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問題 » 發行市盈率迭創新高

發行市盈率迭創新高

發布時間: 2025-02-06 09:48:44

㈠ 為什麼上市公司希望發行的股票價格越低越好

今年的A股市場專治各種不服。

從1200元的貴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恆瑞醫葯,再到3000億市值的醬油股。

什麼樣的白馬股都可能會辜負你,只有消費行業的核心資產才是穩穩的幸福。

不過從傳統意義上的估值情況來看,大消費板塊無論市盈率(PE)還是市凈率(PB),都已經不便宜了:

① 食品飲料行業的PE為32.17倍,達到歷史百分位68%,PB為6.5倍,達到歷史百分位的81%;

② 細分白酒板塊市盈率更是高達32.17倍,遠高於歷史均值水平。

消費股的估值,過高了嗎?

國泰君安零售團隊最新發布《堅守消費龍頭,分享中國成長》,詳細地分析了消費股估值邏輯正在發生的轉變。

本文共2303字,預計閱讀時間10分鍾,拉至本文底部可閱讀本文核心觀點。

還記得美國「漂亮50」嗎?

探討消費白馬股估值是否過高的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回顧下美國20世紀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謂「漂亮50」,指的是美國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備受追捧的50隻大盤股,它們當中有很多我們至今仍然耳熟能詳的消費品牌,比如麥當勞、可口可樂等等。

「漂亮50」一個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高盈利、高PE同時存在,直譯為「很貴的好股票」。

自1971年開始,「漂亮50」股價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數超過40倍,最高的寶麗來公司估值甚至超過了90倍,而同期標普500估值中位數僅為12倍。

縱觀市場,我們不難發現,消費股尤其受到大資金的重點青睞。分析其背後原因,我們認為有兩點:

1、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 2、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消費股抱團行情何時會結束?

仍舊以美國「漂亮50」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終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國大幅的財政赤字和信貸擴張積聚高通脹泡沫,糧食危機觸發CPI上行,美聯儲不得不加速收緊貨幣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導致通脹進一步惡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蝕企業盈利,企業毛利率和盈利增速雙雙下行,股市由牛轉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開始回落,盈利穩定性受到市場質疑。

我們認為,A股機構「抱團取暖」的現象只可能在兩種情況下被打破:

1)消費龍頭業績持續低於預期,但目前而言,貴州茅台、五糧液、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等白馬股營收和凈利潤保持穩定增長;

2)像美國「漂亮50」那樣,A股遭遇大的外部變動,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級或全球經濟斷崖式衰退,但目前來看概率很小。

兩種情況在目前來看可能性都很小。

後續如何配置?

後續配置上,我們建議從兩條主線主線挖掘投資機會。

1)供給看效率:經營效率高、業績增長穩健、競爭優勢明顯的龍頭企業,將會持續通過擠壓中小企業的市場份額來獲得成長,值得重點關注。

2)需求看紅利:三四線市場仍存在巨大的消費需求紅利,看好所處賽道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尤其是戰略重心向低線級市場擴張、能夠通過自身管理及成本優勢提升市場份額的龍頭公司。

本文觀點總結:

1從傳統意義上來說,大消費板塊現在已經不便宜了。

2 但消費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其龍頭股不應簡單按照市盈率(PE)判斷估值水平高低。

3消費行業的估值體系正在從PE模型向DDM模型轉變。消費龍頭一旦建立起足夠深的「護城河」,穩健增長、市佔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續分紅等就足以支撐其估值水平。

4 國內資金和海外資金在大消費行業保持了較高的配置熱情。消費股受到大資金青睞的原因是其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且在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5 消費股抱團行情在短期內不容易被打破。後續配置上,從供給看,關注龍頭企業;從需求看,關注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

㈡ 市盈率高的股票好還是低的股票好

一般來說,低市盈率比高市盈率好。

市盈率的計算公式為:市盈率=市值/net利潤。簡單理解就是一隻股票的價格與其每股收益的比值。比如一隻股票的股價是20元,上一年的每股收益是1元,那麼市盈率=20/1=20。

