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牛熊是什麼意思
所謂「牛市」,也稱多頭市場,指市場行情普遍看漲,延續時間較長的大升市。所謂「熊市」,也稱空頭市場,指行情普遍看淡,延續時間相對較長的大跌市。 道·瓊斯根據美國股市的經驗數據,總結出牛市和熊市的不同市場特徵,認為牛市和熊市可以各自分為三個不同期間。 牛市第一期。與熊市第三期的一部分重合,往往是在市場最悲觀的情況下出現的。大部分投資者對市場心灰意冷,即使市場出現好消息也無動於衷,很多人開始不計成本地拋出所有的股票。有遠見的投資者則通過對各類經濟指標和形勢的分析,預期市場情況即將發生變化,開始逐步選擇優質股買人。市場成交逐漸出現微量回升,經過一段時間後,許多股票已從盲目拋售者手中流到理性投資者手中。市場在回升過程中偶有回落,但每一次回落的低點都比上一次高,於是吸引新的投資人入市,整個市場交投開始活躍。這時候,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和公司業績開始好轉,盈利增加引起投資者的注意,進一步刺激人們入市的興趣。 牛市第二期。這時市況雖然明顯好轉,但熊市的慘跌使投資者心有餘悸。市場出現一種非升非跌的僵持局面,但總的來說大市基調良好,股價力圖上升。這段時間可維持數月甚至超過一年,主要視上次熊市造成的心理打擊的嚴重程度而定。 牛市第三期。經過一段時間的徘徊後,股市成交量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投資人進入市場。大市的每次回落不但不會使投資人退出市場,反而吸引更多的投資人加入。市場情緒高漲,充滿樂觀氣氛。此外,公司利好的新聞也不斷傳出,例如盈利倍增、收購合並等。上市公司也趁機大舉集資,或送紅股或將股票拆細,以吸引中小投資者。在這一階段的末期,市場投機氣氛極濃,即使出現壞消息也會被作為投機熱點炒作,變為利好消息。垃圾股、冷門股股價均大幅度上漲,而一些穩健的優質股則反而被漠視。同時,炒股熱浪席捲社會各個角落,各行各業、男女老幼均加入了炒股大軍。當這種情況達到某個極點時,市場就會出現轉折。 熊市第一期。其初段就是牛市第三期的末段,往往出現在市場投資氣氛最高漲的情況下,這時市場絕對樂觀,投資者對後市變化完全沒有戒心。市場上真真假假的各種利好消息到處都是,公司的業績和盈利達到不正常的高峰。不少企業在這段時期內加速擴張,收購合並的消息頻傳。正當絕大多數投資者瘋狂沉迷於股市升勢時,少數明智的投資者和個別投資大戶已開始將資金逐步撤離或處於觀望。因此,市場的交投雖然十分熾熱,但已有逐漸降溫的跡象。這時如果股價再進一步攀升,成交量卻不能同步跟上的話,大跌就可能出現。在這個時期,當股價下跌時,許多人仍然認為這種下跌只是上升過程中的回調。其實,這是股市大跌的開始。 熊市第二期。這一階段,股票市場一有風吹草動,就會觸發「恐慌性拋售」。一方面市場上熱點太多,想要買進的人反因難以選擇而退縮不前,處於觀望。另一方面更多的人開始急於拋出,加劇股價急速下跌。在允許進行信用交易的市場上,從事買空交易的投機者遭受的打擊更大,他們往往因償還融入資金的壓力而被迫拋售,於是股價越跌越急,一發不可收拾。經過一輪瘋狂的拋售和股價急跌以後,投資者會覺得跌勢有點過分,因為上市公司以及經濟環境的現狀尚未達到如此悲觀的地步,於是市場會出現一次較大的回升和反彈。這一段中期性反彈可能維持幾個星期或者幾個月,回升或反彈的幅度一般為整個市場總跌幅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熊市第二期。