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問題 » 股票里地量收陰是什麼意思

股票里地量收陰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4-10-23 15:34:56

『壹』 如何判斷股票是在洗盤還是變盤

1、看股價當前漲幅。如果已經漲幅巨大,或者股價遠超同類股票,則有可能是莊家出貨變盤,反之,股價處於上漲初期,則洗盤可能性大。

2、看股價當前位置,高位放量,而且如果還滯脹甚至收陰的話,出貨的可能性肯定大於洗盤。

3、看股價波動程度。如果日K線收出巨陰,均線支撐無力,則出貨可能性大,如果K線實體小,均線支撐強,則洗盤可能性大。

4、看後市股價重心移動方向。如果是上漲途中的洗盤,則股價重心必上移;而如果是股價上漲末端的變盤,則股價重心必下沉。

所有這些都要配合成交量,如果是洗盤或震倉,成交量不會太大,至少不會放出天量。如果是在高位突然放出巨量成交,不管之前是漲是跌,出貨可能極大。

另外,有一種特殊情況需要注意,有些妖股,其主力操作手法是連續放量拉升,邊拉邊出,邊出邊拉,每天換手都是在10%-20%之間,這種個股,如果量能無法維系,或者突然放出超級巨量如換手超過30%+,那麼表示行情要結束了。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炒股最重要的是掌握好一定的經驗與技巧,這樣才能作出准確的判斷,新手在把握不準的情況下不防用個牛股寶手機炒股去跟著裡面的牛人去操作,這樣要穩妥得多,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貳』 關於回調時期的陷阱有什麼

關於回調時期的陷阱有什麼

股市不是靠運氣,大家只有深刻的了解市場,理解股市的規律,不斷總結學習,才可以長期生存,希望大家可以形成自己的一套交易系統。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回調時期的陷阱,供大家參考。

回調時期六大陷阱跌入損失很慘重

一,不要盲目殺跌。在股市暴跌中不計成本的盲目斬倉,是不明智的。止損應該選擇目前淺套而且後市反彈上升空間不大的個股進行,對於目前下跌過急的個股,不妨等待其出現反彈行情再擇機賣出。

二,不要急於挽回損失。在暴跌市中投資者往往被套嚴重,帳面損失巨大,有的投資者急於挽回損失,隨意的增加操作頻率或投入更多的資金。這種做法不僅是徒勞無功的,還會造成虧損程度的加重。在大勢較弱的情況下,投資者應該少操作或盡量不操作股票,靜心等待大勢轉暖,趨勢明朗後再介入比較安全可靠。

三,不要過於急噪。在暴跌市中,有些新股民中容易出現自暴自棄,甚至是破罐破摔的賭氣式操作。但是,不要忘記人無論怎麼生氣,過段時間都可以平息下來。如果,資金出現巨額虧損,則很難彌補回來的。所以,投資者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不能拿自己的資金帳戶出氣。

四,不要過於恐慌。恐慌情緒是投資者在暴跌市中最常出現的情緒。在股市中,有漲就有跌,有慢就有快,其實這是很自然的規律,只要股市始終存在,它就不會永遠跌下去,最終畢竟會有上漲的時候。投資者應該乘著股市低迷的時候,認真學習研究,積極選股,及早做好迎接牛市的准備,以免行情轉好時又犯追漲殺跌的老毛病。

五,不要過於後悔。後悔心理常常會使投資者陷入一種連續操作失誤的惡性循環中,所以投資者要盡快擺脫懊悔心理的枷鎖,才能在失敗中吸取教訓,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爭取在以後操作中不犯錯誤或少犯錯誤。

六,不要急於搶反彈。特別是在跌勢未盡的行情里,搶反彈如同是火中取栗,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火上身。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不存在踏空的可能性,投資者千萬不要因為貪圖反彈的蠅頭小利,而冒被深套的風險。

退市制度、暴跌與創業板前景

本月23日是明確推出創業板退市新規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創業板市場對此作出了強烈反應,指數全日暴跌5.25%,成交金額近122億元,增逾42%,293家股票有288家下跌,雷曼光電等35家股票跌停,上漲的股票僅有5家,其中東寶生物和天瑞儀器漲停。

站在當下的時點,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種暴跌?如何看待退市制度?如何看待創業板未來的前景?

首先,將在創業板實施的退市制度是個好制度,是能促成優勝劣汰的紅利制度,從資本市場長遠發展來看,其推出的意義當不在股權分置改革之下。退市制度的推出,尤其是不折不扣地被執行,將守護住創業板的底線,那就是這個新興市場再也不允許「新股三年舊股三年ST股加_ST股再N年」的現象出現,尤其要對劣幣驅逐良幣的市場態勢保持零容忍。退市制度實施後,創業板將變得更純凈一點,其前景也就多了一份燦爛的可能。在退市制度的大環境下,好股好企業更易凸出而不是被驅離,就如一個優秀的足球運動員是不會被紅牌趕出場一樣。有退市制度做依據,監管層可望更好地履行裁判工作,專司將壞孩子般的爛公司罰離資本市場,投資者也就可以更專注地尋找有價值的投資對象,而不是時時刻刻都擔心著踏上地雷。退市制度真正實施後,創業板將出現新格局,個股還要更分化,不再成長、低成長的個股就會平走或是隨波逐流地起伏,准退市個股的股價將不可避免地呈江河日下的走勢,真正高成長個股的股價屢創歷史新高將成為常態。由此,市場資金將更集中地匯聚在這些高成長有潛質的小公司上,七八年前上市的蘇寧電器、華蘭生物、華邦制葯等等就是這樣煉成10倍股的。未來創業板唯有涌現出如蘇寧電器般的標桿性的優質成長股,才可謂是開板成功———退市制度的推出,無疑是對此的保駕護航之舉,是維持與強化資本市場內沉舟側畔讓千帆過得更順暢的必要之舉。

退市制度先從創業板開始實施,還可以從另一角度來解讀,那就是企業的國民待遇問題。創業板以民企居多,創業板市場較之中小板尤其是主板,不僅晚生,而且更弱小,現在監管層對創業板沒有表面化地厚愛幾分,或是溺愛多年後再推出退市制度,實質上正是愛護著這個新興市場,避免未來的積習難返。因此而帶來的未來看點,至少有二:一是退市制度盡快在中小板尤其是主板實施,對所有上市企業實行一視同仁的充分國民待遇,在多層次資本市場全面貫徹三公原則,退市制度不應僅是殺創業板的雞們給中小板和主板的猴們看的。二是就如在有公平游戲規則保障的競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要更爭氣、成才的概率要更高一些一樣,投資者對創業板企業尤其是優秀的創業板企業,仍可高看一眼。

