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决定了风格切换和全面牛市
㈠ 牛市怎么操作最赚钱
在牛市中操作最赚钱的方法主要包括坚定持有强势股、灵活调整投资策略、注重风险控制和保持冷静的投资心态。
首先,坚定持有强势股是牛市中获利的关键。在牛市期间,市场整体趋势向上,但并非所有股票都能获得相同的涨幅。因此,投资者需要精选个股,重点关注市场领导板块的龙头股。这些股票在资金的推动下,往往能够实现超越大盘的涨幅。例如,在科技股领涨的牛市中,持有科技龙头股的投资者通常能够获得丰厚的回报。
其次,灵活调整投资策略也是必不可少的。牛市并不意味着可以盲目投资,投资者需要根据市场变化灵活应对。一方面,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持仓结构,以适应市场风格的切换。另一方面,要善于把握市场节奏,对于短期涨幅过大的股票,可以适当减仓以规避风险;而对于具备长期成长潜力的股票,则可以在回调时逢低买入。
再者,注重风险控制是保障投资收益的重要环节。在牛市中,虽然整体趋势向上,但仍然存在局部风险和个股风险。因此,投资者需要制定合理的止损策略,以避免因个股突发利空或市场波动过大而造成的损失。同时,通过分散投资来降低整体风险也是明智之举。例如,可以将资金分配到不同的板块和行业中,以减少单一股票或行业带来的风险。
最后,保持冷静的投资心态对于在牛市中赚钱至关重要。在牛市期间,市场波动可能加大,投资者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而做出错误的决策。因此,保持冷静、理性分析市场变化并坚持自己的投资原则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要避免过度贪婪和盲目跟风的行为,以免错失良机或陷入不必要的风险中。
综上所述,在牛市中操作最赚钱的方法需要投资者综合运用各种策略并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通过坚定持有强势股、灵活调整投资策略、注重风险控制和保持冷静的投资心态等方面的努力,投资者可以在牛市中实现资产的快速增长并获取理想的回报。
㈡ 美股观察|不必惧怕美股大盘顶部,部分板块或迎来底部
文|王泽华
受新冠疫情爆发和产油国价格战影响,3月份美股发生史诗级暴跌,但市场很快恢复了如虹涨势,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不仅收复了失地,还接连创下 历史 新高。但近来大盘再度开始在高位震荡,并大幅回调。这让不少投资者人心惶惶,股市估值这柄达摩克利斯之剑就悬在头顶,市场担心美股将从此由牛转熊。
从美股总市值占GDP比重这一简单实用的指标来看,这一指标近来已升至数十年来的高位,股市整体估值已超越了20年前的顶峰。
在对股市估值担忧的同时,投资者不禁怀疑20年前 科技 股泡沫的一幕是否正在重现,而此刻的美股正站在山顶?
答案是否定的, 科技 股不能代表全部美股。即便在20年前,纳斯达克指数的顶部也不是美股的顶部。回过头来看,那时候指数的顶部,反而是具有更普遍意义的、大部分行业板块的底部。
纵观过去几十年美股各大板块的走势,可以说大部分时间的表现并不一致:在一些板块走牛的同时,另一些板块可能正经历熊市。
上图列举了 科技 板块、龙头 科技 股、医疗、金融和能源这几个行业板块,除了这几个板块,美股还有消费必需品、非必需消费品、运输、工业原材料等板块。20年前 科技 股见顶的时候,正是金融、能源、医疗板块的底部。
换句话说,在1998到2000年 科技 股牛市进入加速上涨阶段的时候,其它板块反而处于熊市。而当 科技 股见顶后,其他板块走势发生逆转,开始进入牛市。
但是纳斯达克指数反映的是 科技 股的表现,而不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大部分行业股票的表现。真正反映股市整体表现的应该是腾落线:以每天上涨股和下跌股比例作为计算与观察的指标。在2000年股市发生转折后,大部分与传统行业有关的个股都结束了熊市,开始步入上行通道,只有在全体上市企业中占少数的 科技 股进入熊市。
虽然数量不占优势,但是在2000年 科技 股泡沫期间, 科技 股在当时总市值中的比重达到了35%,因此,以市值加权平均计算的美股大盘指数,反映的是 科技 这个板块的表现。现在的情形也和当时类似,龙头的FAAMG在标普500指数市值中所占的比重已达到24%。
在本轮行情中,头部大型 科技 股与普通 科技 股的差距更大,这是因为和2000年相比,头部 科技 股已处于近乎垄断的行业地位,行业总利润总体上向头部企业集中。
究竟是什么决定了板块间的风格切换呢?
