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問題 » 市盈率何以超過華誼光線

市盈率何以超過華誼光線

發布時間: 2025-02-24 13:35:35

市盈率到底是怎麼回事 是高好還是低好 是先有市盈率還是先有股價 復制粘貼的別來

談論起市盈率,有人說它有用的同時也有人說沒有用。那到底說是有用還是沒有用,怎麼去使用?
在為大家介紹我使用市盈率買股票的方法之前,最近機構非常值得關注的牛股先推薦給大家,隨時都有可能被刪,有想法的還是盡快領取了再說:【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市盈率是什麼意思
市盈率我們就可以理解為股票的市價除以每股收益的比率,它充分的反映了一筆投資,從開始投資到回本所需要的具體時間
它的計算公式是:市盈率=每股價格(P)/每股收益(E)=公司市值/凈利潤,所以是先有股價,才能計算出市盈率。
打個比方,一家上市公司有股價,比如20元,此時你買入成本便為20元,過去一年公司時間里公司每股收益5元,此時此刻20/5=4倍就是現在的市盈率。公司要賺回你投入的錢,需要花費4年的時間。
那就說明了市盈率越低表示是越好,投資價值也就是越高的?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我們不能將市盈率就這么直接拿來用,為什麼呢,接下來好好說下~
二、市盈率高好還是低好?多少為合理?
由於行業不同,就導致這個市盈率有所區別,傳統的行業發展空間一般來說不是很大,市盈率不是很高,但高新企業有很強的發展力度,那麼作為投資者的話就會給予更高的估值,市盈率隨之變高。
那又有朋友說,我很茫然不懂股票哪些有潛力,哪些沒得潛力?我連夜找到了一份股票名單是各行業龍頭股的,正確的選股方法是選頭部,排名會自動更新,大家領了之後再說:【吐血整理】各大行業龍頭股票一覽表,建議收藏!
那合理的市盈率是多少?上面也說到每個行業每個公司的特性不同,關於市盈率多少這個問題不好說的。但是我們還是可以運用市盈率,給股票投資者一個很給力的參考。

三、要怎麼運用市盈率?
一般而言,市盈率的使用方法有下面這三種:第一是深入分析這家公司的歷史市盈率;那麼第二就是,讓本公司以及同業公司市盈率、以及行業平均市盈率進行對比分析;三用來分析這家公司的凈利潤構成。
假設你不太喜歡自己來研究因為這樣很麻煩的話,這里有個不花錢的診股平台,會依據以上面的三種方法,幫你評估你的股票是高估還是低估,只需輸入股票代碼,一份專屬於您的診股報告就會立刻生成:【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是高估還是低估?
對於我自己來說,我認為第一種方法最為實用,由於篇幅的原因,在這里呢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研究第一種方法,其他的我們就暫不做研究了。
玩股票的人都知道,股票的價格總是飄忽不定的,無論是什麼股票,它的價格總是在浮動的,想要它一直漲是不可能的,相同的,任何一支股票在價格上也不可能一直處於下降趨勢。在估值太高時,就會把股價往下降,同樣當估值過低,股價也相應的高漲。綜上所述,我們發現,股票的真正價格,與它的內在的實際價值關系最大,並圍繞其上下浮動。
以XX股票為例,XX股票的市盈率目前高於近十年8.15%的時間,反過來說就是XX股票目前的市盈率低於近十年91.85%的時間,處於相對低估區間,可以考慮買入。

這里說的買入,不是讓你把所有錢一次投入到股票,這種操作是不對的。分批買入是一種買股票的方法,接下來我們教大家怎樣做。
比如現在有一隻xx股票股價是79塊多的股票,如果你准備投入8萬,你可以買10手,不是一次性買十手,而是分四次來買。
認真觀察了近十年來的市盈率,發現了市盈率的最低值在這十年裡為8.17,現在有個市盈率是10.1的股票。接下來我們需要將8.17-10.1市盈率平分成五個小區間,每次買的時機就是降到一個區間的時候。
比方說,市盈率到達10.1的時候開始買入一手,等到市盈率下降到9.5的時候再進行第二次的買入,買入2手,第三次買入是在市盈率降到8.9的時候,買入3手,在市盈率下降到8.3的時候買入4手。
安心把手中的股份拿好,市盈率每次下跌到一個區間,便按計劃買入。
一樣,假若股票的價格升高了,估值高的劃分在一個地方,按次序可以把手裡的股票拋售出去。