未來10年,機會更多還在創業板和中小板,這種把握機會的信心,源自我們對國內經濟結構轉型的信心,源自對大中國市場的消費升級、服務提升與金融增長的信心,源自國內民企還會有長足發展的信心。退市制度在創業板的率先推出與實施,強化而不是削弱了這種信心。對於創業板的優秀企業而言,遵守規則是最基本的,穩中求進的經營是最關鍵的,給投資者帶來高成長的投資回報是最重要的。這是老生常談,卻也是知易行難的不二真諦。

退市制度是個好制度,創業板因實施退市制度而暴跌,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因為這是在給以往炒作創業板個股的虛火降溫。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類似的下跌尤其是暴跌?這作為一個老而常新的問題,對於投資者與投機者,始終是一個贏家見贏輸家見輸的問題。對於贏家而言,下跌尤其是暴跌,開啟的是成功之門;輸家卻只能認輸割肉出局。所以,當下的我們,不妨溫習一下巴菲特在回憶歷史時的這么一段可圈可點的經典陳述:1965年,我接管了伯克希爾·哈撒維公司,當時公司股票下跌了50%。其實,我喜歡我的股票下跌,如果我要買一個漢堡,今天是1美元,明天是50美分,那麼我會更喜歡明天50美分的漢堡。對股票也是這樣,如果一個股票下跌,我會感到很高興,但大多數人不是這樣的。

短線操作一本通十大快速贏盤絕技

第一式:《上軌壓制下軌支撐》

中線品種有許多走勢形式,這里演示一種怪異又很常見的走勢,把握不好要左右挨嘴吧。有必要在這里把莊家做這類走勢的具體手法描述一下。這種與眾不同的走勢在上升中時而凌歷大有破竹之勢,可突然冷古丁兒掉了下來;時而弱勢畢現似乎要塌架,可忽然又反了上去。不懂它的走勢規律,真能被折騰的夠嗆。這種莫名其妙的上下,其實是頂有趨勢線上軌的壓制,底有十日均線的支撐,震盪運行於較寬幅的通道之中。搞明白這是這么回事再不會大驚小怪了。

藉此提醒在做其他中線走勢品種的時候,也應注意一下上軌壓制下軌支撐的規律,它好乾涉波段的運行,不過支撐的下軌有的還在5日均線。而5日均線支撐否,主要是短線操作尤對快庄股要關注的,支撐長線走勢的是趨勢底線,多靠近30日均線附近。這樣一來,解決了三條支撐線的歸屬問題,聚焦的視線也有了各自的投向。當三條支撐線分別失去了第二作用,它暫時沒有了使用價值,再有的作用就是使壞了;說明後市趨淡不甚樂觀。購買意向由於之前均線不助漲(第一作用)的緣故以銷聲匿跡,隨之而來防線又將失守那惟有逃命為上策,所以,此處轉而還可設擋為最終止損。不過,對成交量沒有放的過大,不是大陰線下破,尚可留留察看,某些時候量也可作為股價真跌假跌的式金石。可是暴露明顯時股價已削去不少,那隻有從分時走勢上早些發現走壞的跡象。各股有600074南京中達和600075新疆天業。

第二式,《回調介入》

在傳授回調介入技法之前,有必要帶大家了解一下頂和底的形成過程中的一些關鍵問題。(1)股價到頂時(無論大頂小頂)莊家要做頭,通常不會把股價怎麼推上去,不做盤整再怎麼砸下來,這樣套不住別人的,所以要製造一些假象在上面有所反復,盡量把散戶的錢圈多些進去(即便是短期頭部為了洗籌也要誘在高位踢在低位)。可為什麼有那麼多人聽從擺布呢?進去早的盼著還漲不捨得賣,進去晚的是受了股價欲升的誘惑,沒賺到錢跌下來更不想賣,還沒賺錢呢!要看清莊家是在做頭,尤其是對中長期大頂,除了頭部信號,形態標志,外加檢驗中短期均線支撐力度,還有一點值得警惕的是:股價在高位大幅震盪,單日分時走勢上下落差超過5%,多日張羅就是不創新高,表明沒多大希望了。(2)股價回調跌到底一般不會馬上起升,莊家打底也要有個過程,先是起穩後由底部向上突破,其中不時地還往下砸一砸,如同股價在高位不時地往上竄一竄誘多一樣,砸的用意在於嚇跑一些低位籌碼,為什麼人們不逢低吸納還要跑呢?因為這是被人遺望的角落,走勢遠沒有股價大幅度上漲那樣撩人,跑就更不奇怪了,還要往下跌怎麼辦?可是,往往卻是最後一跌。

現在我們講回調介入,投資股市有一種比較安全的方法,既保證收益又不被套老。股市有這等好事?是的,其實炒股若能掌握得當的方法賺錢不是很難的。比如,選擇股價走高後回落起穩適機介入,就是一種頗為稱道的方法。股市風險多聚集在股價走高時,回調走低就是在釋放風險。穩健的投資者能剋制住追高慾望炒股便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則是逢低吸納,這句被人叫爛了的詞彙卻是金玉良言,但真正做到這一點還得要修煉一番。回調介入的股票,一定要選在處於大的上升趨勢中,處於下降通道的股票反彈搶不得,一不小心就被砸進去了。回調走勢起動前會有個底部盤局,哪怕盤局中在放量收陰也不要緊,那是莊家在護著接盤這時雖無再跌的可能,但何時回升起來還是個未知數,有的盤整兩三天,有的七八天不一定,故不要過早介入閑置資金,當股價剛脫離底部區域或5日均線開始上翹,才是入貨良機,隨後股價會逐步回升或迅速拔起。各股請看600770綜藝股份。

第三式:《平台突破》

股價上升了一段幅度,不續往上走也並不往下調,而是打起橫拉。這種橫盤整理的態勢。可上可下。但細致觀察,是上上升中繼強勢整理抑或盤整出貨,還是能看出些不同造勢的區別之處。強勢整理:(一)橫盤中上下震幅度窄小;(二)前期上漲時成交量放的不是很過大。相反,可能就是盤整出貨。強勢整理突破強是有徵兆的,通常在盤局的尾聲來一次縮量收陰,我習慣把這稱之為最後砸一下,多數地量就是怎麼砸出來的。隨後,如果成交量略有放大隻是恢復性收回失地,留待明日突破,如果成交量成倍放大那就是大陽直接突破。選擇的契機多是走平的5日均線等10均線上來時。嫌乎這么些麻煩,那就什麼時候突破什麼時侯再說。不過,要防備當日早市起升的措手不及。還有就是高位的平台了,由於這類股票都是長庄駐扎鎖籌良好,上破後還會有不錯的漲幅。操作上沒啥大說道,冒出頭抓住便是。可是很多人卻不敢進,嫌股價漲的太高,有的都已經反倍。可是,你不進它卻漲起來沒完。