决定股票估值的主要因素是投资者寻求投资回报和每股收益增速。
投资者之所以放弃现金流稳定的无风险国债,而投资股票这样的风险资产,就是因为投资股票可以获得比国债更高的回报。由于要承担更高风险,所以投资人必然会要求比国债收益率更高的回报,这就是投资者要求回报率。
不同股票的投资者要求回报率不同。风险越大的,投资者要求回报率就更高;反之亦然。对于各行业板块而言,由于成份股主要是行业的优质蓝筹股,因而风险溢价不高,决定投资者要求回报率的主要因素就是国债利率。
这里所说的国债利率是指国债的名义利率,而更重要的是实际国债利率,即名义利率减去通胀率后的实际回报。投资者最后也是要看实际回报,所以长期国债的实际利率是股票估值最基础的锚定物:实际利率越高,股市估值的压力越大;实际利率越低,越有利于推高股票估值。
在国债实际利率确定的情况下,每股收益增长越快,越容易推升股票的估值。
然而,不同股票的盈利增速表现各不相同:成长股的盈利增速长期稳定在较高水平,受宏观环境影响不大;而价值股的盈利增速会随着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起伏摇摆。 科技 股就是成长股,而银行等许多传统行业的公司都属于周期性更强的价值股。
造成成长股和价值股表现不同的关键因素在于所处的经济周期阶段。价值股盈利增速高的时期,正是实际经济走强、并伴随实际利率走高的时期。因为价值股多为传统行业,经济向好的时候,无论对产品需求还是企业自身的融资需求都很高,通胀压力也比较大,这种情况会推动公司利润和市场利率水平同时走高。
对于成长股来说,由于盈利增速基本保持稳定,所以当实际利率走高时,估值就走低;对于价值股来说,由于实际利率和盈利增速一起走高,估值表现就会强于成长股。
纵观美股近百年 历史 ,价值股/成长股的相对表现,往往是在经济发展强劲的时期走高,在经济陷入低迷衰退的时候走低。
科技 股泡沫就是典型的例子。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增长陷入低迷,资金爆炒 科技 股导致 科技 股泡沫,而同期传统价值板块却开始走入熊市。随着 科技 股泡沫破灭,美联储快速降息,由于预期信贷增速会因此提高,价值股开始进入牛市。直到2008年,杠杆推动下的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价值股/成长股表现再度逆转。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是一个例外,当时的实际利率很低,但那是由于高企的通胀率造成的,高通胀推高了作为价值股的能源板块的表现,导致价值股在当时实际利率较低的时期表现好于成长股。
在2018年末,随着美国经济进入这一轮扩张的尾声,潜在经济增速开始下行,美联储通过预防式降息降低了实际利率,结果导致了成长型 科技 股占美股权重越发提高,继而使得指数主要反映龙头 科技 股的表现。直到新冠疫情爆发,通缩预期抬头压低了物价,导致实际利率不降反升,引发了股市崩盘。于是呈现出实际利率和股指负相关的表现。
同时,10年期国债利率的走低,压低了金融股相对于大盘指数的表现,两者是高度正相关的。
根据美银美林的统计,从过去十年 科技 股强于银行股的表现来看,不仅可以用银行股与10年期国债利率走势的高度正相关来解释,而且这种正相关对银行股估值的影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由于过去十年美国通胀率基本保持稳定,因此10年期国债名义利率变动情况和实际利率变动情况大体接近。
疫情爆发后,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的走势和新屋开工情况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房地产是最重要的信贷需求来源,在2008年次贷危机导致房地产泡沫破灭后,美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回归到正常的上升周期。随着疫情爆发,新屋置换的需求上升,加上美联储降息推动抵押贷款利率走低,进一步刺激了房贷需求。
