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託貸款協印花稅議如何計算
① 借款合同印花稅的計稅依據怎麼算
法律主觀:
下面為您解答 借款合同 印花稅 怎麼計算,印花稅計稅依據根據應稅憑證的性質分別規定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以憑證所載金額作為計稅依據。 第二種:營業賬簿中記載資金的賬簿,以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稅總額作為計稅依據。 第三種:不記載金額的權利許可證照: 營業執照 、 專利 證、 房屋產權證 等,以及企業的日記賬簿和各種明細分類賬簿等輔助性賬簿,按憑證或賬簿的件數納稅。 印花稅,是稅的一種,是對合同、憑證、書據、賬簿及權利許可證等文件徵收的稅種。納稅人通過在文件上加貼印花稅票,或者蓋章來履行納稅義務。現行印花稅只對印花稅條例列舉的憑證征稅,具體有五類: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產權轉移書據,營業賬簿含歷,權利、許可證照和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他憑證。 不需要交印花稅的借款合同 1、與非談模搜金融機構的借款合同 企業與非金融機構(如小額貸款公司、第三方支付平台等)簽訂的借款合同,根據國稅發[1991]155號第五條和《金融許可證管理辦法》第三條第二款的規定,這些機構不需要取得金融業務碼老許可證,不屬於金融機構,該類借款合同不需貼花。 2、與企業、個人之間的借款合同 企業與企業、企業與個人之間的借款,包括企業之間的統借統貸合同,不需繳納印花稅。 3、與金融機構簽訂的借款展期合同 經過協商僅延長借款合同還款期限簽訂的借款展期合同,根據國稅發[1991]155號第七條規定,暫不貼花。 4、與金融機構簽訂的 委託貸款 合同 委託單位與銀行簽訂的委託貸款合同,根據國稅發[1991]155號第六條和第十四條的規定:在 代理 業務中,代理單位與委託單位之間簽訂的 委託代理合同 ,凡僅明確代理事項、許可權和責任的,不需印花。 5、與金融機構簽訂的授信合同 企業與銀行簽訂的授信額度協議,根據《商業銀行授權、授信管理暫行辦法》第十條第四款,是銀行對借款人在一定期間內允許融資的額度計劃,與「借款合同」有區別,不需貼花。
法律客觀:
《印花稅法》第一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書立應稅憑證、進行證券交易的單位和個人,為印花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印花稅。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書立在境內使用的應稅憑證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印花稅。 《印花稅法》第五條 印花稅的計稅依據如下: (一)應稅合同的計稅依據,為合同所列的金額,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稅稅款; (二)應稅產權轉移書據的計稅依據,為產權轉移書據所列的金額,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稅稅款; (三)應稅營業賬簿的計稅依據,為賬簿記載的實收資本(股本)、資本公積合計金額; (四)證券交易的計稅依據,為成交金額。
② 委託貸款合同需要繳納印花稅嗎
企業簽訂的借款合同是否需要繳納印花稅?
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因資金周轉與銀行建立合作關系,借入一筆長期借款,簽訂的借款合同需要繳納印花稅嗎?
企業簽訂的借款合同要繳納印花稅嗎?
單位與銀行之間簽訂的借款合同是需要繳納印花稅的。
借款合同印花稅=借款金額*萬分之0.5。
印花稅不需要計提,繳納的時候計入稅金及附加科目核算。
繳納借款合同印花稅的賬務處理為:
借:稅金及附加—印花稅
貸:銀行存款
印花稅的計稅依據有哪些?
1.購銷合同的計稅依據為購銷金額;
2.加工承攬合同的計稅依據;
(1)受託方提供原材料及輔料,並收取加工費且分別註明的,原材料和輔料按購銷合同計稅貼花,加工費按加工承攬合同計稅貼花。(定做合同)
(2)合同未分別記載原輔料及加工費金額的,一律就全部金額按加工承攬合同計稅貼花。(前提條件:受託方提供原材料及輔料,並收取加工費)
(3)委託方提供原材料,受託方收取加工費及提供輔料,雙方就加工費及輔料費按加工承攬合同計算貼花。
3.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的計稅依據為勘察、設計收取的費用;
4.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的計稅依據為承包金額;
5.財產租賃合同的計稅依據為租賃金額(即租金收入);
6.貨物運輸合同的計稅依據為取得的運輸費金額;
7.倉儲保管合同的計稅依據為倉儲保管的費用;
8.借款合同的計稅依據為借款金額;
9.財產保險合同的計稅依據為支付(收取)的保險費金額;
10.技術合同計稅依據為合同所載的價款、報酬或使用費。
企業間簽訂的借款合同要交印花稅嗎?
企業向第三方企業(非金融企業)貸款,雙方簽訂了借款合同(貸款協議),是否需要按照借款合同繳納印花稅?
