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交易知识 » 历次牛市储蓄搬家

历次牛市储蓄搬家

发布时间: 2021-03-15 17:28:02

㈠ 中国股市牛市熊市有几次都有什么特点

中国股市20年间有八次牛市,七次熊市。

牛市

第一次

行情特点: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一年内仅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而当时股票交易前先手工填写委托单,被编到号的人才有资格拿到委托单,能买到股票等于中了头彩,因为没人愿意抛出。这使得沪指从90年12月开始计点,一路上扬,造就了第一次牛市。92年5月21日,上证所取消涨停板,将牛市推至顶峰,当日指数狂飙到1266.49点,单日涨幅105%,这一记录至今未破。

第二次

行情特点:1992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到了一个坎上,资本市场既有5 21的暴涨又有8 10暴动,但中国经济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邓小平南巡。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中,有关股市未来怎么发展的问题成为一大热点,而他讲话里最重要的是“坚决地试”这四个字。11月17日,天宸股份人民币股票上市,沪指完成最后一跌,第二轮牛市启动。三个月内快速上涨,301%的涨幅至今为股民津津乐道。

第三次

行情特点:1993年至1994年间,我国宏观经济偏热并引发紧缩性宏观调控,同时A股实现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容,使得大盘一蹶不振的持续探底,证券市场一片萧条,94年7月29日大盘创下325.89的最低点。7月30日(周六)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94年8月1日沪指跳空高开,第三次牛市启动。井喷行情随即展开,市场在不到30个交易日的时间上涨至1052.94点。

第四次

行情特点:1993-1995年,我国为了推进与大力发展国债市场,开设了国债期货市场,立即吸引了几乎90%的资金,股市则持续下跌。1995年2月,327国债期货事件发生;5月17日,中国证监会暂停国债期货交易,在期货市场上呼风唤雨的资金短线大规模杀入股票市场,掀起了一次短线暴涨。第四次牛市仅3个交易日,是A股史上最短的一次牛市,股指却从582.89涨到926.41。

第五次

行情特点:经过连续的下跌,1996年1月股市终于开始走稳,最低点已经探明512点,新股再次发行困难,管理层被迫停发了新股,而政策也开始偏暖,券商资金面开始宽裕,各路资金也开始对优质股票进行井井有条的建仓。第五次牛市启动,崇尚绩优开始成为主流投资理念。火爆行情非同寻常,管理层连发12道金牌亦未能阻止股指上扬,直到1997年5月10日(周六)印花税由3‰上调至5‰。

第六次

行情特点:第六次牛市俗称5 19行情。由于管理层容许三类企业入市,到99年5月,主力的筹码已经相当多了,市场对今后将推出的一系列利好报有很高的期望,5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中国股市会有很大发展,投资者踊跃入市。2000年2月13日,证监会决定试行向二级市场配售新股,资金空前增加,网络概念股的强劲喷发推动沪指创下2245的历史最高点。

第七次

行情特点:第七次牛市起点来自2005年5月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展开,开放式基金大量发行,人民币升值预期,带来的境内资金流动性过剩,资金全面杀入市场。而之后伴随着基金的疯狂发行和市场乐观情绪,在5 30调高印花税都没能改变市场的运行轨迹,一路冲高至6124点。此轮牛市曾被媒体称为全民炒股的时代。

第八次

行情特点:伴随着四万亿投资政策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A股市场掀起了新一轮大牛市,股价从1664点涨至3478点,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里股价大涨109%。3月3日后的逼空上涨性质能与06年和07年的超级疯牛相媲美。即使IPO重启这样特大利空也未能改变牛市的前进。直到09年7月29日第一只大盘股上市和紧缩的宏观政策才阶段性结束了第八轮牛市。

熊市:

第一次

行情特点:沪指在第一轮牛市冲上1429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1992年8月9日和8月10日深圳新股认购抽签表发行了,但发生了当时震惊全国的8 10风波,刺激沪深两市大幅下挫。为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管理,92年10月中国证监会成立。这次熊市仅仅半年时间,股指跌幅却高达73%,这样的下跌在现在来看是不可想象的,而在当时,投资者们都自然地接受了。

