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五華區哪裡可以股票開戶
❶ 股票地點問題
西山區 東風西路164 海通證券有限公司 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五華-大觀 地址:中國雲南省昆明市五華區江濱西路51號
紅塔證券人民東路營業部 盤龍-東華 地址:中國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人民東路382號
中國銀河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白塔路證券營業部關上服務部 官渡-關上 地址:中國雲南省昆明市官渡區民航路428號
中國銀河證券(白龍路) 盤龍-東華 地址:中國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白塔路393號
太平洋證券威遠街營業部(威遠街) 五華-南屏街片區 地址:中國雲南省昆明市五華區威遠街98號
紅塔證券(人民東路) 盤龍-東華 地址:中國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人民東路394號
紅塔證券南屏營業部 五華-南屏街片區 地址:中國雲南省昆明市五華區慶雲街199號
光大證券昆明證券營業部 五華-大觀 地址:中國雲南省昆明市五華區人民中路26號
中國銀河證券 五華-大觀 地址:中國雲南省昆明市五華區人民中路34號
西南證券 五華-蓮花片區 地址:中國雲南省昆明市五華區龍泉路11號
華夏證券 官渡-東站 地址:中國雲南省昆明市官渡區環城南路100號
中國科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人民東路證券營業部 盤龍-東華 地址:中國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白塔路206號
紅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官渡-和平村 地址:中國雲南省昆明市官渡區北京路155號
中國民族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東風西路證券營業部 五華-大觀 地址:中國雲南省昆明市五華區東風西路280號
長城證券 五華-大觀 地址:中國雲南省昆明市五華區西昌路692號
泰陽證券(昆明十二中學東) 官渡-東站 地址:中國雲南省昆明市官渡區岔街12號
湘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護國路證券營業部 五華-南屏街片區 地址:中國雲南省昆明市五華區金碧路
廣發證券(人民中路) 五華-大觀 地址:中國雲南省昆明市五華區人民中路167號-181號
西南證券昆明北京路證券營業部 盤龍-鼓樓片區 地址:中國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北京路575號
雲南國資期貨有限公司 五華-南屏街片區 地址:中國雲南省昆明市五華區祥雲街
廣東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官渡-和平村 地址:中國雲南省昆明市官渡區吳井路114號-152號
中國科技證券昆明證券營業部 盤龍-東華 地址:中國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白塔路206號
民安證券安康路營業部 西山-金碧片區 地址:中國雲南省昆明市西山區安康路9號
廣發證券 五華-豐寧片區 地址:中國雲南省昆明市五華區人民西路350號
雲南證券交易股份有限公司 官渡-和平村 地址:中國雲南省昆明市官渡區吳井路152號
中國銀河證券白塔路證券營業部 盤龍-東華 地址:中國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白塔路387號
江南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昆明證券營業部 盤龍-鼓樓片區 地址:中國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北京路572號
太平洋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金碧路營業部 西山-棕樹營 地址:中國雲南省昆明市西山區金碧路311號
泰陽證券(柏聯廣場公寓樓北) 五華-南屏街片區 地址:中國雲南省昆明市五華區同仁街72號-124號
西北證券 西山-棕樹營 地址:中國雲南省昆明市西山區丹霞路2號
國金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昆明營業部 盤龍-董家灣 地址:中國雲南省昆明市官渡區拓東路1號
國信證券昆明安康路證券營業部 西山-金碧片區 地址:中國雲南省昆明市西山區安康路9號
❷ 滬、深證券市場成立時間
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變化1 從「老八股」的成長看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國證券市場在上海悄然萌芽。1990年12月19日,「上交所」開始交易,12月29日並正式開業,掛牌交易的僅有8支股票,人稱「老八股」,而深市只有6家上市公司掛牌。滬市8家公司的股本規模小得可憐,也不具有行業和產業的代表性,和整個國民經濟的關聯度十分微弱,有的乾脆就是「街道企業」,或是名不見經傳的「試點」公司。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樣,我國證券市場是在一片「姓資姓社」的爭論中磕磕碰碰地成長的。
我國證券業起步於八十年代,在1990、1991年滬深證券交易所成立後,經過曲折的歷程,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首先是融資能力的增強,我國證券市場融資額從1994年的99.78億元,增長到2001年的1192.22億元,占間接融資(銀行貸款)的11.45%;其次,隨著證券市場規模持續增長,股票交易額也持續增長,1993年的股票交易額為3627.2億元,2000年股票交易額達到高峰,為60826.6億元,增長了16.7倍。2001年我國上市公司數量已經達到了1154家,投資者帳戶為6639 .68萬戶。上述數據表明,我國證券市場經過10年的快速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但由於我國證券業是在一定的保護下發展起來的,並沒有與國際市場完全接軌,因此其要進一步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國內證券機構業務范圍狹窄,品種單一,結構趨同。業務范圍僅限於國內的承銷、經紀和自營三大傳統業務,企業財務顧問業務等雖然也有,但是大多是爭取承銷項目的輔助手段,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具有很大的雷同,對金融創新的重要性仍然沒有充分的認識。
其次,融資渠道不暢,上市證券公司不多。渠道有三個方面:同業拆借、國債回購和增資擴股,且融資偏重短期資金融通,缺乏券商發展急需的長期資金融資渠道。
第三,資本運作效率差。
第四,券商的資產管理業務混亂。
第五,證券經紀業務收益下降。
