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市盈率如何計算公式
① 市盈率計算公式
市盈率的計算公式為:市盈率=股價/每股收益,或者市盈率=公司市值/年度股東應占溢利。其中,股價一般使用計算市盈率時的最新收盤價,每股收益則是按照公司上一年財報里公布的EPS(每股收益)計算。
市盈率
市盈率,也稱「本益比」、「股價收益比率」或「市價盈利比率(簡稱市盈率)」。市盈率是指股票價格除以每股收益(每股收益,EPS)的比率。或以公司市值除以年度股東應占溢利。
從這個專業解釋和定義中,我們就不難看出,市盈率的計算公式為:
市盈率=股價/每股收益,或者市盈率=公司市值/年度股東應占溢利
其中,股價一般使用計算市盈率時的最新收盤價,每股收益則是按照公司上一年財報里公布的EPS(每股收益)計算,用這兩個數據計算的市盈率,專業上叫靜態市盈率,也是大多數情況下說到市盈率時所採取的演算法。
市盈率如何衡量一隻股票價格的高低
在投資領域,市盈率雖然是衡量一隻股票價格高低的重要指標,但它不像我們去體檢時所測的那些健康指標一樣,都會經過比較科學嚴謹地驗證之後,給出一個合理的區間范圍:
某一個人的某一項指標在這個范圍之內,就是正常的,如果高於或者低於這個范圍,那就會提示身體健康狀況可能有異常。
具體到某一隻股票,它的價格到底是高是低,如果通過市盈率指標來衡量的話,也只能看它歷史市盈率數據及走勢都是什麼樣的:
比如一隻股票的市盈率,自從上市以來,大概都在10到50之間波動,其中大概有一半時間在20以下,一半時間在20以上,那麼根據歷史的走勢,一般投資人會認為市盈率在20左右是一個比較合理的價格,超過20就偏貴,低於20就相對便宜。
當然,這只是一個大致的預估方法,真正在投資實踐中,要考慮和分析的因素,遠遠大於這一點,也會公認有一些股票是不適合用市盈率這種估值方法。
為什麼市盈率可以用來衡量一隻股票的價格高低
在投資領域,一般來說,可以把投資理念和方法簡單地分為兩大類:
一類叫價值投資,另一類可以叫作投機,雖然這個詞在中文語境里天然就帶了貶義,但嚴格來說,炒題材、炒熱點、追高、量化投資等很多股市投資行為,都可以歸為後面這一類。
根據市盈率來衡量股票價格高低、是不是值得買的理念和思路,是價值投資流派推崇的方法,它背後的理念是,買股票就是買公司。
② 市盈率是如何計算的
市盈率是通過將股票的價格除以每股收益來計算得出的。這是評估股票投資價值的一個重要指標,反映了投資者對公司未來盈利能力的預期。
具體來說,市盈率的計算公式為:市盈率 = 每股市價 / 每股收益。其中,每股市價指的是投資者購買一股股票所需支付的價格,而每股收益則代表公司在過去一段時間內為每一股股票產生的凈利潤。為了更精確地計算每股收益,通常採用以下公式:每股收益= 凈利潤 - 優先股股利 / 總發行在外的普通股數。
例如,如果一隻股票的當前價格為10元,而該公司過去一年的每股收益為1元,那麼這只股票的市盈率就是10倍。這意味著,按照公司當前的盈利水平,投資者需要10年的時間才能通過股息收回投資成本。當然,這只是一個簡化的例子,實際投資中還需要考慮諸多其他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市盈率分為靜態市盈率和動態市盈率兩種類型。靜態市盈率是基於當前股價和過去一年的每股收益來計算的,而動態市盈率則考慮了未來盈利的增長預期。因此,在使用市盈率進行投資決策時,投資者應根據自己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來選擇合適的類型進行計算和分析。
總的來說,市盈率是一個重要的股市指標,能夠幫助投資者評估股票的投資價值和風險水平。通過掌握其計算方法和應用技巧,投資者可以更加明智地做出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