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歷史最低市盈率
A. 茅台歷史最低股價
2001年8月27日,貴州茅台掛牌上交所上市交易,盡管其頭頂著「國酒茅台」的耀眼光環,但其首日的表現並不出色。首演當天,以31.39元發行的貴州茅台開盤僅報出34.51元,並在此後長達三年多的時間里一直維持著小幅震盪的格局。直到2004年,該股才開始進入長達6年的「美酒飄香期」。
貴州茅台原始股票價格其實就是大小非的價格,每股面值一元。
2001年發行價格是31.39元。
2001年8月28日上市收盤價格36.86元。
2003年9月23日探底20.71元以後便一路走高,從此不回頭。
【拓展資料】
股價:
股價是指股票的交易價格,與股票的價值是相對的概念。股票價格的真實含義是企業資產的價值。而股價的價值就等於每股收益乘以市盈率。
公式:
在當代國際貿易迅速發展的潮流中,匯率對一國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大。任何一國的經濟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受匯率變動的影響,而且,匯率變動對一國經濟的影響程度取決於該國的對外開放度程度,隨著各國開放度的不斷提高,股市受匯率的影響也日益擴大。但最直接的是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本國貨幣升值受益的多半是進口業,亦即依賴海外供給原料的企業;相反的,出口業由於競爭力降低,而導致虧損。可是當本國貨幣貶值時,情形恰恰相反。但不論是升值或是貶值,對公司業績以及經濟局勢的影響,都各有利弊,所以,不能單憑匯率的升降而買入或賣出股票,這樣做就會過於簡單化。
匯率變動對股價的影響,最直接的是那些從事進出口貿易的公司的股票。它通過對公司營業及利潤的影響,進而反映在股價上,其主要表現是:
⑴若公司的產品相當部分銷售海外市場,當匯率提高時,則產品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受到削弱,公司盈利情況下降,股票價格下跌。
⑵若公司的某些原料依賴進口,產品主要在國內銷售,那麼匯率提高,使公司進口原料成本降低,盈利上升,從而使公司的股價趨於上漲。
⑶如果預測到某國匯率將要上漲,那麼貨幣資金就會向上升轉移,而其中部分資金將進入股市,股票行情也可能因此而上漲。
因此,投資者可根據匯率變動對股價的上述一般影響,並參考其它因素的變化進行正確的投資選擇。
B. 目前處在歷史最低價的股票有哪些
今年的A股市場專治各種不服。
從1200元的貴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恆瑞醫葯,再到3000億市值的醬油股。
什麼樣的白馬股都可能會辜負你,只有消費行業的核心資產才是穩穩的幸福。
不過從傳統意義上的估值情況來看,大消費板塊無論市盈率(PE)還是市凈率(PB),都已經不便宜了:
① 食品飲料行業的PE為32.17倍,達到歷史百分位68%,PB為6.5倍,達到歷史百分位的81%;
② 細分白酒板塊市盈率更是高達32.17倍,遠高於歷史均值水平。
消費股的估值,過高了嗎?
國泰君安零售團隊最新發布《堅守消費龍頭,分享中國成長》,詳細地分析了消費股估值邏輯正在發生的轉變。
本文共2303字,預計閱讀時間10分鍾,拉至本文底部可閱讀本文核心觀點。
還記得美國「漂亮50」嗎?
探討消費白馬股估值是否過高的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回顧下美國20世紀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謂「漂亮50」,指的是美國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備受追捧的50隻大盤股,它們當中有很多我們至今仍然耳熟能詳的消費品牌,比如麥當勞、可口可樂等等。
「漂亮50」一個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高盈利、高PE同時存在,直譯為「很貴的好股票」。
自1971年開始,「漂亮50」股價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數超過40倍,最高的寶麗來公司估值甚至超過了90倍,而同期標普500估值中位數僅為12倍。
縱觀市場,我們不難發現,消費股尤其受到大資金的重點青睞。分析其背後原因,我們認為有兩點:
1、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 2、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消費股抱團行情何時會結束?
