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器研究所需要交什麼印花稅
1. 政府收入分類科目
根據《財政部關於印發政府收支分類改革方案的通知》(財預[2006]13號),改革後的政府收支分類體系包括「收入分類」、「支出功能分類」、「支出經濟分類」三部分。
(一)收入分類
收入分類主要反映收入的性質和來源。新的收入分類沒有再按資金管理的要求分一般預算收入、基金預算收入、債務預算收入等設置科目,而是將上述收入納入統一的收入分類體系,並具體採用了兩種分類方法,一種是按收入形式分類,如稅收收入、非稅收入,以及稅收收入下的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非稅收入下的行政性收費、罰沒收入等,說明收入以何種方式取得;二是按來源分類,有的按所有制結構劃分,如增值稅下的國有企業增值稅、集體企業增值稅;有的按部門結構劃分,如行政性收費下的文化行政性收費、公安行政性收費;罰沒收入下的文化罰沒收入、公安罰沒收入。說明收入從哪裡取得。
改革後的收入分類,類、款兩級科目設置情況如下:
1.稅收收入。分設23款: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企業所得稅退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印花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車船稅、船舶噸稅、車輛購置稅、屠宰稅、筵席稅、關稅、耕地佔用稅、契稅、其他稅收收入。
2.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分設6款: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失業保險基金收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工傷保險基金收入、生育保險基金收入、其他社會保險基金收入。
3.非稅收入。分設8款:政府性基金收入、專項收入、彩票公益金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罰沒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其他收入。
4.貸款轉貸回收本金收入。分設4款:國內貸款回收本金收入、國外貸款回收本金收入、國內轉貸回收本金收入、國外轉貸回收本金收入。
5.債務收入。分設2款:國內債務收入、國外債務收入。
6.轉移性收入。分設10款:返還性收入、財力性轉移支付收入、專項轉移支付收入、政府性基金轉移收入、彩票公益金轉移收入、社會保險基金補助收入、預算外轉移收入、單位間轉移收入、上年結余收入、調入資金。
(二)支出功能分類
支出功能分類主要根據政府職能進行分類,說明政府做什麼。按聯合國《政府職能分類》,一國財政支出的職能分類大體包括四個部分,一是一般政府服務,主要反映政府需要、且與個人和企業勞務無關的活動,包括一般公共管理、國防、公共秩序與安全等,二是社會服務,主要反映政府直接向社會、家庭和個人提供的服務,如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等,三是經濟服務,主要反映政府經濟管理、提高運行效率的支出,如交通、電力、農業和工業等;四是其他支出,如利息,政府間的轉移支付。
收支分類改革後設置的政府支出功能分類,一方面參考了國外支出的職能分類辦法,同時也考慮了我國政府職能構成和財政管理的實際需要。主要功能支出科目(類、款兩級科目)設置情況如下:
1.一般公共服務。分設32款:人大事務、政協事務、政府辦公廳(室)及相關機構事務、發展與改革事務、統計信息事務、財政事務、稅收事務、審計事務、海關事務、人事事務、紀檢監察事務、人口與計劃生育事務、商貿事務、知識產權事務、工商行政管理事務、食品和葯品監督管理事務、質量技術監督與檢驗檢疫事務、國土資源事務、海洋管理事務、測繪事務、地震事務、氣象事務、民族事務、宗教事務、港澳台僑事務、檔案事務、共產黨事務、民主黨派及工商聯事務、群眾團體事務、彩票事務、國債事務、其他一般公共服務支出。
2.外交。分設8款:外交管理事務、駐外機構、對外援助、國際組織、對外合作與交流、對外宣傳、邊界勘界聯檢、其他外交支出。
3.國防。分設3款:現役部隊及國防後備力量、國防動員、其他國防支出。
4.公共安全。分設11款:武裝警察、公安、國家安全、檢察、法院、司法、監獄、勞教、國家保密、緝私警察、其他公共安全支出。
