葯明康德上市發行市盈率
❶ 醫葯股太慘了!
醫葯股近期表現慘淡,明星股如葯明康德、愛爾眼科、康泰生物等屢屢遭遇重挫,投資者深感挫敗。
統計顯示,A股上市的醫葯類公司共有478家,其中跌幅超過90%的股票有21家,超過80%的有141家,腰斬的股票高達396家,佔比達82.8%。醫葯股的慘烈表現,已經無人能出其右。
醫葯股暴跌背後的原因可能有四點:一是2021年醫葯股大牛市過於瘋狂,不少醫葯股市盈率飆升至100倍以上,甚至通策醫療達到了200倍以上;二是近年來醫葯集采價格戰不斷升級,非醫保報銷品種如種植牙、OK鏡等也遭到了重創,導致醫葯股業績大幅下滑;三是消費降級趨勢下,醫美類消費如隱形正畸、屈光矯正手術等需求減少,人們更傾向於選擇價格較低的替代品;四是地緣政治因素,如美國推出生物醫葯法案,葯明康德面臨被制裁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與美股前25大醫葯類公司相比,我們的前25大醫葯類公司平均跌幅達到了48.5%,而美股公司的平均跌幅僅為16.7%,醫葯股投資者在不同市場中面臨了截然不同的結果。
❷ 醫葯公司業績比較好的一元股票有那些
1. 恆瑞醫葯:作為創新葯領域的龍頭企業,恆瑞醫葯在化學制葯行業中具有顯著的優勢,其研發實力和市場潛力備受矚目。公司市值達到2381.3億,市凈率為6.57,TTM市盈率為55.76,相較於歷史數據,當前估值處於合理區間。
2. 智飛生物:以人用疫苗為主業的智飛生物,是生物疫苗領域的龍頭企業。其產品線涵蓋了國家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重要部分,為公司的長期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公司市值1547.4億,市凈率7.9,TTM市盈率13.82,估值低於歷史91%的時間點,顯示出極低的估值水平。
3. 片仔癀:擁有「中華老字型大小」美譽的片仔癀,其主打產品片仔癀及其系列產品在國內外中葯界享有盛譽。公司市值1788.2億,市凈率16.33,TTM市盈率69.98,估值低於歷史20%的時間段,表明市場對其估值略高。
4. 邁瑞醫療:在醫療器械領域占據龍頭地位的邁瑞醫療,產品涵蓋了生命信息與支持、體外診斷、醫學影像等多個重要領域。公司市值3637.1億,市凈率12.97,TTM市盈率43.34,估值低於歷史74%的時間,顯示出適中的估值水平。
5. 通策醫療:口腔醫療領域的龍頭企業通策醫療,擁有多家口腔醫療和健康生殖醫療機構。公司市值477.7億,市凈率15.68,TTM市盈率67.78,估值低於歷史38%的時間,表明其估值處於適中水平。
6. 愛爾眼科:作為眼科醫院的龍頭企業,愛爾眼科在我國乃至全球范圍內擁有廣泛的眼科醫療服務網路。公司市值2135.5億,市凈率18.0,TTM市盈率87.16,估值低於歷史25%的時間,顯示出適中的估值水平。
7. 歐普康視:專注於清塌產品的歐普康視,是全球知名的角膜塑形鏡研發與生產企業。公司市值410.7億,市凈率10.64,TTM市盈率73.73,估值低於歷史57%的時間,表明其估值處於適中水平。
8. 葯明康德:CRO領域的龍頭,全球領先的醫葯研發服務平台。公司市值2772.1億,市凈率6.59,TTM市盈率39.28,估值低於歷史93%的時間點,顯示出極低的估值水平。
9. 康龍化成:作為國際領先的生命科學研發服務企業,康龍化成在全球范圍內為客戶提供專業服務。公司市值897.2億,市凈率8.97,TTM市盈率53.91,估值低於歷史78%的時間,表明其估值略偏低。
10. 愛美客:醫療美容行業的領軍企業,是國內首家獲得相關產品醫療器械注冊證書的企業。公司市值1257.1億,市凈率23.69,TTM市盈率117.8,估值低於歷史73%的時間,顯示出略偏低的估值水平。
❸ 葯明康德為什麼新股遭棄購30萬股
打新如抽獎,中了就可以去領錢了!不過偏偏有這樣一群人,「中獎」之後卻放棄了獎金!而且,「這群人」一直都存在。
2月6日,新股養元飲品發布了《首次公開發行A股發行結果公告》,與78.73元高發行價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網上網下投資者棄購股份的總金額也創出2017年以來歷史新高。
數據顯示,21.75萬股遭到投資者的棄購,棄購金額為1712.42萬元,該部分將由主承銷商國信證券包銷,包銷金額創出2017年以來新股包銷金額的最高值。
A股市場中,打新成了投資者「穩賺不賠」的一大選擇,即使表現最差的新股,也能收獲首日漲停,即44%的漲幅,但是,新股棄購的「怪象」在A股卻時有發生:
