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交易知识 » 我们判断牛市指数的中枢

我们判断牛市指数的中枢

发布时间: 2024-09-26 17:09:05

① 缠论:中枢的作用

中枢最简单运用就是一个度的问题,两个同级别的中枢向上,这是一个上涨代表着这是一段盈利,向下意味你要亏损,一个中枢的结束代表就有可能有另一种方向,这时就需要用背驰来判断,任何的中枢移动都离不开第三买卖点的问题,这个第三买卖点意味这是你这次操作的的最后极限值,因为这次操作后必然会形成另一个中枢,你看上证指数06年到07年的这段上涨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中枢不断上移的结果,到2007年10月16号形成顶之后才出行中枢下移到2008年1月14好反弹结束就是你的最后机会,假如1月14后的下跌不创新低,很自然的还要买入实际上直到1664点就出现一次线段类反弹,直到1664点后形成的线段上涨之后再以一个线段下跌不创新低这是买入就非常有必要了这个时间就是200812月30日这个期间大盘下跌230%,这个期间你如果是以一个日线级别下手的没有任何买点,因为这期间任何下跌线段的都是突破前期低点的,所以不形成买点,如果是以背驰进入从08年8月份的下跌就开始进入了背驰段,这里唯一需要的就是能有技术确认这个线段的下跌何时结束,很显然我们散户在没有官放消息情况下这个第一买点想要精确的把握难度还是有点大,不是不可以把握,在30分钟上需要不断的去做,直到最后出现中枢上移了你才可以安心,说明反弹的级别变大了,直到日k线上的第二波创不了新低了下面必然会有一个日k线的线段上涨(但不一定就创新高),对应的卖点在09年11月23号,之后的下跌没有创新低,当然要买入最后也没创新高这时当然要卖出2010年的9月21出现了第二买点,到11年的4月19号出现的第二卖点一直到现在都没出现第二买点。
所以你说中枢这个作用是什么呢,这样能看懂中枢,一个股票大势就看的非常清楚,根本不是瞎掰的。
现在再来看大盘(上证指数我上面说的也是)在月线上可以看出现在是在形成底的时候,如果3月份大盘大幅拉升这个底就可以形成了,现在实际有很多金融股已经形成了一个月线底,而且在月线上现在的下跌是第二笔,在加上国家的政策底在2000点左右,所以这次底一旦形成向上力度一旦超越前面的力度一个年度的行情就很有可能出现,但是不排除在现在的位置出现月线上盘整的可能,所以明年行情肯定会有,实际上要会找个股,前期涨幅比较大的才出现下跌的股票不能碰,应该找已经再日线上形成了底分型的股票在30分钟上进行操作,利润会比较大
我实际不想推荐什么股票,但是为了证明一下,海油工程现在就是一个日k线上线段的底分型的第二段开始这只股票只要不突破7.14在下的日k线的中枢不出现第三卖点都是安全的,一旦出现了第三卖点,这时是卖出去的最后一次机会不然就会被套,实际上我们在30分钟来来回回,一旦在7.14下形成了第三卖点意味这只股票暂时报废了,就需要换股票了一旦突破了7.14后的回调不突破11年12月22日的4.98这时就可以继续搞,直到不创新高或创新低后退出所有,
我上面说的这些不是吹出开的,是用中枢分解出来的,上面推荐的股票只是参考不值得你信任,除非你自己也懂得分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牛市的五个阶段

牛市第一阶段:牛熊难辨阶段
当市场处在牛市第一阶段,几乎没有人知道牛市即将到来。如果回头看,这个阶段的一些情景,和熊市第五阶段的“黎明前”阶段很像,几乎很难区分开来。
在这个阶段,市场可能刚创出新低不久,也可能在创出最低点后又震荡和盘整了较长一段时间。需要注意的是,熊市创出最低点与马上展开一轮波澜壮阔的牛市,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或者必然的关系。
但是,还是有一些与熊市“黎明前阶段”不同的迹象。此时,有一些股票已经停止继续下跌。甚至还有一部分股票其实已经盘出底部,获得了一定的涨幅,但市场上并没有与之对应的消息,也没有人关注到这一点。
【当市场出现利空的消息时,市场并没有像熊市前几个阶段那样继续下跌,而是以平盘或微涨微跌收盘,同时成交量虽仍然低迷,但已经有所温和放大,只是这种放大并没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市场上也没有关于为何出了利空消息,股市没有下跌的相关解释。甚至连利空消息发出后,都没有太多相关的解读文章。因为此时,社会对股票市场的关注度已经降到了冰点。】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观察的,不是市场对利多消息的反应,而是市场对利空消息的反应。在这个阶段,市场对利多消息可能出现上涨(本能),也可能下跌(不将利多当利多),从利多上很难判断是熊市第五阶段(黎明前阶段),还是牛市第一阶段(牛熊难辨阶段)。
如果在市场走熊很长一段时间,市场对利空的反应,给人感觉像是波澜不惊,感觉像没有出消息一样,那么我们就应当十分关注了。可以按市场最近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的涨幅进行排名,扒一扒看这些股票最近的表现怎么样,涨了多少,有什么共同之处。之所以造成市场对利空没反应,是因为此时市场已经到达了极度的冰点,所有想卖股票的人几乎都把股票卖尽了,他们之中很多甚至已经忘记了股票。所有带有利空情绪的人,几乎不关心股市,因此也不知道有没有利空。
此一阶段,股指已经呈现出缓慢上涨的迹象,但是很少有人能重视,也听不到有人说即将迎来一轮牛市。分析师措辞非常谨慎,多推荐个股(许多节目已经不允许推个股)和某个细分行业或事件的“结构性机会”,“投资者可以关注,少量参与,注意止损。”等谨慎言论。



