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交易知识 » 牛市步入新的阶段

牛市步入新的阶段

发布时间: 2024-10-24 10:03:51

『壹』 牛市的三个发展阶段

阶段1:犹豫发展期.

这是熊市末期的最后阶段,市场人气和自信严重不足,经济数据仍不足以支持外部对股市的期待.但宏观政策方面不断给予刺激和支持,形成政策底部,市场大部分不利因素已经羡咐反应,部分先知先觉资金逐渐进逗颂入市场,部分板块逐渐上升,市场指数逐渐上升.

阶段2:整体上升期.

媒体开始扩大指数和市场的赚钱能力,短期资金大量流入强板块,强者上升.后知后觉的资金也开始进入股票市场,推进其他滞后的板块,资金追加业界领先、收益力强的股票,迅速修复评价,这个阶段的机构资金是市场的主力.

阶段3:全面泡沫期.

普通投资者和市场投资能力不足的山派郑资金疯狂进入股市,股市从经济转向社会现象.市场形成了巨大的交换,交易量突破了过去最高纪录,没有人感兴趣的垃圾股在游资的支持下形成了市场梦想率的上升,市场泡沫引起了各方的警告,利润资金开始从股票市场撤退,上位进入了很多第三阶段的投资家.

『贰』 牛市的过程有几个阶段

多头市场(bull market)又称牛市,指价格长期呈上涨趋势的证券市场。价格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走高,特征是大涨小跌。
牛市的过程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牛市的孕育准备期,在这个阶段个股会反复上下震动,筹码形成完整的换手,用于孕育接下来的牛市。
第二个阶段是牛市的全面爆发期,即经济触底,基本面回升,整个市场上形成了戴维斯双击。
第三个阶段是泡沫疯狂期,此时的投资者已经被市场的赚钱效应冲昏头脑,其所有的操作都是为了赚更多而进行的。牛市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实体经济反映到资本市场后而形成的,所以它的起落和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
阶段一:犹豫发展期。
这是熊市末期的最后阶段,市场人气和信心严重不足,经济数据仍然不足以支持外界对于股市的看好。但宏观政策面不断给予刺激和支持,形成政策底,市场的大部分的不利因素已经反应到位,部分先知先觉的资金开始逐渐进入市场,使得部分板块开始轮番上涨,市场指数逐步抬高。
阶段二:整体上涨期。
媒体开始放大指数和市场的赚钱能力,短期资金大量涌入强势板块,造成强者恒强的上涨。后知后觉的资金也开始进入股市,推高其他滞涨的板块,资金对于行业龙头、盈利能力强的个股形成追涨,使得估值快速修复,这一阶段机构资金是市场的主力。
阶段三:全面泡沫期。
普通投资者和大量缺乏市场投资能力的资金疯狂进入股市,股市已经从经济转向一种社会现象。市场形成巨量换手,成交量不断突破历史新高,无人问津的垃圾股在游资的吹捧下形成市梦率般的上涨,市场泡沫引起各方警觉,获利资金开始撤离股市,高位套牢一大批第三阶段入场的投资者。
注意事项
在股市运行的不同阶段,牛市尤其是牛市初期无疑是股票投资的最佳时期。但仍有不少投资者鉴于数已大幅下跌且持续较长时间,绝大多数个股股价已大幅缩水,几乎所有投资者持有的筹码都不同程度地处于被套之中,而对股市的未来缺乏信心,事实上股市正处于慢行的牛市期间,所以把握这一阶段的投资机会对于在股市取胜显得尤为重要。
牛市运行趋势中,过度投机会阶段性改变趋势,正确把握牛市初期投资机会,首先应弄清牛市初期的市场特征。从1992年起始,境内股市的累计涨幅绝不逊于任何国家的股市,日本股市、美国股市行情的牛市规律皆与这一人口变化趋势有关。而一旦步入老龄化社会,就会产生退休潮诱发的因消费乏力而经济滞胀、因养老金套现但接盘者后继乏人的熊市景象。

『叁』 牛市经历的三个阶段

股票市场的支撑,主要受客观经济因素的影响,有了良好的经济环境,企业获得了许多商业机会,在经营中获利不少,这就支撑了股票市场,所以,股票市场需要好消息,各种经济数据,比如国民生产总值、贸易量、就业率、通货膨胀等等。