2月13日晚,今創集團披露的IPO發行結果顯示,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19.58萬股,棄購金額達639.97萬元;網下投資者棄購7249股,棄購金額為23.7萬元。網上、網下投資者放棄認購的20.3萬股全部由保薦機構中信建投證券包銷,包銷金額為663.67萬元,包銷比例為0.48%。
2月12日晚,江蘇租賃披露的IPO發行結果顯示,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161.69萬股,棄購金額達1010.54萬元;網下投資者放棄認購2.74萬股,棄購金額為17萬元。網上、網下投資者合計棄購的164.43萬股將由主承銷商華泰聯合證券包銷,包銷金額為1028萬元。
1月8日晚,美凱龍披露的IPO發行結果顯示,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58.05萬股,棄購金額高達593.83萬元;網下投資者放棄認購4.75萬股,棄購金額為48.6萬元。網上、網下投資者放棄認購的62.8萬股全部由中金公司包銷,包銷金額為642萬元。
5月2日,葯明康德 配售結果公告顯示,網上、網下分別有32.28萬股、5634股新股遭遇棄購,對此有媒體報道稱「A股首隻獨角獸葯明康德遭大規模棄購」。
其實,由於各種原因,新股遭棄購的現象一直都存在,只不過葯明康德作為一隻當紅的獨角獸概念股更被市場關注到而已。
申萬宏源證券發表了關於葯明康德棄購數據的點評,說明葯明康德棄購被誇大,葯明康德網上棄購數據尚屬正常范圍之內。其判斷是基於網下棄購佔比和棄購量均低於今年以來均值,而投資者對此申購重視程度並不低的基礎上。
---延伸閱讀:
《 新股棄購「常態化」的背後:棄購原因五花八門》 2017.8
在A股市場,打新一直是穩賺不賠,新股上市後動輒十幾個一字板的神話也在不斷上演。可新股中簽卻似「中彩票」一般難,因此凡中簽者無不拍手稱快。但卻有這么一群投資者,出現了新股棄購現象,更為悲催的是還有不少人因為棄購而上了監管的「黑名單」。今年發布的全部六批黑名單中共有235個配售對象上榜——新股棄購出現「常態化」。對此,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個人投資者應避免疏忽、機構投資者自身做好內控之外,監管部門同樣應當積極應對。「建議適當延長交款時限,通過採取重罰、加大通知服務等多舉措並舉,減少棄購情況的發生。」
大型機構、知名牛散上棄購黑名單
10月18日,中國證券業協會(以下稱「中證協」)頒布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配售對象黑名單公告》(以下稱「《配售黑名單》」)(2016年第6號)文件,這是今年以來中證協第六次頒布《配售黑名單》。在該份文件中,中證協把今年下半年以來參與豐元股份、哈森股份、海波重科等12隻新股並在網下申購過程中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61個股票配售對象列入了監管黑名單,其中國信證券、國泰基金、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等多家機構投資者均「榜上有名」。
據記者了解,中簽新股棄購最主要為「提供有效報價但未參與申購」和「未按時足額繳付認購資金」兩種情況。根據中證協今年1月8日最新修訂通過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承銷業務規范》及《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下投資者管理細則》的相關規定,有效報價的網下投資者未參與申購或者獲得初步配售的網下投資者未及時足額繳納認購款的,將被視為違約並承擔相應責任,主承銷商將違約情況報中證協備案,協會將其列入黑名單6個月——換言之,上述61個配售對象自即日起,6個月內不能參與任何新股申購。
對此,記者致電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客服熱線,得到的回復是,該基金產品違規屬實,但放棄申購的具體原因不屬於公司對外披露信息的范圍。不過該工作人員隨後對記者表示,上榜黑名單並不會影響基金產品的「打新」動作,在對網下申購作出限制之後,該基金產品依舊可以繼續參與網上申購。
