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戶百科 » 科學發展觀的意義炒股票要開戶

科學發展觀的意義炒股票要開戶

發布時間: 2024-10-21 11:45:09

A. 中國三次金融危機

1918年,北平成立了第一家股票交易所。第二年,在上海成立了交易所。到了1921年,全中國的交易所達到了140家。交易的東西除了股票之外,還包括布、麻、煤油、火柴、木柴、麻袋、煙、酒、沙土、水泥,什麼都交易,市場一片旺盛。到了1921年,錢庄看不下去了,他們通過銀行貸了大筆款項出去,什麼實業都不做了,都去炒股去了。到了1921年不曉得他們哪一根筋不對了,開始收回貸款,造成第三次的中國金融危機。

可以看到,中國金融危機的問題和歐洲是一樣的,而且幾乎是一模一樣的,也就是利用股份有限公司隨意炒作,銀行參股,然後火上添油。

1997年6月,一場金融危機在亞洲爆發,這場危機的發展過程十分復雜。到1998年年底,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

第一階段:1997年7月2日,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引發了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當天,泰銖兌換美元的匯率下降了17%,外匯及其他金融市場一片混亂。在泰銖波動的影響下,菲律賓比索、印度尼西亞盾、馬來西亞林吉特相繼成為國際炒家的攻擊對象。8月,馬來西亞放棄保衛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堅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沖擊。印尼雖是受「傳染」最晚的國家,但受到的沖擊最為嚴重。10月下旬,國際炒家移師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矛頭直指香港聯系匯率制。台灣當局突然棄守新台幣匯率,一天貶值3.46%,加大了對港幣和香港股市的壓力。10月23日,香港恆生指數大跌1 211.47點;28日,下跌1 621.80點,跌破9 000點大關。面對國際金融炒家的猛烈進攻,香港特區政府重申不會改變現行匯率制度,恆生指數上揚,再上萬點大關。接著,11月中旬,東亞的韓國也爆發金融風暴,17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跌至創紀錄的1 008∶1。21日,韓國政府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援,暫時控制了危機。但到了12月13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又降至1 737.60∶1。韓元危機也沖擊了在韓國有大量投資的日本金融業。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於是,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第二階段:1998年初,印尼金融風暴再起,面對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印尼開出的葯方未能取得預期效果。2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將實行印尼盾與美元保持固定匯率的聯系匯率制,以穩定印尼盾。此舉遭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美國、西歐的一致反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揚言將撤回對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經濟大危機。2月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價跌破10 000∶1。受其影響,東南亞匯市再起波瀾,新元、馬幣、泰銖、菲律賓比索等紛紛下跌。直到4月8日印尼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一份新的經濟改革方案達成協議,東南亞匯市才暫告平靜。1997年爆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使得與之關系密切的日本經濟陷入困境。日元匯率從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兌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兌1美元;5、6月間,日元匯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兌1美元的關口。隨著日元的大幅貶值,國際金融形勢更加不明朗,亞洲金融危機繼續深化。

第三階段:1998年8月初,乘美國股市動盪、日元匯率持續下跌之際,國際炒家對香港發動新一輪進攻。恆生指數一直跌至6 600多點。香港特區政府予以回擊,金融管理局動用外匯基金進入股市和期貨市場,吸納國際炒家拋售的港幣,將匯市穩定在7.75港元兌換1美元的水平上。經過近一個月的苦鬥,使國際炒家損失慘重,無法再次實現把香港作為「超級提款機」的企圖。國際炒家在香港失利的同時,在俄羅斯更遭慘敗。俄羅斯中央銀行8月17日宣布年內將盧布兌換美元匯率的浮動幅度擴大到6.0~9.5∶1,並推遲償還外債及暫停國債券交易。9月2日,盧布貶值70%。這都使俄羅斯股市、匯市急劇下跌,引發金融危機乃至經濟、政治危機。俄羅斯政策的突變,使得在俄羅斯股市投下巨額資金的國際炒家大傷元氣,並帶動了美歐國家股市的匯市的全面劇烈波動。如果說在此之前亞洲金融危機還是區域性的,那麼,俄羅斯金融危機的爆發,則說明亞洲金融危機已經超出了區域性范圍,具有了全球性的意義。到1998年底,俄羅斯經濟仍沒有擺脫困境。1999年,金融危機結束。