企業間的借款合同印花稅問題
根據《印花稅稅目稅率表》規定,借款合同包含銀行及其他金融組織和借款人(不包括銀行同業拆借)所簽訂的借款合同。
企業向第三方企業(非金融企業)貸款簽訂的貸款協議,並不是借款人與銀行或者其他金融組織簽訂的借款合同,因此是不需要按照借款合同繳納印花稅的。
印花稅的征稅范圍
根據《印花稅暫行條例施行細則》第十條規定,印花稅只對稅目稅率表中列舉的憑證和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他憑證征稅。
根據《印花稅暫行條例》第二條規定,印花稅的應納稅憑證包括購銷、加工承攬、建設工程承包、財產租賃、貨物運輸、倉儲保管、借款、財產保險、技術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產權轉移書據;營業賬簿;權利、許可證照以及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他憑證。
③ 借款合同屬於印花稅征稅范圍嗎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許多人以為印花稅是在股票交易中的,其實在寫款合同的時候也是需要繳納印花稅的,只是大家對於借款合同印花稅比較陌生。那麼借款合同印花稅的徵收范圍?借款合同印花稅怎麼計算?針對這幾個問題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許多人以為印花稅是在股票交易中的,其實在寫款合同的時候也是需要繳納印花稅的,只是大家對於借款合同印花稅比較陌生。那麼借款合同印花稅的徵收范圍?借款合同印花稅怎麼計算?針對這幾個問題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借款合同印花稅的范圍
(一)借款合同印花稅的范圍包括:銀行及其他金融組織和借款人(不包括銀行同業拆借)所簽訂的借款合同。單據作為合同使用的,也應按合同貼花。借款合同的計稅金額為借款金額。應納稅額=借款金額׉.
(二)不需要交印花稅的借款合同
1、與非金融機構的借款合同企業與非金融機構(如小額貸款公司、第三方支付平台等)簽訂的借款合同,根據國稅發[1991]155號第五條和《金融許可證管理辦法》第三條第二款的規定,這些機構不需要取得金融業務許可證,不屬於金融機構,該類借款合同不需貼花。
2、與企業、個人之間的借款合同企業與企業、企業與個人之間的借款,包括企業之間的統借統貸合同,不需繳納印花稅。
3、與金融機構簽訂的借款展期合同經過協商僅延長借款合同還款期限簽訂的借款展期合同,根據國稅發[1991]155號第七條規定,暫不貼花。
4、與金融機構簽訂的委託貸款合同委託單位與銀行簽訂的委託貸款合同,根據國稅發[1991]155號第六條和第十四條的規定:在代理業務中,代理單位與委託單位之間簽訂的委託代理合同,凡僅明確代理事項、許可權和責任的,不需印花。5、與金融機構簽訂的授信合同企業與銀行簽訂的授信額度協議,根據《商業銀行授權、授信管理暫行辦法》第十條第四款,是銀行對借款人在一定期間內允許融資的額度計劃,與「借款合同」有區別,不需貼花。
6、限額內的循環借款企業與銀行簽訂的流動資金周轉性借款合同,根據國稅地字[1988]30號第二條規定,借貸雙方簽訂的流動資金周轉性借款合同,按合同規定的最高借款限額的‰貼花,在限額內發生的循環借款不需貼花。
7、與金融機構的貼現協議企業辦理匯票貼現,提前獲得資金,將票據轉移給銀行,銀行扣除貼現利息,曾經山東地稅的魯地稅函[2005]30號文要求按短期借款需要繳納印花稅,但該法規已廢止。根據理道的分析,貼現協議不屬於借款合同,不需貼花。
8、信用證押匯信用證買方押匯,是指企業進口貨物付匯時,因資金周轉、投資成本等原因,要求銀行代企業墊付應付款項的短期資金融通,企業需要向銀行支付一定利息,雖然具有融資性質,但不屬於印花稅應稅范圍,不需貼花。
9、保理合同國內保理業務是將應收款項轉讓給保理商(如銀行)提前獲得資金的業務,雖然具有融資性質,但不屬於借款,不需貼花。
10、小微企業的優惠根據財稅[2014]78號文規定:小微企業與金融機構簽訂的借款合同免徵印花稅。
(三)需要交印花稅的借款合同根據《印花稅暫行條例》及附件《印花稅稅目稅率表》規定:銀行及其他金融組織和借款人(不包括銀行同業拆借)所簽訂的借款合同要繳納印花稅。即與銀行及其他金融組織簽訂的借款合同,包括與金融機構簽訂的融資租賃合同、抵押貸款合同,需要按借款合同繳印花稅。
二、借款合同印花稅怎麼貼票
(一)在稅務或者印花稅代購點購買印花稅票直接貼在借款合同上。借款合同:銀行及其他金融組織和借款人所簽訂的借款合同按借款金額‰貼花。
(二)年終時在網上申報時填寫印花稅申報表,這個表一般時候在網上沒有,只有年終申報時才可以看到,1月初填報12月份的信息時就可以看到印花稅申報表了。
三、借款合同印花稅是怎麼交的