第四式:《小幅上揚》

股價開始以小幅上揚的形式,不急不躁沿著堅挺的5日均線爬行,有的連續收小陽,有的一下收陽一下收陰。靠近5日均線就彈升,離遠便回調,因此趁縮量落到5日均線處大膽吸納,在沒有暴發出一次大漲幅之前,不必擔心冷不防掉下來。擔心的倒是屆時犒勞你一塊肥肉,能不能吃進嘴裡?因為大漲那一天可能就是完結之日,當天保不住全陽是常事,即便能保住過後持股也得格外小心。

第五式:《五日均線彎至十日均線》

股價結束一波短期上揚,若再有要做有必要進行一番洗籌,像上述的兩種回調和平台整理那樣。這里再添加一種有別於兩者的中繼形態,它回調的幅度有限也不做強勢橫盤,更大的區別在於起升前不列行盤局整理,而是以收斂三角形或者旗形來完成甩累贅的任務,回調介入法的回調較深,5日均線輕易下穿10日均線,而本小節的題名就意味著5日均線下彎只是達到10日均線而已,不作穿破或不有效破壞隨上而來10日均線的向上勢頭。量上與上兩者有共同之處的是返升前均有地量產生,並且准確事發在5日均線即將交叉10日均線的接觸點。

這情形表面看有些相似於中線走勢品種中提到的竹節式上揚的中間接合部狀況,細看之下區別是蠻大的。那類走勢5日均線不作下彎,整理的時間更短,K線組合只順沿股價的繼續攀升,莊家未做有意的編排。對此可能有人覺得觀察過細太麻煩,殊不知想賺錢不麻煩點行嗎?不正是馬馬虎虎錯失了多少良機;不正是由某一點的小小變化,決定了取捨的正確與否?還拿5日均線和10日均線的關系來說,在這里是買點,在別處可能是要大跌,可謂於無聲處聽驚雷,於細微處見功底。

第六式:《幅度化聯想》

平時,個股走勢少有一氣呵成完成的,多是採取一段一段地漸進方式,間中留有調整的空當兒,每段漲幅的比例幾乎相等,於是把它簡說為幅度化。

幅度化控制的是尺度和斜率,時間概念和形態規劃不見得雷同。幅度化給我們在操作中的提示不能用別的什麼規律來替代,它以獨具一格的形式分別預見新的升勢來臨,持續和將告一段落。比如形態並無跡象顯示滯漲時,你還在憧憬未來,它提前預警;這一段漲得差不多了快要調整,此時更不該有買進的念頭;股價在漲擔心能繼續否?它不時來安撫你;別緊張後面還有戲;在結束一段漲幅後整理完畢,它及時來招呼你;又要起步了快跟上。固然這時還有別類可依,但遠沒有它那麼起眼。此番擬人不會司在作文,是督促你在適當的時候主動地去做幅度化的聯想。不過,千萬不要自作多情,人家沒有按照幅度化規律運行,你強往身上套,本來還有漲頭你卻拿前一次漲幅來量,夠尺了就賣,或本來是曇花一現你卻以為沒到頭,還在傻等不會延出的漲幅,所以要找准對象。本小節較難,下面將精解一案例。

案例精解:中視傳媒

中視傳媒向上的三段走勢,都以相同的幅度重復著,不管是一次的數目小陽,兩次的兩天大陽,三次的四小陽類一大陽,從形態上看真不知道它當時要怎麼漲,哪一次會漲到什麼程度,可用幅度化的聯想來把握便簡單的順水推舟。盤口這一次能否重演,可就甭說了,生死攸關的十日均線沒有如期地頂上去不免令人擔憂。第一次雖有急破十日均線,但量沒有放大,原因也是有市場背景的,這一次卻是放量下破,後有反復但沒有加強十日均線的作用力。

第七式:《短暫整理》

短暫整理是指股價從底部大陽線拔升起來,不是一鼓作氣把波段做完,而是稍作休整消化獲利浮籌,待五日均線跟上來接著飆升,這種形態十分典型是上乘的介入時機。股價在原來上漲時有成交量放大,當進入短暫整理時成交量萎縮下來,五日均線上來能助漲股價便大膽殺進,否則作罷。

說明:回檔整理是一天。

短暫整理是兩三天。

稍長整理是延到四至五天。

第八式:《回檔殺進》

前有回調介入一文,說的回調是指結束一波漲幅後,而回檔是發生在一波漲幅之中,具體表現在某日上漲之後。回檔和回調不是一個概念,不過是人們習慣地把股價下跌統稱為調罷了。

很多人喜歡看漲買票,但不是每每都有連續上漲的好勢,震盪走勢也是經常發生的。作日走勢好好的,孰不知今天一變臉股價掉了回來,讓在作日追高的人好不自在。為此,選擇回檔是或者是在回檔的第二天早市買進,股價經過洗籌保持一天的強勢一般沒有問題,起碼跌下來的可能性比較小,不做沖高而主動回撤就是為了加強攻勢。回檔殺進要狙擊在股價從底部突破後一兩次的回檔,三次以上的回檔要格外小心,除有理由肯定先期是小幅上揚的走勢。

當然,也不能見底部出個陽線後面收陰就殺進,對高開落下,沖高回落猛然一柱天量等還要迴避三舍。

第九式:《升至前期高點》

當股價回調後返升至前期高點處是敏感時刻,突破不過去形成雙頭殺傷力極強,能直接突破過去的屬回調走勢按幅度比或對稱結構再次上揚的較常見。而這次推出的頗值的重點關注的形態區別就在於;升至前期高點或已達理論高度,即不下跌又不連升,倒是停住盤留一段時間然後在實施向上突破,由此看來逢前期高點盤整不是只有下跌一個取向這種蓄勢的形態分兩類情形,雖然具備同樣特點,但由於原先的走勢振幅不同,其實破後的表現有相當的差異。

說頗值得重點關注的形態是指這種情形;以前的股價走勢是小幅逐波抬高或在小范圍內箱體整理,振幅不大也未曾做過一次象樣拉升,這次回返臨近前期高點不超不跌,一段盤整過後做一次大的動作,令人刮目相看。