制造业方面,美国的制造业的库存/销售比例在刺激政策后大幅降低,显示了实体经济出现强劲反弹。
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之所以没有上涨,很大程度是市场预期美联储会进行收益率曲线控制,刻意压低长债利率。但是从最近的会议纪要看,美联储官员并没有这个打算。这样看来,国债市场定价很可能发生了错误。
从 历史 上看,在经济复苏时,美国10年期国债和两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利差都会扩大。从目前美联储的政策来看,短期利率会长期维持低位,最终只能是长债利率上涨。利差扩大也会带动银行净息差上升,进而推动金融板块盈利一起上涨。
另外,从长远看,作为移民国家,美国的人口结构是发达国家中最好的,所以应该不会像日本那样经历了长达30年的衰退,利率也不大可能长期保持超低水平。
如今, 科技 龙头的垄断地位及贸易争端问题已成为存量经济时代政治博弈的焦点。在今年大选过后,无论入主白宫的是哪个党派,对龙头企业的反垄断调查和制造业回归政策,都可能成为施政的重点。
当成长股/价值股达到极盛时,盛极而衰随时可能到来。
要注意的是,如果价值股估值随着实际利率走高而上升,就会相对强于黄金的表现。同时,由于美股大盘指数目前主要反映成长股的表现, 20年前成长股/价值股转换的情况一旦重演,会导致以大盘指数为基准的被动投资者亏损、并错过价值股投资的情况。
目前情况下,投资组合中最该配置的就是价值股,特别是银行股。今年上半年各银行已经大幅计提了贷款损失拨备,短期内不会再有这类费用挤占利润空间,银行业未来很可能会迎来盈利的拐点。
*王泽华,CFA
㈢ 全面注册制会催生变革牛市吗
全面注册制对于资本市场来说,企业的融资通道被彻底打开了,未来有融资需求的好企业(赛道好、基本面好、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不需要等待就可以很容易获得上市的机会,但是基本面差的企业想要上市仍然十分困难。那么全面注册制给A股会产生哪些深远影响
1、 券商会受益吗?
毋庸置疑,全面注册制改革的成功将会带来繁荣的资本市场,那么券商将会长期受益,短期来说全面注册制不会给券商带来多大业绩上的提升,毕竟注册制不代表上市就会很融资,这点投资者需要明白,只是好的企业上市渠道会更加便捷而已,因此,短期券商受政策影响会有上涨动能,需要防止冲高回落的风险。
2、 主板市场股票会受益吗?
按照创业板的做法,主板市场实行注册制后,基本也会沿用创业板的做法,涨跌幅将会提高道20CM,这样的话,主板市场将会激活 ,作为中小市值的股票,尤其是对标创业板的低估值品种将会进行对标,补涨的动能将会十分强大,因此,未来中短期的主板600、000开头的低价、低估值、低市值的公司将会受益最大,就像之前创业板相关品种一样,上涨空间巨大。
对于大蓝筹、大市值的品种,由于股东结构的特质,交易政策影响较为有限,基本仍按照原有的惯性趋势运行。
3、 ST板块会暴跌吗?
市场普遍的观点是ST板块会暴跌,尤其是在今年ST板块大涨的情况,因此来说这种观点只说对了一半 ,对于ST板块中财务状况差、没有改善预期的垃圾股当然是面临暴击了,但是对于基本面良好、拥有竞争力、背靠实力股东、处于暂时困境的ST个股,需要辩证观察。总体来说ST板块风险多于机会,建议不要刀口舔血,分化即将到来。
4、 概念题材炒作风格会受影响吗?
A股概念题材操作往往十分流行,随着全面注册制的到来,投资风格是否将切换?从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经验总结来看,一旦股票市场流通成为“能者上、差者下”主旋律,概念题材炒作将会慢慢淡出市场,次新股概念、打新等将失去土壤。
5、 投资者结构会发生变化吗?