第二次

行情特点:1992年深沪两地上市公司有54家,1993年有177家,1994年有287家;A股筹资额1992年为50亿,1993年为276亿元,1994年为99.78亿元,扩容的势头十分凶猛。随着发行额度的明确,市场进入真正的低迷期,第二次熊市来临。1994年2月14日,政府宣布1994年新股发行额度55亿元,明显要比1993年的195亿元低得多,但沪指在3月10日击破700点,4个月后跌到全年最低325点。

第三次

行情特点:第三次熊市时,证券市场一片萧条,在人们对股市信心丧失殆尽的时候,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沪指1个半月涨幅达200%。但政策刺激是短暂的,随后A股进入第三次熊市。而早期的股市不讲究什么价值投资,业绩好坏是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流通盘要小,这样好炒。但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

第四次

行情特点:短暂的第三次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第四次熊市来临。为抑制投机,1995年6月15日,管理层下达55亿的95年额度,同时20家历史遗留问题股票也被开始安排上市,沪指再下一城。从1995年的8月开始,当时仅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长虹开始悄悄走强,业绩白马股逐步受到主流资金的关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达到阶段地点512点,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条件具备。

第五次

行情特点:这轮大调整也是因为过度投机,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这两年间,股市的扩容继续疯狂进行,规模出现了难以想象的扩张。严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级市场出现极度失血,持续2年的熊市就此展开。

第六次

行情特点:2001年上半年,沪指突破2000点,这让当时的中国股民为之欢呼雀跃。1个千点似乎预示着一个千年,点数的攀升似乎在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的股票市场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然而在国有股市价减持的消息冲击下,2000点很快成为中国股票市场的险峰,从此之后,我们经历了长达4年多的调整,指数拦腰一半最低打到2005年的998点。第六次熊市是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

第七次

行情特点:随着市场的亢奋,监管部门不断提示风险,07年10月16日见到6124的历史高点后,在中国的通胀持续升温、基金暂停发行、美国次贷危机、中国石油上市后大幅下和大小非的减持等利空影响下,引发了第七轮熊市,在下跌过程中一个个整数关口被轻易攻破,直到1664点止跌,后迎来四万亿投资政策,才结束了第七次跌幅惊人的超级大熊市。

㈡ 储蓄的储蓄搬家

对银行储蓄向股市的搬家效应完全没有必要担忧。首先,尽管储蓄增幅创下新低,但毕竟仍然处于增长状态,且是大幅增长状态,不至于造成银行储蓄与借贷资金的失衡。就连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亦明确表态:“从总量角度看,没有必要为所谓的‘储蓄下降’而担忧,居民储蓄仍在增长,而且增速还比较快。”
其次,储蓄分流有利于化解银行的压力。中国的高储蓄率一直受到多方诟病,16万亿元的巨额居民储蓄也被看作是“笼中虎”,储蓄向股市的部分分流有利于改变储蓄过分集中于银行的状况,这既有利于化解银行风险,也有利于银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加收益。
第三,储蓄分流有利于消费。银行储蓄搬家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渠道,一部分直接被居民用于消费,一部分被用于投资股市等领域。中国经济已经连续20多年保持高速增长,这给人们对在股市中的收益有了一个比较好的预期,一旦财富效应累积下来,投资者就可能增加消费支出,从而中国内需不振的状况得到改善。
第四,这次股市上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资产价值重估和财富分配过程,储蓄从银行到股市的分流体现出民众投资、理财观念发生的重大改变,这对于提升整个国民的素质是有益的,因为,任何一个投资者要想在资本市场获取收益,一般都会对整个宏观经济和相关上市公司及行业运行状况进行了解,使国民从相对封闭的状态走向经济观念的更新和开放时代。
银行如果真的对储蓄的过快分流表示担忧,就应该呼吁有关方面取消利息税,因为目前的存款利息率除去通胀等因素,依然是负数。更何况还有一个利息税?
另外,银行也应该在理财产品方面进一步努力,使投资者在不把储蓄向股市搬家的情况下,就能够获得相对稳定而且可观的收益———这无疑是减少储蓄分流的利器。