其實,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的棄購行為並非市場個案,記者發現,中證協今年以來公布了六批《配售黑名單》,其中不乏諸多知名投資機構的身影。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中證協發布的全部《配售黑名單》中,自然人賬戶占據了其中的半壁江山。記者發現,違規的自然人賬戶中不僅有多名知名牛散,亦不乏多位專業打新人士。例如,在10月18日最新發布的《配售黑名單》中,違規自然人賬戶有42個,佔比近七成,而作為早期的牛散代表,陳學東、陳學賡兩兄弟同時登榜,昔日的「權證大玩家」鄒瀚樞也被「點名」。
就職於某券商的研究員張少峰(化名)認為,設置《配售黑名單》的根本初衷在於避免發行失敗。他對記者表示:「網下配售的比例是比較大的,每個參與網下配售的投資者申購份額也會比較大,如果這些投資者出現大規模的棄購會導致發行失敗,這比網上棄購的影響要惡劣很多。」
棄購原因五花八門
新股暴利神話讓所有投資者羨慕不已,中簽新股更是可遇不可求,相比而言,這些網下配售對象頻頻棄購新股的做法實在有些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記者發現,對於配售違規的原因,黑名單中的機構投資者多以「提供有效報價但未參與申購」為主,而「未按時足額繳付認購資金」則大部分發生在個人投資者身上。
在保薦承銷領域深耕多年的唐爍(化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根據現行的發行規則,參與網下配售的投資者,需要在交易所新股申購平台上在詢價階段就輸入相應的報價和對應的申購數量,但不需要准備申購資金。「因此『提供有效報價但未參與申購』的違規操作者都是只在交易所系統上提供了一個價格,但未提供對應的申購數量。」而對於「未按時足額繳付認購資金」,唐爍則解釋稱,即在網下申購成功後,未按時足額繳納申購款。「這也是今年以來網下發行新股過程中自然人投資者普遍存在的棄購原因。」
對於配售對象頻頻出現棄購新股的行為,唐爍認為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他對表示,部分基金出現了大規模棄購的情況很有可能是在最後申購或者繳款的時候出現了技術性問題。「這種情況就說明機構本身的內控和風控做得不甚健全,當然,作為整個基金的主要管理者,申購失誤的時候基金經理也難辭其咎。」
「此外,對於一些實力相對較弱的小型投資機構來說,存在跟風胡亂報價的情況,但是中簽之後卻突然發現手裡並沒有那麼多(可供申購的)資金,這種情況也是有可能發生的。」唐爍告訴記者。
而相比於「提供有效報價但未參與申購」的違規行為,出現「未按時足額繳付認購資金」的情況最令承銷商頭疼。對此,有承銷商表示,每每這個時候,投資者總是電話向投行訴苦,各種理由都有,車禍、生病、睡過頭等等,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請投行別把他們提交到中證協進入黑名單。
其實,不僅僅是網下配售,網上配售棄購的情況同樣不勝枚舉。其中,第一創業被網上投資者棄購65.3萬股,杭州銀行則有55.46萬股被拋棄,而對於IPO新規正式實施以來發行股份數最大、中簽率最高的江蘇銀行來說,更是有298.59萬股遭遇棄購,作為聯席主承銷商的中銀國際和華泰聯合將以2054.24萬元包銷這被放棄的股份。據了解,這種網上棄購的違規行為主要可以分為兩類:一種是忘記或有事耽擱繳款,配售成功後在該繳款時沒去繳款;另一種則是以為賬戶里資金足夠,事實卻是資金不足形成棄購。
對此,記者特地走訪了海通證券、中信建投、東吳證券、開源證券等多家券商營業部,了解到大部分券商都會在新股繳款當日電話聯系所有的中簽投資者,有客戶經理對記者表示:「畢竟中簽可是件難得的大喜事」。不過,即便如此,網上配售遭遇棄購的情況依然在持續——10月18日網上申購的新華網公布的《首次公開發行A股發行結果公告》顯示,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數量有16.51萬股,放棄認購金額457.23萬元。
解決棄購問題須對症下葯
對於如何解決新股頻頻遭遇棄購的問題,本刊特約作者胡東輝曾撰文《IPO配售對象黑名單有點冤》(詳見本刊第82期),在文章中,他表示新股申購T+2的繳款時限實在太短,建議改為T+4繳款,給投資者留出充足的備款時間。而與胡東輝觀點類似,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采訪時也認為,對於申購者而言T+2繳款時間可能確實有些太短,建議延長交款時限。此外,他還建議監管部門「軟硬兼施」,通過加大通知服務、採取重罰等多舉措並舉,減少棄購情況的發生。