應答時間:2021-09-07,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⑵ 創業板平均市盈率80倍,到底是熊市還是牛市

股票市場成立20多年來,A股市場經歷過幾次大的牛市,一個普遍現象就是「牛短熊長」。那麼A股平均市盈率到底是多少,A股平均市盈率多少才算合理?下面是A股歷史平均市盈率一覽表。

1、2000-2001年,A股平均PE大約在60倍,泡沫在2001年6月因為國有股減持破滅。

2、2004年,市場一度反彈到1783點,平均PE在40倍,未能持續。

3、2005年,主板市場平均市盈率達到15倍左右,市場見底。

4、2007年10月,主板市場的平均PE再次超過了60倍,泡沫破滅。

5、2008年底,主板市場的平均PE是15倍左右,中小板大約在25倍左右。

6、2009年創業板上市,平均PE為100倍,而同期的中小板大約在50倍左右,創業板上市後的兩年內,幾乎沒有股票獨立走出大牛行情。

7、2010年市場達到頂峰,中小板的PE最高平均70倍左右,主板PE在30倍左右。

8、2011年市場一路走低。到年底,創業板平均PE跌至45倍左右,迪安診斷、湯臣倍健、華誼兄弟、藍色游標等股票平均PE在35-40倍左右。

9、2012年市場繼續調整,在年底時一波殺跌後,創業板平均PE在35倍左右,後創業板指數走出了連續三年的牛市。

10、2014年下半年,主板突然啟動,平均PE從10倍上漲到後來的20倍左右。非銀行PE大約從20倍漲到40倍。

11、2015年6月初,創業板PE達到史無前例的145倍。主板平均PE在25倍左右,除銀行外的股票,平均PE達到50倍以上。

⑶ 天娛傳媒市值多少

你好
教你一個方法: 想知道一個未上市公司的市值,需要 它的最新的年度利潤。 然後對比A股(假設是在國內上市)市場上同行業的公司目前的市盈率。如果利潤和 營業收入規模相當,則大致是相同的市盈率。

然後,市值= 最新年度利潤 乘以 市盈率

比如,最先上市的華誼兄弟是以 69.71倍的市盈率上市的
之後上市的 光線傳媒 是以61.05倍市盈率上市
因此天娛上市的話, 應該能有 50-60 左右的市盈率上市
目前網上沒有任何 關於天娛財務方面的數據,所以自然不知道它去年的利潤是多少。
但是因為背靠 芒果台 這個大樹,應該不會遜色於 光線傳媒
所以個人估計應該在 光線(68億) 和 華誼兄弟(98億)之間吧

為了回到樓主的問題,查了好多數據,好累啊, 希望能幫到你

⑷ 為什麼要進行市值管理

為什麼要進行市值管理?

一個上市前的企業,是當下值錢,還是未來值錢?

1)對企業當期的估值,是資產價值;

2)對企業未來的估值,是市場價值;

2、內部投資者和外部潛在投資者,對待利潤和市值的態度

1)都把利潤當做經營的過渡性指標,

2)而把市值當做經營的終極指標;

3、任何一個企業,都存在兩個經營市場——產品市場和資本市場;

1)產品市場叫資產經營,資本市場叫資本經營。

2)產品市場叫資產管理,資本市場叫市值管理。

市值管理的內容

一、狹義的市值的內容構成

1、企業凈利潤/總股本=每股凈利潤;

2、每股凈利x市盈率=股價;

3、股價x 總股本=市值;

二、狹義的市值的影響因素

1、每股凈利潤x市盈率x總股本=市值;

2、 總股本相對穩定,不會經常變化。因此,除去股權數量(除權)之外的因素,就只有每股凈利潤和市盈率兩個因素了,所謂市值管理,就是管理這兩個因素變化

三、狹義的市值管理的內容(股東追求的終極指標,年利潤只是過渡性指標)

