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星國際股票市盈率
市盈率19.7代表按目前的每股每年的分紅要19.7年才能收回投資。投資不能看市盈率,還要看其他的指標,也不能單看一年的。
⑵ 恆瑞醫葯和復星醫葯誰更具有發展空間
答案是:復星醫葯比恆瑞醫葯更具有發展空間。
理由如下:
其實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就可以證明復星醫葯比恆瑞醫葯更具有發展空間:
第一,從技術面相比
如上圖,這是復星醫葯的情況,收盤價是50.55元,每股收益是0.669元,市盈率為37.8元,雖然處於高估,但復星醫葯的泡沫沒有恆瑞醫葯的泡沫大。
如果同樣按照88.3倍的市盈率來計算,復星醫葯最起碼還要大漲一倍多,股價最起碼要達到120元。
綜合通過以上三個方面進行比較,股票技術面、業績方面、以及估值方面相比,很明顯的就是復星醫葯具有優勢,這也是我個人認為復星醫葯要不恆瑞醫葯更具有發展空間的真正原因。
⑶ 復星醫葯每股收益怎麼變化那麼大
主要原因在2009年的第三季度,你看一下這股票所發布的2009年第三季度預增公告就會明白是一件什麼事情了,主要是去年其參股的公司上市導致相關參股的投資出現溢價所導致的帳面盈利。
(註:原來的公告你應該看了吧,內容有點過長故此現在刪除了)
對於補充問題的回答:實際上你可以在股票軟體看到相關的情況的,只不過是一些簡略數據,你在股票軟體中的該股票的分時圖或K線圖界面那裡按F10,然後再選擇「財務分析」相關的那一欄目,關鍵是要看一下「每股收益(扣除)」這一個指標,由於這一類由於其投資的股權上市交易屬於非經常性收益,而「每股收益(扣除)」這一個指的是把那些非經常性收益扣除後的每股收益,這一個指標更能反映這股票的實際正常經營情況。這是相關的2009年年報的情況:
復星醫葯公布2009年年報:基本每股收益2.02元,稀釋每股收益2.02元,每股收益(扣除)0.3元,每股凈資產5.23元,凈資產收益率38.57%,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47.93%,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凈利潤374112529.25元,營業收入3872256326.96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2498201836.08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權益6476522231.34元。
由於投資的相關股權通過上市所增加的溢價根據相關的會計准則要計算進公司的業績之中,故此其每股收益會出現這種大幅非正常的情況,但你可以通過看「每股收益(扣除)」這一個指標更能反映這公司的實際盈利能力,實際上這種計算出來的市盈率太狹義了,如果在國際通行的做法是用「每股收益(扣除)」這一個指標作為計算市盈率的分母更能反映市盈率。對於你現在所說的11倍市盈率並不代表該股票有上漲空間,原因是相關股權投資上市的股權增值早已經被市場炒作過了,現在的股價並不完全依賴這方面。
⑷ 推薦一下比較低市盈率的醫葯股
我自己查詢了一下,市盈率的醫葯股現在有:ST東盛(600771),1浙江醫葯(600216),一致葯業(000028),九芝堂(000989),東北制葯(000597),吉林敖東(000623),*ST中新(600329),復星醫葯(600196),共八隻,市盈率在15倍以下,注意現在的市盈率低不代表以後也低,這只是供你參考,你想了解它們的基本情況,還是自己查一下,看有價值沒有,祝你投資順利。
⑸ 股票關於市盈率這個,看不懂了,高手請教下
整個瞎掰,配股市盈率怎麼降了?
除非配股後,公司的業績提升了,每股還能有0.2的稅後利潤。市盈率才會降到75.
可如果業績提升了,就算是不配股,市盈率也降到75倍了。
⑹ 不被重視的復星醫葯
出品|每日財報
作者|劉陽
《每日財報》注意到,2000年,恆瑞醫葯上市時的市值為40億元,同期復星醫葯總市值已經達到68億元。20年過去了,恆瑞醫葯當下的市值已經是復星醫葯的三倍。
復星醫葯為何不被看好?