1997年金融危機的爆發,有多方面的原因,我國學者一般認為可以分為直接觸發因素、內在基礎因素和世界經濟因素等幾個方面。

直接觸發因素包括:(1)國際金融市場上游資的沖擊。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大約有7萬億美元的流動國際資本。國際炒家一旦發現在哪個國家或地區有利可圖,馬上會通過炒作沖擊該國或地區的貨幣,以在短期內獲取暴利。(2)亞洲一些國家的外匯政策不當。它們為了吸引外資,一方面保持固定匯率,一方面又擴大金融自由化,給國際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機。如泰國就在本國金融體系沒有理順之前,於1992年取消了對資本市場的管制,使短期資金的流動暢通無阻,為外國炒家炒作泰銖提供了條件。(3)為了維持固定匯率制,這些國家長期動用外匯儲備來彌補逆差,導致外債的增加。(4)這些國家的外債結構不合理。在中期、短期債務較多的情況下,一旦外資流出超過外資流入,而本國的外匯儲備又不足以彌補其不足,這個國家的貨幣貶值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內在基礎性因素包括:(1)透支性經濟高增長和不良資產的膨脹。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是發展中國家的共同願望。當高速增長的條件變得不夠充足時,為了繼續保持速度,這些國家轉向靠借外債來維護經濟增長。但由於經濟發展的不順利,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亞洲有些國家已不具備還債能力。在東南亞國家,房地產吹起的泡沫換來的只是銀行貸款的壞賬和呆賬;至於韓國,由於大企業從銀行獲得資金過於容易,造成一旦企業狀況不佳,不良資產立即膨脹的狀況。不良資產的大量存在,又反過來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2)市場體制發育不成熟。一是政府在資源配置上干預過度,特別是干預金融系統的貸款投向和項目;另一個是金融體制特別是監管體制不完善。(3)「出口替代」型模式的缺陷。「出口替代」型模式是亞洲不少國家經濟成功的重要原因。但這種模式也存在著三方面的不足:一是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的階段,生產成本會提高,出口會受到抑制,引起這些國家國際收支的不平衡;二是當這一出口導向戰略成為眾多國家的發展戰略時,會形成它們之間的相互擠壓;三是產品的階梯性進步是繼續實行出口替代的必備條件,僅靠資源的廉價優勢是無法保持競爭力的。亞洲這些國家在實現了高速增長之後,沒有解決上述問題。

世界經濟因素主要包括:(1)經濟全球化帶來的負面影響。經濟全球化是世界各地的經濟聯系越來越密切,但由此而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可忽視,如民族國家間利益沖撞加劇,資本流動能力增強,防範危機的難度加大等。(2)不合理的國際分工、貿易和貨幣體制,對第三世界國家不利。在生產領域,仍然是發達國家生產高技術產品和高新技術本身,產品的技術含量逐級向欠發達、不發達國家下降,最不發達國家只能做裝配工作和生產初級產品。在交換領域,發達國家能用低價購買初級產品和壟斷高價推銷自己的產品。在國際金融和貨幣領域,整個全球金融體系和制度也有利於金融大國。

這次金融危機影響極其深遠,它暴露了一些亞洲國家經濟高速發展的背後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不僅是壞事,也是好事,這為推動亞洲發展中國家深化改革,調整產業結構,健全宏觀管理提供了一個契機。由於改革與調整的任務十分艱巨,這些國家的經濟全面復甦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亞洲發展中國家經濟成長的基本因素仍然存在,經過克服內外困難,亞洲經濟形勢的好轉和進一步發展是大有希望的。