市盈率可以用來衡量一隻股票的價格是否偏離其價值。如果市盈率高,可能說明股票存在泡沫,股價被高估,那麼厚的股價可能會崩盤,跌回其真實股價。

反之,如果市盈率過低,則暗示公司價值低於當前價格,股價可能被低估。後市的股價很可能會上漲,最終上漲到它的真實股價。

合理的市盈率

根據過往數據,一般市盈率低於15,可以視為低市盈率,股價可能被低估。市盈率高於20說明股價被高估。

而高市盈率的股票一般出現在公司前景好的時候。而且市盈率的計算會有偏差和滯後,所以市盈率只能作為參考,不能簡單理解為市盈率越低越好或者越高越差。

不同的行業應該有不同的市盈率。例如,銀行股票的市盈率常年在5 -10倍之間,但股價就是不漲。而且有些葯企或者科技公司的市盈率很高,30 -60倍,有的高達100多倍,但是股價一直在創新高。因此,低市盈率並不意味著股票好,而高市盈市並不意味著股票差。

㈢ 為什麼要買創歷史新高的股票

首先,創新高的股票是強勢股,創新高的股票已經突破了前期的歷史壓力。所以,從個股的強弱來看,位置絕對屬於強勢股,而我們通常做短線股,期望短期盈利,強勢股肯定是首選條件,所以創出新高是短線操作的第一首選條件。

第二個股創出歷史新高後,這個股票已經完全不存在套牢盤了,所有的套牢籌碼已經全部解放路,而且後期的上漲也是比較容易的。

第三,在分析短線的時候,我們會喜歡分析短期庄的拉升意願,創新高的股票往往代表著了庄行為,莊家可以直接挑戰位置的歷史壓力,股票拉高肯定要投入很多錢,所以通過莊家心理和莊家行為的分析,既然拉高短期市場已經花了很多錢,那肯定不會結束,或者漲幅程度還沒有結束,這也是敢於進入創新高的股票。

拓展資料

股票分類
普通股
普通股是指在公司的經營管理和盈利及財產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權利的股份,代表滿足所有債權償付要求及優先股東的收益權與求償權要求後對企業盈利和剩餘財產的索取權。普通股構成公司資本的基礎,是股票的一種基本形式。現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進行交易的股票都是普通股。
普通股股東按其所持有股份比例享有以下基本權利:
(1)公司決策參與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參與股東大會,並有建議權、表決權和選舉權,也可以委託他人代表其行使其股東權利。
(2)利潤分配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從公司利潤分配中得到股息。普通股的股息是不固定的,由公司贏利狀況及其分配政策決定。普通股股東必須在優先股股東取得固定股息之後才有權享受股息分配權。
(3)優先認股權。如果公司需要擴張而增發普通股股票時,現有普通股股東有權按其持股比例,以低於市價的某一特定價格優先購買一定數量的新發行股票,從而保持其對企業所有權的原有比例。
(4)剩餘資產分配權。當公司破產或清算時,若公司的資產在償還欠債後還有剩餘,其剩餘部分按先優先股股東、後普通股股東的順序進行分配。
優先股
優先股相對於普通股。優先股在利潤分紅及剩餘財產分配的權利方面優先於普通股。
(1)優先分配權。在公司分配利潤時,擁有優先股票的股東比持有普通股票的股東,分配在先,但是享受固定金額的股利,即優先股的股利是相對固定的。
(2)優先求償權。若公司清算,分配剩餘財產時,優先股在普通股之前分配。註:當公司決定連續幾年不分配股利時,優先股股東可以進入股東大會來表達他們的意見,保護他們自己的權利。
後配股
後配股是在利益或利息分紅及剩餘財產分配時比普通股處於劣勢的股票,一般是在普通股分配之後,對剩餘利益進行再分配。如果公司的盈利巨大,後配股的發行數量又很有限,則購買後配股的股東可以取得很高的收益。發行後配股,一般所籌措的資金不能立即產生收益,投資者的范圍又受限制,因此利用率不高。後配股一般在下列情況下發行:
(1)公司為籌措擴充設備資金而發行新股票時,為了不減少對舊股的分紅,在新設備正式投用前,將新股票作後配股發行;
(2)企業兼並時,為調整合並比例,向被兼並企業的股東交付一部分後配股;
(3)在有政府投資的公司里,私人持有的股票股息達到一定水平之前,把政府持有的股票作為後配股。
垃圾股
經營虧損或違規的公司的股票。
績優股
公司經營很好,業績很好,每股收益0.8元以上,市盈率10-15倍以內。
藍籌股
股票市場上,那些在其所屬行業內佔有重要支配性地位、業績優良,成交活躍、紅利優厚的大公司股票稱為藍籌股。

㈣ 市盈率高的股票好還是低的股票好

市盈率是股票的其中一項指標,是股票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很多投資者會通過市盈率來篩選股票,但是有些投資者會糾結,不知道是市盈率高的股票好還是市盈率低的股票好,那麼我們通過下文來了解一下吧。

市盈率高的股票好還是低的股票好?

