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月計提印花稅怎麼計算
1. 印花稅需要計提嗎
①按月或者是按季度繳納的印花稅,按照權責發生制,需要計提。
舉個例子:
會計寶公司的印花稅是按季度徵收的,7-9月份應繳納印花稅1萬。
按照權責發生制,這1萬的印花稅屬於7-9月的稅費,所以應該在第三季度計提。
第三季度計提印花稅:
借:稅金及附加 1萬
貸:應交稅費-印花稅 1萬
10月份繳納印花稅:
借:應交稅費-印花稅 1萬
貸:銀行存款 1萬
計提印花稅還有一個好處:
增加了第三季度的稅金及附加1萬,減少利潤1萬,按照25%的企業所得稅算,少繳企業所得稅:
1萬*25%=250元
②按次徵收的,教材上說的是不需要計提,假設印花稅還是1萬。
不計提的情況下:
借:稅金及附加 1萬
貸:銀行存款 1萬
拓展資料:
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書立、領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所列舉憑證的單位和個人,都是印花稅的納稅義務人,應當按照規定繳納印花稅。具體有:立合同人、立據人、立賬簿人、領受人、使用人。現行印花稅只對印花稅條例列舉的憑證征稅,具體有五類:
1、購銷、加工承攬、建設工程勘查設計、建設工程承包、財產租賃、貨物運輸、倉儲保管、借款、財產保險、技術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
2、產權轉移書據;
3、營業賬簿;
4、房屋產權證、工商營業執照、商標注冊證、專利證、土地使用證、許可證照;
5、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它憑證。
二、印花稅的稅目,指印花稅法明確規定的應當納稅的項目,它具體劃定了印花稅的征稅范圍。一般地說,列入稅目的就要征稅,未列入稅目的就不征稅,印花稅共有13個稅目。印花稅的稅率設計,遵循稅負從輕、共同負擔的原則。所以,稅率比較低;憑證的當事人,即對憑證有直接權利與義務關系的單位和個人均應就其所持憑證依法納稅。印花稅的稅率有2種形式,即比例稅率和定額稅率。
三、印花稅的繳納時間:
1、 按次徵收:應納稅憑證應當於書立或者領受時貼花。所說的書立或者領受時貼花,是指在合同的簽訂時、書據的立據時、賬簿的啟用時和證照的領受時貼花。如果合同在國外簽訂的,應在國內使用時貼花。
2、 按月或者按季度徵收:
實行核定徵收印花稅的,納稅期限為一個月,稅額較小的,納稅期限可為一個季度,具體由主管稅務機關確定。納稅人應當自納稅期滿之日起15日內,填寫國家稅務總局統一制定的納稅申報表申報繳納核定徵收的印花稅。
四、印花稅計稅依據及稅率和徵收范圍:
合同上是價稅合計的金額,那麼計稅金額就是含稅金額。如果合同上是價稅分離的,那麼計稅金額就是不含稅金額。如果沒有合同,通常採用不含稅金額。
2. 印花稅如何計提
計提時印花稅時,分錄如下:
借:管理費用—印花稅
貸:應交稅金—印花稅
印花稅是以經濟活動中簽立的各種合同、產權轉移書據、營業帳簿、權利許可證照等應稅憑證文件為對象所征的稅。印花稅由納稅人按規定應稅的比例和定額自行購買並粘貼印花稅票,即完成納稅義務。
計算公式如下:應納稅額=應納稅憑證記載的金額(費用、收入額)×適用稅率;應納稅額=應納稅憑證的件數×適用稅額標准。
(2)每個月計提印花稅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印花稅分類有:
1、購銷、加工承攬、建設工程勘查設計、建設工程承包、財產租賃、貨物運輸、倉儲保管、借款、財產保險、技術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
2、產權轉移書據。
3、營業賬簿。
4、房屋產權證、工商營業執照、商標注冊證、專利證、土地使用證、許可證照。
5、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它憑證。
3. 怎樣學會計算計提印花稅 ,公式如何,詳細些
應納稅額=應納稅憑證記載的金額(費用、收入額)×適用稅率=應納稅憑證的件數×適用稅額標准。具體每一類合同計算的印花稅標准不同,具體公式如下:
1、購銷合同、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技術合同應納稅額=合同不含稅銷售收入*0.0003申報交納。
2、加工承攬合同、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貨物運輸合同、借款合同、產權轉移書據、記載資金的賬簿=合同不含稅銷售收入*0.0005。
3、財產租賃合同、倉儲保管合同、財產保險合同=合同不含稅銷售收入*0.001。
4、其他賬簿、權利、許可證照按照每件5元貼花印花稅票。
(3)每個月計提印花稅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下列憑證可以免徵印花稅:
(1)已經繳納印花稅的憑證的副本、抄本,但是視同正本使用者除外;
(2)財產所有人將財產贈給政府、撫養孤老傷殘人員的社會福利單位、學校所立的書據;
(3)國家指定的收購部門與村民委員會、農民個人書立的農副產品收購合同;
(4)無息、貼息貸款合同;
(5)外國政府、國際金融組織向中國政府、國家金融機構提供優惠貸款所書立的合同;