第十式:《破箱體放量小漲》

股價一旦上破箱體的禁錮,後市應有可望,這是正常的邏輯思維,相信有人能把握毋需我來提醒。在這里說的破箱體放量小漲是指:股價突破後並未迅猛大漲,聚推的成交量與對應漲幅不大的股價不成常規正比,這就說明有股被壓抑的動能仍未釋放,必將在將來的股價上體現出來。加之好不容易突破箱體,還沒怎麼樣就掉回來?兩點相加僅實現小小的漲幅似乎有點高射炮打蚊子。

有時候還真得對異動、不合情理的事況動動腦子,象這類是該用腦子的地方,不過也要站在客觀的立場上分析,不能強加個人意志摻雜一己私慾。當解開其中的蹊蹺來也不要急著搶入。

『叄』 如何看個股的資金量變化

1.個股資金流入,這是指掛單的數量,
2.資金流入與流出是不相等的,因為有時主力掛單是為了誘空或誘多,隨時撤單。
3.實際操作中點擊個股盤面的「買賣力道」看委買與委賣量的變化。

一、關於量?
量之要,其一在勢也。高位之量大,育下落之能;低位之量大,藏上漲之力;
二、成交量的五種形態
因為市場就是各方力量相互作用的結果。雖然說成交量比較容易做假,控盤主力常常利用廣大散戶對技術分析的一知半解而在各種指標上做文章,但是成交量仍是最客觀的要素之一。
1.市場分歧促成成交。所謂成交,當然是有買有賣才會達成,光有買或光有賣絕對達不成成交。成交必然是一部分人看空後市,另外一部分人看多後市,造成巨大的分歧,又各取所需,才會成交。
2.縮量。縮量是指市場成交極為清淡,大部分人對市場後期走勢十分認同,意見十分一致。這裡面又分兩種情況:一是市場人士都十分看淡後市,造成只有人賣,卻沒有人買,所以急劇縮量;二是,市場人士都對後市十分看好,只有人買,卻沒有人賣,所以又急劇縮量。 縮量一般發生在趨勢的中期,大家都對後市走勢十分認同,下跌縮量,碰到這種情況,就應堅決出局,等量縮到一定程度,開始放量上攻時再買入。同樣,上漲縮量,碰到這種情況,就應堅決買進,坐等獲利,等股價上沖乏力,有巨量放出的時候再賣出。
3.放量。放量一般發生在市場趨勢發生轉折的轉折點處,市場各方力量對後市分歧逐漸加大,在一部分人堅決看空後市時,另一部分人卻對後市堅決看好,一些人紛紛把家底甩出,另一部分人卻在大手筆吸納。 放量相對於縮量來說,有很大的虛假成份,控盤主力利用手中的籌碼大手筆對敲放出天量,是非常簡單的事。只要分析透了主力的用意,也就可以將計就計。 4.堆量。當主力意欲拉升時,常把成交量做得非常漂亮,幾日或幾周以來,成交量緩慢放大,股價慢慢推高,成交量在近期的K線圖上,形成了一個狀似土堆的形態,堆得越漂亮,就越可能產生大行情。相反,在高位的堆量表明主力已不想玩了,在大舉出貨。
5.量不規則性放大縮小。這種情況一般是沒有突發利好或大盤基本穩定的前提下,妖庄所為,風平浪靜時突然放出歷史巨量,隨後又沒了後音,一般是實力不強的莊家在吸引市場關注,以便出貨。
三、市場成交量與價格的關系
1.確認當前價格運行趨勢:市場上行或下探,其趨勢可以用較大的成交量或日益增加的成交量進行確認。逆趨勢而行可以用成交量日益縮減或清淡成交量進行確認。
2.趨勢呈現弱勢的警告:如果市場成交量一直保持銳減,則警告目前趨勢正開始弱化。尤其是市場在清淡成交量情況下創新高或新低,以上判斷的准確性更高。在清淡成交量情況下創新高或新低應該值得懷疑。
3.區間突破的確認方法:市場失去運行趨勢時即處於區間波動,創新高或新低即實現對區間的突破將伴隨成交量的急劇增加。價格得到突破但缺乏成交量的配合預示市場尚未真正改變當前運行區間,所以應多加謹慎
4.成交量催化股價漲跌 一隻股票成交量的大小,反映的是該股票對市場的吸引程度。當更多的人或更多的資金對股票未來看好時,他們就會投入資金;當更多的人或資金不看好股票未來時,他們就會賣出手中的股票,從而引起價格下跌。但是無論如何,這是一個相對的過程,也就是說,不會所有的人對股票「一致地」看好或看壞。 這是一個比較單純的看法,更深層的意義在於:股票處於不同的價格區域,看好的人和看淡的人數量會產生變化。比如市場上現在有100個人參與交易,某股價格在10元時可能有80個人看好,認為以後會出現更高的價格,而當這80個人都買進後,果真引起價格上升;股價到了30元時,起先買入的人中可能有30個人認為價格不會繼續上升,因此會賣出股票,而最初看跌的20個人可能改變了觀點,認為價格還會上升,這時,價格產生了瞬間不平衡,賣出的有30人,買入的只有20人,則價格下跌。看好、看淡的人數會重新組合並決定下一步走勢。
大多數人都有一個錯誤的看法:股票成交量越大,價格就越漲。要知道,對於任何一個買入者,必然有一個相對應的賣出者,無論在任何價格,都是如此。在一個價格區域,如果成交量出乎意料地放大,只能說明在這個區域人們有非常大的分歧,比如50個人看漲,50個人看跌;如果成交量非常清淡,則說明有分歧的人很少或者人們對該股票毫不關心,比如5個人看漲,5個人看跌,90個人無動於衷或在觀望。
可以從成交量變化分析某股票對市場的吸引程度。成交量越大,說明越有吸引力,以後的價格波動幅度可能會越大。
可以從成交量變化分析某股票的價格壓力和支撐區域。在一個價格區域,如果成交量很大,說明該區域有很大的壓力或支撐,趨勢將在這里產生停頓或反轉。
可以觀察價格走出成交密集區域的方向。當價格走出成交密集區,說明多空分歧得到了暫時的統一,如果是向上走,那價格傾向於上升;若向下走,則價格傾向於下跌。
可以觀察成交量在不同價格區域的相對值大小,來判斷趨勢的健康性或持續性。隨著某股票價格的上升,成交量應呈現階梯性減弱,一般來說,股票相應的價格越高,感興趣或敢於參與的人就相應越少。不過這一點,從成交額的角度來看,會更加簡單扼要。
僅僅根據成交量,並不能判斷價格趨勢的變化,至少還要有價格來確認。成交量是價格變化的一個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一個可能引起本質變動的因素,但是在大多數時候,只起到催化劑的作用。
市場上有這樣一種認識,認為個股或股指的上漲,必須要有量能的配合,如果是升量增加,則表示上漲動能充足,預示個股或股指將繼續上漲;反之,如果縮量上漲,則視為無量空漲,量價配合不理想,預示個股或股指不會有較大的上升空間或難以持續上行。
個股或大盤在大幅放量之後縮量陰跌,顯然是壞事,顯然預示著一輪跌勢的展開。例如2001年5月18日和5月21日,滬市成交放大至200億和217億,之後量能再也無法放大,開始橫向整理,至6月14日大盤見頂後,大盤明顯縮量,6月27日開始放量下跌,7月23日加速下跌,至10月22日,跌至1514點,始於6月27日的此輪跌勢共跌去700餘點,持續時間長達4個月,是典型的放量之後縮量導致的下跌。但千萬不能忘記,下跌初始階段的股指是處於長期牛市之後的高位2200點之上!
與此完全相反的實例是,2002年3月8日和3月9日,滬市成交放大至238億和213億,經縮量回落整理後,終於爆發了6·24行情。不可否認,6·24行情的爆發,消息面的利好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6月21日,滬市成交就大幅放大,預示著新一輪漲升即將開始,只不過停止國有股減持的重大利好大大加強了漲升的爆發力,但也大大縮短了行情的持續時間,急劇放大的成交量和場外資金的蜂擁而入使得資金面難以為繼,結果導致了行情的夭折。短短的5個交易日,滬市成交1650多億,然後大盤縮量下跌,至2003年1月6日,股指創出自1999年下半年以來的新低1311點,此輪跌勢共跌去400餘點,持續時間超過半年。這又是一個典型的放量之後縮量導致的下跌,但是我們也必須注意,下跌初始階段股指是在創出2002年年內新高1748點之後,當時股指處於階段性的高點,下跌也就不可避免了。
而2003年1月14日和1月15日成交量放大至235億和217億,共計452億,表明多頭開始大舉入市,之後大盤開始縮量,但是股指不跌反漲,是典型的縮量上漲,這表示1月14日和1月15日入市搶籌的投資者並未出逃,籌碼鎖定良好,上檔拋壓較輕,所以縮量仍能上漲。與縮量下跌一樣,縮量上漲一般能持續相當長的時間。
縮量下跌表示市場處於弱勢,極小的成交量就能打低股指,下跌之後必然有放量大跌,這對於多方是極為不利的。反之,縮量上漲表示市場處於強勢,較小的成交量就能推動股指上揚,之後必然會放量大漲,大盤如此,個股更是如此。縮量(或基本無量)上漲已經告訴我們,縮量不但能上漲,而且能大漲特漲!