市盈率的意思就是以目前的盈利能力,多少年才能對得起現在的股價。股價除以每股盈利就是市盈率。比如一隻股票股價10元,每股盈利1元,市盈率就是10。

不同的行業,應該對應不同的市盈率。比如說銀行股,市盈率常年就是5倍-10倍,可股價就是不怎麼漲,而且些醫葯類的企業或是科技類的企業,市盈率很高30倍-60倍都有,還有的高達100多倍,但是股價卻一直在創新高。所以說,市盈率低並不能說明股票好,反之,市盈市高也不能說明股票不好。

對於銀行股來講,常年低市盈率,股價就是不漲。一方面是因為銀行股的成長性不高,但是銀股的分紅比較好,股息率能過到5%左右,這對於大資金來講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所以銀行股就成為基金的標配品種,但誰也不會主動去拉銀行股的股價,因為機構投資者對於銀行股來講,都是以分紅為主。

對於科技股而言,因為具備較高的成長性,也許每年的利潤增長率都越過100%,這種情況下,資金就願意結這樣的股票更高的估值空間,隨著上市公司不斷的成長,二級市場股價不斷走高,估值也會進一步提升,這就是所謂的「戴維斯雙擊」。

市盈率是正的,就說明公司是盈利的。如果市盈率越低,企業一般業績都比較高。但是並不是越低越好。我們可以看一下市盈率排名,大多市盈率低的都是一些傳統行業,比如銀行、地產、有色、煤炭、鋼鐵等。這些行業一般業績很穩定,所以市盈率都比較低。

不過市場都是炒預期的,像一些成長性比較高的上市公司剛開始都不怎麼賺錢,比如科技,生物疫苗,晶元半導體,但這些行業的公司市盈率都比較高。

所以投資股票不能只看市盈率一個指標,如果單純看市盈率、很容易就買到夕陽紅,股票應當全面分析,需要結合各方面因素和指標進行綜合分析。這就需要投資者具備較強的分析能力了,另外投資者炒股應當具備專業知識和投資經驗,不然是很吃虧的。

最後提醒投資者: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㈤ 市盈率高的股票好還是低的股票好

不同的行業,對應該不同的市盈率。比如說銀行股,市盈率常年就是5倍-10倍,可股價就是不怎麼漲,而且些醫葯類的企業或是科技類的企業,市盈率很高30倍-60倍都有,還有的高達100多倍,但是股價卻一直在創新高。
拓展資料:
市盈率(Price Earnings Ratio,簡稱P/E或PER),也稱"本益比"、"股價收益比率"或"市價盈利比率(簡稱市盈率)"。市盈率是指股票價格除以每股收益(每股收益,EPS)的比率。或以公司市值除以年度股東應占溢利。
計算時,股價通常取最新收盤價,而EPS方面,若按已公布的上年度EPS計算,稱為歷史市盈率(historical P/E);計算預估市盈率所用的EPS預估值,一般採用市場平均預估(consensus estimates),即追蹤公司業績的機構收集多位分析師的預測所得到的預估平均值或中值。何謂合理的市盈率沒有一定的准則。
市盈率是某種股票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市場廣泛談及市盈率通常指的是靜態市盈率,通常用來作為比較不同價格的股票是否被高估或者低估的指標。用市盈率衡量一家公司股票的質地時,並非總是准確的。
一般認為,如果一家公司股票的市盈率過高,那麼該股票的價格具有泡沫,價值被高估。當一家公司增長迅速以及未來的業績增長非常看好時,利用市盈率比較不同股票的投資價值時,這些股票必須屬於同一個行業,因為此時公司的每股收益比較接近,相互比較才有效。
市盈率是最常用來評估股價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標之一,是很具參考價值的股市指針,一方面,投資者亦往往不認為嚴格按照會計准則計算得出的盈利數字真實反映公司在持續經營基礎上的獲利能力,因此,分析師往往自行對公司正式公布的凈利加以調整。
市盈率分為靜態市盈率與動態市盈率。靜態市盈率被廣泛談及也是人們通常所指,但更應關注與研究動態市盈率。市場廣泛談及的市盈率通常指的是靜態市盈率,這給投資人的決策帶來了許多盲點和誤區。
畢竟過去的並不能充分說明未來,而投資股票更多的是看未來!動態市盈率的計算公式是以靜態市盈率為基數,乘以動態系數。該系數為1÷(1+i),其中i為企業每股收益的增長性比率,n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存續期。
比如說,該企業未來保持該增長速度的時間可持續5年,即n=5,則動態系數為1÷(1+35%)=22%。相應地,動態市盈率為11.6倍,即:52(靜態市盈率:20元÷0.38元=52)×22%。