牛市第二阶段:初步上涨阶段
也不知从哪一天开始,市场的上涨开始引起一些人的注意。这种上涨可能是成交量逐步放大的温和上涨,也可能是成交量突然放大,暴力突破前期盘整区域。
此时,总有某一类的股票很耀眼,既能引起大众的关注,又能带来赚钱效应。新闻也好、分析师也好,很容易就把它们归纳为一个“板块”。这个板块的分类,可能是某一个行业,某一个地区,或最近发生的某一个事件相关。
赚钱效应开始扩散,普遍规律是从离证券市场最近的人开始扩散。比如证券从业人员、基金从业人员、新进入市场的交易者,仍然关注股票涨跌的人(多还未深度套牢)。通过这些传声筒,身边的亲戚朋友同事,也开始关注股票。其中一部分人(散户)开始尝试投入一部分试探资金,另一部分人则继续观望。
此时,上一轮牛市高峰下来,被深度套牢的人群,也开始慢慢注意到股市的上涨。但他们在这个阶段,还没有太强的参与意愿。
主持人经常问分析师的一个问题,就是“您最看好哪个板块?”“XXX板块还能不能买?”
大多数分析师仍然比较含蓄,但这个比例在慢慢减少。此时最活跃的市场发声人士,是前期最有毅力,不断“喊底”的分析师。他们在熊市第五阶段喊底,被市场、主持人、群众多次羞辱,因为底后又有底;在牛市第一阶段发言较少,且言论不被重视。因此,在此阶段必须好好得意一番,这是人的本性,无可厚非。



第三阶段:中期上涨阶段
上涨途中的第一次暴跌,宣告这一阶段拉开序幕。当然,这种暴跌并非只有一次,往往在整个牛市过程中都能看到。
类似的暴跌,往往事先没有任何消息面上的利空因素,而且暴跌的成交量还比较大。市场不知怎么的就吃错了药,开始拉肚子。等到收盘后,市场就会有各种言论,来挖掘“利空”因素,大家仿佛“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怪不得跌了。实际上,像这种大跌是很正常的牛市悸动,主要来自机构和大户短线的“浮躁”心理。他们还没能完成熊市心态向牛市心态的转变,在一丝风吹草动之下,引发了连锁反应,导致的大跌。
此类暴跌的特点:
1、 位于上涨通道之中,且前一日还可能创出行情以来新高。并没有进入M型震荡或直线型盘整;
2、 事先没有任何征兆,消息面上风平浪静,没有人能事先预料到今天回暴跌;
3、 成交量较大,甚至创天量。此时不要以为是“天量见天价”,因为牛市中大多天量之后还有天量。目前为止,A股市场还没有见到过以“暴跌搭配天量”的方式见顶的。
此一阶段,对于利空消息,市场的反应往往是低开,早盘下挫,但很快就被拉起。即使重大利空,对市场的影响也不会超过一周。而大多数中等或较小的利空,往往是早盘低开或下挫后,当日就被拉起,最终红盘报收。
赚钱效应继续扩散,第一波被赚钱效应带进来的初入者(散户),已经开始影响他们周边的人,带来第二波初入者。第二阶段中在观望的人群,开始投入资金试探,并不断加大投入量。初入者投入股市的资金开始增加,从一两个月薪资左右(或一万元)的试探性资金变成半年甚至一年薪资以上的资金。
上一轮牛顶下来的散户,部分账户已经解套。他们先是选择卖出,从而落袋为安。但落袋为安后,他们并没有选择远离股市,反而对股市的关注度持续上升。过不多久,他们就会在氛围的带动下,重新杀入。只是这一次买入的,是市场的热点,是另一些股票——作为“痛定思痛”,他们大多不会继续购买上一轮牛市套牢他们的那些股票。
此一阶段,前期坚韧言底的“死多”分析师,光环渐渐淡去。因为此一阶段起,市场上开始“股神”辈出。市场的聚焦在“能抓住热点”的分析师。“股神级”分析师开始成为主持人问问题的主要对象。此时,主持人的问题往往不是“还能不能买”,而是“下一阶段我们该关注哪些热点?”
此阶段,市场每一次下跌,都会有一些人站出来“唱空”。但措辞多为“保持谨慎”、“控制仓位”等词语,此时还鲜有说“见顶”这个词语的。有时,也确如他们所说的,市场下跌了一阵。但股指很快又被拉起,创出新的高度。在经历几个这样的轮回以后,唱空的声音开始越来越小。因为他们每一次唱空,最后都被证明是错误的。这一点,在个人投资者之间也是一样,每次唱空都“阻碍”了亲戚朋友赚钱,如是几次之后,也不好意思跟朋友再继续说看空。原因很简单,耽误别人赚钱的朋友,是不受待见的。
来自券商的分析报告,开始不断调高个股的“买入目标价”。
这个阶段可能持续的时间非常长,甚至跨年。也可能比较短,一两个月时间就结束。如果结束时间过早,这一轮“牛市”往往在后来被称为“反弹”。