仍舊以美國「漂亮50」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終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國大幅的財政赤字和信貸擴張積聚高通脹泡沫,糧食危機觸發CPI上行,美聯儲不得不加速收緊貨幣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導致通脹進一步惡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蝕企業盈利,企業毛利率和盈利增速雙雙下行,股市由牛轉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開始回落,盈利穩定性受到市場質疑。
我們認為,A股機構「抱團取暖」的現象只可能在兩種情況下被打破:
1)消費龍頭業績持續低於預期,但目前而言,貴州茅台、五糧液、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等白馬股營收和凈利潤保持穩定增長;
2)像美國「漂亮50」那樣,A股遭遇大的外部變動,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級或全球經濟斷崖式衰退,但目前來看概率很小。
兩種情況在目前來看可能性都很小。
後續如何配置?
後續配置上,我們建議從兩條主線主線挖掘投資機會。
1)供給看效率:經營效率高、業績增長穩健、競爭優勢明顯的龍頭企業,將會持續通過擠壓中小企業的市場份額來獲得成長,值得重點關注。
2)需求看紅利:三四線市場仍存在巨大的消費需求紅利,看好所處賽道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尤其是戰略重心向低線級市場擴張、能夠通過自身管理及成本優勢提升市場份額的龍頭公司。
本文觀點總結:
1從傳統意義上來說,大消費板塊現在已經不便宜了。
2 但消費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其龍頭股不應簡單按照市盈率(PE)判斷估值水平高低。
3消費行業的估值體系正在從PE模型向DDM模型轉變。消費龍頭一旦建立起足夠深的「護城河」,穩健增長、市佔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續分紅等就足以支撐其估值水平。
4 國內資金和海外資金在大消費行業保持了較高的配置熱情。消費股受到大資金青睞的原因是其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且在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5 消費股抱團行情在短期內不容易被打破。後續配置上,從供給看,關注龍頭企業;從需求看,關注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
C. 貴州茅台跌近7%失守2300元關口,暴跌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貴州茅台跌近7%失守2300元關口,暴跌的主要原因是什麼?茅台股價大跌,從最高峰3.2萬多億的市值,跌到現在2.5萬多億,跌去了7000多億!跌去的市值,大致相當於10個蘇寧市值!人民日報評茅台:喝的是面子,藏的是價值,買的是位子!!這才是一針見血,字字珠璣!第一,60倍的市盈率已經是前兩次牛市泡沫頂峰時的了,很危險。第二,外資持有大量茅台股份,而且都是底部一直買上來的,他們每天在減持,內資不敢接也接不動,跌倒哪,也要看他們賣到什麼時候,就算斬腰賣,外資也是賺。回顧茅台多年歷史,股價在100到2700之間上下波動,總體運行平穩。
另外用茅台鎮當地產的高粱和赤水河的水釀造,需要天量土地種植高粱,恐怕全貴州省面積都不夠用。市場上茅台百分百都是儲藏基酒勾兌出來的酒。的確用科技大量生產茅台酒還有原來茅台酒的味道嗎?現在年輕人都沒有體會過60年代以前的茅台酒的味道,茅台股票下跌是因為持股的那些人怕事件發酵,人家持股一是分紅,一是保值。茅台股票不是普通人買得起的茅台純粹是炒作起來的,說實話現在茅台酒的口感比以前差很多,獨特的醇香口味已不復存在。
D. 茅台歷史上最大跌幅有多大
最大跌幅?
單日最大跌幅當然是跌停嘍,茅台 歷史 上只有兩次。分別為2013年和2018年。
區間跌幅的話,從前高到見底重拾升勢,茅台最大跌幅曾達到驚人的62.26%!
