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殖民地印花稅
A. 簡述英國對北美殖民地的掠奪
英國對北美殖民地的掠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英國殖民政府規定,北美殖民地不許與除英國外的所有國家進行貿易,殖民地的所有商品只能出口到英國,民弟進口的所有商品只能從英國進口。這樣就限制了北美殖民地的資本主義發展。
第二,英國殖民者大肆對北美殖民地的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重稅盤剝,印花稅,茶葉稅十分高昂。
另外,英國殖民者還到北美殖民地傾銷茶葉,牟取暴利。
B. 美國印花稅事件的目的
英法在北美七年戰爭,英國人完勝,美洲人也很高興,因為畢竟在身份屬性上他們還是英國人,因為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們也希望得到更多的尊重,對他們權利的尊重,沒想到他們的母國大英帝國卻在戰爭結束不到兩年開始加碼在美洲徵收一種新的稅種----印花稅。
英國人為什麼這時候要收這個稅?原因是差錢,英國人在和法國人打的七年戰爭以及和印第安人的戰爭中背負了巨額的債務,1748年英國在美洲殖民地的軍事防務和民事行政費用是7萬英鎊,到了1764年激增到了35萬英鎊,格倫維爾認為既然大英帝國是為了保護殖民地而花了這么多錢,自然這筆錢應該有殖民地的人民來出。
殖民地的人民則認為自己為大英帝國打敗法國人出了不少力,不但沒得到什麼權利,反而在法國人走後要多交什麼勞什子印花稅,而且英國人當時給殖民地定出的印花稅定的也是相當苛刻,殖民地幾乎所有寫的或印的東西都要納稅。包括各種執照、許可證、契約、委託書、抵押證明、遺囑、報紙、廣告、日歷和年鑒-----甚至誇張到擲骰子賭博和玩紙牌。
因此,美國印花稅事件的目的就是不徵收印花稅
C. 印花稅法案的意義和影響
印花稅法案也許比以前任何的稅都更加激怒了美國殖民者。該稅法規定美國殖民者所使用的每一份印刷品都要買一張英國的印花,這意味著美國殖民者必須為每一張報紙、每一份文件,甚至是每一張卡片都要支付印花稅。美國殖民者拒絕支付印花稅。殖民地大會批准決議,提出英國國會根本就沒有權力為美國殖民地制定稅法。有些殖民者非常氣憤,以致他們攻擊英國的郵局。歷史學家說,殖民者之所以如此氣憤,其主要原因是英國拒絕 「無代表權者不納稅」 這一思想,當時,幾乎沒有一個殖民者想從英國統治下獨立出來,然而,他們都珍惜他們的地方自治和作為英國公民的權利,他們認為在一系列侵犯這些權利中,印花稅法案是最嚴重的。美國殖民者拒絕執行印花稅法案,他們還拒絕購買英國的商品。大約有一千家商店的店主簽署了不進口英國商品的協議。這使英國商人付出沉重的代價,迫使他們要求政府終止印花稅法案。英國國會最終在1766年取消了這部法律。美國殖民者也就立即結束了針對英國商品的禁令。在英國國會取消印花稅法案的當天,英國國會又頒布了《Declaratory Act》(《公告》),這是一份公告,公告說殖民地是為英國服務而存在的,而且,英國可以制定任何想要制定的法律。絕大多數美國殖民者認為這份公告是違法的。歷史學家說,這表明殖民地是多麼想與英國分開。殖民地大會也能夠制定他們自己的法律,但必須得到英國國會的許可。然而,殖民者認為他們的殖民地大會的工作就是他們自治的形式。英國終止了印花稅法案,但並沒有停止對稅收的需求。
《印花稅法》取消後給北美帶來了一段平靜。這時,英王喬治三世任命了威廉·皮特為首相。皮特年齡已大,體弱多病,沒多久大權就落入了財政大臣的手裡。唐森德為了解決帝國的財政危機,頒布了《唐森德稅法》《Townshend Acts》。《唐森德稅法》針對從殖民地進口玻璃、茶葉、鉛、油漆和紙張等商品進行征稅。美國殖民者拒絕執行《唐森德稅法》,並開始聯合抵制英國的商品,他們還努力加快殖民地製造業的發展。到1769年底,他們已經把從英國進口的商品減少了一半,美國殖民地還就他們自己的問題開始相互溝通了。
在1768年,馬薩諸塞法院給其他殖民地的立法機構發出了一封信,這封信說《唐森德稅法》侵犯了殖民者的天賦權利和憲法權利。當這封信的消息傳到倫敦時,英國官員命令馬諸塞殖民地執政官解散立法機構,隨後,英國又派遣四千人的軍隊來到波士頓,波士頓是馬薩諸塞殖民地最大的城市,也是美國殖民地中最大的城市。