經過一段時間的中期性反彈以後,經濟形勢和上市公司的前景趨於惡化,公司業績下降,財務困難。各種真假難辨的利空消息又接踵而至,對投資者信心造成進一步打擊。這時整個股票市場彌漫著悲觀氣氛,股價繼反彈後較大幅度下挫。 在熊市第三期中,股價持續下跌,但跌勢沒有加劇,由於那些質量較差的股票已經在第一、第二期跌得差不多了,再跌的可能性已經不大,而這時由於市場信心崩潰,下跌的股票集中在業績一向良好的藍籌股和優質股上。這一階段正好與牛市第一階段的初段吻合,有遠見和理智的投資者會認為這是最佳的吸納機會,這時購入低價優質股,待大市回升後可獲得豐厚回報。 一般來說,熊市經歷的時間要比牛市短,大約只佔牛市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不過每個熊市的具體時間都不盡相同,因市場和經濟環境的差異會有較大的區別。回顧1993年到1997年這段時間,我國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經歷了股價的大幅漲跌變化,就是一次完整的由牛轉熊,再由熊轉牛的周期性過程。
⑵ 股市中的牛市和熊市是什麼意思
人們預料股票市場行情可能出現的兩種不同的發展趨勢。牛市是預料股市行情看漲,前景樂觀的專門術語;熊市是預料股市行情看跌,前景悲觀的專門術語。
標志
出現牛市
出現牛市 標志主要有:①價格上升股票的種數多於價格下降股票的種數;②價格上升時股票總交易量高,或價格下降時股票總交易量低;③企業大量買回自己的股票,致使市場上的股票總量減少;④大企業股票加入貶值者行列,預示著股票市場價格逼近谷底;⑤近期大量的賣空標志著遠期的牛市;⑥證券公司降低對借債投資者自有資金比例的要求,使他們能夠有較多的資金投入市場;⑦政府降低銀行法定準備率;⑧內線人物(企業的管理人員、董事和大股東)競相購買股票。
出現熊市
出現熊市 標志主要有:①股票價格上升幅度趨緩;②債券價格猛降,吸引許多股票投資者;③由於受前段股票上升的吸引,大量證券交易生手湧入市場進行股票交易,預示著熊市到來已為期不遠;④投資者由風險較大的股票轉向較安全的債券,意味著對股票市場悲觀情緒的上升;⑤企業因急需短期資金而大量借債,導致短期利率等於甚至高於長期利率,造成企業利潤減少,使股票價格下降;⑥公用事業公司的資金需求量很大,這些公司的股票價格變動常領先於其他股票,因而其股票價格的跌落可視為整個股市行情看跌的前兆。
影響因素
經濟因素主要包括:
①企業盈利狀況。盈利是企業紅利(股息)的來源,企業盈利多,可供分配的紅利多,該企業股票的購買者就會增加,股票價格就看漲,形成牛市;相反,企業盈利少,可供分配的紅利少,該企業股票的購買者就會減少,股票價格就看跌,形成熊市。但是投資者在評估股價時,不是根據現在的企業收益狀況,而是根據企業將來的收益評估。同時由於影響股價的因素很多,有時企業盈利的變動對股價的影響力小於其他因素,都可能出現股價變化與企業現時盈利狀況不一致的情形。
②國民經濟狀況。在經濟復甦和繁榮時,工業生產增加,產品暢銷,企業盈利增加,投資者看好企業股票,股票價格就看漲;而在經濟衰退和危機時,產品滯銷,生產減少,企業盈利減少或者無盈利,使股票的吸引力減弱,股票價格就看跌。
③利率變動。利率下降,使企業利息負擔減輕,盈利相對增加,股票吸引力提高,股票價格就看漲。利率下降,使貸款成本降低,也刺激股票投資和投機增加,股票價格上漲;反之,利率上升,使企業利率負擔加重,盈利相對減少,則會減少投資者購買企業股票的興趣,造成股票需求下降,價格跌落。由於貸款成本提高,還可能迫使投機者拋售股票,促使股市下跌。