張少峰則認為解決棄購問題需要對症下葯。他對表示,網下申購機構之所以頻頻出現棄購,是因為機構投資者大多為代客戶持有資金、代客戶申購,一旦機構手中不具有充足的資金,除了機構自營盤,其餘的資管產品往往需要聯系客戶把這筆資金補足。「在T+2的條件下繳款時間十分有限,資金在交割的過程中可能涉及到幾道清算的手續,任一環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導致無法繳款。所以對於參與網上配售的機構投資者,在申購之前應預留足夠的資金,當遇到發行量比較大的股票,比如銀行股時,這一點更需要注意。」
而對於網上的個人投資者的棄購原因,張少峰則認為很有可能是投資者對制度本身不是很了解,申購後忘記繳款,為減少這些無辜棄購情況的發生,個人投資者所屬的營業部可以適當加大服務力度。
此外,加大監管力度也是外界談到減少棄購行為的措施時屢被提及的話題。記者了解到,目前的棄購現象雖時有發生,但隨著目前監管力度的加大,與早期的「惡意棄購」相比,目前情況已經有了很大改善。唐爍對表示,前幾年,部分詢價機構會和上市公司、承銷商結成利益聯盟,在網下申購時,哄抬報價,促使其他機構不得不跟進報以高價。「而承銷商在獲得高額傭金後,在最後階段,會將與自己結成聯盟的券商報價剔除掉,令同盟避免被高報價套牢,承銷商會以其他形式來與同盟分享利益,這就形成了棄購背後的灰色利益鏈條。」
在接受采訪時,唐爍坦言,其實幾年來監管部門對於投行業務的監管政策一直在趨嚴。「首先,在黑名單制度下,如果機構報價卻沒有繳款,隨後就會被協會通報,在6個月內就失去了新股申購的資格;此外,現在新股的定價機制基本都是所謂的『窗口指導』,將價格限定在一定范圍內,不像之前詢價之後再確定發行價格,現在詢價與不詢價基本沒有任何意義了,最終發行就是23倍左右的市盈率,所以這就導致詢價產生的特殊利益失去了生存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3月2日深交所新股發行培訓中,交易所指出如網下配售投資者同時申購兩只及兩只以上新股,只要其中一隻出現棄購,當日其餘申購均視為無效,這也就意味著網下申購的棄購行為將採取「連坐」的懲罰,無形中增加了網下棄購的成本。對此,申萬宏源研究員林瑾認為,雖然投資者目前出現棄購的現象更多地是出於疏忽,而非主動「挑肥揀瘦」,但交易所採取「連坐」的懲罰也旨在警示網下投資者必須重視網下申購這一投資行為,不能因無需預繳款而就隨意地浪費「資源」。
個案:
嫌價格貴中簽後想棄購
經耐心做工作才同意繳款「真不可思議,我們想中簽中不到,有人竟然中簽了不想要!」雖然步長制葯正在上演打新股暴賺的神話,但是記者了解到,揚州竟然有一位股民中了簽,但是卻「不想買」。
「這次我們營業部就有位股民中簽了步長制葯, 這是一位老股民,年紀較大,也很少來營業部,我們想馬上通知他,卻發現他以前留的電話號碼打不通了,後來我們好不容易聯繫上了他,這位大爺卻告訴我們,這個股價格太貴了,他不想要了,怕買了以後要虧本。」申銀萬國證券揚州營業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最近就遇上了這件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本著對客戶負責的原則,營業部工作人員耐心做工作,最終老大爺才同意繳款,從而避免了一次大的損失。事實上,雖然新股中簽後基本都能帶來豐厚的回報,但是,每隻新股最終都會發生一些「棄購」的現象。以步長制葯為例,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15.95萬股,網下投資者放棄認購8834股。不過,多數情況下,「棄購」都是因為股民不知道自己中簽,而賬戶中余額又不夠,所以被當作放棄處理了。
而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揚州不少證券營業部都推出了給中簽股民打電話或者發簡訊的服務,一旦有股民中簽,營業部會主動打電話提醒繳款。
「但在聯系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因為換電話等原因聯系不上的股民大有人在,很多時候為了聯繫上一位股民需要費不少工夫。」申銀萬國證券揚州營業部相關負責人這樣告訴記者。
❹ 基本面排名前三的股票有哪些
基本面排名前三的股票有哪些?
