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賬戶收益率和收益的區別
㈠ 每股收益與收益(三)的區別
當然有區別,相關股票軟體的收益(三)指的是該股票2009年前三季度的每股收益,而收益(四)指的是該股票2009年全年(四就是指四個季度)的每股收益。
原因是2010年的1到4月期間還是相關的上市公司公布2009年全年業績的時間,很多上市公司還沒有公告2009年的全年業績,而2009年前三季度的業績早在去年10月公告了。
㈡ 股票收益率的區別
每股收益是指當期凈利潤除以當期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即每股普通股所獲得的凈利潤
一般情況下,若某公司的每股收益較高,那麼其凈資產收益率也較高。但是,當對不同公司進行比較時,每股收益高的公司其凈資產收益率不一定也高。下面舉例說明。
例1:公司A和公司B的股本均為5 000萬元,流通在外的普通股均為5000萬股,且當年實現的凈利潤均為2 600萬元,但兩個公司的股東權益不同,公司A的股東權益為17 000萬元,公司B的股東權益為19000萬元。這樣,盡管兩個公司的每股收益均為0.52元/股(2 600÷5000),凈資產收益率卻是不同的,公司B的凈資產收益率為13.68%(2 600÷19 000),要比公司A的凈資產收益率15.29%(2600÷17 000)低,這從每股收益上是看不出來的。換句話說,公司B比公司A使用更多的權益資本才能獲得相同的凈利潤2600萬元,因此,公司B的資本獲利能力要比公司A低。
例2:公司E以面值1元平價發行500萬元的普通股,無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潤,當年實現凈利潤為200萬元,則每股收益為0.4元/股(200÷500),凈資產收益率為40%(200÷500)。公司F以5元/股的價格發行面值為1元的普通股500萬股,則全部資本為2 500萬元(500×5),從而資本公積為2 000萬元(2500-500)。假設無盈餘公積、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潤,無負債資本,當年實現凈利潤為400萬元,則每股收益為0.8元/股(400÷500),凈資產收益率為16%(400÷2500)。可見,盡管公司E的盈利能力(凈利潤200萬元)低於公司F(凈利潤400萬元),從而公司E的每股收益低於公司F,但公司E的凈資產收益率卻大大高於公司F.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就是:公司F使用了投資者投入的除股本以外的資本公積2000萬元,這部分資金同樣為實現400萬元的凈利潤做出了貢獻,而在計算每股收益時卻掩蓋了這部分資金所創造的收益,並且把這部分資金所創造的收益全部看成了股本創造的收益。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由於每年的股東權益是變化的,而普通股股本可以幾年保持不變,因此,凈資產收益率比每股收益更加准確地反映了股東權益資本所創造的收益。因此,建議採用以下兩種方法對每股收益進行修正:
第一種方法是把除普通股股本以外的其他股東權益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潤等)按普通股的面值折算成普通股股本,計算當量普六合彩通股總股本,然後再計算當量每股收益。如例1中,假設普通股面值為1元/股,則公司A的當量普通股股本為17000萬股,當量每股收益為0.152 9元/股(2 600÷17 000);公司B的當量普通股股本為19 000萬股,當量每股收益為0.1368元/股(2 600÷19 000)。兩公司的當量每股收益與其凈資產收益率相一致。
第二種方法是將全部資本創造的凈利潤按資本進行分攤,計算出普通股股本所創造的當量凈利潤,然後再計算當量每股收益。如例1中,公司A的普通股股本創造的當量凈利潤為764.705 9萬元(5 000÷17 000×2 600),當量每股收益為0.1529元/股(764.705 9÷5 000);公司B的普通股股本創造的當量凈利潤為684.210 5萬元(5 000÷19 000×2600),當量每股收益為0.136 8元/股(684.210 5÷5 000)。
㈢ 股票收益和儲蓄收益的比較
存銀行,利率是有保障的,但目前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好像只有2.25%左右,而中國銀行股票分紅按本期10排1.40元計算,現在股價4.20利率也差不多3.4%,當然不可能分紅每年都固定不變,但總體來說長期股價是往上運行的,因為通脹總會存在,只不過是高是低的區別,資產價格上漲,股票長期來說總是上漲的!但股票某些時候會大幅下跌,所以你看你賬戶上分紅有了,本金少一大截,也許會有撿芝麻丟西瓜的感覺,如果這個時候剛好要用錢,不得不割肉那就最可憐了,因此如果你有長期不用的資金,好的心態,那就買股吧,因為銀行的存款本金是不會漲的!如果沒有好的心態那就存銀行吧,晚上睡覺踏實!