5.教育。分設10款:教育管理事務、普通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廣播電視教育、留學教育、特殊教育、教師進修及幹部繼續教育、教育附加及教育基金支出、其他教育支出。
6.科學技術。分設9款:科學技術管理事務、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研究與開發、科技條件與服務、社會科學、科學技術普及、科技交流與合作、其他科學技術支出。
7.文化體育與傳媒。分設6款:文化、文物、體育、廣播影視、新聞出版、其他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
8.社會保障和就業。分設17款:社會保障和就業管理事務、民政管理事務、財政對社會保險基金的補助、補充全國社會保障基金、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企業關閉破產補助、就業補助、撫恤、退役安置、社會福利、殘疾人事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其他城鎮社會救濟、農村社會救濟、自然災害生活救助、紅十字事業、其他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
9.社會保險基金支出。分設6款: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失業保險基金支出、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工傷保險基金支出、生育保險基金支出、其他社會保險基金支出。
10.醫療衛生。分設10款:醫療衛生管理事務、醫療服務、社區衛生服務、醫療保障、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婦幼保健、農村衛生、中醫葯、其他醫療衛生支出。
11.環境保護。分設10款:環境保護管理事務、環境監測與監察、污染防治、自然生態保護、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風沙荒漠治理、退牧還草、已墾草原退耕還草、其他環境保護支出。
12.城鄉社區事務。分設12款:城鄉社區管理事務、城鄉社區規劃與管理、城鄉社區公共設施、城鄉社區住宅、城鄉社區環境衛生、建設市場管理與監督、政府住房基金支出、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支出、城市公用事業附加支出、國有土地收益基金支出、農業土地開發資金支出、其他城鄉社區事務支出。
13.農林水事務。分設7款:農業、林業、水利、南水北調、扶貧、農業綜合開發、其他農林水事務支出。
14.交通運輸。分設4款:公路水路運輸、鐵路運輸、民用航空運輸、其他交通運輸支出。
15.工業商業金融等事務。分設19款:採掘業、製造業、建築業、電力、信息產業、旅遊業、涉外發展、糧油事務、商業流通事務、物資儲備、金融業、煙草事務、安全生產、國有資產監管、中小企業事務、可再生能源、能源節約利用石油價格改革財政補貼、其他工業商業金融等事務支出。
16.其他支出。分設5款:預備費、年初預留、住房改革支出、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其他支出。
17.轉移性支出。分設8款:返還性支出、財力性轉移支付、專項轉移支付、政府性基金轉移支付、彩票公益金轉移支付、預算外轉移支出、調出資金、年終結余。
需要說明的是,支出功能項級科目沒有完全按政府職能分類,而是根據預算細化和財政支出統計分析的需要,採用了四種不同的辦法。
一是按職能設置:如機關服務、小學教育、中學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中醫醫院、綜合醫院等。這類項級科目,著重於相關單位如機關服務中心,小學、初中、高中支出的完整反映。比如小學教育,原來用於小學教育的基本建設支出、教育事業費等都要歸集在小學教育科目下,這樣能完整反映某個小學的支出,便於自上而下進行統計。
二是按活動設置:以全國人大機關的支出為例。全國人大機關預算分為基本支出預算,項目支出預算。對單位的基本支出,單獨設置行政運行科目反映;基本支出之外的項目支出,屬於專門活動的,如人大會議、代表培訓、代表工作,單設人大會議、代表培訓、代表工作反映,其他項目支出,未單設科目的,則設置一般行政管理事務反映。按活動設置項級科目,著重於相關單位支出的細化。如各級人大的支出,通過行政運行、人大會議、代表培訓等科目反映,單位的支出被分解,比較細化,也比較透明。
