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投資參考市盈率還是市凈率
㈠ 股票看市盈率還是市凈率
股票既要看市盈率又要看市凈率,其中市盈率(PE)是指在股市中每股的市場價格和每股盈餘(EPS)的比率,市盈率較低,說明投資回收期越短,投資風險就越小,股票的投資價值就越大,反之,市盈率較高,說明投資回收期越長,個股存在被高估的情況,其泡沫性較大,投資風險就越大,股票的投資價值就越小;市凈率指股票市場價格與股票每股凈資產的比率,上市公司股票的每股中含凈資產值高而每股市價低的股票,即市凈率越低的股票,其投資價值越高,上漲空間越大。反之上市公司股票的每股中含有凈資產值低而每股市價高的股票,即市凈率越高的股票,其投資價值越低,上漲空間越小。
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市盈率、市凈率越高就越不好,市盈率、市凈率越低就越好,需要根據以下因素來分析:
1、把企業與市場進行對比
通過把個股的市盈率、市凈率與市場進行對比,是為了結合整體的市場情況,更好地幫助投資者作出合理的投資決策。
2、對比該企業現在與過去相比
通過現在與過去的市盈率、市凈率對比,可以更好地看出該公司現在股價高低情況。如果現在市盈率比過去市盈率要低,說明該股價相對較便宜,可以考慮買入。
3、不同行業進行對比
不同行業的市盈率、市凈率一般都是不一樣的,有些行業的普遍就比較高,不能單純的從這個看去判斷股票好壞,比如,銀行業的市盈率本來就低,而高科技行業的市盈率普遍偏高。
4、不同發展階段
不同發展階段,其市盈率、市凈率也有所不同,比如,個股當前市盈率比較低,但是它正處於衰退階段,則投資者也不會看好它,反之,在發展階段,市盈率高於正常一點,投資者也是可以接受的。
㈡ 分析市盈率和市凈率兩者的區別
分析市盈率和市凈率兩者的區別
投資指數基金,很多投資者習慣看估值,低估買入,高估賣出獲利是投資的理想狀態。市盈率和市凈率是我們常用的指數估值方法。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如何判斷高估還是低估?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市盈率和市凈率兩者的區別,僅供大家參考!
市盈率和市凈率的區別
1、市盈率(PE)
首先我們來看市盈率,市盈率簡稱英文字母PE,其中的「市」指的是市值,「盈」指的是盈利、凈利潤,所以市盈率等於總市值比凈利潤,也等於每股價格/每股收益。
舉個例子,假設你手裡有個水果店,每年凈利潤是10萬塊,老王看中了你的店,要出價100萬買,這100萬就是水果店的市值,100萬除以每年凈利潤10萬等於10,他要花10年才能回本,這個10就是市盈率。
市盈率越低,說明凈利潤不變的情況下,股票市值越低,說明越被低估,買入的安全邊際也就越高。
大家在查詢指數市盈率時可能發現了,不同指數的市盈率相差較大,比如11月10日上證50指數的市盈率值僅11.9,而創業板指數市盈率是65.2,這能說明上證50比創業板指更具有投資價值嗎?