這是一家當之無愧的精準醫療龍頭股,引領行業發展的先鋒。以前沿技術和創新思維為基石,不斷推動醫學進步與人類健康事業。其高度專業團隊和先進設備將醫療變革融入日常實踐,下面小編帶來基本面排名前三的股票有哪些,希望大家喜歡。
基本面排名前三的股票有哪些
基本面排名前三的股票有以下三個。
1、邁瑞醫療:國內醫療器械龍頭。主營醫療器械的研發、製造、營銷及服務。
2、恆瑞醫葯:國內化學制葯實力之一,最有機會挑戰國際醫葯巨頭的中國公司。主營葯品研發、生產和銷售。
3、葯明康德:CRO+CDMO全產業鏈龍頭,全球領先的"一體化、端到端"的新葯研發服務平台。主營小分子化學葯的發現、研發及生產的全方位、一體化平台服務,以全產業鏈平台的形式面向全球制葯企業提供各類新葯的研發、生產及配套服務、醫療器械檢測及境外精準醫療研發生產服務。
昌紅科技為什麼是醫療概念股
該企業從事醫療健康的相關業務。深圳昌紅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於2001年4月11日在深圳市工商局登記注冊的有限公司。昌紅科技立足醫療大健康行業和精密模具與注塑成型行業,主營業務包括,OA、醫療器械、精準醫療、輔助生殖等。該企業是集製造、服務為一體的專業精密模具製造以及注塑產品開發生產的企業集團。
精準醫療概念股龍頭有哪些
1.桂林三金(002275):概念最為正宗,尤其是和美股目前最火熱的celator具有最為吻合的「精準醫療+抗癌」概念。旗下持有100%股權的全資子公司寶船生物已經在精準醫療領域耕耘了多年,其核心研發人員都是來自於大型知名葯企的美籍華裔。寶船生物目前擁有兩個抗癌類研發項目,愛必妥項目(用於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和赫賽汀項目(主要用於治療某些HER-2陽性乳癌)都是暢銷的抗癌類葯物。
2.新開源(300109):定增收購三濟生物、呵爾醫療及晶能生物100%股權。收購公司主要做基因檢測。
3.安科生物(300009):2016年4月,公司擬44988萬元收購中德美聯100%股權。標的公司經營范圍包括生物工程、生物晶元、基因工程抗體及葯物等,屬於精準醫療領域。
4.千山葯機(300216):控股子公司宏灝基因的個體化用葯高血壓基因檢測晶元目
精準醫療龍頭股有哪些
1、景峰醫葯:醫葯龍頭股。2018年12月21日公告,公司就公司抗PD-1抗體SHR-1210聯合甲磺酸阿帕替尼一線治療肝細胞癌的國際多中心III期臨床試驗與美國FDA進行了溝通,該試驗即將在美國、歐洲和中國同步開展。
2、海翔葯業:醫葯龍頭股。廣州白雲山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廣州醫葯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A股600332,H股00874),主要從事,(1)中西成葯、化學原料葯、天然葯物、生物醫葯、化學原料葯中間體的研究開發、製造與銷售;(2)西葯、中葯和醫療器械的批發、零售和進出口業務;(3)大健康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及(4)醫療服務、健康管理、養生養老等健康產業投資等。
3、華潤三九:醫葯龍頭股。2015年全年醫葯工業利潤預計2,602億元,同比增長11,9%,增長速度同比下滑0,4個百分點。
4、昆葯集團:醫葯龍頭股。國葯股份計劃積極發展電商產業,向手機APP「國葯在線」拓展,並增設「國葯在線」頻道,提高國葯商城公眾關注度,應對網售處方葯松綁,著手准備BtoC模式。此前,公司自主開發並獨立運營的B2B醫葯電子商務交易平台國葯商城於2013年10月正式上線試營業,設有葯品,食品,口腔用品,計生用品,醫療器械,葯妝等商品分類。
5、葯石科技:醫葯龍頭股。國內醫葯外包行業龍頭,是國內最早開始從事醫葯研發生產外包的CRO和CMO一體化公司,高層管理團隊共擁有超過200項的已授權和申請中的專利成果;其主營業務為小分子化學葯的發現、研發及生產的全方位、一體化平台服務,以全產業鏈平台的形式面向全球制葯企業提供各類新葯的研發、生產及配套服務;公司還在境外提供醫療器械檢測及境外精準醫療研發生產服務。