㈣ 股票的必要收益率和股票的投資收益率之間區別是什麼
股票的必要收益率是投資者要求的最低收益率,是主觀上的要求。股票的投資收益率是實際獲得的收益率,也可用於預測未來可能的股利收益率。
㈤ 銀行的收益率、債券的收益率和股票的收益率的區別
銀行是沒風險低收益。債券是也是沒風險收益比銀行略高一些,但有期限。股票高風險高收益。
㈥ 「個股回報率」和「個股收益率的區別是什麼呢
不一樣,個股收益率就是股票收益率=收益額/原始投資額就是說你買賣票票賺的錢除以你的本錢
回報率我也不明白抄個
個股的合理回報率=無風險回報率+β*(整體股市回報率-無風險回報率(可以用國債收益率衡量))
β=1時,
代表該個股的系統風險=大盤整體系統風險,
β>1
時
代表該個股的系統風險高於大盤
一般是易受經濟周期影響
例如
地產股
和耐用消費品股。這種一般稱為景氣循環股(cyclicals)
β<1時
代表該個股風險低於大盤
一般不易受經濟周期影響
例如食品零售業
和
公共事業股。
這種一般成為
防禦類股(defensive
stocks)
㈦ 收益和收益率有什麼區別
收益就是你賺到的收入,而收益率我不知道你指的是什麼的收益率,但是大眾化來說就是用收入除以你投入的成本。以股票收益率來舉例的話,就是(股息+資本市場漲跌收入)/期初購進價格,資本市場漲跌收入就是股票價格上漲之後拋售股票帶來的收入了,我好啰嗦 = =
㈧ 銀行的收益率,債券的收益率和股票的收益率有哪些區別
(1) 發行主體不同:作為籌資手段,無論是國家、地方公共團體還是企業,都可以發行債券;而股票則只能是股份制企業才可以發行。
(2) 收益穩定性不同:從收益方面看,債券在購買之前,利率已定,到期就可以獲得固定利息,而不用管發行債券的公司經營獲利與否;股票一般在購買之前不定股息率,股息收入隨股份公司的贏利情況變動而變動,贏利多就多得,贏利少就少得,無贏利不得。
(3) 保本能力不同:從本金方面看,債券到期可回收本金,也就是說連本帶利都能得到,如同放債一樣;
股票則無到期之說。股票本金一旦交給公司,就不能再收回,只要公司存在,就永遠歸公司支配。公司一旦破產,還要看公司剩餘資產清盤狀況,那時甚至連本金都會蝕盡。
㈨ 股票市場市盈率與市場收益率有什麼區別
市盈率(earningsmultiple,即P/Eratio)也稱「本益比」、「股價收益比率」或「市價盈利比率(簡稱市盈率)」。市盈率是最常用來評估股價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標之一,由股價除以年度每股盈餘(EPS)得出(以公司市值除以年度股東應占溢利亦可得出相同結果)。計算時,股價通常取最新收盤價,而EPS方面,若按已公布的上年度EPS計算,稱為歷史市盈率(historicalP/E);計算預估市盈率所用的EPS預估值,一般採用市場平均預估(consensusestimates),即追蹤公司業績的機構收集多位分析師的預測所得到的預估平均值或中值。何謂合理的市盈率沒有一定的准則。市盈率是某種股票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市場廣泛談及市盈率通常指的是靜態市盈率,通常用來作為比較不同價格的股票是否被高估或者低估的指標。用市盈率衡量一家公司股票的質地時,並非總是准確的。一般認為,如果一家公司股票的市盈率過高,那麼該股票的價格具有泡沫,價值被高估。當一家公司增長迅速以及未來的業績增長非常看好時,利用市盈率比較不同股票的投資價值時,這些股票必須屬於同一個行業,因為此時公司的每股收益比較接近,相互比較才有效。市盈率是很具參考價值的股市指針,一方面,投資者亦往往不認為嚴格按照會計准則計算得出的盈利數字真實反映公司在持續經營基礎上的獲利能力,因此,分析師往往自行對公司正式公布的凈利加以調整。
收益率是指投資的回報率,一般以年度百分比表達,根據當時市場價格、面值、息票利率以及距離到期日時間計算。對公司而言,收益率指凈利潤占使用的平均資本的百分比。收益率研究的是收益率作為一項個人(以及家庭)和社會(政府公共支出)投資的收益率的大小,可以分為個人收益率與社會收益率,主要關注的是前者。由於人力資本理論確立了把收益率看作一項投資的基本理論模型,因而成為估算收益率的理論基礎。
這兩者有根本性的區別,市盈率是最常用來評估股價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標之一,由股價除以年度每股盈餘(EPS)得出(以公司市值除以年度股東應占溢利亦可得出相同結果)。可以看做多少年收回成本,一般是大於1的,其單位可認為是年。而市場收益率指的資金增長率,是個百分比,一般是小於1的。
市場收益率至少還包括債權市場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