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稅相關法律法規最新
❶ 印花稅法2022年實施細則
關於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法》等有關事項的公告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2年第14號
為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法》(以下簡稱印花稅法),貫徹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現就印花稅徵收管理和納稅服務有關事項及優化土地增值稅優惠事項辦理方式問題公告如下:
一、印花稅徵收管理和納稅服務有關事項
(一)納稅人應當根據書立印花稅應稅合同、產權轉移書據和營業賬簿情況,填寫《印花稅稅源明細表》(附件1),進行財產行為稅綜合申報。
(二)應稅合同、產權轉移書據未列明金額,在後續實際結算時確定金額的,納稅人應當於書立應稅合同、產權轉移書據的首個納稅申報期申報應稅合同、產權轉移書據書立情況,在實際結算後下一個納稅申報期,以實際結算金額計算申報繳納印花稅。
(三)印花稅按季、按年或者按次計征。應稅合同、產權轉移書據印花稅可以按季或者按次申報繳納,應稅營業賬簿印花稅可以按年或者按次申報繳納,具體納稅期限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稅務局結合征管實際確定。
境外單位或者個人的應稅憑證印花稅可以按季、按年或者按次申報繳納,具體納稅期限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稅務局結合征管實際確定。
(四)納稅人為境外單位或者個人,在境內有代理人的,以其境內代理人為扣繳義務人。境外單位或者個人的境內代理人應當按規定扣繳印花稅,向境內代理人機構所在地(居住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解繳稅款。
納稅人為境外單位或者個人,在境內沒有代理人的,納稅人應當自行申報繳納印花稅。境外單位或者個人可以向資產交付地、境內服務提供方或者接受方所在地(居住地)、書立應稅憑證境內書立人所在地(居住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涉及不動產產權轉移的,應當向不動產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
(五)印花稅法實施後,納稅人享受印花稅優惠政策,繼續實行「自行判別、申報享受、有關資料留存備查」的辦理方式。納稅人對留存備查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合法性承擔法律責任。
(六)稅務機關要優化印花稅納稅服務。加強培訓輔導,重點抓好基層稅務管理人員、一線窗口人員和12366話務人員的學習和培訓,分類做好納稅人宣傳輔導,促進納稅人規范印花稅應稅憑證管理。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納稅人和基層稅務人員在稅法實施過程中反饋的意見建議,及時完善征管系統和辦稅流程,不斷提升納稅人獲得感。
二、優化土地增值稅優惠事項辦理方式
(一)土地增值稅原備案類優惠政策,實行納稅人「自行判別、申報享受、有關資料留存備查」的辦理方式。納稅人在土地增值稅納稅申報時按規定填寫申報表相應減免稅欄次即可享受,相關政策規定的材料留存備查。納稅人對留存備查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合法性承擔法律責任。
(二)稅務機關應當加強土地增值稅納稅輔導工作,暢通政策問題答復渠道,為納稅人及時、准確辦理稅收優惠事項提供支持和幫助。
本公告自2022年7月1日起施行。《全文廢止和部分條款廢止的印花稅文件目錄》(附件2)所列文件或條款同時廢止。
特此公告。
❷ 鎴誇駭鍗拌姳紼2023鏍囧噯
2023騫寸殑鎴誇駭鍗拌姳紼庢爣鍑嗗備笅錛
1銆佽喘閿鍚堝悓銆佸姞宸ユ壙鎻藉悎鍚屻佸緩璁懼伐紼嬪嫎瀵熴佽捐″悎鍚屻佸緩絳戙佸畨瑁呭伐紼嬫壙鍖呭悎鍚屻佽儲浜х熻祦鍚堝悓涓0.3鈥