非口罩類醫葯股票有哪些
1、健帆生物(300529):血液灌流相關產品股,我國血液灌流領域龍頭企業。營收和凈利連續兩年保持32%以上增長,凈資產收益率24%左右,毛利率84%左右,動態市盈率46倍,總市值243億。
2、邁瑞醫療(300760):醫療器械龍頭股。營收和凈利持續高增長,凈資產收益率28%一47%之間,毛利率66%左右動態市盈率44倍,總市值1771億。(國外轉A股上市)
3、葯明康德(603259):CRO行業龍頭股盯宏。營收和凈利持續高增長,凈資產收益率21一29%之間,毛利率39%左右,動態市盈率59倍,總市值927億。(國外轉洞運A股上市)
4、昭衍新葯(603127):20%左右,毛利率53%左右醫葯臨床前研究服務股,國內安評領域行業龍頭。營收和凈利持續高增長,凈資產收益率動態市盈率153倍,總市值73億。
5、艾德生物(300685):腫瘤精準醫療分子診斷龍頭股。營收和凈利連續三年保持30%以上增長,凈資產收益率20%左右,毛納則梁利率91%左右,動態市盈率59倍,總市值77億。
6、歐普康視(300595):國內OK鏡龍頭企業。營收和凈利連續多年保持30%以上增長,凈資產收益率21%一38%之間,毛利率77%左右,動態市盈率71倍,總市值144億。
7、大博醫療(002901):醫用高健題材股,骨科植入類國內龍頭。營收和凈利連續三年保持16%以上增長,凈資產收益率在28%以上,毛利率82%左右,動態市盈率40倍,總市值134億。
8、健友股份(603707):葯品原料、制劑股,國內注時劑國際化先鋒企業。營收和凈利連續三年保持32%以上增長,凈資產收益率19%左右,毛利率47%左右,動態市盈率31倍,總市值190億。
9、大參林(603233):華南地區醫葯連鎖龍頭股。營收和凈利連續兩年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凈資產收益率18一37%之動態市盈率31倍,總市值228億。
10、凱萊英(002821):國內COMO領先企業。營收和凈利
前增長較快。
❺ 最優質的5隻醫葯股
醫葯股票優質股有:健帆生物、邁瑞醫療、葯明康德、昭衍新葯、艾德生物、歐普康視、大博醫療、健友股份、大參林、凱萊英。
1、健帆生物(300529) :血液灌流相關產品股,我國血液灌流領域龍頭企業。營收和凈利連續兩年保持32%以上增長,凈資產收益率24 %左右,毛利率84%左右,動態市盈率46倍,總市值243億。
2、邁瑞醫療(300760) :醫療器械龍頭股。營收和凈利持續高增長,凈資產收益率28%一47%之間,毛利率66%左右動態市盈率44倍,總市值1771億。(國外轉A股上市)
3、葯明康德(603259):CRO 行業龍頭股。營收和凈利持續高增長,凈資產收益率21一29%之間,毛利率39%左右,動態市盈率59倍,總市值927億。(國外轉A股上市)
4、昭衍新葯(603127) :20 %左右,毛利率53%左右醫葯臨床前研究服務股,國內安評領域行業龍頭。營收和凈利持續高增長,凈資產收益率動態市盈率153倍,總市值73億。
5、艾德生物(300685) :腫瘤精準醫療分子診斷龍頭股。營收和凈利連續三年保持30%以上增長,凈資產收益率20%左右,毛利率91%左右,動態市盈率59倍,總市值77億。
6、歐普康視(300595) :國內 OK 鏡龍頭企業。營收和凈利連續多年保持30%以上增長,凈資產收益率21%一38%之間,毛利率77%左右,動態市盈率71倍,總市值144億。
7、大博醫療(002901) :醫用高健題材股,骨科植入類國內龍頭。營收和凈利連續三年保持16%以上增長,凈資產收益率在28%以上,毛利率82%左右,動態市盈率40倍,總市值134 億。
8、健友股份(603707) :葯品原料、制劑股,國內注時劑國際化先鋒企業。營收和凈利連續三年保持32%以上增長,凈資產收益率19%左右,毛利率47%左右,動態市盈率31倍,總市值190億。