④貨幣供應量變動。在信用擴張,貨幣供應量增加,甚至發生通貨膨脹時,由於流入股票市場的資金增多,對股票的需求增加,就可能引起股票上漲。而在信用緊縮,貨幣供應量減少時,由於股票市場的資金可能減少而引起股票行市下跌。
政治因素主要包括:
①戰爭影響。戰爭可引起與軍需工業有關的企業股票市場價格上漲。同時戰爭破壞交通運輸和民用工業生產,又會造成有關企業股票市場價格的跌落。
②政權更迭。政府領導人的更換,對社會公眾心理影響很大。有些人上台,會引起股價上升,有些人下台,會引起股價暴跌。如1963年美國總統J.F.肯尼迪遇刺就曾使股票市場價格暴跌。
③其他重大政治事件。例如,1971年美國總統R.M.尼克松宣布H.基辛格將訪問中國後,台灣股市連挫2天,股票指數從148.62點滑落7.16點。
技術因素 指股票市場本身產生的影響因素。主要是與投機行為有關的交易量和交易方式的影響:
技術因素包括:
①搶購和拋售風潮的影響。市場上掀起搶購風,使人們紛紛購買股票,股價猛漲,形成牛市;而當市場颳起拋售風時,人們競相出售股票,股票狂瀉,則形成熊市。
②交易方式的影響。譬如,大量空頭(賣空)交易過後,隨著交易者乘股票價格降低大量購進,以歸還空頭時從證券公司借入的股票,往往會引起股票市場需求增加,股價上漲;而大量多頭(買空)交易過後,隨著交易者乘股票價格提高之機大量拋售股票,以歸還做多頭時從證券公司取得的貸款,往往會造成股票市場供給增加,股價下跌。
③大戶買賣行為的影響。一些資力雄厚的大企業或經紀人在股票市場上的舉動,對股價變動影響較大。他們大量購買股票,能夠吸引廣大投資者隨之購買,從而促使股價上升,形成牛市;如果他們大量出售股票,又吸引廣大投資者也隨之出售,從而促使股票跌落,形成熊市。
⑶ 什麼是股票的牛熊分界線
年線為牛熊分來界線,站穩年線是行自情走牛的標志,反之,就是熊市裡的反彈
年線作為牛熊轉換點,其成立不會是站穩3-5個交易日那麼簡單,後市圍繞年線上下需反復震盪一段時間,才更為扎實。關鍵是看能否站穩,確認站穩,才能最後實現牛熊轉換
⑷ 股市中的牛熊證是什麼
股市中通常有牛熊分割線(144均線)指數在此均線上方三日,後續市場趨勢為牛市。
⑸ 什麼是牛熊證
所謂牛熊證,是一種反映相關資產表現的結構性產品,包括牛證和熊證。投資者可以按照對相關資產(比如對股票、指數或者商品)的看法,利用小量資金進行相應投資。以與股票掛鉤的牛證為例,某公司股價100元,發行商發行牛證,行使價定為80元,那麼發行價將會是股價100元減行使價80元,即20元,通過購買牛證,投資者就獲得了在到期日以80元的價格購買該股票的權利。
與衍生權證相似,牛熊證為一種具有杠桿作用的投資產品,投資者只需投資相對少量的資金便可追蹤相關資產價格的表現,牛熊證發行商也同樣須先取得香港交易所批准,方可將牛熊證上市。
牛熊證最大的特點也是其與衍生權證最大的區別在於,牛熊證具有強制收回機制。在牛熊證的有效期內,如相關資產價格觸及上市文件所載的指定水平即收回價,發行商會即時收回有關牛熊證,並終止該只牛熊證在市場上買賣,之前設定的到期日不再有效。發行商發行的牛熊證依照收回價的確定分為兩類,一類是收回價等於行使價,即N類牛熊證;另一類是收回價高於行使價的牛證或收回價低於行使價的熊證,即R類牛熊證。
在具體操作上,我們以牛證為例,當N類牛證的相關資產現貨價格跌至收回價並觸及收回價時,強制收回事件便會發生,發行商必須收回該只牛證並終止其在市場上買賣,被收回後,此牛證不會有任何剩餘價值,牛證持有者不會從發行商獲取任何剩餘款項。