發生在1997 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是繼三十年代世界經濟大危機之後,對世界經濟有深遠影響的又一重大事件。這次金融危機反映了世界和各國的金融體系存在著嚴重缺陷,包括許多被人們認為是經過歷史發展選擇的比較成熟的金融體制和經濟運行方式,在這次金融危機中都暴露出許許多多的問題,需要進行反思。這次金融危機給我們提出了許多新的課題,提出了要建立新的金融法則和組織形式的問題。本書試圖進行這方面的研究。本書研究的中心問題是如何解脫本世紀初貨幣制度改革以後在不兌現的紙幣本位制條件下各國形成的貨幣供應體制和企業之間在新形勢下形成的債務衍生機制帶來的幾個世紀性的經濟難題,包括 :(1)企業債務重負,銀行壞賬叢生,金融和債務危機頻繁;(2)社會貨幣供應過多,銀行業務過重,宏觀調控難度加大;(3)政府稅收困難,財政危機與金融危機相拌;(4)通貨膨脹纏繞著社會經濟,泡沫經濟時有發生,經濟波動頻繁,經濟增長經常受阻;(5)企業資金不足帶來經營困難,提高了破產和倒閉率,企業兼並活動頻繁,降低了企業的穩定性,增加了失業,不利於經濟增長和社會的穩定。(6)不平等的國際貨幣關系給世界大多數國家帶來重負並造成許許多多國際經濟問題。以上問題最深層的原因,是貨幣制度的不完善和在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企業之間交易活動產生的新機制未被人們充分認識。本書的思路是,建立一種權威性的企業交易結算的中介系統——國家企業交易中介結算系統,解脫企業之間的債務鏈,消除企業和銀行壞賬產生的基礎,以避免債務和金融危機的發生,並減少通貨膨脹和泡沫經濟的危害,促進經濟的穩定增長。在這個創新過程中,還會產生國家稅收和財政支出方式的創新,減少財政赤字的發生。同時,還會產生企業制度的創新,減少企業的破產倒閉和兼並現象,增強企業的穩定性。並且,還將對國際結算方式進行創新,對國際貨幣的使用進行改革。這個過程不是一個簡單的經濟問題的治理,而是對紙幣制度所存在的嚴重缺陷的修正,是對貨幣供應和流通體制的創新,是金融體制的重大變革,並且,這種變革帶來經濟運行機制的諸多方面的調整。

一、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形勢簡析

⑴這次全球金融危機的產生主要由於美國的房地產泡沫及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桿造成的,其原因如下:

1、 美聯儲長期的低利率政策,造成固定資產投資的泡沫及經濟的虛假繁榮;

2、 美國衍生工具和信用評級的金融監管不力,致使類似網路泡沫的經濟重現,使世界各國深受其累;

3、 美國對次貸危機的危害性估計不足,沒能在早期及時糾正和提供必要的***支持,造成現在難以收拾的局面;

⑵美國金融危機的後果:

1、 造成美國及全球實體經濟的衰退,很多貌似強大的國家一夜之間就達到了瀕臨破產的邊緣;

2、 此次金融危機的影響深度和廣度都較1929年-1933年的經濟危機要大,因為現在的全球經濟一體化放大了危機影響的深度和廣度;

⑶美國及全球經濟趨勢預測:

1、 雖然全球各國都已經信誓旦旦的聯合起來救市,為此出台了天文數字的救市方案,但是否有效有待今後幾個月的觀察。而且救市產生的金融國有化問題、救市所需資金的來源問題及其後續影響、救市單單只針對金融的流動性手段是否合適問題、今後實體經濟也面臨「救市」問題(如汽車行業)等等,一切都是都是未知的。

2、 即使此次全球聯合救市取得了成功,但需要的時間也很漫長,經濟的中長期衰退已經不可避免。

二、2008年中國經濟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分析

1、 由於中國國際收支的資本項目還未完全開放、資產證券化的規模還處於初級階段、中國有大量外匯儲備,這些因素是中國免於受到此次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