第四阶段:后期上涨阶段
不是所有的“牛市”,都会进入这一阶段。有一些在第三阶段就夭折了,被称为“反弹”,或者“行情”。
有两种情况出现,预示着第四阶段的到来。一种是政策上开始调控,比如加快新股特别是大盘股的发行,调高印花税等。如果市场对政策面的调控(利空),反应比较剧烈(下跌),则后期还可能继续上涨;如果市场对政策面的利空,开始麻木,则需要多加小心。
市场对另一种则是首次在分析师中出现“顶”这个词语。
熊市后期和牛熊难辨阶段“坚韧不拔”死多的分析师,此时开始看空,并且开始出现“逃顶”、“见顶”、“顶部”等词语,预示着这一阶段的到来。但市场往往在他们看空以后,还会经历一波上涨,而且涨幅可能还不低。
很有意思的是,他们往往在熊市还未结束就提前看多,也往往会在牛市还未结束就提前看空。他们多标记自己为“价值派”,(当然他们之中有一部分真是,也有一部分假是)说的最多的就是价值投资,频率出现最高的词语为“市盈率”。为何他们会提前市场看多和看空?因为“锚定”的思想,只是他们心中的“锚”,不是股票的价格,而是价值(市盈率)。股票市场就像钟摆,摇摆在极度高估和极度低估之间。市场从牛顶上下来,估值中枢不断下移,他们心中锚定的价值标尺也不断下移,直至跌到他们心中“不可能跌破”的位置,他们开始坚韧不拔地喊底。然而市场在熊底会毫不客气地,一次又一次地跌穿他们的心理底线。他们是熊市底部最后屈服的人(嘴上可能不说),也是熊市中被主持人和群众嘲笑最多的人,也是这些事迹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映象,记忆太深刻,使得牛市后他们心中对价值的“锚”沉得太深,拔不出来。
在熊市底部前提前买进的人,往往也会在牛市半山腰提前逃顶(也就是这一阶段的早期)。这一部分人,要么坚守到熊市到来,要么刚好在牛顶处重新杀回。第一次有人喊“顶”,并不可怕。但前期喊顶的人再次杀回,却是应当打起十二分精神。
从实际上说,市场进入这一阶段后,也确实脱离了股票应有的价值中枢,进入高估阶段。但由于赚钱效应还在继续,因此牛没有停下脚步。慢慢地,许多个人投资者就会发现已经没有可以继续投入股市的资金,于是开始借钱炒股,融资额度和杠杆也加的很高。
当市场突破前期熊市的反弹高点之后,创新高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新闻和主持人也不会说:“哇,今天创新高!”,因为市场每天都在创新高,创新高实在不是什么“新闻”,也不值得奇怪和兴奋。
赚钱效应开始延伸到较远的地方。这些地方甚至跟资本市场没有什么关系,比如菜市场、麻将馆等地方。
连最保守的人(这里的保守指的是对金钱损失的厌恶,而非投资风格的保守),也慢慢开始投入到这场战役之中。他们之中很多人愿意选择基金,一部分原因也是出于保守。主要出于以下几种原因:
1、 牛市后期,个人投资者出现“只赚指数不赚钱”的现象。
2、 相信基金是专业的机构投资者;
3、 基金的广告宣传上,拿出了漂亮的业绩展示,并宣扬长期投资的理念;
4、 “后悔理论”心理。因为许多人有选择恐惧症,自己选择的股票如果跌了,会产生“后悔”心理——不该买啊~!这种选择恐惧症最大的成因也就是心中潜意识的“后悔”心理。但假手别人买的股票,跌了自己看不到,避免产生“后悔”心理。加上基金持仓许多只股票,涨跌相抵,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暴涨暴跌。
5、 单个股票不会跳出来,拉着你买他;但基金会拉着你买他。最后那一批金钱损失厌恶者,在半推半就之下加入了基民的队伍。
分析师以看多的态度出现在各大媒体,类似“谨慎操作”“控制仓位”之类比较婉转的看空声音已经绝迹。市场上看空的声音,多以逃“顶”,或“是不是顶”为主。但这种声音随着牛市的继续,也越来越小。到这一阶段的后期,几乎听不到。
市场的估值不断被抬高,但很快就会有解释高估值的理由放出。例如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快,与欧美相比理应获得更高的溢价,又或者“大国崛起”“XX十年”等。又或者,会将历史上的A股大牛市,或者其他国家的大牛市,拿来对比,告诉大家牛市还远未到头,“XX点不是梦”。



第五阶段:筑顶阶段

并非所有的“牛市”,都会到达这个阶段。像这种情况,只有“全民狂欢”类型的大牛市,才会遇到。很多半路夭折的牛市,往往被称作“行情”。

随着牛市的发展,慢慢的,市场上关于“顶”的说法已经几近绝迹。即使有,也不被人们所留意。

牛市筑顶,很少有人能提前看出来。牛市中每一次震荡,每一次下跌,每一次喊顶,总又被重新拉回,直至喊顶的人不好意思再喊顶。确实也会有一些人在牛顶处“喊顶”,但他们的言论根本得不到市场的注意。一直到熊二阶段,这些人曾经的言论才重新被拉出来奉若神明。

此时市场已经进入所谓的“疯牛”阶段。股市为何会涨到这个点位,用估值根本解释不了,只有梦想能够解释。

虽然在股市确认顶部以后,也就是熊二阶段以后,会有各种理由来解释股市为何会见顶。比如:经济下滑,资金收紧等等。但是在这个牛市顶部阶段,一般见顶的原因如下:

随着股票的价格上涨,每成交一手所需要的资金也越多。股市要继续上涨,需要更多的资金参与才能维持成交量,才能维持赚钱效应,光靠存量资金是无法做到的。赚钱效应从牛二阶段就开始传递,一传二,二传四,四传八……不仅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而且平均参与的资金量也越来大,但这种情况总会到达一个临界点。当新进入的资金无法支撑股市继续上涨的时候,牛市也基本走到了尽头。

所以市场上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当最不想买股票的人都买股票了,就是见顶的时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这一轮牛市能影响到的人,都进来炒股票了,他们能进来的钱也都进来了,牛市变走到了尽头。

此时若有超级大盘股IPO,会对供需情况形成较大的压制,促进股市更早达到临界点。有时超级大盘股上市刚好就产生了股市的顶部区域。这是因为:

1、前几个阶段无法容纳如此巨量IPO;

2、巨量IPO本身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股票的供需情况。

除此之外,牛顶往往还有以下迹象:

1、股票的估值很高,根本找不到便宜的股票。这里有一个经验之谈,就是即使最没有想象力的股票,估值都难以接受的时候,往往需要小心。什么是最没想象力的股票呢?是绩差股么?不是,因为即使绩差股也有重组概念。真正最没想象力的股票,是所谓的“收租股”,不管旱涝,稳定收租的这种。如果在PE的估值上,呈现出:长期国债收益率的倒数<收租股PE(20倍以上)<周期类股票<其他类型股票。

需要注意,如果还有价值型或成长型股票的PE低于收租股,即使收租股PE>20倍,也并不见得见顶。

2、热点散乱,难以追踪。无法形成具有赚钱效应的“明星个股”或“热门板块”。

3、前期的热门股,或涨幅较大的个股,已经提前进入震荡横盘或下跌走势

4、赚钱效应开始减弱。尽管早期各批进入股市的参与者已经疯狂,但对新进入者或即将进入者的吸引力已经减弱。很多新手进入后无法赚到钱,自然也无法产生赚钱效应吸引后来者。买卖的难度加大,新人“没赚到钱”。

5、成交量无法继续有效放大。

6、媒体及分析师的发声,同牛四阶段末尾,并无太大区别。

有一部分人蒙对了顶部,也有一部分人能准确识别出顶部,并对应采取相应的减仓和空仓措施(光识别还不行,还需克制心魔才能做到)。在牛顶的左侧识别难度很大,因为此时还在创新高,在牛顶的右侧识别相对容易。顶部的形态有时相当复杂,有时M顶在深度调整后还能创新高。

在这个阶段能成功逃顶的,往往不是“价值投资派”。因为价值派要么在第三、第四阶段已经逃顶,要么就是打算穿越牛熊。成功逃顶的往往是能够控制好自身心态,且对市场敏感的技术派。

