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股票盘后暂停交易
❶ 一天跌去500亿,特斯拉股价泡沫破灭了吗
尽管如今,特斯拉市值是蒸发了一个通用汽车,但是白日做梦也要看清时间,曾经市值第一的丰田如今只有特斯拉市值的一半,自主车企中又有几家能企及丰田的高度?
不是造个相似的壳,相似尺寸的车机大屏,打起价格战稍微多卖几辆车就叫做超越特斯拉。
偶尔股价下跌并不意味着特斯拉不行了,当然也不意味着自主车企们会因为特斯拉的退步能有所进步。
现实会告诉那些信心爆棚的“碰瓷者”们,“超越特斯拉”只能是虚妄的口号。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老领导说过的话送给每一位特斯拉的“超越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❷ 特斯拉股票价格闪崩1/3,股票价格崩盘对特斯拉公司有何影响
我认为特斯拉股票价格闪崩,对于特斯拉公司最大的影响就是降低了其他的投资人对于这家公司的预期,在股票价格下跌之前,其实其他的投资人对于这家公司的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认为这家公司早晚会产生更多的利润的,而且也能够产生更多的收益,但是闪崩了之后并没有这样的想法了。
特斯拉这家公司的股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打击,而且市场当中的做空者的数量是非常多的,很多人认为这家公司目前只不过是处于泡沫的阶段了,但是更多的人认为这家公司是不值得投资了,因此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我认为这家公司还是有很大的投资价值的,希望持有的人最好是不要放手。
一、特斯拉的软件和硬件的产品都是非常好的。很多人认为特斯拉的硬件产品做的非常好,但是我认为特斯拉的软件产品和硬件产品做的同样的好,这家公司主要研发的是智能汽车的领域,这个领域其实是非常需要有技术性的支持的,如果没有技术支持的话,那么这家公司是不可能发展到现在的,也不可能拥有如此高的估值的,正是因为软件的技术比较高,所以才会和硬件搭配起来使用,效果如此的好。
我认为特斯拉这家公司必须要拿出一些措施,才能够让这个社会重新开始认识特斯拉,因为特斯拉是一个非常好的公司,只不过这家公司的很多利润并没有表现出来这家公司目前正在成长的阶段,成长的阶段是不可能有利润产生的,所以这家公司目前一直在持续不断的投入,但是在投入的过程当中必须要让投资人能够看得到,在未来有更多的收入可以拿到,否则将不会有更多的人进行投入的。
❸ 史上最混乱181天!复盘2020中国车市上半场|驾仕派观察
另一个值得期待的地方,是中国汽车企业能否借助这一轮A股的“牛市”有所作为。
今年大部分中国车企都遇到了资金链的困难,那些快垮掉的新势力不言自明,而就算是领军的一二线自主车企也并不好过。如果资本市场能够提供相应的支持,那么对于身处一线的中国车企来说这些资金将确保在新能源研发上的投入持续性,这将可能是真正实现对那些合资车企超越的机会。不过,资本对于车企也是有选择性的——只有承受住了这波暴跌“洗礼”的企业才有资格拿到那些丰厚的资金。
2020年接下来的184天,注定会是一个新格局的开篇,或许我们已经开始见证这个新篇章了。
文|JackieLXX
图|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❹ 特斯拉公布股票拆分计划 当日盘后股价上涨6.46%
财经网汽车讯特斯拉宣布普通股拆分计划。
当地时间8月11日,特斯拉宣布,将以派息的形式,按照1:5的比例对公司普通股进行拆分,从而使员工和投资者更方便购买特斯拉股票。
从2020年开始至今,特斯拉股票累计上涨了约220%,并超越丰田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制造商。在7月月中,其股价曾到达1643美元的高点。
拆分股票并不会影响公司的基本面。金融市场信息和基础设施服务商Refinitiv的数据显示,特斯拉的股价是未来12个月预期收益的112倍。相比之下,通用汽车的预期市盈率为8倍,福特为45倍。
从理论上来讲,此次股票拆分计划可以使更多小型投资者负担得起“昂贵”的股票,而特斯拉也确实受到这些投资者的关注。数据网站Robintrack表示,在过去30天里,特斯拉在美国散户交易平台Robinhood上的交易量仅次于苹果,是最受小型投资者欢迎的股票之一。
不过美媒CNBC认为,与大型投资机构相比,小型投资者显得“微不足道”;而且大部分券商可以提供零星股份的交易,足以使小型投资者购买一部分股价偏高的股票。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特斯拉财务业绩依然保持向好趋势,是其股价飙升的原因之一。2020年第二季度,该公司的GAAP营业利润为3.27亿美元,GAAP净利润为1.04亿美元,连续四个季度实现盈利。此外,特斯拉在这一季度共交付了9.1万辆汽车,同比仅下滑了5%,环比增长3%。
连续四个季度的盈利,让特斯拉有资格被纳入标普500指数。这也将促使更多的指数基金和大型投资机构购买和持有这家公司的股票。
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扩张仍在继续。乘联会数据显示,7月特斯拉在中国共售出了11041辆电动汽车,位居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第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