不能,因為每個指數編制方法和成分股都不相同,所以估值的標准也不同。
上證50是大盤藍籌股的代表,而創業板指數成分股多為TMT等新興產業,雖然波動大,但成長性高,因此市場會給予相比大盤藍籌更高的估值。
因為市盈率和公司的盈利緊密相關,所以它就更適合盈利比較穩定行業。比如消費和醫葯等行業,不管經濟周期如何變化,大家都要吃喝看病。
而對於波動性較大,甚至容易出現負利潤的周期性行業比如鋼鐵、煤炭、建築、券商、銀行等來說,PE就不具有太大的參考價值了。這類行業更適合參考市凈率PB。
2、市凈率(PB)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市凈率。同上,市凈率的「市」還是市值,「凈」則代表凈資產,市凈率等於總市值比凈資產。
凈資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賬面價值,同樣如果市凈率比較低,說明越被低估。
如果市凈率低到等於1時,市值和凈資產一樣,說明買了這個公司或指數,即使公司不盈利,把它清算了也大概率不會虧。
如果市凈率低於1,就是所謂「破凈」。當然投資破凈股並不一定能賺錢,畢竟出現了破凈現象,可能意味著行業不景氣或者盈利能力差,想要撐過目前的困境,時間可能會很久。
判斷高估低估——估值百分位
那麼除了這種特殊情況,如何判斷當前指數估值是高還是低呢?通常我們用「估值百分位」來判斷。
該指標是用來表明當前估值在歷史區間所處的位置,比如一個指數的百分位是90%,它的估值水平在歷史中處於從小到大排列90%的位置,比歷史上90%的時候都高了,只比10%的時候便宜。
所以估值百分位越高,說明越被高估。
實際應用的時候,要注意兩點:
1.不同的統計區間,百分位的數值是不同的。
目前我們南方基金小助手採用的是近10年的百分位,其他機構也可能採用近8年,近5年的數據。這也就是不同機構提供的估值百分位有差異的原因。
但要注意的是統計數據並不是越長越好,因為市場是變化的,相關指數的估值也會發生變化。
比如滬深300指數在2007年和2009年牛市期間的最高估值,就遠高於2015年牛市期間的估值。如果我們一味地參考07年或09年的估值,就有些刻舟求劍的意味。
2.盈利下滑,可能導致市盈率估值百分位被動抬升。
市盈率=市值/盈利,如果盈利大幅下滑,就會導致市盈率被動提升。
比如說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標普500指數,短期里很多成分股破產,導致標普500指數的盈利大幅下降。市盈率短期里達到了_十倍的位置,變成了歷史最高百分位。
這兩年,國內的傳媒行業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盈利下滑到原來的三分之一,導致傳媒行業的市盈率也被動提升了一大截。這時百分位就失去了參考意義。
所以百分位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參考百分位的同時,也不能忽視指數背後公司的盈利情況。
近兩年來許多投資者購買的基金收益普遍不太理想,是什麼原因造成絕大部分基金的大幅虧損對於投資者的這些疑問,上海證券基金評價中心分析師李穎指出,首先基金產品本質是一攬子證券投資組合,基金的收益表現與投資標的基礎市場的表現密不可分。在股票市場連續下跌的市場環境下,以投資股票為主的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等也難以取得正收益。在股市上漲的行情下,偏股型基金往往大部分能取得正收益。所以,基金也不可能創造神話,在近幾年市場連續下跌的行情下創造很高的正收益。
從長期的績效來看,大部分情況下,基金的整體表現要好於個人投資者,尤其在牛市和震盪市場的比較優勢更為突出。如2006年和2007年均有超過八成的股票型基金取得了100%以上的回報,而個人投資者這一比例均達不到2012年近50%的股票型基金取得了5%至30%的回報,而調查顯示有超過50%的個人投資者虧損幅度在5%至50%。因此,基金仍不失為個人投資者參與資本市場的一個較好的投資工具。
無論是中國股市建設、經濟發展還是資產管理行業的各種問題,都不是短期能夠消除的,都需要市場整體的理性來推動。但是作為投資者本身,一定要衡量清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不能盲目的聽信銷售人員的宣傳。如果自身風險承受能力較弱或是短期要使用的資金,不能投入太多在單一的股票類基金中,以免受到股市波動風險的沖擊較大。因此,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更有實際意義的,應該是抱有長期投資的心態,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續期選擇相應適合的基金產品,避免過度追逐短期收益突出的熱點基金、多關注長期業績相對較為穩健的基金,通過定投、組合配置來分散風險、獲取長期穩健的回報。
基金相關文章:
★基金小白入門指導
★2021年買基金會不會血本無歸
★基金入門常識技巧
★基金投資技巧方式知識
★基金投資入門小知識
★指數基金定投入門
★證券投資基金常識
★證券投資基金知識之讀懂年報基金的竅門