㈢ "存款搬家"对M1和M2有何影响

货币供应量
money
supply
货币和准货币(m2)
money
&
quasi-money
货币(m1)
money
流通中现金(m0)
currency
in
circulation
m0=流通中现金
m1=
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
m2=
m1+企事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存款+其它存款
市场货币供应量:m0、m1、m2
货币供应量是指某一时点一个国家流通中的货币量。它是分布在居民人中、信贷系统、企事业单位金库中的货币总计。货币供应量是影响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变量。它同收入、消费、投资、价格、国际收支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是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依据。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从需求方面看,主要决定于货币供应量是否适度。
现金(m0):就是一定时点上单位和个人所持有的现金,它随时可以直接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进入流通领域,是最直接和最活跃的购买力。
狭义货币供应量(m1):就是现金(m0)加上企事业单位的活期存款。活期存款可以随时签发支票和变现,所以它类同现金具有较强的流动性。
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m1加上准货币。其中准货币包括企事业单位的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及其他存款。准货币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直接变为现金。
m0、m1、m2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可以从以下关系中体现:
m0=流通中现金
m1=
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
m2=
m1+企事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存款+其它存款
股市的最大规律就是很难把握其规律,所有的关于股市预测的学问都非“放之四海皆准”。但若因此否认股市规律的存在,难免陷入“不可知”论。起码有一个现象在中国股市至少重复出现了三次,时间跨度十余年,这姑且可以算作一个“规律”吧。
这个规律是:股指涨跌与货币供应量之间有高度的相关性,每当m2与m1的差超过5个百分点时,指数即开始走入牛市,而当差逐渐缩小,股市就开始见顶,尤其当m1达到22%左右高度时,指数就开始下跌。
例如: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周期始于1992年,1995年后经济开始步入调整。在此过程中,m1和m2的增长速度的差距开始收窄,而后又扩大。1992年二者之间的差距是6个百分点,1993年收窄为1个百分点,1994年和1995年,m1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使m1和m2的差距开始拉大,1994年和1995年m2比m1分别快7.7个百分点和12.8个百分点。随后是1996年之后的大牛市,股票指数连续2年上涨,上证综指从1996年初的500点上涨到1997年5月份的1500点,涨幅近2倍。
分析中国的股票指数,不能不提“5.19”行情。在1999年“5.19”行情之前,m1和m2同样出现了这样的背离走势,最大差距达到6个百分点。“5.19”行情之所以在十年后的今天仍然被市场津津乐道,其重要原因是上证综指短时间内涨幅巨大。
意思的是,根据货币供应量数据的变化,不仅可以预测股指的低点,而且可以预测其高点。当m1增长速度超过22%以后,股指一般会步入熊市。2007年12月11日,笔者撰文指出:m1已经在20%之上持续了数月时间,储蓄搬家的情况即将减缓,股市的持续上涨已经难以为继。10月份银行存款减少约4500亿元和上证综指的6124点将一起成为一个新的历史纪录。
转眼来到2008年下半年,当上证综指在2008年底跌到1700点附近时,货币供应量指标m2和m1再次出现较大的背离,当时的m2比m1高10多个百分点。之后“规律”再次被应验,截止到2009年5月底,上证综指反弹了40%多。
为什么我国股市运行呈现这样的“规律”?背后的制度性基础更值得我们关注。一般而论,当m2增长速度超过m1时,经济增长处在走下坡路的状态,经济活跃程度在下降。此时,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应该是下降的,1996年、1999年、2005年都是如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什么会出现股指大幅度上涨呢?原因在于政策的干预,每当经济出现疲态,政府即会出现放松货币,多余的货币首先选择进入股市,推动股市大幅度上涨。
正因如此,在中国股市还存在其他一些比较“另类”的逻辑。并且在中国股市演进的过程中,随着市场结构的变化,一些规律在减弱以及消失,另一些新的规律取而代之。面对这种情况,投资者何以自处?如果以自身的变化来追逐市场的变化,就会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在这方面,尽管中美股市有着很大的差异,但巴菲特的做法仍然可以给我们很大启示。巴菲特以坚持价值投资的不变来应万变,这看起来不够聪明,但却是真正的智慧。一个人内心如果没有一些不可改变的价值准则,就无法把握自己,更何谈把握股市。庄子的道家学说是一种形而上学,“外化内不化”的核心思想为中国人指明了人格成熟不可或缺的修炼目标。股市作为人生实践的一个场所自然也不例外。

