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股票開戶
A. 陝西省咸陽市三原縣養老金查詢
首先找到當地養老金經辦處,如果前單位交有養老金,只需轉辦個人關繫到現單位續交即可。如果前單位沒有交養老金,在打工地或三原縣都可開戶交費。
B. 抗日戰爭期間,八路軍有多少萬人
1937年夏,軍委統計在陝甘寧地區的紅軍主力部隊、地方部隊和後方機關總計為7.4萬人,其中總部為4000人,野戰部隊為4.2萬人。同年8月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時,野戰部隊編為八路軍三個師,編制4.5萬人。其中115師1.5萬人,120師1.4萬人,129師1.3萬人,八路軍總部直屬3000人。
http://hi..com/zxzhu/blog/item/1d28f31f9c6a7e63f624e4b5.html
八路軍編制
八路軍野戰政治部:1938年2月28日,中共中央決定中央軍委總政治部以八路軍政治部名義出現,同時決定將華北前線的八路軍政治部改稱八路軍野戰政治部,傅鍾任八路軍政治部副主任兼野政主任,1940年5月傅鍾調中央軍委工作,羅瑞卿為野政主任,陸定一為副主任。1942年,野政成立黨務委員會,羅瑞卿為書記,彭德懷、羅瑞卿、陸定一、周恆、滕代遠、楊立三等六人為委員。1943年9月,中央軍委又任命張際春為野政副主任。1945年8月,成立晉冀魯豫軍區,八路軍野戰政治部改為晉冀魯豫軍區政治部 八路軍後勤部:八路軍總部成立後,開始設供給部,部長趙爾陸;衛生部,部長姜齊賢;兵站部,部長楊立三。1940年設立後勤部,部長兼政委楊立三,政治部主任謝翰文。下屬供給部,部長周玉成;衛生部,部長孫儀之;軍工部,部長劉鼎;兵運部,部長劉頌;財政經濟部,部長張慕光;冀南銀行,行長高捷成。1945年8月編為晉冀魯豫軍區後勤部。
軍政委員會:中國共產黨在其軍隊中設立的黨的集體領導機關,負責部隊的軍事、政治和黨的工作。一一五師軍政委員會由林彪、聶榮臻、周昆、肖華組成,林彪為書記;一二○師軍政委員會由賀龍、關向應、肖克、甘泗淇、王震組成,賀龍為書記;一二九師軍政委員會由劉伯承、張浩、徐向前、陳賡、王宏坤組成,劉伯承為書記。1941年2月7日,中央軍委頒布《軍政委員會條例》,規定在軍、師、旅、團及縱隊、支隊、軍區、軍分區成立軍政委員會,作為黨的領導機關,集體討論決定軍隊重大問題,領導部隊的軍事、政治和黨的工作。1947年,隨著軍隊黨委制的恢復(軍隊黨委制在王明"左"傾錯誤的影響下於1931年11月取消),軍政委員會被撤消。
華北軍分會:中國共產黨在華北敵後的軍事領導機構,是根據中共中央1937年8月29日的決定成立的,當時稱前方軍委會分會(簡稱為前方軍分會)。1941年4月16日,根據中共中央軍委命令,前方軍分會改稱華北軍委分會,簡稱華北軍分會,朱德任主席。八路軍:七七事變以後,國共合作的統一戰線逐步形成。7月15日,中國共產黨為公布國共合作發表宣言,決定"取消紅軍的名義及番號,改編為國民革命軍"。8月中共中央軍委命令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紅軍前敵總指揮部改稱為第八路軍總指揮部,轄一一五師、一二○師、一二九師。8月25日,中央軍委任命朱德為總指揮,彭德懷為副總指揮,葉劍英為參謀長,左權為副參謀長。原紅軍總政治部改為八路軍政治部,以任弼時為主任,鄧小平為副主任。同日,第八路軍總指揮朱德、副總指揮彭德懷通電就職,決心"效命疆場,誓驅日寇,收復失地,為中國之獨立自由幸福而奮斗到底!"9月6日,八路軍總部由朱德、彭德懷、任弼時、左權、鄧小平諸同志率領從陝西三原縣雲陽鎮東進。所屬各師先後東渡黃河,向華北抗日前線進軍。9月11日,第八路軍改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習慣仍稱八路軍),第八路軍總指揮部改為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部(簡稱集總),朱德為總司令,彭德懷為副總司令。