有趣的是,在此阶段能够成功逃顶的,往往会在熊三阶段提前抄底,被称作“抄在了山腰上”。

~~~~~~~~~~~~~~~~~~~~~~~~~~~~~~~~~~~~~~~

以上皆是理论!!

股市就是故事都是逗你玩!!

写书的炒股把握此次到位!就不写书了!!


③ 如何找出A股价值中枢

找出股价值中枢的方法:可以用我国股市的总市值与我国GDP的比值这个指标找出A股的价值中枢。据此研判,A股的价值中枢应当在4000点左右。

当年曾经有记者问股神巴非特:如果用单一指标判断美国股市,您采用什么指标?巴非特沉思后回答说:可以用股市的总市值与美国GDP的比值。当这个指标大于1时就需要小心了。
今年沪指站上5000点时,A股的总市值大致是64万亿左右。2014年GDP是63.6万亿。基本上两者相当,比值是1,按照巴非特的理论基本上处于安全区域。而如果按照7%的增速计算,2015年底中国的GDP是70万亿左右。似乎还略低于1,那么5000点是A股的价值中枢吗?
笔者认为事实并非如此,A股的价值中枢应当在4000点左右。
因为中国与美国资本市场的不同。中国的资本市场实际上是非常分散的。最大的是A股,其次是香港和中国台北股市,最后是美国上市的中国概股。由于目前内地在中国台北股市上市的公司极少,所以可以忽略之外,其余两地上市的内地上市公司市值大致上有10万亿左右。如果漏统计了在美国上市的阿里与在香港上市的腾迅则是错误。
5000点的A股市值64万亿,加上10万亿就等于74万亿已经超过2014年低63.6万亿的GDP。当然动态的看,目前的市值74万亿大致与2015年底70万亿的GDP相当,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既然是价值中枢就意味着上下都有空间,所以笔者认为,价值中枢应当打80%的折扣。5000点的80%大致是4000点。
沪指4000点A股总市值对应2014年的GDP总量是70%,假设A股慢牛是一个箱体区域,那么我们直接找A股的下限就可以直接得到上限了。可以说,2005年的股改是牛市的起点,之前的股市并非全流通,庄股横行,没有统计意义。而2005年的最低点是998点,4000减去998大约是3000点。中枢是4000点加上下箱体3000点等于7000,则沪指今年最高理论涨幅不会超过7000点。
显然,当沪指在5000点的时候,已经过了半山腰。然而,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都不能一气呵成,而是波浪式前进的。所以,近期的回调实属正常,只要不破箱体就是安全的。但是市场以如此连续快速暴跌的方式进行调整还是比较少见的,所以为了维护市场的稳定,管理层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也是非常必要的。

④ 现在您认为金融市场是牛市嘛

简单说一下:

1、现在金融市场可以简单理解为牛市,结构性牛市,拥有核心资产的牛市,对于那些蹭热点,业绩不突出的股票来说就不是,别看指数可以上涨,但是投资者手中的股票未必能跑赢指数。

2、牛市也分阶段,牛市初期金融, 科技 等板块已经先行走出来了,真正到中期的时候才会迎来大部分股票的普涨行情,但是这里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本轮牛市与以往可能真的有些不同,垃圾股,ST股可能不会再有翻身之日。所以要认清现状,拥抱手中优质股票才可以稳步获利。

3、即使是牛市,牛市也需要回调,而且回调起来并不是很温柔,所以风险还是需要注意点,不要以为牛市来了就可以抱着股票不动,如果做不好波段同样也会利润回吐甚至到亏损,牛市亏损也是比较严重的,任何时候都需要敬畏市场,多一份冷静,保持一份谨慎是仍然需要的。

4、投资是门学问,要想在金融市场中站稳脚跟,那就需要付出,不要认为牛市不用付出就可以坐享其成,学习还是比较重要的,能够做到学习,学有所用,与时俱进才可以。

我不认为是中期牛市,而是短期流动性泛滥的反弹 。

流动性泛滥会催生资产泡沫,面对疫情冲击,全球央行开启了货币政策宽松,中国央行也不例外,只不过是措辞不同而已,新年以后降准释放了1.75万亿元资金,还有各种结构性宽松,LPR一年期利率下行30个基点,还有各种结构性贷款利率下行财政贴息贷款。

庞大流动性谁就能保证不进入楼市股市,楼市上涨股市上涨,大家赚的是流动性泛滥的泡沫钱,而不是上市公司发展的钱。

A股与美股还有一个不同,那就是积极股市政策伴随的是IPO再融资减持放量,背后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融资,这会带来很多的中长期负面影响,那就是限售股解禁冲击,部分垃圾公司登场。

短线大家可以享受泡沫,前提是绑好安全带,做好风险管理,中长期需要特别谨慎,一旦货币政策转向,资产泡沫破裂,投资者就会面对尴尬,最近看到一则消息,也是出口转内销的,我对后市更加谨慎一些,

绝对是大牛市! 截止今天,连续14天沪深两市成交量过万亿!!

要知道,2015年牛市,最高也才连续21天成交量过万亿!!



从市场需求上说,创业板注册制还未实施,客观上也需要一个良好的氛围;科创板刚刚有了示范效应,也需要加柴火助力, 这时候谁要是掉了链子,恐怕是要落埋怨的。

经济周期下行,叠加疫情,本身就让上峰有些举步维艰,偏偏是叠加超大雨季,水灾河患又来了,痛思之余,想想上头还有啥招呢?

这个角度来说,需要一个融资市场,各企业低成本的获取直接融资,先把眼前的大难关渡过去, 有些泡沫、有点垃圾,但又何妨

牛市的过程就是一波三折,往往没有经历过的人,会被突如其来的下跌搞得惧怕不已,过几天再看,一切照旧!

板块轮动,说明了什么问题?

结构性的牛市自去年年初到现在,医药、新 科技 、白酒消费、新基建基本都被打到了高位,加上7月以来突如其来的一轮爆量牛,上述板块相信混迹市场的老油条们(公募私募游资)也是 实在下不去手

本月全市场新增资金保守估计将要有几千亿,各大资金虎视眈眈、枕戈待旦。这种行情下,你会怎么做?

当然是还没有涨的,或者涨得不多的板块,只有抢在别人前面有了底仓,后市无论涨跌才不被动,也才能游刃有余。

况且基金还有建仓的时限,刚好市场又来了一次“挖坑”型调整,于情于理,都应该大干特干一场。

牛市中的轮动,奉上老股民的一段打油诗:

金融打头, 科技 领先、喝酒吃药,基建能源、车拉房跑,煤飞色舞,公用扫尾!

注:金融包括券商、信托、保险、银行、参股金融票

科技 包括电子、信息、软件、通讯、智能化、互联网

药包括制药、医疗、医用设备

能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热能、核能、电力等