㈣ 储蓄搬家 是什么意思

你好 所谓储蓄搬家是指居民生活余钱为选择较好的收益 而在银行和股票 债券等之间转移 而银行利息实际少有国民增长值而呈现负增长的现象

㈤ 明年又是牛市一年

你好,2016年新增入市资金约5.5万亿,包括银行理财和私人银行配置资金2万亿、保险社保和养老金入市资金6300亿、储蓄搬家2.7万亿、海外资金1700亿;预计16年资金需求2.2万亿,算下来,16年资金净流入预计约为3.3万亿,目前流通市值20万亿,资金供给大于需求,因此,维持牛市格局不变的观点。

㈥ 央行387号文对股市行情

央行387号文机构全解读:缓解流动性利好银行股市
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12月27日,央行正式下发文件(387号文),定于2015年起对存款统计口径进行调整,将部分原在同业往来项下统计的存款纳入各项存款范围。新纳入各项存款口径的存款是指存款类金融机构吸收的证券及交易结算类存放,银行业非存款类存放,SPV存放,其他金融机构存放以及境外机构存放。文件同时规定,上述计入存款准备金的存款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暂时为零,这意味这货币基金存款暂时不需要缴纳准备金。对于上述纳入存款范围的同业存款利率,央行表示由市场交易双方协商决定。
对此,机构纷纷表示,央行此举意在缓解市场流动性,有券商预计可释放约5.5万亿信贷额度空间。此外,业内称,短期内降准预期下降。而对于市场的影响,业内纷纷表示,央行此举利好银行和股市。
据海通证研报测算,央行调整存贷款统计口径后,商业银行存贷比平均降幅将在5%。其中,兴业银行降幅最高,达11%。此举意味着可释放约5.5万亿信贷额度空间,增强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而这也是国务院决定增加存贷比弹性的根本目的。
民生证券分析认为,同业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但暂不缴纳存款准备金,央行因新规修改降准对冲的必要性下降,降准预期后延。货币宽松和强势美元导致汇率贬值,制约了央行货币宽松空间,央行用巧招,将同业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理论上可提高银行的潜在放贷额度,达到货币放松降低融资成本的效果。此前因同业存款的缴准预期制约了银行间市场银行融出资金的意愿,导致资金面紧张,若同业存款不缴准,将有助于资金利率下行。理论上释放额外信用额度利好银行股,但银行的风控要求和资产质量压力仍将制约银行的信用扩张。跟给你发票额度但你不一定会用完是一个道理。
平安证券认为:①调整的原因:近期T+0货币基金等的快速发展,造成一般性存款科目搬家,对银行存贷比造成较大压力;②短期影响,银行存贷比压力得到缓解,平均可降低存贷比4-5个百分点。③中长期影响,如我们15年策略报告中所说,此次口径调整中长期的影响在于银行的市场化利率定价的同业负债占比将进一步提升,促进利率市场化的平稳过度;④根据我们测算,如果同业存款按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行20%,小行18%)缴纳准备金,可能需要2-3次降准进行对冲。此次文件明确了纳入存款口径的同业存款需要缴纳准备金,但给予缓冲期安排(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暂定为零),大幅缓解了市场对于流动性的担忧。
国泰君安分析认为,考虑到经济下行、信用收缩和银行“惜贷”,实际贷款投放将低于理论值。“暂不缴准”为权宜之计,未来存不确定性,可能引发一般性存款转同业存款的监管套利行为。同业存款纳入各项存款范围,若缴准需要3-4次降准才能完全从总量上对冲掉,且难以从结构上在各银行间进行精准对冲,操作复杂,因此暂不缴准实为权宜之计,意味着未来仍有可能缴准,存在不确定性。国泰君安分析,此次387号文可能第二次推迟市场降准预期。未来随着股市从快牛切换至慢牛、经济下行、物价通缩、套利资金流出、外占收窄等条件具备,降准的可能性仍然存在,预计春节前后。15年一季度季末可能是再一次宽松时点,那是政府出手稳增长的常规性时点。国泰君安称,该文件利好银行和股市。同业存款纳入分母且暂不缴准,将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提高银行可贷额度。由于要求“一个月内”报送,预计1-2月份银行贷款投放将明显增加,主要投放方向为基建、央企等稳增长领域,大河有水,小河(民营中小企业)溢出、间接受益,有利于边际上降低融资成本,扩大需求,托底经济,利好银行和股市。