2008年1月,上市後一路上漲的貴州茅台達到第一個高點復權價988.11元,受經融危機影響,之後跌了一整年,直至2008年11月見底復權價372.85元,區間慢慢陰跌了62.26%!而這個跌幅,也是茅台史上最大區間跌幅,以後再也沒有過這么大的跌幅。
此後茅台一路上揚,來到第二次大跌,不對,應該叫陰跌。這次比上次雖然跌幅小點,但跌的時間更久,跌了一年半。2012年7月到達新高復權價1292.59元,開始下跌,而在此期間,2013年9月2日,受「限制三公消費」、「嚴查公款吃喝」等因素影響,貴州茅台放量跌停,這是茅台第一次跌停。直到2014年1月,633.77元止跌。然後不久大A迎來波瀾壯闊的大牛市。而茅台此間的區間跌幅為第二大,跌去50.96%!
緊接著牛市崩塌,茅台亦不能倖免。不過茅台就是茅台,跌幅不大且未有跌停。但這次跌的較快,2015年5月到8月,從1588.93跌到1062.95,跌幅33%。
之後茅台再次揚帆起航,時間來到重要的2018年,受業績不及預期影響,2018年10月29日茅台迎來了其上市以來的第二次跌停,並且是唯一的一次一字板跌停!而茅台此間從前高4722.45元跌至3127.09元,時間跨度4個月,跌幅33.7%。跌停第二天即見底,然後一路上攻,後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就是一路上攻到2021年。期間都未曾有過大幅度的下跌。
以上為貴州茅台僅有的幾次大幅度回調,分別為62%,50%,33%,33%。而本輪下跌茅台已經短時間單邊下跌,僅僅11個交易日已經跌去22%,也算是創紀錄了,實屬罕見,恐怕所有人都是懵的。。。
貴州茅台 歷史 最大跌幅是13.05%,這是回歸到2014年6月25日那天,貴州茅台大幅跳空殺跌。
其次,還有一個大跌是在2015年7月27日,當天A股突然變盤大跌,貴州茅台當天大跌9個多點。那一波跌幅也不小,股價從700多跌到500多元。
貴州茅台最近跌幅最大的是2018年10月29日,出現一字跌停板,當天收盤還是跌停的,但次日很快就止跌企穩了。
總之貴州茅台自從上市以來,總體趨勢都是以上漲為主,上市十幾年,真正出現跌停板的時候特別少,當天貴州出現漲停板也是非常少。
真正貴州茅台 歷史 最大跌幅,而且是連續跌幅達到30%都已經非常多了,基本都是以上漲趨勢運行,小漲小跌,不知不覺股價漲到2000多元了。
貴州茅台確實是一隻神股, 歷史 大漲大跌的時候特別少,都是以小漲小跌。按照目前的貴州茅台能跌5%都已經是暴跌了,一般很少跌幅這么大的。
現在的貴州茅台和以上的貴州茅台,今非昔比了,跌幅都是非常有限了,不過近期跌幅已經達到20%了,確實跌了不少。
50%
茅妖膨脹申院士引抱團莊家散夥,形成了A股周線級別的調整。
妖茅一路從10多元漲至2627元,將進入慢慢年線級別調整的不歸路,跌至27元每股做莊機構再抄底。
茅妖不倒A股走不好。
春節之後,茅台股票成為了眾矢之的,之所以會這樣,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其股價的連續下跌,並且跌幅還較為可觀,因而把股價高高在上且居於第一位的茅台股票推向了最前台,成為了許多投資者和非投資者議論的對象。
那些在茅台股票連續多年的上漲行情中顆粒無收的投資者,迫不及待地站了出來,對於茅台股票價格的連續大跌,鼓掌表示歡迎,甚至是幸災樂禍,那叫一個解氣呀 。