這些都表明,只有二十餘年成長歷史的新中國證券業同經歷過百餘年資本市場錘煉並且實力雄厚的國外證券公司同場競技,將面臨巨大的現實壓力。
揮證券市場對經濟的促進作用
中共雲南省委黨校 楊宇白
中共昆明市五華區委 楊林森
中國股市從10年前的100點起步,到2000年7月19日,實現了2000年2000點的歷史性跨越,股市價格的漲幅名列全球之首。2000年上半年,我國GDP增長8 2%,再次名列世界經濟增長前列。全國稅收收入累計完成5972 5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增收997 18億元,是1993年稅制改革以來增收最多、增幅最大、進度最快的一年。其中海關代征進口稅收和證券交易印花稅收入增長突出,增收額320億元,約占總增收額的32.1%。而證券交易印花稅完成267.7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47 7%,增收159 65億元。這足以說明我國經濟強勁的增長勢頭促進了股市的繁榮。而證券市場的繁榮對中國經濟的發展也凸現出其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變化1 從「老八股」的成長看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國證券市場在上海悄然萌芽。1990年12月19日,「上交所」開始交易,12月29日並正式開業,掛牌交易的僅有8支股票,人稱「老八股」,而深市只有6家上市公司掛牌。滬市8家公司的股本規模小得可憐,也不具有行業和產業的代表性,和整個國民經濟的關聯度十分微弱,有的乾脆就是「街道企業」,或是名不見經傳的「試點」公司。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樣,我國證券市場是在一片「姓資姓社」的爭論中磕磕碰碰地成長的。
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解除了人們的思想束縛,我國證券市場才進入了加快發展的初創階段。1992年5月21日上海股市股價波動限制的取消,是這個階段開始的標志。如果說1992年5月以前我國證券市場屬於試驗階段的「小打小鬧」的話,那麼其後的飛速發展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引起國人的重視。證券市場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大大提高。1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頒布實施,標志著我國證券市場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股市的健康發展不僅對國有企業籌資改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優化資源配置起到重要作用,而且促進了產業結構的提升。
截止到1999年底,當年滬市的8家公司總股本已達592950 16萬股,是上市之初的16 69倍。在規模擴張的同時,8家公司藉助證券市場的籌資和資源配置功能,實現了產業的升級,獲得了持續發展能力。中國證券市場10年的發展變化,在「老八股」成長變化上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2 從上市公司規范發展的歷程看1992年以前,以試點方式運作的中國證券市場,對上市公司的運作要求也只能是一種試點探索。雖然有從境外成熟市場引進吸收的一部分規范制度,但滬深兩市14家大部分是由集體、聯營、行政性企業改制過來的上市公司,其行為規范很大程度上仍依賴於自身的認知和自律。
1992年起,隨著上市公司的批量上市,上市公司與證券市場間的紐帶關系趨向緊密,加之運作要求更高的B股公司的誕生,上市公司已初步意識到「股東老闆」的權益所在。5月間,《股份有限公司規范意見》的頒布,為招股改制後股份制企業的運作作了較詳細的規定。1993年5月,《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和《禁止證券欺詐行為暫行辦法》出台;6月,第一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准則」發布。
與此相應,以各地「證管辦」建立為標志的監管體系初具雛形。從1996年開始,我國上市公司的規范化建設邁進了一個新的時期。期間,在「法制、監管、自律、規范」八字方針的指引下,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制度、股東大會制度、公司檢查制度、信息披露制度、改制輔導制度、市場禁入制度及中介組織行為規范等相繼建成並得到完備。證券交易所初步完善了對上市公司的一線監管體系,管理層同時也加大了對公司不規范行為的處罰力度。通過「規范年」和「風險防範年」的教育,推崇基本面業績成為市場投資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長達6年的不斷修訂,1999年7月,《證券法》終於正式頒布實施,這是我國證券市場監管法律、法規體系邁上新台階的標志,是證券市場10年發展的里程碑。我國股市由此進入了有法可依的良性發展軌道。2000年7月,中國證監會出台了旨在規范上市公司資產重組行為,支持其通過重組提高資產質量的新政策,使重大資產重組有章可循;8月,又發布《法人配售發行方式指引》,給法人配售新股定規立矩。我國的上市公司目前正在規范化的道路上謀求更大的發展與創新。
3 從證券市場及上市公司的內部機制變化上看中國的上市公司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在自身規范發展道路上執著地向前走。2000年7月6日,我國滬深兩市上市公司總數已經超越千家。我國證券市場站在了新的高度,具備了向更遠目標邁進的基礎。這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它將載入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史冊。從1990年滬深交易所成立時的14家,發展到今天的1000多家,躍居世界前十名,上市股票1086支,開戶投資者超過5000萬戶。網上交易量已佔交易總量的1%。目前,在全國84家證券公司中,已有10家證券公司的資金超過15億元。滬深股票市值增加為4萬多億元,日成交量最高達900多億元。2000年上半年,滬深兩市A股成交總金額就突破了34700億元,這比1999年全年的成交額還多一成。除台灣省外,其他省、市、自治區都能見到挺進滬深的上市公司的身影。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幾乎遍布國民經濟的各個行業。
自1993年以來,我國先後4次下達發行額度,1993年50億元,1995年55億元,1996年150億元,1997年300億元。直到2000年取消額度限制,僅上半年就發行新股66隻,籌資823億元。10年間,千家上市公司累計籌資近4000億元,極大緩解了企業資本金不足的矛盾,優化了資產負債結構,開發了新的產品,增強了發展後勁,提升了企業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新舊體制交匯碰撞,傳統國企「鳳凰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