华泰证券分析,整体来看,此次央妈的红包是普惠性的,大中型银行和部分小行受益于本身同业业务的强势及资本运作能力,拿到的红包要比别人大一点。拿了红包,新年就更有盼头了,如信贷资产证券化提速,地方版AMC扩容等等。估值面看银行股沉寂多年的修复刚刚启动,至少还有50%以上的空间。资金面看,仍有源源不断的资金进场,低价扫货的行情持续,量大价廉的银行股不容错过。错过了始发,不要再错过第二站的上车机会。个股上,认为短期可以继续关注华夏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交通银行,华夏是混合所有制的标杆,会受益国企改革,光大是被拯救的落难公主,改善空间大。同时也持续看好特色化、市场化的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平安银行还有兴业银行。还是那句话牛市思维,回调就是买入良机,相信对前景的判断。
中信建投分析认为,同业政策变更主要在于释放银行信用扩张空间,是放松性目的 ,为银行增加信贷创造条件。同时,暂不缴准备金意味着对冲性的降准也不会实施,利好资金面程度好于同存缴准并整体降准。
华创证券分析认为,市场有一种看法认为同业存款计算在贷存比指标中,又不用上缴准备金,会导致银行有动力不断将一般存款转化为同业存款,最终大幅度降低法定准备金,资金面会变得更加宽松,但事实上这种想法可能过于理想。华创证券指出,对于四大行来说,非银金融机构对其同业借款的规模应大于非银金融机构对其同业存款的规模,这样会导致分子和分母同时增加,但是分子会增加更多,贷存比上升;对于其他银行来说正恰恰相反,非银金融机构对其存款的规模要大于非银金融机构对其同业借款的规模,会导致分子和分母增加的同时,分母增加的更快,贷存比下降,有助于减轻贷存比考核对于小银行的约束,整体贷款释放空间会有所增加。
招商证券分析认为,周末央行正式发文,从2015年起将部分同业存款纳入存贷比考核,但其存款准备金率暂定为零。央行此文的效果相当于全面降准,货币政策延续宽松基调。我们了解到近期部分商业银行受资金紧张影响,项目放款速度滞后于审批速度。可见,央行存贷比考核及存准率新规将有利于银行信贷投放。结合窗口指导,短期内人民币新增贷款规模将继续提升,显示货币政策放松重心进一步向信贷方面倾斜。另一方面,由于一般性存款和同业存款之间明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差别,是否会引起两类存款搬家,以实现监管套利也值得关注。若出现这一现象,可能导致系统性风险水平的上升,不符合宏观审慎管理的要求。
国信证券分析,同业不需要缴准,短期内降准就没有必要了,而且考虑到当前股票市场火爆对于降准也形成了制约。我们认为由于明年基础货币缺口过大,降准可能性非常高。降准时间点的选择上应该在外汇占款出现持续衰竭导致长期流动性偏紧的时刻。从季节性上来看,目前来看最有可能的是明年二季度。历来一季度资本流入较多,三、四季度贸易顺差较高,而二季度外汇占款都偏弱,因此全面降准更可能在这个时点。此外,在明年美联储加息预期持续存在之际,上半年相比下半年货币政策宽松的空间也更大。
银河证券分析,非银同业纳入存贷比不缴准不意外:1)存贷比是银监核心监管指标,存准是央行最重要流动性管理工具,非银同业缴存将大大提高央行流动性管理压力,断不可解决了他人问题,给自己带来难题;2)如果需要缴准,需要1.5个百分点降准对冲,即使是对冲性的创作,在全面刺激预期下都会被解读成刺激性操作,这可能也是近期即使流动性面临压力,央行也保持克制的重要原因;3)当前非银同业缴准的环境和条件尚不具备;4)这一政策对市场影响中性,原因在于市场之前并没有非银同存缴准的明确预期、并对此预期定价。当前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但并未观察到经济超预期下行的信号;非银同业不需缴准反映央行仍持中性态度。预计流动性仍将边际改善,流动性更敏感的中短久期品种更为受益。