今年是茅台股票上市二十周年,它給投資者帶來了無比豐厚的回報,成為了一個標桿性股票,是價值投資的典範之一,這可不是隨便說說而已,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
茅台股票上市當天的最高成交價為37.88元,最低成交價為32.85元,收盤價為35.55元。如果投資者當天以36元買進1000股,今年春節前以2500元的價格賣出,盈利超過620萬元(不含連續十九年的派息) 。
茅台股票的價值完全顯現出來了,能與之相比的股票,你能找出幾個呢,恐怕勢必登天還難吧。
茅台股票是可以改變一個普通投資者經濟命運的股票。一個人的經濟命運改變了,其他的命運也就非常有可能隨之改變,甚至就已經完全改變了 。
茅台股票的最大價值或許就在於此,至少它為最為普通的投資者提供了一個無時不在的舞台,一個非常之好的平台,有了這些,難道還不夠嗎,茅台股票已經做得非常之好了。
茅台股票在春節之後的連續下跌,是一種非常正常的市場行為,有的投資者今天站出來指責這個,明天又站出來指責那個,把茅台股票說的一無是處,好像自己就是神仙似的,沒有不知道的東西,沒有不明白的事情。
其實, 那些站出來指責茅台股票的投資者,自己才是最悲催的,自己才是最可憐的,因為一次次地錯過了通過茅台股票改變自己命運的大好機會 。
由茅台股票的連續下跌,想到了同樣是高高在上的北上廣深這四個一線城市的房價。那些總是盼著房價大跌的人,等來的是什麼呢,等來的卻是更高的房價。
這跟 歷史 無關的上升就是吸引散戶跟風下跌明顯要把散戶套住
博弈結果就看大多數散戶跑光又可上漲畢竟業績好的公司不多
一、茅台 歷史 上有五次大跌幅
1、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下跌62%
2、2014年,行業危機,限制三公消費,下跌51%
3、2015年,股災,高杠桿配資,惡意炒做,暴起暴落,下跌34%
4、2018年,中美貿易戰,下跌34%
5、2020年,疫情,下跌22%
二、這幾次大跌都有些共性
1、怎麼跌下去的必然怎麼爬起來,而且起來之後一定再創新高
2、任何情況下,公司基本面都是穩穩的同比上升
3、大跌的原因都是外因造成的,非內因產生的
茅台的市盈率2021年最高接近60倍,簡化回報率為1.7%(1/60倍),2020年美國的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在0.6%左右,2021年爬到了1.6%,這就是為什麼2020年包括茅台在內的風險資產估值不斷向上位移,而2021年開春之後估值又在下移的原因之一
未來長遠來說,全球的利率會長期低利率化,茅台的估值會長期高估,可以放心持有
三斤糧食一斤酒
茅台酒,黃金,暴跌!!
茅台是中國股市裡最有價值的公司,也是長線只有的最佳標的。為什麼茅台是最有價值的?因為茅台鎮的特殊環境獨一無二,這里有獨特的水,土壤,微生物群,植物群落。這些因素不光中國沒有,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沒有。林森池講的具有市場經濟專利的公司是最值得投資的,這個理論跟巴菲特的護城河理論一樣。
茅台從2001年上市以來到最高位置漲幅超過500倍,所以說你在 歷史 上任何的位置買入茅台都是賺錢的,當然,任何優質的公司都不是直線上漲,也有高估的時候,而大多數高估的時候都是通過下跌去消化估值,如果你在茅台高估的時候買入無疑也是要忍受套牢的風險的。茅台 歷史 上有過幾次大跌,2008年茅台跌了62%,這也是茅台回撤最多的一次。其他回撤比例上圖標上都有明顯標注,可以自行查閱。