(6)企業因改制而簽訂的產權轉移書據;
(7)農民專業合作社與本社成員簽訂的農業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購銷合同;
(8)個人出租、承租住房簽訂的租賃合同,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經營管理單位與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有關的憑證,廉租住房承租人、經濟適用住房購買人與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有關的憑證。
4. 一般納稅人商貿公司月末計提印花稅怎麼計算
商貿企業每月按銷售收入*40%*0.0003計算申報交納,交納後拿到稅單直接計入」管理費用—印花稅」科目。
一、計算方式: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末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金費-未交增值稅
借: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費-應交城建稅(增值稅額乘以7%等於應交城建稅)
應交稅費-教育費附加3%
應交稅費-地方教育費附加1%
印花稅,是稅的一種,是對合同、憑證、書據、賬簿及權利許可證等文件徵收的稅種。納稅人通過在文件上加貼印花稅票,或者蓋章來履行納稅義務。
二、企業交納印花稅的會計處理,一般分為兩種情況:
1、如果企業上交的印花稅稅額或購買的印花稅票數額較小,可以直接列入管理費用。上交印花稅或購買印花稅票時,借記「管理費用一印花稅」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或「現金」科目;
2、如果企業上交的印花稅稅額較大,先記入待攤費用,然後再轉入管理費用。上交印花稅時,借記「待攤費用」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分期攤銷印花稅時,借記「管理費用一印花稅」科目,貸記「待攤費用」科目。
(4)每個月計提印花稅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一、征稅對象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書立、領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所列舉憑證的單位和個人,都是印花稅的納稅義務人,應當按照規定繳納印花稅。具體有:
1、立合同人
2、立據人
3、立賬簿人
4、領受人
5、使用人。
二、現行印花稅只對印花稅條例列舉的憑證征稅,具體有五類:
1、購銷、加工承攬、建設工程勘查設計、建設工程承包、財產租賃、貨物運輸、倉儲保管、借款、財產保險、技術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
2、產權轉移書據;
3、營業賬簿;
4、房屋產權證、工商營業執照、商標注冊證、專利證、土地使用證、許可證照;
5、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它憑證;
三、征稅范圍
現行印花稅只對《印花稅暫行條例》列舉的憑證徵收,沒有列舉的憑證不征稅。具體征稅范圍如下:
1.經濟合同
稅目稅率表中列舉了10大類合同。它們是:
(1)購銷合同。
(2)加工承攬合同。
(3)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
(4)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
(5)財產租賃合同。
(6)貨物運輸合同。
(7)倉儲保管合同。
(8)借款合同。
(9)財產保險合同。
(10)技術合同。
2.產權轉移書據
產權轉移即財產權利關系的變更行為,表現為產權主體發生變更。產權轉移書據是在產權的買賣、交換、繼承、贈與、分割等產權主體變更過程中,由產權出讓人與受讓人之間所訂立的民事法律文書。
我國印花稅稅目中的產權轉移書據包括財產所有權、版權、商標專用權、專利權、專有技術使用權共5項產權的轉移書據。
其中,財產所有權轉移書據,是指經政府管理機關登記注冊的不動產、動產所有權轉移所書立的書據,包括股份制企業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票,因購買、繼承、贈與所書立的產權轉移書據。其他4項則屬於無形資產的產權轉移書據。
另外,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商品房銷售合同按照產權轉移書據徵收印花稅。
5. 一般納稅人含稅收入800月末計提印花稅水利基金怎麼算
當含稅收入為800元時,首先需要計算不含稅收入。根據計算公式,不含稅收入等於800除以1.17,得出不含稅收入約為683.76元。接下來,根據規定,需要按照不含稅收入的0.03%來計提印花稅。若存在相應的優惠額度,則需在此基礎上進行相應調整。印花稅的具體金額為683.76元乘以0.03%,如果存在優惠額度,還需進一步計算。另外,還需按照不含稅收入的0.1%來計提水利基金,其金額為683.76元乘以0.1%,最終得出水利基金的金額約為0.68元。