★2021基金為什麼會下跌
㈢ 求助市盈率和市凈率的差別,另外哪個更重要
市盈率是利潤與市價的比率,反映的是否有投資價值;市凈率是凈資產與市價的比率,反映的是資產的收益增值能力。市凈率要從同行業分析才有價值,如選定行業後再參考市盈率決策股票投資。
㈣ 市盈率市凈率哪個重要
市盈率更重要。
市盈率反映了公司股票的市價與股票的每股收益之間的比例,直接體現了投資者願意為公司未來盈利支付的價格。它是投資者判斷企業盈利能力、評估投資成本及風險的重要指標。因此,市盈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投資者的投資決策。一般來說,市盈率越低,投資者對公司的投資信心越強,認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未來發展前景良好。反之,市盈率過高可能意味著市場對公司的預期過於樂觀或存在投機行為。
市凈率代表了股票的市場價格與公司的賬面價值之間的關系,體現了公司的市場估值與其資產的關系。雖然它也是投資者參考的重要指標之一,但在評估公司價值和投資潛力時,市凈率通常只作為參考。相比於市盈率綜合考慮公司盈利的成長性,市凈率更側重於當前資產狀況和權益估值,是更為靜態的指標。但大多數投資者在選擇股票時更傾向於看重公司未來的盈利潛力和成長預期。所以相較之下,市盈率的重要性更大。
市盈率提供了對公司未來盈利的預測和判斷依據,幫助投資者更好地進行投資決策和風險管理。而市凈率雖然也是重要的參考指標,但在綜合考量股票投資價值時,通常市盈率更能反映市場的動態和投資者的預期。
㈤ 國外保險股的市盈率
各國的國情和基金利率不同導致各國股票的PE(市盈率)也不同,我就只給你說說美國的吧。
在美國,消費類的股票(就是吃喝拉撒,如可口可樂,寶潔),因為他們沒有經濟周期,一般的PE是15倍到20倍,市凈率一般2-3倍。
而鋼鐵、有色金屬這些明顯受經濟周期影響的公司的股票,一般是10倍的PE和1倍的市凈率。
而像金融保險業,由於高速的發展的預期,一般是30倍的PE。
當然是沒有周期性行業的公司PE要高一些了,一般是30倍,周期性的一般是10倍,你還讓我怎麼具體給你解釋呀.
如有其他保險疑問,請來:多保魚講保險!,
㈥ 市盈率和市凈率哪個重要
市盈率和市凈率都是選股的重要指標,市盈率主要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強弱,而市凈率反映公司的整體水平。如果是判斷投資價值,市盈率會更重要,這直接能反映公司給股民帶來的收益,甚至公司未來的發展。
拓展資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它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
股票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
當前,從研究範式的特徵和視角來劃分,股票投資分析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種:基本分析、技術分析、演化分析。這三種分析方法所依賴的理論基礎、前提假設、研究範式、應用范圍各不相同,在實際應用中它們既相互聯系,又有重要區別。
其中基本分析屬於一般經濟學範式,技術分析屬於數理或牛頓範式,演化分析屬於生物學或達爾文範式;基本分析主要應用於投資標的物的選擇上,技術分析和演化分析則主要應用於具體操作的時機和空間判斷上,作為提高股票投資分析有效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在基本分析的各種工具中,每股凈資產和每股收益、市盈率、凈資產收益率等一樣,是判斷上市公司內在價值最重要的參考指標。
股票凈值:股票上市後,形成了實際成交價格,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股票價格,即股價。股價大半都和票面價格大有差別,一般所謂股票凈值是指已發行的股票所含的內在價值,從會計學觀點來看,股票凈值等於公司資產減去負債的剩餘盈餘,再除以該公司所發行的股票總數。
股票周轉率:一年中股票交易的股數占交易所上市股票股數、個人和機構發行總股數的百分比。
委比:是衡量某一時段買賣盤相對強度的指標。它的計算公式為委比=(委買手數-委賣手數)/(委買手數+委賣手數)×100%。
量比:是一個衡量相對成交量的指標,它是開市後每分鍾的平均成交量與過去5 個交易日每分鍾平均成交量之比。
市盈率:是最常用來評估股價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標之一,由股價除以年度每股盈餘(EPS)得出(以公司市值除以年度股東應占溢利亦可得出相同結果)。
對於持有可轉債的投資者來說,可轉債溢價率為正比較合適,即可轉債溢價率大於0比較合適,這意味著轉債價格較轉股價值要高,此時投資者持有債券更為劃算;對於將要把可轉債轉換成股票的投資者來說,可轉債溢價率為負比較合適,即可轉債溢價率小於0比較合適,這意味著轉債價格較轉股價值要低,此時換成股票會更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