2銆佽揣鐗╄繍杈撳悎鍚屻佷粨鍌ㄣ佷繚綆″悎鍚屻佸熸懼悎鍚屻佽儲浜т繚闄╁悎鍚屻佹妧鏈鍚堝悓銆佷駭鏉冭漿縐諱功鎹銆佽惀涓氬笎綈褲佽拌澆璧勯噾鐨勫笎綈褲佸叾浠栧笎綈褲佹潈鍒┿佽稿彲璇佺収涓0.5鈥
3銆佽偂紲ㄤ氦鏄撲負3鈥
鎴誇駭浜ゆ槗紼庡緛鏀舵爣鍑嗭細
1銆佽′環寰佹敹璁$畻鍏寮忎負鎴誇駭鍘熷間箻浠1-10%鍒30%涔樹互1.2%鐨勭◣鐜囥
2銆佹埧浜у嚭縐熻佸緛鏀剁殑璁$畻鍏寮忔槸鎴誇駭縐熼噾鏀跺叆涔樹互1.2%鐨勭◣鐜囥
2023騫存埧浜у嵃鑺辯◣鏈鏂版斂絳栵細
1銆佹埧灞嬬熻祦鍚堝悓鐨勮$◣渚濇嵁鏄縐熻祦閲戦濓紝紼庨濅笉瓚1鍏冿紝鎸1鍏冭創鑺憋紝閫傜敤紼庣巼鍗冨垎涔嬩竴
2銆佸硅儲浜х熻祦鐨勫嵃鑺辯◣鏈夌壒孌婅勫畾錛氭渶浣庝竴鍏冨簲綰崇◣棰濊搗鐐癸紝鍗崇◣棰濊秴榪囦竴瑙掍絾涓嶈凍涓鍏冪殑錛屾寜涓鍏冭°
緇間笂鎵榪幫紝瀵逛簬鎴垮眿縐熻祦鍚堝悓錛屽叾璁$◣渚濇嵁鏄縐熻祦閲戦濓紝紼庨濅笉瓚1鍏冿紝鎸1鍏冭創鑺憋紝閫傜敤紼庣巼鍗冨垎涔嬩竴銆
銆愭硶寰嬩緷鎹銆戱細
銆婁腑鍗庝漢姘戝叡鍜屽浗鍗拌姳紼庢硶銆
絎浜旀潯
鍗拌姳紼庣殑璁$◣渚濇嵁濡備笅錛
錛堜竴錛夊簲紼庡悎鍚岀殑璁$◣渚濇嵁錛屼負鍚堝悓鎵鍒楃殑閲戦濓紝涓嶅寘鎷鍒楁槑鐨勫炲肩◣紼庢
錛堜簩錛夊簲紼庝駭鏉冭漿縐諱功鎹鐨勮$◣渚濇嵁錛屼負浜ф潈杞縐諱功鎹鎵鍒楃殑閲戦濓紝涓嶅寘鎷鍒楁槑鐨勫炲肩◣紼庢
錛堜笁錛夊簲紼庤惀涓氳處綈跨殑璁$◣渚濇嵁錛屼負璐︾翱璁拌澆鐨勫疄鏀惰祫鏈銆佽祫鏈鍏縐鍚堣¢噾棰
錛堝洓錛夎瘉鍒鎬氦鏄撶殑璁$◣渚濇嵁錛屼負鎴愪氦閲戦濄
❸ 2022年7月印花稅最新規定
第一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書立應稅憑證、進行證券交易的單位和個人,為印花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印花稅。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書立在境內使用的應稅憑證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印花稅。
第二條 本法所稱應稅憑證,是指本法所《印花稅稅目稅率表》列明的合同、產權轉移書據和營業賬簿。
第三條 本法所稱證券交易,是指轉讓在依法設立的證券交易所、國務院批準的其他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交易的股票和以股票為基礎的存托憑證。
證券交易印花稅對證券交易的出讓方徵收,不對受讓方徵收。
第四條 印花稅的稅目、稅率,依照本法所《印花稅稅目稅率表》執行。
第五條 印花稅的計稅依據如下:
(一)應稅合同的計稅依據,為合同所列的金額,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稅稅款;
(二)應稅產權轉移書據的計稅依據,為產權轉移書據所列的金額,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稅稅款;
(三)應稅營業賬簿的計稅依據,為賬簿記載的實收資本(股本)、資本公積合計金額;
(四)證券交易的計稅依據,為成交金額。
第六條 應稅合同、產權轉移書據未列明金額的,印花稅的計稅依據按照實際結算的金額確定。
計稅依據按照前款規定仍不能確定的,按照書立合同、產權轉移書據時的市場價格確定;依法應當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確定。
第七條 證券交易無轉讓價格的,按照辦理過戶登記手續時該證券前一個交易日收盤價計算確定計稅依據;無收盤價的,按照證券面值計算確定計稅依據。
第八條 印花稅的應納稅額按照計稅依據乘以適用稅率計算。
第九條 同一應稅憑證載有兩個以上稅目事項並分別列明金額的,按照各自適用的稅目稅率分別計算應納稅額;未分別列明金額的,從高適用稅率。
第十條 同一應稅憑證由兩方以上當事人書立的,按照各自涉及的金額分別計算應納稅額。
第十一條 已繳納印花稅的營業賬簿,以後年度記載的實收資本(股本)、資本公積合計金額比已繳納印花稅的實收資本(股本)、資本公積合計金額增加的,按照增加部分計算應納稅額。
第十二條 下列憑證免徵印花稅:
(一)應稅憑證的副本或者抄本;
(二)依照法律規定應當予以免稅的外國駐華使館、領事館和國際組織駐華代表機構為獲得館舍書立的應稅憑證;
(三)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書立的應稅憑證;