2、 但是,中國金融資產在美國的實際損失預計也是巨大的,具體數字有待今後的時間來檢驗和消化;(如中投對大摩、黑石、貨幣基金的投資損失慘重,各大銀行持有的次貸及雷曼債券損失也將是巨大的,這從平安90%的巨大投資損失可以看到)

3、 中國雖然沒有在金融上遭受嚴重危機的沖擊,但全球金融危機及經濟衰退的影響對中國的沖擊和考驗也是嚴峻的。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國際分工高度化、中國長期以來用外需來支持經濟的發展模式等,都決定了中國不可能再一枝獨秀。正所謂「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4、 世界巨頭的危機靠他們自己是無法消化的,例如美國7000億美金的救市資金肯定不會自己全部買單,中國勢必會成為最終的買單一族,只是買單多少的問題而已;

5、 中國雖然採取了一系列的舉措,試圖用啟動強大的內需來化解此次外需不足造成的經濟影響,但為時太晚,長期的外需拉動型經濟豈是短期內可以改變的。而且中國面臨著通脹、通縮、滯脹的三重威脅,勢必使中國的政策制定較為艱難,只能兩權相害取其輕。但是,現在消費者的心理預期已經改變,即使連續降息也難以在短期拉動內需,經濟發展速度的放緩甚至短期衰退都是可能的;

三、全球金融危機及經濟衰退對中國股市的影響

1、 全球金融危機的直接影響是針對嚴重依賴出口的實體上市公司及在海外有大量投資的金融機構。這部分損失目前還無法完全預計,最終的損失數字也將是個天文數字。並且,出口型企業倒閉的多米諾骨牌效應也將在此次合駿集團的倒下後展開,更多的外向型企業死掉將是必然的;

2、 銀行業雖然直接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但由於我國金融管制較嚴,致使損失相對較小,涉水不深。中長期看中國有持續降息的預期,但是由於消費者的心理預期變更,將在短期內有更多的資金暫時迴流到銀行,後續就看各家銀行如何應對了。

3、 房地產業的冬天現在還是剛剛開始,房地產業在過去的幾年中由於固定資產投資過熱、通貨膨脹、中國貨幣升值的影響產生了大量泡沫。待泡沫破滅後,一些不利因素紛紛顯現,比如體制上的土地分配製度不公(高峰期大量的地王紛紛出現,地面價值迅猛拉高)、房價的上漲速度遠遠超過消費者工資的上漲速度、股市的持續下跌使大量資金套牢(消費者財產性收入嚴重縮水)等。但可喜的是房地產業的資產證券化改革還處於初級階段,由此避免了類似美國的次貸危機。

4、 鋼鐵行業受危機的影響開始顯現,表現在鋼鐵價格持續下跌,產能縮減。但是,就中國鋼鐵業來說,由於中國拉動內需的預期,勢必將提供更多公共品,即時冒著再次陷入通脹的危險,***也將放鬆固定資產投資。對於鋼鐵及機械製造業來說中期看好,至少不會嚴重下跌;

5、 石油、煤炭等能源業的影響將是長期的,表現在能源價格將持續走低(由於需求降低),未來風險處於中等水平。也可能由於中國內需的快速啟動致使能源價格不致下降過快,而且現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冬季取暖期,對能源的需求將在未來半年內是穩定和持續的。

6、 黃金等貴金屬、奢侈品行業中期不看好。原因是黃金價格已經在過去持續升高中透支了其保值性,對於黃金及其奢侈品行業來說冬天即將到來。更多的資金將撤出這個市場,消費者對實物的購買也將直線下降;