三是分行業設置:對企業的支出,統一按國家統計局新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設置。比如,在工業商業金融等事務類下的製造業下,設置了紡織業、醫葯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造業、電器機械及器材製造業等項,以與國民經濟行業統計一致。
四是按資金用途設置:各項專項資金和政府性基金支出,2006年分別在一般預算支出、基金預算支出單設科目反映。為保證管理的延續,2007年支出科目分別在相關功能分類類、款下設置項級科目。如教育附加費支出,在教育類下單獨設項反映;養路費支出在交通運輸類下的公路和水路運輸下單獨設項反映。這樣在匯總時,不僅教育和交通運輸兩個功能支出是完整的,而且將上述項級科目單獨拿出來,也能夠得到整個基金的收支情況。
(三)支出經濟分類
支出經濟分類主要反映政府支出的經濟性質和具體用途。從形式上看,各項財政支出,雖然都表現為資金從政府流出,但最終的經濟影響是存在差異的。有些表現為政府的商品和服務購買,直接對社會的生產和就業產生影響,並最終影響資源配置;有些表現為資金的無償轉移,關繫到收入分配,最終對社會生產和就業產生間接影響。支出按功能分類後再按經濟分類,除了要細化預算,說明政府各項職能的具體支出差別,如是發了工資,購置低值易耗的辦公用品,還是購置資本性資產外。重要一點,就是方便對政府的支出進行經濟分析。
支出經濟分類設類、款兩級,科目設置情況如下:
1.工資福利支出。分設11款:基本工資、津(補)貼、獎金、住房公積金、提租補貼、購房補貼、福利費、社會保障繳費、伙食費、伙食補助費、其他工資福利支出。
2.商品和服務支出。分設30款:辦公費、印刷費、咨詢費、手續費、水費、電費、郵電費、取暖費、物業管理費、交通費、差旅費、出國費、維修(護)費、租賃費、會議費、培訓費、招待費、專用材料費、裝備購置費、工程建設費、作戰費、軍用油料費、軍隊其他運行維護費、被裝購置費、專用燃料費、勞務費、委託業務費、工會經費、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
3.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分設14款:離休費、退休費、退職(役)費、撫恤金、生活補助、救濟費、醫療費、助學金、獎勵金、生產補貼、住房公積金、提租補貼、購房補貼其他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
4.對企事業單位的補貼。分設4款:企業政策性補貼、事業單位補貼、財政貼息、其他對企事業單位的補貼支出。
5.轉移性支出。分設4款:不同級政府間轉移性支出、同級政府間轉移性支出、不同級預算單位間轉移性支出、同級預算單位間轉移性支出。
6.贈與。下設2款:對國內的贈與、對國外的贈與。
7.債務利息支出。分設6款:國庫券付息、向國家銀行借款付息、其他國內借款付息、向國外政府借款付息、向國際組織借款付息、其他國外借款付息。
8.債務還本支出。下設2款:國內債務還本、國外債務還本。
9.基本建設支出。分設9款:房屋建築物購建、辦公設備購置、專用設備購置、交通工具購置、基礎設施建設、大型修繕、信息網路購建、物資儲備、其他基本建設支出。
10.其他資本性支出。分設9款:房屋建築物購建、辦公設備購置、專用設備購置、交通工具購置、基礎設施建設、大型修繕、信息網路購建、物資儲備、其他資本性支出。
11.貸款轉貸及產權參股。分設6款:國內貸款、國外貸款、國內轉貸、國外轉貸、產權參股、其他貸款轉貸及產權參股支出。
12.其他支出。分設5款:預備費、預留、補充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未劃分的項目支出、其他支出。
2. 如何合理避稅
從實用角度來看,國內的避稅就是指企業通過各種方法、途徑和手段避開國內納稅義務。從更現實的條件出發,企業的老總和財務經理需要解決不同難題。
合理避稅:老總能做什麼
規避稅收,現在早就不是一個只適合於私下交流的話題。現在許多企業老闆都在交流怎樣規避稅收,成功的經驗大家「群起而效仿」。十屆人大剛剛謝幕,稅收政策、稅收監管和稅率水平等問題被各位代表多次提及。
一個企業經營的角度來分析的。假如能是一個管理決策層,從企業的發展戰略角度來看,這樣的操作更適合於您。
換成「洋」企業
我國對外商投資企業實行稅收傾斜政策,因此由內資企業向中外合資、合作經營企業等經營模式過渡,不失為一種獲取享受更多減稅、免稅或緩稅的好辦法。
注冊到「避稅綠洲」
