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市盈率這么低
『壹』 股票為什麼會被低估
所謂的低估值,就是指這只股票的股價低於市場整體市盈率或行業市盈率而被低估,應該高於現有股價,買入也會很安全,此類股一般為長線首選。那股票為什麼會被低估呢?關於股票為什麼會被低估,接下來小編說一下股票被低估的原因。
1、整個市場低迷。這通常是股票為什麼會被低估最明顯的原因,發生在宏觀經濟預測不好的時期。這就需要投資者具備幾個基本的工具來評價(而不是預測)總體的市場情況,為市場的低估作好准備。
2、某些行業總的狀況不良。經典的例子就是發生在90年代的Hillarycare(希拉里醫改)造成的醫療保健板塊股票的下跌。
3、某些地區的宏觀狀況欠佳。在1990-1991年的衰退期,加利福尼來的經濟受房地產市場的影響而極其蕭條。巴菲特利用了這次極佳的機會買入了富國銀行。
4、公司由核心高回報業務轉為多元化。這是股票為什麼會被低估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80年代,可口可樂開展多元化的、無核心的、低回報的業務,如養蝦、拍電影等,這掩蓋了它飲料這個核心業務的大金礦。1988年,巴菲特以15倍的市盈率開始收集,基於傳統的估值方法,可口可樂的股票價格並非極度便宜。但是,不明智的多元化使市場沒有發現這是一棵長期的搖錢樹。
5、嚴重的短期問題但不影響長期的生意。經典案例是巴菲特在1963年美國運通發生財政丑聞時買入,還有在70年代末Geico由於保險事故而定價極低時的介入。在這兩個例子中,問題都可以被解決,更重要的是,這些問題沒有傷害到美國運通品牌的競爭優勢和Geico的低成本結構。
6、公司不付紅利或者減少紅利。這是股票為什麼會被低估必不可少的原因,巴菲特曾提到,這就是他1958年購買聯邦信託有限公司的理由。
7、沒有人關注的公司。如果一家小公司沒有分析師關注就可能被低估。
8、剛經過拆分的公司。這也是一個經典的機會區域。這個新公司可能具有極佳的經濟前景,但因為從前作為母公司的一部分而不為人知。JoelGreenblatt的書《你可以成為股市天才》對拆分獲利有深刻的論述。
9、公司業務過於復雜。這是著名的價值投資者SethKlarman最喜歡的區域。如果多數投資者不理解詳細的情形或者不願花功夫去做大量的工作,就為精明的投資者提供了用低價參與的機會。
10、公司因破產而產生。市場沒有認識到新組建公司的價值,其已免於債務負擔和其它遺留問題,這是股票為什麼會被低估的關鍵原因。
『貳』 宸磋彶鐗逛拱鑲$エ鏃跺競鐩堢巼鏄澶氬皯錛
宸磋彶鐗規姇璧勭殑澶ч儴鐩鏍囧競鐩堢巼閮藉湪10~30涔嬮棿錛岃繖鏍風湅鏉30鍙瑙嗕負涓涓鍒嗙晫銆
『叄』 巴菲特當年投資比亞迪為什麼便宜
巴菲特當年投資比亞迪,巴菲特以每股約8港元的價格認購了2.25億股比亞迪股份,巴菲特買入比亞迪股份時對應的市盈率僅10.2倍,目前其最新市盈率為134倍。菲特是一個信奉價值投資的投資者。真正的價值投資者投資一家公司,往往都是十年起步,巴菲特在2008年就投資了比亞迪,時間上就過了14年。據中汽協會數據披露,2022年上半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佔有率達24.7%,較2021年增長超7.5個百分點。據乘聯會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比亞迪在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排行榜前十車型中占據六席。此外,銷售數據方面,據乘聯會2022年1-7月統計數據顯示,比亞迪銷售新能源汽車79.27萬輛,市場份額佔比29%,作為對比特斯拉銷售20.6萬輛,佔比7.5%。
『肆』 巴菲特的20個孔
一旦你打滿了20個孔,就不能再進行任何投資了
巴菲特曾給年輕人分享過一個「20個孔」的投資原則,他說:「我可以給你一張只有20個打孔位的卡片,這樣你就可以在上面打20個孔——代表你一生中能做的所有的投資。一旦你在這張卡片上打滿了20個孔,你就不能再進行任何投資了。」這話說的是,對待投資要非常地慎重,除非你有萬全的把握。
那老巴本人是如何打孔的呢?正好《巴菲特的估值邏輯》這本書,講了老巴的20個經典投資案例。可以說,如果沒有這20個案例,巴菲特的投資業績也不過是普通散戶的水平。
關於老巴的研究資料多如牛毛,本書雖然新,但卻是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
在此之前的資料中,要麼是更多側重於巴氏思想,對案例著墨不多、缺乏細節,例如《巴菲特之道》的第4章中列舉了9個案例(其中7個亦在本書中);要麼是對巴本人股東信和公開言論大段的復制粘貼,缺乏獨立的思考和嚴謹的考證,讀者看書不如直接去看信。
而這本書的獨特做法是,假想自己是與巴菲特處於同樣的時間和環境下,找出在當時每個普通投資者都能找到的公開資料,包括上市公司的年報等,運用相對統一的估值方法,去分析該標的的投資價值。雖然資料的解讀、指標的選取,不免仍然會有作者個人觀點的影響,但也能大概率還原巴菲特的原始思考了。
如果說《巴菲特之道》中的案例描述更多地是定性分析,讓讀者理解老巴的投資思想,《巴菲特的估值邏輯》一書就更多是在定量分析,通過一個個案例的清晰羅列,手把手教會讀者老巴的估值方法。
第一部分合夥制年代(1957~1968年)
第1章1958:桑伯恩地圖公司
第2章1961:登普斯特農具機械製造公司
第3章1964:得州國民石油公司
第4章1964:美國運通
第5章1965:伯克希爾-哈撒韋
第二部分中期(1967~1988年)
第6章1967:國民保險公司
第7章1972:喜詩糖果公司
第8章1973:《華盛頓郵報》
第9章1976:政府雇員保險公司
第10章1977:《布法羅晚報》
第11章1983:內布拉斯加傢具賣場
第12章1985:大都會廣播公司
第13章1987:所羅門公司——優先股投資
第14章1988:可口可樂公司
第三部分近期(1989~2014年)
第15章1989:美洲航空集團
第16章1990:富國銀行
第17章1998:通用再保險公司
第18章1999:中美能源公司
第19章2007~2009:北伯靈頓公司
第20章2011:IBM
針對每個案例,作者解答了以下問題:
1、這家公司的歷史、業務及財務狀況?