色包括有色金属和其他矿业

公用包括环保、水务、高速、等其他经营有固定收费

这段道出了牛市轮动的特征。

如今是吃药喝酒已上头, 科技 老早就领先,赶忙金融建材拉房跑,军工站位媒飞色舞。

不是到了尾声,而是低估值上涨拉开帷幕!

当下的市场,和之前的几轮牛市还是有不同的。

大家长目前对股市的态度是确实需要,又不希望重走老路: “一放就疯、一抓就死” 。所以 长牛、慢牛是比较符合大家长的预期。

而主流公私募、明星首席们,到目前为止还是有分歧的。

上周还有人高喊牛市大旗直插4000,至少维持到明年上半年,周末就有人喊出了泡沫浮现,老乡快跑,边打边撤。 说明在对市场的理解上,诸方参与代表,还是存在不小的分歧。

买在分歧,卖在一致! 大家还有不同意见之时,往往市场还是在混沌期,而当所有声音都在叫喊“牛市无敌”之时,反而我们要竖起耳朵,高度警惕了。

两市的成交量连续13日过万亿,当下的状态只能说:服从大局的需要,长牛慢牛在路上;牛二阶段进行时,板块轮动找低估。

年度主题提示:

拉经济的动能,叠加南方水灾,建材基建板块是重中之重!今日板块龙头已经上板为先,而前期这个板块涨幅有限,相对热门板块来说,还是具备补涨的空间

只要金融市场重融资轻投资,就永远没有牛市。

在以券商为首的金融股连续大涨后,A股市场彻底被点燃。沪指站稳3300,深成指和创业板连续创下新高,成交量创1.5万亿,散户排队开户,券商交易软件罕见出现宕机。

作为大多数股票投资者,对目前的行情肯定充满疑惑,今天为什么涨的这么好?现在到底是不是牛市?接下来指数应该怎样走?牛市旗手券商股还能不能追?小白要不要开户上车?下面就上述问题作出解答,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具备投资建议。

1.7月6日指数为何涨的这么好?

沪指涨5.71%,拉出罕见大阳线,究其原因,券商、银行和保险三大银行板块功不可没。

从行业板块涨幅来看,银行、保险、券商的涨幅都在9%以上,能够跑赢沪指的板块寥寥无几,绝大多数都在拖指数后腿。所以,如果你没有持有金融股,走出“独立行情”跑输沪指很正常。

实际上以券商为首的金融股已经连续暴涨3个交易日,周六日虽然不开盘,但“牛市”的氛围在股民之中持续发酵,今日情绪宣泄之下,主力顺势而为,掀起金融股涨停潮。除此之外,以银行为首的金融股在估值方面与医药和食品饮料板块相比确实存在低估,近期的上涨是对金融股长期的低估值进行修复。

2.现在到底是不是牛市?

大家都知道,券商是牛市的旗手,但凡牛市来,券商都会先涨。

我们对券商板块近几年的上涨行情做个分析:

(1)券商板块在2014年年底,2019年年初和当下出现过三波明显上涨的行情。

(2)当下行情券商板块的涨幅已经与2019年年初那券商行情相差无几,但在气势上券商板块连续三根大阳线明显比2019年更胜一筹。

(3)光大H股涨幅超30%,A股因涨停板制度无法一步涨到位,券商板块99%还要涨!大概率涨幅超2019年年初行情。

(4)当前券商板块与2014年年底那轮行情在气势上和技术面更相似,券商股天天涨停,投资者敢问不敢买。但差别在2014年年底有强烈的改革牛预期,当前疫情之下经济复苏是否存在预期差存在不确定性。

(5)2014年底的券商行情龙头是中信证券,本轮龙头是光大和招商,这两轮都是真枪实弹,2019年年初的那轮券商龙头是中信建投为首的次新券商,因未完全解禁,拉起来会不需要太大资金。

从以上分析上看,券商还要涨,在金融股的带领下沪指涨到3600点可能性极大。牛市是什么?在大多数投资者眼中,上证指数涨才叫牛市!

实际上,2019年年初至今,创业板和深成指的震荡中枢一直在提升,创业板从1200点已经涨到了现在的2500点,已经牛市一年半了。但在投资者眼中,由于上证指数的不给力,对股市的印象一直是沪指反复冲击2900点。

板块分化的也很厉害,包括医药、白酒、食品饮料等板块其实早已走出逆天行情。只不过在金融地产等权重的拖累下,沪指一直被按在地上摩擦。

综上分析,现在就是牛市!

3.接下来指数应该怎样走?牛市旗手券商股还能不能追?

从技术面看,沪指上方已经没有阻力,大概率会一路飙升到前高3587点,也可能小幅技术面调整后拉升到前高压力位处。3587点是个明显的前高压力位,但如果金融股能保持强势的行情,也存在一举突破的可能。

深成指的上涨行情在连续小阳线后变成连续中阳线,今日一根大阳线技术面存在阶段性见顶的嫌疑。

对于已经入场券商股和银行股的朋友,恭喜了,肯定是赚到钱了。操作起来也不难,只要连续上涨,不放巨量下跌,不出现一周以上的横盘滞涨即可耐心持有。一旦出现见顶迹象,金融股切换到滞涨板块的绩优小票即可,比如当前行情下的木业家具板块,很多个股没怎么涨,估值低且基本面有保障。

对于还未入场券商股朋友这里不推荐追高,对于券商行业而言,本质上并不存在大的利好,此番上涨不会像白酒板块一样“不可逆”,当前券商股的上涨已经成为题材和技术面的博弈,未来大概率高点横盘后会大幅下跌。短期追高后一旦出现大幅下跌,没人能准确给出持有还是割肉的建议。

对于银行股而言比较考验选股能力,银行股基本面好于券商,有基本面的支撑,但一些中小银行资产质量存在问题,一轮普涨后未来走势或出现分化。今日招行涨停,信仰粉得以翻身,以招行、平安银行为首的优质银行股值得深入研究。

4.小白要不要开户上车?

现在我们无法判断2020年是否会像2015年和2007年一样出现牛市,我们也无法精准判断目前是像2015年一样普涨的全面牛,还是会像美股一样走出以基本面为基础的结构牛。作为一个投资者,我们不应该也不能错过这样千载难逢的投资机会!这样的牛市,一生遇到3-5次,就够了。

稳妥的选择是:满仓抵御上行风险,选股抵御下行风险!

作为成熟的投资者,现在要考虑的不是要不要入场开户,而是如何在拥有足够安全边际的条件下,选出可以获得超额收益的优质上市公司。即使未来出现下跌,也可以对手中的股票有足够信心,从容面对,而非仓皇而逃,忍痛割肉。

而近1-2个月暴涨过的个股,或已经透支了未来的上涨空间,此时的牛市恐怕难有作为,或为主力提供更好的出货条件,不应为我们的选择。

股市获取超额收益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低价从“傻子”手里买来股票,然后合理价格卖给聪明人;第二种是某个价格买入股票,然后高价卖给“傻子”。目前市场上的文章好多都是在教大家如何以第二种方式赚钱,但第一种方式的钱或许更安全,因为从长期而言市场一定会变聪明。

坚定看好市场未来发展,如果非要用牛市或者熊市来定义市场的话,毫无疑问,现在就是牛市。。

只不过牛市也分很多种类,有结构性牛市,有大牛市,大牛市就是像07年和15年那样。。