㈥ 我國的股票發行制度的歷史變遷過程

過程:

按面值發售—行政定價—逐步向市場化過渡。

按面值發售階段

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股份制企業和證券市場開始興起到1992年是我國股票市場發展的萌芽階段。在這一階段,由於人們對股票和證券市場比較陌生,認購的積極性不高,所以股票發行的著眼點並不在於股票價值的確定,而是著重於將股票發行出去。

因此,基本沒有進行股票的定價,許多股票都是按照面值發售,價格很低,並依託於行政攤派進行。這種方式使得發行抑價嚴重,但也激發了一些具有投資意識的初始投資者進行股票投資,推動了證券市場的建立。

行政定價階段

1992年10月,國務院證券委和中國證監會的成立標志著我國集中統一的監管體系開始成立。自此,我國證券市場步入初步發展階段。在這一階段,我國先後試行過抽簽、全額預繳款、上網定價和上網競價(僅4隻股票試用)4種發行方式。

較之於其它大多數國家,我國的定價方式帶有明顯的行政色彩,是由中國證監會根據新股發行價=每股凈收益×市盈率這一固定公式進行統一定價,而且,發行市盈率和所採用的收益也是由證監會制定的。

在這種定價方式下,發行公司和承銷商無法根據市場的情況來確定發行價格,這使得發行公司的資產遭受損失。

逐步向市場化過渡階段

1998年12月31日,《證券法》正式出台。自《證券法》公布以後,我國新股發行市場化定價改革的步伐加快,相繼出現了由承銷商和發行公司協商確定上市價格上網定價、向二級市場配售和向法人配售等新的定價方式。自此,證券市場的發展邁入向市場化過渡的新階段。

(6)發行市盈率迭創新高擴展閱讀:

《證券法》和之後一系列文件的公布使得我國股票市場市場化改革的步伐大大加快,從實行市場化改革幾年來的情況看,我國新股發行市場化改革取得了一些效果,給各市場主體帶來的收益如下:
對於上市公司來說,發行籌資額有所擴大並開始體現公司差別,股東結構也有所改進

發行市盈率的提高使得上市公司的發行籌資額擴大。此外,發行市盈率也開始體現不同的公司和上市期間市場情況的差異。在行政定價期間,新股發行市盈率的標准差為2.31,而1999-2000年新股發行市盈率的標志差擴大到了10.32。

另外,在市場化定價時期採用的法人配售方式,一方面引進了戰略投資者和法人投資者,使得上市公司的股東結構的穩定性大大增強,並有助於改善投資者結構和投資者行為。

另一方面,由此形成的法人詢價機制也促進機構投資者進行股票價值研究,從而促進市場價格的形成,這也有利於上市公司的融資。

熱點內容
股票漲停後的走勢分析 發布:2025-02-06 12:38:42 瀏覽:175
印花稅滯納金屬期 發布:2025-02-06 12:16:15 瀏覽:263
鄭州東區印花稅在哪交 發布:2025-02-06 12:16:06 瀏覽:120
股票操作軟體中怎麼去除圈叉符號 發布:2025-02-06 12:06:37 瀏覽:844
高新技術上市公司股權激勵 發布:2025-02-06 11:59:35 瀏覽:338
哪些咨詢費要繳納印花稅 發布:2025-02-06 11:59:21 瀏覽:991
九好集團重組上市公司 發布:2025-02-06 11:57:16 瀏覽:848
和勝股份什麼意思幾天漲停 發布:2025-02-06 11:55:42 瀏覽:137
光線傳媒股票代碼一覽 發布:2025-02-06 11:54:58 瀏覽:260
市盈率最低的科技股票有哪些 發布:2025-02-06 11:48:51 瀏覽: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