1938年12月,中央軍委決定成立八路軍前方指揮部,簡稱"前指",設立於晉東南。總指揮朱德,副總指揮彭德懷,參謀長左權,野戰政治部主任傅鍾,副主任陸定一。1943年9月8日,彭德懷離開麻田總部,同劉伯承一起回延安。10日,又任命楊立三為前指副參謀長。10月6日,中共中央決定一二九師於總部合並(保留一二九師番號),仍沿用"前方總部"名義。前方總部總指揮彭德懷,參謀長滕代遠,政治部主任羅瑞卿,副參謀長楊立三,供給部部長周玉成,政委周文龍。八路軍前總工作由鄧小平同志主持。在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部隊不斷發展壯大。1937年8月,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時共4.5萬人,遵照中共中央的決定,八路軍3個師分別以晉東北之五台山、晉東太行山、晉西呂梁山以及晉南太岳山一帶為活動地區,廣泛開展游擊戰爭,打擊敵人,壯大抗日武裝。10月23日,一一五師政委聶榮臻奉命率一一五師一部創建晉察冀抗日根據地。11月7日,建立了抗日戰爭時期的第一個軍區--晉察冀軍區(北嶽、冀中、平西、平北、冀東),此後,又創建了晉綏(晉西北、大青山)、晉冀豫(太行、太岳、冀南)、冀魯豫(冀魯豫、魯西、湖西)、山東(魯中、魯南、冀魯邊、清河、膠東、濱海)等軍區。到抗日戰爭結束的1945年8月,八路軍的3個師分別兼任山東軍區、晉綏軍區、晉冀魯豫軍區和晉察冀軍區。在8年抗戰中,各師擴大了編制,又一度組建了第一至第五縱隊以及冀察熱挺進軍等,總兵力由改編時的4.5萬人發展到102萬人。據不完全統計,我八路軍共與日偽作戰12萬次,斃傷、俘虜日偽125萬人,創造面積達246萬平方公里,人口近1億的抗日根據地,為中國人民民族解放戰爭作出了貢獻。1947年6月,八路軍全部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 一一五師:八路軍三大主力之一。1937年8月25日由紅一軍團、紅十五軍團及陝南紅七十四師合編而成,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政訓處主任羅榮桓,副主任肖華,參謀長周昆。下轄三四三旅、三四四旅及師直獨立團團長楊成武、副團長鄧華、政治處主任羅元發;騎兵營、炮兵營、工兵營、輜重營、教導營,全師共15000人。改編即日便開赴山西抗日前線,工兵、輜重營留守陝甘寧。9月25日,首戰平型關,殲敵1000餘人。10月,聶榮臻改任師政委,羅榮桓政治部主任。同月,聶榮臻率獨立團等部2000餘人留守五台地區,開辟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師部率三四三旅南下開辟呂梁抗日根據地。1938年春,林彪受傷,陳光代理師長。1939年,一一五師進入山東地區,1943年,一一五師與八路軍山東軍區合並,組成新的山東軍區,羅榮桓任司令員兼政委,黎玉任副政委,肖華任政治部主任。8年抗戰中,該師共與日作戰3800次,殲滅日偽軍18.2萬餘人。抗戰勝利後,一部分部隊調東北,另一部分編入新組建的新四軍兼山東軍區。
一二○師:八路軍三大主力之一。1937年8月25日由紅二方面軍和陝北紅二十七軍、二十八軍、獨立第一師、第二師、總部特務團、赤水警衛營等合編而成,師長賀龍,副師長肖克,政訓處主任關向應,副主任甘泗淇,參謀長周士第。下轄三五八旅、三五九旅及教導團團長彭紹輝、政委劉型;騎兵營、炮兵營、工兵營、輜重營、特務營,全師共14000人。9月3日,開赴山西抗日前線,七一八團留守陝甘寧。9月,一二○師進入晉西北地區,創建抗日根據地。1938年,李井泉率大青山支隊開辟綏西、綏南和綏中創建大青山抗日根據地。1942年,組建陝甘寧晉綏聯防軍。8年抗戰中,該師共與日作戰2萬余次,消滅日偽軍12萬餘人,部隊發展到8.5萬人。解放戰爭初期,改編為晉綏軍區及晉綏野戰軍。