凡是在經濟特區、沿海經濟開發區、經濟特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所在城市的老市區以及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產業區、保稅區設立的生產、經營、服務型企業和從事高新技術開發的企業,都可享受較大程度的稅收優惠。中小企業在選擇投資地點時,可以有目的地選擇以上特定區域從事投資和生產經營,從而享有更多的稅收優惠(本節內容讀者可參見《推開「離岸綠洲」的門》一文)。
進入特殊行業
比如對服務業的免稅規定:托兒所、幼兒園、養老院、殘疾人福利機構提供的養育服務,免繳營業稅。
婚姻介紹、殯葬服務,免繳營業稅。
醫院、診所和其他醫療機構提供的醫療服務,免繳營業稅。
安置「四殘人員」占企業生產人員35%以上的民政福利企業,其經營屬於營業稅「服務業」稅目范圍內(廣告業除外)的業務,免繳營業稅。
殘疾人員個人提供的勞務,免繳營業稅。
做「管理費用」的文章
企業可提高壞帳准備的提取比率,壞帳准備金是要進管理費用的,這樣就減少了當年的利潤,就可以少交所得稅。
企業可以盡量縮短折舊年限,這樣折舊金額增加,利潤減少,所得稅少交。另外,採用的折舊方法不同,計提的折舊額相差很大,最終也會影響到所得稅額。
用而不「費」
中小企業私營業主應考慮到如何對經營中所耗水、電、燃料費等進行分攤,家人生活費用、交通費用及各類雜支是否列入產品成本。
當今的企業界,這一項被頻繁運用。他們將自己買房子、車子的支出,甚至子女入托上學的費用都列支在公司經營項目。這樣處理並不為國家政策所允許,雖然此方法在時下的企業界並不鮮見,但我們在此並不提倡。
合理提高職工福利
中小企業私營業主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可考慮在不超過計稅工資的范疇內適當提高員工工資,為員工辦理醫療保險,建立職工養老基金、失業保險基金和職工教育基金等統籌基金,進行企業財產保險和運輸保險等等。這些費用可以在成本中列支,同時也能夠幫助私營業主調動員工積極性,減少稅負,降低經營風險和福利負擔。企業能以較低的成本支出贏得良好的綜合效益。
做足「銷售結算」的文章
選擇不同的銷售結算方式,推遲收入確認的時間。企業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盡可能延遲收入確認的時間。例如某電器銷售公司,當月賣掉10000台各類空調,總計收入2500萬左右,按17%的銷項稅,要交425多萬的稅款,但該企業馬上將下月進貨稅票提至本月抵扣。由於貨幣的時間價值,延遲納稅會給企業帶來意想不到的節稅的效果。
合理避稅:財務總監能做什麼
常用的避稅方法有很多,但一般不外乎:利用國家稅收優惠政策、轉移定價法、成本計演算法、融資法和租賃法。
用足稅收優惠政策
新稅法的頒布實施將減免稅的權力收歸國務院,避免了減免稅過多過亂的現象。同時,稅法又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了各種稅收優惠政策,如:高新技術開發區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所得稅;新辦的高新技術企業從投產年度起免徵所得稅2年;利用「三廢」作為主要原料的企業可在5年內減征或免徵所得稅;企事業單位進行技術轉讓以及與其有關的咨詢、服務、培訓等,年凈收入在30萬元以下的暫免徵所得稅等等。企業應該加強這方面優惠政策的研究,力爭經過收入調整使企業享受各種稅收優惠政策,最大限度避稅,壯大企業實力。
同時,現在全國各地經濟開發區如雨後春筍,他們開出的招商引資條件十分誘人,大多均以減免若干年的企業所得稅、減免各種費用等等條件吸引資金、技術和人才。如果您的企業是高新技術產業或受鼓勵產業,如此優惠的條件當然成為企業規避稅收的優先考慮因素之一。
定價轉移
轉移定價法是企業避稅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指在經濟活動中有關聯的企業雙方為了分攤利潤或轉移利潤而在產品交換和買賣過程中,不是按照市場公平價格,而是根據企業間的共同利益而進行產品定價的方法。採用這種定價方法產品的轉讓價格可以高於或低於市場公平價格,以達到少納稅或不納稅的目的。
轉移定價的避稅原則,一般適用於稅率有差異的相關聯企業。通過轉移定價,使稅率高的企業部分利潤轉移到稅率低的企業,最終減少兩家企業的納稅總額。