1、每股凈利潤:凈利潤水平(質和量)決定每股凈利潤(基本面);

2、市盈率:市場上的投資者給予的估值倍數(未來價值預估)。

企業估值與市值管理的「五道坎」

1)第一道坎:從500萬到2000萬利潤;從2000萬再到3000萬利潤;市場和能力遭遇「天花板」,要麼提升利潤,要麼降低成本;

2)第二道坎:從3000萬到5000萬到1億利潤(靠「企業家精神」難以支撐);

3)第三道坎:規范稅務導致利潤下降,提升利潤需要商業模式升級(商業模式再定位)。

4)第四道坎:市場消費總量受限(市場就這么大),雖然做到行業第一,卻碰到「天花板」了,需要增加主營業務的產品或服務(企業再定位)宗旨:突破利潤靠模式,突破「天花板」靠市場;

5)第五道坎:打擊競爭對手從500萬到2000萬….., 越往上打擊競爭對手越需要立體防線;

影響市值7大關鍵

資本市場的波動和周期不以企業和個人的意志為轉移。但在內部管理層面上,企業是可以有所作為的。我總結了識別影響公司市值的7大關鍵因素(專指A股)。

(1)財務報表

財務報表中我習慣看三個指標:一是收入,尤其是收入結構;第二是每股收益(EPS);第三是收入和利潤的構成。此外,要看這些數據表現出來的趨勢是漲是跌,歷史上的數據串起來是什麼幅度,斜率有多高。

茅台剛剛公布的年報非常閃亮,預收貨款38億,每股收益4.57元,分紅也非常豐厚。但股價暴跌,原因在於它的趨勢出了問題,只增長了15%。歷史上,茅台的增長幅度很高。因此,這給了市場一個信號—茅台可能進入增長的平台期了。

市值管理注重財務報表的意義有兩個:一是避免玩空城計帶來的風險;另一個是報表策略。任何一家公司,在不違反會計准則的前提下,都可以在很多地方修飾報表。

我仔細分析過GE的報表,報表策略相當嫻熟。而有一些公司上市都多年了,還不知道怎樣在通過四大審計的前提下,配合市值上的要求去做報表。

(2)行業

行業有很多劃分,例如多元化Vs.專業化,朝陽行業Vs.夕陽行業,周期性行業VS.抗周期行業,傳統行業Vs.高科技行業,政策扶植行業Vs.政策限制行業,低風險行業Vs.高風險行業。公司所處的行業結構對市值影響非常大。

這次的金融危機中,中國的醫葯公司漲得最好,因為它抗周期。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估值水平,三家公司利潤都在1.7億元,但市值卻天壤之別。一家市值50多個億,一家150多個億,一家200多億,原因就是三家企業處於不同行業,由此給股市帶來的想像空間不同,造成了估值水平的不同。

業務結構有時也會左右市值。神州數碼原是聯想控股的子公司,當時虧損;聯想控股與神州數碼業務類型不同,定位、戰略不清晰,市盈率也不高。剝離神州數碼後,聯想控股定位、戰略清晰,市盈率相應提高。由於不含神州數碼的虧損,聯想控股凈利潤也提高;市盈率、利潤同時提高,導致聯想控股市值大幅增加。

與此同時,神州數碼雖然虧損,但業務(以軟體服務為主)有發展前景,故也得到了市場的認同,有了不錯的市值。通過分拆,兩家上市總市值遠高於原市值。

(3)商業模式

即便是同一行業,不同商業模式的公司估值水平差異也很大。圖1的企業都屬於服裝行業,為什麼美邦服飾的估值水平超過雅戈爾、報喜鳥這樣的老牌服裝製造商?圖2的企業都屬於物流行業,為什麼怡亞通的市盈率超過營口港、鐵龍物流這樣的老牌公司?