需要注意的是,茅台 歷史 上也是有幾年不漲的時候,而且有兩次市盈率跌倒十倍左右。現在的茅台市盈率依然高達57倍,顯然處於高估狀態,可以輕易買入。
我個人判斷的買點一個是1600這個中樞的位置,如果按照 歷史 上最大回撤做參照那1000位置是絕佳買點。
不管怎麼跌,今年基本面還是沒有問題的,人家路易十三都是幾萬塊一瓶,茅台也應該成為我們國家的酒類奢侈品
E. 茅台是個周期股
講一個關於茅台的真實故事。
前段時間茅台股價超過2500的時候,很多人開始鼓吹茅台是價值投資永不落幕的標桿。
他們大概忘了2012年,茅台臭大街時候的場景。那一年茅台因為塑化劑跌下神壇,成為萬人唾棄的品種。
那時候好像還有個說法是:未來是年輕人的時代,喝白酒的人會越來越少。
當然,隨著股價的下跌,這個觀念也在那個年代被人們不斷強化。最終茅台在2014年初,創下了幾年的低點。
2014年初,茅台的這個股價低點,大概是在77塊錢左右。
經歷了後面幾年的分紅除權,變成了34塊。
這里我們不是想追憶 歷史 ,而是想說茅台這家公司,從本質上說是個周期股。
這個概念,是一位投資消費品的大神朋友,在2012年的時候公開表達過的。
在表達這個觀點兩年之後,也就是時間到了2014年。這大哥把手上所有的資金都買了茅台股票,告訴我們低點已見。
這次能把這個故事寫出來,也是徵得了他的同意。大家也可以看看,是不是會有啥收獲。
其實最早和這位老兄認識,是2012年底在微博這個社交媒體,那時候微博方興未艾。
也就是2012年的時候,這位老兄開始公開記錄,他對於茅台這家公司的思考。
當時他的思路也很簡單,後面茅檯面臨短期均值回歸,消費品的故事講到頭了。
他看空茅台這家公司股價的位置,大概在2012年底次高點的位置這里。
說句丟人的話,人家當時寫的東西,那時候其實我看了並不太懂啥意思。
用現在那句流行的話說,就是當時的認知不到位。所以人家說啥,其實也是雞同鴨講。
確實也是從2012年起,酒類開始大幅跑輸創業板,13年到15年都是創業板的天下,沒人看什麼茅台。
從2012年底開始的後面兩年裡,茅台的股價走勢是下面這樣的。
如果觀察當時的創業板整個板塊的走勢,則是一路上行,酒類確實大幅跑輸了。
後面的故事簡直是連續劇,我一直看著他記錄自己的心路歷程,特別有意思。
2012年底,茅台股價還在200多的時候,這老兄已經先看到了90塊。
還時不時調侃一下茅台聞名的但總
重新調整估值的過程中,我們還問了他,為啥會用這種方式來估值。
他當時說了一句現在看起來很經典的原因,限量保價還是降價保量,決定了後面渠道會不會失控。
後面果然渠道失控了,他的判斷是一線白酒渠道失控價格下降,會導致二線白酒的日子很難過。
現在大家肯定想不到,那時候茅台的一批價格居然還會下降,還會沒人買。
看到這個情景,很多酒類行業分析師恍然大悟,原來茅台這玩意也是周期品啊。
其實白酒這個行業本質上是個周期品的結論,這老兄一個月前就已經聊過了。
他的結論是: 多年以來非周期的洗腦,早就讓大家忘了白酒是個周期品的 歷史 。
所以這個位置下跌並沒有走完,還需要等低點出現,當時還給出了進場位置。
後面的故事就不用說了,2014年初,股價真的跌到了他期待的買入價,甚至還低一點點。
從他2014年初低點買入茅台以後,後面的幾年茅台股價開始緩慢爬升。
不過後面他再沒在社交媒體提過這玩意,每天都在悶聲發大財,直到2016年又再出現過一次。
2018年的時候,茅台的市場零售價是不是已經和他預計的一樣,妥妥破2000了。
這一幕幕連起來是不是就像連續劇!!