出於不能公開的原因,對我們接觸到的部分企業和公司的規避稅收行為均予匿名。某公司 A將總部設在了沿海經濟特區,享受15%的所得稅率優惠。他們的產品生產是由A公司設在中國地區的 B公司完成, B公司適用33%的比例稅率。 A公司每年從 B公司購進產品100萬件對國外銷售,進價每件6.8元,售價每件8.3元。顯然,這種產品的生產成本5.2元/件,那麼這兩家公司的利潤與應繳稅款就已經十分明顯了:
A公司年利潤額=(8.3—6.8)×100=150(萬元)
A公司應納所得稅=150×15%=22.5(萬元)
B公司年利潤額=(6.8—5.2)×100=160(萬元)
B公司應納所得稅=160×33%=52.8(萬元)
A、 B兩公司總共繳納所得稅=22.5+52.8=75.3(萬元)
出於避稅的目的,可以將稅率高的 B公司的部分利潤轉移到 A公司。我們已經知道,A公司從B公司購進產品單價為6元,仍以8.3元售出,則:
A公司年利潤額=(8.3—6.0)×100=230(萬元)
A公司應納所得稅=230×15%=34.5(萬元)
B公司年利潤額=(6.0—5.2)×100=80(萬元)
B公司應納所得稅=80×33%=26.4(萬元)
A、B兩公司共納所得稅=34.5+26.4=60.9(萬元)
這兩家公司A、B利潤轉移前後,兩公司年利潤總和為:150+160=310萬元;而利潤轉移後的總利潤為:230+80=310(萬元)。在利潤轉移前後,兩家公司的總利潤還是相等的,只是在採用轉移定價後,兩家公司他們應該繳納的所得稅減少了75.3—60.9=14.4萬元。只要企業能尋找到兩個稅率相差更大的地區,在這兩家企業間進行貿易和合作,貿易的額度越大,所能節省的稅收就會越多。
分攤費用
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要按一定的方法攤入成本。費用分攤就是指企業在保證費用必要支出的前提下,想方設法從賬目找到平衡,使費用攤入成本時盡可能地最大攤入,從而實現最大限度的避稅。
常用的費用分攤原則一般包括實際費用分攤、平均攤銷和不規則攤銷等。只要仔細分析一下折舊計演算法,我們就可總結出普遍的規律:無論採用哪一種分攤,只要讓費用盡早地攤入成本,使早期攤入成本的費用越大,那麼就越能夠最大限度地達到避稅的目的。至於哪一種分攤方法最能夠幫助企業實現最大限度地避稅目的,需要根據預期費用發生的時間及數額進行計算、分析和比較並最後確定。
通過名義籌資避稅
這一原則就是利用一定的籌資技術,使得企業達到最高的利潤水平和最輕低的稅負水平。一般說來,企業生產經營所需資金主要有三個渠道:1、自我積累:2、借貸(金融機構貸款或發行債券);3、發行股票。自我積累的獎金是企業稅後分配的利潤,而股票發行應該支付的股利也是作為稅後利潤分配的一種方式,二者都不能抵減當期應交納的所得稅,因而達不到避稅的目的。
借貸的利息支出從稅前利潤中扣減,可以沖減利潤而最終避稅。
資產租賃
租賃是指出租人以收取租金為條件,在契約或合同規定的期限內,將資產租借給承租人使用的一種經濟行為。從承租人來說,租賃可以避免企業購買機器設備的負擔和免遭設備陳舊過時的風險,由於租金從稅前利潤中扣減,可沖減利潤而達到避稅。
以上方法,只是我們接觸企業財務人員所了解到的部分方法與技巧。我們相信,在企業界一定還有更多高明的規避稅收的方法。但不論如何,都必須提醒大家:避稅必須合法和合理,否則就背離了這篇文章的初衷與本意!
自始至終,我們都在強調規避稅收的「合法性」。黨的十六大和十屆人大勝利召開後加快中小企業發展的號角已經吹響。當前,許多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並不輕松。中小企業如何實現自身強大的創新能力和經濟活力,合法避稅或許可算一條可行之道。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38520524.html
3. 小企業如何交稅
用10萬的貨物去換回對方價值11萬的貨,應做其他業務收入處理,成本為10萬.
一、應納增值稅額的計算(代對方收取)
小規模納稅人應納稅額的計算
應納稅額=銷售額×徵收率(6%)
二、應納消費稅額的計算(消費稅是對一些特定消費品和消費行為徵收的一種稅。不知道你的商品是否屬於)
從價計征的應稅消費品應納稅額的計算
應納稅額=銷售額×稅率
三、營業稅額的計算
應納稅額=營業額×稅率(3%)
四、企業所得稅的計算
繳納所得稅款計算方法的公式是:
(1)企業年應納所得稅額=年應納稅所得額×33%(小企業是27%或18%)
年應納稅所得額=企業的收入總額-(成本+費用+損失)扣除金額
(2)若企業按季(或按月)繳納企業所得稅,則其本季(或用)應納稅所得額=本季度(本月)累計應納稅所得額減上季度(上月)累計已納所得稅額
4. 什麼是合理避稅怎樣合理避稅
公司/企業/個人可通過稅務籌劃來進行合法合理的避稅!那麼什麼是稅務籌劃呢?