原因就在於,不同的商業模式有不同的成長空間。美邦和怡亞通被認為其商業模式的成長性很好。又例如世聯地產,其房地產服務的商業模式在住宅地產行業專業化分工的背景下,擁有廣闊的復制空間和並購重組空間。

不同的商業模式有不同的資產結構、運營效率和盈利能力,從而會影響投資者的投資回報。世聯地產資產結構更輕,運營效率更高,從而凈資產收益率更顯著,因此其市盈率要比萬科高很多。

(4)主題和概念

在A股市場,主題和概念是很重要的。目前流行的主題或概念有:物聯網、低碳經濟、3G、內需消費、新疆、出口復甦、手機支付、大盤90……不過,有時候概念真的就僅僅是概念。

(5)股本和股東結構

這里包括股本大小、送股能力(可分配利潤、資本公積金)、股東結構/股權激勵。我非常偏好的一個指標是資本公積金,代表企業的送股能力。送股在教科書裡面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但在中國的情景下,就是關鍵的指標。資本公積金高的公司送股能力強,而送股永遠是中國的股票價格漲跌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做市值管理,就要練好送股能力。送股策略比分紅更重要。

另外,公司治理方面,通常大家很關注股權結構。但我的心得是,股東結構比股權結構重要得多。所謂股權結構就是占股比例的多少,是40%還是50%,誰多誰少。然而,具體是「誰」在一起治理公司,對公司的效益影響更加致命,這就是股東結構。

舉個例子,原來的東北高速這家公司,由吉林高速、黑龍江高速捆綁後上市;上市後兩大股東互相爭斗,很好的資產卻發揮不了經濟效益,市值也很低。後經中國證監會特批(國內首例),東北高速分拆為吉林高速(601518)和龍江高速(601188),2010年3月19日復牌,吉林高速股價上漲140%,龍江交通上漲108%。分拆後的總市值是分拆前的兩倍以上。

營銷中有個概念是「打噴嚏者」,指的是意見領袖打個噴嚏,其他人都會被傳染。股東結構里也有這樣的「打噴嚏者」。例如基金經理王亞偉在中國A股市場上,就屬於「打噴嚏者」;世界范圍內,巴菲特是「打噴嚏者」。

例如昆明制葯這只股票,在2009年10月15日之前一直處於窄幅震盪盤整之中。當日昆明制葯公布三季報,業績大增,同時顯示王亞偉掌管的基金共買入了1100萬股,於是昆明制葯股價拔地而起,連升4日,從9元一路漲到11元。

再如,大楊創世控股大楊集團創建30周年之際,股神巴菲特寄來了一段3分鍾左右的DV視頻表示祝賀,並題詞:「三十年卓越,縫制男裝新高度。」2009年9月10日到2009年10月20日,大楊創世的股價上漲幅度超過106%。如果「打噴嚏者」成為股東,對公司的市值影響就很直接。

(6)股票風格

股票風格也是影響市值非常重要的因素。例如用友、萬科就是非常穩定的風格。我以前會建議客戶保持穩健的風格,但現在我沒有任何傾向性,因為任何股票風格都有機會,只要這種風格適合你的公司。

(7)4R(IR、AR、MR、RR)

IR、AR、MR、RR分別代表投資者關系管理、分析師關系、媒體關系、監管層關系。這4個R在市值管理中大有可為。一個企業即使由神仙來經營,也不能在短期內使基本面發生巨大的變化。但這個公司的價值識別和描述,高手和平庸之輩真是天壤之別。

用投資者理解的語言去描述你的公司價值,與資本市場對話,公司估值立馬就不同了。因為任何一個公司都是「橫看成嶺側成峰」,怎樣描述價值,並通過4R傳導出去就很關鍵了。

⑸ 創業板指數十大權重股票有哪些

權重股對指數的影響顯著,尤其在市場規模有限時。權重股的拉抬往往能形成指數的頂部,而其他股票則可能在這一過程中減少持倉或出貨。當前,創業板指數前十大權重股的平均市盈率接近80倍,其中,匯川技術的市盈率相對較低,低於50倍。而掌趣科技和樂視網的市盈率則超過140倍。盡管估值較高,但成長性不容忽視。前十大權重股在2013年的凈利平均增速超過73%,其中網宿科技和華誼兄弟的增速更為顯著,超過100%。按照PEG估值方法,前十大權重股的平均PEG為1.5倍,其中,匯川技術、網宿科技、碧水源、藍色游標、華誼兄弟等5隻個股的PEG低於1倍,被認為處於低估區間。