D. 七年戰爭之後,英國人通過哪些法案進行征稅。
18世紀60年代,英國在北美殖民地為增加稅收,頒布1765年的《印花稅條例》和1767年的《唐森德稅法》。
殖民地居民感到強烈不滿,並發動了大規模的遊行示威。然而,英國當局不但不作理會,更在1770年3月5日派駐北美英軍開槍射殺反抗英國當局暴政的波士頓居民,製造了「波士頓慘案」,使得殖民地民怨沸騰,後於1773年12月16日發生波士頓傾茶事件。1774年英國當局更頒布了5項「不可容忍的法案」,激化了雙方的矛盾。
E. 1765年的十一月
1765年11月,英國在北美殖民地實施印花稅法案,遭到許多編輯的堅決拒絕,4個月後被迫廢除。
1765年11月至1766年3月,紐約殖民地爆發了由普倫德斯加特、芬奇和芒羅領導的抗租斗爭,反對交納代役租。
F. 北美經濟為什麼發展越來越快
1756—1763年的七年戰爭期間,北美經濟進一步發展,獨立性加強了。1765年,英國宣布在北美殖民地實施《印花稅法》,規定各種大小印刷品甚至包括畢業證書都要繳納印花稅耐州祥。這是英國在殖民地徵收的第一個直接稅法令,嚴重損害了各個階層人民最日常的經濟、文化生活。接著頒布在北美肆意駐兵的《駐兵條例》,以此來加強對殖民地的軍事控制。
1765年10月7日,9個殖民地28名代表在紐約召開反對印花稅大會,並通過了《權利宣言》。與此同時,北美各殖民地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抵制英貿的高潮。
1766年3月,英國政府被迫廢除了《印花稅法》。
1767年,英國又頒布《唐森德法案》,對輸入北美的紙張、玻璃、茶葉等商品徵收新稅,進一步激化矛盾;1770年3月5日,波士頓駐軍屠殺手無寸鐵的示威群眾,製造了駭人聽聞的「波士頓慘案」,激起殖民地人民更大的義憤,殖民地人民奮然抗之,英國政府被迫廢除一切商品稅,但卻保留了茶稅。1773年英國通過《茶葉稅昌搏法》,允許東印度公司每磅茶葉繳納3便士輕稅後,把過剩茶葉運到北美殖民地傾銷,間接地從殖民地徵收茶稅。1773年12月,憤怒的波士頓人將駛入港內英國茶船上的300箱茶葉一並投入海里,史稱「波士頓傾茶事件」。
英國統治集團被激怒了,他們開始採取報復行動。從1774年3月起,英國議會先後通過了封鎖波士頓港口等五項高壓法令。英王任命駐殖民地英軍總司令蓋奇為馬薩諸塞總督,增兵波士頓以武力威脅迫使殖民地屈服。但殖跡拿民地人民並未屈從,而是針鋒相對地籌備軍火、訓練民兵,准備為爭取自己民族獨立而斗爭。
G. 能否談談英國對美國的印花稅法
一七六五年,英國政府通過了《印花稅法》。該法激怒了北美人民。根據該法,殖民地的任何印刷品,都要繳稅。塞繆爾·亞當斯發表了反《印花稅法》宣言。北美有六百多個城鎮通過了該宣言。在塞繆爾·亞當斯的策動下,北美各殖民地紛紛成立「自由之子社」,反對英國稅法鼓吹革命。殖民地議會通過決議,認為英國議會無權向殖民地征稅。憤怒的北美人還對徵收印花稅的官員發動了襲擊。在北美各殖民地的抗議下,英國議會於一七六六年取消了《印花稅法》。
《印花稅法》取消後給北美帶來了一段平靜。這時,英王喬治三世任命了威廉·皮特為首相。皮特年齡已大,體弱多病,沒多久大權就落入了財政大臣湯森的手裡。湯森為了解決帝國的財政危機,頒布了《湯森法》。開始對殖民地的茶葉、紙張、染料等商品納稅。為了執行《湯森法》,英國在殖民地的各大港口設立了稅務監察官。《湯森法》還要用上述稅款支付殖民地官員的薪金。本來殖民地總督的薪金是由殖民地議會支付的,這樣一來殖民地人民對殖民地當局的那一點點微不足道的約束也喪失殆盡。於是,北美各殖民地決定抵制英國貨。
成為獨立戰爭的原因之一。。。
H. 英國要殖民地人民上繳印花稅的用意是什麼
1)法案的目的是為了戰後給駐留北美的英國軍隊支付薪水。
2)簡介
印花版稅法案(美國1765年關稅權法案;5 George III, c. 12) 是1765年英國議會通過的施加在美國殖民地人民的直接納稅法案。該法案要求美殖民地的印刷品使用倫敦特製的帶有浮雕印花稅票的印花紙,進而上交印花紙的稅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