復星掌門人郭廣昌曾經很無奈的表示,「我們做了很多事情,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都沒引起外界的重視,復星的市值一直提不上去我們也很焦慮」。
一般來說,一家公司的市值主要是由盈利和估值決定的。從營收體量來看,復星醫葯在A股醫葯公司中絕對屬於前列,就拿2019年的營收數據來做對比,復星醫葯的營收達到285.85億元的規模,在A股市場僅略低於雲南白葯296億元的營收,但顯著高於恆瑞醫葯232億元的營收。復星醫葯2019年的歸母凈利潤約為33億元,恆瑞醫葯的歸母凈利潤約為53億。二者有差距,但更大的差距來自估值水平。 Wind數據顯示,過去十年來復星醫葯市盈率中樞值僅為23.54倍,而同期恆瑞醫葯市盈率中樞值為50.92倍。
事實上,復星醫葯估值長期處於地位主要是因為外界對於其缺乏核心競爭力的定位。復星醫葯發展壯大主要是得益於資本推動下的對外兼並,公司上市20多年來通過超百起並購投資,完成了在醫葯製造、醫葯流通、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的全方位布局,成為當前中國產業鏈最全的醫葯公司之一。
過去20年,復星醫葯投資收益始終占據了凈利潤60%以上,2017年至2019年,復星醫葯投資凈收益分別達到23.07億元、18.15億元、35.65億元,占同期凈利潤的64%、60%和95%。業績主要來源於外購的企業,使得市場普遍認為公司自身缺乏研發創新能力。
另一方面,頻繁的並購也產生了大量的商譽和債務壓力,截止到2020年Q3,復星醫葯的商譽值高達88.96億元,短期借款為77.02億元,長期借款為90.25億元,資產負債率達到50.98%。
相比之下,恆瑞醫葯的財務狀況要好的多,公司並無任何長短期借款和商譽,目前的資產負債率只有12.69%。換句話說,復星醫葯的業績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加杠桿,而恆瑞醫葯則完全依靠自身的能力。從這個角度來看,復星醫葯的估值水平偏低也是合理的。
未來是否有看點?
需要注意的是,盡管復星醫葯和恆瑞醫葯相比有所差距,但這卻並不意味著復星醫葯沒有看點。 恰恰相反,公司已經在研發上加大投入,逐步從仿製葯公司向創新葯公司邁進。
2020年前三季度,復星的研發投入為18.78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45.55%。相比而言,恆瑞醫葯前三季度研發投入33.4億,較2019年同期增長20%,研發投入的增速已被復星超越。與此同時,進入2020年下半年之後,復星醫葯前期的投入已經陸續進入收獲期,不斷有新產品投入市場。
2020年9月9日,公司公告控股子公司上海復宏漢霖生物制葯有限公司的貝伐珠單抗注射液(即 HLX04)用於轉移性結直腸癌及晚期、轉移性或復發性非小細胞肺癌治療獲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葯品注冊審評受理。業內人士表示,國內貝伐珠單抗治療結直腸癌和非小細胞肺癌的市場空間可達60億元,是具備持續成長潛力的重磅生物葯之一,復星醫葯有希望成為首家擁有轉移性結直腸癌臨床Ⅲ期數據的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葯開發商。
2020年12月7日,復星醫葯子公司上海復宏漢霖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研發的阿達木單抗注射液用於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銀屑病的上市注冊申請獲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批准。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和銀屑病三大疾病合計擁有約1500萬患者,但絕大多數患者沒有得到有效治療,以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為例、有效緩解率僅為8.6%。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認知率低、支付體系不支持等原因,因此相關生物葯在中國的銷售情況並不理想。據統計,2018年的整體市場規模也只有20-30億左右。美國相關疾病的葯物治療滲透率約為20%,如果國內能夠達到這一水平,那麼相關葯物的市場規模將達到500億。