成交量告訴拐點線索 (2)

成交量在魔山理論中的地位,從來就是輔助性的,它不能作為直接決策的依據,很多人認為我們有意冷落成交量指標,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魔山理論追求的是投機的效率,如果成交量的指標可以提高我們的投機效率,我們為什麼不把它放在我們的工具箱里呢?相反如果它不能給我們帶來效率我們又何必應用它呢?
請看,這是成交量的表現,價格在跌到1311點時的表現,在它的前一日,成交和價格創出了新的低點,次日價格繼續創新低的時候,成交卻有所回升,在這個時候我們是否可以根據它來判斷大盤出現了轉折呢?相反當價格繼續向上的時候成交卻進一步萎縮,直到價格穿越了傳統形態W底的頸線,成交才出現快速放大。
成交量具有先天的滯後性,不要相信量在價先的聒噪。必須明確一點,成交量是價格的「衍生物」,市場資金是對價格的追捧——競買或者競賣形成了價格的波動,而不是對成交量的追捧,因此,成交量首要的功效在於甄別市場的容量,和市場的流動性。除此以外,它對一些拐點的有效性的驗證存在一些功效,但是這種功效到底有多大,我們還不能從根本上加以確定。
盡管如此,我們依然欣喜地看到了一些事實,這些事實帶給了我們一些線索,但是樂觀前面要加上謹慎二字。
在一個拐點出現的時候,那麼這個拐點的基準日,傾向於成交量萎縮。我們通過對10年來一些重要的大盤的轉折點的研究,發現這種情況屢屢出現,其概率在80%以上。
這種情況說明當拐點降臨的時候,市場人氣是極端低迷的,市場中大多數的人心懷絞痛,他們在這個時刻對市場形成了一致性的看法,這種悲觀情緒在肆意的蔓延,在不斷地打擊著每一個參與者,而這些參與者在市場中的表現就是被動性「拒絕交易」,這就是成交低迷的原因。但是一旦市場出現了轉機,人們的眼球就會立刻被吸引過來。沒有準備的人會吃驚,會關注,會等等看。經驗豐富的人,會立刻介入,而職業交易人則會全倉而動。這樣價格便會持續上升,直到觀望的人介入全倉退出,而留在圖表上的則是放大的成交量和遠離拐點的價格。

如何觀察成交量 (3)

股市中有句老話:「技術指標千變萬化,成交量才是實打實的買賣。」可以說,成交量的大小,直接表明了市場上多空雙方對市場某一時刻的技術形態最終的認同程度。下面,筆者就兩種比較典型的情況作一些分析。
1、溫和放量。這是指一隻個股的成交量在前期持續低迷之後,突然出現一個類似「山形」一樣的連續溫和放量形態。這種放量形態,稱作「量堆」。個股出現底部的「量堆」現象,一般就可以證明有實力資金在介入。但這並不意味著投資者就可以馬上介入,一般個股在底部出現溫和放量之後,股價會隨量上升,量縮時股價會適量調整。此類調整沒有固定的時間模式,少則十幾天多則幾個月,所以此時投資者一定要分批逢低買入,並在支持買進的理由沒有被證明是錯誤的時候,有足夠的耐心用來等待。需要注意的是,當股價溫和放量上揚之後,其調整幅度不宜低於放量前期的低點,因為調整如果低過了主力建倉的成本區,至少說明市場的拋壓還很大,後市調整的可能性較大。
2、突放巨量。對此種走勢的研判,應該分作幾種不同的情況來對待。一般來說,上漲過程中放巨量通常表明多方的力量使用殆盡,後市繼續上漲將很困難。而下跌過程中的巨量一般多為空方力量的最後一次集中釋放,後市繼續深跌的可能性很小,短線的反彈可能就在眼前了。另一種情況是逆勢放量,在市場一片喊空聲之時放量上攻,造成了十分醒目的效果。這類個股往往只有一兩天的行情,隨後反而加速下跌,使許多在放量上攻那天跟進的投資者被套牢。