四、關於救市

1、 房地產業:現在針對房地產業的救市論甚囂塵下,本人認為此時救市是可笑的、是浪費納稅人錢的變相利益輸送。

⑴ 從此次房地產冬天的形成因素來看,是上文提到的固定資產投資過熱、通貨膨脹、中國貨幣升值的影響產生了大量泡沫。在此次泡沫形成過程中房地產業的暴利是眾所周知的,這部分利潤必須在市場的調節下回吐;

⑵ 現在房價相對消費者的工資來說還是太高,特別是中小城市後期的房地產價格上漲還未明顯下降,應該由市場來決定房地產業的未來;

⑶ 房地產業受金融危機的沖擊主要體現在需求的不足,但這正是房價過高造成的。中國百姓有嚴重的「買房情節」,潛在購買力是巨大的,只是因為房價過高,一旦房價回歸合理水平,大量的購買力將使房地產業自然復甦,所以無需救市。

B. 結合現實國情,論述科學發展觀對當代中國的現實意義(2000字以上)

狠抓落實,努力實現五大轉變: 一要進一步轉變發展觀念。當前,存在於某些地區和部門領導幹部頭腦里的發展觀念與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有的依然把"發展是硬道理"簡單地理解為「增長是硬道理」,有的依舊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視為「以速度為中心」,還有的不惜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追求產值,甚至弄虛作假,貪大求洋,熱衷於大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借「統籌」之名搞新的形式主義,如有的打著「統籌城鄉」和「城鄉一體化」的幌子,動輒提出搞什麼「國際一流」、「超一流」,歪曲和背離科學發展觀的真正內涵;有的熱衷於貼「標簽」、炒概念,以口號代替對「五個統籌」的具體貫徹落實。這些情況表明,轉變發展觀念仍然十分艱巨。 二要進一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大力推進經濟增長方式向集約型轉變,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首先要以提高質量效益為中心;其次要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目標,加大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力度,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在全社會提倡綠色生產方式和文明消費,形成有利於低投入、高產出、少排污、可循環的政策環境和發展機制,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全面建設節約型社會;最後要以科技進步為支撐。 三要進一步轉變經濟體制。要著力推進以下幾項改革:首先要深化財稅、金融和投資體制等改革,從體制上解決產業結構趨同、增長方式粗放、低水平擴張的問題。其次要消除城鄉分割的體制性障礙,有序推進農民向非農產業轉移,引導生產要素在城鄉間合理配置,加快城鎮化進程,逐步解決城鄉二元結構問題。第三要深化社會領域的改革,推進科學、教育、文化、衛生等體制改革,切實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問題。最後要推進勞動就業和社會分配體制改革,完善社會保障體制,為解決收入差距問題創造條件。 四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要抓緊建立對工作實績進行考核評價的新的指標體系,不應僅僅考察GDP的增長,還要同時考核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擴大就業、完善社會保障等其他指標,引導各級幹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五要進一步轉變各級幹部的工作作風。各級領導幹部要切實弘揚"求真務實"的精神,堅決克服主觀主義、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注意在實踐中形成新思路,在群眾中尋求新辦法。要著力解決關繫到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 惟其如此,科學發展觀才能真正落在實處,才能真正有利於推進我國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地發展下去 堅持黨在指導思想上的與時俱進,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這是我們黨五十多年來執政的最基本的經驗。黨的十六大以來,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根據新世紀新階段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根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根據我國發展出現的新的階段性特徵,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戰略指導思想,極大地推進了黨的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其中尤其以科學發展觀的作用最為突出。確立科學發展觀作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指導思想的地位,有著充分的理論根據、現實根據,也是符合我國長期發展需要的。 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為實現黨的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論基礎。科學發展觀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為指導,總結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成功經驗,吸取了世界各國發展中的有益成果,深刻分析了傳統發展觀的弊端,全面揭示了發展的豐富內涵,極大豐富和推進了我們黨三代領導集體的關於發展的思想。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堅持發展是第一要義,就是要堅持「發展是硬道理」和「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第一要務」的思想,不斷推進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發展就是在實現工業化、信息化的基礎上擺脫貧困,發展就要在實現工業化、信息化的基礎上推進社會全面進步。