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進材料印花稅計稅依據
A. 印花稅的計稅依據是什麼是否含稅呢
印花稅是對經濟活動和經濟交往中書立、領受具有法律效力的憑證的行為所徵收的一種稅。因採用在應稅憑證上粘貼印花稅票作為完稅的標志而得名。那麼你知道印花稅的計稅依據是什麼嗎?下面來看看吧。
一、印花稅的計稅依據是什麼
從價計稅情況下印花稅計稅依據的確定。
1、各類經濟合同,以合同上記載的金額、收入或費用為印花稅的計稅依據;
2、產權轉移書據以書據中所載的金額為印花稅的計稅依據;
3、記載資金的營業賬簿,以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兩項合計的金額為印花稅的計稅依據。
從量計稅情況下計稅依據的確定。實行從量計稅的其他營業賬簿和權利、許可證照,以計稅數量為印花稅的計稅依據。
房屋租賃合同印花稅是根據各類經濟合同,以合同上記載的金額、收入或費用作為印花稅計稅依據的,這類的印花稅一般是按合同所載明的金額來交納的。如果合同上載明的是一年的租金,那就要按一年的租金為印花稅的計稅依據。如果是每月都簽一次合同,那按月租金額為計稅基礎來交。印花稅的計算方法非常簡單,如逗鏈雀果按照整一份房屋租賃合同上標明的總租金的萬分之計二算。如果一份租賃合同的期限為三年,標明的金額為年租金12萬元,那麼應該繳納的印花稅為120000元*0.002=240元。只要知道租金和印花稅比率,就可以很快算出應繳納的印花稅數目。
二、印花稅的計稅依據
1.購銷合同的計稅依據
購銷合同的計稅依據為購銷金額,不得作任何扣除,特別是調劑合同和易貨合同,均應包括調劑、易貨的全額。
【解釋】在商品購銷活動中,採用以貨換貨方式進行商品交易簽訂的合同,是反映既購又銷雙重經濟行為的合同。對此,應按合同所載的購、銷合計金額計稅貼花。合同未列明金額的,應按合同所載購、銷數量,依照國家牌價或者市場價格計算應納稅額。
2.加工承攬合同的計稅依據(區分與消費稅的山早委託加工)
(1)受託方提供原材料及輔料,並收取加工費且分別註明的,原材料和輔料按購銷合同計稅貼花,加工費按加工承攬合同計稅貼花。(定做合同)
(2)合同未分別喚耐記載原輔料及加工費金額的,一律就全部金額按加工承攬合同計稅貼花。(前提條件:受託方提供原材料及輔料,並收取加工費)
(3)委託方提供原材料,受託方收取加工費及提供輔料,雙方就加工費及輔料費按加工承攬合同計算貼花。
3.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的計稅依據為勘察、設計收取的費用(即勘察、設計收入)。
4.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的計稅依據為承包金額,不得剔除任何費用。如果施工單位將自己承包的建築項目再分包或轉包給其他施工單位,其所簽訂的分包或轉包合同,仍應按所載金額另行貼花。
5.財產租賃合同的計稅依據
財產租賃合同的計稅依據為租賃金額(即租金收入)。
【解釋】注意計算兩點:
(1)稅額超過1角不足1元的按照1元貼花。
(2)財產租賃合同只是規定月(天)租金標准,而不確定租期的,先定額5元貼花,實際結算時按實際金額計稅,補貼印花。
6.貨物運輸合同的計稅依據為取得的運輸費金額(即運費收入),不包括所運貨物的金額、裝卸費和保險費等。(小計算)
7.倉儲保管合同的計稅依據為倉儲保管的費用(即保管費收入)
8.借款合同的計稅依據為借款金額。
(1)凡是一項信貸業務既簽訂借款合同,又一次或分次填開借據的,只以借款合同所載金額計稅貼花;凡是只填開借據並作為合同使用的,應以借據所載金額計稅,在借據上貼花。
(2)借貸雙方簽訂的流動資金周轉性借款合同,一般按年(期)簽訂,規定最高限額,借款人在規定的期限和最高限額內隨借隨還。對這類合同只就其規定的最高額為計稅依據,在簽訂時貼花一次,在限額內隨借隨還不簽訂新合同的,不再另貼印花。(征管方便)
(3)對借款方以財產作抵押,從貸款方取得抵押貸款的合同,應按借款合同貼花,在借款方因無力償還借款而將抵押財產轉移給貸款方時,應就雙方書立的產權書據,按產權轉移書據有關規定計稅貼花。
(4)對銀行及其他金融組織的融資租賃業務簽訂的融資租賃合同,應按合同所載租金總額,暫按借款合同計稅。
9.財產保險合同的計稅依據為支付(收取)的保險費金額,不包括所保財產的金額。
10.技術合同計稅依據為合同所載的價款、報酬或使用費。
(強調)對技術開發合同,只就合同所載的報酬金額計稅,研究開發經費不作為計稅依據。
(強調)技術轉讓合同中的轉讓收入,是按銷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收取或按實現利潤分成的,可在簽訂時先按定額5元貼花,以後結算再按實際金額計稅,補貼印花。
三、印花稅的計稅依據是否含稅
依據現行印花稅的政策規定,購銷合同包括供應、預購、采購、購銷結合及協作、調劑、補償、易貨等合同,購銷合同的計稅金額按照合同記載購銷金額的萬分之三貼花。