稅務籌劃:
在稅務籌劃中,行為主體選擇讓自己承擔更低稅款的交易行為,即在不同交易方式中,選擇了讓自己承擔更低稅款的交易行為,但是,對交易行為的稅收處理是符合稅法規定的。
籌劃是一項專業要求極高、技術性極強的籌劃活動!它除了要求籌劃者精通國家稅收法律、法規、熟悉財務會計制度之外,更是要對納稅人所處的納稅環境有個清晰的分析與判斷,從而指在法律規定許可的范圍內,通過對經營、投資、理財活動的事先籌劃和安排,盡可能實現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節約稅收成本的目的。
一般納稅人企業怎樣合理避稅,製作稅務籌劃方案呢?
籌劃企業基本情況與需求分析,稅務籌劃的第一步,是了解納稅企業的基本情況和納稅企業的要求,不同企業的基本情況及要求有所不同,在實施稅務籌劃活動時,要了解的籌劃企業的基本情況有:
(1)企業組織形式對於不同的企業組織形式,其稅務待遇不同,了解企業的組織形式可以根據組織形式的不同制定有針對性的稅務規劃和稅收籌劃方案。
(2)財務情況,企業稅務籌劃是要合法和合理地節減稅收,只有全面、詳細地了解企業的真實財務情況,才能制定合法和合理的企業節稅方案。財務情況主要包括企業的財務報告和賬簿記錄資料。
(3)投資意向,投資有時可享受稅收優惠,不同規模的投資額有時又會有不同的稅收優惠;投資額與企業規模(包括注冊資本、銷售收入、利潤等)往往有很大的關系,不同規模企業的稅收待遇和優惠政策有時也是不同的。
(4)對風險的態度,不同風險的企業領導對節稅風險的態度是不同的,開拓型領導人往往願意冒更大的風險節減最多的稅,穩健型企業領導人則往往希望在最小風險的情況下節減稅收。節稅與風險並存,節稅越多的方案往往也是風險越大的方案,兩者的權衡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納稅人對風險的態度這個因素。了解納稅人對風險的態度,可以制定更符合企業要求的稅務籌劃方案。
稅務籌劃是一項技術性、專業度要求極高的籌劃活動!如果公司沒這方面的經驗及技術人員,建議還是請專業的財稅公司機構去籌劃,可降低風險。
5. 小微企業避稅的方法有哪些
小微企業合理避稅的方法有:
1、技術入股的合理避稅。
很多民營企業的老闆都是技術專家,個個擁有專利,將專利提供給公司使用,雙方沒有簽訂合同,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究竟屬於何種方式使用。可以將技術專利作價投入公司,一方面可以改善公司的財務狀況,減少投資時的資金壓力,另一方面,作價入股以後,公司可以計入無形資產,可以進行合理攤銷,可以增加成本費用,減少利潤,少繳所得稅。
2、電子商務少繳稅
目前電子商務少繳稅是指印花稅。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的規定,在供需經濟活動中實用電話、計算機聯網訂貨、沒有開具書面憑證的,暫不貼花。因此,在網路已經非常普及的今天,企業完全可以放棄傳統的經商模式,改為通過計算機聯網訂貨的形式,所有訂貨過程都在網上完成,這樣就可以節省印花稅,並且對銷售方、購貨方都同樣適用,就此一項,就可以將網路租賃的費用賺回一半。
3、巧妙應對房產稅
收過租金的人都知道,12%的房產稅是較重的。收過租金後,交完5%營業稅、12%房地產稅後所剩無幾。而如果將租金分解成三部分,即房租、場地租賃費、設備租賃費,並重新和客戶簽訂合同,只對房租交房產稅,節稅何止百萬。
4、存款少可遲繳稅