在牛市的第一阶段,普通股民即使没有研究过经济数据,也会注意到一些上市公司公布的业绩,上市公司公布的业绩令人满意,利润颇丰,股民会被这种业绩所吸引,如果许多公司的业绩好消息传来,股民的信心会大大增强。

经历了牛市的第一阶段之后,便步入牛市第二阶段。假如第一阶段是牛市的萌芽,那么第二阶段就是开始生根发芽,这是牛市生命的生根阶段,起巩固作用。

在牛市的第二个阶段,只要信心有所恢复,就很容易进入第三个阶段的牛市。现在,信心与怀疑之间的斗争正在激烈进行,有时似乎信心很高,有时信心也受到挫折。当人们的信心在增强的时候,股票市场一直在向上发展,但是突然有什么风吹草动,却迅速地失去了信心。股市走势图上的信息起伏,也同样如此,时而小跌,时而大涨,一波接一波,一波又一波。

牛市的特征是慢涨急跌,但总体呈上升趋势。由于散户信心不足,无法大涨。有时试着入货,小赚一笔,立即抛出,不敢久留;有时见股价略有下跌,立即买进,但入货迅速卖掉。所以有买有卖,形成了比较热闹的氛围,人们对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因此,在第二轮牛市中,股票虽然没有大涨,但也肯定会有上涨。

见交投持续活跃,不敢动手动脚,见买进卖出又无不良后果,再加之上市公司业绩节节攀升,信心就提高了,便把试探性的投资提升了,而买进的资金又增加了,买进的人又增多了,为牛市的第三阶段铺路。

第三个阶段是牛气冲天的时期,此时早已远离上一轮熊市,许多股民已忘却了过去损失惨重的情景。从牛市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股市平稳上涨,好消息多,坏消息少,许多数据和专家频频吹热风,都表明目前经济形势良好,熊市已是一去不复返了。投资人再一次振作起来,现在又要大展身手了。

一些先知先觉的人,从牛市第一阶段开始进入股市,股价一路上涨,他们一路致富。第二阶段也有相当大的收获,而一直在场外观望的人们,看着都是心动、装手上的资金投入股市,股票的股价,也逐渐水涨船高,而此时的经济好消息要多于好于牛市的消息,让股价更有支撑。

在此期间,许多有实力的企业,都会趁机拓展业务,收购其他企业,以增强实力,使上市公司规模扩大,股价也随之上涨。此外,还有一些公司推出了新的商业策略,在某些行业投入了大量资金。看着经济形势火烧火燎的,心里也自然一片火热,因此对股市的前景持高度乐观态度。

与此同时,公司纷纷公布年度或中期业绩,捷报频发,除留一部分作投资外,其余的都发给股东。股东们获利颇多,更令人心中对股市有了许多憧憬,纷纷将手中资金投入股市。

此时的股民心理,有着极重的羊群心态,许多不知道投资的人,或者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甚至没有看过股票,现在都说要炒股票,并且夸口说一买一卖能赚多少钱,可自己究竟买什么股票,也许还不知道,只是跟着风买,结果却赚了钱。短线炒股,炒劣质股票,也能一夜暴富。

由于资本投入大、股票供给不足,股票价格大幅攀升,甚至已经远远超过了上市公司的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但股价仍在上涨,虽然股价已失去了基础支撑,但仍在上涨。很明显,很多入市的人都是盲目入市,以为好景就在眼前,说什么适可而止的话,全是泼冷水。

更多的是,那些认为投资股票必有回报的人,竟然采取高风险的投资策略,犯下了许多大忌。比如,心存侥幸,把房子抵押给银行,从金融公司借钱,或者从亲戚朋友那里借钱等等。而且有些投资老手本来按部就班地操作,也有可能把大部分的钱都用来炒期指,买劣质股票等等。

此时市场上歌舞升平,风景如画,各行各业极富活力,购买力极强,租金楼价拉得很高,但能负担的也不在少数,商场和饭店中每个人都有暴发户的嘴脸,赚钱似乎真的很容易。

但是这种状况是不可能长久持续的,企业业绩也不可能长期保持高位,做生意肯定会有利润侵蚀。这一年赚钱,明年可能亏钱。此外,股市受许多经济因素的影响,经济因素的变化,即使是外围经济因素,也同样对股市产生重大影响。任何不利的情况都会发生,表现不佳,有公司要裁员减薪,或某一行业不景气,经济从繁荣走向衰退,股价就会下滑,股市指数也会因此下滑。所有人现在才醒悟过来,发现自己一直都在泡沫之中。