另外,如果您企業是核定徵收印花稅的,依據《廣州市地方稅務局印花稅核定徵收管理辦法》(穗地稅函[2009]374號印發)有關規定,在我市范圍內對部分行業的部分印花稅稅目實行核定徵收。核定徵收是指納稅人根據當月(稅款所屬時期)的收入及支出金額,按核定率確定計稅依據,並據以計算繳納印花稅。印花稅稅目為「購銷合同」的核定依據是銷售收入和采購金額:工業企業和商業企業的印花稅核定率分別為銷售收入和采購金額合計75%和50%。工業(商業)企業的購銷合同核定應繳納印花稅金額=(銷售收入+采購金額)×核定率×適用稅率。
工業、商業企業的銷售收入和采購金額是指與企業生產、經營直接相關的銷售收入和采購金額。其中,銷售收入是指企業銷售產品(商品)所收取的款項金額,采購金額是指企業采購所支付的金額。當發生銷售退回或采購退還時,可沖減當期銷售收入或采購金額。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介紹的印花稅的計稅依據是什麼,希望能夠幫助到您。更多關於印花稅的計稅依據的相關資訊,請繼續關注土巴兔學裝修。
土巴兔在線免費為大家提供「各家裝修報價、1-4家本地裝修公司、3套裝修設計方案」,還有裝修避坑攻略!點擊此鏈接:【https://www.to8to.com/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_m_jiare&wb】,就能免費領取哦~
B. 印花稅計稅依據是銷售收入嗎
法律分析:
《印花稅暫行條例》規定,應納稅憑證應當於書立或者領受時貼花,計征依據是合同金額。為了進一步加強印花稅的徵收管理,由各省制定了《印花稅核定徵收管理辦法》,對購銷合同類印花稅的納稅人,按下列標准確定核定徵收的比例:1、從事貨物購進和銷售的工業生產的單位和個人,其采購環節應征的印花稅,按采購金額的50%-100%的比例核定計稅依據;對其銷售環節應征的印花稅,按銷售收入的60%-100%的比例核定計稅依據。
2、從事貨物購進和銷售的商品流通單位和個人,其采購環節應征的印花稅,按采購金額的60%-100%的比例核定計稅依據;對其銷售環節應征的印花稅,按銷售收入的20%-100%的比例核定計稅依據。
3、從事房地產開發的單位和個人,其采購環節應征的印花稅,按采購金額的70%-100%的比例核定計稅依據;對其銷售環節應征的印花稅,按銷售收入的100%的比例核定計稅依據。應納稅金額=購銷金額乘以核定徵收率乘以0.03%。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 第三條 納稅人根據應納稅憑證的性質,分別按比例稅率或者按件定額計算應納稅額。具體稅率、稅額的確定,依照本條例所附《印花稅稅目稅率表》執行。應納稅額不足一角的,免納印花稅。應納稅額在一角以上的,其稅額尾數不滿五分的不計,滿五分的按一角計算繳納。
C. 印花稅的計稅依據是什麼
印花稅的計稅依據根據不同合同類型有所區別。具體如下:
1. 購銷合同:計稅依據為購銷金額,發電廠與電網之間的購售電合同、電網與用戶之間的供用電合同不在此列。
2. 加工承攬合同:計稅依據為加工或承攬收入,包含受託方的加工費收入和輔助材料金額之和,但委託加工的「原材料」不貼印花。
3. 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計稅依據為收取的費用。
4. 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計稅依據為承包金額。
5. 財產租賃合同:計稅依據為租賃金額,不足1元的,按1元貼。個人出租門店、櫃台的合同也需貼印花稅。
6. 貨物運輸合同:計稅依據為運輸費用,不含裝卸費用。
7. 倉儲保管合同:計稅依據為收取費用。
8. 借款合同(融資租賃合同亦同):計稅依據為借款本金,不包括利息。
9. 財產保險合同:計稅依據為保費用收入。
10. 技術合同:計稅依據為合同所載金額。
11. 產權轉移書據:計稅依據為所載金額,對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合同及商品房銷售合同徵收。
12. 營業賬簿:記載資金的賬簿按資本金數額增減變化計稅,其他賬簿按數量計稅。
13. 權利、許可證照:計稅依據為應稅憑證件數。
對於例題中某高新技術企業8月份的活動,具體計算如下:
(1) 權利許可證執照:3份,共需貼印花稅15元。
(2) 賬簿設置:共設8個賬簿,其中資金賬簿記載實收資本220萬元,需貼印花稅1135元。
(3) 購銷合同:4份,共記載金額280萬元,需貼印花稅840元。
(4) 借款合同:1份,記載金額50萬元,需貼印花稅25元。
(5) 廣告製作合同:1份,加工費3萬元,廣告公司提供的原材料7萬元,需貼印花稅36元。
(6) 技術服務合同:1份,記載金額60萬元,需貼印花稅180元。
(7) 租賃合同:1份,記載租賃費金額50萬元,需貼印花稅500元。
(8) 專有技術使用權轉讓合同:1份,記載金額150萬元,需貼印花稅750元。
總計印花稅為3481元。
D. 關於購銷合同印花稅
購銷合同印花稅是根據合同金額徵收的稅款。對於工業企業而言,其購銷合同印花稅的計稅依據包括采購原材料和銷售產品的金額。但需要注意的是,這里計算的銷售產品金額指的是不含稅金額。