(四)農民、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購買農業生產資料或者銷售農產品書立的買賣合同和農業保險合同;
(五)無息或者貼息借款合同、國際金融組織向中國提供優惠貸款書立的借款合同;
(六)財產所有權人將財產贈與政府、學校、社會福利機構、慈善組織書立的產權轉移書據;
(七)非營利性醫療衛生機構采購葯品或者衛生材料書立的買賣合同;
(八)個人與電子商務經營者訂立的電子訂單。
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國務院對居民住房需求保障、企業改制重組、破產、支持小型微型企業發展等情形可以規定減征或者免徵印花稅,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十三條 納稅人為單位的,應當向其機構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印花稅;納稅人為個人的,應當向應稅憑證書立地或者納稅人居住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印花稅。
不動產產權發生轉移的,納稅人應當向不動產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印花稅。
第十四條 納稅人為境外單位或者個人,在境內有代理人的,以其境內代理人為扣繳義務人;在境內沒有代理人的,由納稅人自行申報繳納印花稅,具體辦法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規定。
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為證券交易印花稅的扣繳義務人,應當向其機構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解繳稅款以及銀行結算的利息。
第十五條 印花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書立應稅憑證或者完成證券交易的當日。
證券交易印花稅扣繳義務發生時間為證券交易完成的當日。
第十六條 印花稅按季、按年或者按次計征。實行按季、按年計征的,納稅人應當自季度、年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申報繳納稅款;實行按次計征的,納稅人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十五日內申報繳納稅款。
證券交易印花稅按周解繳。證券交易印花稅扣繳義務人應當自每周終了之日起五日內申報解繳稅款以及銀行結算的利息。
第十七條 印花稅可以採用粘貼印花稅票或者由稅務機關依法開具其他完稅憑證的方式繳納。
印花稅票粘貼在應稅憑證上的,由納稅人在每枚稅票的騎縫處蓋戳注銷或者畫銷。
印花稅票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監制。
第十八條 印花稅由稅務機關依照本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的規定徵收管理。
第十九條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和稅務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法規定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第二十條 本法自2022年7月1日起施行。1988年8月6日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同時廢止。
❹ 2022年7月1日起印花稅稅率表
2022年7月1日起印花稅稅率表:
1、減少對權利、許可證件照,每件5元的規定;
2、印花稅降低了稅率,比如商標權、著作權等就從萬分之五降低到萬分之三;
3、明確了增值稅是不作為計繳印花稅的依據;
4、取消了之前的尾數規定,現在直接是按照實際計算稅額納稅;
6、新增加了印花稅扣繳義務人的規定,這項政策就對於境外個人特別地好;
7、明確了納稅時間和納稅地點,方便納稅人納稅申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