區分成交量形態 (4)

技術分析可以說就是對價格、成交量、時間三大要素進行的分析,而成交量分析則具有非常大的參考價值。雖然說成交量比較容易做假,但仍是最客觀、最直接的市場要素之一。
1、縮量。縮量是指市場成交極為清淡,大部分人對市場後期走勢十分認同。這裡面又分兩種情況:一是看淡後市,造成只有人賣,沒有人買;二是看好後市,只有人買,沒有人賣。縮量一般發生在趨勢的中期,碰到下跌縮量應堅決出局,等量縮到一定程度,開始放量上攻時再買入。碰到上漲縮量則可堅決買進,等股價上沖乏力,有巨量放出的時候再賣出。
2、放量。放量一般發生在市場趨勢發生轉折的轉折點處,市場各方力量對後市分歧逐漸加大,一些人紛紛把家底甩出,另一部分人卻在大手筆吸納。相對於縮量來說,放量有很大的虛假成分,控盤主力利用手中的籌碼大手筆對敲放出天量是非常簡單的事,但我們也沒有必要因噎廢食,只要分析透了主力的用意,也就可以將計就計「咬他一大口」。
3、堆量。主力意欲拉升時,常把成交量做得非常漂亮,幾日或幾周以來,成交量緩慢放大,股價慢慢推高,成交量在近期的K線圖上形成一個狀似土堆的形態,堆得越漂亮,就越可能產生大行情。相反,在高位的堆量表明主力已不想玩了,在大舉出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堅決退出,不要幻想再有巨利獲取了。
4、量不規則性放大縮小。這種情況一般是沒有突發利好或大盤基本穩定的前提下的妖庄所為,風平浪靜時突然放出歷史巨量,隨後又復歸平靜,一般是實力不強的莊家在吸引市場關注,以便出貨。
無論怎樣,成交量只是影響市場的幾大要素之一。市場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決不可把它分開來看,綜合分析、綜合判斷,結果才會最准確。

均線 成交量結合看趨勢 (5)

在技術分析領域里,移動平均線以它簡潔明了的特點深受投資者的青睞。人們利用不同時期的移動平均線來指導操作,特別利用不同時期的移動平均線的排列來判斷是多頭市場還是空頭市場(在西方國家一般認為股價線在200日移動平均線以上為牛市。反之,股價線在200日移動平均線以下時為熊市),以便調整投資者的市場思維,實施不同的投資策略。而在選擇買賣點時則運用「葛南維八法」。

移動平均線的優缺點
一、優點:運用移動平均線理論,在買賣交易時,可以界定風險程度,將虧損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在行情趨勢發動時,買賣交易的利潤相當可觀;移動平均線的組合可以判斷行情的真正趨勢。
二、缺陷:當行情牛皮盤整時,買賣信號過於頻繁,投資者無所適從;移動平均線的最佳日數與組合,確定起來十分困難;僅靠移動平均線的買賣信號,無法給予投資者充足的信心,必須依靠其他技術指標的輔助。成交量、股價、均線共同作用
為了投資者在運用移動平均線時能夠揚長避短,從而發現成交量、股價、均線三者的共同作用,總結出:股價突破、支撐和壓力的有效性與均線的角度和成交量有關。根據這一理論,投資者可以較為有效地實施正確的買賣策略。突破:股價突破移動平均線時,成交量必須放大,特別是向上突破移動平均線時。如果移動平均線的運行角度與股價的運行角度互反時,突破後的股價會有回抽的要求,當日成交量過大(當日成交量比前一日成交量放大3倍以上時),若當日收盤為中線特別是光頭K線出現時,這種反抽會發生在次日或者第三日。例如,2001年10月23日滬深兩市在暫停國有股減持消息的作用下,放量突破相反運行的5日均線,並當天收出光頭中陽線,從而在次日才出現回抽,如果在突破移動平均線時成交量減少或者持平(特別是股價無量突破相反運行的移動平均線時),這種突破往往是假的。
支撐:移動平均線能否對股價構成有效支撐,不僅要看移動平均線的運行角度,同時也要注意成交量的多寡。例如,移動平均線是向上運行而股價回落,這種移動平均線的支撐力度就大於走平或者回落的移動平均線,如果股價回落至移動平均線,發生支撐反彈時,必須有成交量的配合,否則投資者可視這種支撐為無效支撐。例如:深成指在10月26日出現止跌走紅,但是成交量則比前一日減少,說明這種支撐的可信度不高,投資者可不按傳統的移動平均線的買賣技巧來進行。
壓力:股指或者股價在下跌過程中出現的反彈,往往會遇上移動平均線的壓力。這一壓力的大小不僅與移動平均線的期數有關,同時還與移動平均線的角度及成交量有密切關系。在反彈行情中移動平均線的運行角度與股價或者股價運行角度越大,相反的壓力就越大,特別是無量上攻移動平均線,失敗的可能性就越大。
以上移動平均線對不同時期都有指導意義,只不過不同時期的均線的支撐壓力不同而已。

千金難買「散兵坑」 (6)