再來看看R類牛證,與N類牛證相同,當R類牛證相關資產的現貨價格跌至收回價並觸及收回價時,強制收回事件便會發生,此類牛證強制收回後會存在一定的剩餘價值,此剩餘款項計算方法須於上市文件中註明。然而,當強制收回事件發生後至下一交易時段內正股的最低成交價跌至或低於行使價時,即使是R類牛證,也會沒有任何剩餘價值。
正是由於收回機制的存在,相對期權、權證等衍生品,牛熊證的理論價值計算方法比較簡明,隱含波幅及時間值耗損等因素對牛熊證價值的影響較為輕微,一般而言其價值等於現貨價格與行使價之差再除以換股比例,若相關資產的價值上升,牛證的價值一般也會接近等比例上升,而熊證的價值則一般會接近等比例下降。
⑹ 股市牛熊是什麼意思
這個是從趨勢角度說的。一個以上升趨勢為主的市場為牛市。反之為熊。
⑺ 一個股票穿越牛熊是什麼概念
就好比貴州茅台,不論牛市、熊市,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中都基於自身的基本面反映價格走勢,一般是指牛股。
⑻ 為什麼用牛熊來代表股市的強弱
「牛市」、「熊市」、「鹿市」英國股票市場的術語。「 牛市」指股市行情全面看漲
,前景樂觀,交易活躍;「熊市」指股市行情全面看躍,前途不妙,交易沉悶;「鹿」
指股市行情將要出現變化的前兆。「鹿」是指那些只打算短期內買進或賣出賺了錢就走
的投機者,「鹿」要是多了,股市的正常行市就要被打亂。
就目前所有的資料來看,在1785年的英國,一本叫做《小街交易所指引》的書上,已經出現牛和熊這兩個名詞。但是,當時牛、熊的意義跟現在不同,當時的倫敦證券交易所叫做小街交易所,簡稱小街。
從這本書作者的說法,可以看出200多年前牛跟熊的意義比現在明確多了。牛不是指希望股市上漲的人,而是等於今天靠保證金買進股票卻遭到虧損的人。
荷蘭的鬱金香交易所早在17世紀中葉,就已經發明了保證金制度,但是1785年的倫敦,買股票似乎不用保證金,「牛」可以身無分文,就買進股票,希望在必須繳款前賣出獲利。根據當時的作法,一個人即使全部財產不到10英鎊,也可以在倫敦的證券交易所大買股票,例如,這個人可以在3月時購買價值4萬英鎊、在5月交割股款的股票,融資倍數高達四、五千倍。
這個人在結算前,可以想盡辦法,把自己買進的股票賣出去,解脫肩上超級沉重的負擔。如果整個市場牛群聚集,他就找不到接手的人,就會遭到重大虧損,因此在付款之前,他必須跑遍整個交易所,從一家號子逛到另一家號子,找人接手,他心中充滿希望和恐懼,表情陰晴不定,情緒低落、滿臉不高興、脾氣不好,跟牛的行為差不多,因此這種作手被人稱為「牛」。
在200多年前熊不只是抱持悲觀看法的作手,還是實際放空的人,也就是賣出一批股票或公債,同意在未來的某一個時間交出他實際上沒有的東西,因此他不斷的要找人,希望低價買進他未來必須交出來的證券,因此對所有不幸的新聞、壞消息、能夠壓低證券價格的謠言等等,他都會很高興,十足表現出幸災樂禍的樣子。
因此,當時要分辨牛和熊很容易,表情沉重、憂郁的人一定是牛,不斷東張西望,拿壞消息嚇人的人一定是熊。牛希望股價上漲,熊希望股價下跌。後來的人可能因此把上漲的股市叫做牛市,下跌的股市叫做熊市。
後來有人說因為牛是往上攻擊 (牛角往上頂),所以代表多頭市場,代表利多和股價往上走;熊是往下攻擊 (熊掌向下揮)代表空頭市場,代表利空和股價下跌。看來跟蘇東坡說的一樣是「想當然爾」。
⑼ 股票上的牛市熊市是什麼意思