這位消費品大神的風格基本就是,低點買入幾年不操作,拿著睡大覺,深藏功與名。
直到去年,才又在微信小群告訴大家,我撤退了。不過這里我們實事求是的講,他離場是有點早。
按照過往估值水平看,茅台2008年以後的發生過幾次見頂,除了2012年12月塑化劑事件引起的暴跌。
其他幾次見頂,基本都發生在茅台市盈率35倍以上,市銷率16倍以上的時候,當時顯然還沒到。
不過當時有一點,他說的也很對。 他只賺自己認知范圍內,安全范圍內的錢。
超出自己能力圈范圍,超出自己的估值體系之外的錢,他也拿不住賺不到,早點走也沒壞處。
故事到這里就結束了,寫之前徵得了小夥伴的同意,而小夥伴在全部賣出以後,也解散了我們的消費品扯淡小群。
他說下一個買點在幾年之後,等他先遊山玩水幾年,再回來叫我們。
為啥他做的這么流暢,一起喝茶的時候告訴過我們原理,他說中國的酒類是妥妥的周期股。
既然是周期,就是在周期底部買入,周期高點賣出,中間躺著睡大覺就好了。
茅台的周期來自它的金融屬性,主要是屯酒炒作,零售價格越漲,渠道囤貨的動力越大。
你會發現,價格漲得越快,渠道裡面貨越少,到處都買不到貨,這些酒不是被喝掉了,而是被大家囤積起來等升值。
價格開始下降的時候,會出現相反的故事,價格越降,市場上貨越多,到處看到人在拋貨,道理很簡單,越拿越虧,誰還拿著。
這個時候的趨勢是,市面上越賣貨越多,以前缺貨的市場一下變得不缺貨了,鋪天蓋地都是人在拋貨。
新聞也會在這個時候發酵,這個階段價格能砸多低,就要看媒體報道帶給人們的恐慌有多大,恐慌越大,拋售現貨的越多。
現貨和證券市場二者會互相強化,一旦苗頭出現,意味著離場時間越來越近了。
這里茅台的故事不會就此結束,因為這一輪抱團還沒有完全結束。
不過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大概率白酒還是會走和過去一樣的循環。
其實所有的投資市場,不管是買樓投資、買股投資還是買酒投資。從本質上說道理都一樣,都是人性在背後驅動。
所以你才會看到 歷史 就是這么神奇,昨日已經發生的故事,未來仍會發生。
說起來社交媒體確實是個好東西,不同層次和水平的人,都能在上面找到和自己類似的。
本質上社交媒體像磁鐵也像放大器,就像我們在《 你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里說的。
你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最終不管是在網上還是現實生活,就會吸引什麼層面的人。
想想我和這老兄真正成為朋友,大家彼此開始能交流一些東西,也是我自己水平有了突飛猛進的時候。
自微信公眾號:飯爺的江湖
F. 茅台股票二十年變化表
首先,我們先算下茅台從上市至今的股價驚人漲幅吧。
茅台2001年8月27日在上交所掛牌上市,首日開盤價34.51元(發行價31.39元)。
按照以上市日為起點的後復權股價計算,茅台股價在今年春節後首日(2021.02.18)達到過13593元(對應不復權價2627元)的歷史峰值。
即便茅台的最新(2021.5.20)股價已從峰值跌到10733元(不復權價2058元),持股20年的回報率依然超過300倍。
心動了沒?眼紅了沒?其實要我說,也不用眼紅,有一定年限的韭菜都知道,股票漲了多少和股民賺了多少本就是兩碼事。反正大家都有低拋高吸的傳統手藝,賺的時候只夠加個雞腿,虧了就要把全市高樓分布圖翻出來了。
接下來,我們進入正題,一起看看茅台如何從當年的名不見經傳到如今的A股股王。
為了大家能直觀回顧,我整理了幾張圖,縱軸分別是茅台的歷史股價、歷史市值、歷史凈利潤、歷史市盈率以及上證指數,橫軸都是時間,以便比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