9、大參林(603233) :華南地區醫葯連鎖龍頭股。營收和凈利連續兩年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凈資產收益率18 一37%之動態市盈率31 倍,總市值228億。
10、凱萊英(002821) :國內 COMO 領先企業。營收和凈利持續高增長,凈資產收益率17%一 24%之間,毛利率46% ,動態市盈率53倍,總市值197億。
❻ 年內102隻A股申購 葯明康德成「最肉簽」
12月27日,年內最後一隻新股——華培動力將啟動申購,屆時2018年的新股發行將畫上句號。回看2018年,A股市場已經新增了102張新面孔,也為打新一族帶來一次次盛宴。其中,多家公司創出了2018年的「新股之最」,諸如葯明康德(603259)為年內的「最肉簽」,中一簽可獲利逾10萬元,天風證券則成為年內發行價最低的新股。
華培動力申購在即
12月19日中山金馬、上機數控兩只新股均啟動了申購,按照發行安排,12月27日華培動力也將啟動申購,從時間安排來看,華培動力是今年內最後一隻申購的新股。
據了解,華培動力是一家主要從事渦輪增壓器關鍵零部件研發、生產及銷售的企業,華培動力公開發行總量為4500萬股,全部為新股。其中網下初始發行量為2700萬股,網上初始發行量為1800萬股,華培動力的預計發行價格為11.79元/股,預計募集資金凈額為47042.2萬元。
實際上,華培動力原定於2018年12月6日進行網上、網下申購,但由於該公司此次發行價格對應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孰低的2017年度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攤薄後市盈率,高於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布的該行業最近一個月平均靜態市盈率,華培動力的申購時間表推遲至12月27日。
據統計數據顯示,自今年1月1日截至12月19日,A股共發行了102隻新股,在這些新股中,主板上市的股票數量最多,今年以來截至12月19日,A股在主板上市的公司數量為55家,占今年以來新股發行數量的比例約為53.92%。今年在創業板和中小板上市的股票數量分別為28隻和19隻。
葯明康德成「最肉簽」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截至目前,在今年上市的新股中,葯明康德成為最掙錢的股票。
葯明康德於今年5月8日登陸上交所,上市後連拉16個「一」字漲停。不過,在2018年5月30日,葯明康德的連續漲停落下帷幕,彼時葯明康德的收盤價為120.37元/股,下跌7.34%。葯明康德的發行價為21.6元/股,每中一簽將浮盈約10.65萬元。剔除今年以來上市尚未開板的公司外,目前葯明康德為2018年單只新股中簽收益率最高的股票。
葯明康德主要業務為從事小分子化學葯的發現、研發及生產全方位一體化平台服務。財務數據顯示,葯明康德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的營業收入約為69.21億元,同比增長21.9%,對應實現的歸屬凈利潤約為19.28億元,同比增長81.4%。值得一提的是,在登陸A股不久後,葯明康德便啟動了赴港上市的計劃。12月13日,葯明康德正式在港交所上市,發行價格為每股68港元,12月19日葯明康德H股收於67.5港元/股。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內單只新股獲利在4萬元以上的股票有10隻,包括振德醫療、沃格光電等。銳科激光每中一簽獲利的金額約為7.46萬元,排名居於葯明康德之後。此外,億嘉和、科沃斯每中一簽的獲利數額分別約6.78萬元、6.05萬元。
經統計,在今年上市的新股中,還有19隻股票的中簽收益不足萬元,這19隻股票中簽收益之和約為11.58萬元,而中一簽葯明康德獲利的數額就超過了10萬元。此外,鄭州銀行(5.140, 0.00, 0.00%)成為目前年內新股中獲利最少的股票,鄭州銀行的發行價格為4.59元/股,上市後鄭州銀行僅收獲了3個漲停板,每中一簽鄭州銀行僅獲利1495元。