牛市的第三阶段,一向都是极具戏剧性的,这场大戏的结尾也一定是悲剧。股票价格涨到最高点时,每个人仍醉生梦死,自以为风光一时,连街头巷尾和市井里谋生的小人物都把大部分财产投入了股票市场,一次突如其来的意外,就会引起股票市场的急跌。

比如,出现了一些不利的经济因素,或者有大资金获利问题等等,那就形成了强烈的骨牌效应,股票可以在一天内大跌一成,甚至更多,之后就会出现更多的恐慌性大跌,跌得更厉害。投资人常把这种情况称为股灾。

此时标志着牛市的第三阶段结束,也标志着熊市的开始,拉开了熊市的序幕。

『肆』 牛市的五个阶段

牛市第一阶段:牛熊难辨阶段
当市场处在牛市第一阶段,几乎没有人知道牛市即将到来。如果回头看,这个阶段的一些情景,和熊市第五阶段的“黎明前”阶段很像,几乎很难区分开来。
在这个阶段,市场可能刚创出新低不久,也可能在创出最低点后又震荡和盘整了较长一段时间。需要注意的是,熊市创出最低点与马上展开一轮波澜壮阔的牛市,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或者必然的关系。
但是,还是有一些与熊市“黎明前阶段”不同的迹象。此时,有一些股票已经停止继续下跌。甚至还有一部分股票其实已经盘出底部,获得了一定的涨幅,但市场上并没有与之对应的消息,也没有人关注到这一点。
【当市场出现利空的消息时,市场并没有像熊市前几个阶段那样继续下跌,而是以平盘或微涨微跌收盘,同时成交量虽仍然低迷,但已经有所温和放大,只是这种放大并没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市场上也没有关于为何出了利空消息,股市没有下跌的相关解释。甚至连利空消息发出后,都没有太多相关的解读文章。因为此时,社会对股票市场的关注度已经降到了冰点。】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观察的,不是市场对利多消息的反应,而是市场对利空消息的反应。在这个阶段,市场对利多消息可能出现上涨(本能),也可能下跌(不将利多当利多),从利多上很难判断是熊市第五阶段(黎明前阶段),还是牛市第一阶段(牛熊难辨阶段)。
如果在市场走熊很长一段时间,市场对利空的反应,给人感觉像是波澜不惊,感觉像没有出消息一样,那么我们就应当十分关注了。可以按市场最近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的涨幅进行排名,扒一扒看这些股票最近的表现怎么样,涨了多少,有什么共同之处。之所以造成市场对利空没反应,是因为此时市场已经到达了极度的冰点,所有想卖股票的人几乎都把股票卖尽了,他们之中很多甚至已经忘记了股票。所有带有利空情绪的人,几乎不关心股市,因此也不知道有没有利空。
此一阶段,股指已经呈现出缓慢上涨的迹象,但是很少有人能重视,也听不到有人说即将迎来一轮牛市。分析师措辞非常谨慎,多推荐个股(许多节目已经不允许推个股)和某个细分行业或事件的“结构性机会”,“投资者可以关注,少量参与,注意止损。”等谨慎言论。



牛市第二阶段:初步上涨阶段
也不知从哪一天开始,市场的上涨开始引起一些人的注意。这种上涨可能是成交量逐步放大的温和上涨,也可能是成交量突然放大,暴力突破前期盘整区域。
此时,总有某一类的股票很耀眼,既能引起大众的关注,又能带来赚钱效应。新闻也好、分析师也好,很容易就把它们归纳为一个“板块”。这个板块的分类,可能是某一个行业,某一个地区,或最近发生的某一个事件相关。
赚钱效应开始扩散,普遍规律是从离证券市场最近的人开始扩散。比如证券从业人员、基金从业人员、新进入市场的交易者,仍然关注股票涨跌的人(多还未深度套牢)。通过这些传声筒,身边的亲戚朋友同事,也开始关注股票。其中一部分人(散户)开始尝试投入一部分试探资金,另一部分人则继续观望。
此时,上一轮牛市高峰下来,被深度套牢的人群,也开始慢慢注意到股市的上涨。但他们在这个阶段,还没有太强的参与意愿。
主持人经常问分析师的一个问题,就是“您最看好哪个板块?”“XXX板块还能不能买?”
大多数分析师仍然比较含蓄,但这个比例在慢慢减少。此时最活跃的市场发声人士,是前期最有毅力,不断“喊底”的分析师。他们在熊市第五阶段喊底,被市场、主持人、群众多次羞辱,因为底后又有底;在牛市第一阶段发言较少,且言论不被重视。因此,在此阶段必须好好得意一番,这是人的本性,无可厚非。