實戰中通常是很難區別主力在洗盤還是出貨,拋早了走了一條大魚,拋晚了又後悔莫及,恰恰是因為有此區別,才有了種種看盤技巧。當然能夠及時發現主力在洗盤是最好的,不過退一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不錯,因為在刻意製造的空頭陷阱構築之後往往也容易成為個股介入的好時機,這就是千金難買價散兵坑。
當過兵的人都知道散兵坑是非常安全的,因為炮彈不太可能再次炸在同一個彈坑內,前次炸出的彈坑往往成為老兵們的最佳躲藏之地。在量價研判中有成交量的散兵坑,這是指在築底成功時成交量往往形成一個大坑,在弱如游絲的低迷後呈現出有序的放大。千金難買價散兵坑是指股價處於小幅震盪上行的慢牛趨勢初期或中期,成交量有所放大、換手率也小幅增加,突然股價出現快速下挫,但這種下挫不會維持很久,在一至兩天或一周左右的時間,股價便又重拾升勢,再一次回到跳水前原有的上升趨勢中,在圖形上形成股價散兵坑形狀,就如被炸彈炸出一般,而散兵坑出現之際將是十分難得的、千金也難買的買入時機。
這個在上升趨勢途中出現的大坑,實質上就是主力在拉升之前兇悍的洗盤,此招一出,把坐在轎子里的大部分浮多都震下來。這是個非常有效而實用的空頭陷阱,實戰中也確實很難把它識別出來,因此這里不研究如何識別是否為空頭陷阱,而是充分利用之成為個股的介入機會。其中有兩個買點,一是在價散兵坑之內,但這是先知先覺與不知不覺,因為在股價剛剛有所企穩轉強之際,任何風吹草動往往都會使人失去理智;二是在價散兵坑出現並已重返上升趨勢中之際,這雖也失去了最低價買入的時機,但這卻是最有效的,因為股價重返上升趨勢使空頭陷阱已被確認,"不買地價,不賣天價",甘蔗的中間段是最甜的,看到趨勢的重新確立才該出手時就出手,這是順勢操作的真諦。
實戰中的注意事項:1、股價要處於慢牛趨勢初期或中期時,最好已有10%以上的漲幅,說明了上漲趨勢已初步確立;2、股價突然間無量下挫,止跌位置相對於股價的絕對漲幅不能超過50%,最好在0.382黃金分割回吐位之內,如比例過高,向上的爆發力往往會減弱;3、在短時間內又有能力恢復到原有的上升趨勢中,最好在1周內完成,否則時間過長,散兵坑的爆發力往往會減弱;4、在股價回升時候,成交量應該有所放大,快速的回升往往預示著爆發力強大;5、重返上升趨勢之際,就是介入的絕佳時機。

成交量溫和放大的技術含義 (7)

成交量溫和放大的直觀特徵就是量柱頂點的連線呈現平滑的反拋物線形上升,線路無劇烈的拐點。定量的水平應該在3%至5%換手左右方為可靠、溫和放大的原因是隨著吸籌的延續,外部籌碼日益稀少,從而使股票價格逐步上升,但因為是主力有意識的吸納,所以在其刻意調控之下,股價和成交量都被限制在一個溫和變化的水平,以防止引起市場的關注。對「溫和放量」的理解要注意三點:
一是不同位置的溫和放量有著完全不同的技術意義,其中在相對低位和長期地量後出現的溫和放量才是最有技術意義的。
二是溫和放量有可能是長線主力的試探性建倉行為,所以雖然也許會在之後會出現一波上漲行情,但一般還是會走出回調洗盤的走勢;也有可能是長線主力的試盤動作,會根據大盤運行的戰略方向確定下一步是反手做空打壓股價以在更低位置吸籌,或者在強烈的大盤做多背景下就此展開一輪拉高吸貨的攻勢。因此最好把溫和放量作為尋找「黑馬」的一個參考指標,尋低位介入。
三是溫和放量的時間一般不會太長,否則持續吸籌不容易控制股價也會引起市場注意。在不同時期參與市場的散戶群體和散戶心理也會有很大變化,所以一個實力主力介入個股的前期為了獲取籌碼,會採用多種操作手法,但溫和放量無疑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種手法。這樣,在一個長線庄股的走勢中出現反復的溫和放量也就不足為奇了。

巧用成交量的變化尋黑馬 (8)

根據成交量的變化尋找黑馬,是投資者首先注意到的。如果主力吸籌較為堅決,則漲時大幅放量、跌時急劇縮量將成為建倉階段成交量變化的主旋律。盡管很多情況下,主力吸籌的動作會比較隱蔽,成交量變化的規律性並不明顯,但也不是無蹤可覓。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觀察成交量均線。如果成交量在均線附近頻繁震動,股價上漲時成交量超出均線較多,而股價下跌時成交量低於均線較多,則該股就應成為密切關注的對象。因為,這表明籌碼正在連續不斷地集中到主力手中。
需要注意的是,投資者從成交量的變化尋找「黑馬」時,必須結合股價的變化進行分析。因為絕大部分股票中都有一些大戶,他們的短線進出,同樣會導致成交量出現波動,關鍵是要把這種隨機買賣所造成的波動與主力有意吸納造成的波動區分開來。我們知道,隨機性波動不存在刻意打壓股價的問題,成交量放出時股價容易出現跳躍式上升,而主力吸籌必然要壓低買價,因此股價和成交量的上升有一定的連續性。依據這一原理,可以在成交量變化和股價漲跌之間建立某種聯系,通過技術手段過濾掉那些股價跳躍式的成交量放大,了解真實的籌碼集中情況。
成交量堆積是另一個重要的觀察對象,它對於判斷主力的建倉成本有著重要作用。除了剛上市的新股外,大部分股票都有一個密集成交區域,股價要突破該區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它也就成為主力重要的建倉區域,往往可以在此處以相對較低的成本收集到大量籌碼。所以,那些剛剛突破歷史上重要套牢區,並且在以下區域內累積成交量創出歷史新高的個股,就非常值得關注,因為它表明新介入主力的實力遠勝於以往,其建倉成本亦較高,如果後市沒有較大空間的話,大資金是不會輕易為場內資金解套的。
但如果累積成交量並不大,即所謂「輕松過頂」,則需要提高警惕,因為這往往是原有主力所為,由於籌碼已有大量積累,使得拉抬較為輕松。盡管這並不一定意味著股價不能創出新高,但無疑主力的成本比表面看到的要低一些,因此,操作時需要更加重視風險控制,股市整體走勢趨弱時尤其需要謹慎。
需要指出的是,在主力開始建倉後,某一區域的成交量越密集,則主力的建倉成本就越靠近這一區域,因為無論是真實買入還是主力對敲,均需耗費成本,密集成交區也就是主力最重要的成本區,累積成交量和換手率越高,則主力的籌碼積累就越充分,而且往往實力也較強,此類股票一旦時機成熟,往往有可能一鳴驚人,成為一匹「超級大黑馬」

怎樣研判成交量的變化 (9)

股市中有句老話:「技術指標千變萬化,成交量才是實打實的買賣。」可以說,成交量的大小,直接表明了市場上多空雙方對市場某一時刻的技術形態最終的認同程度。下面,筆者就兩種比較典型的情況作一些分析。
1、溫和放量。
2、突放巨量。
還有一點大家要注意,主力資金在吸籌的時候,成交量並不一定要有多大,只要有足夠的耐心,在底部多盤整一段時間就行。而主力要出貨的時候,由於手中籌碼太多,總得想方設法,設置各種各樣的陷阱。因此應該全面考察該股長時間的運行軌跡,了解它所處的價位、量能水平和它的基本面之間的關系,摸清主力的活動規律及個股的後市潛力,通過綜合分析來確定我們介入或出貨的時機。

雖然技術分析的指標多達上百種,但歸根到底,最基本的無非就是價格與成交量,其他指標無非就是這兩個指標的變異或延伸。大家知道量價關系的基本原理是「量是因,價是果;量在先,價在後」,也就是說成交量是股價變動的內在動力,由此人們導出了多種量價關系的規則,用於指民具體的投資。但在實際中,人們會發現根據量價關系來進行具體買賣股票時,常常會出現失誤,尤其是在根據成交量判斷主力出貨與洗盤方面,失誤率更高,不是錯把洗盤當出貨,過早賣出,從而痛失獲利良機,就是誤將出貨當洗盤,該出不出,結果是痛失出貨良機。那麼,在實際投資中如何根據成交量的變化,正確判斷出主力的進出方向,或者說,如何根據成交量的變化,准確判斷出主力是在出貨還是洗盤呢?