按借款金額‰貼花(繳納印花稅) ,在次月申報地稅綜合申報表時一並申報納稅。印花稅只對稅目稅率表中列舉的憑證和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它憑證征稅規定,印花稅的征稅對象採取的是正列舉的方式,只對列舉出來的憑證征稅,未列舉的一律不征稅。
以上就是關於借款合同印花稅的徵收范圍的相關介紹,對於借款合同的書寫,大家要了解一下具體的內容和格式,約定好雙方的權利和還款的相關事宜,避免日後出現糾紛,對此如果大家還有不明白的,建議可以咨詢一下專業的律師。
④ 借款合同印花稅怎麼計算以及借款合同印花稅納稅人是誰
借款合同印花稅的計算是按借款金額的萬分之零點五貼花,前提指粗這是借款人和金融組織借款的,如果是和非金融機構借款的則不徵收印花稅。借款合同印花稅納稅人是借款合同的雙方當事人。一、借款合同印花稅怎麼計算借款合同印花稅的計算是按借款金額的萬分之零點五貼花。銀行及其它金融組織和借款人(不包括銀行同業拆借)所簽訂的借款合同,按借款金額的萬分之零點五貼花 。非金融機構和借款人簽訂的借款合同,不屬於印花稅的征稅范疇,不徵收印花稅。提醒,以下借款合同不需要交印花稅:
1.企業與非金融機構簽訂的借款合同。
2.企業與企業、企業與個人之間的借款。
3.與金融機構簽訂的借款展期合同
4.與金融機構簽訂的委託貸款合同
5.與金融機構簽訂的授信合同企業與銀行簽訂的授信額度協議。
6.限額內的循環借款企業與銀行簽訂的流動資金周轉性借款合同。
二、借款合同印花稅納稅人是誰借款合同印花稅納稅人是合同雙方當事人。
1.銀行和企業都是借款合同的當事方,都需要交。一般的商業銀行都有委託代征印花稅的唯念鎮法定義務,所以銀行向企業發放借款的時候,一般同時就將企業的稅款也代征了。
2.非金融機構之間所簽訂的借款合同不屬於印花稅的征稅范圍,不徵收印花稅。
三、借款合同印花稅的特點借款合同印花稅的特點是:
1.徵收面廣,稅源廣泛。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人們之間的經濟交往頻繁,書立、領受和使用憑證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因而對書立、領受的憑證征稅,其稅源廣泛。
2.徵收簡便,費用低廉。印花稅實行由納稅人自行計稅、自行納花、貼花、銷花的辦法,稅務機關只負責檢查等工作。因此,徵收比較簡便而且徵收費用高碼少。
3.不退稅、不抵用。對企業溢貼或多繳的稅款,不予退稅,而且也不許抵用。
4.輕稅重罰。印花稅稅負輕,最高稅率為1‰,最低稅率為0.5‰,但對於未貼、少貼或揭下重用印花稅票者,可處以重罰。
⑤ 委託貸款相關業務費用
在進行委託貸款業務時,涉及的費用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首先,委託貸款手續費是銀行為接受委託人貸款申請而收取的服務費用。費用比例通常根據貸款金額、借款期限以及可能的違約情況等因素確定。
其次,借款合同印花稅是一項必須支付的稅項。通常情況下,每筆委託貸款交易需繳納貸款金額萬分之0.5的印花稅。如果採用現金池模式,企業和當地稅務局會商定貸款總額並在定期期限內按相同稅率繳稅。
利息費用是委託貸款中的重要成本。在現金池模式下,資金在賬戶間借貸的利率需在央行規定的基準利率范圍內,否則可能因涉嫌轉移定價而引發稅務質疑。利息收入需按5%繳納營業稅,銀行通常會代扣。而產生的所得稅費用則由企業自行承擔。
新稅法46條對反資本弱化有所規范,如果企業關聯方債權性投資與權益性投資比例超過規定標准,超出部分的利息支出不可在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財稅〔2008〕121號文詳細說明了扣除利息支出的規定,包括:
- 企業實際支付給關聯方的利息支出,不超過規定的比例和稅法規定,可以扣除。超出部分不得扣除。
- 金融企業與非金融企業的比例限制不同,金融企業為5:1,其他企業為2:1。
- 如果企業能提供相關資料,證明交易符合獨立交易原則或實際稅負低於關聯方,利息支出可按比例扣除。
- 涉及金融與非金融業務的企業,需合理分開計算利息支出,否則按一般企業比例計算。
- 取得的不符合規定的利息收入需按企業所得稅規定繳納。
這些費用是委託貸款過程中企業必須注意和承擔的經濟成本。了解並合規處理這些費用,對於企業來說至關重要。
(5)委託貸款協印花稅議如何計算擴展閱讀
委託貸款是指由委託人提供合法來源的資金,委託業務銀行根據委託人確定的貸款對象、用途、金額、期限、利率等代為發放、監督使用並協助收回的貸款業務。委託人包括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及個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