第三阶段:中期上涨阶段
上涨途中的第一次暴跌,宣告这一阶段拉开序幕。当然,这种暴跌并非只有一次,往往在整个牛市过程中都能看到。
类似的暴跌,往往事先没有任何消息面上的利空因素,而且暴跌的成交量还比较大。市场不知怎么的就吃错了药,开始拉肚子。等到收盘后,市场就会有各种言论,来挖掘“利空”因素,大家仿佛“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怪不得跌了。实际上,像这种大跌是很正常的牛市悸动,主要来自机构和大户短线的“浮躁”心理。他们还没能完成熊市心态向牛市心态的转变,在一丝风吹草动之下,引发了连锁反应,导致的大跌。
此类暴跌的特点:
1、 位于上涨通道之中,且前一日还可能创出行情以来新高。并没有进入M型震荡或直线型盘整;
2、 事先没有任何征兆,消息面上风平浪静,没有人能事先预料到今天回暴跌;
3、 成交量较大,甚至创天量。此时不要以为是“天量见天价”,因为牛市中大多天量之后还有天量。目前为止,A股市场还没有见到过以“暴跌搭配天量”的方式见顶的。
此一阶段,对于利空消息,市场的反应往往是低开,早盘下挫,但很快就被拉起。即使重大利空,对市场的影响也不会超过一周。而大多数中等或较小的利空,往往是早盘低开或下挫后,当日就被拉起,最终红盘报收。
赚钱效应继续扩散,第一波被赚钱效应带进来的初入者(散户),已经开始影响他们周边的人,带来第二波初入者。第二阶段中在观望的人群,开始投入资金试探,并不断加大投入量。初入者投入股市的资金开始增加,从一两个月薪资左右(或一万元)的试探性资金变成半年甚至一年薪资以上的资金。
上一轮牛顶下来的散户,部分账户已经解套。他们先是选择卖出,从而落袋为安。但落袋为安后,他们并没有选择远离股市,反而对股市的关注度持续上升。过不多久,他们就会在氛围的带动下,重新杀入。只是这一次买入的,是市场的热点,是另一些股票——作为“痛定思痛”,他们大多不会继续购买上一轮牛市套牢他们的那些股票。
此一阶段,前期坚韧言底的“死多”分析师,光环渐渐淡去。因为此一阶段起,市场上开始“股神”辈出。市场的聚焦在“能抓住热点”的分析师。“股神级”分析师开始成为主持人问问题的主要对象。此时,主持人的问题往往不是“还能不能买”,而是“下一阶段我们该关注哪些热点?”
此阶段,市场每一次下跌,都会有一些人站出来“唱空”。但措辞多为“保持谨慎”、“控制仓位”等词语,此时还鲜有说“见顶”这个词语的。有时,也确如他们所说的,市场下跌了一阵。但股指很快又被拉起,创出新的高度。在经历几个这样的轮回以后,唱空的声音开始越来越小。因为他们每一次唱空,最后都被证明是错误的。这一点,在个人投资者之间也是一样,每次唱空都“阻碍”了亲戚朋友赚钱,如是几次之后,也不好意思跟朋友再继续说看空。原因很简单,耽误别人赚钱的朋友,是不受待见的。
来自券商的分析报告,开始不断调高个股的“买入目标价”。
这个阶段可能持续的时间非常长,甚至跨年。也可能比较短,一两个月时间就结束。如果结束时间过早,这一轮“牛市”往往在后来被称为“反弹”。