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堅持以人為本,就是堅持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唯物史觀基本原理,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的根本宗旨,把依靠人作為發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為發展的根本途徑,把尊重人作為發展的根本准則,把為了人作為發展的根本目的,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堅持全面發展,就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共同進步,推進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共同發展,在實現社會全面進步中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堅持協調發展,就是要使各個地區、各個部門、各個領域比例適當、結構合理、相互促進、良性運行,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推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相協調,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各個環節和各個方面相協調。堅持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使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人與自然相和諧,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國家、建設環境友好型國家,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對「什麼是發展」、「靠誰發展」和「為誰發展」、「怎樣發展」等發展觀的基本問題,做出了科學的回答,極大地深化了對人類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與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理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做出了重大理論創新,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為實現黨的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論基礎。 當前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和出現的新矛盾新課題,決定了科學發展觀對全局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發展是當代世界的主題,也是當代中國的主題。從全人類的角度看,發展是世界范圍內實現現代化的過程。從中國的特殊國情看,發展則是一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過程。發展觀問題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有什麼樣的發展觀,就會有什麼樣的發展道路、發展模式和發展戰略,就會對發展的實踐產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響。當前,中國的發展機遇前所未有,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中國的發展成就前所未有,中國的發展難題前所未有,中國處在一個發展的重要機遇期,又處在一個發展的矛盾凸顯期。我們必須深刻認識我國發展出現的新的階段性特徵,科學分析我國全面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新機遇新挑戰,深刻把握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形勢下我國各項事業發展面臨的新課題新矛盾。要看到: 第一,我國經濟發展由缺乏財力難以兼顧解決長期積壓的問題的階段進入到了一個有較為充裕的財力開始能夠解決長期積壓問題的階段。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已經達到2.23萬億美元的規模,一舉趕上英國和法國,成為全球排名第四的經濟體,僅次於美國、日本和德國。1999年,全國稅收收入首次突破了1萬億大關,2003年突破了2萬億大關,2005年突破3萬億大關。經濟實力的顯著增強,為我國的發展奠定了新的歷史起點。 第二,我國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由能夠支撐我國快速發展的階段進入到了已無力支撐我國進一步發展的階段。靠粗放型增長方式我國可以實現「三步走」的第一步、第二步戰略目標,但不可能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我國2006年國內生產總值僅佔世界總量的5.5%,而我們消耗的能源佔世界的15%,鋼材佔30%,水泥佔54%。這些數字表明,粗放式的經濟增長方式在我國已經沒有後續空間,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勢在必行。 第三,我國貧富之間、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不協調狀況由可以為社會所承受的階段進入到了社會越來越難以承受的階段。近年來群體性事件大量增加,規模趨於擴大,手段趨於激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發展不協調已到了非下大力氣解決不可的時候。 第四,我國社會矛盾關系由不突出抓好主要矛盾就無法解決非主要矛盾的階段進入到了不兼顧解決好某些非主要矛盾就難以繼續抓好主要矛盾的階段。雖然,社會事業發展、政治體制改革、資源狀況和生態環境問題,相對於我國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與落後的社會生產的矛盾而言不是主要矛盾,但是這些方面的問題和矛盾在不斷激化,成為了嚴重製約我國發展的瓶頸和薄弱環節。如不投入更大的力量去解決,我們已經難以進一步解決好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與落後的社會生產這個主要矛盾。當前我國發展的這些階段性特徵和出現的新矛盾新課題,決定了我們必須自覺地、堅定地去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同時也決定了我們能夠憑借20多年發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經驗,貫徹和落實好科學發展觀。只有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中國才能抓住機遇、應對挑戰,鞏固已有的發展成就,破解面臨的發展難題,創新發展的方式,推動中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科學發展觀,不僅是我國當前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要指導思想,而且也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指導思想。】 