般說來,當主力尚未准備拉抬股價時,股價的表現往往很沉悶,成交量的變化也很小,此時研究成交量沒有實際意義,也不好斷定主力的意圖。但是,一旦主力放量拉升股價時,主力的行蹤就會暴露,我們把這樣的股票稱為強庄股,此時研究成交量的變化就具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此時,如果能夠准確地捕捉到主力的洗盤跡象,並果斷介入,往往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取非常理想的收益。實踐證明,根據成交量變化的以下特徵,可以對強庄股的主力是不是在洗盤作出一個較為准確的判斷:
首先,由於主力的積極介入,原本沉悶的股票在成交量的明顯放大推動下變得活躍起來,出現了價升量增的態勢。然後,主力為了給以後的大幅拉升掃平障礙,不得不將短線獲利盤強行洗去,這一洗盤行為在K線圖上表現為陰陽相間的橫盤震盪,同時,由於主力的目的是要一般投資者出局,因此,股價的K線形態往往成明顯的「頭部形態」。

其次,在主力洗盤階段,K線組合往往是大陰不斷,並且收陰的次數多,且每次收陰時都伴有巨大的成交量,好象主力正在大肆出貨

『肆』 股市中陰、陽是什麼意思

收盤價高於開盤價,叫做收陽;收盤價低於開盤價,叫做收陰。
從K線圖來說:如果收陽的話:收盤價到最高價之間叫上影線;開盤價與最低價之間叫下影線。如果收陰的話:開盤價與最高價之間叫上影線;收盤價到最低價之間叫下影線。
股市的漲跌原因:
一、股市規律
股票市場的唯一的規律就是:股票價格永遠是波動的,但影響股票價格波動的原因很多。有基本面的,有消息面的,有技術面的,有資金面的等等。。。。。
而這些因素影響了市場的供給,而股市漲/跌唯一的原動力就是供需。任何商品供給大於需求,那麼價格就下跌。反之價格就上漲。
那麼影響股價供需關系的最大因素是什麼呢?是投資者的情緒。許多股票前一個月與後一個月從基本面看沒有什麼大的變化。但是股票價格卻相差很遠。許多時候公司的產品價格沒有變,公司的經營環境也沒有變。公司的基本面也就沒有什麼變化。股價上漲/下跌唯一變化的是投資者的情緒變了。投資者對於未來看法的情緒影響了市場資金流向。從而也影響了股價的波動。
大部分投資者看好時過於樂觀,看壞時過於恐懼。行情往往在大眾恐慌時產生,在大眾猶豫中發展,而在大眾歡樂時結束。投資者的情緒才是推動股價變動的原動力!

了解了股價變化的真正原因,就知道預測股票市場未來是很困難的,因為要試圖把握全體投資者情緒的精確變化方向是不可能的事。
所有股票的買和賣,其實就是買賣雙方的心理博弈,成交價格是買賣雙方的博弈的平衡點,所有的因素最終都通過買賣雙方的心理反映到價格上來。

價格其實就是市場心理的具體反映:低買高賣、快漲回調、急跌反抽,這都能解釋為:市場永遠在波動與平衡中變化,即如果價格偏離平衡(平均價)太遠了,它就要回歸平衡(向平均價格回歸),這就是股市規律。

二、趨勢運動
趨勢運動是股市中的最重要的特性,趨勢一旦形成,那麼就將趨於保持繼續延大趨勢方向運動。即趨勢有自我強化的作用。消息可以打破一個強勢趨勢的進程,但不可能改變趨勢的運行方向。這也是股市的重要規律之一。
約翰-邁吉(股票趨勢技術分析一書的作者),這個國際技術分析大師他強調了三條趨勢原則:
1)股價傾向於以趨勢運行;
2)交易量跟隨趨勢;
3)一輪趨勢一旦確立以後,傾向於繼續運行。

股市中長,中,短三種趨勢必然同時存在,而且彼此的方向可能相反運行。確判斷主要走勢的方向,是投機行為成功與否的最重要因素。沒有任何已知的方法可以預測主要走勢的持續期限。投資者不應該去預測趨勢的時間范圍,需要關注的是趨勢方向是否改變。
三、頭部與底部的形成機理
頭部形成是因為看好的人全部買入,而不看好的人也不會買,也就是因資金不再流入而形成,而底部則是看空割肉的人已經割完了,而不願意割肉的人打死也不割。從而使得資金流出萎縮而產生;這就是常常說的地量底部的原因。
頭部與底部之間是趨勢。當空頭趨勢形成時,資金不斷在流出,持幣者是不會介入的,只有在資金流出枯竭時,也就是成交量萎縮時,資金才會大規模入市,並且一舉扭轉趨勢。
而到了多頭趨勢明確以後,在沒有形成頭部之前,它會繼續上漲,資金會不斷地流入。決定股票真正漲跌的因素就是供求關系-量價關系。

熱點內容
服務費繳印花稅含稅征繳嗎 發布:2025-01-11 16:46:14 瀏覽:842
免稅的農用機械用交印花稅嗎 發布:2025-01-11 16:44:58 瀏覽:890
股票交易表格怎麼看 發布:2025-01-11 16:44:05 瀏覽:101
惠普企業股票代碼 發布:2025-01-11 16:42:40 瀏覽:573
律師服務費用合同交印花稅嗎 發布:2025-01-11 16:31:26 瀏覽:914
益民集團股票行業分析 發布:2025-01-11 16:23:57 瀏覽:303
股指期貨開戶行情 發布:2025-01-11 16:23:21 瀏覽:292
查詢所有的印花稅 發布:2025-01-11 16:23:16 瀏覽:461
14年的牛市大漲的順序 發布:2025-01-11 16:16:59 瀏覽:183
格式購銷合同印花稅貼花 發布:2025-01-11 16:15:20 瀏覽: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