第四阶段:后期上涨阶段
不是所有的“牛市”,都会进入这一阶段。有一些在第三阶段就夭折了,被称为“反弹”,或者“行情”。
有两种情况出现,预示着第四阶段的到来。一种是政策上开始调控,比如加快新股特别是大盘股的发行,调高印花税等。如果市场对政策面的调控(利空),反应比较剧烈(下跌),则后期还可能继续上涨;如果市场对政策面的利空,开始麻木,则需要多加小心。
市场对另一种则是首次在分析师中出现“顶”这个词语。
熊市后期和牛熊难辨阶段“坚韧不拔”死多的分析师,此时开始看空,并且开始出现“逃顶”、“见顶”、“顶部”等词语,预示着这一阶段的到来。但市场往往在他们看空以后,还会经历一波上涨,而且涨幅可能还不低。
很有意思的是,他们往往在熊市还未结束就提前看多,也往往会在牛市还未结束就提前看空。他们多标记自己为“价值派”,(当然他们之中有一部分真是,也有一部分假是)说的最多的就是价值投资,频率出现最高的词语为“市盈率”。为何他们会提前市场看多和看空?因为“锚定”的思想,只是他们心中的“锚”,不是股票的价格,而是价值(市盈率)。股票市场就像钟摆,摇摆在极度高估和极度低估之间。市场从牛顶上下来,估值中枢不断下移,他们心中锚定的价值标尺也不断下移,直至跌到他们心中“不可能跌破”的位置,他们开始坚韧不拔地喊底。然而市场在熊底会毫不客气地,一次又一次地跌穿他们的心理底线。他们是熊市底部最后屈服的人(嘴上可能不说),也是熊市中被主持人和群众嘲笑最多的人,也是这些事迹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映象,记忆太深刻,使得牛市后他们心中对价值的“锚”沉得太深,拔不出来。
在熊市底部前提前买进的人,往往也会在牛市半山腰提前逃顶(也就是这一阶段的早期)。这一部分人,要么坚守到熊市到来,要么刚好在牛顶处重新杀回。第一次有人喊“顶”,并不可怕。但前期喊顶的人再次杀回,却是应当打起十二分精神。
从实际上说,市场进入这一阶段后,也确实脱离了股票应有的价值中枢,进入高估阶段。但由于赚钱效应还在继续,因此牛没有停下脚步。慢慢地,许多个人投资者就会发现已经没有可以继续投入股市的资金,于是开始借钱炒股,融资额度和杠杆也加的很高。
当市场突破前期熊市的反弹高点之后,创新高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新闻和主持人也不会说:“哇,今天创新高!”,因为市场每天都在创新高,创新高实在不是什么“新闻”,也不值得奇怪和兴奋。
赚钱效应开始延伸到较远的地方。这些地方甚至跟资本市场没有什么关系,比如菜市场、麻将馆等地方。
连最保守的人(这里的保守指的是对金钱损失的厌恶,而非投资风格的保守),也慢慢开始投入到这场战役之中。他们之中很多人愿意选择基金,一部分原因也是出于保守。主要出于以下几种原因:
1、 牛市后期,个人投资者出现“只赚指数不赚钱”的现象。
2、 相信基金是专业的机构投资者;
3、 基金的广告宣传上,拿出了漂亮的业绩展示,并宣扬长期投资的理念;
4、 “后悔理论”心理。因为许多人有选择恐惧症,自己选择的股票如果跌了,会产生“后悔”心理——不该买啊~!这种选择恐惧症最大的成因也就是心中潜意识的“后悔”心理。但假手别人买的股票,跌了自己看不到,避免产生“后悔”心理。加上基金持仓许多只股票,涨跌相抵,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暴涨暴跌。
5、 单个股票不会跳出来,拉着你买他;但基金会拉着你买他。最后那一批金钱损失厌恶者,在半推半就之下加入了基民的队伍。
分析师以看多的态度出现在各大媒体,类似“谨慎操作”“控制仓位”之类比较婉转的看空声音已经绝迹。市场上看空的声音,多以逃“顶”,或“是不是顶”为主。但这种声音随着牛市的继续,也越来越小。到这一阶段的后期,几乎听不到。
市场的估值不断被抬高,但很快就会有解释高估值的理由放出。例如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快,与欧美相比理应获得更高的溢价,又或者“大国崛起”“XX十年”等。又或者,会将历史上的A股大牛市,或者其他国家的大牛市,拿来对比,告诉大家牛市还远未到头,“XX点不是梦”。



第五阶段:筑顶阶段

并非所有的“牛市”,都会到达这个阶段。像这种情况,只有“全民狂欢”类型的大牛市,才会遇到。很多半路夭折的牛市,往往被称作“行情”。

随着牛市的发展,慢慢的,市场上关于“顶”的说法已经几近绝迹。即使有,也不被人们所留意。

牛市筑顶,很少有人能提前看出来。牛市中每一次震荡,每一次下跌,每一次喊顶,总又被重新拉回,直至喊顶的人不好意思再喊顶。确实也会有一些人在牛顶处“喊顶”,但他们的言论根本得不到市场的注意。一直到熊二阶段,这些人曾经的言论才重新被拉出来奉若神明。