我國要在202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進而在本世紀中葉實現把我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不僅要解決近30年來快速發展所積累的大量矛盾和問題,還要解決好今後十幾年、幾十年發展中產生的一系列新矛盾、新問題。解決這些發展中的問題和矛盾,要求我們必須把以下重要原則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指導思想。 第一,必須堅持發展的全面性。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必須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具體落實到定量化的指標上,就是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在2000年的基礎上翻兩番,達到40000億美元,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這個定量化的指標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標志。為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必須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礎上,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建設的全面發展;在經濟體制改革深入發展的基礎上,推進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各方面體制改革的配套進行。 第二,必須堅持發展的協調性。我國城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不協調由來已久,當前城鄉差距和區域差距仍然很大。縮小城鄉差距、區域差距,解決發展中的不協調問題,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發展的迫切需要。由於我國幅員廣闊,生產力發展不平衡,二元結構的特徵極為突出,城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不協調、不平衡的現象決不是在短時期內能夠解決的問題。根據有關專家測算,在202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之前,我國的城鄉差距、區域差距擴大的趨勢仍將難以根本扭轉,而且,由於我國面臨著國際上縮小與發達國家差距和在國內縮小城鄉、區域差距雙重任務所造成的兩難選擇,實現我國的協調發展將是一項長期的艱巨任務,是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乃至幾十代人長期艱苦努力才能實現的目標。因此,堅持協調發展、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是我國發展必須長期堅持的方針。 第三,必須堅持發展的可持續性。由於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的解決和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改變不會一蹴而就,制約我國發展的人口、資源、環境的壓力還將加大,實現可持續發展任重道遠。按照國際上判斷發展可持續性的標准,扭轉我國可再生資源消耗速率大於可再生資源開發速率、不可再生資源消耗速率大於可再生資源消耗速率、環境污染排放速率大於環境對污染吸收速率的局面,還是一個要經歷長期努力才能實現的目標;而且隨著到2030年我國人口將達到16億的高峰,能源、資源、環境的瓶頸制約將日益突出,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矛盾將是我國發展長期面對的突出矛盾。這些事實表明,堅持可持續發展,解決好我國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矛盾,將是貫穿我國現代化進程始終的要求。 第四,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全體人民的事業,需要幾代人的艱苦奮斗和不懈努力。我們只有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才能不斷提高廣大勞動者的素質,發揮人民群眾的聰明才智,依靠廣大人民群眾艱苦奮斗、自力更生,切實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要求。由此可見,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不僅是我國當前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要指導思想,而且也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指導思想。 2008年9月19日,全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動員大會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在中央黨校舉行。這標志著全黨范圍的一場自上而下開展的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全面啟動。與此同時,在全體國民中開展科學發展觀的學習和教育活動,對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是必不可少的。為此,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於近日出版了《全民學習科學發展觀宣傳組畫》。組畫首對科學發展觀的精髓把握准確,「全民學習」的視角獨特,意識超前,對科學發展觀的普及,對科學發展觀的貫徹落實將產生十分積極的意義。

熱點內容
均線炒股技術指標 發布:2024-11-25 03:17:13 瀏覽:820
東興證券股票賬戶 發布:2024-11-25 03:04:00 瀏覽:251
車輛管理印花稅 發布:2024-11-25 03:01:07 瀏覽:239
股票除了技術面 發布:2024-11-25 02:52:10 瀏覽:406
在哪裡查看上市公司歷史市盈率 發布:2024-11-25 02:50:30 瀏覽:764
螞蟻集團股票上市後解禁 發布:2024-11-25 02:31:58 瀏覽:32
天津瑞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市值 發布:2024-11-25 02:23:19 瀏覽:411
東莞證券股票開戶流程有那些 發布:2024-11-25 02:12:38 瀏覽:576
手機號炒股軟體怎麼導入公式 發布:2024-11-25 02:04:48 瀏覽:209
股票配資基金 發布:2024-11-25 02:04:40 瀏覽: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