在計算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印花稅和水利基金的計提基數均為不含稅收入,即683.76元。印花稅的稅率是0.03%,而水利基金的計提比例為0.1%。若企業享受印花稅的優惠額度,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假設當前不存在優惠額度,則印花稅的計算結果為683.76元乘以0.03%,即約為0.205元。水利基金的計算結果為683.76元乘以0.1%,即約為0.68元。
在實際操作中,企業需根據自身的財務狀況和政策規定,合理計算和繳納印花稅及水利基金。對於印花稅,建議企業關注相關政策動態,及時調整優惠政策的應用,以降低稅務成本。至於水利基金,企業應確保按時繳納,避免因逾期繳納而產生的滯納金或其他罰款。
值得注意的是,印花稅和水利基金的具體計算方式可能會因地區和政策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因此,企業在實際操作中,應詳細查閱當地的稅務政策,並與稅務部門保持溝通,確保准確無誤地完成相關稅務處理。
此外,印花稅和水利基金的繳納對於企業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印花稅作為政府稅收的一部分,有助於促進經濟穩定發展。而水利基金則主要用於水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對於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因此,企業應積極履行稅務義務,為社會經濟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6. 計提印花稅怎麼算
1、購銷合同。包括供應、預購、采購、購銷結合及協作、調劑、補償、易貨等合同
印花稅=購銷金額×0.3‰,立合同人各方納稅。
2、加工承攬合同。包括加工、定作、修繕、修理、印刷、廣告、測繪、測試等合同
印花稅=加工或承攬收入×0.5‰,立合同人各方納稅。
3、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包括勘察、設計合同。包括總包合同、分包合同和轉包合同。
印花稅=收取費用×0.5‰,立合同人各方納稅。
4、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包括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包括總包合同、分包合同和轉包合同。
印花稅=承包金額×0.3‰,立合同人各方納稅。
5、財產租賃合同。包括租賃房屋、船舶、飛機、機動車輛、機械、器具、設備等
印花稅=租賃金額×1‰,稅額不足一元的按一元貼花,立合同人各方納稅。
6、貨物運輸合同。包括民用航空、鐵路、海上、內河、公路運輸和聯運合同。單據作為合同使用的,按合同貼花。
印花稅=運輸費用×0.5‰,立合同人各方納稅。
7、倉儲保管合同。包括倉儲、保管合同。倉單或棧單作為合同使用的,按合同貼花
印花稅=倉儲保管費用×1‰,立合同人各方納稅。
8、借款合同。銀行及其他金融組織和借款人所簽訂的借款合同、融資租賃合同,不包括銀行同業拆借合同。單據作為合同使用的,按合同貼花。其他金融組織,是指除人民銀行、各專業銀行以外,由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領取經營金融業務許可證書的單位,不含小額貸款公司。
印花稅=借款金額×0.05‰,立合同人各方納稅。
9、財產保險合同。包括財產、責任、保證、信用等保險合同。單據作為合同使用的,按合同貼花
印花稅=投保金額×0.03‰,立合同人各方納稅。
10、技術合同。包括技術開發、轉讓、咨詢、服務等合同
印花稅=所載金額×0.3‰,立合同人各方納稅。
11、產權轉移書據。包括財產所有權和版權、商標專用權、專利權、專有技術使用權等轉移書據。
產權轉移書據是指什麼?是指單位和個人產權的買賣、繼承、贈與、交換、分割等所立的書據。
財產所有權轉移書據包括經政府管理機關登記注冊的動產、不動產的所有權轉移所立的書據,以及企業股權轉讓所立的書據。
印花稅=所載金額×0.5‰,立據人各方納稅
綜上所述,關於計提印花稅怎麼算的問題上述內容已經明確指出,要根據法律要求合法進行印花稅的計算。
法律依據:
自2022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法》第一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書立應稅憑證、進行證券交易的單位和個人,為印花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印花稅。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書立在境內使用的應稅憑證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印花稅。
第四條
印花稅的稅目、稅率,依照本法所附《印花稅稅目稅率表》執行。
第八條
印花稅的應納稅額按照計稅依據乘以適用稅率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