一二九師:八路軍三大主力之一。1937年8月25日由紅四方面軍和陝北紅二十九軍、三十軍、獨立一至四團合編而成,師長劉伯承,副師長徐向前,政訓處主任張浩,副主任宋任窮,參謀長倪志亮。下轄三八五旅、三八六旅及教導團、騎兵營、炮兵營、工兵營、輜重營、教導營,全師共13000人。9月30日,開赴山西抗日前線,三八五旅旅部及七七○團留守陝甘寧。10月,張浩任政委。年底,全師越過正太路創建晉冀豫抗日根據地。1938年1月,張浩調延安,師政委由鄧小平接任。4月,陳再道、宋任窮等率部開辟冀南,抗戰時期,該師先後開創了太行、太岳、冀南、冀魯豫等抗日根據地,8年中,殲滅日偽42萬餘人,部隊發展到30萬人。解放戰爭初期,該師編為晉冀魯豫軍區及晉冀魯豫野戰軍三四三旅:一一五師主力部隊之一,由紅一軍團改編而成,旅長陳光、副旅長周建屏,政委蕭華(兼)、參謀長陳士榘、孫毅,下轄685團團長楊得志、一營營長劉正、二營營長梁興初、三營營長張國華。686團團長李天佑、副團長楊勇、政治處主任符竹庭。1937年8月22日,從陝西三原出發,東進抗日,開赴山西抗日前線。1938年冬旅主力開赴山東,彭明治率685團抵微山湖地區,改稱蘇魯豫支隊,該旅於1940年改稱教導第三旅兼魯西軍區。後並入冀魯豫軍區。
三四四旅:一一五師主力部隊之一,由紅十五軍團而成,旅長徐海東、副旅長黃克誠,參謀長盧紹武,下轄687團團長韋傑,688團團長韓先楚。1937年8月22日,從陝西三原出發,東進抗日,開赴山西抗日前線。1938年冬旅主力開赴山東,楊得志、崔田民率該旅旅直一部與當地武裝合並為冀魯豫支隊,並成立六八九團、獨立團、挺進縱隊等,1938年2月曾歸一二九師指揮,1940年2月隸屬於八路軍第二縱隊。南下以後又編入八路軍第四縱隊,皖南事變後編者按入新四軍第三師。
三五八旅:一二○師主力部隊之一,由紅二軍團和紅二十八軍改編而成,旅長盧冬生(未到職1945年在東北被老毛子老大哥槍殺)、張宗遜、副旅長李井泉、參謀長姚哲,下轄715團團長王尚榮、副團長賴星雲,716團團長宋時輪、副團長賀炳炎、政治處主任劉道生。改編後於9月3日開赴山西抗日前線。當月由宋時輪組建宋支隊,後與鄧華支隊會合開辟冀東抗日根據地,1938年1月忻縣獨立團編為714團列入該旅序列,夏天李井泉帶部分部隊組成大青山支隊挺進大青山地區開辟抗日根據地,1939年由彭紹輝接任旅長,羅貴波任政委(也叫彭八旅)。9月將獨二旅也改稱三五八旅,張宗遜為旅長,張平化政委(稱張八旅)。1940年9月彭八旅改編為獨立第二旅,1945年9月,三五八旅及獨二旅均編入晉綏野戰軍。
三五九旅:一二○師主力部隊之一,由紅六軍團和紅三十二軍、總部特務團一營改編而成,旅長陳伯鈞、副旅長王震、參謀長唐子奇,下轄七一七團團長劉轉連、政委晏福生、參謀長歐陽家祥,七一八團團長文年生、黃新廷、參謀長帥榮。除七一八團留守延安外,其餘全部於9月3 日開赴山西抗日前線,1938年1月平山獨立團改編為七一八團、崞縣獨立團改編為七一九團列入該旅序列,1939年在旅長王震率領下三五九旅主力調回陝甘寧邊區駐防,1940年冬該旅開赴南泥灣執行屯田任務。1944年10月,中共中央決定三五九旅主力改編為八路軍第一支隊(也叫南下支隊)分別由王震、王首道任司令員、政委,南下湘粵邊,打通與廣東東江縱隊的聯系並開辟根據地,後該支隊開辟了湘鄂贛根據地,留駐陝甘寧的三五九旅一部由副旅長蘇進率領作為南下第二梯隊。
三八五旅:一二九師主力部隊之一,由紅一軍團改編而成,旅長王宏坤、副旅長王維舟,參謀長耿飈、唐天際,下轄七六九團團長陳錫聯、副團長汪乃貴,七七○團團長張才千、副團長胡奇才。旅部與七七○團留守陝甘寧邊區,之後將警備第三、七團編入該旅序列,並劃歸八路軍後方留守兵團指揮。1942年6月,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部成立後,又歸聯防軍司令部領導,抗戰勝利後編入陝甘寧邊(軍)區。該旅第七六九團跟隨一二九師開赴山西抗日前線,1938年新的三八五旅在太行根據地成立,由陳錫聯任旅長,謝富治任政委,轄769團、獨立團、汪乃貴支隊。該旅一直在太行山抗日根據地生活戰斗,1945年8月,晉冀魯豫軍區成立,該旅編入晉冀魯豫軍區第三縱隊。