全面注册制的实施,代表着未来资本市场将会是 健康 稳定的市场,优质的公司将会持续增加,差的公司将会持续减少 ,投资的周期将会从现有的短炒到今后的长期拥有,从投机转变为投资的过程,因此,未来普通投资者将会更加倾向通过专业性更强的基金、保险等模式进入股市,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总体来说,全面注册制就是国家层面吹响牛市的号角,成长性高、竞争力强、赛道好的公司将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资本融资环境也将得到进一步优化,普通投资者建议顺应变化,拥抱这轮变革牛。
㈣ 牛市真的来了吗
这两天刷了刷手机,看到一大票 财经 自媒体在吹“牛市来了”。
那牛市到底来了吗?我们来好好分析一下。
先回顾一下上一轮牛市的演绎过程:
2012年底至2014年7月,创业板持续上涨,上证表现相对较弱。2013年全年,创业板上涨82.73%,而上证下跌6.75%。
2014年7月,券商突然爆发,打破了两极分化的局面,A股开启了全面牛市。
第一阶段: 券商爆发领涨,低估值板块,包括大金融、保险、周期和基建等等全面上涨,而之前涨幅较大的成长股涨幅居后。仅仅一个月的时间,上证综指涨幅达到31.88%,之前涨幅巨大的创业板涨幅-1.53%。
第二阶段: 市场风格开始反转。创业板暴涨165%,上证综指上涨60%,成长性行业比如 科技 、可选消费重新占据上风。主要原因是牛市确认后,小散跑步入场,而且市场的风险偏好越来越大,因此增速快、景气度高的成长性行业在这一阶段更胜一筹。
第三阶段: 指数加速冲顶。2015年4月16日,证监会在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情况通报会上提出券商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场外股票配资、伞形信托等活动。5月底,证监会加大力度叫停一切场外配资,资金面开始收紧。6月15日开始A股暴跌,一轮轰轰烈烈的大牛市正式宣告结束。
我们再看看现在的情况:
先看看宏观方面,六月份我写过很多宏观数据的解读,总结一下就是 市场目前是处于流动性宽松大环境之中,中国经济正在弱复苏。这一点显然是有利于A股中长期持续向上的。
但是 ,上一轮大牛市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不仅仅是宽松,而是极度宽松甚至泛滥,而今年上面提出的是不要搞大水漫灌,要搞精准滴灌,就是不想市场面临上一轮牛市暴涨暴跌的局面。如果再诞生一轮“杠杆牛”,泡沫破裂的后果又是极为惨痛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大牛市的条件差一点火候。
从券商近期的表现和大盘成交量的急剧放大来看,这些特征的的确确符合牛市来临的前兆,这一点是无法否认的。
因此我大胆推测一下: 这一轮牛市可能已经到来了,但也许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垃圾股满天飞的那种牛市,我猜测更有可能偏向于结构性牛市,最近低估值板块可能更好,但中长期看高景气的成长性股票应该更占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针对现在的情况,如何调整后期的投资策略呢?
首先,目前低估值板块正在估值修复是已经板上钉钉的事情,之前的文章里我也说过,券商和金融IT逻辑是通畅的,有炒作的机会, 但要注意之前还没买的就别着急建仓了 ;基建和房地产后周期的景气度应该也不错,因此我认为值得参与。但是由于利率下滑对保险公司的利润体系和内含价值体系都会产生负面影响;银行由于要给实体经济让利,所以今年逻辑也不畅通,所以银行保险除了估值修复,没有硬逻辑支撑它们大涨。
第三, 如果牛市没来,那么在景气度更高的 科技 (消费电子、5G光模块、新能源、云应用)、消费、医药中选择龙头股会更占优。
根据以上两点,我自己也调整了自己的投资计划,之前成长:低估值比例为4:1,现在计划调整为2:1。还是以自己擅长的 科技 股为主,增加一只基建股,一只疫情复工股,在这个月做一个平衡。最近清仓的 科技 龙头如果调整到位了我也会继续做。
对于高手,可以做板块轮动,博取更高的收益;对于我这种嫩韭菜,就老老实实平衡配置各行业股票;对于比我更嫩的韭菜,可以分散配置各行业基金,也可以配置宽基指数,但是要注意分批建仓,别一头扎进土里出不来了。
㈤ 牛市的轮涨顺序是什么
接触股市20年,经历了03-05大熊,0607大牛,08大熊,14大牛和15股灾,大概有如下特点。
第一,牛市都是不经意来临,初期不会显山露水,而且以蓝筹股企稳振荡,小盘股热点轮动形式出现,一般先启动的是有题材应景的妖股。他们短时间快速翻倍翻两倍,吸引人气,给市场预热。
第二,复苏类的蓝筹股,蓝筹包括后期的创业板50里面的新蓝筹,开始推升,比如06年推钢铁和有色,14年推金融创新互联网,等。任务就是把指数拉到新平台。
第三,牛市中期进入金融券商保险的时间了,他们带领指数啊攻城拔寨,中间会穿插消费类,周期类等轮动。
最后,群魔乱舞。各类题材,低估的,补张的应接不暇。
然后就是泡泡爆了,一地鸡毛。。。。轮回。。。
亲身经历过2007年的大牛市,还有比较近的2015年牛市,谈谈自己印象比较深的体会。
牛市里面赚钱不容易印象特别深的是,自己看好的个股一直震荡,涨的比较少,其他股票疯涨。于是决定改追牛股,刚卖掉持仓股票没多久,就开始疯涨。而原来的牛股却开始下跌了…
踏错几次节奏,心态就崩了,而且牛市可能已经快结束。这样反而在牛市里面没有赚到钱。
所以,在回答轮涨顺序之前,我想强调,踏对行业板块的节奏其实很不容易,往往结果是踏错,而且一步错,步步错,心态一旦崩溃,基本就GAME OVER。
那么,印象中的2007年大牛市,市场是怎么涨的呢?首先是券商大涨,这是牛市的先头部队,毫无异议,所以这一轮大家一开始应该买什么板块,不用再问了吧?