所謂「牛市」,也稱多頭市場,指市場行情普遍看漲,延續時間較長的大升市。 所謂「熊市」,也稱空頭市場,指行情普遍看淡,延續時間相對較長的大跌市。 平衡市即通常所說的「牛皮偏軟行情」是一種股價在盤整中逐漸下沉的低迷市道,一般相伴的成交量都很小。 道·瓊斯根據美國股市的經驗數據,總結出牛市和熊市的不同市場特徵,認為牛市和熊市可以各自分為三個不同期間。 牛市第一期。與熊市第三期的一部分重合,往往是在市場最悲觀的情況下出現的。大部分投資者對市場心灰意冷,即使市場出現好消息也無動於衷,很多人開始不計成本地拋出所有的股票。有遠見的投資者則通過對各類經濟指標和形勢的分析,預期市場情況即將發生變化,開始逐步選擇優質股買人。市場成交逐漸出現微量回升,經過一段時間後,許多股票已從盲目拋售者手中流到理性投資者手中。市場在回升過程中偶有回落,但每一次回落的低點都比上一次高,於是吸引新的投資人入市,整個市場交投開始活躍。這時候,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和公司業績開始好轉,盈利增加引起投資者的注意,進一步刺激人們入市的興趣。 牛市第二期。這時市況雖然明顯好轉,但熊市的慘跌使投資者心有餘悸。市場出現一種非升非跌的僵持局面,但總的來說大市基調良好,股價力圖上升。這段時間可維持數月甚至超過一年,主要視上次熊市造成的心理打擊的嚴重程度而定。 牛市第三期。經過一段時間的徘徊後,股市成交量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投資人進入市場。大市的每次回落不但不會使投資人退出市場,反而吸引更多的投資人加入。市場情緒高漲,充滿樂觀氣氛。此外,公司利好的新聞也不斷傳出,例如盈利倍增、收購合並等。上市公司也趁機大舉集資,或送紅股或將股票拆細,以吸引中小投資者。在這一階段的末期,市場投機氣氛極濃,即使出現壞消息也會被作為投機熱點炒作,變為利好消息。垃圾股、冷門股股價均大幅度上漲,而一些穩健的優質股則反而被漠視。同時,炒股熱浪席捲社會各個角落,各行各業、男女老幼均加入了炒股大軍。當這種情況達到某個極點時,市場就會出現轉折。 熊市第一期。其初段就是牛市第三期的末段,往往出現在市場投資氣氛最高漲的情況下,這時市場絕對樂觀,投資者對後市變化完全沒有戒心。市場上真真假假的各種利好消息到處都是,公司的業績和盈利達到不正常的高峰。不少企業在這段時期內加速擴張,收購合並的消息頻傳。正當絕大多數投資者瘋狂沉迷於股市升勢時,少數明智的投資者和個別投資大戶已開始將資金逐步撤離或處於觀望。因此,市場的交投雖然十分熾熱,但已有逐漸降溫的跡象。這時如果股價再進一步攀升,成交量卻不能同步跟上的話,大跌就可能出現。在這個時期,當股價下跌時,許多人仍然認為這種下跌只是上升過程中的回調。其實,這是股市大跌的開始。 熊市第二期。這一階段,股票市場一有風吹草動,就會觸發「恐慌性拋售」。一方面市場上熱點太多,想要買進的人反因難以選擇而退縮不前,處於觀望。另一方面更多的人開始急於拋出,加劇股價急速下跌。在允許進行信用交易的市場上,從事買空交易的投機者遭受的打擊更大,他們往往因償還融入資金的壓力而被迫拋售,於是股價越跌越急,一發不可收拾。經過一輪瘋狂的拋售和股價急跌以後,投資者會覺得跌勢有點過分,因為上市公司以及經濟環境的現狀尚未達到如此悲觀的地步,於是市場會出現一次較大的回升和反彈。這一段中期性反彈可能維持幾個星期或者幾個月,回升或反彈的幅度一般為整個市場總跌幅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熊市第二期。經過一段時間的中期性反彈以後,經濟形勢和上市公司的前景趨於惡化,公司業績下降,財務困難。