企業申報以後就應該及時繳稅,但如果由於存款少可以申請遲繳。
注意可動用的銀行存款不包括企業不能支付的公積金存款,國家指定用途的存款,各項專用存款。當期工資是企業根據工資制度計算出的應付工資。如果出現以上情況,企業應及時申請,辦理延期繳納稅款的手續。
5、不發補貼發雙薪
根據個人所得稅政策的規定,過節費需要並入當月工資繳納個人所得稅。稅務政策的規定是發放年終雙薪可以單獨作為一個月的工資薪金計算個人所得稅,由於不需要與當月工資合並繳納個稅,因此可以降低稅率,減少員工的個人所得稅負擔。都是發點錢,過節費交稅多,雙薪繳稅少,所以為了少繳稅,應該改變那種過年發點過節費的做法,改成年底發雙薪的方式。
6、沒有生意也要申報
企業納稅申報是一項義務,不論企業是否有稅要交。企業可能因為各種原因沒有稅款要繳納,例如,企業處於籌建期間;企業處於免稅期間;企業處於清算期間;清算還沒有結束;企業由於經營不理想,沒有納稅收入或者收益。這些情況下,企業可能沒有稅款要繳納,但都要按時納稅申報,沒有應納稅稅款的申報就是所謂的零申報。零申報只是一個簡單的程序。一項簡單的手續,如果不辦理,稅務機關可以每次處以罰款2000元。
7、一日之差兩重天
根據稅務規定:上半年開業的公司當年算一年免稅,下半年開業的公司可以選擇。所以,一日之差命運各異,要經營成功,一定要了解稅務規定。
8、重設流程納稅少
對於摩托車、汽車公司,設立自己的銷售公司就可以避免過高的消費稅負擔。公司的產品先銷售給銷售公司,銷售公司再賣給經銷商或者客戶。由於消費稅在生產環節納稅,銷售環節不納稅,因此,銷售公司不納消費稅,只要定價合理,就可以少交部分消費稅。
作為企業經營價值鏈的一個環節,營銷活動也是一個利潤的傳造環節,一部分利潤留在銷售公司符合企業實際。關鍵是合理劃分製造環節的利潤和銷售環節的利潤,根據市場規律,製造環節的利潤是很低的,因此,30%-40%的利潤分配到銷售公司是一個合理的劃分。
9、先分後賣納稅少
公司投資一家企業佔有60%的股權,該企業市場運作良好,公司幾年盈利,該60%的股權價值已經漲了不少。
提議應該先把利潤分了再轉讓,這樣可以少繳稅,道理其實很簡單:先分配利潤,分了以後賣價下降,分回的利潤由於沒有地區差不存在補稅的情況,因此不需要就分回的利潤補稅。如果不分,轉讓價於當時投資價格之間的差額就是轉讓的投資收益中的一部分就是沒有分配的利潤。因此,先分配不用補稅,不分配就要繳稅,企業應該先分配比較有利。
10、合同作廢也納稅
有些企業的領導喜歡簽合同,也喜歡變來變去,簽了以後發現不行就作廢以後重新來過。簽了合同要繳印花稅,即使合同作廢。
如果合同金額一時不能確定,應該先簽訂金額未定的合同,等到金額確定以後再補充進去,這樣就可以避免多繳稅。
11、做善事也有講究
企業對外承擔的是一種社會責任,每當遇到天災,作為一個有責任的企業家就會熱心公益事業,捐款捐物,風險一片愛心。
做善事也與納稅有關。企業對外捐贈的款項和實物,一是可能涉及視同銷售,繳納增值稅,因此,在捐贈的時候,要考慮到後面還有稅務負擔;一是捐贈要合理進入成本費用,還有符合稅務上的條件,包括需要通過國家稅務機關認可的單位和渠道捐贈。
捐贈必須選擇可以稅前列支的慈善機構,以免不能合理抵減企業所得稅。
12、選擇進項適用稅率
增值稅第二條規定:圖書銷售使用13%稅率。只要企業是一般納稅人,銷售圖書的稅率就是13%。但有一家公司,也銷售圖書,也是一般納稅人,稅務人員要求該公司按17%納稅。
稅務人員解釋:該公司印刷圖書的進項發票是17%,如果該公司適用13%的稅率,那不成了繳13%抵扣17%,那稅務上怎麼平衡?