創業板權重股主要集中在影視傳媒及互聯網等新興產業。這些個股在近幾年的創業板結構性牛市中表現突出,市值大幅擴張,百億市值股比比皆是。在市值快速擴張後,這些個股在指數中的影響力也顯著增強。目前,創業板前二十大權重股的權重佔比合計已達49.13%,其中,華誼兄弟和碧水源分別以6.55%和5.16%的權重位居第一和第二;藍色游標、機器人、樂視網等3股權重超過3%;東方財富、華策影視、神州泰岳、湯臣倍健、數碼視訊、中青寶等6股權重逾2%。

然而,2013年單年度凈利增速的影響因素較多,且對未來增速的預測難以准確。因此,考慮引入2014年和2015年的業績預期。近3個月來,創業板指前十大權重股中超過11家機構給出了評級,其平均業績具有較大的參考意義。大部分個股預計有較好的增長。若以未來兩年平均增速計算,創業板指前十大權重股的PEG平均值為1.58倍。

⑹ 創業板平均市盈率80倍,到底是熊市還是牛市

股票市場自成立以來已有二十多年歷史,期間經歷了數次重要的牛市。其中,「牛短熊長」的現象尤為顯著。那麼,A股市場的平均市盈率是多少?又該如何判斷其合理性呢?下面是一些關鍵歷史數據:

2000年至2001年期間,A股平均市盈率約為60倍,這一泡沫在2001年6月因國有股減持而破裂。

到了2004年,市場一度反彈至1783點,此時平均市盈率降至40倍,但未能持續。

2005年,主板市場平均市盈率約為15倍,標志著市場的底部。

2007年10月,主板市場的平均市盈率再次攀升至60倍以上,隨後泡沫破滅。

2008年底,主板市場的平均市盈率回落至15倍左右,而中小板則約為25倍。

2009年,創業板首次上市,其平均市盈率高達100倍,相比之下,同期中小板約為50倍。然而,在隨後的兩年裡,幾乎沒有股票能夠獨立形成大牛市。

2010年,市場達到頂峰,中小板平均市盈率達到約70倍,主板則約為30倍。

2011年,市場一路走低。年底時,創業板平均市盈率降至約45倍,部分股票如迪安診斷、湯臣倍健、華誼兄弟和藍色游標等,平均市盈率在35-40倍左右。

2012年,市場繼續調整。年底時,經過一波殺跌後,創業板平均市盈率降至約35倍。然而,隨後的三年內,創業板指數走出了牛市。

2014年下半年,主板市場突然啟動,平均市盈率從10倍上漲至20倍左右。非銀行股的平均市盈率則從20倍漲至約40倍。

2015年6月初,創業板平均市盈率創下歷史紀錄,達到145倍。此時,主板平均市盈率約為25倍,而非銀行股的平均市盈率則超過50倍。

熱點內容
租房時印花稅需要房東貼 發布:2025-02-24 16:28:03 瀏覽:210
金禾國際股票代碼 發布:2025-02-24 16:15:50 瀏覽:484
官方股票漲停軟體下載 發布:2025-02-24 15:29:06 瀏覽:970
股票賬戶比較多可以注銷嗎 發布:2025-02-24 15:28:58 瀏覽:725
晟健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發布:2025-02-24 15:28:16 瀏覽:426
非上市公司叫什麼意思 發布:2025-02-24 15:28:15 瀏覽:691
股票賬戶裡面錢是不是絕對安全 發布:2025-02-24 15:22:39 瀏覽:750
國外股票交易所 發布:2025-02-24 15:21:57 瀏覽:381
軟體算股票補倉成本價 發布:2025-02-24 15:21:48 瀏覽:63
環保報告合同印花稅稅率 發布:2025-02-24 15:08:13 瀏覽: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