根據2020年半年報披露的信息,復星目前在研小分子創新葯17項、化學改良型新葯2項、生物創新葯21項、生物類似葯21項、中葯2項,其中進入3期臨床試驗階段的接近20項。另外累計引進項目22項(進口創新葯9項,進口仿製葯13項),其中小分子創新葯阿伐曲泊帕片去年4月已獲批,並於上月進入醫保,用於擇期行診斷性操作或者手術的慢性肝病(CLD)相關血小板減少症的成年患者治療,預計明年將快速放量。
BioNTech公司是全球三大mRNA療法引領者之一,在該領域有較高的技術優勢,復星醫葯在2020年3月13日就和該公司簽署了正式合作協議。BioNTech將利用復星在中國臨床研究、合規注冊、營銷渠道等多方面資源,聯合開發並推動mRNA新冠疫苗在中國上市,而復星獲得在中國大陸和港澳台的獨家銷售權。BNT162b2疫苗在中國的2期臨床橋接試驗正在開展,為在國內上市提供安全性數據,預計將於2021年向中國提供至少一億劑BNT162b2新冠疫苗。
綜合來看,復星醫葯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靠外延並購將蛋糕做大,但也積累了一定的問題,包括債務和商譽,因此也使得自身的估值被壓制。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公司在研發上的投入不斷加大,逐步過渡到一家創新葯公司,隨著新產品的不斷投放,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進一步增強,估值空間也有進一步打開的可能。
⑺ 為什麼復星國際比復星醫葯股價低
郭廣昌多次強調,復星國際股價被嚴重低估,然而,
這樣說,郭廣昌必然感到委屈,兢兢業業為股東創造價值,每股凈利潤五年復合增長率21%,即使沒有20倍市盈率,也應該有15倍市盈率吧?
復星國際的基本面不可謂不強,市場不會不知道,不可能不了解。我們在上文提到的「綜合所有信息」,
復星國際上市十一年來,累計通過上市公司地位向少數股東融資五次,第一次IPO融資127億港元,第二次2013年下半年發行可轉債38.75億港元,第三次2014年供股,籌資48.89億港元,其中少數股東提供7.2億港元,第四次2015年增發,融資93億港元,第五次供股2015年下半年,籌資116億港元,其中少數股東提供30億港元。
港
港
目前,復星國際大股東持有總股本的71.7%,復星國際少數股東持有28.3%,這其中包含了管理層持股。
少數股東分多次投入的290港億元,如果按照年化收益10%計算,則十一年來應得本息合計558億港元,每年向少數股東派息亦以年化收益10%計算,累計至今應為45港億,則少數股東持有市值至今應為513億港元,對應28.3%的股權比例,復星國際市值應不低於1812億港元。
(注意,如果2017年沒有漲,則上市以來九年復合回報率為負)
1,
,該筆可轉債至今4.5年,轉股價10港元,發行至今領取股息5次,累計達到1.05港元(含2017年末期股息0.35港元/股),當前股價為17.02港元,五年回報率超過80%,
。
2,
,供股價格為9.76港元/股,供股後至今,累計派息4次,總計0.9港元,當前股價為17.02港元,四年回報率超過100%,年復合回報率約為20%,但注意,這其中大股東郭廣昌等為上市以來首次認購上市公司股份,而大股東認購額超過供股總額的79%,
。
,供股價格為13.42港元/股,供股後至今,累計派息3次,總計0.73港元,供股至今不足3年,總回報率超過34%,
。該次供股為上市以來大股東郭廣昌等第二次認購上市公司股份。注意,2015年供股之前,每股派息最高不超過0.17港元,與上市第一年每股派息相同,少數年份低於0.17港元。2015年供股之後,連續三年派息分別為每股0.17,0.21,0.35港元。
。
在少數股東當中,還有哪些人不但沒有賺一分錢,反而還虧錢了呢?2015年5月,復星國際向少數投資人定向增發4.65億股,每股發行價20港元,這一部分股東至今每股虧損2.25港元。