各種真假難辨的利空消息又接踵而至,對投資者信心造成進一步打擊。這時整個股票市場彌漫著悲觀氣氛,股價繼反彈後較大幅度下挫。 在熊市第三期中,股價持續下跌,但跌勢沒有加劇,由於那些質量較差的股票已經在第一、第二期跌得差不多了,再跌的可能性已經不大,而這時由於市場信心崩潰,下跌的股票集中在業績一向良好的藍籌股和優質股上。這一階段正好與牛市第一階段的初段吻合,有遠見和理智的投資者會認為這是最佳的吸納機會,這時購入低價優質股,待大市回升後可獲得豐厚回報。 一般來說,熊市經歷的時間要比牛市短,大約只佔牛市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不過每個熊市的具體時間都不盡相同,因市場和經濟環境的差異會有較大的區別。回顧1993年到1997年這段時間,我國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經歷了股價的大幅漲跌變化,就是一次完整的由牛轉熊,再由熊轉牛的周期性過程。
⑽ 牛熊證是什麼意思
自2006年6月中,港交所推出牛熊證產品後,此產品在市場發展迅速。今年第一季度香港牛熊證市場只有三家,其後新的發行商陸續加入市場。
所謂牛熊證,是一種反映相關資產表現的結構性產品,包括牛證和熊證。投資者可以按照對相關資產(比如對股票、指數或者商品)的看法,利用小量資金進行相應投資。
詳細點說,所謂牛熊證是一種反映相關資產表現的結構性產品,包括牛證和熊證。投資者可以按照對相關資產(比如對股票、指數或者商品)的看法,利用小量資金進行相應投資。以與股票掛鉤的牛證為例,某公司股價100元,發行商發行牛證,行使價定為80元,那麼發行價將會是股價100元減行使價80元,即20元,通過購買牛證,投資者就獲得了在到期日以80元的價格購買該股票的權利。
與衍生權證相似,牛熊證為一種具有杠桿作用的投資產品,投資者只需投資相對少量的資金便可追蹤相關資產價格的表現,牛熊證發行商也同樣須先取得香港交易所批准,方可將牛熊證上市牛熊證最大的特點也是其與衍生權證最大的區別在於,牛熊證具有強制收回機制。在牛熊證的有效期內,如相關資產價格觸及上市文件所載的指定水平即收回價,發行商會即時收回有關牛熊證,並終止該只牛熊證在市場上買賣,之前設定的到期日不再有效。發行商發行的牛熊證依照收回價的確定分為兩類,一類是收回價等於行使價,即N類牛熊證;另一類是收回價高於行使價的牛證或收回價低於行使價的熊證,即R類牛熊證。在具體操作上,我們以牛證為例,當N類牛證的相關資產現貨價格跌至收回價並觸及收回價時,強制收回事件便會發生,發行商必須收回該只牛證並終止其在市場上買賣,被收回後,此牛證不會有任何剩餘價值,牛證持有者不會從發行商獲取任何剩餘款項。再來看看R類牛證,與N類牛證相同,當R類牛證相關資產的現貨價格跌至收回價並觸及收回價時,強制收回事件便會發生,此類牛證強制收回後會存在一定的剩餘價值,此剩餘款項計算方法須於上市文件中註明。然而,當強制收回事件發生後至下一交易時段內正股的最低成交價跌至或低於行使價時,即使是R類牛證,也會沒有任何剩餘價值。正是由於收回機制的存在,相對期權、權證等衍生品,牛熊證的理論價值計算方法比較簡明,隱含波幅及時間值耗損等因素對牛熊證價值的影響較為輕微,一般而言其價值等於現貨價格與行使價之差再除以換股比例,若相關資產的價值上升,牛證的價值一般也會接近等比例上升,而熊證的價值則一般會接近等比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