不論是早期的還是中後期的投資案例,本書都提供了大量其他資料中沒有的內容,相當於一篇完整的投資研究報告,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這個案例。
2、為什麼會被低估?
市場確實會犯錯,但是投資者需要有發現錯誤的眼睛,因為這些錯誤總是隱藏在角落裡。例如,桑伯恩地圖公司的賬上證券組合,財報中列出的是成本價,而注腳告訴你這些錢已經超過了公司市值。以往的資料中,並沒有清楚告訴我們巴菲特為什麼能買到這么不可思議的低價。
3、合理的估值是多少,如何去估值?
早期:側重於資產的價值。
重點考慮盈利水平、總資產、凈資產,並會對應付款、存貨等資產進行折扣計算,得出保守價值。這個階段更適合普通投資者學習。
中期:側重於控股後的價值實現。
重點考慮資產品質、管理層以及市盈率、EV/EBIT等財務數據。這個階段中,華盛頓郵報、大都會廣播、可口可樂等上市公司的投資,適合投資者學習。而其他幾個案例並不適合我們,巴菲特更多考慮的是把整個公司買下後,如何在自己的投資版圖上創造更大的效用,例如保險公司看重的是浮存金的杠桿;喜詩糖果看重的是現金流;布法羅新聞在買入後幾年內甚至都是虧損的,但把同城對手打敗形成壟斷之後,當年實現的利潤就已經超過了前幾年的買入價。
後期:側重於資金配置和現金流回報,估值類似中期。
老巴更多地是用合理的價格買入優秀而穩健的大公司,持續獲得源源不斷的現金流。這個階段買的公司,我們基本不用抄作業了,抄了也沒用。
4、巴菲特是怎樣做的?
1)買入的並不限於普通股,還有債券、可轉債、期權等。
2)有持股待漲,也有深度介入的,例如控股後促使管理層分紅、拆分、回購。
3)退出方式盡量避稅,例如換股、私募退出等。
雖然都是老生常談了,這本書仍然讓我對巴菲特的幾個投資原則印象深刻。
第一點,買的便宜。 這20個案例中,幾乎沒有一個超過15倍的市盈率。而巴菲特傳記中透露,他買過的最便宜的股票股價是3美元,每股利潤是29美元,市盈率是0.1倍!巴菲特有句名言廣為流傳:投資第一原則就是不要虧損,第二原則就是不要忘記第一條。「不要虧損」並不是說不能浮虧,而是不要有永久性的損失,要做到這點,前提是就必須買得足夠便宜,有足夠的安全邊際,即使最壞的情況發生也能拿回本金。
第二點就是耐心。 便宜是等來的。讓巴菲特賺了最多錢的幾家公司,都是美國人、甚至是我們中國投資者耳熟能詳的長青公司。例如,可口可樂、華盛頓郵報、GEICO、富國銀行、蘋果、北伯靈頓鐵路公司,但他絕對不會因為喜歡一家公司就迅速的買入,而是會選擇長期的觀察和等待,直到最好的時刻來臨。老巴在買入北伯靈頓的時候說,我一從小就喜歡鐵路,直到70年之後才買入一家。經過漫長的等待後,市場又提供了很寬松的買入窗口期,如果與老巴處於同一時期研究同一標的,投資者有足夠的時間去用相同、甚至更低的價格買入。
第三點就是保守。 其實以老巴的能力,他幾乎能夠看懂所有的商業模式。但在其漫長的投資生涯中,他很小心的守在自己能力圈內,不輕易踏出一步。而沒有更好的機會時,他會選擇追加買入原來熟悉的行業,甚至同一公司。
這三點也可以濃縮為一個詞—— 安全邊際 。買得便宜、用時間換價格、守在能力圈內,都是為了投資時獲得更大的安全邊際。實際上,安全邊際的思維是巴菲特投資邏輯中最重要的一點,這也是為什麼他說自己是85%的格雷厄姆。
有個流傳很久的說法是,巴菲特早期受格雷厄姆影響,主要聚焦在「煙蒂型公司」,而事實上,他涉及了許多不同種類的投資,而且即使在那些煙蒂中,他不單單去看資產的折扣,也會考量公司的質地和管理層。當管理人員不樂於實現股東利益的情況出現時,他也強力控股並推動甚至更換管理層。而更好的管理層也會給我們的投資標的提供更大的安全邊際。
歡迎轉發、關注或留言交流。
『伍』 巴菲特關注的是靜態市盈率還是動態市盈率
巴菲特更關注動態市盈率。因為,他反復強調,他們會投資未來盈利確定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