,如果假定二級市場少數股東為一個整體,那麼
,其餘少數股東損失了本金或時間(年化收益低於10%)。也許,你可以在2008年以來的大部分時間選擇買入復星國際而賺到錢,
造成復星國際估值過低的關鍵因素,就是其頻繁而嫻熟的股權融資技巧,復星國際上市十一年來,頻繁向股東伸手要錢,向股東分紅以及回購股票卻非常少,這一行為,被稱為
,
。
舉例來說,2013年復星國際發行可轉債,轉股價10港元/股,而2015年年末至2017年上半年,大部分時間復星國際的股價處於9-12港元之間,若郭廣昌真為股東利益考慮,就應當持續回購股票,除非股價偏離轉股價過多,至少應當回購3.875億股。尤其2017年5月之後,Ironshore已經交割,公司負債率已經大大降低,現金頭寸充足。然而,公司在2017年全年僅回購3000多萬股。
沒有得到大老闆的授權,怎麼能隨便回答這么重要的問題,可是又不敢問大老闆要授權,搞不好是一頓批評
也許郭廣昌(假裝)認為,市場還沒有意識到復星國際的價值,等市場認識到復星國際價值的那一天,肯定會有很多投資人大呼後悔,這是不切實際的。
目前,復星國際股價對應2017年市盈率不足10,股息率2%,在如此低的市盈率水平和股息率之下,董事會沒有理由不執行大規模的回購。
復星國際不執行大規模回購的理由有三:
1, 可能被利用。
2, 有合規風險。
3, 現在錢的成本高
此外,還有一個隱含的理由,現在已經不再提了,那就是公眾人士持股比例太低。
以上四條理由全部為托辭。
1, 公司在如此低的價格下回購,有利於全體股東,誰愛利用誰利用,公司從來沒有曾諾過低於多少一定回購。
2, 公司有沒有重大內幕消息要披露,董事會比任何人都先知道,證監會通過豫園重組當天如果有回購,亦可以向香港證監會與香港交易所給出合理解釋。
3, 網易自2017年推出10億美元回購計劃之後,剛剛又推出了新的10億美元回購計劃。復星國際海外資金或許有些緊張,但這完全不影響公司通過境內資金兌換外幣執行回購。既然公司披露了負債率低於50%,這就表明公司總體上現金充裕。此外隨著青島啤酒股價的上漲,亦可以通過抵押青島啤機股權獲得現金。難道說公司永遠負債,就永遠不能執行回購嗎?
4, 復星國際上市以來公眾持股比例最低為21%,按照《上市規則》之規定,復星國際的公眾人士最低持股比例為15%,仍有接近13億股的回購空間。
我們再以騰訊為例進行擴展說明,騰訊的股息率很低,也從未進行過回購,為什麼騰訊僅以良好的基本面就獲得數十倍的市盈率水平呢?
首先,騰訊上市時就非常注意估值水平,為了讓參與IPO的投資人獲得良好回報,騰訊CEO劉熾平建議創始人團隊,不要把市值一下子飈太高,以後好和市場溝通。
其次,騰訊除IPO之外,20年來從未再進行過股權融資,也就是不再「啃老」。
第三,騰訊的股權結構非常健康,騰訊並不是AB股架構,其大股東南非MIH持有騰訊股權比例為30%,不是絕對控股,而創始人持股不足10%,健康的股權結構給二級市場投資人獲得董事會有效席位的機會。
以上關鍵的三條,騰訊與復星國際恰好相反,這也說明了,郭廣昌所謂「市場還沒有認識到復星國際的價值」這一想法是不切實際的,事實是什麼呢? 事實是專業投資人早就把復星國際拉黑了!
高市盈率的公司,股息率過低情有可原,因為公司已經盡力回饋投資者,而投資者也願意給公司以較高的估值水平。但低市盈率的績優公司,股息率不足2%,
公司不但不會回購股票以回饋股東,反而隨時尋找機會增發或者供股向股東要錢。
相比於其他兢兢業業把公司做大做強回報股東的公司而言,復星國際更像是一個通過向股東索取資金來做大做強的公司,復星國際是天生帶著這樣的目的上市的。如果上市不是為了融資,那為什麼要上市?一些公司的行為或許令郭廣昌費解,例如網易2017年和2018年各公告了一次10億美元的回購計劃,兩個回購計劃總額達到20億美元,約為公司市值的18分之1。如果這道選擇題讓郭廣昌來做,他或許會把這20億美元留在公司,或者選擇分紅,畢竟在不出售股份的情況下,股價上漲只是讓小投資者賺錢,而分紅則能夠讓他自己拿到現金。
復星國際在資本市場上的運作,如復星地產在港股的退市,豫園股份的重組方案,均遭到投資人的詬病,這更加損害了復星國際原本就不佳的金融品牌。不再贅述。
⑻ 目前被嚴重低估的股票有哪些
被嚴重低估的股票。有銀保地這些都是低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