三八六旅:一二九師主力部隊之一,由紅十五軍團改編而成,旅長陳賡、副旅長陳再道、許世友,政委王新亭、參謀長李聚奎,下轄七七一團團長徐深吉、政委吳富善、副團長韓東山、參謀長黃新友,七七二團團長葉成煥、政委謝富治、副團長王近山、參謀長孫繼先。9月30日,該旅隨一二九師出兵山西抗日前線。1938年1月成立獨立團,由韓東山任團長,7月,七七一團編入一二九師獨立旅,不久獨立旅與青年抗日游擊縱隊合編為青年抗日縱隊。1940年改編為新四旅,1942年11月七七一團歸冀南第四軍分區,1944年春,該團又調往延安,編入新編第四旅。抗戰勝利後編入陝甘寧晉綏聯防軍。1940年5月該旅兼太岳軍區,對外稱太岳縱隊,1941年1月三八六旅改為機動兵團,一直在太岳抗日根據地。1943年3月兼太岳第二軍分區,抗戰勝利後該旅分別編入太岳第十九軍分區和晉冀魯豫軍區第四縱隊。
山東縱隊:由山東地區的各抗日游擊隊改編而成。1937年7月11日至1938年5月,中共山東黨組織在各地發動和領導了10餘次抗日武裝起義,建立了10幾個抗日陣地,至1938年夏天,起義部隊達4萬餘人,為加強起義部隊的統一指揮,1938年12月,經中央批准,成立了八路軍山東縱隊,張經武任總指揮,黎玉任政治委員,王建安任副總指揮,羅舜初任參謀長,江華任政治部主任,下轄第一至第八支隊和挺進、南進支隊,總兵力5萬餘人。1941年8月,中央軍委決定,山東縱隊歸一一五師指揮。1942年1月20日中央軍委指示將山東縱隊改為山東軍區,由一一五師統一指揮。1943年3月12日,中央決定一一五師與山東軍區合並,成立新的山東軍區,羅榮桓任司令員兼政委,黎玉任副政委,肖華任政治部主任,下轄15個軍分區八路軍第一縱隊:1939年7月初,徐向前、朱瑞奉中央之命率一部分幹部由冀南抵魯南沂水,與山東縱隊指揮部會合。8月1日正式成立八路軍第一縱隊,徐向前任司令員,朱瑞任政治委員,統一指揮黃河以北山東、蘇北的八路軍部隊,8月9日,山東軍政委員會組成,第一縱隊歸山東軍政委員會直接指揮。10月,第一縱隊與山東縱隊指揮機關合並(山東縱隊番號仍保留),統一指揮山東地區的抗日斗爭。1940年5月,第一縱隊番號撤消,由山東縱隊指揮所屬部隊。
八路軍第二縱隊:1940年2月,根據八路軍總部決定,將一一五師三四四旅、晉豫邊支隊、獨立游擊支隊、決死第三縱隊和河北民軍第四團合編為八路軍第二縱隊。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兼司令員,黃克誠任政治委員。4月,黃克誠奉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部的命令,率第二縱隊主力三四四旅、獨立游擊支隊和河北民軍第一旅挺進冀魯豫邊區,隨即與冀魯豫支隊合編,仍稱第二縱隊,原冀魯豫支隊司令員楊得志任司令員,黃克誠任政治委員。黃克誠奉命率第二縱隊主力南下華中後,留在冀魯豫根據地的第二縱隊新編第三旅、民軍第一旅,在楊得志率領下,與敵人展開激烈斗爭。1941年7月,第二縱隊再次整編,楊得志任司令員,蘇振華任政治委員,楊勇任副司令員,下轄教導第三旅、教導第七旅和冀中南進支隊等。第二縱隊仍由八路軍總部指揮。1941年12月,第二縱隊領導機關與冀魯豫軍區合並。1942年6月,第二縱隊番號取消,所屬部隊劃歸冀魯豫軍區。
八路軍第三縱隊:1938年4月,由呂正操領導的冀中人民自衛軍和河北游擊軍合編為八路軍第三縱隊,呂正操任司令員,王平任政治委員(7月由程子華接任),下轄第七、八、九、十支隊和獨立支隊、回民支隊,共二十一個團6萬餘人。第三縱隊兼冀中軍區,歸晉察冀軍區指揮。1939年1月,一二○師主力抵達冀中,成立了八路軍冀中區總指揮部,賀龍任總指揮,呂正操任副總指揮,關向應任政治委員,統一領導冀中的游擊戰爭,第三縱隊有很大發展。同年8月,一二○師離開冀中後,第三縱隊在極艱苦的條件下堅持抗日戰爭。1943年秋,呂正操奉中央之命,率部到達晉西北地區,第三縱隊建制隨即取消。
