏉誇笂甯傚叕鍙告繪暟鐨46%銆
3. 榪欎簺灝忓法浜轟紒涓氫腑錛23瀹惰璇勪負鍒墮犱笟鍗曢」鍐犲啗紺鴻寖浼佷笟錛24瀹朵富钀ヤ駭鍝佽璇勪負鍗曢」鍐犲啗浜у搧銆
4. 2022騫村墠涓夊e害錛岃繖浜涘皬宸ㄤ漢浼佷笟钀ヤ笟鏀跺叆鍚屾瘮澧為暱42.90%錛岃繎鍏鎴愬叕鍙歌惀涓氭敹鍏ュ疄鐜板為暱銆
5. 鍚屾湡錛屽綊姣嶅噣鍒╂鼎鍚屾瘮澧為暱17.14%錛岃繎浜旀垚鍏鍙稿綊姣嶅噣鍒╂鼎瀹炵幇澧為暱銆
6. 浠庤屼笟鍒嗗竷鐪嬶紝縐戝壋鏉誇笓綺劇壒鏂板皬宸ㄤ漢浼佷笟涓昏侀泦涓鍦ㄦ柊鑳芥簮銆佺敓鐗╁尰鑽銆侀珮絝瑁呭囩瓑棰嗗煙銆
7. 榪欎簺浼佷笟鑱氱劍縐戞妧鍓嶆部錛屽姞蹇紿佺牬鍏抽敭鎶鏈錛屾帹鍔ㄥ浗浜у寲榪涚▼銆
8. 2022騫寸涓夊e害錛岃繖浜涗紒涓氱爺鍙戞姇鍏ュ悓姣斿為暱43.74%錛岀爺鍙戞姇鍏ュ崰钀ヤ笟鏀跺叆姣斾緥騫沖潎鍊間負14.78%銆
9. 寰楃泭浜庢寔緇鐨勭爺鍙戞姇鍏ュ拰紼沖畾鐨勭戠爺闃熶紞錛岃繖浜涗紒涓氬壋鏂版垚鏋滀赴紜曘
10. 鎴鑷充笂鍗婂勾鏈錛屽鉤鍧囨瘡瀹跺叕鍙告嫢鏈夊彂鏄庝笓鍒70欏癸紝鍏朵腑34瀹跺叕鍙稿彂鏄庝笓鍒╄繃鐧鵑」銆
11. 榪欎簺浼佷笟浠ュ叾涓撲笟棰嗗煙鐨勬妧鏈浼樺娍錛岃耽寰椾簡鏈烘瀯鎶曡祫鑰呯殑闈掔潗銆
12. 鎴鑷2022騫10鏈31鏃ワ紝縐戝壋鏉誇笓綺劇壒鏂板皬宸ㄤ漢涓婂競鍏鍙告誨競鍊艱揪鍒2涓囦嚎鍏冿紝騫沖潎甯傚艱繎鐧句嚎鍏冦
13. 榪欎簺浼佷笟鎺ュ彈鐨勬満鏋勮皟鐮旂害1800瀹舵★紝鏈烘瀯鎸佽偂騫沖潎姣斾緥涓24.44%錛屾樉紺哄嚭鑹濂界殑甯傚満璁ゅ彲搴︺
14. 紺句繚鍩洪噾銆佷繚闄╁叕鍙搞丵FII絳夐暱綰胯祫閲戞寔緇澧為厤縐戝壋鏉匡紝榪涗竴姝ヨ瘉鏄庝簡榪欎簺浼佷笟鐨勬姇璧勪環鍊箋
7. 科創板上市條件
科創版的全稱是「科技創新版」,專門為創新型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服務的板塊。自2019年7月22日開板以來,科創板受理公司超過300家,如此多的企業集中申請,體現了中國經濟的巨大潛能和科創板巨大的發展潛力。
發行人申請在科創板上市,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符合中國證監會規定的發行條件;
(二)發行後股本總額不低於人民幣3000萬元;
(三)公開發行的股份達到公司股份總數的25%以上;公司股本總額超過人民幣4億元的,公開發行股份的比例為10%以上;
(四)市值及財務指標符合本規則規定的標准;
(五)本所規定的其他上市條件。
發行人申請在本所科創板上市,市值及財務指標應當至少符合下列標准中的一項:
(一)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不低於人民幣5000萬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1億元;
(二)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5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2億元,且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計營業收入的比例不低於15%;
(三)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20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3億元,且最近三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累計不低於人民幣1億元;
(四)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3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3億元;
(五)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40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醫葯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准開展二期臨床試驗,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企業需具備明顯的技術優勢並滿足相應條件。
8. 科創板上市公司,應該如何履行信披義務
科創板公司履行信披義務主要是通過披露定期報告來進行的,不管處於何種情況,上市公司都要保證投資者的知情權,不能夠隨意搪塞,在這一點上,不管是什麼類型的上市公司都是如此。
一、定期報告披露定期報告,意思就是說將公司的發展現狀分階段公之於眾,這不僅是科創板上市公司該做的,而是每一個上市公司都應該做的事情。一般來說,定期報告又分為三種,分別是年度報告、半年度報告和季度報告,這三種報告的披露時間也不一樣,但都與該年度的會計年度有緊密關系。
比如說,有一家科創板上市公司開展了一個新的項目,這個項目是前途不明的,這對公司、對投資者來說既是機遇也是風險。那麼,為了防止風險波動大對投資者造成不良影響,公司必須定期、分階段將該項目的進展情況告知,包括項目進行的相關風險程度,如果投資者覺得項目風險過大,可以直接退出投資,避免他們出現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