而且,牛市也是有阶段性的,不可能突然一下子爆发。。现在正处牛市初期,牛市初期的表现为:

1,散户仍然摇摆不定,怀疑心态居多。

2,大多数散户仍然被套。

3,白马蓝筹整体估值与价格正在悄悄上行。

4,局部题材龙头股出现大涨翻倍效应,而且不是个别现象,甚至出现大涨十倍的个股。

5,货币宽松,市场不缺钱。

6,政策从利好房地产慢慢转移到利好资本市场。。

先拿下3600再说,不过我看这次进来的资金规模,理论上可以推上3800,3400这跌了200多点,我觉得4000问题不大

⑤ 如何判断牛市是不是已经到来

你好,判断牛市来没来的一些依据:
看日均成交额
成交额是最直接反应股市火爆程度的指标,也是判断牛市是否来了的最重要标准。
牛市必然意味着增量资金的进场,市场交易的火爆。
涨得好的时候抢着买的人就多,跌得多的时候交易就非常冷清。
天量天价,地量地价,追涨杀跌,高买低卖。
这是骨子里的人性。
我们可以用日均成交额作为判断牛市来了的重要指标。
它指的是某一段时间内每日成交额的平均值。某一天的成交额受到很多偶然因素的影响,但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成交额如果突破某一值,我们就可以说牛市来了。
那这个值是多少呢?
我们来看上一轮牛市期间日均成交额情况。
我统计了中证流通指数(包含了A股全部可交易股票),从2014年12月8日牛市启动,到2015年6月29日股灾最严重那天,期间的日均成交额,为:10500亿。
而2015年牛市最疯狂的三个月(3月16日~6月15日),日均成交额达到了:近14000亿。
所以,我们可以把10000亿作为牛熊的成交额分界线。
目前中证流通的近20日日均成交额只刚刚接近5800亿,和10000亿还有将近一倍的距离。
而且这几年由于不断有新股上市,中证流通的平均总市值已经由当时的51万亿,增加到了现在的65万亿。
也就是说市场的体量变大了,同样是10000亿成交额,表现出的市场交易活跃程度,是远不如几年前的。
所以5800亿的日均成交额,离牛市还差得远。
看日均换手率
就像前面说的,由于市场体量变大,相同的成交额所代表的含义也变了,所以比较起来会有些失真。
所以我们可以用日均换手率这个指标来判断市场的火爆程度。
换手率表示的是一段时间内,股票成交量占流通股本的比例。
同样地,我统计了中证流通指数,从2014年12月8日~2015年6月29日期间的日均换手率,为:2.2%。
而2015年牛市最疯狂的三个月(3月16日~6月15日),日均换手率到了:2.7%。
而近20日中证流通的日均换手率仅为0.9%。
如果我们以2%换手率作为牛熊分界点,这也还差着一倍的距离。
牛市还远。
看融资融券余额
由于中国的融券业务规模很小,所以两融余额主要就是融资余额。
融资余额指的是和券商借钱炒股的人,还有多少借的钱没还。换句话说就是股市内还有多少钱是和券商借来的。
我们都知道,敢借钱炒股的人,他们是最敢于冒险的人,专业点说就是风险偏好较高。
这批人往往会先于其他的普通投资者进场。
而且借钱的利息是非常高的,借钱炒股的人越多,借的金额越大,说明大家觉得现在市场短期就可以赚大钱,不然利息可吃不消。
最敢冒险的人进场豪赌,借钱炒股的人不怕死地入场,这个指标能很好说明市场的火爆程度。
我统计了2014年12月8日至今的两融余额
2015年牛市顶峰,两融余额接近23000亿。
而目前的两融余额才刚突破10000亿。
当然也因为股灾之后,融资的限制收紧了。
如果我们以15000亿作为牛熊分界线,目前10000亿,还差着50%的距离。
看低点以来涨幅
我曾经说过,要确认牛市来了,至少要有主流指数(上证指数、深圳综指、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这样的),相对于上一低点上涨50%以上。
严格点的话要上涨100%。
不然股市随便反弹个20%~30%太正常了,这种程度的“牛市”我们一年可能都可以经历个5、6、7、8次,太廉价了。
我们来看下各主流指数目前相对上一轮低点的涨幅:
目前只有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相对低点涨幅超过50%,有点牛市的苗头。
但这两者相对于A股来说,因为成分股覆盖面较小,代表性是比较差的。
而我本人对牛市的要求比较严格,至少得有指数相对低点翻倍才行。
所以我心中的期盼那种牛市还没来。
看新增投资者数
也就是新增开户数。
牛市意味着场外观望的人跑步进场。那意味着开户数的暴增。
我们来看2015年牛市顶峰以来,每周的新增开户数情况:
可以看出,牛市顶峰每周新增的投资者数量达到了近170万人。
每周新开170万个股票账户。
而现在每周新开户数才刚突破30万。
牛市来了,每周新开户数怎么也得超过2016年、2017年的高点吧。
2016年的高点为60万,2017年为56万。
目前刚过30万,牛市还远。
不过新开户数呈现上升趋势,大家可以继续观察。
市场开始消灭低价股
每当到了牛市,市场就会出现一股消灭绝对低价股(比如5元以下)、低市盈率股、破净股的现象。
这首先是因为牛市资金多了,整个市场的估值中枢就要往上抬高。
其次是很多新入市的投资者,搞不清楚状况,会去买那些绝对价格低、估值绝对值低的股票,认为这些“便宜”的就是好的。(相信我的读者都不会这样)
我们来看2015年3月牛市如火如荼时,低价股、低PE股、破净股的数量和占比,与如今的对比:
可以看出,牛市时低价股、低估股的数量和占比远远少于现在。
尤其是5元以下股票的数量和破净股几乎都被消灭了。
看人们对股票的关注度
有个段子,说的是在券商门口收停车费的大妈,靠观察券商的人流情况判断牛熊,最后靠炒股成为千万富翁。
虽说是段子,但人们对股票的关注度,确实是判断牛熊的好指标。
当周围开始谈论股票的人渐渐多起来,可能牛市就要来了。
而当原本完全不买股票的同事、菜市场大妈都给你推荐股票的时候,可能牛市就到顶了。
如今很少有人再去线下的券商开户或者交易了,互联网发达之后,人们的线下活动相比以前也都减少了很多。
我们把更多的生活搬到了网上。而互联网上大家对股票的关注度,能很好的反应股市的牛熊情况。
相比原本只能观察身边的人,互联网能给我们一个更广阔和全面的观察视角。
最后
对于判断牛市来说,并不是要满足以上所有指标和情况,才能确认牛市。
而是以上情况同时发生越多,牛市来了的概率越大。
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成交额、换手率、新开户数的指标。它最直接反映了市场的火爆程度。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相比指标的绝对值,它的趋势是更重要的。
如果一个指标突破临界值,而且持续保持上升趋势。