㈦ 牛市必须的条件 利率市场化还有什么

牛市启动之经济面
消费稳健且快速增长;劳动者失业率低并且下降;生产成本低,资产价格低,cpi由高调低,通货膨胀率低。

牛市启动之政策面

货币政策由紧缩变为宽松,国家银根放松,银行存款利率出现正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由高调低,流动性充足或泛滥。

牛市启动资金面

股价是靠资金推动的,银行居民存款多,是沪深a股市场流通市值的2倍以上,“储蓄搬家”进股市。例如:2005年上证综指998点时,居民存款16万亿元/沪深两市流通市值2.4万亿元,存款是市值的6.5倍,存款持续流入股市,才产生了大牛市。1664点时居民银行存款是当时沪深两市流通市值的2倍以上,目前银行居民存款23万亿元/沪深两市流通市值20万亿元,没有新资金进股市,市场缺少资金。

牛市启动之市场面

股价下跌,大盘长期底部、325点、512点、998点、1664点平均股价4.5元至5.5元,2至3元的股票成批出现,2008年11月1664点时a股平均股价4.60元。一级市场停止发新股或新股发行大面积破发,二级市场停止再融资或再融资大面积失败,投资者普遍恐惧,大多数人发誓不再炒股。

历史大底部都是大量的中小散户割肉形成的,血流成河了,大牛市就启动了。

㈧ 中国股市的长期大熊市是什么原因

特征之一,政策市。市场唯政策是瞻。十多年来,每次市场重大的拐点及行情产生的背后,都打下了深刻的政策烙印,不管我们承认与否,影响中国股市最突出的因素仍然是政策的走向。我们注意到,无论新股发行速度、红筹股回归、股指期货的推出、货币政策出台以及国有股的减持比例、包括新基金发行节奏等都有可能成为政策调控股市的筹码。当此轮牛市股指不断攀上新高峰时,估值过高还不是市场最担心的,恐惧政策的打压才是投资者头上的“达摩克里斯剑”,政策走向成了股市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改变了市场固有的运行规律,而大盘的变幻无常也都能从政策调控中找到最终解释,构成了“中国式牛市”的主要特征。政策不仅可以产生行情,而且能够制造拐点,同样也可以改变股市的运行节奏,加快或放慢行情的演变过程,由此引得不少市场人士热衷研究“政策底”,“政策底”逐步构成了市场股指运行的“脊梁”。我们认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股市依然难以摆脱政策的调控阴影。中国股市常常处于一种既害怕政策调控,又离不开政策托底的矛盾心理,成为市场依赖自身调节功能逐步走向成熟的主要障碍。