此时市场已经进入所谓的“疯牛”阶段。股市为何会涨到这个点位,用估值根本解释不了,只有梦想能够解释。

虽然在股市确认顶部以后,也就是熊二阶段以后,会有各种理由来解释股市为何会见顶。比如:经济下滑,资金收紧等等。但是在这个牛市顶部阶段,一般见顶的原因如下:

随着股票的价格上涨,每成交一手所需要的资金也越多。股市要继续上涨,需要更多的资金参与才能维持成交量,才能维持赚钱效应,光靠存量资金是无法做到的。赚钱效应从牛二阶段就开始传递,一传二,二传四,四传八……不仅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而且平均参与的资金量也越来大,但这种情况总会到达一个临界点。当新进入的资金无法支撑股市继续上涨的时候,牛市也基本走到了尽头。

所以市场上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当最不想买股票的人都买股票了,就是见顶的时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这一轮牛市能影响到的人,都进来炒股票了,他们能进来的钱也都进来了,牛市变走到了尽头。

此时若有超级大盘股IPO,会对供需情况形成较大的压制,促进股市更早达到临界点。有时超级大盘股上市刚好就产生了股市的顶部区域。这是因为:

1、前几个阶段无法容纳如此巨量IPO;

2、巨量IPO本身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股票的供需情况。

除此之外,牛顶往往还有以下迹象:

1、股票的估值很高,根本找不到便宜的股票。这里有一个经验之谈,就是即使最没有想象力的股票,估值都难以接受的时候,往往需要小心。什么是最没想象力的股票呢?是绩差股么?不是,因为即使绩差股也有重组概念。真正最没想象力的股票,是所谓的“收租股”,不管旱涝,稳定收租的这种。如果在PE的估值上,呈现出:长期国债收益率的倒数<收租股PE(20倍以上)<周期类股票<其他类型股票。

需要注意,如果还有价值型或成长型股票的PE低于收租股,即使收租股PE>20倍,也并不见得见顶。

2、热点散乱,难以追踪。无法形成具有赚钱效应的“明星个股”或“热门板块”。

3、前期的热门股,或涨幅较大的个股,已经提前进入震荡横盘或下跌走势。

4、赚钱效应开始减弱。尽管早期各批进入股市的参与者已经疯狂,但对新进入者或即将进入者的吸引力已经减弱。很多新手进入后无法赚到钱,自然也无法产生赚钱效应吸引后来者。买卖的难度加大,新人“没赚到钱”。

5、成交量无法继续有效放大。

6、媒体及分析师的发声,同牛四阶段末尾,并无太大区别。

有一部分人蒙对了顶部,也有一部分人能准确识别出顶部,并对应采取相应的减仓和空仓措施(光识别还不行,还需克制心魔才能做到)。在牛顶的左侧识别难度很大,因为此时还在创新高,在牛顶的右侧识别相对容易。顶部的形态有时相当复杂,有时M顶在深度调整后还能创新高。

在这个阶段能成功逃顶的,往往不是“价值投资派”。因为价值派要么在第三、第四阶段已经逃顶,要么就是打算穿越牛熊。成功逃顶的往往是能够控制好自身心态,且对市场敏感的技术派。

有趣的是,在此阶段能够成功逃顶的,往往会在熊三阶段提前抄底,被称作“抄在了山腰上”。

~~~~~~~~~~~~~~~~~~~~~~~~~~~~~~~~~~~~~~~

以上皆是理论!!

股市就是故事都是逗你玩!!

写书的炒股把握此次到位!就不写书了!!


热点内容
各大城市股票交易量 发布:2024-11-24 05:27:06 浏览:826
上海股票配资排名在哪里查询 发布:2024-11-24 05:26:19 浏览:585
科创板配资选择推荐卓信宝配资 发布:2024-11-24 05:25:21 浏览:704
买股票怎么获得企业分红 发布:2024-11-24 05:24:07 浏览:521
股票开户联系选卓信宝 发布:2024-11-24 05:22:29 浏览:698
股指期货开户适当性要求 发布:2024-11-24 05:16:02 浏览:401
南京银行市盈率低什么原因 发布:2024-11-24 05:12:52 浏览:34
股票账户买不了上海 发布:2024-11-24 05:12:52 浏览:835
炒股拉人开户 发布:2024-11-24 05:12:50 浏览:275
法律咨询合同交不交印花税 发布:2024-11-24 05:11:33 浏览: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