比如每周新开户数突破60万,且之后每周持续增长,呈现上升趋势,那么牛市来了的概率就非常大了。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⑥ 如何判断牛市来临,牛市到来的征兆有什么

牛市来临之前,投资者常常对大盘的表象感到迷茫。这时不妨深入到市场内部看看,从以下几个方面研判牛市是否已经来临。

一、量能的特征

牛市即将来临的量能因素是:成交量是否能够止跌回升,所谓的
“地量见地价”的说法并不准确。地量只是成交量调整到位前所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而成交量即使见地量,股指也未必能调整到位。此时,如果股指继续下跌,而成交量在创出地量后开始缓慢地温和放量,成交量与股指之间形成明显的底背离走势时,才能说明量能调整到位。而且,有时候越是出现低位放量砸盘走势,越是意味着短线大盘变盘在即,也更加说明股指即将完成最后一跌。

二、市场人气的特征

在牛市即将来临前,由于股市长时间的下跌,会在市场中形成沉重的套牢盘,人气也在不断被套中被消耗殆尽。然而往往是在市场人气极度低迷的时刻,恰恰也是在股市离真正的低点已经为时不远之处。如果这时股指仍继续非理性地下跌,必将会引发市场中恐慌情绪的连锁反应。而恐慌情绪将导致部分投资者不计成本地斩仓出逃,从而形成恐慌杀跌盘。股市中的历史反复证明:恐慌盘是空头能量最后的集中释放过程,恐慌盘的大量涌出以及市场人气的悲观绝望,都将促使大盘迅速赶底,使得股市出现新的转机,大盘也将因此完成最后一跌。千层金股票配资

三、走势形态的特征

在牛市即将来临的走势期间,股指的技术形态会出现破位加速下跌,各种各样的技术底、市场底、政策底以及支撑位和关口,都显得弱不禁风,稍事抵抗便纷纷兵败如山倒。各种均线系统也都处于向下发散阶段中,而且发散的角度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此外,在大盘下跌接近最后几天时,甚至会出现连续几根长阴线暴跌,并且伴随向下跳空缺口,以强大做空力量贯穿所有的心理位,引发市场中恐慌盘不计成本的杀跌逃出,大盘却完成最后一跌,随即企稳。

四、下跌幅度的特征

股指完成多大的调整幅度才能说明牛市即将来临,这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不过,在大盘处于上升趋势中时,投资者可以重点参考两类量度标准:一种是前次行情的顶点位置,通常强势上升行情中出现的调整,其最低位不会低于上次行情的最高点。另一种标准是本轮行情涨幅的黄金分割点,即涨幅的61.8%,强势调整时一般跌到61.8%~80%的位置就已基本完成。当然,这种调整幅度的测定标准仅仅适用于市场整体趋势较强时,在弱市中,很难从调整的幅度方面确认股市的最后一跌。股市谚语“熊市不言底”是有一定客观依据的。这时候,需要结合技术分析的手段来确认大盘是否属于最后一跌。

五、指标背离的特征

研判牛市是否即将来临,在技术指标方面重点要参考以下三组指标:

1、日线中的 KD 随机指标、乖离率指标 (BIAS)、动力指标(MTM)和方向标准离差指数(DDI)是否产生底背离。

2、周线中的异同离差乖离率(DBCD)、随机指标(KD)、变动速率(ROC)是否出现底背离现象。

3、月线中的顺势指标(CCI)、相对强弱指标(RSI)、腾落指数(ADL)和涨跌比率(ADR)是否出现底背离现象。

上述的指标背离特征需要综合研判,如果仅是其中一两种指标发生底背离,还不能说明大盘一定处于最后一跌中。但如果是多个指标在同一时期中在月线、周线、日线上同时发生背离,那么,这时大盘极有可能是在完成最后的一跌。

六、个股表现的特征

牛市即将来临前的最后一跌,往往造成前期一度领涨的龙头股也开始破位下跌,或者是受到投资者普遍看好的股票纷纷跳水杀跌。此外,还包括对指数影响较大的权重大盘指标股的下沉。这类个股的下跌常常会给投资者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促使投资者普遍转为看空后市,从而完成大盘的最后一跌。

七、政策面的特征

这是大盘成就牛市的最关键因素,其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策面的明朗化支持;另一方面是行情发展能够得到政策面的积极配合。

⑦ 请问经常提到的股票市场价格中枢是什么怎么计算

股票的价值=股票中枢所在价格
低于该价格,该股票处于市场低估区,高于该价格,该股票处于价值高估。
首先,我们计算的是价值中枢,并非真实的指数涨幅,牛市的疯狂有时会超过想像。就像2007年沪指的价值中枢也就是2500-3000点,而实际涨到了6124点。

其次,一般来说,股市总市值等于GDP是安全的,超过1.5倍则意味着风险很大,需要卖出。如果说5000点的动态GDP比是1来测算,沪指的卖出点应当在5000*1.5,至于是否能见到,何时到,谁也不知道。
第三,牛市的后期利润是最大的。假设是2000点建仓,则如果涨到7000点,指数是上涨了3.5倍,个股基本上是指数涨幅的2倍(除非买了跑输指数的大盘蓝筹股),盈利可以达到7倍。如果在5000点卖出,虽然安全,但是盈利只有是2.5倍,大部分人则是过了3000点才知道牛市来了,则实际盈利恐怕也就是1-2倍。对于2000点坚守到7000点意味着从5000-7000还会再翻一倍。指数从2000-3000可能会涨3年,从5000-7000可能仅需三个月到半年。

热点内容
蚂蚁集团股票上市后解禁 发布:2024-11-25 02:31:58 浏览:32
天津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市值 发布:2024-11-25 02:23:19 浏览:411
东莞证券股票开户流程有那些 发布:2024-11-25 02:12:38 浏览:576
手机号炒股软件怎么导入公式 发布:2024-11-25 02:04:48 浏览:209
股票配资基金 发布:2024-11-25 02:04:40 浏览:549
怎么开通股票模拟账户 发布:2024-11-25 02:01:10 浏览:56
天通股份的股票分析 发布:2024-11-25 01:51:33 浏览:834
交易所印花税费率 发布:2024-11-25 01:37:10 浏览:479
第4代炒股软件 发布:2024-11-25 01:37:09 浏览:807
手机怎么开户股票帐户怎么开 发布:2024-11-25 01:27:10 浏览: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