特征之二,博弈市。股市是利益重新瓜分的场所。公司经过IPO后,一级市场的募资流入到了上市公司经营活动中来,而二级市场如果不考虑分红派息,那么市场利益的重新瓜分仅能看成资本利得带来的一场“零和游戏”。统计显示,2006年1400多家上市公司赚取了3892亿元的净利润,但以0.3%的印花税计算的话,如果按2000亿元平均日交易量考虑,每年将有2880亿元收归国库,如券商平均佣金按0.2%计算,全年产生1920亿元佣金收入,两项之和共计4800亿元,已经超过了上市公司全部净利润达1000亿元之多,使得二级市场沦为了不折不扣的“零和游戏”。这场游戏的背后隐藏着管理层与市场、禁售股与流通股、机构与散户之间的多重博弈关系,这里边既包含政策与市场的较量,也有市场内部的结构性博弈。在这种博弈关系下,散户战胜市场的前提是先要战胜机构,机构战胜市场先要规避政策风险。“5·30”印花税的意外出台是此轮股市调整的导火索,从防范市场急剧上涨引发的系统性风险来看,是管理层与市场的一次成功博弈。

特征之三,全民市。投资渠道狭窄使得股票投资成为居民投资的主要渠道。在社会保障没有健全的情况下,财富积累成了全民追逐的目标,而多年来居民储蓄的大幅增长反衬了人们对住房、子女教育、养老等费用不断增长以及未来通胀的担忧,资产增值成了人们摆脱贫困、追求资产安全的必然选择。而股市由于流动性强、投资门槛低、在人们意识中赚钱快成为国内居民致富的首选,上半年市场呈现了储蓄搬家、股市结构散户化的特征,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炒股运动便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了。但由于投资者缺乏对股市本质的认知和风险防范意识的建立,上半年市场出现了低价股和垃圾股鸡犬升天状况,随后在5·30中引发了题材股、绩差股的一场暴跌,为投资者追逐短期财富敲响了警钟。

特征之四,过渡市。由于上市公司处于非流通股禁售期,市场步入了一个特殊阶段,这阶段上市公司成为自身市值增长的拥戴者。首先反映在因股权激励必须做出未来公司盈利或市值增长承诺。其次,大股东由过去的“掏空”转为“注入”,但由于“优质”资产的“注入”往往是一次性的,盈利持续增长缺乏相应的保障。第三,反映在上市公司既是投资对象又是市场参与者,上市公司热衷二级市场的股权投资,制造盈利轰动效应,从而有可能偏离原来主业,放大了公司经营风险。第四,大非寻找有利的套现机会进一步透支公司盈利。上市公司有可能制造短期盈利增长、拉高股价,透支未来,制造最佳出逃机会。过渡市加大了研究机构对市场趋势与公司盈利的预测难度。

特征之五,震荡市。其一,研究机构推介品种与观点高度趋同。由于研究的影响力日益扩大,直接影响到市场主流资金流向,也容易成为市场助涨助跌的影响因素。其二,全民参与,散户机构一哄而上,行情发展与散户开户数高度相关。容易诱发市场的盲目跟风。其三,海外资金流入股市暗潮涌动,加剧了市场的动荡。其四,基金交叉持股增加了股市风险。尽管扎营绩优股与大盘蓝筹股,客观上可能起到了稳定市场作用,但由于交叉持股现象严重,一旦市场出现暴跌,持有人大量赎回,基金仍难以摆脱“囚徒困境”,有可能成为市场崩盘、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其五,上市公司盈利波动加大。由于上市公司盈利不仅受经济本身影响,也受资产注入的影响,盈利出现大起大落可能性加大,加之在两税合并、新会计准则以及股权激励的背景下,迎来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虚假繁荣,相应地,基于盈利分析的基本面研究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本质上看,“新兴加转轨”的国内证券市场造就了“中国式牛市”的主要特征,也不断引发价值估值争论的升级,加大了基本面研究的难度,放大了市场风险。“中国式牛市”特征提醒投资者股市是利益重新瓜分的场所,如果上市公司盈利增长难以为继,市场会沦为“零和游戏”,此外,基本面研究要特别注重政策走向研读,要充分认识全民参与带来的市场风险,理性对待过渡阶段上市公司盈利的非正常波动,从而防范股市高位震荡运行的风险。