使用稅率只與產品有關,與進項無關。對於稅務人員的解釋一定要三思而行,否則就會聽得糊塗,納稅也糊塗。
13、預收帳款也要繳稅
增值稅條例實施細則第33條規定;預收款在發出貨物才產生納稅義務。
財稅【2003】16號也再次強調;除了銷售不動產,其他服務性業務的預收款不需要先繳納營業稅,在確認收入時再繳納營業稅。
有些企業預收款繳稅是因為對方要求開具發票。其實,收到預收款,向對方開具預收款憑證就可以了。預收款憑證不屬於發票,所以稅務機關不監制預收款憑證。
14、壞帳的年限規定
兩年也對,三年也對。對於外資企業而言,兩年不能收回的款項屬於壞帳,對於內資企業而言,三年不能收回的款項作為壞帳。這又是內資企業與外資企業的一個差異。
另外,外資企業稅前不能計提壞帳准備,內資企業稅前可以按規定計提壞帳准備,這也是一個差異。了解規則,才能合理利用規則。
15、多拿進項發票可以多抵扣
作為一般納稅人,銷項減去進項就是要繳的稅,因此,多拿進項就可以少繳稅。這些進項包括多個方面:購買辦公用品的進項,購買低值易耗品的進項,汽車加油的進項,購買修理備件的進項。積少成多,日積月累,企業就能降低稅負。修理備件不是固定資產,所以進項也可以抵扣。
建議企業在管理人員的名片背面印上企業一般納稅人資料,在采購的時候出示資料盡量要求對方開具專用發票,這也是企業節稅的一個好方法。
16、贈得巧來送得妙
一件2000元的電器,送一件400元的小家電,合計2400元實際收2000元。如果當贈送,要按2400元繳納增值稅。
如果改變方案:將兩件產品賣給顧客,給予顧客400元的折扣,其中,2000元的按15%折扣以後出售,400元的按折扣25%以後出售,這樣,對顧客而言,實際支付 2000元,與買一件送一件的效果是一樣的,對於商場而言,由於是價格折扣,實際上沒有贈送的行為,只要按2000元實際營業額繳納增值稅即可。
17、調取帳簿不隨意
根據《納稅評估管理辦法》和征管法的規定,稅務機關在納稅評估約談過程中不能調取企業的帳簿資料查閱,在進行稅務檢查中可以經縣以上稅務局長批准,調取納稅人的帳簿進行檢查。平時企業經常遇到:稅務人員打電話來,要求企業送資料去稅務機關的情況都是不合法的行政行為,屬於非法行政,納稅人可以置之不理。
稅務機關調取帳簿要及時歸還,調取當年帳簿,應30天內歸還,調取以前年度帳簿,應3 個月內歸還。在納稅評估約談過程中,納稅人不必為調取帳簿檢查擔心。
18、虛報虧損不一定是偷稅
做財務工作得也難免會出現差錯,平時收入核算、成本費用處理有差錯,等到稅務機關來檢查,發現差錯,影響到當年的利潤,就要承擔稅務責任。如果公司本身是虧損,收入、成本費用處理糾正以後,公司變為盈利,當年就屬於少繳稅,按律可以治個「偷稅」;如果糾正以後,公司還是虧損,沒有導致公司少繳稅,就不屬於「偷稅」,只是屬於「虛報計稅依據」,不能按偷稅論處。所以,少計收入、多計成本費用不一定就是偷稅。
19、人走申報不能停
俗話說「鐵打的兵營流水的兵」。企業也是一樣,人來人往很正常。企業的財務人員也會發生人員流動,前一任已經離職,後一任還沒有到任,中間出現了真空。由於財務工作的時效性要求,財務人員離職如果企業安排不妥當,就會給企業帶來損失。其它工作可以等到新人來處理,納稅申報是有時間規定的,不能等到後一任來了才辦理。
建議企業在財務人員離職的時候,應該留意納稅申報的問題,應該與離職員工協商,即使人已經離開,離職人員也應該把納稅申報做完。沒有按時申報,每次可能會被罰款2000元。
20、溝通多點罰款少點
稅務規定變起來快如閃電,企業想不出差錯實在不容易,出現差錯就可能面臨處罰。例如:日常的納稅申報,購買發票,發票核銷、發票填寫等都可能出現差錯。一次罰款2000元以下,罰50元也是2000元以下,罰1800元也是2000元以下,基層稅務機關在2000元以內有酌情權。對於出現的差錯,辦稅人員首先應該誠懇面對,承認錯誤,但要分析原因要是因為新政策不知道,還有因為新招人員不熟悉,還是操作不小心等等,將實際原因向稅務機關反映,大多數情況下,在日常納稅中的差錯都能獲得稅務機關的諒解,罰款會酌情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