天風證券發行價最低
天風證券成為今年內發行價格最低的新股。天風證券披露的公告顯示,公司首次公開發行新股數為5.18億股,其中網下初始發行數量為36260萬股,占發行總量的70%;網上初始發行數量為15540萬股,占發行總量的30%。天風證券的發行價格為1.79元/股,據數據顯示,天風證券最新的每股凈資產為2.39元,而天風證券的發行價格處於「破凈」狀態。
而天風證券上市後也連續收獲12個「一」字漲停板,11月20日天風證券盤中創出8.54元/股的新高。據統計數據顯示,自10月19日上市截至12月19日,天風證券的區間累計漲幅為172.09%。
據了解,天風證券的主營業務為證券經紀、證券自營、投資銀行等。不過,受證券市場波動影響,天風證券的經營業績承壓跡象也十分明顯。財務數據顯示,2018年1-9月,天風證券營業收入約19.8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7.98%;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約2.64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6.9%。天風證券稱,「受證券市場波動影響,公司的經紀業務手續費凈收入、投資銀行業務凈收入和資產管理業務凈收入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
據統計數據顯示,在今年發行的102隻股票中,每股發行價格超過40元的股票共有4隻,包括嘉友國際、邁瑞醫療、邁為股份和養元飲品,而養元飲品成為今年內發行價格最高的一隻股票,發行價格為78.73元/股,不過上市後,養元飲品僅僅收獲了一個漲停板,在創出113.37元/股的上市高點後,養元飲品的股價便一路下行,12月19日養元飲品的收盤價為43.28元/股,較發行價已經「腰斬」。
彩訊股份「一」字板最多
在今年已經發行的102隻新股中,除去尚未開板的公司之外,彩訊股份「一」字板數量最多。
據統計數據顯示,在今年已經成功發行的102家上市公司中,連續收獲「一」字漲停板超過10個(含10個)的上市公司數量為29家,「一」字漲停板數量在15個(含15個)以上的上市公司數量為8家,包括綠色動力、芯能科技、長城軍工等。今年3月23日上市的彩訊股份,在上市後更是走出了17個「一」字漲停板,拿下今年內已發行新股漲停板之王的稱號。
相比起彩訊股份,養元飲品、今創集團、華寶股份、長沙銀行這4隻股票的漲停板數量較少,這4家公司均僅僅收獲了一個漲停板,而目前今創集團、華寶股份已破發。資深投融資專家許小恆認為,新股打開連續「一」字漲停板的速度與新股上市時的總市值、新股發行價格及新股發行速度有密切關系。
此外,在2018年已經發行的102隻新股中,中國人保的中簽率最高。中國人保披露的公告顯示,公司首次公開發行不超過18億股股份,回撥機制啟動後,網上發行最終中簽率為0.43889894%。統計數據顯示,在這102隻新股中,網上申購中簽率在0.012%-0.04%區間的共有59隻新股,佔比為57.84%。其中中簽率低於0.02%的有17隻股票,據了解,百邦科技公開發行新股數量不超過1357.72萬股,中簽率僅約為0.0128%,成為最難中簽的新股。
(文章來源:北京商報)
❼ 葯明康德頂格申購多少股
葯明康德-新股資料
申購代碼 732259
發行總數 10420萬股
網上發行 9378萬股
申購上限 3.10萬股
頂格申購需配市值 31.00萬元
發行價格 21.60元
申購日期 2018-04-24 周二
中簽繳款日期 2018-04-26 周四
中簽號公布日 2018-04-26 周四
上市日期
發行市盈率 22.99
參考行業市盈率 65.32
中簽率 0.06106%
累計報價倍數 20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