㈨ 怎么判断股票的牛市

股市启动大牛市的条件与特征,可以从5个方面分析:经济面、政策面、资金面、市场面、技术面。

一、经济面分析

国民经济生命周期处于少年.中年.壮年时期,没有进入老年期;人口继续增长,人口红利没有结束;GDP连续3年以上保持增长,增速快,“三驾马车”中,消费增长幅度大;劳动者失业率低并且下降;生产成本低,资产价格低,CPI由高调低,通货膨胀率低。

二、政策面分析

货币政策由紧缩变为宽松,国家银根放松,银行存款利率出现正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由高调低,流动性泛滥;房地产市场价格向下调,资金流出来,存入银行。

三、资金面分析

股价是靠资金推动的,银行居民存款多,是沪深A股市场流通市值的2倍以上,“储蓄搬家”进股市。例如:2005年上证综指998点时,居民存款16万亿元/沪深两市流通市值2.4万亿元,存款是市值的6.5倍。2010年底银行居民存款23万亿元/沪深两市流通市值20万亿元,没有新资金进股市,存款〔分子〕要增加,市值〔分母〕要减少,才会有大牛市。

四、市场面分析

股价下跌,大盘长期底部100点、325点、512点、998点.1664点平均股价4.5元至5.5元,有部分个股在1元以下。一级市场停止发新股,二级市场停止再融资,投资者普遍恐惧,大多数人发誓不再炒股,分析师看空的比例高,反向指标。

历史大底部都是大量的中小散户割肉形成的,血流成河了,牛市启动时。

五、技术面分析

常用5种技术分析方法:

1、波浪理论: 月K线大A、B、C浪调整结束,黄金分割率跌幅62%以上。

2、均线系统:股指从底部上涨50%时,3月、10月、20月、30月均线金叉多头排列。

3、成交量 : 大盘底部放量上涨,中石油股价超过发行价16.70元。

4、时间周期: 熊市调整时间3年以上,如:3年、5年、8年……2001年至2005年为熊市5年。

5、技术指标:长期底部时主力筹码增仓,80%的个股主力持仓50%以上,并且上涨时增仓。

月线KDJ、RSI、BIAS、MACD 等技术指标处于低位,与股指形成底背离,月线指标勾 勾 头确立。

6.主力筹码: 牛市中,大盘权重股股价上涨,主力大幅增仓。如:601857.600028.601398 .

熊市中,大盘权重股股价上涨,主力大幅减仓。如:601857.600028.601398.

熊市初期
市场特征。以前的冷门股正在市场上唱主角,热门股已经率先开始了调整,股指在放量创出本轮行情新高后,便转为小阴小阳走势,反映在K线图上是明显的下跌抵抗型。
股评忽悠者的真正动机。机构大户正处于兑现盈利阶段。他们需要诱骗场外资金进来,在高位接盘。因而,往往会利用大众的乐观情绪大肆唱多,结果看好后市的观点必然在此阶段占据主导地位。
投资者的应对之策。当市场表现符合熊市初期特征,即股指在下跌后虽有反弹,但却再也无力创出新高,而此时看多观点却在舆论中占据主导地位时,应解读为离场信号,坚决卖出。

热点内容
大智慧软件创业板没有均线 发布:2024-12-23 15:11:44 浏览:686
股票大盘最新数据软件 发布:2024-12-23 15:11:10 浏览:236
如何用一个美股账户投资全球市场 发布:2024-12-23 15:05:14 浏览:271
人在美国如何开股票账户 发布:2024-12-23 14:58:27 浏览:205
体检合同需要交印花税嘛 发布:2024-12-23 14:57:34 浏览:856
股票开户公司要来领航地址在哪里 发布:2024-12-23 14:56:07 浏览:120
有五个股票上海账户 发布:2024-12-23 14:55:11 浏览:689
同一个人的两个股票账户 发布:2024-12-23 14:47:19 浏览:856
企业利空消息推动美股下挫 发布:2024-12-23 14:46:34 浏览:696
高市盈率的股都不要碰 发布:2024-12-23 14:40:36 浏览: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