八路軍第四縱隊:1938年5月,根據集總指示,一二○師宋時輪支隊與鄧華支隊回合,編為八路軍第四縱隊,歸晉察冀軍區指揮,宋時輪任司令員、鄧華任政治委員,同時組成黨的縱隊委員會,鄧華任書記。6月,第四縱隊經平北向冀東地區挺進,配合中共冀熱邊特委領導的冀東抗日武裝起義,部隊迅速擴大到7萬餘人。10月,第四縱隊和起義武裝大部撤向平西整訓,撤退中部隊受到較大損失。1939年2月,遵照中央軍委和集總指示,以第四縱隊為基礎,成立冀熱察挺進軍,肖克任司令員,並組成軍政委員會,統一指揮平西、冀東、平北地區的武裝斗爭。至此,第四縱隊番號取消。1939年8月,根據中共中央決定,由三四四旅(欠六八七團)與第六支隊(欠第四總隊)合編為新的八路軍第四縱隊,轄第四、五、六旅,由彭雪楓任司令員兼政委,堅持豫皖蘇邊區的斗爭。1941年初,皖南事變以後,根據中共中央指示,八路軍第四縱隊整體改編為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彭雪楓兼政委,參謀長張震。
八路軍第五縱隊:1940年5月,第二縱隊政委黃克誠奉命率該縱隊三四四旅、新二旅主力共五個團1.2萬餘人及教導營500餘名幹部,由冀魯豫南下支援新四軍。6月,在永城以南新興集與新四軍第六支隊回合。中共中央指示,第二縱隊歸中共中原局直接指揮。新二旅及三四四旅六八七團與皖東北的蘇魯豫支隊、隴海南進支隊、第四總隊合編為八路軍第五縱隊,黃克誠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韓振紀任參謀長,吳法憲任政治部主任,轄三個支隊共九個團近2萬人,執行東進任務。皖南事變後,第五縱隊整體編為新四軍第三師,師長兼政委黃克誠,副師長張愛萍。g(B4
&;鐵血對抗網 鐵血游騎兵戰隊 -- 鐵血對抗網 鐵血游騎兵戰隊
八路軍後方留守處:八路軍主力開赴前線抗日後,中央軍委將一一五師炮兵營、輜重營;一二○師七一八團、特務營、工兵營、炮兵營、輜重營;一二九師之三八五旅(欠七六九團)、特務營、炮兵營、工兵營等共9000餘人組成八路軍後方留守處,由肖勁光任主任兼政委,參謀長曹里懷、政治部主任莫文驊轄八個警備團、七七零團及三八五旅旅部等部。10月12日成立了五縣警備司令部及兩延河防司令部。何長工任五縣警備司令員,郭洪濤任政治委員;陳奇涵任兩延河防司令部司令員,白志文任副司令員。同年12月,中央軍委決定,將留守處改編為留守兵團。
八路軍後方留守兵團:1937年12月,中央軍委決定,將八路軍後方留守處改編為留守兵團,肖勁光任司令員,莫文驊任政治部主任,留守兵團歸中央軍委直接指揮。1938年1月,中央軍委決定陝甘寧邊區各部隊由留守兵團指揮。此時留守兵團轄三八五旅、警備第一至八團、綏德警備司令部、保安司令部等部。至1940年,留守兵團直轄三八五旅、三五九旅、警備一旅、關中警備司令部、保安司令部等共13個團,31000餘人。1942年月13日,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部成立,賀龍任司令員,關向應任政治委員(在關養病期間,由高崗代理),徐向前任副司令員兼參謀長,肖勁光任副司令員,林楓任副政委。留守兵團歸聯防軍司令部統一指揮。
C. 股票轉入另一證券公司之前的證券公司會使壞嗎
你想把自己的股票從現在的證券公司轉入另一證券公司,那就是轉戶了。第一原證券公司不希望你轉走的;第二原證券公司會問你轉走的原因(為什麼非要轉走呢);第三原證券公司沒有辦法給你使壞,這是公德,其實也沒什麼好使壞的,股票在你的賬戶里,他們弄不走的;第四如果是傭金問題,你可以找原證券公司下調傭金,能不轉盡可能不轉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