2015年牛市也是中信证券先涨了3倍,才开始轮到其他板块。
2007年还没有TMT这类 科技 股,而且当年是经济景气周期的高点,最牛的是资源类企业,尤其是有色金属,基本是10倍-100倍涨幅。
2015年处于经济周期低点,有色其实没怎么涨,反而是TMT的股票涨幅最高。
2007年还有装备制造出了很多的大牛股,那时讲工业化、高端制造的故事,到2015年就没有人玩了,一直跌很惨。
其实不用举更多例子了。
这已经说明牛市里面的板块轮涨,不能刻舟求剑,觉得2007、2015年是这么涨的,那么我就依葫芦画瓢,这肯定会出错。 站在2020年,我认为出牛股的板块就三个, 科技 、消费、医药。传统的有色、煤炭会因为牛市而上涨,但是的确缺乏想象力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年轻的投资者加入市场,还会记得这些股票吗?所以,资金不断涌入的必然是具备想象力和炒作空间的股票。
科技 最符合这一点!不用过多解读,大家都很清楚中美贸易战、 科技 战的背景, 科技 兴国的大背景下,必然会诞生万亿市值的 科技 巨头!至于是哪只,我们不清楚,但是可以均衡布局几只龙头 科技 股,那么还有10倍以上的想象空间!
消费是长期牛股其实茅台这么多年一直走牛,这个例子就说明了高ROE消费类股票大概的风格。在牛市里面,消费类股票一般都会跟涨,不会错过行情。
医药有长期潜力医药今年以来已经涨很多了,但是时间拉长来看,创新药、抗癌药、疫苗等类高 科技 的产品不断推出,医药股也具备想象空间。所以,医药也是必然会出牛股的板块。
其他行业板块,比如有色、煤炭、银行、地产、化工等等,会有短期行情,但都不具备长期想象空间,不建议去过多参与。
配置策略1.牛市前期超配券商,均衡配置 科技 、消费、医药。
2.牛市中期超配 科技 ,均衡配置消费、医药。
3.牛市后期超配医药(会有防御作用),均衡配置 科技 、消费。
不建议做板块轮动的原因,一开始就说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基本做不到,往往做错,那么踏空的损失会更严重。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欢迎大家关注与交流!
不请自来,经历过牛熊的人来说一下自己的感受
每次牛市板块的轮动其实都不太相同,但一般都会有一个大致启动的顺序:
1、领先于大盘的板快:深市的创业板、中小板,其中大牛股开始频频出现,所谓先有牛股,再有牛市,去年的 科技 ,今年的 科技 、医药,牛股连连,不用多说了吧
2、短期风格切换开始炒作低PE的券商、银行
3、低PE继续轮动那就是地产、煤炭、有色、钢铁等二线蓝筹,所谓的煤飞色舞
4、再重新轮动到题材股,各种概念这个时候基本上是普涨的阶段,市场陷入疯狂,低PE的短期熄火
5、题材全线拉升之后估值过高导致资金再度选择,最终调仓换股至权重,低位权重最后一波补涨,也就宣告行情基本结束的时候了
附加一段牛市打油诗供参考:
券商疯,券商疯完银行疯;
银行疯,银行疯完保险疯;
保险疯,保险疯完地产疯;
地产疯,地产疯完有色疯;
有色疯,有色疯完煤炭疯;
煤炭疯,煤炭疯完垃圾疯;
垃圾疯,垃圾疯完散户疯;
散户疯,散户套在最高峰。
当然,在此之前还是牛股连连之后开始权重,之后低估值,然后煤飞色舞,最终群魔乱舞,千万不要太疯癫被套到最高峰哦
希望能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