至於購入的廢舊原材料發票上的稅金,是否應該計入計稅基數,答案是肯定的。無論是采購原材料還是銷售產品,只要是購銷合同,均需繳納印花稅。因此,包括廢舊原材料在內的所有相關交易均應計入計稅基數。
總結而言,工業企業購銷合同印花稅的計稅依據主要基於采購和銷售的金額,且需區分含稅與不含稅金額。購入廢舊原材料的稅金也應納入計算范圍。這樣一來,企業可以准確了解印花稅的計算方式,避免因理解不準確而導致的稅務問題。
E. 購銷合同印花稅的計稅依據是什麼
【法律分析】:采購合同印花稅的計稅依據是合同所載金額。「購銷合同印花稅」稅率為萬分之三,按照購和銷合同金額的萬分之三繳納,現在一般要求按月繳納。
(一),從事貨物購進和銷售的工業生產企業的印花稅依據,主管地方稅務機關可根據實際情況,對采購環節應征的印花稅,按采購金額50-80%的比例核定計稅依據;對銷售環節應征的印花稅,可按銷售收入60-90%的比例核定計稅依據。
(二),從事貨物購進和銷售的商品流通企業的印花稅依據,主管地方稅務機關可根據實行情況,對采購環節應征的印花稅,按采購金額60-90%的比例核定計稅依據;對銷售環節應征的印花稅,可按銷售收入20-50%的比例核定計稅依據。
(三),年利潤小的企業印花稅依據對年銷售額在10萬元以下的小型商業企業,經主管地方稅務機關審查核實後,可按照其采購金額40%比例核定計稅依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
第一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書立、領受本條例所列舉憑證的單位和個人,都是印花稅的納稅義務人(以下簡稱納稅人),應當按照本條例規定繳納印花稅。
第三條 納稅人根據應納稅憑證的性質,分別按比例稅率或者按件定額計算應納稅額。具體稅率、稅額的確定,依照本條例所附《印花稅稅目稅率表》執行。應納稅額不足一角的,免納印花稅。應納稅額在一角以上的,其稅額尾數不滿五分的不計,滿五分的按一角計算繳納。
第十條 印花稅由稅務機關負責徵收管理。
第二條 下列憑證為應納稅憑證:
(一)購銷、加工承攬、建設工程承包、財產租賃、貨物運輸、倉儲保管、借款、財產保險、技術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
(二)產權轉移書據;
(三)營業帳簿;
(四)權利、許可證照;
(五)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他憑證。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F. 購銷合同印花稅計稅依據怎麼算
購銷合同印花稅演算法和依據如下:
1、只有不含稅金額,那印花稅就以不含稅金額作為計稅依據;
2、既有不含稅金額又有增值稅金額,並且兩者分別記載的,印花稅就以不含稅金額作為計稅依據;
3、包含增值稅金額的價稅合計金額,又未分別記載的只有一個金額的,印花稅以合同所載價稅合計金額作為計稅依據。
印花稅包括:
1、購銷合同。包括供應、預購、采購、購銷結合及協作、調劑 、補償、易貨等;
2、加工承攬合同。包括加工、定作、修繕、修理、印刷、廣告 、測繪、測試等;
3、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包括勘察、設計;
4、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包括建築、安裝工程承包;
5、財產租賃合同。包括租賃房屋、船舶、飛機、機動車輛、機 械、器具、設備等;
6、貨物運輸合同。包括民用航空、鐵路運輸、海上運輸、內河 運輸、公路運輸和聯運合同;
7、倉儲保管合同。包括倉儲、保管;
8、借款合同。銀行及其他金融組織和借款人(不包括銀行同業拆借)所簽訂的借款;
9、財產保險合同。包括財產、責任、保證、信用等;
10、技術合同。包括技術開發、轉讓、咨詢、服務等;
11、產權轉移書據。包括財產所有權和版權、商標專用權、專 利權、專有技術使用權等轉移書據;
12、營業帳簿。生產經營用帳冊記載資金的帳簿;
13、權利、許可證照。包括政府部門發給的房屋產權證、工商營業執照、商標注冊證、專利證、土地使用證。
綜上所述,企業可向當地主管稅務機關申請核定徵收印花稅,對於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批後的核定徵收項目應以繳款書辦理入庫手續,無需購花貼花。但對於核定徵收范圍外的其他應稅憑證,仍按現行規定據實貼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第二條
下列憑證為應納稅憑證:
(一)購銷、加工承攬、建設工程承包、財產租賃、貨物運輸、倉儲保管、借款、財產保險、技術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
(二)產權轉移書據;
(三)營業賬簿;
(四)權利、許可證照;
(五)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他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